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8168)

    • 多因素叠加影响Q1业绩,核心增长逻辑不变

      多因素叠加影响Q1业绩,核心增长逻辑不变

      个股研报
      好的,我将根据您提供的报告内容和要求,生成一份专业、分析性的Markdown格式报告摘要。 中心思想 多因素叠加致Q1业绩承压,但核心增长逻辑未变 透景生命2018年一季报显示,营收和净利润增速有所放缓,略低于市场预期。这主要受到内部培训影响销售以及费用支出增加的影响。但公司紧抓市场需求,不断拓展产品线,尤其在肿瘤标志物检测领域拥有独特优势。 维持“推荐”评级,看好公司未来发展 平安证券维持对透景生命“推荐”评级,认为公司在流式荧光平台上的优势明显,且不断推出新产品,上市后销售人员的补充也将逐步显现效果。预计2018-2020年EPS分别为2.75、3.63、4.67元。 主要内容 事项:2018年一季报业绩分析 公司2018年一季报显示,实现营收5342.87万元,同比增长21.97%;实现归属净利润1292.89万元,同比增长2.04%,扣非后归属净利润1255.98万元,同比增长0.19%。 平安观点:内部培训及费用增加影响短期业绩 内部培训影响销售及毛利率 公司2月份进行了较长时间的整体培训,影响了销售工作,导致Q1整体收入增速未达预期。2月的业务停滞也使得公司的固定生产成本显得更为突出,2018Q1整体毛利率为78.76%,比上年同期下降3.42%。 销售及管理费用率上升 公司2018Q1销售费用率为31.32%,比上年同期增加1.93PP,系营销人员、活动增加以及仪器投放数量上升后折旧增加所致;管理费用率24.75%,比上年同期增加6.62PP,主要因为股权激励摊销费用和在研项目进入临床阶段导致研发费用增加。 产品拓展:紧抓市场需求,产品线不断丰富 公司在流式荧光、PCR等多技术平台上持续进行产品开发,满足市场需求。流式荧光平台向TORCH、心血管、自免疫等领域拓展;PCR平台推出肺癌甲基化检测产品。与日立合作推出半开放式流水线,加深客户绑定,强化市场地位。 投资建议:维持“推荐”评级 公司在肿瘤标志物检测领域拥有独特优势,不断进行产品开拓,上市后销售人员数量得到有效补充,效果将逐步显现至收入端。维持2018-2020年EPS预测,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注册进度不达预期 产品推广不达预期 产品降价风险 总结 透景生命一季报业绩受到内部培训和费用增加的影响,短期业绩承压,但公司核心增长逻辑未变。公司紧抓市场需求,不断拓展产品线,尤其在肿瘤标志物检测领域拥有独特优势。平安证券维持对公司“推荐”评级,看好公司未来发展,但同时也提示了产品注册、推广以及降价等风险。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18-04-27
    • 季节性扰动带来低预期,不改全年加速高增长趋势

