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801)

    • 重组人凝血酶BD落地,13亿元授权远大医药

      重组人凝血酶BD落地,13亿元授权远大医药

    • 深度研究:创新产品加速企业转型,海外商业化蓄势待发

      深度研究:创新产品加速企业转型,海外商业化蓄势待发

      个股研报
        通化东宝(600867)   胰岛素市场潜力巨大,公司深耕糖尿病行业。 糖尿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截止 2021 年, 全球约 10.5%的成人(20-79 岁) 为糖尿病患者。 据 IDF 预测,未来 20 余年虽然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增速会趋于平稳,但患者总数将增加到 2030年的 1.64 亿人和 2045 年的 1.74 亿人。 胰岛素作为糖尿病的末线治疗方案,市场潜力巨大。 公司在糖尿病治疗领域布局丰富全面,现有产品与在研管线产品涵盖长效、中效、速效、超速效胰岛素,双胰岛素复方制剂, GLP-1RA、长效 GLP-1RA,胰岛素类似物 GLP-1RA 复方制剂,多靶点一类创新药等多类产品,能够满足市场上不同糖尿病患者的用药需求,产品的市场空间将持续扩大。   二代胰岛素集采企稳,三代胰岛素销量可期。 自 2022 年 5 月国家胰岛素专项集采正式在全国范围内执行, 公司尽管受到产品价格下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公司凭借不断优化销售策略、加强渠道推广,不断拓展签约量外的市场,扩大市场份额, 2023 年上半年,公司胰岛素全系列产品销量同比实现双位数增长,其中人胰岛素销量同比稳定增长,胰岛素类似物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公司产品结构出持续优化,胰岛素类似物收入占比不断提升,前三季度胰岛素类似物收入占总收入比重超过 20%,与 2021 年同期相比,提升超过 10 个百分点。 此外, 重磅产品门冬 30/50 预混胰岛素于 2022 年 11 月获批上市,今年开始贡献收入。   创新转型战略布局,产品出海带来利润增长点。 公司积极布局市场潜力巨大的 GLP-1RA、 DPP-4、 SGLT-2 类降糖药物,其中 DPP-4 类药物磷酸西格列汀与复方制剂西格列汀二甲双胍已获得注册批件; SGLT-2 类药物恩格列净 NDA 已获得受理,预计于 2023 年底可获批上市; GLP-1RA 类药物是目前市场潜力巨大的一类新型降糖与减重产品,该类药品也是公司研发重点之一,其中利拉鲁肽注射液于 2023 年 12 月 1 日获批上市。创新药 GLP-1/GIP 双受体激动剂申报临床已获得受理,除降糖适应症外,未来将进一步探索和挖掘其在肥胖、 NASH等其他适应症的潜力。 此外, 人胰岛素在欧盟注册的Ⅲ期临床试验已经全部完成,人胰岛素注射液上市许可申请获得欧洲药品管理局正式受理。公司与科兴制药签署合作协议加速利拉鲁肽出海。公司与健友股份战略合作,进军美国胰岛素市场,加速自身产品出海进程,进一步开拓潜在市场空间。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分别实现净利润 11.57/13.50/15.34亿元、 对应 PE 分别为 20/17/15 倍。考虑利拉鲁肽已获批以及未来恩格列净将获批,海外胰岛素也将陆续获批上市并与科兴制药和健友股份达成海外销售战略合作,有望实现收入与利润快速增长,因此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集采风险;行业政策风险;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产能释放销量增长不能与集采降价对冲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2页
      2023-12-08
    • 股权激励利润目标亮眼,民营体检龙头再次扬帆起航

