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8168)

    • 儿童大健康与精品战略成效初显

      儿童大健康与精品战略成效初显

      个股研报
      #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如下: * **儿童大健康与精品战略成效初显:** 康芝药业通过高毛利率的自产产品增长和产品结构优化,提升了公司盈利能力。 * **维持“增持”评级:** 预计公司2018-2020年每股收益将持续增长,维持“增持”评级。但同时需关注重大资产重组的不确定性、两票制推进以及产品竞争加剧等风险。 # 主要内容 ## 公司业绩概况 * **2017年业绩回顾:** 康芝药业2017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75%。 * **2018年一季度业绩:** 2018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8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4.29%,显示出良好的增长势头。 ## 产品结构与盈利能力分析 * **自产产品增长稳定:** 2017年自产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88%,毛利率高达61.03%,是公司盈利的重要支撑。 * **产品结构变化:** 儿童腹泻与消化系列产品销售收入占比最高,成人药销售收入增长显著。 * **毛利率提升:** 2018年一季度销售毛利率提升至44.66%,显著高于去年同期,推动业绩增长。 ## 医保目录调整的影响 * **新增医保品种:** 多个产品新增进入新版医保目录,有助于扩大市场覆盖。 * **医保类别调整:** 部分产品由乙类调整为甲类,提升了产品的报销比例,利好销售。 * **取消限制:** 部分药品取消了限制,进一步释放了市场潜力。 ## 研发进展与未来布局 * **研发项目进展:** 多个在研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如尼美舒利缓释片和儿童氢溴酸右美沙芬膜获得临床批件。 * **手足口病药物研发:** 与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合作研发的手足口病治疗药物——注射用苏拉明钠,临床注册申请已获受理。 * **向下游医疗服务领域布局:** 拟通过重大资产重组收购医药公司和医院股权,拓展产业链。 ## 盈利预测与评级 * **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2018-2020年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0.14元、0.18元、0.20元。 * **投资评级:** 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 风险因素 * **重大资产重组风险:** 重大资产重组存在不确定性。 * **两票制风险:** 两票制推进可能导致公司销售模式调整。 * **市场竞争风险:** 主要产品面临竞争加剧和招标降价的风险。 # 总结 本报告分析了康芝药业2017年及2018年一季度的业绩表现,指出公司在儿童大健康领域的精品战略初见成效,高毛利率自产产品增长稳定,产品结构优化提升了盈利能力。同时,医保目录调整和研发项目的进展也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了积极动力。报告维持康芝药业“增持”评级,但提醒投资者关注重大资产重组的不确定性、两票制推进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等风险因素。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18-05-02
    • 业绩增长稳定,看好公司发展前景

      业绩增长稳定,看好公司发展前景

      个股研报
      # 中心思想 本报告对羚锐制药(600285)2017年年报进行点评,并分析公司未来发展前景,核心观点如下: * **业绩增长稳健,未来可期:** 公司2017年及2018年Q1业绩表现良好,营业收入和扣非净利润均实现稳定增长,看好公司未来在基层市场和OTC领域的优势。 * **营销改革助力业绩增长:** 公司持续加强销售力度,推进诊所及连锁药店布局,营销重点布局基层市场,随着继续推进和费用投入,业绩或将迎来快速增长。 * **维持“增持”评级:** 预计公司2018-2020年EPS分别为0.47元、0.61元、0.78元,对应PE分别为21倍、16倍、13倍,维持“增持”评级。 # 主要内容 ## 公司业绩分析 * **整体业绩表现:** 2017年,羚锐制药实现营业收入18.5亿元,同比增长28.4%;扣非净利润2亿元,同比增长26.3%。2018年Q1,营业收入5.6亿元,同比增长34.2%;扣非净利润0.8亿元,同比增长25.2%。 * **产品销售分析:** 贴膏剂型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20%;胶囊剂型收入4.3亿元,同比增长88%。通络祛痛膏销量增长约6%,符合预期;小儿退热贴和参芪降糖胶囊销量增速较快。 * **盈利能力分析:** 2017年公司整体毛利率约为73.1%,同比提升约10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胶囊剂型销售模式转变以及贴膏剂型收入结构变化。期间费用率约为58.1%,同比提升约4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增长较快,主要原因为销售模式转变所致。 ## 销售策略与市场拓展 * **贴膏剂事业部:** 强化销售团队建设,核心品种通络祛痛膏受益于基药政策,且人均日治疗费用低,存在提价可能。预计贴膏板块全年收入或超过14亿元。 * **口服剂型板块:** 拓宽销售渠道,继续强化基层诊所销售市场,以诊所开发为主,连锁药店服务营销为辅,预计口服领域全年收入增速或超过6亿元。 * **芬太尼透皮贴剂:** 在2017版医保目录调整中适用范围扩大,有利于市场推广。事业部借助代理商优势,大力开展学术营销活动,市场知名度逐渐提升。 * **大健康事业部:** 在线上旗舰店和线下省内商超开拓方面取得新进展,前景看好。 ##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盈利预测:** 预计2018-2020年EPS分别约为0.47元、0.61元、0.78元。 * **投资建议:** 认为公司在贴膏剂型以及OTC领域的优势明显,看好其发展前景,给予“增持”评级。 ## 风险提示 * 产品销售或不达预期 * 市场拓展或不达预期 # 总结 本报告分析了羚锐制药2017年年报及2018年Q1的业绩表现,认为公司业绩增长稳健,主要得益于贴膏剂和胶囊剂产品的良好销售以及销售策略的有效实施。公司在基层市场和OTC领域具有优势,随着营销改革的推进和新产品的上市,业绩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维持对公司“增持”评级,但同时也提示了产品销售和市场拓展方面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18-05-02
    • 翰宇药业2018年一季度报告点评:业绩符合预期,看好国内制剂逐步加速放量

