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801)

    • 业绩短期承压、研发持续推进

      业绩短期承压、研发持续推进

      个股研报
        一品红(300723)   事件:一品红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03亿元,同比增长9.79%;实现归母净利润1.85亿元,同比下降36.4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20亿元,同比下降45.73%;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4.58亿元,同比下降3.68%;2023年公司EPS为0.420元/股,同比下降37.96%。此外公司发布2024年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6.23亿元,同比下降13.01%;实现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下降9.5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98亿元,同比增长5.16%。   点评:   2023年费用控制较为稳健,分红比例创历史新高。据公司公告,2023年四季度,公司实现营收6.54亿元(同比-1.76%),实现归母净利润-0.97亿元(同比-493.78%)。据年度报告,从收入端来看,公司儿童类药2023年实现营收15.36亿元(同比+17.01%),慢性病类药2023年实现营收7.70亿元(同比-2.04%),业绩短期承压。公司2023年整体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同比略有上升。费用端来看,2023年,公司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同比上升,整体费用控制较为稳健。2023年公司每10股分红2.1元,分红比例达54.54%,创历史新高。   持续加大新药研发投入,创新药AR882开启全球化创新新征程。据公司年报,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为3.01亿元(同比+58.80%),年均研发费用占医药制造业务营收10%左右,截止2023年年报披露之日,公司基于研发技术平台的管线在研项目共有108项,包括创新药项目7项,儿童药项目29项,慢病药项目38项,累计新增10个品种15个批件的注册证书,新增发明专利13项。2023年,具备全球竞争力的选择性尿酸转运蛋白1(URAT1)靶向创新药AR882,具备降低血尿酸治疗痛风、溶解痛风石及治疗慢性肾病三大适应症,治疗痛风适应症的全球Ⅱb期临床试验结果展现出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启动全球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2024年一季度,AR882胶囊治疗原发性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Ⅱ/Ⅲ期临床试验在国内正式启动,我们认为公司对新药研发投入以及未来创新药AR882的上市有望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   2024年公司将推动全球化创新步伐,深化终端市场组织体系建设。据年报中2024年经营计划,公司将继续保持集研、产、销为一体,聚焦儿童药、慢病药领域的创新型生物医药的发展战略。在研发方面,公司2024年将持续优化和提升公司创新体系和研发技术平台建设,推动全球化创新步伐,并逐步优化创新合作体制机制,以满足临床需求为导向,实现产学研合作、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扩大创新合作朋友圈和生态链;在终端渠道搭建方面,公司将发力院内以招投标为主的处方药市场,加强各地区市场网络覆盖率和开拓力度,深化终端市场组织体系建设。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一品红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28.27/32.58/37.5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3/3.56/4.13亿元,对应PE分别为35/29/25X。   风险因素:行业政策风险、产品质量风险、药品研发风险、流动性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4-05-05
    • 冠脉业务焕发新活力,神经介入逐渐进入收获期

      冠脉业务焕发新活力,神经介入逐渐进入收获期

      个股研报
        赛诺医疗(688108)   事件: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亿元,同比+77.99%;实现归母净利润-3963万元,减亏1.23亿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971万元,减亏1.15亿元。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106万元同比+24.46%,实现归母净利润250万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779万元。   点评:   冠脉支架首次进入集采,助力冠脉业务焕发新活力。2023年是公司冠脉支架产品首次进入国采执行的第一年,公司冠脉业务全年累计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99.10%,冠脉支架销量较上年同期增长近5倍,已在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冠脉球囊集采中中选或执行接续采购。此外,公司新一代后扩张球囊、新一代预扩张球囊,先后获得FDA的510k认证。公司冠脉产品管线更为丰富,销售覆盖区域更为广泛。   神经介入业务稳步推进,差异化产品梯队初具规模。2023年公司神经业务板块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60.59%,其中颅内药物洗脱支架系统NOVA的销售量较上年同期增长超4倍。2024年3月底,公司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款颅内自膨式药物支架已通过国家药监局创新医疗器械审批。此外,公司在颅内出血领域的重磅产品血流导向涂层密网支架采用了新型合金材料,使用赛诺独有的电子涂层接枝技术和编制技术,拥有全球最小的通过外径,能够在X光下实现全显影,具有更优的力学支撑性能,临床应用更加安全。该产品于2023年3月启动临床试验,并于2023年4月完成首例植入,预计2024年提交创新通道审批及产品注册申请。公司覆盖狭窄缺血、急性缺血、出血、通路等领域的神经介入全产品线布局已初具规模。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24-2026年EPS分别为0.03、0.04、0.06元,对应4月30日股价,PE为376、283、191倍。   风险因素:创新技术与产品的研发风险;经营渠道管理风险;产品质量及潜在责任风险;市场竞争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5-05
    • 北交所首次覆盖报告:精细化工+合成生物双翼发展,氨纶、PVC无汞催化剂新赛道应用可期

