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801)

    • 智飞生物(300122):明确“质量回报双提升”,看好公司价值回归

      智飞生物(300122):明确“质量回报双提升”,看好公司价值回归

    • 迈瑞医疗(300760):国产器械龙头海内外快速发展,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夯实市场信心

      迈瑞医疗(300760):国产器械龙头海内外快速发展,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夯实市场信心

    • 23业绩快报:隐形眼镜产能快速爬坡,营收超预期

      23业绩快报:隐形眼镜产能快速爬坡,营收超预期

      个股研报
        爱博医疗(688050)   爱博披露业绩快报:23年公司实现营收9.51亿元/+64%,归母净利润3.04亿元/+31%,扣非2.87亿元/+38%;23Q4实现营收2.83亿元/+105%,归母0.52亿元/+56%,扣非0.48亿元/+83%。   分产品来看,视力保健产品快速增长,晶体&OK镜23Q4低基数下稳健增长:   消费力下行+竞争加剧,角塑业务仍将稳健增长:23年角膜塑形镜收入同比增长25%+,预计在22Q4低基数的情况下保持较快增长。但消费力下行、竞争加剧、竞品放量现状不容忽视,截止目前注册证达20张,或将影响角塑行业短期增速,综合来看我们预计爱博凭借产品及销售服务能力,市占率仍将稳中有升,保持稳健增长;   人工晶体收入持续高增长,单、双焦品类市场份额快速提升:23年人工晶体收入同比增长40%+(vs上半年同比增长38%),我们认为下半年随着蓬莱工厂产能释放,收入持续高增长。此外,11月晶体国采结果落地,在原有省级联盟采购基础上价格仍有一定下降,爱博在集采中获得较高报量份额,未来有望在单焦品类以价换量、双焦品类快速提升市场份额;   天眼产能加速释放、Q4并表优你康,隐形眼镜业务扬帆起航:视力保健业务包含隐形眼镜、护理液、离焦镜等产品,23年合计收入占比超15%(vs上半年11%),其中隐形眼镜业务快速放量。公司持有天眼医药75%股权,福建优你康51%股权(10月并表),公司预计两家工厂合计年产能达2亿片,24年起将进一步贡献收入增量,并随着规模增长提升盈利能力;   利润低于收入增速,盈利能力下行:利润增速低于收入增速,23年营业利润率34.4%/-10.4pct,23Q4营业利润率17.6%/-3.7pct,盈利能力下行主要由于:1)隐形眼镜业务处于快速扩张初期,受规模效应、产线调试及品牌营销等影响,前期盈利能力较弱;2)23年市场逐步恢复,公司加大产品推广力度和品牌营销活动;3)蓬莱生产基地产能尚需逐步释放。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作为具备强研发能力的平台型公司,公司近年亦验证了其优异的商业化能力。我们预计手术类高端产品迭代持续、市占率稳中有升,近视防控潜力有望继续释放,隐形眼镜有望快速放量;预计公司24/25年营收分别为14.12/18.8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3/5.25亿元,对应2024年2月8日收盘价PE分别为43、3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放量不及预期,政策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等。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2-17
    • 深度报告:新分子发现平台优势明显,业务拓展成效显著