      季节性扰动带来低预期,不改全年加速高增长趋势

      个股研报
      # 中心思想 ## 一季报低预期不改全年高增长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透景生命2018年一季度业绩受到季节性因素和费用增加的影响,低于市场预期,但全年加速增长的趋势不变。 ## 销售扩张和技术优势驱动增长 公司通过扩张销售团队、加大研发投入以及利用自身的技术和产品优势,有望在免疫诊断领域实现进口替代,保持业绩的快速增长。 # 主要内容 ## 一季报业绩分析 透景生命2018年一季度实现收入5343万元,同比增长22.0%,归母净利润1293万元,同比增长2.0%,低于预期。主要原因是春节因素扰动和销售扩张、股权激励以及研发投入带来的费用压力。 ## 销售团队扩张与费用控制 上市后公司销售团队快速扩张,仪器安装数量增加,销售费用增长较快。股权激励和研发投入也导致管理费用增长。但全年来看,销售扩张有望加速收入增长,整体费用率可控。 ## 技术与产品优势 公司以产品和技术研发为基础,高通量流式荧光技术具有显著优势,已在高端三级医院市场取得进口替代成果。 ## 盈利预测与评级 维持公司2018-2020年EPS为2.87/4.12/5.81元,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 风险提示 报告提示了产品大幅降价和自有仪器注册受阻等风险。 ## 财务摘要和估值指标 | 指标 | 2016A | 2017A | 2018E | 2019E | 2020E | |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231 | 303 | 416 | 585 | 823 | | 增长率(%) | 36.5 | 31.0 | 37.3 | 40.7 | 40.7 | | 净利润(百万元) | 97.8 | 127 | 174 | 250 | 352 | | 增长率(%) | 48.6 | 29.7 | 37.3 | 43.5 | 40.9 | | 毛利率(%) | 80.7 | 80.6 | 81.8 | 82.7 | 82.6 | | 净利率(%) | 42.3 | 41.9 | 41.9 | 42.7 | 42.7 | | ROE(%) | 33.9 | 14.2 | 16.3 | 19.0 | 21.3 | | EPS(摊薄/元) | 1.61 | 2.09 | 2.87 | 4.12 | 5.81 | | P/E(倍) | 61.81 | 47.7 | 34.7 | 24.2 | 17.2 | | P/B(倍) | 20.93 | 6.7 | 5.6 | 4.6 | 3.7 | # 总结 ## 业绩短期承压,长期向好 透景生命一季度业绩受季节性因素和费用影响低于预期,但公司通过销售团队扩张、技术创新和进口替代策略,有望在未来实现业绩加速增长。 ##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考虑到公司长期发展潜力,维持对透景生命的“强烈推荐”评级。
      新时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18-04-27
    • 规模持续扩张,现金流改善已显成效

      规模持续扩张,现金流改善已显成效

      个股研报
      好的,我将按照您提供的要求,对润达医疗(603108)的公司季报点评报告进行总结和分析。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如下: 规模扩张与现金流改善并进: 润达医疗通过整合扩张,已初步实现全国覆盖,经营现金流显著改善,主要得益于业务收缩、应收账款考核加强以及向上游议价能力增强。 自产产品与集成业务协同发展: 公司在渠道扩张的同时,注重自产产品的打造,并借助集成业务的推广实现快速放量,同时积极布局发光检测设备与流水线,有望进一步提升医院检验科的自主规划能力。 维持“推荐”评级: 报告看好公司作为IVD渠道变革受益者和综合服务提供商的长期发展,维持对公司2018-2020年EPS的预测,并维持“推荐”评级。 主要内容 公司一季报业绩分析 营收与净利润大幅增长: 公司2018年一季度实现营收12.95亿元,同比增长70.58%;实现归属净利润5642.97万元,同比增长69.99%,扣非后归属净利润5853.44万元,同比增长89.29%,符合预期。 规模扩张与盈利能力分析 全国覆盖与内生增长: 公司通过过去两年的整合扩张,已初步实现全国覆盖。2017年并购的北京东南与长春金泽瑞估计为2018Q1额外提供了30-40%的并表增量,对应的内生增速也在30-40%。 毛利率与费用率优化: 2018Q1公司总体毛利率为26.81%,相比上年同期下降0.44%;销售费用率为7.42%,比上年同期下降0.99%;管理费用率为5.44%,比上年同期下降2.81%。 经营现金流显著改善: 在收入规模显著上升的同时,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445.01万元,而上年同期为-8585.05万元,显著得到改善。 自产产品与集成业务发展 自产产品逐步放量: 糖化血红蛋白仪、生化试剂、质控品等自有产品在自主销售的同时逐步接入集团采购业务,有望借助集成业务的推广实现快速放量。 发光产品与流水线布局: 公司的发光检测设备与流水线也已上市,目前发光产品正在试用阶段,有望于2019年正式展开销售。公司与A&T合作的开放式流水线已经在上海市曙光医院完成装机并投入使用,2018年公司有望额外再安装10条左右的线体,进一步帮助医院实现检验科的自主规划。 投资评级与风险提示 维持“推荐”评级: 两票制与营改增作用下,IVD渠道集中度快速上升,公司凭借多年深耕集成业务的经验与上市公司融资优势向全国扩张,成为渠道变革的主要受益者之一。公司所提供的综合服务能够在降低医院采购成本的同时提高实验室运行效率,已成为行业发展趋势。维持2018-2020年EPS为0.58、0.75、0.92元的预测,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业务推广不达预期 政策风险 行业降价风险 总结 润达医疗2018年一季报显示,公司在规模扩张的同时,盈利能力和现金流状况均得到改善。公司通过内生增长和外延并购,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业务覆盖。同时,公司注重自产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并积极布局发光检测设备与流水线等高附加值产品。平安证券维持对公司“推荐”评级,但同时也提示了业务推广、政策和行业降价等风险。总体来看,润达医疗作为IVD渠道变革的受益者,未来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18-04-26
    • 业绩高速增长,向全国性医院综合服务商蜕变