      北交所首次覆盖报告:精细化工+合成生物双翼发展,氨纶、PVC无汞催化剂新赛道应用可期

    • 2023年需求承压,24Q1需求明显改善,生物基聚酰胺空间广阔

      2023年需求承压,24Q1需求明显改善,生物基聚酰胺空间广阔

    • 24Q1归母净利yoy+40.6%,转型突破,迈向全新高新

      24Q1归母净利yoy+40.6%,转型突破,迈向全新高新

      个股研报
        丸美股份(603983)   事件:公司发布23年报及24年一季报。2023年营收22.3亿,yoy+28.5%;归母净利2.6亿元,yoy+48.9%,扣非归母净利1.9亿,yoy+38.2%。23Q4公司实现营收6.9亿,yoy+17.2%,归母净利0.9亿,yoy+58%。24Q1公司实现营收6.6亿,yoy+38.7%,归母净利1.1亿,yoy+40.6%。   本期财报重点:   大单品策略效果显现,两大品牌表现亮眼,2023年①主品牌丸美营收15.6亿元,主营收入占比70.14%,yoy+11.63%,其中大单品小红笔/小金针全年GMV分别超2亿;②PL恋火营收6.43亿元,主营收入占比28.92%,yoy+125.14%,看不见粉底液、看不见粉霜、看不见气垫、蹭不掉粉底液、蹭不掉气垫5款单品均实现超过1亿GMV。   渠道转型突破,线上成为重要增长引擎。2023年1)线上营收18.71亿元,占比84.11%,同增50.40%,其中天猫不断优化店铺陈列及形象,控货品价盘,加强服务体验,全年营收同增35.62%②抖音,借助粉丝经济、自制短剧等多元方式,拓展用户群体,全年营收同增106.29%+③小红书,日趋重视,稳健渗透;2)线下营收3.54亿元,占比15.89%,同比下滑27.17%,在大环境冲击下仍有压力。   组织优化结构提升效能:完善任职资格体系、培训体系等方式,构建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团队,对线上团队进行拆并整合,打破了传统用人模式和岗位界限,以岗位定需求,以需求配人才,以结果定发展,使组织构架更加灵活。   成本&费用,2023年毛利率70.7%,同增2.3pct,主要系销售及产品结构优化以及持续成本控制所致;23Q4毛利率70.4%,同增1.1pct;24Q1毛利率74.6%,同减5.93pct。2023年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53.9%/4.9%/2.8%,yoy+5/-1.5/-0.3pct;24Q1年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50.3%/3.1%/2.5%,yoy+7.8/-1.2/-0.3pct;   投资建议:公司坚持文化自信、保持战略定力,稳固并强化线上转型成效,持续专注主业经营,以用户为中心,坚定推行大单品策略,夯实丸美眼部护理专家+抗衰老大师品牌心智,渗透PL恋火高质极简底妆心智,变革组织优化结构提升效能,锚定长期健康发展。考虑外部经济环境影响,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由4.22/5.27亿元下调至3.9/4.9亿元,对应PE分别为31X/25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经营不及预期风险、行业政策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5-05
    • 2024年一季报业绩点评:短期因素致业绩承压,关注中高端新品放量

