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8079)

    • 2025年半年报点评:创新驱动业绩增长,BD助力成果兑现

      2025年半年报点评:创新驱动业绩增长,BD助力成果兑现

      个股研报
        恒瑞医药(600276)   投资要点   事件:2025年前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7.61亿元,同比增加15.88%;利润总额达到50.51亿元,同比增加34.63%;实现归母净利润44.50亿元,同比增加29.67%;扣非归母净利润42.73亿元,同比增加22.43%。   创新药驱动收入增长,BD合作款增厚业绩。2025年上半年公司创新药销售及许可收入95.61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60.66%,其中创新药销售收入75.70亿元。MerckSharp&Dohme的2亿美元以及IDEAYA7500万美元的对外许可首付款确认为收入,直接增厚利润。毛利率86.58%(+0.35pp);净利率28.26%(+3.05pp),归母净利率28.23%(+3.00pp)利润率稳步提升。费用率管控良好,研发费用率20.48%(-1.86pp),销售费用率27.85%(-1.11pp),管理费用率8.15%(-0.48pp)。   创新药研发管线持续突破,创新成果逐步兑现。公司研发管线层次丰富,布局广泛,报告期内共有6款1类创新药获批上市,6个新适应症获批上市;共有5项上市申请获NMPA受理,10项临床推进至Ⅲ期,22项临床推进至Ⅱ期,15项创新产品首次推进至临床Ⅰ期。公司深入布局线上线下商业化网络,已覆盖超过超过25,000家医院和200,000家线下零售药店,通过学术推广和分销模式持续推动创新药商业化进程,助推产品实现快速放量。   BD成果不断,全球化布局纵深发展。2025年公司已实现3笔对外授权:1)3月,与MSD就Lp(a)口服小分子HRS-5346达成合作,首付款2亿美元,里程碑付款最高可达17.7亿美元。2)4月,与德国默克就口服GnRH SHR7280达成合作,首付款0.15亿欧元。3)7月,与GSK就HRS-9821等项目达成合作,首付款5亿美元,潜在总金额120亿美元。我们认为,公司不断推动相关管线出海,扩大海外市场覆盖面积,有望实现产品价值最大化。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3/87.4/105.5亿元,对应PE为65X/52X/43X。创新药占比不断提升,创新升级加速,创新药国际化即将迎来质变,仍然是国内创新药投资首选,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及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行业政策风险;国际化合作不及预期风险等。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5-09-05
    • 2025年中报点评:盈利增长稳健,多渠道运营赋能长期发展

      2025年中报点评:盈利增长稳健,多渠道运营赋能长期发展

      个股研报
        益丰药房(603939)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2025H1实现营收117.22亿元(-0.34%,同比,下同),归母净利润8.80亿元(+10.32%),扣非归母净利润8.57亿元(+9.08%)。2025Q2实现57.13亿元(-1.36%),归母净利润4.31亿元(+10.13%),扣非归母净利润4.19亿元(+8.49%),业绩符合预期。   25H1各业务及产品毛利率提升。分行业看,2025H1公司零售实现收入101.99亿元(-1.91%),毛利率41.99%(+1.04pp);加盟及分销收入11.69亿元(+17.20%),毛利率10.97%(+1.41pp)。分产品看,2025H1公司中西成药实现收入88.99亿元(+0.24%),毛利率35.62%(+0.77pp);中药收入11.49亿元(-1.34%),毛利率48.53%(-0.21pp),非药收入13.20亿元(-2.44%),毛利率51.78%(+0.69pp)。   门店网络持续优化。截至2025H1,公司拥有门店14701家,其中加盟4020家,上半年自建门店81家、新增加盟208家(轻资产模式加速网络覆盖)、闭店272家(以低效门店为主,优化资源聚焦高潜力区域)。区域布局聚焦中南(7197家)、华东(5350家)、华北(2154家)三大优势区域,核心市场密度持续提升,进一步强化供应链协同效率与区域竞争壁垒。   线上线下协同发展,多渠道助力营收。2025H1,公司以CRM和大数据为核心完善医药新零售体系,互联网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3.55亿元(含税)。其中O2O模式上线直营门店超10000家,覆盖线下所有主要城市,凭借供应链优势与精细化运营实现收入9.44亿元,占线上收入比重超70%;B2C模式聚焦慢病用药等长尾需求,贡献收入4.11亿元。累计建档会员达1.1亿人,会员销售占比84.93%,通过慢病管理服务提升复购率,且95.37%的直营门店取得医保定点资质,为营收提供核心保障。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公司拓店放缓,我们将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由17.69/20.36/23.39调整为17.68/19.82/22.28亿元,对应当前市值的PE为17/15/13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门店扩张或不及预期的风险,加盟店发展或不及预期的风险。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5-09-05
    • BD交易再下一单,将继续增厚公司业绩