      业绩高速增长,向全国性医院综合服务商蜕变

      个股研报
      好的,我将根据您提供的报告内容和要求,产出符合您要求的MarkDown格式的报告摘要。 中心思想 业绩高速增长与全国性扩张:瑞康医药2017年业绩高速增长,营收和净利润大幅提升,同时积极进行全国性布局,省外业务收入占比显著提高,公司已蜕变为全国性医药流通公司。 综合服务商模式与内生整合:公司医院综合服务商模式运行良好,进入全国复制阶段。同时,公司进入并购后的内生整合期,预计资产负债表将逐季优化。 主要内容 公司业绩总结 营收与利润双增长:201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3亿元(+49.1%),归母净利润10.1亿元(+70.7%)。2018Q1实现营业收入71.3亿元(+43.2%),归母净利润2.8亿元(-4%),扣除会计估计变更影响,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3.84%。 业务条线与区域分布 器械业务与省外收入增长迅速:2017年药品总收入158.9亿元(+25.4%),医疗器械配送业务收入73.3亿元(+153%)。省外实现收入91.1亿元(+265%),省外业务占比提升至39.1%。 全国性布局与综合服务商模式 完成全国31个省份布局:公司外延扩张加速,业务已覆盖全国31个省份。 医院综合服务商模式:公司提供医疗器械和医用耗材配送服务,业态由“配送+垫资”转型为“配送+代理+金融”一体的医院管家,并进入全国复制阶段。 并购整合与盈利预测 进入并购后的内生整合期:公司引进高管团队,开展供应链金融、信息化建设,预计资产负债表将逐季优化。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18-2020年EPS分别为0.89元、1.18元、1.54元,维持“买入”评级。 总结 本报告分析了瑞康医药2017年年报,指出公司业绩高速增长,器械和省外业务增长迅速,已蜕变为全国性医药流通公司。公司医院综合服务商模式运行良好,进入全国复制阶段,并进入并购后的内生整合期,预计资产负债表将逐季优化。维持“买入”评级。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18-04-26
    • 2018年一季报点评:舒泰清增速超过50%,苏肽生承压,创新转型持续推进

