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801)

    • Q4业绩略低于预期,全年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Q4业绩略低于预期,全年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个股研报
        福元医药(601089)   事件:   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40亿元,同比增长3.07%,归母净利润为4.89亿元,同比增长11.3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77亿元,同比增长15.23%。   点评:   Q4收入增速放缓,集采影响有望2024年内出清。2023Q4收入同比增长0.34%,环比增长5.28%,归母净利润2023Q4同比增长1.87%,环比下降15.50%。我们判断主要由于公司主要产品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未中标第八批集采,第八批集采开始执行后Q3-4院内销售受到影响,预计影响有望在2024年内出清。   目前公司的主要存量品种仅复方α-酮酸片、匹维溴铵片和黄体酮软胶囊3个品种未集采,且目前竞争格局良好暂不符合集采条件。同时公司多个新增首仿品种有望持续贡献收入增量,2023年公司13个首仿品种中达格列净片、富马酸贝达喹啉片、磷酸特地唑胺片、沙格列汀二甲双胍缓释片、夫西地酸乳膏和依折麦布辛伐他汀片尚未贡献收入,有望在未来年度驱动制剂收入快速增长。   主营业务增速稳健,净利率持续改善。分板块来看,全年药品制剂收入30.91亿元,同比增长2.00%,毛利率为68.35%,同比下降1.52pp;医疗器械收入2.33亿元,同比增长17.88%,毛利率为46.48%,同比增加1.58pp。主营业务收入增速稳健,受药品集采降价影响导致药品制剂毛利率下滑。公司净利率持续改善,盈利能力不断提升,受2023年销售费用率持续下滑至36.4%因素影响,公司全年净利率为14.74%,同比增加1.19pp。   研发投入加大,在研品种储备丰富。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率为10.6%,同比增加3.2pp,绝对数为3.53亿元,同比增加47.38%。截至2023年底,公司仿制药制剂在研项目70个、创新药聚焦核酸类药物研发、医疗器械在研项目4个。预计未来两年每年有6-8个品种获批上市,保障收入实现较快增长。   分红比例提高,持续回馈投资者。2023年公司向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00元,较上年同期增加0.1元/股,现金分红比例为48.08%,同比增加4.29pp。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我们预测公司2024/2025/2026年收入为36.61/40.91/46.74亿元,同比增长9.62%/11.73%/14.27%。归母净利润为5.64/6.85/8.01亿元,同比增长15.30%/21.61%/16.92%。对应当前PE为13/10/9X。考虑公司在研管线丰富,存量品种竞争格局良好,新增品种持续贡献增量有望驱动公司收入稳定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带量采购丢标风险;产品研发失败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4-04-09
    • 2024Q1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6.13%,主要产品价格上涨