      BD交易再下一单,将继续增厚公司业绩

      个股研报
        恒瑞医药(600276)   事件:   公司发布公告,与美国Braveheart Bio公司达成协议,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类创新药HRS-1893项目除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于以外的全球范围的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的的独家权利有偿许可给BraveheartBio。   点评:   BD交易再添新单,将收获首付款现金3250万美元:公司此次授权的HRS-1893是公司自主研发的心肌肌球蛋白(Myosin)小分子抑制剂,可特异性抑制心肌肌球蛋白ATP酶活性,使心肌收缩性能正常化,减少左心室肥厚并改善舒张期顺应性,主要治疗肥厚性心肌病。截止上半年末,该产品针对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在中国的临床试验已处于临床三期中,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适应症的临床试验已处于临床二期中。目前全球同类的药物仅有BMS的Mavacamten在2022年上市,2024年销售额为6.0亿美元(YOY+161%),可以预见HRS-1893未来可成长为亿美元级的药物。根据协议,公司此次将可收到6500万美元首付款(含3250万美元现金和等值3250万美元的Braveheart Bio公司股权)和完成技术转移后的1000万美元近期里程碑款,总计7500万美元。此外,公司还可收到最高10.13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及海外销售提成,通过此种NewCo模式交易,将有助于提升公司创新品牌,实现研发成果快速转化,快速覆盖海外市场。   BD业务常态化,已成业绩增长新引擎:公司2025年初至今已累计实现4笔对外授权,合计总包潜在交易金额接近150亿美元,其中首付款合计约7.8亿美元,折算人民币约为55.6亿元,相当于公司2024年净利的88%,我们认为公司近两年积极推动公司研发管线的BD交易,已成为业绩增长的新引擎。   盈利预计及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BD交易首付款,我们相应上调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净利润101亿元、90.9亿元、104亿元(原预计101亿元、87.5亿元、104亿元),YOY+59.3%、-9.9%、+14.5%,,EPS分别为1.52元、1.37元、1.57元,目前A估值分别为45X/54X/48X,估值合理,BD交易将继续增厚净利,创新药增长较快,股份回购及员工持股计划推出将推动A股估值回升,此外,公司H股将纳入恒生指数,9月5日收盘后实施,9月8日生效,预计被动增配H股将带动股价上涨,也将间接带动A股上涨,我们维持“买进”评级。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进度及销售不及预期,授权兑现不及预期,汇兑损益风险
      群益证券(香港)有限公司
      3页
      2025-09-05
    • 收入增长季度提速,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收入增长季度提速,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个股研报
        伟思医疗(688580)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中期报告,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10亿元(yoy+9.85%),归母净利润0.69亿元(yoy+39.71%),扣非归母净利润0.64亿元(yoy+46.30%),经营活动现金流0.65亿元(yoy+101.53%)。其中2025Q2实现营业收入1.15亿元(yoy+10.23%),归母净利润0.36亿元(yoy+29.56%)。   点评:   收入增长季度提速,盈利能力显著提升。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0亿元(yoy+9.85%),分季度来看,2025Q1、Q2分别实现收入0.96亿元(yoy+9.40%)、1.15亿元(yoy+10.23%),收入增速环比提速,我们认为主要是因为市场需求的逐步回暖与新产品的成功推广。分产品来看,2025H1公司磁刺激类营业收入0.83亿元(yoy-2.52%),主要是因为受低端产品同质化竞争影响,价格整体承压下行,我们认为公司磁刺激类产品在综合性能、功能创新及市场占有率上已具备全球竞争力,未来随着MagNeuro ONE等产品放量,磁刺激业务有望恢复增长;耗材及配件收入0.41亿元(yoy+11.27%),保持稳定增长;电生理业务凭借着扎实的用户基础,实现收入0.40亿元(yoy+36.17%),保持较快增长。从盈利能力来看,2025H1销售净利率为32.94%(yoy+7.04pp),主要得益于降本增效成效凸显,2025H1公司销售费用率为17.59%(yoy-3.86pp),管理费用率9.42%(yoy-3.18pp),研发费用率为9.73%(yoy-5.27pp),各项费用率均有下降,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医美新兴业务潜力可期,脑机+AI赋能助力产品性能提升。近年来,公司在夯实精神、盆底及神经康复三大基石业务的基础上,重点发力医美与泌尿领域,丰富产品矩阵,我们认为未来随着塑性磁、皮秒等产品陆续放量,有望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在新技术领域,公司已获数十项脑机接口相关专利,覆盖脑电采集、干扰校正、信号解析、机器学习算法及非侵入式电极,实现“脑电采集→意图解析→磁刺激/机器人调控→机械执行”全链路打通,可用于中风、脊髓损伤等重大康复场景;AI驱动的脑部影像处理系统已应用于MagNeuro ONE,实现靶点精准定位与剂量智能调节,未来有望将AI算法扩展到焦虑症、儿童多动症、抑郁症等生物反馈数据实时分析。AI和脑机技术的加持,有望助力公司产品性能提升,增强公司竞争力。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74、5.60、6.6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8.5%、18.2%、18.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9、1.62、1.9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6.2%、16.7%、18.4%,对应2025年9月5日股价,PE分别为36、30、26倍。   风险因素:市场开拓不及预期的风险;新产品研发、注册及认证风险;政策变动风险;市场竞争导致产品价格大幅下降的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5-09-05
    • 国际业务同比稳健增长,第三季度国内市场有望迎来拐点