      深度报告:新分子发现平台优势明显,业务拓展成效显著

      个股研报
        成都先导(688222)   成都先导:DEL技术领先者,新分子发现平台优势明显。公司以DEL技术为核心,围绕小分子和核酸新药打造了新药发现与优化平台。公司已经搭建DEL、FBDD/SBDD、STO、TPD四大核心技术平台,并且具有药物化学、计算科学/AI、药代动力学、体外体内生物学评价等其他关键新药研发能力,为客户提供从靶基因到新药临床试验申请的一整套研发服务。   小分子药、小核酸药持续高景气,DEL技术不断扩大应用范围。目前小分子化药仍占据主导地位,市场规模持续扩容;小核酸药物受益于技术突破将进入快速增长阶段。新分子发现是新药研发中最关键的环节,药物发现CRO需求旺盛,市场规模和渗透率持续提高,DEL作为早期分子发现技术已进入应用期,国内外药企正在DEL领域加速布局。   以DEL为核心的四大技术平台优势明显,新药研发拓持续展多元化业务,AI加速药物发现和优化。公司DEL库容量和质量保持国际领先,分子数量已突破1.2万亿,持续筛选并输出高新颖性的先导化合物,筛选综合成功率近80%;定制库业务向多种类型化、特色化、自助化、便捷化方向发展。受益于海外客户加速拓展、服务类型丰富等因素,从基础需求(小型专有库)到标准需求(筛选)再到大型定制库需求均有明显增长。公司通过收购Vernalis获得FBDD/SBDD平台,进一步丰富药物发现技术,并且为欧洲市场开拓提供支点,DEL与FBDD/SBDD也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公司也建立完整的核酸新药研发平台,赋能客户从靶点到临床申报的核酸药物发现和开发;并且搭建靶向蛋白降解平台,通过DEL实现E3连接酶、蛋白降解剂分子的发现。公司将AI赋能四大核心技术平台,加速新分子发现和优化过程。   公司商业模式是新药研发服务+在研项目权益转让,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一方面公司可以为全球药企提供新分子研发服务,获得持续稳定收入,另一方面可提供不同阶段的新药项目权益转让,依托四大核心技术平台逐步丰富在研管线并推动更多项目进入临床阶段,创造高收益的长期价值。目前公司拥有近20个I类自研管线,多个项目处于临床I期,蕴含较高的变现价值和潜力。   投资建议:成都先导专注于DEL技术驱动的新药发现与优化服务,是全球DEL技术的领导者之一,技术平台正逐步实现商业转化,并且积极拓展海外客户。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3/4.34/5.0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2%/16.5%/16.4%,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0.40/0.50/0.60亿元,对应PE为110/87/73倍。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药物发现技术替代风险、管理风险、客户集中风险、汇率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9页
      2024-02-14
    • 兼具创新与盈利的BigPharma,创新中药羟A迎来业绩增量

      兼具创新与盈利的BigPharma,创新中药羟A迎来业绩增量

      个股研报
        悦康药业(688658)   投资要点   投资逻辑:公司作为大型医药企业集团兼具盈利性和创新性,1)较高毛利品种银杏叶提取物,在心脑血管类注射剂中多年市占率第一;2)多款创新性产品梯队有望三年内获批上市,尤其看好羟A用于急性缺血脑卒中的治疗前景,市场广阔,我们预测其销售峰值于2032年达23亿元。   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多款创新性药品有望近期落地:公司涵盖核酸药、多肽药、中药创新药以及高端化药等领域,储备了十几项重点管线。公司自研实力依托于9大核心研发平台,临床项目由多位院士专家牵头,研发人才团队超500人。截至2023Q3,重点在研项目包括近两年上市的新品(爱地那非),2项NDA/pre-NDA(羟A、复银片),1项III期临床(紫花温肺止咳颗粒)已经达到主要终点,4项II/III期临床(CT102反义核酸药物、乌莫司他、培土清心颗粒、YKYY017雾化吸入剂多肽药物),及多个临床前项目。   中药注射剂型行业回暖,重磅新药羟基红花黄色素A获得NDA受理:中药注射剂样本医院销售额21年降幅已收窄至1.6%(20年降幅为29%),此外中药注射剂在疫情中得到认可、丹红解除限制等均表明中药注射剂行业已触底反弹。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脑卒中增速推算,2022年脑卒中存量和新发患者分别为1804万人和591万人。脑卒中年复发率17.7%,其中,缺血性卒中约占70%,由此估算高发病率的患者人群637万人。23Q3羟A用于急性缺血脑卒中的III期临床已经完成,23Q4获得NDA受理,我们预计24H2获批上市进行销售。考虑公司在心脑血管领域积累的销售及学术推广能力,上市后商业化进程将较快落实,对标主要竞品先必新的治疗费用及医保降幅,我们预测羟A销售峰值将于2032年达23亿元。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的核心产品银杏叶注射剂多年稳占龙头地位,盈利性稳定的同时具备创新成长因子,管线布局多款核酸、多肽药物以及中药创新药,打造第二成长曲线;同时,基于公司的成熟渠道体系,有望将公司的研发产品快速转化为销售成果,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E营收40.5/43.7/49.4亿元,同比增速-11.0%/8.0%/13.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3.4/4.5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3/20/15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注册不及预期风险、产品院内推广不及预期风险、政策重大变更风险、药品集中采购相关风险。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1页
      2024-02-09
    •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血制品行业龙头发展潜力大,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血制品行业龙头发展潜力大,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个股研报
        天坛生物(600161)   国资背景行业龙头企业,潜在发展空间大   天坛生物主营业务为血制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主营产品包括人血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三大类14个产品。公司1919年正式成立,1998年在上交所上市,是中国生物下属唯一血制品企业。截至2023H1,公司拥有在营及在建单采血浆站102个,“十四五”期间浆站审批数量有望进一步增加。后续随着子公司三大基地,成都永安、云南基地和兰州基地的建成及逐步投运,公司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提升。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03/14.09/18.07亿元,2023-2025年对应EPS分别为0.67/0.86/1.10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4.0/34.4/26.9倍,考虑到公司未来采浆量有较大提升空间,新产品有望逐步落地,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血制品企业头部效应明显,行业集中度提高   全球血液制品行业市场集中度高,呈寡头竞争格局。2023年以来,国内血制品行业整合速度明显加快,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陕煤集团收购派林生物;中国生物收购卫光生物;海尔集团拟收购上海莱士控股权。我们预计随着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血制品行业的规模效应将逐步显现。   层析静丙国内首家上市,技术优势明显   2023年9月26日,子公司成都蓉生层析静丙获批上市,具备显著的技术优势。成都蓉生10%的高浓度层析静丙,临床试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均表现优异,产品用药起效快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备较好的输液安全性和耐受性,大剂量使用时,能够缩短输液及就诊住院时间,减轻医疗负担。稳定剂配方由糖类升级为氨基酸,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测定,在既往血栓史,高凝状态、大剂量使用等风险因素存在下,血栓风险更低。我们认为层析静丙有望进一步提高公司盈利能力。   风险提示:采浆量增长不及预期;产品降价;新品上市不及预期;产品销售不及预期等风险。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3页
      2024-02-08
    • 首次覆盖报告:多元化疾病领域布局特色品种的创新药企,未来可期