      翰宇药业2018年一季度报告点评:业绩符合预期,看好国内制剂逐步加速放量

      个股研报
      中心思想 本报告对翰宇药业(300199)2018年一季度业绩进行了分析,并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核心观点如下: 业绩符合预期,制剂业务增长强劲: 公司一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稳健增长,符合预期。制剂业务受益于销售转型和核心品种上量,表现亮眼。 看好国内制剂加速放量和海外市场潜力: 医保政策的全国执行、招投标的顺利进展以及海外市场的拓展,将推动公司核心品种加速放量。 研发管线丰富,注射剂一致性评价带来新机遇: 公司在研产品梯队完善,利拉鲁肽等重磅品种有望陆续上市。同时,公司有望在注射剂一致性评价中凭借技术优势取得先机。 主要内容 一、事件概述 公司发布2018年一季报,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69亿、0.98亿、0.91亿,同比增长30.39%、25.22%、16.26%,EPS为0.1070元,符合预期。 二、分析与判断 低开转高开增高表端营收,分类口径调整致客户肽大幅增长 制剂营收同比增长50.88%,主要源于销售转型,但销量整体下滑11.76%,因调整渠道库存延缓出货。 原料药营收同比下降32.34%,因会计口径调整和ANDA申请暂停部分原料药出口。 客户肽营收同比增长191.89%,因部分利拉鲁肽原料药分类归为客户肽。 海外收入同比下滑10.09%,约为8526万。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77.33%,因销售规模扩大和低开转高开。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32.05%,因研发投入增加。 医保全国执行推进核心品种上量,招投标进展顺利,海外市场潜力广阔 特利加压素、依替巴肽新纳入2017年版医保目录,去氨加压素调整为甲类,预计加速上量。 缩宫素和卡贝缩宫素均保持高速增长。 利拉鲁肽核心专利到期,仿制药有望上市,公司原料药需求旺盛。 阿托西班制剂在欧洲多国上市,原料药需求量稳定增长。 格拉替雷制剂长效剂型专利受挑战,公司正推进其ANDA,有望绕开专利于19年上市。 利拉鲁肽领衔研发梯队,血糖监测手环完成申报,未来受益注射剂一致性评价 利拉鲁肽制剂以化药申报,临床进程有望加速,有望19年完成临床。 西曲瑞克纳入优先审评名单,有望首仿上市。 特立帕肽、溴隐亭等均获得临床批件。 无创血糖监测手环已完成3期临床并提交首次欧盟CE认证申请。 特利加压素、去氨加压素、生长抑素、依替巴肽、卡贝缩宫素等品种已完成备案,有望在注射剂一致性评价中取得先机。 三、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18~20年EPS 0.54、0.91、1.17元;对应PE为30X、18X和14X,维持“谨慎推荐”评级。 四、风险提示 国内制剂销售不及预期;海外原料药销售不及预期;研发进程不及预期。 总结 本报告认为翰宇药业一季度业绩符合预期,制剂业务增长强劲。公司受益于医保政策、招投标进展和海外市场拓展,核心品种有望加速放量。同时,公司研发管线丰富,注射剂一致性评价带来新机遇。维持“谨慎推荐”评级,但需关注国内制剂销售、海外原料药销售和研发进程等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18-05-01
    • 梅花生物一季报点评:成本上升费用下降,收入增长利润收缩