      国际业务同比稳健增长,第三季度国内市场有望迎来拐点

      个股研报
        迈瑞医疗(300760)   核心观点   国内市场在较高基数下同比下滑,第二季度营收进一步环比增长。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7.43亿元(-18.5%),归母净利润50.69亿元(-32.96%);其中单二季度实现营收85.06亿元(-23.8%),归母净利润24.40亿元(-44.6%)。尽管去年末以来,国内市场医疗设备的月度招标数据持续改善,但在当前的竞争环境下,从公开招标到收入确认的周期被显著拉长,叠加去年上下半年收入基数分布偏离的影响,使得2025年上半年国内业务同比下滑超过30%。公司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整体营收将实现同比正增长,同时延续营收逐季度环比改善的趋势,其中国际市场第三季度同比增长加速;国内市场将明显改善,如期迎来拐点。   各业务板块均有不同程度下滑,国际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2025年上半年体外诊断业务实现营收64.23亿元(-16.11%),其中国际体外诊断业务同比增长实现双位数增长,国际化学发光业务增长超过20%。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实现营收54.79亿元(-31.6%),其中国际营收占比进一步提升至67%。医学影像业务实现营收33.12亿元(-22.51%),其中国际营收占比进一步提升至62%。惠泰医疗实现实现并表收入12.14亿,收入占比约7.2%。国际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约50%,预计发展中国家将维持快速增长趋势,并且伴随更多高端客户突破,国际业务盈利水平有望稳步提升。   毛净利率下滑,经营性现金流保持健康。2025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61.67%(经追溯调整-2.85pp),各核心业务均有不同程度下滑。销售费用率14.48%(经追溯调整+1.92pp),管理费用率4.07%(+0.07pp),研发费用率9.60%(+0.95pp),财务费用率-2.00%(-0.58pp),销售净利率31.25%(-5.65pp)。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39.22亿(-53.83%),与归母净利润的比值为77%,保持健康水平。   投资建议:国内业务在第三季度有望迎来拐点,国际业务延续稳健增长趋势。考虑国内业务仍处于市场环境和医疗政策影响下的调整期,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5-27年归母净利润为110.93/126.16/145.01亿(原为124.11/141.03/161.88亿),同比增速-4.9%/13.7%/14.9%,当前股价对应PE为26.9/23.7/20.6x。公司作为国产医疗器械龙头,研发实力强劲,“设备+IT+AI”的数智化布局有望重新定义中国医疗器械的全球坐标,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集采政策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医疗设备招采进度不及预期。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8页
      2025-09-05
    • 2025年中报点评:25H1业绩短期承压,国际营收占比提升至约50%