      2024年一季报业绩点评:短期因素致业绩承压,关注中高端新品放量

      个股研报
        开立医疗(300633)   核心观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一季度报告,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79亿元(+1.33%),归母净利润1.00亿元(-27.65%),扣非净利润0.92亿元(-26.55%),经营性现金流-0.29亿元(-159.07%)。   短期因素影响表观业绩,一季度收入及利润端承压。2024Q1公司收入端微增,利润端明显下滑。一方面主要受到同期较高基数影响(2023Q1院端诊疗量复苏等因素驱动公司实现较好销售表现),另一方面,预计2024Q1部分招投标活动仍受行业整顿影响,设备采购有所推迟。此外,2024Q1公司毛利率稳中有升(69.40%,+0.80pct),预计主要受营收结构优化驱动;2024Q1公司期间费用率有所提升,其中销售费用率25.64%(+3.30pct),管理费用率7.21%(+1.89pct),研发费用率21.20%(+4.29pct),进而使得净利率水平下降8.37pct至20.90%。随着设备换新相关政策等逐步推进,此前院端推迟的医疗设备招投标需求有望陆续释放,叠加公司营销管理持续强化、中高端新品逐步放量,我们看好公司业绩企稳并恢复较好增长。   多产线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技术创新夯实产品竞争力。基于公司在超声、内镜业务领域的持续深耕,及外科与心血管业务的切入与不断成长,公司多元发展的格局正逐步形成:1)超声:产品已覆盖高/中/低端多层次用户需求,应用于全身、妇产及介入等领域临床,实现线阵、凸阵、相控阵、容积、经食道、术中、腹腔镜等类型探头的自主研发,并已成为全球排名前十、国内市占率第四的头部超声产品供应商;2)内镜:公司在国内消化内镜领域市占率排名第三(仅次于奥斯巴林和富士),且鉴于产品综合竞争实力,其市场份额仍有望进一步提升;3)微创外科:产品系列不断丰富(先后推出单晶片/三晶片/四晶片4K超高清内窥镜系统),系列组合潜力可观,有望实现快速发展并占据领先地位;4)心血管介入:血管内超声诊断设备及配套产品成功中标国内省际联盟集采项目,为终端渗透提速打造良好基础,未来公司在该业务领域拓展空间较为广阔。   投资建议:开立医疗是国产超声和内镜头部企业,中高端产线持续丰富,海外业务拓展有序推进。考虑到招投标节奏放缓影响短期业务节奏,我们下调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5.46/6.97/8.83亿元,同比增长20.20%、27.53%、26.75%,EPS分别为1.27、1.62、2.05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为33/26/20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品研发与上市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海外贸易环境不确定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5-05
    • 业绩符合预期,经营韧性凸显

      业绩符合预期,经营韧性凸显

      个股研报
        爱尔眼科(300015)   业绩总结:公司发布 2024 年一季报和 2023 年年报。2024 年一季度实现收入52 亿元(+3.5%),归母净利润 9亿元(+15.2%),扣非后约 8.4亿元(+12%)。2023 年公司实现收入 203.7亿元(+26.4%),归母净利润 33.6亿元(+33.1%),扣非后约 35.1 亿元(+20.4%)。    23年业绩表现亮眼,24年 Q1业绩稳定增长。公司2023年收入同比增长26.4%,净利润增速 36%。24 年一季度收入增速 3.5%,净利润增速 8%。23 年公司门诊量 1510.6万人次(+34.3%);手术量 118.4万例(+36%);屈光项目收入同比增长 17.3%;白内障项目服务收入同比增长 55.2%;视光项目收入同比增长 31.3%。随着国家近视防控战略等政策不断增强居民眼健康意识,新技术设备临床应用的持续扩大,爱尔品牌影响力、市占率持续提升,业绩表现亮眼。   销售、管理投入加大,费用率整体稳中向好。公司 2023年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9.7%(-0.01pp)、13.1%(-1.13pp)、1.6%(-0.05pp);2024年一季度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9.4%(+0.01pp)、13.5%(+0.19pp)、1.4%(+0.11pp);销售、管理费用的增加主要系公司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健康教育人员薪酬及科普活动费用的增加所致。2023 年、2024 年一季度净利率分别为18%(+1.3pp)、18.7%(+0.8pp),公司费用率管控能力持续提升。    白内障和视光项目收入快速增长,医疗技术不断提升,产品品类完善升级。23年公司白内障项目收入 33.3亿元(+55.3%)、视光项目收入49.6亿元(+31.3%)。公司引进非衍射型波前重塑技术的景深延长型人工晶状体 Vivity IOL 等一系列新研发的功能性人工晶状体,不断推动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的发展。以 5P 近视防控模式为核心,综合运用角膜塑形镜、阿托品滴眼液、多点离焦镜片、等近视防控产品,助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 2024-2026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6.5 亿元、56.9亿元和 67.8亿元,EPS 分别为 0.50元、0.61元、0.73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医院收入或不及预期;行业政策风险;医疗事故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4-05-05
    • 业绩超预期,研发引领长期发展