      2018年一季报点评:舒泰清增速超过50%,苏肽生承压,创新转型持续推进

      个股研报
      # 中心思想 ## 业绩符合预期,关注产品结构变化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在于: * 舒泰神2018年一季度业绩基本符合预期,但内部产品结构出现显著变化。 * 舒泰清高速增长,而苏肽生面临压力,需要关注其市场策略调整。 * 公司在创新研发方面持续投入,未来增长点在于创新药的突破。 ## 维持“推荐”评级,看好长期发展 * 维持对舒泰神“推荐”评级,主要基于公司在研产品线的潜力以及管理层对公司长期发展的信心。 * 预计公司未来业绩将维持稳健增长,创新转型值得期待。 # 主要内容 ## 一、公司分季度财务指标分析 本部分主要呈现了公司自2016年Q3至2018年Q1的各项财务指标,包括营业收入、增长率、毛利率、期间费用率、营业利润率、净利润、增长率、每股盈利、资产负债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等。通过这些数据,可以观察公司在不同季度的经营状况和财务表现。 ## 二、业绩基本符合预期,舒泰清增速超过50%,苏肽生承压 * **核心产品表现分化:** 苏肽生销量下降19%,收入端下降20%以上,受医保控费等政策影响;舒泰清销量增速超过50%,收入增速45%,增长强劲。 * **费用控制与研发投入:** 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5.76%,主要通过加强专业化推广和精细化管理实现;管理费用率同比上升3.43%,主要由于研发投入加大。 * **财务状况:** 财务费用因定期存款增加导致利息收入增加,整体财务状况良好。 ## 三、展望2018年,关注三大产品线 * **苏肽生:** 稳定贡献利润,尽可能缩窄收入下滑,巩固市场份额,并开展其他适应症的研究。 * **舒泰清:** 进一步高速增长,收入占比持续提升,有望实现超过40%的增长,并探索非处方药市场。 * **曲司氯铵胶囊:** 逐步放量,预计全年销量达到数十万盒,收入达到百万规模,适应症为膀胱过度活动症。 ## 四、研发进度再梳理,未来公司看点主要在创新研发 * **现有产品拓展及仿制药:** 鼠神经生长因子适应症不断拓展,舒泰清口服液和儿童散剂有望申报生产,一致性评价稳步推进。 * **创新药:** 全新C5a靶点单抗药物BDB-001注射液获得新药临床批文,凝血因子X激活剂准备IND申报,治疗乙肝/艾滋病的小核酸基因药物准备IND申报。 * **外延方面:** 公司未来或有更多创新生物药相关的外延动作。 ## 五、管理层增持彰显长期发展信心 * 公司董事长及其一致行动人拟增持公司股票,累计增持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 * 目前董事长已增持47.26万股,增持金额为562.90万元,占总股本的0.1%。 ## 六、盈利预测与评级 * 预计2018-2020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3亿元、3.08亿元、3.42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7.46%、8.97%、10.87%,EPS分别为0.59元、0.64元、0.71元。 * 维持“推荐”评级。 ## 七、风险提示 * 苏肽生下滑风险 * 创新药研发风险 # 总结 ## 核心产品结构调整,创新转型是关键 舒泰神一季度业绩基本符合预期,但核心产品苏肽生面临压力,而舒泰清保持高速增长。公司在创新研发方面持续投入,并积极拓展新产品线。 ## 维持“推荐”评级,关注长期投资价值 维持对舒泰神“推荐”评级,主要基于公司在研产品线的潜力以及管理层对公司长期发展的信心。投资者应关注苏肽生的市场表现和创新药的研发进展。
      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18-04-26
    • 具备产品和服务双线竞争力的优秀体外诊断企业