      首次覆盖报告:多元化疾病领域布局特色品种的创新药企,未来可期

      个股研报
        吉贝尔(688566)   报告要点:   公司是多元化疾病领域布局的创新药企,2023年业绩高增   公司是以升白药物利可君片、抗高血压复方一类新药尼群洛尔片等高新技术产品为主的特色创新药企,致力于抑郁症、肿瘤、胃病等的创新型药物的研发。2023Q1-Q3营收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44.64%、124.59%。   利可君片:临床不可替代升白口服药优势品种,肿瘤领域应用前景可期升白口服制剂在围放化疗期能够预防和治疗白细胞减少的临床不可替代性为其建立了市场保护屏障。利可君被《临床路径释义·肿瘤疾病分册(2022年版)》作为治疗恶性肿瘤疾病的推荐用药收录在册。此外,利可君片可在化疗前期和后期弥补生物注射制剂用药时机有限、副作用明显的短板,且不影响放化疗的效果,与生物制剂不构成竞品关系,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联用药物。2022年利可君片销售收入和销售量分别同比增长32.78%和31.36%。   尼群洛尔:高血压伴高心率国产独家单片复方制剂,临床刚需且稀缺高血压伴心率增快患者的心率管理问题逐渐受到重视:心率增快很可能是一项重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伴随着增高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风险,我国单纯高血压患者中心率≥80次/min者占比达38.2%。尼群洛尔片为国产独家品种,创新性地运用CCB和β受体阻滞剂的协同降压机制,在长时间有效控制血压的同时,又能有效保护靶器官。尼群洛尔片已被多个指南列为推荐用药。2018-2022年尼群洛尔片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31.9%。   研发管线:在研管线持续快速推进,重磅新品种有望接续成为新增长点公司构建了以复方制剂研发技术、氘代药物研发技术、脂质体药物研发技术为支撑的研发技术平台,开启了一系列创新性药物的研发工作,预计2025年抗抑郁新药JJH201501将完成III期临床研究,申报生产批件和新药证书,有望成为公司未来业绩的新增长点。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随着利可君在肿瘤领域、尼群洛尔在高血压伴高心率患者中的加速开拓渗透,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收增速分别为28.42%、24.72%和23.78%;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4.09%、24.94%和26.47%;EPS为1.11/1.39/1.75元/股,对应PE为18.48/14.79/11.69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核心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新药研发失败风险、竞争环境恶化等风险。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6页
      2024-02-08
    • 公司深度报告:活力焕发,华润入主赋能高质量发展

