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801)

    • 微芯生物(688321):公司季报点评:大适应症驱动高增长,现金流扭亏为盈

      微芯生物(688321):公司季报点评:大适应症驱动高增长,现金流扭亏为盈

    • 首次覆盖报告:聚焦荧光硬镜赛道,整机业务未来可期

      首次覆盖报告:聚焦荧光硬镜赛道,整机业务未来可期

      个股研报
        海泰新光(688677)   报告要点:   全球荧光硬镜巨头核心供应商,新机上市推动上游需求   海泰新光荧光内窥镜器械当前主要为美国器械巨头史赛克供应其硬性内窥镜整机平台的光源模组、荧光内窥镜、适配镜头等核心零部件,公司自2008年与史赛克开始合作,成为该公司新设备中核心部件的设计及生产供应商。史赛克是当前全球荧光内窥镜龙头企业,近三年内窥镜营收增长均超过25%。史赛克于2023下半年发布1788超高清荧光硬镜产品,进一步扩大其全球市场份额,核心零部件需求显著增加。海泰新光与史赛克多年来业务深度绑定,凭借史赛克荧光硬镜全球良好的销售表现,新签订单有望逐步落地,加快公司核心产品持续放量。   荧光硬镜替代空间广阔,自主品牌进军国内市场   硬性内窥镜可区分为白光内窥镜和荧光内窥镜,由于荧光整机系统在腹腔等手术治疗方案中的学术价值和治疗价值优势显著,荧光产品的市场规模及占比逐年提高。2015年至2019年,全球白光硬镜市场规模从46.4亿美元略微降低至43.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4%;荧光硬镜市场预计未来将呈现高速增长,以24.3%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至2024年的38.7亿美元,占比逐步从2019的22.9%提高至53.5%。公司多年来深耕光学产业,占据先入优势,积极开发整机系统并于2023年底成功注册自有整机品牌,当前通过中国史赛克、与国药集团创立的合资公司国药新光及公司自有渠道三大渠道同步营销,有望引领国内荧光硬镜市场。   核心技术加持,光学产品线丰富   公司以光学技术能力为基础,为生物医学、工业激光和生物识别等多个领域提供光学产品和光学元器件。根据用途,公司的光学产品可以分为医用光学产品、工业及激光光学产品和生物识别产品三类,分别应用于诊断设备/仪器、美容机设备、工业激光设备、指纹及掌纹识别系统等终端产品中。光学产品产品线丰富,应用场景广阔,有望持续推动公司业绩。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随着荧光硬镜在全球市场的高速发展和公司整机系统的推出,公司将显著受益,进入快速发展期。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6.07、7.19和8.81亿元,同比增长28.91%、18.57%和22.41%;公司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1.96、2.39和2.95亿元,同比增长34.72%、21.62%和23.56%;对应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1.61、1.96和2.43元/股,按照最新股价测算,对应PE估值分别为29、24和19倍。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公司研发不及预期风险,产品放量不及预期风险,对于单一海外客户依赖过高风险。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8页
      2024-05-16
    • 一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6%,巩固行业龙头地位

