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801)

    • 公司点评报告:业绩稳步增长可期

      公司点评报告:业绩稳步增长可期

      个股研报
        羚锐制药(600285)   投资要点:   公司前身为河南省信阳羚羊山制药厂,始创于1988年8月;1992年6月,羚羊山制药厂和香港锐星企业公司合资组建了河南羚锐制药有限公司;1999年6月,引入上海复星医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新股东,完成股份制改造,整体变更为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10月,在上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600285。河南羚锐集团是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截至2023年中报,持股比例为21.47%。   公司产品集中在骨科,麻醉科,心脑血管以及皮肤科等领域,其中,骨科外用贴膏剂是公司主要的收入和毛利润来源。2023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01亿元,同比增长13.18%;归母净利润3.17亿元,同比增长17.18%;扣非归母净利润3.01亿元,同比增长26.08%。基本每股收益0.56元。   从毛利率走势看,公司的毛利率为75.32%,较上年同期提升了2.7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公司自动化和智能化改造带来整体能耗水平持续降低;同时口服制剂销售规模提升,也带动了公司毛利率的提升,预计后期公司高毛利水平仍将维持。上半年公司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2.45%,较上年同期提升了0.59个百分点。从期间费用率看,2023年上半年公司的销售费用率为46.54%,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53个百分点,主要来自于营销的精细化管理;管理费用率为4.96%,较上年同期下降了0.71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为2.55%,较上年同期下降了0.25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为-0.89%,现金流较为充沛。   骨科贴膏剂看,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瘀血停滞、寒湿阻络的通络祛痛膏为公司独家产品,入选《国家基药目录》《国家医保目录》,2022年年收入规模超过10亿元,OTC通过试贴+“5盒通络1瓶活血”的组合销售模式,增速较快,2023年全年通络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两只老虎”系列是公司重大打造的骨科健康专业品牌,2023年中报报告期内,羚锐®两只老虎®壮骨麝香止痛膏荣获“西湖奖·最受药店欢迎的明星单品”,入选“药店经营必备600品牌。通过央视和地方卫视的广告投放,以及“带着两只老虎去旅行”主题活动的开展,赞助运动比赛,与渠道联动,品牌传播度和辨识度进一步提升,有效直击下沉市场,目前该系列产品已经达到了10亿+贴的市场规模,部分子产品仍有提价空间,预计2023年有望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口服药板块看,按照销售额从高到低排序,过亿品种分别为培元通脑胶囊,丹鹿通督片以及参芪降糖胶囊。其中,培元通脑胶囊是公司的独家产品,入选《国家医保目录》,主要用于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恢复期。主要的功效和作用为扩血管和改善脑部血液供应,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的症状和体征。米内网数据显示,该产品在城市公立等医疗机构2022年的销售额为4.55亿元,预计该产品全年销售稳定增长。丹鹿通督片含有丹参和鹿角胶等,用于腰椎管狭窄症瘀阻督脉型所致的间歇性跛行腰腿疼痛活动受限下肢酸胀疼痛等。2023年4月,《世界中医药杂志》刊发的《腰椎管狭窄症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指出,属于腰椎管狭窄症中气虚血瘀证型的患者,可口服丹鹿通督片进行治疗。该产品与贴膏剂形成较好的协同效应。米内网数据显示,2022年,该产品在城市公立等医疗机构以及实体药店的终端销售额突破了3.5亿元,预计后续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参芪降糖胶囊主治消渴症,用于Ⅱ型糖尿病。米内网数据显示,2022年,该产品在城市公立等医疗机构以及实体药店的终端销售额在1亿元附近,预计该产品后续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目前公司针对以上三个产品都在进行二次开发工作和循证医学研究,以可靠的临床证据协助患者实现慢病治疗,同时不断向慢病管理的预防和康复方向延伸,实现慢病治疗的全过程管理服务,预计未来该板块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软膏领域板块,主要为皮肤外用药,包括治疗湿疹,皮炎的糠酸莫米松和治疗烧烫伤的三黄珍珠膏等,2022年公司糠酸莫米松销售额过亿。上半年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预计全年快速增长的态势将维持。   高附加值的芬太尼透皮贴剂市场开拓力度有望加强。公司是国内唯一从事骨架型芬太尼透皮贴剂生产的企业,透皮贴剂相比注射剂,使用方法简便,不良反应较低,止痛效果好,可广泛用于癌性疼痛和非癌性疼痛的治疗,尤其适用于无法口服给药、进食困难和无法耐受吗啡类药品不良反应的中晚期癌痛患者,后续公司将持续加强芬太尼的市场推广力度。   其他产品线日益丰富。儿科系列产品,公司在打造“小羚羊”儿童健康子品牌,2023年上半年,小羚羊医用退热贴荣获“西湖奖-最受药店欢迎的明星单品”和中国区县药品零售市场医疗器械潜力品牌”;舒腹贴膏入选“药店经营必备600品牌榜单”。上半年,舒腹贴膏和退热贴都实现了快速增长。小儿蒙脱石散7月取得药品注册证书,加上原有的小儿咳喘灵颗粒,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等产品疫情后的恢复生产,公司的儿科系列产品种类日益丰富。男科方面,6月公司获得他达拉非片的《药品注册证书》,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按新注册分类获批仿制药的品种在医保支付及医疗机构采购等领域将获得更大的支持力度,预计将会对公司的未来经营产生积极影响。   预计公司2023年、2024年、2025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98元,1.20元和1.38元,对应9月22日收盘价17.24元,动态市盈率分别为17.53倍,14.33倍和12.4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医疗政策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09-22
    • 基康仪器(830879)北交所首次覆盖报告:工程安全监测“小巨人”,能源、水利等行业驱动增长