      梅花生物一季报点评:成本上升费用下降,收入增长利润收缩

      个股研报
      好的,我将根据您提供的要求,对梅花生物(600873)的公司点评报告进行总结和分析。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如下: 成本上升导致利润收缩: 尽管梅花生物的收入保持增长,但由于玉米等原材料成本上升,导致毛利率和净利率下降,利润同比减少。 玉米价格调整有望缓解成本压力: 近期玉米价格有所回落,预计将有助于公司控制成本,提升盈利能力。 维持“增持”评级: 考虑到公司主打产品价格稳定,新产能投产带来的规模经济效益,以及玉米价格调整的利好因素,维持对梅花生物的“增持”评级,目标价6.24元。 主要内容 一季报业绩分析:收入增长但利润下滑 梅花生物2018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2.07亿元,同比增长17.07%;但利润总额3.01亿元,同比减少25.91%;归母净利润2.48亿元,同比减少27.39%。销售净利率为7.90%,同比下降4.83个百分点。 成本费用分析:成本上升是利润下滑主因 一季度公司整体毛利率23.95%,同比下降4.90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7.69%,同比下降1.03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3.75%,同比下降0.26个百分点。成本上升幅度超过了费用下降的幅度,导致净利率显著下降。玉米价格同比上涨是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 产品价格分析:主要氨基酸产品价格稳定 二月初以来,公司主要产品赖氨酸和苏氨酸的价格相对稳定。赖氨酸最新价格比前期略有回升,稳定在约8900元/吨水平。苏氨酸近期报价保持在9200-9300元/吨之间,略低于前期价格水平。 盈利预测与评级:维持“增持”评级 预测公司2018-19年营收增速为5.7%、3.2%,净利润增速为2.8%、5.0%,对应EPS为0.39、0.41元。目标价6.24元,“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成本波动。 总结 梅花生物一季度收入保持增长,但受玉米价格上涨影响,成本上升导致利润同比下滑。近期玉米价格有所回落,有望缓解成本压力。公司主要产品价格稳定,新产能投产后有望获得规模经济优势。太平洋证券维持对梅花生物的“增持”评级,目标价6.24元,但同时提示了市场竞争和成本波动的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18-04-28
    • 一季度产品市占率提升,逐步落实18年经营计划

      一季度产品市占率提升,逐步落实18年经营计划

      个股研报
      好的,我将根据您提供的报告内容和要求,生成一份专业、分析性的Markdown文档。 中心思想 市场占有率提升与业绩增长: 透景生命一季度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体外诊断行业市场规模的扩大以及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的提高,稳定的产品质量和领先的技术优势是关键因素。 战略布局与未来发展: 公司聚焦肿瘤全病程检测产品,并积极开发其他领域产品,丰富产品线,有望在18年实现全年业绩增长。同时,公司持续投入研发,培养人才,储备技术实力,为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主要内容 一季度业绩分析 营收与利润增长: 公司2018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5343万元,同比增长21.97%;归母净利润为1293万元,同比增长2.04%。 销售费用增加: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9.98%,主要原因是营销人员增多和安装仪器数量增加。 公司股权结构与战略发展 股权激励完成: 公司完成向69名激励对象授予共计56.21万股限制性股票股份并上市,股权结构有所调整。 产品线拓展: 公司以肿瘤全病程临床检测产品为主,其他领域检测产品为辅,逐步丰富产品线,自身免疫性疾病检测试剂盒有望于今年提交注册申请。 研发投入与人才培养 研发投入领域: 公司长期有充足的研发投入,重点投入在肿瘤、心血管、感染、自身免疫及优生优育五个领域。 研发团队壮大: 公司研发人员团队逐步壮大,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高,技术实力将进一步增强。 销售团队与客户资源 销售队伍扩充计划: 公司计划将销售人员增加到90-100人。 客户资源积累: 公司终端客户中三级医院占比高,品牌在行业内享有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和认可度。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盈利预测: 预计2018-2020年公司EPS为2.82、3.76、4.90元。 投资评级: 维持“增持”评级。 总结 透景生命一季度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市场占有率的提升和产品线的拓展。公司聚焦肿瘤全病程检测,并积极开发其他领域产品,同时持续投入研发和人才培养,为长期发展奠定基础。销售团队的扩充和客户资源的积累也有助于公司业绩的增长。维持“增持”评级,但需关注市场开拓、研发和政策变化等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18-04-28
    • 2018年一季报点评:业绩快速增长,盈利质量改善明显