      一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6%,巩固行业龙头地位

      个股研报
        艾德生物(300685)   核心观点   2024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9.5%,扣除股权激励费用和非经常性损益的归母净利润表现亮眼。2024年一季度2.33亿(+19.53%),归母净利润0.64亿(+12.01%),扣非归母净利润0.57亿(+26.44%)。一季度计提股权激励摊销费用842万,剔除股权激励费用的影响(不考虑所得税影响),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6.7%,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5.1%。公司持续推进产品注册获证和医院合规准入,在国内医疗行业新形势下不断巩固行业龙头地位,是肿瘤基因检测领域中为数不多能够持续稳健增长的盈利企业。   公司储备丰富的创新研发管线,稳步扩张国际业务。国内方面,公司的PCR-11基因、IDH、Her2/ER/PR等产品处于NMPA审批中,HRD产品在申请创新医疗器械。公司积极培育的免疫组化产品线聚焦在肿瘤ADC药物的CDx(如c-Met、HER2、Claudin18.2等),同时涵盖常见肿瘤常规的免疫组化靶标,并有自动化染色仪及自产二抗试剂和配套周边试剂。公司PD-L1产品已完成100余家医院的预实验及准入工作,为后续在免疫组化市场的开拓奠定良好基础。海外方面,公司在新加坡、中国香港、加拿大设有全资子公司,在荷兰设有欧洲物流中心,在新加坡、日本、欧洲、拉丁美洲、“一带一路”沿线等重点海外市场组建本地化团队,夯实东亚和欧洲市场的营销体系,逐步向东南亚、中东、非洲、拉丁美洲等市场拓展。肺癌、肠癌、妇瘤、内分泌肿瘤及泛癌种等多管线产品新获欧盟、泰国、印度尼西亚、哥伦比亚等国家/地区的准入。   毛利率稳中有升,管理和研发费用率受股权激励摊销影响。2024年一季度毛利率为84.46%(+0.59pp);销售费用率28.05%(+0.38pp);管理费用率8.66%(+1.06pp),研发费用率20.73%(+1.78pp),财务费用率-1.40%。管理和研发费用率主要受股权激励摊销影响,财务费用变动主要是定期存单的利息收入增加;扣非后净利率24.43%(+1.33pp)。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为0.81亿(+19.27%),与归母净利润的比值达126%,现金流情况良好。   投资建议: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3.26/4.05/4.95亿,同比增长24.8%/24.1%/22.3%,当前股价对应PE25/20/17倍。艾德生物是肿瘤精准诊断领域的龙头企业,构建了从靶向治疗到免疫治疗的全方位伴随诊断产品体系,有望分享肿瘤精准治疗的时代红利,同时产品顺利实现出海,加速开拓国际市场,中长期发展空间广阔,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集采降价风险;海外销售推广风险;地缘政治风险;市场竞争风险;产品研发不及预期。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4-05-16
    • 2024年一季度归母净利同比增长20%,海外业务快速增长

      2024年一季度归母净利同比增长20%,海外业务快速增长

      个股研报
        新产业(300832)   核心观点   2024 年一季度归母净利同比增长 20%, 海外业务表现亮眼。 2024 年一季度实现营收 10.21 亿(+16.62%) , 归母净利润 4.26 亿(+20.04%) , 扣非归母净利润 3.99 亿(+25.49%) , 业绩略超预期。 分区域看, 一季度国内收入同比增长 12.17%, 海外收入同比增长 24.95%, 海外业务成为核心增长驱动;分产品看, 一季度试剂收入同比增长 26.42%, 仪器类产品收入同比下降3.86%。 一季度国内外市场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器 X8 实现销售/装机 220 台。   国内收入阶段性放缓, 海外业务布局广度和深度持续加强。 一季度国内收入有所放缓, 一方面是由于常规诊疗量在去年同期防疫政策调整后有所恢复,检测量快速提升带动公司国内试剂销售增长, 导致同比基数较高; 另一方面,自医疗行业整治在全国范围开展以来, 部分公立医院的招投标活动节奏有所放缓, 对于公司 2023 年下半年及 2024 年第一季度设备入院造成一定影响,进而导致仪器类收入有所下滑。 从趋势看, 国内装机量在 2024 年第一季度已呈现环比改善, 随着各地公立医院的设备招投标陆续恢复正常节奏, 预计仪器装机将实现加速。 公司 2024 年国内化学发光仪器装机目标为 2000 台,合作流水线及自研的 SATLARS T8 流水线合计装机目标为 100 条, 公司将继续推进三级及以上大型终端医院客户的开拓, 提升三级医院试剂测试量占比。 在海外市场, 公司已划分 45 个大区, 每个区域采用独立的营销、 售后、市场及商务四位一体模式, 强化产品销售与售后人员的联动, 提升区域产品服务质量与能力, 2024 年海外化学发光装机目标为 3500 台, 持续精耕细作。   毛净利率同比提升, 盈利能力保持优异。 2024 年一季度毛利率 73.84%(+5.15pp) , 销售费用率 15.61%(+1.30pp) , 管理费用率 2.87%(+0.48pp),研发费用率 9.93%(+0.43pp) , 财务费用率-0.29%(-0.65pp) , 净利率为41.73%(+1.19pp) 。 试剂收入占比提升及仪器结构优化进一步驱动毛利率增长。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2.62 亿(+45.73%) , 现金流保持健康。   投资建议: 新产业国内装机和试剂消耗有望逐步复苏, 持续受益进口替代和大型终端医院突破; 海外业务处于高速成长阶段。 公司仪器平台正扩展至下一代发光及生化, 前瞻布局流水线和分子业务。 维持盈利预测,预 计 2024-26 年 归 母 净 利 润 为 20.65/26.08/32.28 亿 , 同 比 增 长24.9%/26.3%/23.8%, 当前股价对应 PE 28/22/18X, 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集采降价风险; 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海外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地缘政治风险; 新业务领域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4-05-16
    • 猪价低迷拖累公司业绩,种业布局快速推进