      2024Q1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6.13%,主要产品价格上涨

      个股研报
        梅花生物(600873)   2024Q1归母净利润7.52亿元,同比下降6.13%。公司发布2024年一季报,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4.87亿元,环比下降10.34%,同比下降6.67%;归母净利润7.52亿元,环比下降26.33%,同比下降6.13%;扣非后净利润6.37亿元,环比下降35.38%,同比下降19.01%。公司净利润下降主要由于主产品赖氨酸价格上涨、苏氨酸量价齐增带来收入增长毛利增加,但大原料副产品、黄原胶售价下降带来毛利率降低。   分产品看: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鲜味剂(谷氨酸钠、核苷酸)实现营业收入20.46亿元,同比下降10.24%;饲料氨基酸(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等)实现营业收入27.55亿元,同比增长17.57%;医药氨基酸(谷氨酰胺、脯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腺苷等)实现收入1.33亿元,同比下降16.32%;大原料副产品(肥料、蛋白粉、胚芽、玉米皮粉、饲料纤维等)实现收入9.55亿元,同比下降29.68%;其他(黄原胶、海藻糖等)实现收入5.98亿元,同比下降26.26%。   主要产品价格上涨。根据卓创资讯,截至2024年4月8日,赖氨酸(70%,河北)市场价格5425元/吨,日环比持平,相比2024年2月27日上涨10.71%;赖氨酸(98%,河北)市场价格10450元/吨,日环比持平,相比2024年2月22日上涨14.21%;苏氨酸市场价格10550元/吨,日环比持平,相比2024年3月6日上涨11.64%;味精(广州,国标40目)市场价格8200元/吨,日环比持平,相比2024年3月13日上涨2.5%。赖氨酸供应正常,厂家发货为主。贸易商积极出货,市场成交理性。卓创资讯预计赖氨酸价格或上行承压。苏氨酸预期增量,厂家报价理性。下游刚需补货,追涨意愿不高。卓创资讯预计苏氨酸价格或偏弱调整。味精主要企业开工情况高位稳定,下游市场处于淡季,消化库存货源,卓创资讯预计味精市场或稳中偏强运行,头部企业带动作用偏强。   “分红+回购”双模式。在现金分红上,根据WIND,2020-2022年公司现金分红总额分别为9.26亿元、12.17亿元11.77亿元。在回购注销上,公司2020-2022年股份回购方案分别计划注销股本3006.96万股、2608.49万股、9903.93万股,分别使用自有资金总额20048.05万元(回购总计3422.20万股)、20020.15万元、99950万元。2023年4月8日,公司董事会通过最新一轮股份回购议案,拟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8亿元,不高于10亿元。截至2024年3月底,公司已回购股份约6963.4252万股,总金额约63818.92万元(不含交易费用)。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4-26年EPS分别为1.20元/股、1.32元/股、1.46元/股,参考可比公司,给予公司2024年10.83倍PE,对应目标价为13元(维持),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下跌,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13页
      2024-04-09
    • 普门科技年报点评:业绩持续增长,皮肤医美系列产品迅速崛起

      普门科技年报点评:业绩持续增长,皮肤医美系列产品迅速崛起

      个股研报
        普门科技(688389)   事件:近日,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1.46亿元,同比增长16.55%;归母净利润3.29亿元,同比增长30.65%;扣非净利润3.13亿元,同比增长34.39%;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3.04亿元,同比增长11.82%。   其中,2023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3.37亿元,同比增长8.71%;归母净利润1.24亿元,同比增长25.64%;扣非净利润1.25亿元,同比增长39.68%;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1.80亿元,同比增长10.40%。   发光和糖化成为主要增长引擎,皮肤医美系列产品获得行业认可公司体外诊断产品和治疗与康复产品两大产品线系列产品不断丰富和完善,市场竞争力持续加强,市场覆盖面不断扩大,同时公司营销能力进一步加强,带动了主营业务收入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   从产品维度来看,(1)体外诊断线系列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临床应用持续上量,特别是发光和糖化两大系列产品拉动了相关业绩增长。2023年公司体外诊断业务实现收入8.2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72%,同比增长11%,剔除2022年国际市场疫情产品的基数后同比增长21%;(2)治疗与康复产品:核心临床医疗产品如空气波、排痰机等继续保持较好业绩增长,同时皮肤医美系列产品获得行业好评带动了新业务板块的业绩增长,全年治疗与康复业务实现收入3.0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7%,同比增长34%,其中医用产品和家用产品增速分别为32%和67%。   从区域维度来看,公司加强国内、国际营销系统能力建设,产品覆盖能力显著提升,带动公司产品销售增长。2023年国内业务收入8.09亿元,占主营业务总收入的比例为71%,同比增长24%;国际业务收入3.24亿元,占主营业务总收入的比例为29%,同比略增0.47%,剔除2022年疫情产品基数同比增长21%。   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拉高盈利水平,净利率同比提升3.03pct2023年度,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7.29pct至65.81%,我们预计主要是产品结构不断优化、高毛利率产品销售占比提升所致;其中体外诊断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8.95pct至65.22%,治疗与康复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2.77pct至70.83%。   期间费用方面,销售费用率同比提升1.95pct至16.99%,主要是销售人员工资、差旅费增加以及2023年开始运营电商平台相应的推广费增加所致;管理费用率同比提升0.66pct至5.32%,主要公司规模扩大人员薪酬增加以及在建工程转固定资产相应的折旧费用增加所致;研发费用率同比降低2.55pct至14.82%,主要是评估咨询费减少所致;财务费用率同比提升0.87pct至-2.76%,:主要是本期汇率波动所致;综合影响下,公司整体净利率同比提升3.03pct至28.58%。   其中,2023年第四季度的综合毛利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整体净利率分别为64.35%、7.74%、4.69%、9.25%、-0.77%、36.61%,分别变动+7.98pct、-3.50pct、+0.84pct、-0.95pct、-1.25pct、+4.88pct。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公司核心业务板块分析,我们预计2024-2026营业收入分别为14.59亿/18.41亿/22.54亿,同比增速分别为27%/26%/2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3亿/5.28亿/6.52亿,分别增长29%/25%/24%;EPS分别为0.99/1.23/1.52,按照2024年3月29日收盘价对应2024年18倍PE。我们认为当前公司处于低估状态,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业监管政策变动风险,竞争激烈程度加剧风险,核心技术员工流失的风险,行新产品研发失败的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4-04-08
    • 业绩增长靓丽,电生理、冠脉、外周产品全线突破