      2018年一季报点评:业绩快速增长,盈利质量改善明显

      个股研报
      # 中心思想 ## 业绩增长与盈利质量双提升 东兴证券首次覆盖并给予润达医疗“推荐”评级,主要基于以下核心观点: 1. **业绩快速增长:** 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受益于内生增长和外延并购的双重驱动。 2. **盈利质量改善:** 经营性现金流显著改善,费用控制有效,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 主要内容 ## 公司一季报业绩分析 润达医疗2018年一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95亿元,同比增长70.58%;归母净利润0.56亿元,同比增长69.99%;归母扣非净利润0.59亿元,同比增长89.29%,实现EPS 0.10元。 ## 打包业务与新业务模式探索 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快速铺开医院打包业务,并积极探索第三方精准检测实验室等新业务模式,进一步扩大公司业务规模。 * **打包业务快速复制:** 借助国控的渠道优势,公司打包业务医院数量超过260家,三级医院占比较高,市场认可度较高。 * **新业务模式探索:** 在上海及黑龙江地区开展第三方精准检测实验室业务,并在哈尔滨地区搭建医院检验结果互认的信息系统。 ## 自产产品布局与IVD全产品线打造 公司不断完善自产产品布局,打造IVD全产品线,自主品牌产品营收和毛利率均实现增长。 * **自产产品线完善:** 产品涵盖糖化血红蛋白、质控品、生化试剂、化学发光和POCT等,高端MQ6000糖化分析仪已投入市场。 * **产品增速显著:** 质控品增速达42%,华臣生化试剂增速近30%,自主化学发光产品即将上市。 ## 开放式流水线与技术合作 公司与A&T合作推出开放式流水线Clinilog-RD,可对接各类知名公司生化、免疫分析仪,提升医院整体效率。 ##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预计公司2018-2020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3、4.86、6.68亿元,同比增长56.27%、41.90%、37.43%,EPS分别为0.59、0.84、1.15元,对应PE分别为26x,19x、14x。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 总结 ## 投资价值与增长潜力 东兴证券对润达医疗的投资价值给予肯定,认为公司作为国内IVD流通领域龙头企业,服务及渠道优势明显,业务符合行业趋势发展,市场份额处于快速提升期,看好公司长期发展。
      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18-04-27
    • 2018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 卫生用品收入继续快增

      2018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 卫生用品收入继续快增

      个股研报
      中心思想 业绩符合预期,卫生用品业务增长迅速: 千金药业2018年一季度业绩符合预期,其中卫生用品业务表现亮眼,收入实现快速增长,为公司整体业绩增长提供动力。 经营管理效率提升,未来业绩可期: 公司通过经营考核制度改革,持续提高经营管理效率,成本费用控制能力有望进一步加强,卫生巾产品业绩有望继续释放,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主要内容 一、公司一季报业绩概况 营收与利润增长: 公司2018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9亿元,同比增长4.98%;归母净利润3394万元,同比增长22.37%;扣非净利润2838万元,同比增长6.59%。 二、分业务板块经营情况分析 西药业务结构调整: 西药生产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0.26%,是西药销售结构正常调整所致,但毛利率大幅提高10.33个百分点至78.5%。 中药业务平稳增长: 中药生产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74%,毛利率上升4.64个百分点至60.59%。 药品批发零售业务: 药品批发零售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38%,但毛利率下滑4.41个百分点至17.79%。 卫生用品业务增长强劲: 卫生用品业务延续良好发展势头,收入同比增长21.24%,毛利率提升0.78个百分点至62.21%。 三、盈利能力分析 毛利率略有上升: 公司一季度综合毛利率为46.95%,同比略微上升0.28个百分点。 期间费用率下降: 期间费用率为38.41%,同比下降0.26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增加0.32个百分点至31.06%,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均下降。 非经常性损益影响: 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和政府补助的增加推动归母净利快速增长,若剔除这些影响,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4.91%,内生增长良好。 四、经营管理效率提升 考核制度改革: 自2015年提出经营考核制度改革后,公司期间费用率持续下降,带动净利率逐步回升。 利润导向考核: 2018年公司将在各子公司推动以利润为导向的考核制度,预计成本费用控制能力将进一步加强。 卫生巾产品扭亏: 2017年卫生巾产品受益于销售费用率的下降,在培育多年后实现扭亏,预计2018年业绩有望继续释放。 五、投资建议 盈利预测与评级: 预计公司2018-2019年的EPS是0.72和0.87元,对应PE是22和18倍,给予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成本费用控制不及预期,中药原料价格上涨,卫生用品业务或因市场竞争激烈增长不及预期,西药部分产品一致性评价进展不及预期等。 总结 核心业务稳健增长,卫生用品表现突出: 千金药业一季度业绩符合预期,各业务板块发展稳健,其中卫生用品业务增长迅速,成为亮点。 关注经营效率提升和潜在风险: 公司通过改革提升经营效率,未来业绩可期。但同时也需关注成本控制、市场竞争以及政策变化等风险因素。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18-04-27
    • 一季报业绩抢眼,扣非后归母净利润高速增长