      猪价低迷拖累公司业绩,种业布局快速推进

      个股研报
        大北农(002385)   主要观点:   2023年亏损21.74亿元,2024Q1亏损2.09亿元   公司发布2023年报和2024年一季报:2023年实现收入333.90亿元,同比增长3.1%,实现归母净利润-21.74亿元,同比转亏,业绩下滑主要系养殖业务亏损叠加资产减值、信用减值所致;其中,2023Q4公司实现收入94.59亿元,同比下降8.2%,归母净利润-12.65亿元;2024Q1公司实现收入67.07亿元,同比下降13.8%,归母净利润-2.09亿元。   饲料业务稳健增长,种子业务表现亮眼   2023年,公司饲料产品实现收入240.21亿元,同比增长7.8%,饲料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71.9%,毛利率12.4%,同比提升0.92个百分点。饲料外销销量585.05万吨,同比增长10.1%,其中,猪料销量465.92万吨,同比增长14.0%,反刍料销量67.04万吨,同比增长5.5%,水产料销量32.42万吨,同比下降24.6%。2023年,公司种业产品实现14.05亿元,同比增长48.8%,种业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4.2%,毛利率32.3%,同比下降5.32个百分点。2023年公司种子销量6166万公斤,同比增长47.4%,其中,玉米种子销售收入9.25亿元,同比增长63.8%;水稻种子销售收入4.0亿元,同比增长13.0%。   生物育种方面,截至2024Q1,共有64个转基因玉米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其中使用大北农性状的品种37个,占比58%;共有17个转基因大豆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其中大北农自育高油高产大豆品种6个,大北农自有审定品种9个。   2023年公司生猪出栏604.87万头,24Q1养殖成本改善明显2023年,控股公司生猪销售收入57.02亿元,同比增长4.3%。控股及参股公司生猪出栏量604.87万头,同比增长36.5%,其中,控股公司出栏366.07万头,占比60.5%;参股公司出栏238.80万头,占比39.5%。生猪养殖业务稳健发展,公司通过品种优化、加强生物安全防控、费用优化等途径持续降本增效,据我们测算,2024Q1公司生猪养殖育肥完全成本约为15.1元/公斤。   生猪逻辑转向猪价反转,出栏均重、南方暴雨影响周期高度2022年12月-2024年3月,官方能繁母猪产能去化约9%,市场逻辑已从产能去化转向猪价反转。今年以来,生猪价格明显强于市场预期的原因是,2023Q4北方疫情造成生猪提前出栏,春节前大体重猪集中出栏造成节后大体重猪相对短缺,标肥价差、压栏、二次育肥对猪价形成支撑。从当前时点看,生猪均重变化、南方暴雨天气对疫情的影响,将影响本轮猪周期价格高度。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4.13亿元、424.59亿元、479.20亿元,同比增长9.1%、16.6%、12.9%,对应归母净利润1.04亿元、12.09亿元、15.10亿元,对应EPS0.03元、0.29元、0.37元,维持“买入”评级不变。   风险提示   疫情;猪价上涨晚于预期。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5-16
    • 2023年常规医检业务同口径增长15%,提升竞争力和发展韧性