      股权激励利润目标亮眼,民营体检龙头再次扬帆起航

      个股研报
        美年健康(002044)   投资要点   事件:2023年12月6日公司发布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拟以4.29元/份授予7838.5万份股票期权(占总股本2%),首次授予85%,预留15%,首次授予对象人数为360人,包括董事、高管共5人及355人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人员,激励充分,助力员工积极性提升。此次激励的考核目标为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不低于111/128(+15%)/140(+9%)亿元,或归母净利润分别不低于8/12(+50%)/15(+25%)亿元,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影响,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不低于8.62/12.44(+44.31%)/15.23(+22.49%)亿元,实现快速增长,表明公司对后续盈利能力快速提升的信心。   公司客单价有望持续提升,盈利能力有望快速恢复。公司近年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相较公立机构拥有明显价格优势,相较其他民营体检机构,在门店数量优势的基础上,新增脑健康等创新产品差异化优势,在行业整体需求稳健、优质需求紧缺的环境下,对终端客户的选择权扩大,公司加大政企大单开发,客户结构持续优化,有望实现客单价持续提升,此为中长期核心收入增长引擎。盈利能力提升主要来自:(1)收入覆盖固定成本费用后加速提增利润;(2)公司推进组织架构变革,将300个城市合并为50个城市群,整合中后台带来的管理成本下降,提质增效措施成效将逐步显现,利润增长空间大。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测公司2023-2025年营收分别为105.6/119.4/137.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8.5/12.7亿元,对应PE分别为42.79/27.69/18.55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精细化管理能力提升不及预期。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4页
      2023-12-07
    • 美年健康(002044)点评报告:推出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凝心聚力打造新美年

      美年健康(002044)点评报告:推出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凝心聚力打造新美年

    • 消化耗材领域国产龙头企业,快速成长进行时

      消化耗材领域国产龙头企业,快速成长进行时

      个股研报
        安杰思(688581)   平安观点:   公司是消化内镜诊疗器械领域龙头公司,处于快速发展期。公司聚焦消化领域,相关内镜诊疗器械布局完善,主要产品按照治疗用途可分为止血闭合类、EMR/ESD类、活检类、ERCP类和诊疗仪器类,并凭借优异的产品质量和临床效果,在境内外实现规模销售,行业内形成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公司业绩表现亮眼,营业收入从2018年的1.22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3.71亿元,CAGR为32.04%,利润端更为强劲,公司归母净利润从2018年的3732万元增长至2022年的1.45亿元,CAGR达40.39%。此外,公司上市后即推出股权激励计划,考核目标为2022-2025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不低于35%,或2022-2025年净利润复合增长不低于29%,为长期发展注入信心。   行业长坡厚雪,渗透率提升和国产替代并存。全球范围内消化道肿瘤医疗负担仍然较重,而肠胃镜早筛有助于消化道肿瘤的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死亡率。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内镜筛查渗透率不断提高,内镜诊疗器械(耗材)市场有望持续增长。据波士顿科学统计,全球内镜诊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将由2021年的50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60亿美元,CAGR为6%;国内肠胃镜早筛渗透率更低,行业增速更快,国内消化内镜诊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有望从2019年的37.3亿元增长至2030年的114.2亿元,2020-2030年CAGR达12.43%。内镜诊疗器械涉及多种术式,产品需求丰富多样,ESD/EMR、ERCP等微创治疗术式占比有望不断提升;国产企业逐渐从中低端产品占据优势,到突破高端产品,进一步实现国产替代,并有望在全球占据一定份额。   产品深度融合临床需求,海内外共同拉动增长。公司不断加强研发投入,并坚持“三棵树”研发理念,将创新技术与临床需求严密结合,不断推出新产品。止血夹作为公司明星产品,依靠可拆卸新功能快速获取份额,并逐步形成多代系产品,新一代可换装止血夹兼具操纵灵活性下成本更低,有望在国内和国际市场长驱直入;双极系列产品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和优良的临床使用效果得到了广大临床医生的认可,后续有望带动ESD/EMR产品快速放量,2023年上半年公司双极设备已在全国百余家医院进行试用,参与完成了两百多台手术。基于优异的产品性能,公司国内外客户认可度较高,齐头并进带动成长,国内方面有望不断提高医院覆盖度,并加强产品导入;国际方面持续拓展海外ODM新客户,不断增加现有客户的合作产品线,并积极推动公司自有品牌销售。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公司是内镜诊疗耗材领域龙头公司,产品和技术优势显著,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4/2025年将分别实现营收5.09/6.88/9.1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03/2.68/3.49亿元。按照公司业务的相对估值情况,我们给予公司2023年40.0倍PE,对应目标价140.0元。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1)产品销售不及预期,公司产品份额仍处于快速提升期,若产品推广及竞争等导致销售不及预期,将对未来收入产生不利影响;2)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公司有较多新产品仍处于市场教育和推广阶段,若后续推广不及预期将会影响销售增长;3)国家政策的影响,如果公司产品纳入集中带量采购,产品价格有下降风险,可能对业绩产生不利影响等。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6页
      2023-12-07
    • 眼科行业新星,自下而上持续扩张