      一季报业绩抢眼,扣非后归母净利润高速增长

      个股研报
      # 贝瑞基因(000710)季报点评:一季报业绩抢眼,扣非后归母净利润高速增长 --roles[According to the catalog, use statistics and data to analyze the market, and provide professional and analytical content.] # 中心思想 本报告分析了贝瑞基因2018年一季度业绩报告,以及对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预测,核心观点如下: * **业绩增长驱动力分析:** 贝瑞基因一季度业绩表现亮眼,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实现显著增长,主要得益于基因测序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公司在医学产品及服务、基础科研服务领域的持续增长。 * **“产品+服务”模式的优势:** 公司通过“产品+服务”模式,在技术、产品、品牌和规模等方面构建了竞争优势,为各级医院和第三方医学实验室提供综合性医学服务及产品,奠定了业绩增长的基础。 * **维持“持有”评级:** 预计公司未来几年EPS将持续增长,但考虑到市场竞争等风险因素,维持“持有”评级。 # 主要内容 ## 一季报业绩分析:营收与利润双增长 贝瑞基因2018年一季度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7亿元,同比增长32.18%;归母净利润0.66亿元,同比增长69.3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66亿元,同比增长71.95%。同时,公司发布了2018年半年报预告,预计归母净利润盈利在1.3-1.5亿元之间,相比于同期重组后同比增长43.32%-65.37%。 ## 竞争优势分析:技术、产品、品牌与规模 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技术、产品优势、品牌优势以及规模优势等方面。公司致力于运用其诊断产品为客户提供“无创式”检查及给予整体解决方案,实现覆盖生命周期的遗传疾病监测与肿瘤早期诊断,同时逐步构建个人基因信息物联网平台。 * **产品优势:** 在产品方面,公司依托着在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NIPT)的丰富经验,从生殖健康检测向大健康领域延伸,确立了其在遗传学检测细分市场的行业领先水平,同时通过投资参股项目公司形式开展肿瘤业务、与Illumina等公司合作,逐步扩充形成了贝比安系列、科诺安、全外显子组系列、全基因组系列、肿瘤昂科益系列、肿瘤早诊等多层次产品线。 * **服务优势:** 在服务方面,通过建立检验所,辐射在北京、上海、成都、重庆、长沙、青岛、福州、香港等地。18年可以继续利用这些平台与检验所的优势,逐步实现从中心型医院辐射到周边地区,进一步拓宽公司服务的范围。 ## 大数据网络构建:临床致病基因信息库积累 公司在基因大数据网络构建方面也在积极部署,依靠着检测样本不断积累临床致病基因信息库,同时将继续开展“神州基因组数据云”第二阶段数据积累与挖掘工作,有望未来形成基因大数据网络,实现“专注医学、服务最佳、渠道最广、基因信息化最前沿” 的发展目标。 ## 投资评级:维持“持有”评级 预计公司18-20年EPS为0.87、1.15、1.50元,维持“持有”评级。 ## 风险提示 新生人增速趋缓、市场竞争加剧、基因检测渗透率提升不达预期、肿瘤基因检测项目研发风险、人才流失、技术创新滞后等。 # 总结 贝瑞基因2018年一季度业绩表现强劲,得益于基因测序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公司“产品+服务”模式的优势。公司在技术、产品、品牌和规模等方面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并在基因大数据网络构建方面积极部署。 预计公司未来几年EPS将持续增长,但考虑到市场竞争等风险因素,维持“持有”评级。投资者应关注新生儿出生率、市场竞争格局以及基因检测渗透率等因素,谨慎决策。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18-04-27
    • 业绩超市场预期,肿瘤早诊启动万人队列研究

