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025)

    • 锦波生物(832982):2023年年报点评:2023年医美产品放量,驱动公司业绩继续高增

      锦波生物(832982):2023年年报点评:2023年医美产品放量,驱动公司业绩继续高增

    • 建发物业(02156):2023年业绩公告点评:收入业绩高速增长,社区增值服务健康发展

      建发物业(02156):2023年业绩公告点评:收入业绩高速增长,社区增值服务健康发展

    • 微创医疗(00853):2023年报业绩预告点评:亏损幅度扩大,业绩预告低于预期

      微创医疗(00853):2023年报业绩预告点评:亏损幅度扩大,业绩预告低于预期

    • 创新管线逐步兑现,金草片临床Ⅲ期达到研究终点

      创新管线逐步兑现,金草片临床Ⅲ期达到研究终点

      个股研报
        康辰药业(603590)   事件:   3月22日,公司发布公告表示,公司中药创新产品金草片,在女性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患者中开展的Ⅱ期临床试验(CTR20222693)已达到主要研究终点   金草片我国1.2类中药新药   金草片属于我国在研中药1.2类新药(原中药第5类新药)、其主要成分是总环烯醛站音,由筋骨草全草提取获得。金草片物质基础和作用更为明确、主要的应用场景为针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从产品特性来看、金草片作为1.2类中药新药、符合公司“全球新”的标准   金草片临床Ⅱ期达到研究终点,“全球新”布局顺利推进   根据公司公告信息显示,金草片的临床Ⅱ期试验是在女性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患者中,通过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进行开展,比较金草片与安感剂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在经过414例受试者(试验组276例,安慰剂组138例),为期12周的临床I期试验后,研究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召开数据审核会并完成揭盲。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金草片在为期12周治疗期内VAS评分的疼痛消失率达到主要研究终点,其安全性及耐受性表现良好且不良事件发生率低。金草片作为1.2类中药新药,符合公司“全球新”的标准,此次临床Ⅱ期达到研究终点,标志着公司新药产品管线有望进一步丰富,增厚公司业绩。   核心创新产品均顺利推进   研发进展方面,除金草片项目外,公司目前主要的在研项目还包括KC1036和犬用注射用尖吻嫂蛇血凝酶。KC1036研发进展方面,其作为公司大力主导的肿瘤领域研发产品,治疗范围包括非小细胞肺癌、胆囊癌、胆管癌、胃癌及白血病等,该药品属于世界首例多点受体酪氨酸激酶AXL/VEGFR2/FLT3新型小分子点抗肿瘤药。此前,KC1036已获得CDE关于治疗晚期食管鳞癌的临床Ⅱ期试验的批准。公司12月19日发布公告表示,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KC1036治疗12岁及以上青少年晚期无文肉瘤”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并将开展临床试验针对未被满足临床需求。大用注射用尖吻蚊蛇血凝酶是公司首款有望进入宠物药赛道的产品,随着我国宠物外科手术市场逐步打开,未来产品若上市,有望为公司增加新的业绩增长点。整体来看,公司各研发管线有序推进,且部分项目在年内取得了阶段性突破,未来有望支撑公司持续快速发展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摊薄后EPS分别为1.01元、1.17元和1.42元,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31.20倍、26.79倍和22.17倍。康辰药业作为我国血凝酶制剂行业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受益于医疗机构手术人次恢复增长,通过持续的研发创新和产品引入丰富产品管线,目前各项研发项目顺利推进,创新中药金草片重期临床试验达到研究终点,KC1036治疗晚期食管鳞癌即将进入临床Ⅱ期阶段,青少年尤文肉瘤适应症获批临床,未来公司有望迎来创新成果的多样化兑现,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药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政策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中航证券
      4页
      2024-03-24
    •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聚焦多肽全产业链,新产能落地打开成长空间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聚焦多肽全产业链,新产能落地打开成长空间