      2023年常规医检业务同口径增长15%,提升竞争力和发展韧性

      个股研报
        金域医学(603882)   核心观点   新冠检测业务基数影响表观增速,公司打磨内功提升发展韧性。2023年实现营收85.40亿(-44.82%),归母净利润6.43亿(-76.64%),扣非归母净利润3.65亿(-86.53%),由于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的检验需求减少,公司医学诊断服务收入下降明显,同时公司应收账款由于账龄变动和会计准则要求进行了相应坏账计提,2023年信用减值损失达4.89亿。2023年8月公司出售广州金墁利72%的股权,确认相应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公司升级医检服务业务战略,牢固“集团一盘棋”思想,统筹优化组织架构,从体制机制上打破地区分割和部门壁垒,提升组织活力、整体竞争力和发展韧性。2024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18.41亿(-13.05%),归母净利润亏损0.19亿,主要由于上年同比数据基数较高,而一季度为传统淡季。   核心业务稳中有升,创新业务表现亮眼。2023年公司常规医检收入77.26亿,同口径增长15.35%,在多变的外部环境和政策扰动下,公司核心业务保持稳健发展。从疾病线来看,感染性疾病、神经与精神疾病、心血管与内分泌疾病和肾脏与风湿疾病等诊断业务放量明显。伴随老龄化和疾病谱演变趋势,公司凭借优异的创新开发能力持续推出高端检验项目,近三年新开发项目于2023年贡献收入达6.38亿,成为重要的增长驱动力,部分特检项目如感染tNGS系列、阿尔兹海默病检测、肿瘤特色肿标等表现亮眼。   毛净利率下滑,经营性现金流保持稳健。2023年公司毛利率为36.5%(-6.6pp),销售费用率11.9%(+2.1pp),管理费用率8.4%(+1.9pp),研发费用率5.5%(+1.4pp),费用率均有不同程度提升,使得净利率下降至4.3%(-10.9pp)。随着公司业务恢复常态和降本增效措施陆续落地,各项费用率预计将回到正常水平,盈利能力有望逐步回升。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31亿(-36.81%),与归母净利润的比值为191%。   投资建议:金域医学专注第三方医学检验领域,拥有成本优势和规模效应,顺应政策趋势持续提升市场份额。基于高强度的自主研发和产学研一体化,每年推出数百项创新项目,保持技术领先性。高端技术平台的不断完善和“医检4.0”数字化转型战略落地将驱动公司盈利能力稳健提升。综合考虑应收账款坏账计提、行业环境和监管政策影响,下调2024-25年盈利预测,新增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2024-26年归母净利润为8.69/10.76/13.22亿(2024-25年原为12.08/15.64亿),同比增长35.0%/23.9%/22.8%,当前股价对应PE19/16/13x,维持“买入”。   风险提示:应收账款坏账计提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政策变动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4-05-16
    • 业绩增长显韧性,国际市场持续开拓

      业绩增长显韧性,国际市场持续开拓

      个股研报
        联影医疗(688271)   核心观点   业绩实现较快增长,彰显发展韧性。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114.11亿元(+23.52%),归母净利润19.74亿元(+19.21%),扣非归母净利润16.65亿元(+25.38%)。其中23Q4单季营收39.78亿元(+17.72%),归母净利润9.10亿元(+20.17%),扣非归母净利润8.36亿元(+37.55%)。在行业整顿背景下,公司2023年业绩实现较快增长,彰显发展韧性。分季度看,三季度由于受到行业整顿的影响,收入和利润规模较二季度环比下降,四季度随着行业整顿影响减弱及配置证放宽政策的逐步落地,业绩实现环比和同比增长。2024年一季度营收23.50亿元(+6.22%),归母净利润3.63亿元(+10.20%),扣非归母净利润3.00亿元(+8.52%),业绩持续稳步增长。   设备销售稳健增长,维修服务和软件业务快速发展。在配置证放宽政策的利好因素影响下,尽管受到一定行业整顿的扰动,设备销售仍取得较好表现,2023年收入99.27亿元(+21.1%),其中CT/MR/MI/XR/RT产品线收入分别同比+7.8%/+58.5%/+1.4%/+32.8%/+6.9%,MR、XR增长比较突出;维修服务业务快速增长,实现收入10.7亿元(+42.8%),收入占比达9.4%(+1.3pp),主要得益于终端装机量的持续提升;软件业务高增长,收入1.74亿元(+124.85%),主要得益于数智化的持续赋能以及去年同期基数较低所致。   毛利率有所提升,费用投入加大。2023年公司毛利率48.48%(+0.12pp)中高端产品收入占比提升、维修服务收入占比提升,毛利率基本维持稳定。销售费用率15.51%(+1.14pp),管理费用率4.91%(+0.25pp),研发费用率15.15%(+1.01pp),财务费用率-1.30%(-0.24pp),四费率34.26%(+2.16pp),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均有所提升,主要系公司持续深化技术和人才储备,强化营销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投资建议:在行业整顿背景下,公司2023年业绩实现较快增长,彰显发展韧性,下调24、25年盈利预测,新增26年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营收139.3/168.1/202.5亿元(原24、25年为149.1/184.2亿元),同比增速22.0%/20.7%/20.5%,归母净利润24.0/29.7/36.0亿元(原24、25年为26.4/31.6亿元),同比增速21.6%/23.6%/21.3%,当前股价对应PE=46/37/31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地缘政治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8页
      2024-05-15
    • 2024年一季度归母净利同比增长22%,新业务快速发展