      眼科行业新星,自下而上持续扩张

      个股研报
        普瑞眼科(301239)   投资要点   推荐逻辑: 1)公司已设立 ] 27 家眼科专科医院和 3 家眼科门诊,覆盖全国直辖市及主要省会城市, 2024年预计将持续扩张,新医院为公司业绩增长持续注入活力; 2)公司业务结构不断优化,屈光及视光等非医保消费属性高毛利项目收入占比持续提升至 65.4%, 积极推广白内障高端术式, 抵御医保控费带来的利润率降低风险; 3)消费升级及近视患病率提高促进我国屈光、视光市场扩容,预计至 2025 年屈光手术市场规模将达 726 亿元,公司主营业务市场空间大。   省会扩张路线“跑马圈地”, 优质医师资源加持打造品牌。 公司通过省会城市扩张已初步奠定版图,成熟医院净利率约 20%,部分医院超过 25%,接近行业头部水平,公司并购基金预计将于近期落地助力新院扩张,公司业绩增长后备力充足;公司医师资源优质, 2021 年医护人员中硕士以上学历占比达 6.4%,高于行业内大部分公司, 43.5%的多点执业医生职称为主任医师,优质医师资源利于保证医疗服务质量,打造公司品牌。   业务结构优化提高利润率,增强抵御医保控费风险。 医保控费趋势下公司提升消费属性项目收入占比,以减小毛利率降低的风险, 2023H1公司屈光及视光项目收入占比提升至 65.4%,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此外, 2023H1 公司发力布局白内障业务,邀请名医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积极推广多功能人工晶状体及高端手术方式,满足患者高品质视觉质量需求的同时提升白内障业务利润率,从消费属性项目以及基础需求项目两方面优化业务结构。   主营项目市场持续扩容,内生增长前景可期。 消费升级及近视患病率提高促进我国光学矫正、屈光手术市场扩容,预计至 2025年屈光手术市场规模将达 726亿元,公司屈光、视光项目发展前景广阔;公司加大视光项目学科建设力度,收入占比有望进一步提高。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 2023-2025 年 EPS 分别为 2.13元、 2.47元、 3.08元。 2024年行业平均 PE 为 34倍,考虑到公司处于高速成长期,且净利率提升空间大,故给予公司 2024 年 52 倍 PE,公司 PEG1 倍略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对应股价 121.33元(根据扣非归母净利润计算),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风险,经营不及预期风险,医疗事故风险等。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9页
      2023-12-06
    • 关节领域国产领头羊,集采影响逐渐出清