      2025年中报点评:25H1业绩短期承压,国际营收占比提升至约50%

      个股研报
        迈瑞医疗(300760)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67.4亿元(-18.5%),归母净利润50.7亿元(-33%)。公司预计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将实现转正,业绩迎来拐点。   25H1国内短期承压,国际业务稳健增长。国内市场方面,主要受去年招标大幅下滑及基数分布影响,上半年国内业务同比有所下滑。但随着医疗设备更新项目启动,2025年上半年招标活动已复苏,公司预计国内市场第三季度将明显改善。国际市场方面,上半年实现同比增长5.39%,收入占公司整体比重提升至50%,其中国际体外诊断产线有望实现较快增长。盈利能力方面,受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影响,公司毛利率与净利率均有所下降。   体外诊断国际业务线增长稳健,持续突破全新高端客户。分业务来看,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4.8亿元,同比减少31.6%。体外诊断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4.2亿元,同比减少16.1%。医学影像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3.1亿元,同比减少22.5%。在体外诊断领域,公司突破了超过160家全新高端客户,除此以外,还有超50家已有高端客户实现了更多产品的横向突破,涵盖多国教学医院、大型公立医院、政府医疗卫生机构,及部分当地顶级教学医院/大型实验室、私立医疗集团等。   构建“设备+IT+AI”数智医疗生态系统。公司已经完成了“设备+IT+AI”的数智医疗生态系统搭建,以医疗物联网和设备融合创新为基础,“瑞智、瑞检、瑞影”专科信息系统为载体,并结合持续进化的启元AI垂域大模型,最终实现精准诊疗个体化,助力高水平医疗均质化,赋能医院管理精益化,开创数智医疗新范式。瑞智重症决策辅助系统&启元重症大模型,专为重症医学科设计,通过整合设备数据与AI技术,实现患者全程监测和个体化诊疗支持,推动重症诊疗的规范化与高效化。截至25H1,瑞智重症决策辅助系统&启元重症大模型实现装机医院8家,其中包括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苏州市立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瑞智麻醉决策辅助系统&启元麻醉大模型实现装机医院2家,分别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和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6.7、143.4、165.3亿元,对应EPS为9.63、11.83、13.63元。考虑到公司未来几年的稳健增长,以及作为最具国际化的医疗器械龙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汇率波动风险,政策控费风险,海外经营风险,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5-09-05
    • 潜在BIC的KAT6抑制剂临床前药效优异,多靶点抑制剂提供ESCC后线新选择

      潜在BIC的KAT6抑制剂临床前药效优异,多靶点抑制剂提供ESCC后线新选择

      个股研报
        康辰药业(603590)   公司点评   公司是布局肿瘤等领域的创新药企。公司KAT6抑制剂KC1086、AXL/VEGFR2等多靶点抑制剂KC1036、中药创新药ZY5301分别在I期、Ⅲ期临床、NDA。辉瑞KAT6抑制剂PF-07248144在接受过氟维司群治疗的乳腺癌I期临床疗效优异完成了初步概念验证,同靶点潜在BIC的KC1086临床前药效优异;KC1036在食管鳞癌(ESCC)临床OS获益突出,提供了后线新选择;ZY5301在女性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的镇痛疗效明显。2025年H1公司营收4.6亿元(+13.8%),其中苏灵收入3.3亿(+18.8%),仍有增长潜力。2025-,20预27计年公司营收为9.41/10.78/12.6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33/1.59/1.93亿元,PE为67.6/56.4/46.5,首次覆盖,给予“买入-B”   评级。   KC1086在ER+/HER2-的乳腺癌药效模型抑制明显,PK、PD特性更优。既往CDK4/6i和内分泌治疗的ER+/HER2-乳腺癌I期临床(N=107),氟维司群联用5mgPF-07248144治疗组ORR为37.2%;DOR为15.8个月;mPFS为10.7个月;最常见的G≥3TRAE是中性粒细胞减少症(G3:39.5%;G4:7.0%)。KC1086在ER+/HER2-的乳腺癌药效模型抑瘤率超90%,对特定肿瘤生长具更强的抑制作用,KC1086具比同类在研临床和临床前竞品更优越的ADME性质和安全性。2025年8月,KC1086完成I期临床首例患者入组。   KC1036在后线ESCCⅡ期临床生存获益优于化疗,OS获益突出。KC1036多种适应症临床试验已超300例受试者入组,推进ESCCⅢ期临床、联合PD-1单抗一线ESCC临床;完成Ⅱ期胸腺癌临床入组;推进12岁及以上青少年尤文氏肉瘤Ⅱ期临床入组。ESCC二线失败后存在极大未满足临床需求,ESCC后线Ⅱ期中,截至2023年7月,KC1036单药治疗ORR为26.1%,DCR为69.6%,mOS为7.1个月,数据优于历史临床结果(化疗二线治疗ORR为6%-9.8%,DCR为34.5%-43.2%)。KC1036临床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少见3级TRAE,发生率最高的3级TRAE为高血压(8.5%)。   ZY5301在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Ⅱ期临床提高疼痛消失率,安全性良好。国内尚无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药物获批。ZY5301(主成分为“总环烯醚萜苷”)治疗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极低,Ⅱ期临床中,连续治疗12周,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疼痛消失率为53.45%和43.33%(vs安慰剂组11.86%)。ZY5301达到Ⅲ期临床主要终点,正在推进上市申请。   风险提示   研发竞争风险。公司面临境内外大型医药企业及小型生物科技公司的激烈竞争,且随着生命科学及药物研究领域的快速发展,公司面临更为快速且激烈的技术升级的竞争压力,可能对公司业务造成冲击。   止血药竞争风险。公司主要产品为国家一类新药“苏灵”,是同类产品当中唯一未被纳入集采的品种。随着集采省份不断扩大,原有的竞争逻辑与格局在持续快速变化,集采为中标的竞品做出了政策性保证,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新的医疗技术的持续进化,可能会对止血药市场产生冲击。   医药行业政策风险。近年来行业监管日趋严格,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药品带量采购、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保续约谈判、国家基药目录调整等政策的推进,将对行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在全球经济持续下行的情况下,政策对产业的发展将会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核心技术(业务)人员是公司产品领先、市场领先、质量领先、管理创新的关键因素和重要基础。目前医药行业的人才争夺战不断加剧,如果公司发生核心技术(业务)人员流失,则可能造成在研项目、商业秘密泄漏,影响项目进度和产品竞争力,给公司的产品开发以及阶段性收入带来不利影响。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5-09-05
    • 国内业务回暖,创新产品持续突破