      具备产品和服务双线竞争力的优秀体外诊断企业

      个股研报
      好的,我已阅读您提供的报告内容和要求,以下是根据您的指示生成的报告摘要: 中心思想 产品与服务双线并举,提升企业竞争力 美康生物以生化诊断试剂起家,通过不断拓展产品线和延伸业务模式,已发展成为具备产品、渠道和服务综合竞争力的体外诊断企业。公司积极布局流通和服务终端,通过检验科集采和区域医学检验共享中心等业务模式,提升市场份额和行业影响力。 战略转型与长期价值 尽管检验集约化服务短期内可能影响利润水平,但从长远来看,这是公司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提升潜在价值和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战略决策。通过加强终端控制力、提升业绩增速和发挥协同效应,公司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 主要内容 从生化试剂业务到多产品线 再到产品+渠道+服务 公司由生化诊断试剂业务起家,不断发展和延伸业务,目前集研发、生产、销售体外诊断产品和提供第三方医学诊断服务于一体,致力于实现“诊断产品+诊断服务+健康大数据”一体化发展战略。 公司重点构建体外诊断产品体系、云检测平台、医学检验服务体系,架构覆盖基层医疗和家庭的诊疗网络,大力开展区域医学检验中心和医院检验科的集采,打造托管业务,真正成为医学检验集约化系统供应商。 体外诊断产品:品种齐全、销售能力突出、研发后劲足 品种齐全:从生化到多产品线 公司上市前主要产品为体外生化诊断试剂,目前已取得近150项生化诊断试剂产品注册证书,涵盖多个领域,是中国生化诊断试剂领域品种最齐全的生产厂商之一。 公司通过内生研发和外延不断丰富品种,拥有较为完备的注册产品种类,涵盖肾功、肝功、血脂、心血管、风湿、糖尿病等生化、尿液、血细胞、POCT等几大领域,已覆盖医院检验科50%左右的项目。 销售能力突出:扁平化的销售网络 公司营销采用“经销和直销结合,经销为主”模式,经销商以地市级经销商为主,至2015年底已在30个省级地区发展了超过900家经销商。 公司在与经销商合作的过程中逐步探索出经销渠道整合的方式,通过与经销商合作成立平台公司,进一步加快了公司营销渠道的布局。 研发后劲足:产品端维持高投入节奏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2017年投入研发费用9257万元,同比增长60%,且全部费用化。 公司成功研发并能批量生产多种试剂盒所需的关键诊断酶、抗原和抗体,大大降低公司生产成本,提升利润空间。 与日立联手进一步补强仪器竞争能力 2016年,公司与日立诊断签订合作协议书,取得日立生化仪代理权。 公司与日立实现仪器和试剂合作,将帮助公司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扩大生化试剂销售(特别是更好打开高等级医院市场)。 体外诊断流通和服务业务:布局有前瞻性 模式不断升级 从独立实验室到区域医学检验共享中心和检验科集采托管 公司通过独立医学实验室盛德医检所面向各级医疗机构开展病理、生化、免疫、微量元素、基因、染色体、微生物检测等医学诊断服务。 公司积极升级业务模式,从简单的独立实验室收样业务,转向服务属性更强,客户粘性更好,合约更稳定的区域检验共享中心模式和医院检验科集采/托管模式。 中下游业务比例提升短期影响财务指标,但长期为公司打开产业空间 从短期看,随着公司检验科集采和区域检验共享中心业务的做大做强和占比提升,公司整体利润水平将有所下滑,资金压力也将有所上升。 从长期看,这是公司做出的正确决断,也将极大提升公司的潜在价值和发展空间。 投资建议 公司是国内规模和质量领先的生化诊断产品企业,考虑到公司强大的销售能力和渠道网络,以及公司通过研发和外延不断发展充实产品线,提升产品质量,公司在体外诊断产品端的竞争力有望不断增强。 公司在加强产品端的同时,积极展开外延股权合作和渠道商整合,并通过区域检验共享中心等模式迅速提升公司在流通和服务领域的市场份额,我们看好这一战略决策的前景。 预计公司2018-2020年EPS分别为0.88、1.25、1.68元,同比增长42%、43%、34%。我们看好IVD行业商业模式升级的趋势,公司围绕行业发展方向进行积极布局,未来具备成长潜力,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渠道和服务业务高速拓展带来的资金周转压力和利润率下降风险; 并购标的亏损和商誉减值风险; 生化试剂业务竞争加剧,利润水平下降和市场份额提升遇阻的风险; 新产品的研发不达预期风险; 两票制在体外诊断领域落地给并购渠道企业带来的发展风险; 体外诊断收费标准下调带来的定价压力。 总结 美康生物作为国内领先的体外诊断企业,具备产品和服务双线竞争优势。公司通过不断拓展产品线、优化销售渠道和创新服务模式,积极把握行业发展机遇,有望实现业绩的持续增长。尽管短期内面临一定的财务压力,但从长远来看,公司的战略转型将为其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在价值。维持“增持”评级。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页
      2018-04-26
    • 点评:业绩符合预期,看好公司长期成长逻辑

