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025)

    • 护肤品业务调整致营收下滑8.6%,医疗终端业务表现优异

      护肤品业务调整致营收下滑8.6%,医疗终端业务表现优异

      个股研报
        华熙生物(688363)   核心观点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42亿元,整体业绩增长有所承压。公司2024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1亿元,同比-8.61%,归母净利润3.42亿元,同比-19.51%,扣非净利润3.16亿元,同比-12.38%。其中二季度营收同比-18.09%,归母净利润同比-56.1%,扣非净利润同比-59.7%。整体业绩在公司护肤品业务转型调整以及内部处于推动管理变革、产品线梳理阶段有所承压。   原料业务增长稳健,医疗终端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2%,护肤品业务调整承压分业务看,公司上半年原料业务实现收入6.3亿元,同比增长11.02%,其中国际原料业务在欧洲、日本、美洲等地销量实现持续增长。公司医疗终端业务收入7.43亿元,同比增长51.92%,其中皮肤类医疗产品收入同比增长70.14%,受益于微交联润致娃娃针等放量增长及医美产品矩阵完善及医美机构覆盖率同比提升超过50%。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收入13.81亿元,同比下降29.74%,占比仍有49%,受产品线梳理调整等因素影响,短期增长承压。   高毛利医美产品占比提升带动毛利率增长,现金流状况良好。公司2024上半年毛利率74.52%,同比+0.72pct,受益于高毛利的医美类产品占比提升。上半年销售费用率41.93%,同比-4.25pct,公司品牌加强精细化投放管控。上半年管理费用率8.77%,同比+2.09pct,受报告期内咨询费用增加、人员调整带来一次性薪酬支出增加等因素影响。同时上半年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65亿元,同比增长41.95%,业务调整梳理优化投放下现金流状况转优。   风险提示:功能性护肤品调整不及预期;新品推广不及预期;竞争环境恶化   投资建议:从公司主要业务看,原料业务在海外拓展及应用场景拓宽下预计保持稳健增长。医疗终端业务继续聚焦优势医美产品,持续构建完整产品体系,及扩大机构覆盖的广度和深度实现持续增长。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在品牌梳理及调整进一步推进下,通过积极优化渠道结构及开拓新品类、新产品,中长期仍有成长空间。考虑功能性护肤品业务短期仍处于品牌梳理及组织调整期,预计带来收入承压及相关管理费用有所提升,我们下调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7.51/9.15/10.96亿元(前值分别为9.12/11.22/13.54亿元),对应PE分别为34.3/28/23.2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4-08-25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产品换挡期业绩略微承压,创新转型稳步推进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产品换挡期业绩略微承压,创新转型稳步推进

      个股研报
        健康元(600380)   产品换挡期业绩略微承压,创新转型稳步推进,维持“买入”评级   2024H1公司收入82.34亿元(同比-5.56%,以下为同比口径);扣非归母净利润7.62亿元(-2.54%)。公司2024H1业绩波动主要系左沙丁胺醇中选第九批国采,价格及市场份额受到影响所致,后续随着新品种放量,公司业绩有望保持稳健增长。公司2024H1毛利率63.31%(+0.85pct);净利率为-20.60%(+1.93pct)。2024H1公司销售费用率25.46%(-2.05pct);研发费用率8.68%(-0.10pct)。基于2024年左沙集采执行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下调2024-2026年预测,预计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4.82/16.49/18.27亿元(原预计为16.47/19.70/23.41亿元),EPS为0.79/0.88/0.98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为14.3/12.9/11.6倍,维持“买入”评级。   吸入制剂受左沙影响收入有所波动,保健品业务持续攀升   2024H1化学制剂收入40.74亿元,占比49.85%;原料药收入26.44亿元,占比32.35%;中药收入7.79亿元;诊断试剂及设备收入3.94亿元(+32.33%);保健食品通过协同发展的市场策略,销售保持快速增长,2024H1保健品收入1.80亿元(+106.37%);生物制药收入0.88亿元。重点领域看,呼吸收入6.02亿元(-25.50%),主要系左沙中标集采,价格及市场份额大幅下降所致;促性激素收入15.49亿元(+12.51%);消化道13.01亿元(-19.96%);精神2.97亿元(+6.68%)。   吸入制剂领跑者,创新药与高壁垒制剂节奏加快   公司扎实推进“创新药+高壁垒复杂制剂”双轮驱动战略。创新药方面,公司发挥妥布霉素纳入医保的优势,加强目标医院的开发,应对左沙集采价格下降带来的挑战;抗流感新药TG-1000已于2024年8月报产,预计2025H2获批,TG-1000有效治疗期长,预计上市后快速放量。在高壁垒复杂制剂方面,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粉雾剂为国内首仿,该产品竞争格局良好,有望为公司提供业绩新增量。目前公司正值产品换挡期,我们预计随着左沙集采负面影响出清,叠加新药妥布霉素、TG-1000以及舒列迭逐步放量,公司价值属性有望进一步凸显。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化风险、新药研发风险、原材料供应和价格波动风险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8-25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4H1业绩同比+48.6%,营养品量价齐升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4H1业绩同比+48.6%,营养品量价齐升