      业绩增长靓丽,电生理、冠脉、外周产品全线突破

      个股研报
        惠泰医疗(688617)   事件:   公司发布2023年报,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6.5亿元,同比增长35.71%,归母净利润5.34亿元,同比增长49.13%,扣非归母净利润4.68亿元,同比增长45.54%。四季度单季实现收入4.37亿元,同比增长32.80%,归母净利润1.31亿元,同比增长34.11%,扣非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21.78%。   点评:   各业务板块齐头并进,市场拓展和产品创新助力未来业绩提升   2023年,公司电生理类产品实现收入3.68亿元,同比增长25.51%,主要系成功实现从二维手术向三维手术的升级,以及在带量采购项目中的优异表现,市场份额大幅提升。冠脉通路类产品实现收入7.91亿元,同比增长38.98%,主要系国内血管介入类产品持续加大市场推广力度,加深渠道联动,实现产品覆盖率及入院渗透率的进一步提升。2023年公司冠脉产品导引延伸导管、导引导丝、双腔微导管、高压球囊扩张导管等获得注册证。介入类产品实现收入2.56亿元,同比增长40.36%,主要系外周产品支撑导管、颈动脉球囊扩张导管、弹簧圈推送导丝、灌注导管等获得注册证。   研发加码与合理控制费用增长,助力长期发展   2023年,公司销售费用率为18.46%,同比下降1.36pct;管理费用率为4.98%,同比下降0.49pct;研发费用率为14.42%,同比提升0.04pct;主要系公司对研发项目的持续投入,特别是在电生理和血管介入器械领域的产品开发上。2023年,公司新增发明专利申请19项,授权5项;新增实用新型专利申请21项,授权34项。公司通过优化内部管理流程和提高运营效率,有效控制了销售和管理费用的增长。   并购投资与内部资源整合,着力构建多元化的竞争力矩阵   2023年,公司收购上海宏桐实业剩余股权,实现全资控股,促进资源整合和协同效应提升。同时,通过投资湖南依微迪和深圳皓影医疗,拓展产品线并创造新的增长点。此外,公司还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增强生产运营效率。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2.91/30.82/38.47亿元(2024/2025年前值分别为22.90/30.8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2/9.60/12.83亿元(2024/2025年前值分别为6.53/8.77亿元),上调原因主要系持续改进成本结构,合理控制费用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集中带量采购范围扩大风险,海外市场波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科研及管理人才流失的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4-08
    • 四季度业绩短期波动,全年采浆量增长超预期