      2024年一季度归母净利同比增长22%,新业务快速发展

      个股研报
        普门科技(688389)   核心观点   2023年营收呈现良好增长态势,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1%。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11.46亿元(+16.55%),归母净利润3.29亿元(+30.65%),扣非归母净利润3.13亿元(+34.39%)。其中第四季度实现营收3.37亿(+8.71%),归母净利润1.24亿(+25.66%),公司主营的治疗与康复和体外诊断两大业务不断丰富和完善产品体系,同时公司营销能力进一步加强,带动收入呈现良好的增长。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收3.06亿元(+10.06%),归母净利润1.07亿元(+21.69%),保持稳健增长趋势。   治疗与康复类业务快速增长,进一步深化国际业务布局。分产品看,2023年体外诊断类产品营收8.29亿元(+10.73%),其中检验设备营收3.10亿元(+15.68%),检验试剂5.18亿元(+7.96%),临床应用持续上量,特别是发光和糖化两大系列产品拉动了相关业绩增长。2023年治疗与康复类产品营收3.04亿元(+33.79%),其中医用产品类营收2.88亿元(+32.30%),家用产品类营收0.16亿元(+66.51%),核心临床医疗产品如空气波、排痰机等继续保持较好增长,同时皮肤医美系列获得行业好评带动了新业务板块的业绩增长。分地区来看,公司加强国内、国际营销系统能力建设,2023年国内业务营收8.09亿元(+23.82%),国际业务营收3.24亿元(+0.47%),若剔除疫情相关产品,海外业务保持较好增长。   毛净利率持续提升,经营性现金流保持健康优质。随着公司的产品结构不断优化,高毛利率产品销售占比提升,同时规模效应逐步显现,2023年毛利率提升至65.81%(+7.29pp)。销售费用率16.99%(+1.95pp),主要是销售人员工资、差旅费增加以及2023年开始运营电商平台相应的推广费增加;研发费用率14.82%(-2.55pp),管理费用率5.32%(+0.66pp),财务费用率-2.76%(+0.87pp);归母净利率进一步提升至28.68%(+3.10pp)。2023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3.04亿(+11.82%),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与归母净利润的比值达到93%,持续保持健康优质。   投资建议:考虑行业政策和宏观环境的影响,下调2024-25年盈利预测,新增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2024-26年归母净利润为4.20/5.24/6.40亿(2024-25年原为4.30/5.59亿),同比增长27.7%/24.9%/22.0%;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0/16/13倍。公司横跨体外诊断与治疗康复两大优质赛道,拥有高壁垒的电化学发光技术平台,前瞻布局皮肤医美和消费健康领域,成长前景广阔,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销售推广不及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汇率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4-05-15
    • 23年收入稳健增长,坚持推进研发与国际化

      23年收入稳健增长,坚持推进研发与国际化

      个股研报
        东富龙(300171)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2023年实现收入56.4亿元(+3.2%),归母净利润6亿元(-29.1%),扣非归母净利润5.6亿元(-28.6%);2024Q1实现收入11.1亿元(-22.1%),归母净利润0.6亿元(-72%),扣非归母净利润0.6亿元(-73.4%)。   2023年收入稳健增长。2023年公司制剂事业部实现收入30.7亿元(+15.31%),生物工艺事业部实现收入13.3亿元(-21.64%),工程事业部实现收入5.9亿元(-0.08%),食品事业部实现收入3.3亿元(+0.33%),售后服务与配件实现收入3.2亿元(+32.7%),其他业务收入实现收入0.1亿元(+217.78%)。海外业务实现收入12.5亿元,收入占比为22.21%(+19.45%)。2023年公司毛利率为35.33%,同比-3.72pp。2023年公司管理/销售/研发费用分别为3.4亿/5.5亿/3.8亿元,同比增长30.2%/17.43%/14.03%。2024年Q1公司实现收入11.1亿元(-22.07%),净利润较同期下降72.01%,主要系受市场竞争影响,公司在产品覆盖、客户覆盖及区域覆盖等策略上作出动态适配,导致毛利率有所下降。   持续扩展事业,耕耘海外市场:公司具有优势包括较强的创新研发能力,完善的销售网络,领先的品牌优势和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的能力;相比国外龙头企业,公司在扩大规模和开发核心技术方面依旧面临挑战。公司提出“M+E+C(AI)”策略,专注药物制造科学与药机科学的研究,践行制药装备与制药工艺的融合,并且坚定推进国际化战略。   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净利润分别为3.2亿元、3.9亿元、4.6亿元。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景气度不及预期、公司研发进展不及预期、竞争格局恶化等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4-05-15
    • 磁电新品驱动下2023年业绩快速增长,医美等有望逐渐成熟

      磁电新品驱动下2023年业绩快速增长,医美等有望逐渐成熟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