      公司深度报告:活力焕发,华润入主赋能高质量发展

      个股研报
        迪瑞医疗(300396)   本期内容提要:   作为在体外诊断领域深耕多年的老牌企业,迪瑞医疗2009年至2021年间,营业收入从1.76亿元上升至9.06亿元,保持稳健增长,2022年得益于华润入主带来的经营改善,迪瑞医疗焕发出新的成长活力,实现营业收入12.20亿元(同比增长34.69%),我们认为迪瑞医疗产品实力较强,叠加“经营改善”和“股东业务赋能”助力,成长可期。   1、“生化+尿液”业务稳健增长,“发光、妇科、LA-60”新产线市场前景广阔   迪瑞医疗作为老牌IVD企业,产品管线丰富,现有产品涵盖七大细分领域,可满足检验科80%以上的检验项目需求。(1)“生化+尿液”业务稳健增长:①尿液领域,迪瑞研发能力较强,多个产品属于国内首家研发和上市的,仪器种类覆盖较全,性价比优势凸显,具有较强的进口替代实力,且在部分欧洲国家市场占有率位列第一。②生化领域,迪瑞有多年生化仪器生产经验,自主研发的2000速高速生化仪已投入市场,试剂注册证130余张,相较于国内其他生化厂商,公司仪器优势明显,随着国内集采推进和海外仓储物流中心建设,生化试剂放量可期。(2)“发光、妇科、LA-60”新产线市场前景广阔:①化学发光领域,公司起步较晚,当前基数较小,最新推出的重磅机型CM-640性能领先,随着试剂套餐逐步丰富,化学发光业务有望快速发展。②妇科分泌物领域,公司全自动妇科分泌物检测仪可自动加样、孵育、检测、结果判读,性能国内领先。③整体化实验室领域,公司整体化实验室产品LA-60集生化、免疫、凝血、血细胞、尿液等检测模块为一体,可任意组合,满足医疗机构实验室建设特色化需求,LA-60为全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性能上媲美进口,性价比优势凸显。   2、加大市场投入,“国内高端市场突破”+“海外本地化”双轮驱动放量   迪瑞在发展初期,注重产品研发,打下了坚实的产品基础,依托产品优势,公司逐步向销售端发力,推动产品放量。①加强售后服务能力,公司将一部分研发技术人员转岗到售后技术支持,提升市场服务能力,此外,销售人员数量不断增加,2022年已经增长至632人。②国内加大高端市场突破,公司不断提升学术影响力,聚焦三级医院及大型体检中心,加速优质经销商开拓,完善渠道覆盖;此外,利用拳头产品生免流水线和LA-60,助力三级医院突破。③海外市场由粗放式转为聚焦,打造19个重点国家市场,在印度、俄罗斯、荷兰、土耳其、泰国和印尼等国家成立子公司,实施核心大客户战略,通过子公司布局,强化分级管理,积极推进仪器和试剂本地化生产相关业务,深度挖掘海外市场。   3、华润入主,从业务、品牌、资本多方面赋能,助力公司发展   2022年,迪瑞医疗是华润集团大健康板块的唯一器械产业型企业,我们认为华润入主后,为公司业务拓展、品牌建设、外延发展等方面赋能,迪瑞进入新发展期。(1)业务赋能:公司作为老牌的医疗器械企业,产品能力较强,华润集团大健康板块中的其他公司能与公司形成良好的产业协同,随着公司的产品完成采购准入,也可能逐步进入到华润健康旗下的医院,拉动业务增长。(2)品牌赋能:华润品牌知名度较高,华润入主有利于提升医疗机构对迪瑞医疗免疫、LA-60等新产品的信任度,助力公司突破高等级医疗机构。(3)经营和资本赋能:华润集团拥有丰富的并购和经营管理经验,华润入主不仅可以将优秀的市场拓展经验和具有活力的组织结构移植到迪瑞医疗,对公司的经营管理进行赋能,也能够通过资本端的赋能,助力迪瑞完成外延拓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54亿元、22.32亿元、29.6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5.6%、35.0%、32.7%,2023-2025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3.29亿元、4.41亿元、5.9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6%、34.1%、34.8%,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2倍、16倍、12倍,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试剂放量不及预期风险;集采带来销售方式调整的风险;行业市场竞争加剧导致毛利率下滑风险;新产品开发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7页
      2024-02-08
    • 平安好医生(01833):重大事项点评:新战略落地,静待成效

      平安好医生(01833):重大事项点评:新战略落地,静待成效

    • 爱博医疗(688050):隐形眼镜等视力保健产品快速增长

      爱博医疗(688050):隐形眼镜等视力保健产品快速增长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