      个股研报
        圣诺生物(688117)   聚焦多肽全产业链,多业务协同发展   圣诺生物聚焦多肽药物领域,重点布局多肽原料药、多肽制剂与多肽CDMO业务。三大核心板块近年来稳健发展,多款多肽原料药产品获得海内外备案,多肽制剂产品注射用生长抑素与醋酸阿托西班注射液已中标全国第八批集采,CDMO在研管线项目持续向后期推进,不断打开成长空间。同时,公司加快多肽产能建设,技改项目与募投项目产能将陆续落地,为未来主营业务发展提供产能支撑。我们看好公司的长期发展,预计2023-2025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为0.70/1.41/1.76亿元,EPS为0.63/1.26/1.57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49.5/24.7/19.8倍,公司2024与2025年估值低于可比公司平均估值,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GLP-1重磅单品频出,催化多肽产业链蓬勃发展   近年来GLP-1药物发展方兴未艾,以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为代表的重磅单品频出,重点布局2型糖尿病、肥胖等患者基数较大的慢性病领域,全球年销售额快速攀升,也吸引更多企业布局GLP-1药物管线。目前已上市及在研阶段的GLP-1产品大部分为多肽类药物,随着下游市场的快速放量以及管线向后期推进,药企对上游多肽产能的需求大幅提升,国内多肽产业链相关的头部企业有望凭借自身较强的开发能力以及高性能产品获得更多订单,将进入快速发展期。   新产能落地突破供给端瓶颈,三大核心子业务发展势头强劲   公司持续推进多肽产能建设,技改项目与募投项目预计将于2024年陆续落地,多肽产能预计将提升至1200+kg。随着国内多肽药物研发热情高涨以及客户项目逐步向后期临床推进,公司多肽CDMO业务快速发展,已先后为40+个项目提供药学研究及定制生产服务。公司多肽原料药品类丰富,截至2023年6月底已拥有16个自主研发的多肽类原料药品种,产品已远销海外。多肽制剂业务近年来受集采影响波动较大,“光脚”品系醋酸阿托西班注射液与注射用生长抑素中标全国第八批集采,预计将为制剂业务的未来发展贡献新增量。   风险提示:医药政策变动、项目进度不及预期、多肽药物研发需求下降。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8页
      2024-03-24
    • 23Q4主业承压,静待后续改善

      23Q4主业承压,静待后续改善

      个股研报
        安琪酵母(600298)   事件:2023年公司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5.81/12.70亿元(同比+5.74%/-3.86%);23Q4公司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28/3.58亿元(同比+1.76%/-15.48%)。   酵母业务稳健增长,其他业务快速增长。23Q4公司酵母及深加工/制糖/包装类产品/其他收入26.01/6.18/1.02/5.74亿元(同比-1.79%/-20.56%/-14.97%/+71.69%),收入占比分别同比变动-1.47/-4.18/-0.47/+6.12个百分点至66.78%/15.88%/2.61%/14.73%。全年看烘焙面食、YE食品、生物饲料、植保、酿造与生物能源、酶制剂等业务均保持了增长态势;微生物营养、营养健康、包装及材料等业务因行业环境变化,消费疲软等因素导致业务下滑。2023年酵母及深加工/制糖/包装类产品销量同比+10.37%/-36.96%/+0.75%至34.85/8.25/3.36万吨,吨价同比-4.52%/+53.62%/-12.53%至2.73/2.07/1.25万吨。   国外业务保持高增速,经销商数量快速增长。23Q4公司国内/国外收入分别为26.05/12.89亿元(同比-9.17%/+27.38%),收入占比分别同比变动-7.02/+7.02个百分点至66.89%/33.11%。海外推进渠道下沉和二次开发,大力开发新经销商和大用户,国际业务继续保持高增速;同时公司GDR发行获瑞交所附有条件批准。23Q4线下/线上收入分别为27.61/11.33亿元(同比+8.95%/-15.78%),收入占比分别同比变动+5.58/-5.58个百分点至70.90%/29.10%。23Q4末经销商同比增加528家至22353家,其中国内/国外分别同比增加380/148家至16986/5367家,平均经销商收入分别同比变动-11.20%/+23.87%至15.34/24.02万元/家。经销商数量保持快速增长,平均收入略有下滑。   利润率有所下降,费用率相对平稳。23Q4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同比变动-0.91/-1.98个百分点至23.02%/9.22%;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变动+0.12/+0.89/-1.11个百分点至4.98%/3.00%/0.21%。   投资建议:我们看好公司作为龙头竞争力的持续提升,以及酵母市场长期潜力的开启。24年公司收入目标15.4%,归母净利润目标7.8%。预计24-26年公司收入分别为156.2/175.6/197.6亿元,同比增长15.0%/12.4%/12.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5/14.6/15.8亿元,同比增长6.3%/8.1%/8.4%,对应PE分别为19X/17X/16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消费复苏不及预期、成本持续上涨风险;国内外动销不及预期。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3-24
    • 针剂业务表现较好、梳理三大事业部发力