      基康仪器(830879)北交所首次覆盖报告:工程安全监测“小巨人”,能源、水利等行业驱动增长

    • 在研管线高效推进,新一代ALK及EGFR有望持续放量

      在研管线高效推进,新一代ALK及EGFR有望持续放量

      个股研报
        贝达药业(300558)   2023Q2营收环比大幅改善。(1)2023H1,公司实现营收13.14亿元(+4.83%,同增,下同),主要受益于贝美纳及贝安汀销售稳中有升,赛美纳及伏美纳开始贡献收入增量。归母净利润1.48亿元(+56.58%),扣非归母净利润0.88亿元(+46.51%)。费用方面,销售费用4.58亿元(+3.99%),费用率34.85%(-0.28pp);受益于股权激励费用等减少,管理费用2.04亿元(-34.17%),费用率15.50%(-9.18pp)。(2)2023Q2,公司实现营收7.82亿元(+16.99%),环比增加47.15%;归母净利润0.97亿元(+777.93%),扣非归母净利润7.01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贝美纳及贝安汀销售稳中有升,赛美纳及伏美纳有望贡献业绩新增量。(1)凯美纳(埃克替尼):作为一代EGFR-TKI,2023H1销量同比下降4.21%。(2)贝美纳(ALK,恩沙替尼):国内一线适应症于2023年初纳入医保,至此国内一、二线适应症均纳入医保,助力产品快速放量,2023H1销量同比增长12.02%;国内辅助治疗适应症已推进至Ⅲ期临床;海外一线适应症上市申请准备工作正积极推进,有望成为首个由国内药企主导研发的在全球上市的肺癌靶向药。(3)贝安汀(贝伐珠单抗):安维汀生物类似药,已覆盖原研药全部适应症,2023H1销量同比增长162.26%。(4)赛美纳(贝福替尼):作为三代EGFR-TKI,具有更好的PFS表现。Ⅲ期注册临床研究显示,贝福替尼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22.1个月,而埃克替尼为13.8个月;其二线治疗适应症于2023年5月获批上市,有望带来新的业绩增量;一线适应症NDA已于2023年1月获受理,术后辅助治疗适应症已推进至Ⅲ期临床。(5)伏美纳:国内首个肾癌创新药,于2023年6月获批上市,有望贡献业绩新增量。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在研管线高效推进。2023H1研发投入5.35亿元(+16.43%),占营收比重40.69%(+4.06pp)。目前在研管线40余项,18项进入临床,4项Ⅲ期正在开展。其中,自研CDK4/6抑制剂BPI-16350临床Ⅲ期完成入组,有望为乳腺癌患者带来新的方案选择;自研FIC大分子新药BPB-101是一款三功能双特异性IgG1亚型人源化抗体,目前已获批临床;自研BPI-460372(TEAD)已于中美两地获批临床,BPI-452080(HIF-2α)及BPI-472372(CD73)均于国内获批临床。   加强外部合作,深化战略布局。2023年5月,公司与C4T签署许可及合作协议,通过支付1000万美元首付款,取得CFT8919国内开发、制造及商业化权利;同时以2500万美元认购C4T增发普通股;此次合作将进一步充实公司研发管线,加强在EGFR通路的竞争力。2023年6月,公司与国药控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通过深化合作,将推动美纳系列抗肿瘤药物惠及更多患者。2023年8月,公司认购天广实定向发行新股,认购比例占天广实定向发行后总股本2.91%,此次合作有助于深化公司抗体药物领域战略布局。   投资建议:公司围绕NSCLC领域构建多元化产品管线,目前上市产品已增至5款,贝美纳一线适应症准备海外上市,赛美纳国内一线适应症NDA已获受理,有望带来业绩新增量。我们预测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3.16/4.82/6.69亿元,增速117%/53%/39%。对应PE分别为72/47/34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A”建议。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及药品招标风险、新药研发及上市风险、市场竞争风险等。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3-09-22
    • 公司市占率持续提升,拓展医疗、协作机器人版图