      关节领域国产领头羊,集采影响逐渐出清

      个股研报
        春立医疗(688236)   投资要点   推荐逻辑: 1)骨科关节器械市场稳健增长, 国内增速较快。国内关节器械市场24 年有望达 187亿元, 2019-2024年 CAGR为 16.9%。 显著快于全球增速。 2)膝关节有望进入关节国采续标名单, 较集采前 9%的市场份额有望提升。 3) 骨科产品线全覆盖,脊柱、 PRP、口腔、机器人等多品类产品有望持续贡献业绩增量。   骨科关节器械市场稳定增长,国产替代正当时。 根据 Statista的数据,全球骨科器械市场关节类产品占比最高为 37%,脊柱次之为 18%,创伤为 14%。国内骨科器械市场 24年有望超 600亿,增速显著快于全球水平。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老龄化加剧等因素,国内骨科市场规模由 2015年的 164亿元增加到 2021年的 414亿元, CAGR 为 16.7%,远超全球市场增速。 2015-2019 年,关节类植入器械市场的销售收入由 40 亿元增长至 86 亿元,复合增长率为 20.7%,预计到 2024 年达到 187 亿元, 2019-2024 年 CAGR 为 16.9%。   膝关节有望进入关节国采续标名单, 市场份额有望提升。 目前公司关节收入占比较高的仍为髋关节产品, 2022 年收入占比约为 70%,膝关节收入占比约为13%。 由于首次关节集采中春立医疗报价过高落选,公司选择代理贝思达膝关节产品,缩小了未能中标的风险。本次关节续标预计新增最高有效申报价规则,预计公司膝关节产品大概率中标,由此膝关节产品销量有望恢复快速增长。   骨科产品线全覆盖,积极拓宽新领域。 春立医疗目前关节业务已经覆盖髋、膝、肩、肘四大人体关节。公司是中国大陆首家获得 BIOLOX® delta 第四代陶瓷关节假体产品医疗器械注册证的企业,涵盖半陶及全陶关节假体产品,是国内较早生产 先进关节假体产 品的企业之一 。 此外 ,公司是国 内首家拥有BIOLOX®OPTION 带锥套的陶瓷头产品注册证的企业,同时也是国内首家同时拥有活动平台单髁和固定平台单髁的企业,国内首家拥有髌股关节的企业,国内唯一一家拥有反置肩关节产品的企业。除此之外,公司布局关节机器人领域,研发了全膝置换导航机器人设备“长江 INS”智能机器人系统。 另外公司在脊柱、PRP、口腔等领域也有产品布局,产品线持续拓宽。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 2023-2025 年 EPS 分别为 0.79元、 0.98元、 1.22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将保持 15%的复合增长率。 给予公司 2024 年 35 倍PE,对应目标价 34.3 元,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格局恶化的风险;集采导致产品出厂价大幅下降超出市场预期的风险;产品渠道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8页
      2023-12-06
    • 氨基酸原料药“隐形冠军”,募投扩产助推业绩增长

      氨基酸原料药“隐形冠军”,募投扩产助推业绩增长

      个股研报
        无锡晶海(836547)   推荐逻辑:1)公司系国内氨基酸制造领先企业,在国内氨基酸原料药市场占有率超30%,其氨基酸产品达医药级标准,产品品质较高,客户涵盖国内外多家优质制药企业。2)下游医药、细胞培养基以及化妆品市场景气度高,对优质氨基酸产品的需求预期增长;结合氨基酸市场的高技术进入壁垒,公司在手的14张氨基酸原料药注册证将为公司带来显著的市场优势,未来订单量有望持续增长;3)公司募投高端高附加值系列氨基酸产业化建设项目,预计投产后将新增产能2224.0吨,并引入自动化程度更高的生产线,保障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   下游应用市场景气度高,市场需求持续扩张。在“健康中国”建设加速的背景下,氨基酸行业以及下游医药、培养基以及化妆品领域的需求快速扩张。在医药领域,预计中国医药市场规模将在2027年达1459.0亿美元;在培养基领域,2030年全球细胞培养基市场规模预期将达到131.7亿美元;在化妆品领域,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将在2023年达到5169亿元。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以健康为主的消费观念深入人心,氨基酸产品需求将持续增加,预计全球氨基酸市场规模将在2027年达到397.8亿美元,发展前景良好。   14张药证高筑技术壁垒,产品品质行业领先。目前公司的氨基酸产品均达到医药级标准,已在2012年率先在行业通过2010版中国GMP认证。受氨基酸产品相关应用领域的法律法规影响,氨基酸产品的相应生产资质、许可、认证证书的获取难度较大,存在较高的技术进入壁垒。截至2023年11月,公司已获得14张氨基酸原料药注册证,未来将进一步加强已有产品的欧洲CEP注册认证及新产品的原料药登记备案工作,结合现有的原料药注册证形成的技术壁垒,未来市场认可程度将进一步提升。   在手订单储备充裕,募投扩产把握市场机遇。近2年公司产能利用率均处于90%以上,在国内氨基酸原料药市场占有率超30%,排名位居前列。2023年,公司与欧洲最大的临床营养液制造商费森尤斯卡比公司达成了明确合作意向,预期在2023年完成醋酸赖氨酸产品欧洲的CEP认证注册工作后大量供货;结合下游市场的需求增长,公司需要扩张产能以把握市场机遇。公司拟通过此次募资投入高端高附加值关键系列氨基酸产业化建设项目,预计完全投产后使公司产能增加51.9%,新增产能新增产能2224.0吨(+59.1%),提高订单承接能力。   投资建议:本次公司发行价为16.53元/股,对应PE为16.0倍(不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公司上市后PE显著低于可比公司平均值30.6倍。考虑到公司产品品质优良、相应生产资质优势明显,在国内氨基酸原料药市占率高且绑定下游医药市场国内外优质客户,募投项目促进产能扩张,业绩有望持续增长,建议积极关注。   风险提示:应用领域拓展不达预期风险、境外销售风险、汇率波动风险、理财产品到期不能兑付的风险、实际控制人不当控制风险、土地房产权属瑕疵风险、募投资金项目效益不达预期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页
      2023-12-06
    • 后期管线品种丰富,Nectin-4 ADC展现积极疗效