      个股研报
        新和成(002001)   业绩同比高增长,维生素、蛋氨酸量价齐升,2024H2高景气有望持续   公司发布2024年中报,实现营收98.45亿元,同比+32.7%;归母净利润22.04亿元,同比+48.6%;扣非净利润21.57亿元,同比+56.9%。其中Q2实现营收53.46亿元,同比+40.5%、环比+18.8%;归母净利润13.35亿元,同比+58.9%、环比+53.5%;扣非净利润13亿元,同比+64.8%、环比+51.6%,业绩接近此前预告上限,主要受益于营养品量价齐升及降本增效。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44.21、52.66、60.84亿元,对应EPS为1.43、1.70、1.97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为13.5、11.3、9.8倍。我们看好公司坚持“化工+”和“生物+”战略主航道,坚持创新驱动,有序推进项目建设,维持“买入”评级。   维生素价格上涨,蛋氨酸盈利能力强劲、规模持续扩张,新材料布局PA66分业务看,2024H1营养品、香精香料营收66.8、19.2亿元,同比+38.30%、+17.94%;毛利率35.86%、49.69%,同比+6.98pcts、-1.79pcts;此外新材料营收7.2亿元,同比+24.89%。分子公司看,2024H1山东新和成氨基酸营收32.1亿元、净利润11.8亿元,净利率高达36.8%,同比+11.1pcts,随着与中石化合资规划的18万吨液体蛋氨酸(计划2024年底建成)及山东新和成氨基酸蛋氨酸一体化提升项目(增加7万吨)陆续建成,远期公司蛋氨酸年产能将达到55万吨,规模优势有望助力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据Wind和博亚和讯数据,2024年以来供给扰动带动维生素价格底部上行,8月7日巴斯夫宣布VA、VE等不可抗力,并预计2025年1月才能重启;此前2024年2月15日帝斯曼宣布拟于2025年前剥离动物营养与健康业务,Q3(截至8月23日)VA(50万IU/g)、VE(50%)、VD3(50万IU/g)市场均价分别为147.2、113.9、201.3元/公斤,环比Q2分别+70%、+62%、+235%,2024H2维生素高景气有望延续。新材料板块,公司公告以丁二烯等为原料投资约100亿元建设尼龙新材料项目,包括一期10万吨/年己二腈-己二胺、二期40万吨/年己二腈-己二胺并向下游材料端延伸建设40万吨/年尼龙66。   风险提示:维生素、蛋氨酸行业竞争加剧,项目投产不及预期,汇率波动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4-08-25
    • 2024年半年报点评:丸美品牌增长提速,线上转型持续推进,24H1业绩高增