      四季度业绩短期波动,全年采浆量增长超预期

      个股研报
        天坛生物(600161)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报,全年实现收入51.8亿元,同比+21.6%,实现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26%,扣非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29.4%。   四季度业绩有所波动。公司各个季度收入分别为12.9/14/13.3/11.6亿元(+83.3%/+18%/+30.2%/-14.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3/3.2/2.2亿元(+109.2%/+17.4%/+48.5%/-20.6%)。根据医药魔方数据,2023年公司人白累计获批签发321批(-19%),静丙累计获批280批(-2%)。全年销售费用率5.2%(-0.9pp),管理费用率9.1%(+0.5pp),研发费用率2.7%(-0.2pp)。销售费用率下降预计主要系收入快速增长摊薄费用,研发费用率下降预计主要系公司多款新产品于今年上市,研发投入有所回落。   新浆站陆续开采,采浆量增长超预期。2023年公司实现血浆采集2415吨,同比增长18.7%。年内公司在采浆站79家,同比增加19家。2023年公司平均单浆站采浆30.6吨。随着新浆站的持续运营推广,预计新浆站采浆量将持续提升。目前公司浆站总数102家(含分站),覆盖16个省份。公司持续通过加大血源发展和稳定工作力度以及绩效考核力度等一系列措施努力提升采浆量,同时,公司持续加大基础性、建设性投入,为公司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亿元、14.9亿元、17.7亿元。公司浆站资源丰富,新产品陆续获批,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采浆量不达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新产品推广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4-04-08
    • 成熟业务稳健增长,新兴板块未来可期

      成熟业务稳健增长,新兴板块未来可期

      个股研报
        康龙化成(300759)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2023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5.4亿元,同比增长12.4%;实现归母净利润16亿元,同比增长16.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5.1亿元,同比增长6.5%;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19亿元,同比增长3.8%。2023Q4实现营收29.8亿元,同比增长4%;归母净利润4.6亿元,同比下降9.6%;扣非归母净利润4.3亿元,同比上升18.4%。   收入端稳健增长,利润端受生物性资产价值变动等因素扰动。盈利能力来看,2023年全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35.8%(-1pp),净利率为16%(-0.4pp);费用率来看,2023全年公司销售费率为2.2%,同比持平,管理费率13.9%(-0.7pp),财务费率为0%(-1.7pp),研发费率为3.9%(+1.1pp)。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增速低于收入增速,主要系2022年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导致2022年同期利润基数较高,剔除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影响后公司2023年全年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约为19亿元(+11.4%)。2023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7.5亿元(+28.5%),现金流水平持续向好。   成熟业务稳定增长,新板块未来可期。公司收入主要分为四大板块:实验室服务,CMC(小分子CDMO)服务,临床研究服务和大分子和细胞与基因治疗服务。1)实验室服务:2023实现营收66.6亿元(+9.4%),占总收入比例的57.7%,毛利率44.3%(-1.25pp),其中生物科学板块占比超过51%,报告期内共参与764个药物发现项目,同比增加17%。2)CMC服务:2023实现营收27.1亿元(+12.6%),占总收入比例的23.5%,尽管生物医药投融资阶段性遇冷、客户需求增速放缓、部分后期临床试验订单取消的影响,公司CMC服务收入仍然保持稳健的增长;毛利率33.7%(-1.1pp),随着绍兴工厂、美国Coventry和英国Cramlington工厂产能利用率持续爬坡,板块毛利率有望逐步提升。3)临床研究服务:2023全年实现收入17.4亿元(+24.7%),毛利率17.1%(+5.6pp);公司一体化临床服务平台成效显著,客户认可度、市场份额和毛利率均快速提升,截至2023年底,公司临床CRO在进行项目1035个(临床III期/临床I-II期/其他临床试验分别达83/443/509个),SMO项目超1450个。4)大分子和细胞与基因治疗服务:2023全年实现收入4.3亿元(同比+21.1%),毛利率-8.3%(+19.4pp);截至2023年底,公司为26个CGT项目提供分析测试服务(包括2个商业化项目),已完成和在进行21个CGT药物的GLP和Non-GLP毒理试验,为13个基因治疗项目提供CDMO服务(临床前/临床I-II期/临床III期项目分别为4/7/2个)。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3亿元、20.1亿元、23.5亿元。给予公司2024年26倍PE,目标价为25.22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订单数量下滑或波动、产能投放不及预期、业务拓展不及预期、公允价值波动等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2页
      2024-04-08
    • 业绩符合预期,浆量增长超预期