      后期管线品种丰富,Nectin-4 ADC展现积极疗效

      个股研报
        迈威生物(688062)   Q3亏损小幅缩窄,商业化进程进一步拓展。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99.51百万元(+387.22%,同增,下同),主要系子公司迈威(美国)就9MW3011项目与美国DISC MEDICINE,INC.达成独家许可协议于本期确认收入金额较高,以及迈利舒于2023年3月底上市以来实现药品销售收入23.43百万元;归母净利润亏损673.29百万元,亏损同比缩窄2.76%;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677.69百万元,亏损同比缩窄3.23%。单Q3来看,公司实现营收9.55百万元(+1.92%);归母净利润亏损259.76百万元,亏损同比缩窄3.48%;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262.16百万元,亏损同比缩窄3.63%。费用方面,Q3销售费用74.10百万元(+167.02%),主要系商业化进程进一步拓展;Q3研发费用153.68百万元(-30.03%),主要系随着研发项目进度推进投入金额阶段性变化所致。   生物类似药销售预期良好,新兴市场注入增量。(1)君迈康(阿达木单抗):由公司与君实生物合作开发,公司负责全球市场推广,已在国内获批8项适应症,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销售收入约99.40百万元。国内商业化方面,截至2023Q3,2023年新准入医院87家,累计准入医院192家,销售支数12.26万支;海外商业化方面,已与巴基斯坦、摩洛哥、菲律宾3个国家签署正式协议,并于印尼提交上市申请、埃及提交预注册。(2)迈利舒(地舒单抗,骨质疏松):于2023年3月底上市。国内商业化方面,截至2023Q3准入医院数量327家,销售支数4.70万支;海外商业化方面,已与巴基斯坦、埃及2个国家签署正式协议。根据2018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数据,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9.2%,其中女性为32.1%,男性为6.9%;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估算,目前我国骨质疏松症患病人数约为9000万,其中女性约7000万。骨质疏松症患者基数大,需长期用药,迈利舒作为全球第2款获批上市的普罗力®生物类似药,一年用药两支,患者依从性良好;叠加医生对地舒单抗认可度较高,期待该产品后续市场表现。   Nectin-4 ADC展现积极疗效,临床高效推进。9MW2821作为研发进度国内第一、全球第二的Nectin-4 ADC,与全球首款上市的Nectin-4 ADC药物Padcev相比,组分更均一、结构更稳定、肿瘤递送能力更优,已在多个癌种中观察到具有前景的抗肿瘤活性。尿路上皮癌方面,2023年10月17日披露的最新I/II期临床数据显示,115例实体瘤患者的ORR及DCR分别为43.5%及81.7%,37例尿路上皮癌患者的ORR和DCR分别为62.2%及91.9%,其二三线疗法的Ⅲ期注册性临床方案正与CDE积极沟通中,与PD-1联用一线疗法已进入I/II期临床;宫颈癌方面,9MW2821为全球同靶点药物中首个在宫颈癌适应症中读出初步临床数据的品种,2023年4月6日披露的初步Ⅱ期临床数据显示,6例宫颈癌患者的ORR及DCR分别为50%及100%,目前该项临床积极推进中。   产品管线陆续收获,创新靶点在研进度靠前。公司临床后期品种丰富,增长动能充足。9MW0321(迈卫健,肿瘤骨转移领域)有望2023年获批上市,预计为国内第一梯队上市的安加维生物类似药;8MW0511(新一代长效G-CSF)国内商业化已授权至圣森生物,预计2023年内申报NDA;9MW0813(Eylea®生物类似物)Ⅲ期入组已完成;9MW0211(VEGF)进入Ⅲ期入组阶段。公司创新品种差异化优势明显,早期研发顺利推进。6MW3211(CD47/PD-L1)中美国际多中心Ⅰ/Ⅱ期研究推进至Ⅱ期临床入组阶段;9MW1411(α-toxin)进入Ⅱ期入组阶段;9MW1911(ST2,国内首家临床,全球第二梯队)正开展COPD适应症Ⅰb/Ⅱa期临床;9MW3011(TMPRSS6,国内首家临床,全球第一梯队)国内进入Ⅰ期入组阶段,美国处于启动临床阶段,有望未来获得孤儿药资格,其中大中华区及东南亚以外的权利已于2023年1月授权给DISC;9MW3811(IL-11)先后于澳大利亚、中国及美国获批临床,处于全球研发第一梯队。此外,基于新一代定点偶联技术平台IDDC™,公司除了布局Nectin-4 ADC外,9MW2921(Trop-2 ADC)及7MW3711(B7-H3 ADC)已推进至Ⅰ期临床,期待后续数据读出。   投资建议:公司商业化进程进一步拓展,生物类似药销售预期良好,有望快速放量;后期管线品种丰富,长期动能充足;前瞻布局创新靶点,ADC领域差异化布局,研发实力雄厚。我们调整原有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37/8.38/15.17亿元,同比增长754%/254%/81%。维持“买入-A”建议。   风险提示:尚未盈利风险、产品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产品上市申请审批不确定性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生物类似药竞争加剧风险等。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12-06
    • 测序业务持续快速增长,海外市场快速发展