      2024年半年报点评:丸美品牌增长提速,线上转型持续推进,24H1业绩高增

      个股研报
        丸美股份(603983)   事件:丸美股份发布2024年半年报。24H1,公司实现营收13.52亿元,yoy+27.65%;归母净利润1.77亿元,yoy+35.09%;扣非归母净利1.66亿元,yoy+40.21%。单Q2看,公司实现营收6.91亿元,yoy+18.58%;归母净利润0.66亿元,yoy+26.71%;扣非归母净利0.62亿元,yoy+39.24%。   丸美品牌增长提速,线上渠道维持较好增长,24H1公司整体营收同比   28%。24H1,公司实现营收13.52亿元,同比+27.65%;分品牌看,1)主品牌丸美:24H1实现营收9.3亿元,同比+25.87%,营收占比为68.77%,丸美收入增长主要系丸美天猫旗舰店同比增长34.29%、丸美抖快同比增长30.05%。24H1丸美品牌继续围绕大单品策略进行营销和推新,产品方面,以小红笔眼霜和双胶原小金针次抛精华为核心大单品,并储备双胶原眼霜和蝴蝶眼膜为备选大单品,24H1小金针次抛精华和蝴蝶眼膜均完成2.0版的迭代升级;营销方面,通过“何必看眼色”等情感营销主题活动、官宣青春代言人曾舜晞、召开第四届重组胶原蛋白科学论坛等,从情感、文化和科学三方面加强品牌宣传,夯实以眼霜、抗衰、科技为核心的品牌心智。在大单品策略下,24H1丸美天猫旗舰店TOP5核心单品销售占比69%,产品集中度进一步提升。2)第二品牌PL恋火:24H1   实现营收4.17亿元,同比增长35.83%,营收占比为30.84%;恋火坚守高质极简的底妆心智,持续打磨及完善看不见和蹭不掉两大系列产品,其中蹭不掉系列于24年5月上新蹭不掉粉饼、蹭不掉粉底液3.0升级版,新品主要针对夏季热汗及易出油肌肤,加大场景应用和人群的渗透;此外,品牌还推出限定版产品,加强与用户的情感联结,例如2月情人节季推出看不见气垫ALL PINK限定版,传递女生悦己理念。分渠道看,1)线上:24H1营收为11.39亿元,同比+34.85%,占主营业务收入的84.34%,线上持续较好增长;2)线下:24H1营收为2.12亿元,同比-1.16%,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5.66%,线下24Q2表现未及预期。   产品结构优化、持续推进降本增效,盈利能力稳步提升,24H1扣非归母净利率同比+1.1pct至12.3%。1)毛利率端,24H1/Q2,公司毛利率为74.68%/74.75%,同比+4.55/+3.44pct,主要系公司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及精益管理所致。2)费用率端,24H1/Q2,公司销售费用率为53.06%/55.70%,同比+4.58/+2.35pct,主要系在线上竞争激烈、流量成本高涨的同时,公司坚定推进品牌建设和科学传播投入所致;管理费用率为3.44%/3.71%,同比-1.03/-0.85pct,主要系公司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在保持收入增长同时亦控制好管理费用;研发费用率为2.65%/2.84%,同比-0.09/+0.15pct。3)净利率端,24H1/Q2,公司归母净利率为13.05%/9.54%,同比+0.72/+0.61pct;扣非归母净利率为12.30%/8.98%,同比+1.10/+1.33pct。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眼部护理及抗衰领域龙头企业,主品牌丸美积极调整渠道与产品结构恢复稳健增长,新锐彩妆品牌恋火差异化深耕底妆赛道打造第二成长曲线,看好公司未来品牌力、产品力提升驱动收入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3、4.72、5.76亿元,现价(2024/8/23)对应PE分别为24X、19X、15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新品开发不及预期;线上渠道转型不及预期。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8-25
    • 主业短期承压,健民大鹏表现稳健

      主业短期承压,健民大鹏表现稳健

      个股研报
        健民集团(600976)   事件   2024H1,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0.10亿元,同比-7.02%;归母净利润2.39亿元,同比-5.16%;扣非归母净利润1.94亿元,同比-16.65%。2024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39亿元,同比-9.46%;归母净利润1.40亿元,同比-8.49%;扣非归母净利润1.04亿元,同比-27.23%。   按利润结构拆分,2024H1,公司主业实现归母净利润0.82亿元,同比-41.7%;投资收益(主要来自健民大鹏)实现1.13亿元,同比+21.0%。   营销考核模式转变,主业短期承压   2024H1,公司医药工业实现收入9.06亿元,同比-19.40%,主要是公司全面启动营销体系改革所致,考核模式由原来的发出考核变为纯销考核,加大渠道精细化管理力度和合规体系建设,上半年医药工业收入有一定的下滑,但公司OTC渠道重点产品市占率提升,渠道价值链持续优化,库存基本降至合理水平。医药商业实现收入10.93亿元,同比+7.21%。   整体盈利能力稳健   2024H1,公司销售毛利率为42.99%,同比-3.42pct,主要系中药材价格上涨,公司医药工业的原材料采购成本与上年同期相比有一定的增长;公司销售净利率为12%,同比+0.28pct;销售费用率为31.48%,同比-0.93pct;管理费用率为4.23%,同比+0.18pct;研发费用率为2.01%,同比+0.38pct。2024H1,公司加大品牌建设,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健民”牌便通胶囊的广告投入,同时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相比有所增长。   持续加大品牌能力建设,新品市场开发符合预期   公司持续以品牌驱动为核心,专注于核心单品的打造,2024H1,龙牡壮骨颗粒实现销量2.2亿袋,同比-33.29%,OTC产品线坚持以纯销为导向,有效降低渠道库存。便通胶囊实现销量1.76亿粒;新品七蕊胃舒胶囊实现销量777.18万粒,市场开发符合预期。   盈利预测与估值   2024H1,公司主业短期承压,投资收益表现稳健,我们将2024-2026年营业收入预测由50.94/59.40/69.33亿元下调至44.46/48.94/53.93亿元;归母净利润预测由6.26/7.51/9.02亿元下调至5.33/6.38/7.49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政策波动风险,投资收益波动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8-25
    • 业绩符合预期,静待华润赋能逐步兑现

