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8168)

    • 三季度报告点评:业绩增速符合预期,收入增速波动不影响长期增长

      三季度报告点评:业绩增速符合预期,收入增速波动不影响长期增长

      个股研报
      好的,我将根据您提供的报告内容和格式要求,生成一份专业、分析性的Markdown文档。 中心思想 业绩增长与长期增长潜力分析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羚锐制药的业绩增长符合预期,尽管三季度收入增速有所放缓,但公司通过控制发货和调整产品结构优化盈利能力,长期增长潜力依然可观。 营销改革与外延并购的展望 公司通过营销改革激活内部活力,扩大销售队伍,并积极探索新的销售渠道。同时,公司拥有充足的现金储备,未来有望通过外延并购丰富产品线,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主要内容 业绩分析:收入增速波动,盈利能力提升 整体业绩:羚锐制药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2.25%,归母扣非净利润增长20.58%,利润增速基本符合预期。 Q3单季度业绩:Q3单季度收入同比增长4.05%,归母扣非净利润增长20.20%。收入增速放缓主要是由于公司对渠道发货进行了控制,可能对低毛利率产品价格进行调整。 分产品板块分析: 贴膏剂:收入同比增长5.83%,Q3单季度收入同比下降15.21%,但营业利率有所提升。 片剂:收入同比增长7.83%,Q3单季度收入同比下降6.94%,营业利率有所下降。 胶囊剂:收入同比增长79.2%,Q3单季度收入同比增长62.35%,毛利率大幅增加,主要受益于“低开转高开”后的价格提升。 软膏剂:收入同比增长48.32%,Q3单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8.04%,软膏剂业务增长迅速,主要得益于公司收购羚锐生物股权后,加强了OTC团队的销售力度。 其他:收入同比增长66.45%,Q3单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39.96%,预计主要是贴膏剂事业部及羚锐生物消洗类产品快速增长所致。 财务指标分析: 三项费用率:销售费用率大幅提升,主要原因是公司进行营销改革后,大力开拓诊所和OTC市场,广告宣传费和市场费用均大幅增加。 毛利率: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同比提升4.68个百分点,呈现持续上升状态,主要与公司提高生产效率,控制生产成本有关。 运营能力:净营业周期同比减少30.885天,存货周转天数明显减少,存货周转效率提高。 现金流:公司期末现金流充足,主要原因是经营活动现金流净增加。 未来展望:营销改革与外延并购 营销改革:公司通过扩大营销队伍规模、以“承包制”激活员工动力、积极扩大终端覆盖、探索新销售渠道等方式,有望激活公司销售人员热情,促进产品销售。 外延并购:公司拥有充足的现金储备,未来有望通过外延并购丰富产品线,与现有产品产生协同效应,开启新一轮高速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8-2020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5亿元、3.27亿元、4.14亿元,增长分别为13.04%,33.33%,26.53%。 投资评级:维持“强烈推荐”评级,认为公司在特色细分领域竞争优势明显,口服药和软膏剂产品的拓展不断带来新的增量,在现有价格下,投资具有高性价比。 总结 核心业务稳健增长,多元化产品线潜力巨大 羚锐制药作为贴膏剂龙头企业,在细分领域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公司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和渠道管理,实现了盈利能力的提升。 营销改革与外延扩张双轮驱动 公司积极推进营销改革,扩大销售队伍,并探索新的销售渠道,有望激活销售潜力。同时,公司具备充足的现金储备,为未来的外延并购提供了有力支持,有望进一步丰富产品线,实现多元化发展。综合来看,羚锐制药具备长期增长潜力,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18-11-01
    • 深度报告——《医药流通》公司篇之瑞康医药:器械整合先行者,全国平台高效协同