      业绩超市场预期,肿瘤早诊启动万人队列研究

      个股研报
      # 中心思想 本报告分析了贝瑞基因(000710)2018年一季报,认为公司业绩持续超预期,生育健康业务仍有增长空间,肿瘤早诊业务具有巨大潜力,维持“买入”评级。 * **业绩增长与市场潜力分析** * 公司Q1业绩和Q2预告均超出市场预期,NIPT业务保持稳定增长,科研服务和设备销售放量。 * 生育健康业务受益于渗透率提升和产品升级,仍有4倍以上增长空间。 * ctDNA肿瘤检测业务具有千亿级市场潜力,公司在该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 预计2018-2020年EPS分别为0.95元、1.28元、1.75元,对应估值分别为68倍、51倍、37倍,维持“买入”评级。 # 主要内容 * **事件:2018年一季报点评** * 公司收入3.0亿(+32%)、归母净利润6567万(+6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583万(+72%);预告中报归母净利润1.3-1.5亿,增长44-67%。 * **业绩持续超预期,NIPT保持30%左右稳定增长,科研服务和设备销售放量** * 公司Q1收入增长32%,估计主要业务NIPT收入增长接近30%。 * 设备销售快速增长,主要是因为NIPT市场培育充分后,大医院从采购检测服务转变为采购设备+试剂而自己开展检测。 * 科研服务由于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新设备投入运营,正处在快速放量阶段,估计Q1增速超过200%。 * 低毛利率的设备销售和科研服务占比提高导致Q1毛利率略有下滑,但随着设备带动更高毛利的试剂销量增长和NIPT PLUS占比提高,毛利率将逐步回升。 * 规模效应使得期间费率明显下降,净利率提升约1.5个百分点至22%。 * **渗透率提升+产品升级提价,公司生育健康业务仍有4倍以上增长空间** * 生育健康筛查为公司主要收入和利润来源,我们认为仍有 4 倍以上增长空间,主要原因包括: * 渗透率提升:NIPT 行业 2017 年检测量约 400 万人份,二胎高龄产妇约300万人都需要做该业务,另外头胎产妇渗透率达到50%,则年需求量至少1000万人份。保守估计按1000元/人份计算,约100亿市场规模,至少还有 4 倍空间。 * 产品升级:从贝比安向贝比安 Plus 升级,检测水平从染色体非整倍体提升至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检测的基因位点更多,价格提升 20%以上。目前贝比安 Plus占比仅20%左右,随着贝比安 Plus对贝比安逐步替代,收入和毛利率有望持续提升。 * 贝瑞基因是国内NIPT检测业务的行业领导者,技术沉淀深厚、峰值收入有望突破30-40亿元,目前规模不到10亿元,成长空间巨大。 * **ctDNA肿瘤检测业务扬帆起航,未来空间容量达千亿元** * 参股子公司福建和瑞正在开展基于ctDNA技术的肿瘤早诊业务,与现有检测技术相比优势明显。 * 与影像学检查相比能够提前至少6-12个月发现肿瘤;组织活检需要穿刺取样,只有30%左右的患者能够成功取样,而ctDNA采血即可而且适用于所有患者。 * 贝瑞的ctDNA技术灵敏度达到万分之三,明显高于其他竞争对手。 * 研发进度快,已启动上万人大规模数据测试项目,并得到全国最高水平专家支持。 * ctDNA 技术应用于肿瘤早诊的技术壁垒高,贝瑞目前处在全球领先地位,有望成为国内上市的第一个肿瘤早诊产品。 * 肿瘤早诊在临床应用大,早诊断早治疗能够显著降低医疗费用,上市后或将获得保险公司的大规模订单从而实现快速放量。 * 我国肿瘤患者人数多且发病率高,未来市场空间有望达到千亿级。 * **盈利预测与评级** * 预计2018-2020年EPS分别为0.95元、1.28元、1.75元,对应估值分别为68倍、51倍、37倍,维持“买入”评级。 * **风险提示** * NIPT业务收费大幅降价的风险、国内对新产品审批进展低于预期的风险、新业务推广或不及预期的风险。 # 总结 本报告对贝瑞基因2018年一季报进行了深入分析,公司业绩表现亮眼,NIPT业务稳健增长,肿瘤早诊业务前景广阔。 * **核心业务稳健增长,新兴业务潜力巨大** * 公司在生育健康领域保持领先地位,NIPT业务稳定增长,产品升级带来新的增长点。 * 肿瘤早诊业务作为新兴领域,市场潜力巨大,公司在该领域的技术优势有望转化为市场优势。 * **维持“买入”评级,关注风险因素** * 基于公司良好的业绩表现和未来发展潜力,维持“买入”评级。 * 同时,需要关注NIPT业务降价、新产品审批和业务推广等风险因素。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18-04-27
    • 业绩增长迅猛,深耕IVD检测服务一体化模式