      业绩符合预期,静待华润赋能逐步兑现

      个股研报
        博雅生物(300294)   投资要点:   公司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8.96亿元,同比下滑41.87%,实现归母净利润3.16亿元,同比下滑3.0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56亿元,同比增长0.57%。   新获4个采浆站+1张生产牌照,外延空间变大。2024Q2,实现营业收入4.47亿元,同比下滑39.14%,实现归母净利润1.64亿元,同比增长5.3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10.02%,业绩符合预期。核心血制品业务方面,2024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90亿元,同比增长3.64%,实现净利润3.19亿元,同比下降42.2%,原因主要系母公司去年同期收到控股子公司分红2.5亿元及理财收益同比下降等综合因素所致。2024上半年,公司实现采浆量246.89吨(不包括绿十字52.1吨),同比增长14.63%;核心产品批签发方面,2024上半年白蛋白批签发60.6万瓶(折合10g/瓶),同比下滑1.9%,静丙批签发45.6万瓶(折合2.5g/瓶),同比增长0.7%,纤原批签发34.1万瓶(折合0.5g/瓶),同比增长9.1%。   公司经营效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绿十字采浆量和吨浆利润未来均有较大弹性:博雅近期收购了绿十字,考虑到上市公司在经营能力方面处于行业较高水平,在上市品种方面,产品涵盖白蛋白、静丙和凝血因子等9个品种,纤原等品种处于行业前列水平。绿十字目前平均单站采浆量在26吨,离行业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判断依托博雅较为优秀的管理水平,绿十字未来的采浆量和吨浆利润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此外,本次收购博雅生物获得新的生产牌照(安徽省),考虑到新的牌照对当地新拿采浆站能力的提升,我们认为未来大股东华润医药在外延方面的施展空间更大。   公司是华润旗下唯一血制品平台,未来战略地位十分重要。2021年,华润医药正式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公司成为华润旗下唯一血制品平台,华润近年来在新浆站申请、资源嫁接、浆站运营等方面给予公司大力支持,考虑到血制品行业本身具有较强的资源属性,以及极高的准入壁垒,属于长坡厚雪型赛道,我们认为博雅生物未来在华润大健康板块中将占据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未来公司新拿浆站潜力值得期待,公司目标力争十四五期间,通过相应的战略举措,力争实现浆站总数量、采浆规模翻番。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5.9、6.7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130.6%、8.3%、12.9%,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29、27、2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竞争格局恶化风险;销售不及预期风险;行业政策风险等。
      华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页
      2024-08-25
    • 上半年收入端略有承压,看好公司长期发展