      业绩超预期,研发引领长期发展

      个股研报
        科伦药业(002422)   2023年报和2024年一季报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4.54亿元,同比增长12.69%;归母净利润24.56亿元、同比增长44.0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3.66亿元同比增长43.77%;基本每股收益1.69元,同比增长38.52%。2024年D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19亿元,同比增长10.32%;归母净利润10.26亿元、同比增长26.0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9.92亿元,同比增长25.67%;基本每股收益0.67元,同比增长17.54%。   持续开拓输液市场,业绩快速增长   2023年公司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开拓输液市场、公司输液实现销售收入101.09亿元,同比增长6.96%;销量43.78亿瓶/袋,同比增长10.60%。其中,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于第五轮国家集采中选,实现销售收入4.88亿元,同比增长8.01%;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实现销量同比增长175.11%。非输液制剂方面,受国家及地方集采等多重外部因素的影响,实现销售收入39.55亿元、同比下降6.93%。抗生素中间体及原料药方面,实现营业收入48.43亿元、同比增长23.78%整体来看,公司持续开拓输液市场,原料药中间体主要产品价格和市场恢复,驱动了公司整体业绩快速增长。   仿制药与创新药同步推进,从纯输液转向综合发展   公司现拥有646个品种共1022种规格的医药产品,在输液产品、其它剂型医药产品、原料药、药用辅料、抗生素中间体、医用器械领域皆有布局。仿制药方面,2023年全年,公司仿制药45项获批上市(首仿/首家10项),62项仿制药物中报生产;创新药物研究方面,公司共布局30余个项目,共计6项临床研究获NMPA批准开展,3项研究中报NDA获国家药监局受理。公司时积极对外开放、开拓蓝海领域,驱动公司快速发展   科伦博泰合作国际药企,研发费用同比增长   公司维持较高研发投入,2023年累计研发投入19.53亿元,占总营业收入9.10%;2024Q1研发费用为5.03亿元。公司与MSD达成创新研发项目合作协议,并且持续推进“创新驱动”战略,研发费用同比增加。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EPS分别为1.76元、1.94元和2.12元,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17.13倍、15.46倍和14.19倍。科伦药业是我国输液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同时向创新药企业转型,新批药物持续放量,子公司科伦博泰整体研发进展顺利、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药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政策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中航证券有限公司
      4页
      2024-05-05
    •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库存去化影响消退,盈利端望企稳回升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库存去化影响消退,盈利端望企稳回升

      个股研报
        莱茵生物(002166)   事件   2024年4月9日,莱茵生物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2024年4月26日,莱茵生物发布2024年一季度报告。   投资要点   库存去化影响消退,盈利端持续向好   公司2023/2023Q4/2024Q1总营收分别为14.94/6.05/3.41亿元,分别同增7%/43%/3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3/0.42/0.27亿元,分别同比-54%/+1323%/+34%,2023Q4行业开始回暖,库存去化影响消退,公司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实现规模扩张,2024年市场需求延续恢复趋势,植提业务表现良好,带动业绩持续高增。盈利端,2023/2024Q1公司毛利率分别同比-6pct/+3pct至24.41%/26.05%,2023年毛利率同比下降主要系部分核心植提产品市场价格下滑,计提存货减值所致,销售费用率分别同比+0.4pct/-1pct至3.62%/3.46%,管理费用率分别同比+2pct/-2pct至9.35%/5.79%,2023年管理费率增加主要系工业大麻工厂体量过小无法覆盖运营成本,造成停工损失费用所致;综合导致2023/2024Q1公司净利率分别为6.58%/8.17%,分别同减7pct/1pct,随着工业大麻雾化领域开拓消化折旧摊销,罗汉果成本与产品售价回升,公司盈利端有望持续向好。现金流端,2024Q1公司经营净现金流为0.16亿元(2023Q1为-0.01亿元),主要系销售回款大幅增加所致。   植提业务稳健增长,全球化布局稳步推进   植提业务营收稳健增长,毛利端有望持续修复,2023年公司植物提取业务营收14.84亿元(同增12%)。拆分具体品类来看:1)2023年天然甜味剂业务营收9.03亿元(同增2%),由于罗汉果价格降幅较大,甜味剂营收主要依靠量增驱动,目前公司进入合成生物领域向上游延伸产业链,并开拓配方应用领域满足客户定制化需求,2024年公司将全面完成甜叶菊提取工厂和合成生物车间的建设,释放产能与成本优势,优化板块盈利能力。2)2023年茶叶提取业务营收1.79亿元(同增10%),毛利率超过30%,公司启动美国市场拓展,开拓新市场增量。3)2023年工业大麻受市场出清影响亏损7000万元,目前行业基本触底,公司抓住工业大麻雾化领域市场机遇,加快推动工厂产能释放,有望2-3年内突破拐点。全球化供应链布局持续完善,2023年公司国外/国内业务营收分别为9.94/5.00亿元,分别同增6%/8%,2023年公司正式启动全球化供应链布局,探索在东南亚/中亚/南美/非洲等地区建立长期稳定供应链的可能,多元化布局或将持续提高公司风险应对能力。   股份回购彰显信心,期待激励计划推出   2024年1月24日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议案》,计划拟使用1-2亿元资金以不超过8.50元/股的价格回购公司股份,用于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累计回购股份799.21万股,占总股本的1.08%。公司通过股份回购彰显对于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及对公司价值的高度认可,后续激励计划的实施有望进一步激发内部组织活力。   盈利预测   公司作为全球植物提取行业领军企业,借助研发/工艺/管理优势持续打造核心竞争力,并通过定制化服务不断满足客户需求,随着行业库存去化周期结束,产品价格回升,公司盈利端有望持续改善,根据年报与一季报,预计2024-2026年EPS分别为0.24/0.33/0.47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2/24/17倍,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消费复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汇率波动风险、政策风险等。
      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5页
      2024-05-05
    • 2023年报&2024年一季报点评:开喉剑稳步增长,多元化布局有望持续增厚业绩