      业绩符合预期,浆量增长超预期

      个股研报
        华兰生物(002007)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报,期间实现收入53.4亿元,同比+18.3%,实现归母净利润14.8亿元,同比+37.7%,扣非归母净利润12.7亿元,同比+41.8%。   全年业绩符合预期。公司前各个季度收入分别为8.8/7/23.3/14.3亿元(+37.5%/-58.8%/+85.8%/+56.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1.7/5.4/4.1亿元(+50.4%/-49.9%/+70.2%/135.9%),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1.2/5.1/3.6亿元(+27.4%/-50.5%/+71.9%/+167%)。季度间增速波动较大,主要系流感疫苗批签发及发货节奏差异。分板块来看,全年疫苗板块实现收入24亿元(+32%),归母净利润5.8亿元(+65.5%),四季度疫苗销售好于去年同期。剔除疫苗业务后收入为29.3亿元(+8.9%),归母净利润9亿元(+24%),血制品板块业绩稳健增长。   新浆站陆续开采,2023年采浆同比增长约20%。2023年公司采浆量为1342吨,较上年增长19.6%。公司潢川县、商水县、夏邑县和伊川县浆站已于2023年内建成并顺利取得《单采血浆许可证》,邓州已于2024年2月取得《单采血浆许可证》,上述浆站均已开始采浆,襄城县、杞县浆站正按计划推进单采血浆站的建设工作,预计24年上半年建成并通过验收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8亿元、18.7亿元、20.7亿元。   风险提示:采浆量不及预期、四价流感疫苗放量不及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等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4-04-08
    • 国内外市场拓展迅速,有望打造“冰火电”一站式解决方案

      国内外市场拓展迅速,有望打造“冰火电”一站式解决方案

      个股研报
        微电生理(688351)   事件:3月30日,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29亿元,同比增长26.46%,主要系公司主要产品受到市场广泛认可,产品竞争力持续增强,产销量稳步提升;归母净利润0.06亿元,同比增长85.17%;扣非净利润-0.35亿元,同比减少214.0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38亿元,同比减少304.77%。   其中,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0.93亿元,同比增长36.11%;归母净利润-0.06亿元,同比减少2311.78%;扣非净利润-0.18亿元,同比减少67.0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03亿元,同比减少66.65%。   特色产品矩阵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国内外市场拓展迅速   2023年,公司境内市场实现营业收入2.51亿元,同比增加17.15%。1)截止2023年底,公司三维手术累计突破5万例,累计覆盖1000余家医院。2)作为首款获得NMPA批准上市的国产压力导管,TrueForce?自上市以来已在多家中心完成了1000余例压力监测指导下的射频消融手术,均获得满意疗效和术者好评。3)冷冻消融系统率先破冰国产冷冻消融房颤市场,在温度控制技术、贴靠和封堵等方面有着良好表现,截至目前已完成20多个省份的挂网。   2023年,公司境外市场实现营业收入0.69亿元,同比增加59.50%。截止2023年年底,公司累计覆盖35个国家和地区,累计21款产品获得CE认证,4款产品获得美国FDA注册许可,1款产品获得英国UKCA认证,20款产品获得巴西注册证。1)面对复杂的国际商业环境,公司根据产品定位不断调整营销策略,重点加强代理渠道的建立;2)TrueForce?压力导管于2023年8月获得欧盟MDR认证和英国UKCA认证,国内外房颤市场拓展开始协同推进,在西班牙、希腊、波兰等国家顺利开展首批临床应用;3)积极践行国产品牌“走出去”理念,参加欧洲心律大会、美国心律大会和亚太心律大会,逐步提升国际市场行业知名度。   集采中标情况良好,助力产品迅速放量   截至2023年底,1)在福建牵头的省际联盟电生理带量采购工作中,公司完成了27个省份带量采购落地实施;2)公司参与北京市医疗机构DRG付费和电生理带量采购,TrueForce?压力导管、EasyStars?星型标测导管等多款产品全线中标,已于2023年12月15日开展执行,冷冻系列产品已申请增补;3)参与京津冀“3+N”联盟电生理类医用耗材带量联动采购,包括冷冻消融系列产品在内的4个组套及单品部件全部中标。   研发实力强劲,有望实现电生理“冰火电”全产品覆盖   截至2023年底,1)压力脉冲消融导管项目已完成临床入组,进入随访阶段,公司通过投资上海商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加快完善PFA领域研发布局,推进“射频+冷冻+脉冲电场”三大能量平台协同布局,为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提供更为完善的诊疗方案,PFA产品预计于2025年获批。   2)肾动脉消融项目进入临床试验阶段,通过与Columbus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联用以实现更加精准的靶点消融,可以降低X射线对术者和患者的伤害,RDN产品预计于2025年-2026年获批。   3)公司持续推进与Stereotaxis的合作,其核心产品第五代“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磁导航系统”(GenesisRMNSystem)已由公司提交注册申请,预计2024年获得NMPA注册批准;完成Columbus?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磁导航模块开发,具备支持远程手术的条件,可实现设备远程操控;截至目前,共同合作研发的磁导航消融导管已递交注册申请。   期间费用率略有波动,整体净利率略有提升   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5.59pct至63.51%,主要系电生理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实施;销售费用率同比提升2.08pct至33.20%,主要系公司销售规模增长,销售团队人工成本和营销成本相应增长以及销售活动全面恢复;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1.49pct至12.41%;研发费用率同比下降1.81pct至27.74%;财务费用率同比提升1.89pct至-1.81%;综合影响下,公司整体净利率同比提升0.59pct至1.73%。   其中,2023年第四季度的综合毛利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整体净利率分别为58.34%、33.37%、15.97%、29.12%、-1.4%、-6.26%,分别变动-6.64pct、-2.75pct、+3.98pct、-5.01pct、+3.51pct、-6.65pct。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77亿/6.71亿/9.0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5%/41%/3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9亿/0.90亿/1.5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61%/83%/76%;EPS分别为0.10/0.19/0.34,按照2024年3月29日收盘价对应2024年250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风险,行业政策导致产品价格下降的风险,新产品研发失败及注册风险,科研及管理人才流失的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4-04-08
    • 业绩符合预期,开启“创新+平台化+国际化”战略