      点评:业绩符合预期,看好公司长期成长逻辑

      个股研报
      # 中心思想 ## 业绩稳健增长,长期发展潜力巨大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康美药业的业绩符合预期,并且看好公司长期的成长逻辑。公司在收入和净利润方面都实现了稳健增长,这主要得益于中药饮片、药品贸易和医疗器械等业务的快速发展。 ## 政策友好,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报告强调,康美药业的业务结构正在不断优化,高景气度的中药饮片和药房托管等业务占比持续提升,同时受益于政策的友好支持,因此具备长期投资价值,估值中枢有望逐步上升。 # 主要内容 ## 公司2017年业绩回顾 公司2017年实现收入264.77亿元,同比增长22.34%,实现归母净利润41.01亿元,同比增长22.77%。Q4单季来看,实现收入69.62亿元,同比增长34.25%,实现归母净利润9.50亿元,同比增长26.83%。 ## 核心业务板块分析 ### 中药饮片业务 2017年实现收入61.58亿元,同比增长30.93%,毛利率为34.00%。受益于行业高景气度和智慧药房的拉动,中药饮片业务实现高速增长。 ### 中药材贸易业务 2017年实现收入58.57亿元,同比增长1.18%,毛利率为24.47%。中药材贸易业务占比逐年下降,而具备成长属性的业务占比逐年增加。 ### 药品贸易业务 2017年实现收入95.99亿元,同比增长31.44%,毛利率为29.85%。药房托管业务是药品贸易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 医疗器械业务 2017年实现收入19.90亿元,同比翻倍以上增长117.88%,毛利率为29.54%。公司重点布局骨科高值耗材医疗器械的配送业务,已覆盖全国约90%的区域。 ### 保健食品业务 2017年实现收入10.77亿元,同比增长4.86%,毛利率为44.49%。受到政策环境对直销业务的影响,公司保健食品增速有所放缓。 ## 中药饮片行业分析 中药饮片行业处于高景气度,不受药占比和零加成限制,终端医院使用意愿加强。行业集中度有望提高,康美药业作为龙头企业,未来提升空间巨大。 ## 智慧药房的拉动效应 公司积极拓展中药饮片消费新模式——智慧药房,增强龙头马太效应。智慧药房已在多个城市落地实施,并已启动更多城市的搭建。预计18年智慧药房将贡献13亿左右收入,持续拉动公司中药饮片业务增长。 ## 供应链管理与GPO雏形 公司是国内较早开展医药物流延伸项目的企业,药品贸易及医疗器械合计收入已达115.89亿元,具备明显的渠道优势和规模效益。未来全国性的大型GPO的雏形已经逐渐形成。 ## 股权激励计划 公司发布第二期股权激励计划,授予2751万限制性股票,解锁条件为2017-2019年在2016年的基数上分别实现收入增长15%、30%、45%。彰显公司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也为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增加了确定性。 ## 投资逻辑梳理与估值 公司业绩增长具备高确定性及高景气度的特点,同时内部业务结构不断调整,未来估值中枢有望长期向上。看好公司估值中枢逐步上升到28-30x。 ## 盈利预测与评级 预计公司2018-2020年净利润为50.04、61.96、76.36亿元,对应增速为22.03%、23.80%、23.26%,对应PE为22x、18x、14x,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 风险提示 中药材价格波动、GPO各项业务推进不及预期。 # 总结 ## 业绩增长与结构优化并驾齐驱 康美药业2017年业绩稳健增长,符合市场预期。中药饮片、药品贸易和医疗器械等业务成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公司业务结构持续优化,高景气度业务占比提升。 ## 长期投资价值凸显 公司受益于中药饮片行业的高景气度和政策支持,智慧药房和供应链管理等新模式不断推进。股权激励计划彰显公司信心。维持“强烈推荐”评级,看好公司长期发展潜力。
      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18-04-26
    • 点评:整体业绩高增速符合预期,康柏西普潜力待挖掘

      点评:整体业绩高增速符合预期,康柏西普潜力待挖掘

      个股研报
      # 中心思想 ## 业绩增长与潜力分析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康弘药业整体业绩高增速符合预期,尤其康柏西普的潜力巨大。公司2017年业绩表现良好,生物药板块收入显著增长,康柏西普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 创新驱动与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康柏西普进入医保后放量可期,化药、中药板块维持稳健增长,创新研发投入不断加大,在研产品线前景广阔,激励计划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公司有望维持高速增长。 # 主要内容 ## 1、整体业绩高增速符合预期,康柏西普潜力待挖掘 * **业绩表现:** 公司全年营收27.86亿元,同比增长9.7%,归母净利润6.44亿,增速9.68%,高增速符合预期。分季度来看,收入整体向好,净利润除二季度外逐季提升。 * **板块分析:** 中药、化药、生物药板块收入分别增长4.33%、5.86%、29.78%,康柏西普接近30%的增速符合预期,收入占比提升至22.17%。 * **财务分析:** 销售费用率大幅下降,管理费用率上升,主要由于研发投入增加和中介机构费用增加。公司整体财务指标良好。 * **未来展望:** 康柏西普进入医保后放量拐点将至,化药、中药板块维持稳健增长,独家产品渴络欣胶囊新进入医保目录,有望带来一定弹性。 ## 2、康柏西普进入医保降幅仅18%超预期,未来空间巨大 * **市场准入与空间:** 康柏西普已在24省中标,国内眼底新生血管性疾病市场空间巨大,抗VEGF药物是一线治疗方案。 * **竞争优势:** 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相比,医保支付价差小,报销限定方式更有利,且作为二代品种具有技术优势。 * **弹性测算:** 康柏西普适用人群广泛,假设渗透率10%,市占率40%,每人每年3支,则终端市场容量为77亿,出厂口径收入可达57亿,增长弹性巨大。 ## 3、创新为核心竞争力,在研产品线前景可期 * **研发投入:** 公司研发投入由2016年的1.46亿增长至2017年的3.50亿,主要由于康柏西普在美国开展III期临床试验影响所致。 * **海外临床:** 康柏西普海外III期临床稳步推进,与CRO公司合作敲定。 * **国内适应症:** 康柏西普国内新适应症获批,新增适应症“继发于病理性近视的脉络膜新生血管引起的视力损伤”(pmCNV)获得生产批件。 * **其他进展:** KH906滴眼液获得临床试验批件,阿立哌唑口服溶液获得CDE注册受理,化药一致性评价工作加速推进,多个在产中药品种开展CMC研究,多个新药获得临床试验批件。 ## 4、激励计划调动员工积极性 * **激励范围广:** 激励对象包括公司董事、高管、中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等439人。 * **业绩考核目标:** 公司设立激励计划业绩考核目标,归母净利润(未扣除激励成本)以14年为基数,16-18年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不低于60.78%、103.87%、158.51%。 * **超额完成:** 公司2016、2017年均大幅度超额完成激励考核。 # 总结 ## 康弘药业增长潜力分析 康弘药业2017年业绩表现符合预期,康柏西普作为核心产品,在市场准入、竞争优势和未来增长空间方面均表现出巨大潜力。 ## 创新驱动与未来展望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研产品线丰富,激励计划有效激发员工积极性,有望在未来几年维持收入和利润的高速增长。维持“推荐”评级。
      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8页
      2018-04-26
    • 一季度业绩超预期,主要品种加速放量