      业绩增长迅猛,深耕IVD检测服务一体化模式

      个股研报
      # 中心思想 本报告对美康生物(300439)进行首次覆盖,核心观点如下: * **IVD一体化战略与业绩增长:** 美康生物采用“诊断试剂、仪器和服务一体化”战略,结合健康大数据,深耕体外诊断行业,推动公司业绩快速增长。2017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1.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7%。 * **买入评级与估值分析:** 预计2018-2020年公司EPS分别为0.86元、1.10元、1.37元,对应PE为28倍、22倍、17倍。参考同行业可比公司PE水平,给予公司2018年35倍估值,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 主要内容 ## 17年业绩回顾与利润分配 *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2017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8.05亿元,同比增长71.1%;归母净利润为2.14亿元,同比增长20.7%。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以诊断产品为核心,诊断产品+诊断服务一体化”的商业模式以及渠道外延扩张。 * **现金股利分配方案:** 公司拟以总股数346,960,9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25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股利43,370,112.50元,占2017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可分配利润的20.25%。 ## IVD一条龙服务模式分析 * **试剂业务多元化拓展:** 体外诊断试剂销售收入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2017年收入为13.08亿元,同比增长63.2%。公司试剂产品结构逐步向多元化扩展,涵盖生化诊断试剂、免疫诊断试剂、分子诊断试剂等多种IVD产品。 * **区域检验中心布局与服务一体化:** 公司通过打造“区域医学检验共享中心”,在医学诊断服务方面发展迅猛,2017年收入2.44亿,同比增长105.5%。截至2017年底,公司已在多地设立30余家区域检验共享中心,力争成为医学检验集约化系统供应商。 ## 研发与营销双管齐下 * **研发投入与大数据平台建设:** 公司注重研发投入,在长春、深圳、美国等地设立研发中心。研发投入除了在试剂、仪器产品方面,还在“美康云”大数据管理平台远程监控慢性病的完善。 * **独特的经销商整合模式:** 公司采用以地市级经销商为主的模式,通过与经销商合作成立平台公司,以及有力的售后服务和技术保障,建立了基本覆盖国内市场的营销网络。 ## 对外投资与事业版图拓展 * **子公司营收贡献:** 通过收购医学检验所开拓医学诊断服务业务,以及通过各子公司分摊区域的销售任务。2017年子公司为母公司贡献收入5.86亿元,占总收入的32.46%。 ## 估值与评级分析 * **盈利预测:** 预计2018-2020年体外诊断试剂、医学诊断服务、体外诊断仪器等业务收入将保持稳定增长。 * **投资建议:** 采用诊断试剂、仪器和服务一体化战略,跟随政策指向,结合健康大数据,自上而下深耕布局体外诊断行业。我们预计 2018-2020 年公司 EPS 为 0.86、1.10、1.37 元,对应 PE 为 28、22、17 倍,参考同行业可比公司的 PE 水平,2018 年给予公司 35 倍估值,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 总结 本报告对美康生物进行了全面分析,公司通过IVD一体化战略、多元化产品线拓展、区域检验中心布局以及研发营销双管齐下,实现了业绩的快速增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是基于对公司未来盈利能力和行业发展前景的乐观预期。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5页
      2018-04-27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