      针剂业务表现较好、梳理三大事业部发力

      个股研报
        昆药集团(600422)   事件:昆药集团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7.03亿元,同比下降6.99%;实现归母净利润4.45亿元,同比增长16.0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35亿元,同比增长33.45%;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3.56亿元,同比增长40.25%;2023年公司EPS为0.59元/股,同比增长15.69%。公司2023年年度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为人民币1.51亿元(含税)。   点评:   归母净利润增速较快,针剂业务表现较好。据公司公告,2023年四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0.92亿元(同比+0.14%),实现归母净利润0.58亿元(同比+458.75%)。2023年净利润的增长主要是由于公司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和多举措推进带来的降本增效,据年度报告,从收入端来看,公司口服剂业务2023年实现营收30.55亿元(+5.58%),针剂业务   2023年实现营收10.59亿元(+11.09%),其他业务2023年实现营收1.05亿元(-63.39%)。公司2023年整体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同比略有提升。费用端来看,2023年,公司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同比下降,销售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同比上升,整体费用控制较为稳健。   持续推进新药研发,丰富核心产品管线。据公司年报,2023年,公司新增专利授权29件,并顺利通过2023年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复验,再次获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称号,除此之外,试验也正有序推进,适用于异檬酸脱氢酶-1(IDH1)的基因突变类创新药KYAH01-2016-079临床I期爬坡期研究已完成3个剂量组的入组;碳酸司维拉姆干混悬剂的药物上市许可及化药2.2类改良型新药KPC-149口服溶液药品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国内同品种首家申报一致性评价的精神类用药氯硝西泮注射液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上述产品研发进展稳获推进,持续丰富核心产品管线。我们认为公司对新药研发投入有望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   2024年三大事业部蓄势而发,聚焦银发健康产业发展。据年报中2024年经营计划,公司将聚焦于银发群体,着重打造老龄健康-慢病管理和精品国药1381两大业务平台。围绕重塑银发健康产业发展格局这一战略目标,公司三大事业部蓄势待发,分别为围绕“心脑血管、骨骼肌肉、呼吸系统、神经精神”等核心治疗领域的KPC·1951事业部;拥有六百多年老字号品牌价值并致力于打造“精品国药领先者”的目标的昆中药1381事业部;聚焦于三七产业链并致力于慢病管理和老龄健康领域的三七口服777事业部。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昆药集团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81.80/86.72/91.2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61/6.86/8.12亿元,对应PE分别为29/23/20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市场及政策风险、药品降价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研发创新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4-03-24
    • 精品国药、慢病管理两手抓,聚焦银发经济第一股