      上半年收入端略有承压,看好公司长期发展

      个股研报
        昆药集团(600422)   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受业务结构调整及针剂业务收入下滑影响,2024H1营业收入同比降低5.7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74%,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9.75%。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在多个产品取得研发突破;并加速国际市场开拓与品牌打造,启动收购华润圣火方案,有效推进业务整合。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2024H1公司收入端略有承压,“昆中药1381”核心品种表现亮眼。公司2024H1实现营业收入35.54亿元,同比降低5.73%,收入端短期承压,主要受业务结构调整及针剂业务收入下滑的影响;归母净利润2.29亿元,同比增长2.74%;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60亿元,同比减少9.75%。昆中药系列产品销售表现突出,2024H1参苓健脾胃颗粒、舒肝颗粒和香砂平胃颗粒三大核心单品销售同比增长超20%。   专注品牌打造与国际化布局,渠道赋能促进销量攻坚。公司加速国际化布局,截至2024H1,23份海外注册申请已获12个批文,产品成功进入多个国家市场,国际公立市场开拓迈出重要步伐。血塞通软胶囊入选云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销售创下近年同期历史新高;胃颗粒产品获评“最受药店欢迎的明星单品奖”。公司借助三九商道的基础,进一步整合商业渠道、优化原有商业模式,推进全国零售和医疗渠道整合,聚焦核心客户和终端销量增长,推动新型医药营销模式发展。依托“铁架子工程”“蒲公英计划”,以及“冠军计划”,提升品牌认知和市场占有率。   收购圣火启动三七业务战略整合,积极推进产品研发。公司于2024年6月审议通过收购华润三九持有的华润圣火51%股权方案,旨在加强公司在心脑血管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推进三七业务的战略性整合。未来公司将充分利用华润圣火“理洫王”和昆药“络泰”血塞通系列产品的资源优势,满足银发群体在慢病管理方面的需求。同时,公司持续加大创新力度,2024H1研发投入0.38亿元,同比增长24.73%。截至2024H1,公司自主研发产品取得重要进展,氯硝西泮注射液已获批并通过一致性评价;双氢青蒿素磷酸哌喹片完成国际组织公立采购产品及供应商认证;新药临床研究和多个仿制药项目取得关键进展,我们预计新老产品的逐步放量将为公司业绩带来更多增量空间。   估值   由于公司上半年受到业务结构调整及针剂业务承压的影响,所以我们调整了盈利预测。预期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9亿元、6.57亿元、8.34亿元,EPS分别为0.69元、0.87元和1.10元,PE分别为20.7倍、16.3倍、12.9倍。“昆中药1381”核心产品持续放量,公司并入华润体系后实现全方位赋能,2024年公司正式发布未来五年(2024年-2028年)的战略发展规划,我们看好公司长期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政策变动风险,产品开发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成本上涨风险。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8-25
    • 业绩增长稳健,中大型机占比持续提升

      业绩增长稳健,中大型机占比持续提升

      个股研报
        新产业(300832)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中报,24H1收入22.1亿元(+18.5%),归母净利润9.0亿元(+20.4%);分单季度看,24Q1/Q2收入为10.2/11.9亿元,增速为+16.6%/+20.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4.8亿元,增速为+20.0%/+20.8%,业绩增长稳健。   24H1海外内业绩增长保持稳健。分地区来看,公司持续开拓国内和海外市场,实现海内外稳健增长,24H1国内收入为14.1亿元(+16.3%),海外收入为8.0亿元(+22.9%),国内:海外收入占比接近6:4。   国内:持续推进中高速机和流水线,拓展大型终端客户。国内业务方面,公司延续中高速机市场销售策略,持续推广高速化学发光分析仪X8、X6和流水线产品进入大型医疗机构。24H1化学发光仪器装机796台,其中大型机占比达75.1%,带动常规试剂销量的稳步提升,试剂端同比增长18.5%。相比2023年末,公司服务的三级医院数量增加101家。   出海:实施细分市场区域化管理,认可度进一步提高。公司针对海外市场实施区域化管理模式,每个细分区域采用独立的营销、售后、市场及商务四位一体模式,提升海外渠道覆盖和产品服务能力。在重点市场国家进行本地化布局,截止24H1公司已完成10家海外全资子公司设立,新增发光仪器装机2281台,其中中大型机占比明显提升至64.8%(+10.1pp)。得益于海外市场装机数量的快速增长和中大型机占比的提升,海外试剂收入同比增长29.1%。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0/63/7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25/33亿元,建议保持关注。   风险提示:集采降价及监管政策风险;海外销售不及预期风险;竞争加剧风险等。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4-08-25
    • 利润增速亮眼,区域布局进一步完善