      一季度业绩超预期,主要品种加速放量

      个股研报
      好的,我将根据您提供的报告内容和要求,生成一份专业、分析性的Markdown文档。 中心思想 业绩增长超预期: 海辰药业一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超出此前预期,主要得益于核心品种的加速放量。 创新与仿制药双轮驱动: 公司在仿制药研发管线充实的同时,积极布局创新药,通过收购NMS提升新药研发和国际化运营水平。 主要内容 一季度业绩超预期,主要品种加速放量 公司2018年一季度实现营收1.64亿元,同比增长116.44%;实现归母净利润1699万元,同比增长116.19%,超出此前预期。 核心品种托拉塞米因竞品停产快速提升市占率,新增终端医院约200家,实现收入6375万元,同比增长182.60%,销量509万支(折合成10mg规格),同比增长65.65%。 兰索拉唑实现收入1683万元,同比增长101.79%,销量70万支,同比增长46.96%;头孢替安实现收入2759万元,同比增长211.16%,销量199万支,同比增长41.13%;替加环素实现收入745万元,同比增长155.63%,销量1.79万支,同比增长203.67%。 高附加值产品在销售收入中的比重上升是公司一季度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 仿制药研发管线充实,收购NMS布局创新药 目前进入注册程序的研发项目有12个,2018年起,每年持续2-3个高端仿制药上市,都是按照一致性评价要求申报,2018年有埃索美拉唑、长春西汀、兰地洛尔,后续有利伐沙班、硼替佐米、依折麦布、非布司他等。 兰地洛尔是独家产品,上市后定价较高,假设为500元/瓶,按每年100万台手术计算市场空间达5亿元。埃索美拉唑市场空间大,原研阿斯利康占比近50%,上市后进口替代空间大。长春西汀2017年样本医院销售近7亿元,公司上市后有望抢占1/10的市场。 公司和控股股东参与收购意大利NMS公司,2018年3月已完成交割。NMS靶点发现能力全球领先,抗体偶联技术也是世界一流,其开发的恩曲替尼凭借二期临床数据获FDA突破性药物资格和EMA优先药物资格。公司新药研发和国际化运营水平将显著提升。 大力度员工持股计划,彰显公司发展信心 公司第一次员工持股计划已购买完成,累计从二级市场买入公司股票356.54万股,占总股本3.21%,总成交金额1.1亿元,成交均价42.76元/股。 同时董事长为员工提供1:1的借款,相当于6倍杠杆。本次员工持股计划力度远超一般持股计划,体现了公司管理层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维持2018-2019年EPS分别为0.75元、1.02元的预测,同时预计2020年EPS为1.27元。当前股价对应2018年PE为58.2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销售不及预期:公司2017年销售额快速增长一方面由于公司自身品种优化和精细化营销推广,另一方面恰逢上一轮省级招标集中开展,同时核心品种托拉塞米竞品受限等。若2018年新一轮招标开启时间推迟或竞品提前复产或对公司销售带来不利影响。 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目前公司有12个研发项目处于注册程序,其中长春西汀、埃索美拉唑、兰地洛尔等有望18年获批,但药品审评受政策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存在落地时间推迟的可能。 外延并购不及预期:公司和实际控制人出资2.5亿元收购意大利NMS研发机构,但后续合作收购方能否按约出资尚存在不确定性,同时对NMS的收购也存在前置条件无法完成导致交易失败的风险。 总结 业绩增长动力: 海辰药业一季度业绩超预期,主要得益于核心品种托拉塞米等产品的市场份额快速提升和高附加值产品销售占比的提高。 未来发展战略: 公司在巩固仿制药业务的同时,积极布局创新药领域,通过收购NMS等方式提升研发实力和国际化水平,为未来发展注入新的增长动力。同时,员工持股计划也彰显了公司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18-04-26
    • 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利润增速开始回暖