      国内业务回暖,创新产品持续突破

      个股研报
        联影医疗(688271)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5上半年业绩,25H1实现营收60.16亿元(yoy+12.79%),实现归母净利润9.98亿元(yoy+5.0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9.66亿元(yoy+21.01%)。2025Q2实现营业收入35.38亿元(yoy+18.60%),归母净利润6.28亿元(yoy+6.99%),扣非归母净利润5.87亿元(yoy+17.96%)。   国内经营回暖,海外维持快速增长。2025H1公司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及放射治疗设备业务收入48.90亿元(yoy+7.61%),其中MR、MI分别收入19.68亿(yoy+16.81%)、8.41亿(yoy+13.15%),CT、RT分别实现收入15.15亿、2.42亿;维修服务业务实现收入8.16亿元(yoy+32.21%),软件收入0.29亿(yoy-7.73%)。2025H1,公司实现境内收入48.73亿(yoy+10.74%),国内医学影像与放射治疗设备综合市场   占有率同比提升3.4pct,MR、MI、XR等核心产品持续巩固并扩大优势,RT、DSA国内市占率分别提升17.70pct、2pct;同期海外收入11.42亿(yoy+22.48%),北美、欧洲、印度、拉丁美洲及新兴市场均实现多笔订单签约。   毛利率小幅调整,创新产品获批行业影响力持续提升。2025H1,公司整体毛利率47.93%(yoy-2.44pct),其中服务业务毛利率保持在60%以上。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7.66亿,研发人员总数增至3391人,占比超40%,创新产品持续突破,全球首创双宽体双源CTuCTSiriuX正式进入NMPA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国产首款光子计数能谱CTuCTUltima获批上市,公司技术创新能力和组合竞争力持续提升。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26.04/151.57/182.2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2.37%/20.25%/20.24%,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71/22.87/27.86亿元,增速分别为48.26%/22.23%/21.85%。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66x、54x、44x。基于公司影像设备种类持续丰富,高端产品全球竞争力不断提高,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并购整合不及预期风险、海外地缘政治风险、国内政策风险、新品推广   不及预期风险。
      华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5-09-04
    • 超声骨刀放量,海外业务表现亮眼