      公司市占率持续提升,拓展医疗、协作机器人版图

    • 埃斯顿(002747):公司市占率持续提升,拓展医疗、协作机器人版图

      埃斯顿(002747):公司市占率持续提升,拓展医疗、协作机器人版图

    • 卫宁健康(300253)2023年半年报点评:短期业绩承压,医疗IT市场逐步回暖

      卫宁健康(300253)2023年半年报点评:短期业绩承压,医疗IT市场逐步回暖

    • 莲花健康(600186):主业修复并高增长,探索算力第二增长曲线

      莲花健康(600186):主业修复并高增长,探索算力第二增长曲线

    • 公司半年报:首次覆盖:业绩快速增长,省外扩张战略可期

      公司半年报:首次覆盖:业绩快速增长,省外扩张战略可期

      个股研报
        健之佳(605266)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半年报。23年上半年实现营收43.38亿元(+44.29%),实现归母净利润1.58亿元(+74.85%);23年单Q2实现营收21.71亿元(+39.52%),实现归母净利润0.82亿元(+38.38%)。   点评:   “自建+收购”双轮驱动,门店数量扩张节奏稳健。23年上半年公司自建门店381家,收购门店61家,净增门店438家,截至23年6月底公司门店总数达到4493家,其中云南省门店数为2577家,云南医药门店数量占总门店数比例为61.53%。我们认为公司以云南地区为核心,加快省外市场扩张,未来省外市场快速增长可期。   主营业务稳健增长,中西成药引领公司业绩快速提升。公司23年H1各类别产品收入:中西成药30.92亿元(+55.47%),中药材1.89亿元(+67.09%),保健食品2.34亿元(+20.84%),医疗器械3.71亿元(+20.79%),生活便利品1.97亿元(+6.67%)。   期间费用率有所下降,营运能力不断提升。公司23年H1毛利率为34.81%(-1.18pct),主要受到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结构占比提升,处方药较低毛利率影响。23年H1公司净利率为3.59%(+0.70pct)。销售费用率为25.72%(-1.63pct),管理费用率为2.03%(-0.49pct),财务费用率为1.49%(+0.14pct)。期间费用率有所下降,净利率水平进一步提升。   线上渠道保持快速增长。公司23年H1线上渠道营收10.57亿元(+68.98%),营收占比为24.37%,较上年同期提升3.56pct。其中B2C业务收入3.84亿元(+35.80%),O2O业务3.59亿元(+139.80%),自营平台业务3.14亿元(+62.72%)。线上业务保持快速增长趋势。   盈利预测:健之佳持续推行“自建+收购”双轮驱动模式,继续推进“立足云南、深耕西南”战略,同时快速扩张省外市场。我们预计公司2023-25年归母净利润为4.23、5.27、6.62亿元,增速分别为16.4%、24.6%、25.6%,根据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2023年25倍PE,目标价82.00元,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医保政策收紧风险,门店扩张不达预期风险。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13页
      2023-09-22
    • 抗生素量价齐升,布局制剂注入新动力