      业绩符合预期,开启“创新+平台化+国际化”战略

      个股研报
        理邦仪器(300206)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23年实现营收19.4亿元(+11.2%),实现归母净利润2.2亿元(-5%),实现扣非归母1.9亿元(-3.2%)。23年收入端符合预期,利润端略低于预期。随着后续费用控制的推进,预计24年费用率将会有所下降。   业绩符合预期,开启“创新+平台化+国际化”战略。分季度看,2023Q1/Q2/Q3/Q4单季度收入分别为6.4/4.5/4.3/4.1亿元(+64.2%/-3.8%/+12.9%/-17.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0.7/0.3/-0.2亿元(+183.4%/-33.9%/-24.2%/-136%)。23Q1随着国家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国内市场对于监护仪的需求大幅增长,带来全年内销上升。毛利率提升至57.4%(+1.1pp),主要系体外诊断产线毛利率提升明显,对综合毛利有拉动作用。此外,规模效应逐步体现,其他业务线板块毛利率也有所轻微提升,盈利能力有所上升。从费用率方面来看,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4.5%/6%/17.9%/-0.7%。销售费用率23年增加2.9pp,系2023年加大人员投入,产业布局持续升级。管理费用率-0.7pp。研发费用率+0.9pp。财务费用率+0.5pp,主要系汇率波动所致。整体来看,全年收入端业绩符合预期,利润端略微低于预期,随着后续费用控制的推进,预计24年费用率将会有所下降。   体外诊断持续高增,新产品逐步落地。23年公司多条业务线表现稳健。体外诊断收入约3.6亿(+19.8%),病人监护收入约6.3亿(+14.8%),超声诊断收入约2.7亿(+9.1%),妇幼保健收入约3.2亿(+5.5%),心电图机收入约2.9亿(+3.3%)。1)其中体外诊断业务线增速较快,随着后续i500全自动血气电解质分析仪的配套试剂24年取证,将进一步完善理邦仪器体外诊断产品线。i500作为一款基于微电极法的湿式血气,可检测血气、电解质、代谢物等参数,后期支持血氧模块拓展。与干式的i15、i20、各类采血器、POCT管理软件等一同为客户提供POCT血气分析全面解决方案,协助临床医生更全面地对失血、缺氧、中毒等患者进行诊断;2)病人监护是理邦第一大产品线,销售在2020年由于疫情,需求有所透支。23年正向增长,系需求端有所复苏且23Q1随着国家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带来国内市场对于监护仪的需求大幅增长,全年内销上升;3)超声诊断产品线理邦仪器涵盖了推车及便携式超声。超声行业增速整体较为稳健,此外受到23年医疗反腐的影响以及海外黑白超收入下降,导致业务线增速约9%。后续随着新品AcclarixAX9便携式全数字彩色超声诊断系统的推出,预计超声线增速将稳健提升。   与GHLabs合作开发人工智能驱动的经济型手持超声设备,提升AI医疗水平。2024年3月,理邦仪器发布公告称与GlobalHealthLabs,Inc合作开发一款人工智能驱动的经济型手持超声设备,供中低收入国家的未经超声专业训练的社区级卫生工作者使用,以识别产前、围产期妇女的关键高危妊娠风险,估测胎龄等胎儿健康状况,帮助提升中低收入国家的妇女儿童健康水平。GHLabs决定根据项目进展分批次向公司资助共计280万美元的项目基金,此项目预计将提高公司AI超声整体水平,推动海外收入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未来几年的稳健增长,建议积极关注。   风险提示:汇率波动风险;新产品研发、注册及认证风险;海外业务拓展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导致产品价格大幅下降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7页
      2024-04-08
    • 核心产品销售持续增长,临床开发有序推进