      测序业务持续快速增长,海外市场快速发展

      个股研报
        华大智造(688114)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2023Q1-3实现营业收入22.04亿元(-33%,同比增速,下同)、归母净利润-1.98亿元(-110%)、扣非归母净利润-2.43亿元(-163%)。2023Q3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6亿元(-18%)、归母净利润-1.00亿元(-106%)、扣非归母净利润-1.08亿元(-344%)。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收入下降,主要系去年疫情产品收入基数较大,同期自动化产品需求萎缩导致收入下降。   测序业务持续快速增长,海外市场实现快速突破。分业务来看,2023Q1-3公司基因测序仪业务板块实现收入17.29亿元(+31%)。其中,仪器设备实现收入6.71亿元(+16%);试剂耗材实现收入10.26亿元(+43%);其他收入实现0.32亿元(+90%)。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各型号基因测序仪全球新增销售装机超640台,装机总量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销售装机数量超3,100台,后续有望带动试剂快速放量。基因测序仪业务板块按照收入地区划分,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实现收入10.83亿元(+21%),亚太区实现收入2.88亿元(+34%),欧非区实现收入2.56亿元(+69%),美洲区实现收入1.01亿元(+86%),随着诉讼逐步和解,公司海外欧美市场实现快速增长。   持续完善海外团队和渠道建设,全球化布局稳步推进。公司在全球各区合计新增营销人员超110人,同比增长18.06%。新引入超30家渠道合作伙伴,涉及科研和临床等多个应用领域。截至2023Q3,公司已在全球范围内建有7个包含研发、生产和营销功能的综合性基地,9个客户体验中心,累计服务超过2,600家客户,通过DCSLab科研赋能计划的发布,将推动公司前沿产品技术在大人群基因组学、细胞组学、时空组学三大重点领域的本地化布局。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新增医疗器械注册及备案凭证55项,其中基因测序仪在中国(大陆)、欧盟、新加坡、澳大利亚、马来西亚、韩国、英国、日本、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家或地区合计新增17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获得NMPA、CE、NRTL、EAC等298项认证,其中境内医疗器械注册及备案凭证27项,境外产品注册或认证271项,覆盖亚太、美洲、欧非及中亚地区等多个主要市场。未来随着产品准入不断推进,为公司业务拓展提供坚实基础。   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自动化产品需求下降影响表观增速,且公司持续加大海外营销投入,我们下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1/1.01/2.35亿元,增速分别为-107%/167%/132%。随着疫情影响出清,公司实验室自动化和新业务回归稳态增长,常规测序业务维持高速增长,海外市场业务开拓快速推进,公司业绩有望恢复稳定增长,维持“增持-B”评级。   风险提示:新品放量不及预期风险,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海外推广不及预期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汇率风险。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12-06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