      抗生素量价齐升,布局制剂注入新动力

      个股研报
        东亚药业(605177)   主要观点:   抗菌药领域优秀企业,品类丰富,工艺领先公司是国内β-内酰胺类抗菌药、喹诺酮类抗菌药等领域的代表性企业。产品主要涵盖抗细菌类药、抗胆碱和合成解痉药物、皮肤用抗真菌药物等多个用药领域,并且成功开发出国内领先、环境友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工艺,公司是为数不多的可以从起始物料青霉素开始,全产业链合成头孢克洛原料药的公司。   抗生素量价齐升,海外拓展蓄势待发   量:临床治疗对抗生素存在刚性需求,市场规模庞大并持续增长。常规诊疗恢复、流感爆发导致继发性细菌感染等事件带动抗生素需求提升。价:如公司占比较高的头孢克洛系列自上半年主要原材料价格开始下行,同时受益于下游需求提升等因素产品价格上涨,价差改善带动毛利率提升。品种拓展、技改、新产能释放将推动业务后续的稳定增长,同时公司也在积极注册海外市场药品批件,如头孢克洛原料药现已取得日本、韩国、土耳其、巴基斯坦等海外市场药品批件。随着后续海外市场拓展及技改推进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水平。   可转债募投项目开启新征程,制剂业务扬帆起航   2023年8月公司的可转换公司债券上市,募集资金净额约6.8亿元。主要投向1)特色新型药物制剂研发与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一期);2)年产3,685吨医药及中间体、4,320吨副产盐项目(一期)。项目共包含19个药品品种的制剂、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治疗领域涵盖抗细菌药、皮肤用抗真菌药、抗病毒药、消化系统用药、呼吸系统用药、糖尿病用药、肾脏疾病用药等领域。两项目预计建设工期3年,建成5年后达产,预计2025年将开始逐步贡献业绩增量。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收分别为14.25/16.27/23.04亿元,同比增长20.8%/14.2%/41.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6/1.82/2.43亿元,同比增长39.9%/24.6%/33.2%;对应PE分别为23x/18x/14x。基于抗生素需求回暖,产品量价齐升,海外拓展蓄势待发,新产能释放在即,增长动力强劲,我们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产能释放不及预期风险、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环保政策风险、汇兑损益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2页
      2023-09-21
    • 发布股权激励方案,彰显业绩增长信心

      发布股权激励方案,彰显业绩增长信心

      个股研报
        华兰生物(002007)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近日发布]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   发布股权激励方案,调动核心高管积极性。公司近日发布股权激励方案,拟对84名核心管理技术人员授予限制性股票491.5万股,授予价格为10.89元/股。2023-2026年股份支付摊销费用分别为699万元、2435万元、1178万元、479万元。   业绩考核目标彰显长期增长信心。此次激励方案针对未来三年业绩设置了考核目标,23-25年业绩考核目标分别为13.3-14亿元、15.1-16.1亿元、18.5-20.4亿元,激励目标对应的业绩增速分别为24%-30%、8%-21%、15%-35%。我们认为这一目标设置符合预期,考核目标彰显了公司对未来长期业绩增长的信心。   浆站逐步兑现,流感疫苗需求复苏。公司于2022年获河南省卫健委批准设置7家浆站,有望于2023年内陆续开采,浆站兑现将推动公司浆量增长提速。此外,近期流感病例高发,利好全年流感疫苗需求,公司疫苗业务有望迎来复苏。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EPS分别为0.80元、0.97元、1.11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将保持24%的复合增长率。   风险提示:采浆量或不及预期、四价流感疫苗放量或不及预期、研发进展或不及预期。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09-2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