      精品国药、慢病管理两手抓,聚焦银发经济第一股

      个股研报
        昆药集团(600422)   核心观点:   事件:2024.3.21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公司实现合并营业收入77亿元,因商业板块业务结构优化及对外援助业务减少,同比下降7%;公司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多举措推进降本增效,实现利润总额5.6亿元,同比增长18%;实现归母净利润4.4亿元,同比增长1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4亿元,同比增长33%。   口服剂持续发力,注射剂稳定增长。2023年分板块来看,口服药实现31亿元营收,同比增加6%;针剂实现11亿元营收,同比增长11%;药品批发与零售实现营收33亿元,同比下滑7%。分产品来看,1)注射用血塞通(冻干)保持稳健增长,同比增长23%,销售量为7385万支,同比增长25%,主要是中成药集采中标。2)血塞通口服剂产品实现同比增长19%,其中,血塞通软胶囊同比增长33%,销售量6.8亿粒,主要是公司加快产业布局,加强品牌建设,促进销量增长;血塞通片同比增长15%。3)昆中药旗下舒肝颗粒同比增长11%,口咽清丸同比增长44%,板蓝清热颗粒同比增长21%,清肺化痰丸同比增长24%。   落实“四个重塑”、启动营销变革,2023年过渡期圆满完成。公司全面深入推进价值重塑、业务重塑、组织重塑、精神重塑,实现与华润三九的全面融合提升。基于昆药集团现状及产品结构,启动营销组织变革,成立“KPC1951、昆中药1381、777”三大核心事业部,推动公司实现精品国药传承、三七标杆打造、老年健康产业深耕的业务落地。借助华润三九丰富的管理经验、6S管理体系和工具,推动数字化转型和精细化管理落地,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均有所下降。   营销渠道拓展,搭建昆药商道。公司在借助三九商道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整合商业渠道、优化原有商业模式,持续构建“合理覆盖、快速流通、有效销售”的昆药销售渠道,完成全国范围内的零售、医疗体系昆药销售渠道整合建设,实现从多级渠道到聚焦重点主流客户重点管控。   长期逻辑:五年战略规划落地,2028年末工业收入达100亿元。公司制定五年(2024年-2028年)战略发展规划,昆药集团聚焦精品国药、老龄健康-慢病管理两大核心业务领域,通过短期、中期、长期三步走的发展行动规划,以及内生发展加外延扩张方式,力争2028年末实现营业收入翻番,工业收入达到100亿元,致力于成为银发健康产业第一股。   投资建议:五年战略规划落地,2028年末工业收入达100亿元,口服产品在华润三九赋能下有望持续放量,注射剂在政策复苏和带量集采下逐步修复增速。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5.76/7.58/10.08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为27/21/16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产品毛利率的风险;汇率波动影响公司汇兑收益的风险;下游需求恢复不及预期的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页
      2024-03-24
    • 融合昆药业务,业绩快速增长

      融合昆药业务,业绩快速增长

      个股研报
        华润三九(000999)   2024年3月22日,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2023年公司实现收入247.39亿元(同比+36.83%),归母净利润28.53亿元(同比+16.50%),扣非归母净利润27.11亿元(同比+22.18%)。   单季度看,公司2023年Q4实现收入61.31亿元(同比+2.72%),归母净利润4.50亿元(同比-9.29%),扣非归母净利润4.07亿元(同比-6.57%)。   经营分析   CHC业务保持增长,夯实品牌基石。2023年公司CHC健康消费品业务实现收入117.07亿元,同比+2.83%。处方药业务实现收入52.20亿元,同比-12.64%,主要是中药配方颗粒业务受国标切换及15省启动联盟集采影响。昆药集团于2023年1月19日并表,并表后贡献收入约71.41亿元。公司CHC健康消费品业务持续丰富品牌矩阵,品牌OTC业务增长较好,康慢业务消化集采影响保持稳定增长,专业品牌业务由于普药品种规模调整略有下滑。强化处方药医学引领,打造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公司从循证医学角度积极开展研究,不断提升产品学术价值和产品竞争力,围绕核心中药产品参附注射液、骨通贴膏发表多篇高水平SCI研究论文并进入临床指南;参附注射液、华蟾素、骨通贴膏、瘀血痹片等产品新进入多项指南、专家共识。复他舒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实现快速放量;国内首个原研五代头孢菌素注射用头孢比罗酯钠(赛比普)正式进入商业化阶段,在多数省份实现挂网销售。   推进新品研发,多维度丰富管线。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8.89亿元,在研项目共计112项,获得奥美拉唑碳酸氢钠胶囊(3类)、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II)(3类)等5个《药品注册证书》,进一步丰富消化、心脑血管、呼吸及抗感染产品。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看好公司整合昆药集团后的发展前景,基于发展现状,我们下调24-25年利润预测,24-25年归母净利润原预测值为35.71/41.33亿元,现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96/37.92/43.4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6%/15%/14%,EPS分别为3.34/3.84/4.39元,现价对应PE分别为16/14/1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集采风险;竞争加剧风险;产品推广不及预期;医保药品限价风险;品牌价值变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商誉减值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3-24
    • 2023年年报点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0.66%,光电医美业务持续推新