      超声骨刀放量,海外业务表现亮眼

      个股研报
        三友医疗(688085)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中期报告,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50亿元(yoy+17.77%),归母净利润0.37亿元(yoy+2083.64%),扣非归母净利润0.26亿元(去年同期-0.02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0.08亿元(较去年改善736万元)。其中2025Q2收入1.33亿元(yoy+6.11%),归母净利润0.24亿元(yoy+530.37%)。   点评:   超声骨刀放量增长,海外业务表现亮眼。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0亿元(yoy+17.77%),其中脊柱类植入耗材实现收入1.59亿元(yoy+10.65%),在国内带量集采政策执行背景下,保持稳健增长;有源设备实现收入7870万元(yoy+64.04%),其中国内超声骨刀仅刀头耗材实现销售额4200多万元,同比增长超50%,未来随着公司积极推动各省市超声骨刀及配套耗材的物价目录准入,加速入院,叠加海外市场拓展,超声骨刀及配套耗材业务有望保持快速增长趋势。分区域来看,公司外销收入达8640万元(yoy+153.34%),其中Implanet公司实现收入580.90万欧(yoy+41.10%),美国市场的开拓取得重大进展,2025Q2美国业务同比增长达到444%,我们认为美国市场的突破为公司全球化布局打造了较好的标杆,助力提升公司的品牌影响力,未来依托Implanet平台,随着公司持续的市场投入,海外业务成长动能充沛。   盈利能力显著增强,产品陆续获批,驱动公司长期增长。从公司盈利能力来看,2025H1销售毛利率为72.77%(yoy+4.64pp),销售净利率为12.76%(yoy+12.21pp),盈利能力显著增强,我们认为主要是因为收入增长带来规模效益逐步凸显,且高毛利的有源设备业务收入占比提升(从2024H1的22.62%提升到2025H1的31.51%)。从产品矩阵来看,公司积极拓展脊柱椎体成形、射频消融、骨科生物材料及手术机器人等领域,公司脊柱产品“新型椎板固定板系统(定制)”通过备案审批,Implanet先进的脊柱创新疗法JAZZ拉力带系列产品已成功引进国内并取得中国药监局的第三类注册证,联营企业春风化雨自行研发制造的新一代的机器人首创了多臂手术机器人技术,实现机器人与手术的卓越融合,我们认为未来公司产品陆续上市,有望给公司长期成长提供动力。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84、7.43、9.3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8.8%、27.2%、25.9%,实现归母净利润为0.96、1.51、2.0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33.2%、58.2%、34.0%,对应2025年9月3日的股价,PE分别为90、57、42倍。   风险因素:市场竞争风险;境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风险;技术创新能力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5-09-04
    • 2025Q2业绩改善,利润增速回正

      2025Q2业绩改善,利润增速回正

      个股研报
        爱博医疗(688050)   主要观点:   事件:   公司发布2025年中报。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7.87亿元(yoy+14.72%),实现归母净利润2.13亿元(yoy+2.5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04亿元(yoy+2.63%)。   其中,2025第二季度,公司实现收入4.30亿元(yoy+14.44%),实现归母净利润1.21亿元(yoy+14.8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8亿元(yoy+17.90%)。   点评:   2025Q2业绩改善,利润增速回正   2025Q2,公司收入实现4.30亿元(yoy+14.44%),实现归母净利润1.21亿元(yoy+14.85%),利润端增速回正,较2025Q1的利润端增速为负有明显改善。2025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65.3%,其中一季度为64.6%,二季度为65.8%(2024Q4为61.8%),毛利率也呈现出回升态势。   费用率,2025Q2公司的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5.08%、10.95%和5.26%,也较2025Q1分别有所下降,2025Q1则分别为17.19%、1125%和7.33%。   三大业务保持稳健,隐形眼镜增速最快   人工晶体:2025年上半年收入3.45亿元,同比增长8.23%,集采执行及终端手术量承压下,公司凭借“全视”多焦人工晶状体、“龙晶”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等高端产品的高增长,实现了晶体板块持续增长。   角膜塑形镜:2025年上半年收入1.19亿元,同比增长5.63%,在竞争加剧和消费降级的形势下,公司仍保持了销量的持续增长。   视力保健:2025年上半年隐形眼镜收入2.36亿元,同比增长28.89%(主要得益于公司不断拓展自有品牌销售渠道)。其中,子公司天眼医药实现收入约1.12亿元,同比增长约32%,子公司厦门美悦瞳实现收入约0.72亿元。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收入分别为17.30亿元、21.69亿元和26.74亿元(2025-2027年前值预测为17.63亿元、22.47亿元和28.10亿元),收入增速分别为22.7%、25.4%和23.3%,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4.53亿元、5.74亿元和7.13亿元(2025-2027年前值预测为4.68亿元、6.10亿元和7.76亿元),增速分别为16.6%、26.8%和24.2%,2025-2027年EPS预计分别为2.34元、2.97元和3.68元,对应2025-2027年的PE分别为35x、27x和22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美瞳盈利不及预期的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9-04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