      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利润增速开始回暖

      个股研报
      # 中心思想 * **业绩符合预期,利润增速回暖:** 公司2018年一季度业绩基本符合预期,主要产品量价齐升,带动整体毛利率水平回升,业绩增速开始回暖。 * **外延式发展,产业链延伸:** 公司通过收购和参与并购基金等方式,积极拓展产业链,从化学合成酶抑制剂与碳青霉烯系列品种为主,逐步开展无菌原料药、制剂技术的研发,有望形成覆盖产业链的抗菌药物产品梯队。 # 主要内容 ## 公司动态事项 * 公司发布2018年一季度报告。 ## 事项点评 ### 业绩基本符合预期,利润增速开始回暖 * 公司2018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5亿元,同比增长32.26%,主要受益于新增订单和产品提价。预计全年收入增速有望达到20%以上。 * 公司主导产品他唑巴坦系列维持量价齐升态势,舒巴坦系列逐步消除负面影响,培南系列产品线向下游原料药粗品拓展,丰富产品线的同时提升毛利率水平。 * 公司2018年第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6,178.82万元,同比增长21.75%,基本符合预期。毛利率同比下降但环比上升,预计已逐步消化原材料提价等因素的影响。 * 公司2018年第一季度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主要原因是股权激励费用同比大幅下降。 ### 外延式发展延伸产业链 * 公司2017年收购富祥(大连)70%股份并增资,拓展生产基地至5个,正式试水制剂领域。积极推进申报产品的注册工作。 * 公司2017年参与设立富祥物明产业并购基金,收购海阔生物部分股权,弥补了公司只有化学合成生产原料药的短板。海阔生物主要从事用发酵工艺生产高品质原料药,其主要产品林可霉素和万古霉素。 * 公司以化学合成酶抑制剂与碳青霉烯系列品种为主,通过参与并购基金、外延收购等方式逐步开展无菌原料药、制剂技术的研发,有望形成具有覆盖产业链相对完整的抗菌药物产品梯队,丰富产品品类的同时有望提高公司整体的毛利率水平。 ## 风险提示 * 原材料价格上升导致毛利率水平下降风险;产业链整合不及预期风险;在研产品研发、申报、上市进度不及预期;他唑巴坦提价不及预期;股东减持风险;环保及生产安全风险;汇兑风险等。 ## 投资建议 ### 维持“增持”评级 * 预计公司18、19年EPS至1.95、2.44元,以4月24日收盘价45.58元计算,动态PE分别为23.43倍和18.71倍。 * 公司主导产品基本消化2017年原材料提价、需求端放缓等因素的影响,同时2018Q1主导产品的价格、新增订单均有所回暖,带动公司整体的毛利率水平、业绩增速开始回升。 * 公司通过收购大连泛谷、参与并购基金等方式,产业链布局延伸至制剂领域,同时开展无菌原料药等方面的研发,与公司主业发挥协同效应, 有望形成具有覆盖产业链相对完整的抗菌药物产品梯队,丰富公司产品品类的同时有望提高公司整体的毛利率水平。 * 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维持“增持”评级。 # 总结 本报告分析了富祥股份(300497)2018年一季度业绩,认为公司业绩基本符合预期,利润增速开始回暖,主要受益于新增订单和产品提价。公司通过外延式发展延伸产业链,积极拓展制剂领域和无菌原料药研发,有望形成覆盖产业链的抗菌药物产品梯队。报告同时提示了相关风险,并维持“增持”评级,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4页
      2018-04-26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