      2023年年报点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0.66%,光电医美业务持续推新

      个股研报
        普门科技(688389)   公司发布年报:23年实现营收11.46亿元/yoy+16.55%,归母净利润3.29亿元/yoy+30.66%,扣非归母净利润3.13亿元/yoy+34.39%;23Q4单季度实现营收3.37亿元/yoy+8.71%,归母净利润1.24亿元/yoy+25.66%,扣非归母净利润1.25亿元/yoy+39.68%。   公司业务聚焦于体外诊断和治疗与康复两大板块,市场覆盖面不断扩大:(1)23年体外诊断业务实现收入8.29亿元/yoy+10.73%,毛利率65.22%/yoy+8.95pct,增长主要源于产品竞争力提升,临床应用持续上量,尤其是发光和糖化两大系列产品表现亮眼。(2)23年治疗与康复业务实现收入3.04亿元/yoy+33.79%,毛利率70.83%/yoy+2.77pct,增长主要源于核心临床医疗产品空气波、排痰机等持续增长,以及医美产品冷拉提、超声V拉美等加速推广。   毛利端看:23年公司综合毛利率65.81%/yoy+7.29pct,主要系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医美等高毛利率产品销售占比提升所致;费用端看:23年期间费用率为34.38%/yoy+0.95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6.99%/5.33%/14.82%/-2.76%,同比分别+1.96/+0.67/-2.55/+0.87pct,其中销售费用率增长主要系23年开始运营电商平台导致推广费增加所致;盈利端看:23年公司归母净利率28.68%/yoy+3.10pct;此外,由于23年计提较多资产减值损失,因而净利率提升幅度略低于毛利率。   持续投入研发,产品管线丰富。(1)体外诊断领域:23年公司新增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配套试剂注册证8项;全新一代高速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持续上量;临床检验比浊产品线中,基于散射比浊方法学的全自动红细胞渗透脆性分析仪RA800Plus系列产品已取得注册证并开始市场推广工作。(2)治疗与康复领域:围绕临床医疗和皮肤医美两大产品线进行产品开发,医美产品线是未来重点投入的方向。(3)消费者健康领域:公司孵化的全新业务,目前已推出光子治疗仪、面罩式光子治疗仪(RAYMORE)、空气环压肌力恢复系统(元气泵)等产品。   未来医美等高附加值业务占比有望继续提升。公司王牌产品冷拉提推广速度加快;超声V拉美销量跻身前列;强脉冲光治疗仪(MM光)于2023年11月底上市,部分区域已经与代理商签约,从打板的情况看市场反馈较好;调Q激光治疗仪核心部件成功实现自主研发、生产;升级款红蓝光治疗仪已有成品。公司将“冷拉提+超声V拉美+MM光”组合成“抗衰三杰”,定位分别是自然修复抗衰、超声抗衰、全身美白,初期更倾向于在老客户上拓展新品快速上量。   盈利预测:根据wind一致预期,预计24-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7/5.51/6.53亿元,3月22日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19/15/12倍,建议关注。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销售推广不及预期等。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3-23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