      核心产品销售持续增长,临床开发有序推进

      个股研报
        荣昌生物(688331)   核心观点   核心产品销售持续增长。荣昌生物2023年实现营收10.83亿元(+40.3%),单四季度营收3.13亿元(+54.8%),营收保持高速增长;公司全年净亏损15.11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9.99亿元)。公司的营收增长主要由两大核心产品泰它西普和维迪西妥单抗的销售增长推动。公司2023年度研发费用为13.06亿元(+33.0%);销售费用为7.75亿元(+75.9%),销售费用率71.6%(+14.5pct),Q1-Q4的单季度销售费用率分别为94%/76%/55%/75%,随着公司的销售团队趋于成熟,我们预计24年销售费用率将呈现下降趋势;全年管理费用为3.04亿元(+14.2%),管理费用率28.1%(-6.4pct)。   泰它西普多项适应症在中美两地推进临床。泰它西普SLE适应症已于23年11月在中国转为完全批准,并且全球多中心3期临床正在顺利推进中。MG适应症在中国的3期临床已完成患者入组,预计将在今年申报NDA,全球多中心3期临床也在启动过程中。pSS、IgAN适应症正在中国进行3期临床的入组,并获得美国FDA批准进行3期临床。RA适应症已在中国提交上市申请,有望在今年获批上市。   维迪西妥单抗适应症向前线治疗拓展。在尿路上皮癌(UC)中,公司积极探索联合治疗的可能性:维迪西妥单抗联合特瑞普利单抗和化疗一线治疗HER2表达UC的3期临床正在患者入组中,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MIBC的2期临床也正在进行中。在美国,维迪西妥单抗单药治疗2/3L UC的关键2期临床也在推进中。在胃癌(GC)中,维迪西妥单抗针对一线HER2表达GC的联合疗法的2/3期临床,以及联合卡度尼利单抗二线治疗HER2表达GC的2期临床正在进行患者入组。除此之外,维迪西妥单抗在乳腺癌和其他妇科肿瘤中均有临床布局。   投资建议:维持“增持”评级。   受到产能和行业性事件影响,公司23年销售略低于预期,我们小幅下调公司的营收预测,预计24-26年营收16.29/22.73/30.97亿元(24-25年前值18.37/28.10亿元);由于公司的研发投入较大,我们下调公司的净利润预测,预计24-26年净利润-9.16/-4.65/-0.71亿元(24-25年前值-6.09/1.48亿元)。公司在国内的销售持续增长,海外临床顺利推进。两大核心产品泰它西普和维迪西妥单抗均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创新药研发失败或进度低于预期;创新药销售不及预期。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4-04-08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