      2023年报&2024年一季报点评:开喉剑稳步增长,多元化布局有望持续增厚业绩

      个股研报
        贵州三力(603439)   投资要点   事件:2023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4亿元(+36.10%,同比,下同),实现归母净利润2.93亿元(+45.4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46亿元(+26.21%);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亿元(+20.93%),实现归母净利润5605万元(+2.0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638万元(+4.95%)。业绩符合我们预期。   23Q1和23Q4流行疾病带动终端需求,主力品种开喉剑快速增长:2023Q1、2023Q4,国内咽喉类疾病及流感等发病量出现大幅增加,公司核心产品开喉剑喷雾剂及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市场需求旺盛,2023全年,公司呼吸系统用药销量增长28.44%。我们预计,公司2023年开喉剑两种剂型销售收入接近13亿元,同比增长接近20%。此外,公司开喉剑两种剂型覆盖率持续提升,公司产品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已经覆盖334个城市、2355个县,覆盖各类终端共计175000余个,其中等级医院5,500余家,基层医疗终端13,000余家,诊所34,000余家,药店等零售终端123,000余家。已覆盖国内超过98%以上的儿童专科医院,同时还入选国内多部权威的儿科中成药用药指南,市场认可度高。开喉剑喷雾剂(成人型)已经覆盖242个城市、1539个县,覆盖各类终端共计84600余个,其中等级医院3300余家,基层医疗终端8400家,诊所35000余家,药店等零售终端62000余家,已覆盖国内超过67%以上的专科医院。未来开喉剑在药店端仍有较大放量空间。   并购整合持续推进,产品矩阵持续丰富:2023年1月,公司通过控股好司特间接控股无敌制药,2023年11月,公司将汉方药业纳入合并范围,至此,公司已相继完成对德昌祥、无敌制药、汉方药业的控股,后续三力将以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和开喉剑喷雾剂为基石,汉方药业重点产品芪胶升白胶囊、黄芪颗粒、儿童回春颗粒、妇科再造胶囊等为拓展,德昌祥特色产品妇科再造丸、止嗽化痰丸等为延伸,打造多科室产品矩阵,覆盖呼吸系统类、血液类、妇科类、补益类等科室产品。2023年,汉方药业,德昌祥,好司特分别实现收入5.7亿元(+22.58%),1.3亿元(+52.9%),3544万元。此外,公司23年组建了OTC事业部,2023年新增开发医院渠道700余家;新增开发百强连锁15家;新增开发中小连锁药店600余家;新增开发第三终端6万余家。我们认为,公司目前已成功解决过去品种单一,集中度过高的问题。目前公司产品矩阵已经打造完成,未来在院外端有十足的潜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2023年以现金并购汉方,将形成一定的利息费用,我们将公司24-25年盈利预测由3.7/4.6亿元下调至3.5/4.2亿元,预计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5.1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为19/15/13倍。同时我们看好公司对几大子公司持续整合后的业绩释放以及公司产品矩阵丰富后的终端持续放量,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涨价风险,重大政策变更风险。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5-05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