      利润增速亮眼,区域布局进一步完善

      个股研报
        爱尔眼科(300015)   2024年8月24日,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2024H1公司实现收入105.45亿元(同比+3%),实现归母净利润20.50亿元(同比+2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7.85亿元(同比+1%)。   单季度来看,2024年Q2公司实现收入53.49亿元(同比+2%),实现归母净利润11.50亿元(同比+2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9.42亿元(同比-6%)。   经营分析   终端需求稳步提升,业务增长有韧性。终端需求方面,公司2024H1实现了门诊量794.07万人次(同比+9.03%),手术量64.99万例(同比+6.92%)。医疗行业需求有其刚性属性,随着未来经济逐步回暖,国内需求不断提振,眼科行业需求也有望快速提升。其中2024H1公司屈光项目收入41.55亿元(同比+4%)、白内障项目收入17.35亿元(同比+4%)、视光服务项目实现收入23.71亿元(同比+3%)、眼前段收入9.12亿元(同比+5%)、眼后段项目收入7.20亿元(同比+5%),各板块业务增长彰显强韧性。   规模效应下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3年公司实现毛利率49.44%(同比-0.02pct),净利率20.95%(同比+2.08pct),盈利能力稳步提升。拆解来看,屈光项目毛利率57.19%(同比-0.53pct)、视光服务项目毛利率55.95%(同比+0.71pct),白内障业务毛利率37.50%(同比+0.02pct),视光及白内障业务盈利能力有所提升。费用率方面,受益于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公司整体费用率保持稳定。国内外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公司继续推进中心城市和重点省会城市的区域性眼科中心建设,通过收购进一步完善各省区内地、县市的医疗网络,加大眼科门诊部(诊所)网络布局。截至2024H1,公司境内医院311家(同比+82家),门诊部202家(同比+34家)。海外方面,公司已布局140家眼科中心及诊所(同比+16家),逐渐形成覆盖全球的医疗服务网络。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考虑消费医疗整体环境,我们下调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润至40.41/46.79/53.1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0%、16%、14%,EPS分别为0.73、0.76、0.84元,现价对应PE为23、20、1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人才短缺风险;跨区发展风险;医疗安全性事故纠纷风险;合规监管风险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8-25
    • 高基数下短期承压,24H2有望迎来拐点

      高基数下短期承压,24H2有望迎来拐点

      个股研报
        太极集团(600129)   投资要点:   公司高基数下短期承压,Q3有望迎来拐点   24年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8.17亿元,同比下滑13.64%;实现归母净利润4.95亿元,同比下滑12.5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7亿元,同比下滑17.81%。   24年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09亿,同比下滑21.94%;实现归母净利润2.48亿元,同比下滑2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52亿元,同比下降24.49%。   高基数下短期承压,中长期拐点明确:公司23H1疫后需求提高,部分品种强势放量,形成较高基数,23H1收入占全年58%,22H1仅占51%,20-21年分别占比51%/53%,23H1归母净利润与扣非净利润占比高达69%和74%,22H1二者占比分别为35%和49%,高基数下短期业绩承压,23H2相对基数较低,我们预计公司业绩有望在24H2迎来拐点,单季度重回增长轨道。   工业板块高基数+库存压力下短期承压   分板块来看,24H1公司医药工业实现销售收入50.79亿元,同比下降19.77%;医药商业实现销售收入37.41亿元,同比下降10.96%;中药材资源板块实现销售收入4.9亿元,同比下降16.39%;大健康板块实现销售收入2.65亿元,同比增长79.63%。24H1主要受去年同期高基数及部分产品社会库存较高等因素影响。   营销体系持续优化,核心品种战略明确。   公司积极发展其藿香产品系列,加大渠道和分销力度,打造终端样本,实现连锁覆盖率超85%,通过藿香正气口服液、胶囊、颗粒、水、丸、加味丸、合剂等全新包装,采用差异化策略,推动市场增长;在呼吸产品群方面实施“四百万工程”和“8228”学术营销策略,提升急支糖浆和鼻窦炎口服液等产品的OTC上柜率及基层医院覆盖率,分别提升25%和20%,同时焕新上市成人及儿童呼吸产品。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由于上半年收入与利润下滑,我们将2024/2025/2026年公司营收由181.88/205.73/231.18亿元,分别下调至172.4/193.26/215.73亿元,增速为10%/12%/12%。将2024/2025/2026年公司净利润由11.05/14.09/17.65亿元,分别下调至9.57/12.28/15.45亿元,增速为17%/28%/26%。太极集团自国药入主改革成效显著,藿香+急支中药大单品与二线品种持续放量,中长期成长潜力充足,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销售和推广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行业政策风险。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页
      2024-08-25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