      深度报告——《医药流通》公司篇之瑞康医药:器械整合先行者,全国平台高效协同

      个股研报
      好的,我将根据您的要求,对深度报告——《医药流通》公司篇之瑞康医药进行总结和分析。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在于瑞康医药作为器械整合的先行者,凭借其全国性的平台和高效的协同效应,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低估值与业绩改善空间 瑞康医药目前估值较低,但随着整合期的到来,业绩改善空间巨大,因此建议买入。 器械龙头与综合化发展 瑞康医药是器械流通领域的龙头企业,正朝着综合化方向发展,具备业绩和估值的双重吸引力。 主要内容 概要 本报告对瑞康医药的基本情况、扩张策略、业绩改善点以及盈利预测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投资建议和风险提示。 投资建议:买入 维持“买入”评级。 投资要点 分析了流通行业的短期和长期逻辑,以及瑞康医药的基本面趋势。 流通行业观点:短期小拐点,估值够低;中长期有逻辑 短期内,利率企稳下降,两票制负面影响减弱;长期来看,行业集中度提升,商业公司议价能力增强。 瑞康医药:器械整合先行者,资金管理多元化,业务创新是其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因素 瑞康医药是山东医药流通龙头,终端覆盖全国,积极探索新型业务,运营数字化,融资多元化。 瑞康医药基本面亮点总结 借助政策机遇搭建全国性网络,持续提升高毛产品线占比 瑞康医药通过直销业务和收购区域龙头,完善全国直销渠道,提升高毛利产品线占比。 省级平台+子公司即是一个“小瑞康”,全国业务一盘棋、协同增效 公司通过合伙人模式,设立省级平台,涵盖药品、器械、服务、第三方物流等子公司,实现全国业务协同增效。 内部评级提升使用效率,金融创新增加融资渠道 瑞康医药通过内部评级系统提升运营能力,采用传统融资和供应链金融相结合的方式缓解现金流压力。 SAP系统+移动医疗平台,打造智慧型第三方服务企业 瑞康医药上线SAP系统,布局PBM、SPD、TPA、HIS等信息系统,打造智慧型第三方服务企业。 公司概况:山东医药流通龙头, 药械合一,终端覆盖全国 介绍了瑞康医药的基本情况,包括股权结构、业务板块和销售网络。 瑞康的扩张策略:借助政策机遇搭建 全国性网络,持续提升高毛产品线占 比 药械流通格局分散,政策驱动下头部企业迎来巨大机遇 分析了药械流通行业的竞争格局和政策驱动因素,以及瑞康医药的机遇。 药品配送:下半年增速有望回升,一票采购近100% 分析了瑞康医药的药品配送业务,包括收入占比、增速、毛利率和采购比例。 器械配送亮点一:产品结构优化,细分IVD、高值 耗材占比提升 分析了瑞康医药的器械配送业务,包括产品结构优化和产品线延伸。 器械配送亮点二:步步为营,全国性药械流通网络 铺设完成 分析了瑞康医药的器械配送业务,包括战略布局和省外扩张。 省外复制“瑞康模式”可行性探讨 :省级平台+子公司即是一个“小瑞 康”,全国业务一盘棋、协同增效 省内:器械为重,从单纯配送商转型为综合服务商 分析了瑞康医药在山东省内的业务架构和转型方向。 省外:每个省级平台+子公司即是一个“小瑞康” 分析了瑞康医药在省外的业务模式和合伙人模式的优势。 业绩改善点之一:内部评级系统优 化管理,多方位融资改善现金流 流通企业账期压力长期存在,资金管理能力强者领先 分析了医药流通行业的账期压力和资金管理能力的重要性。 引入内部评级系统,全面优化账期管理 介绍了瑞康医药引入的内部评级系统,以及其在财务风险和业务发展方面的应用。 银行+发债+供应链金融,有效改善现金流 分析了瑞康医药的融资渠道和现金流改善情况。 业绩改善点之二:SAP系统上线+移动 医疗平台,运营效率将大幅提升 SAP系统全面上线,精细化管理助力并购整合 介绍了瑞康医药全面上线的SAP系统,以及其在精细化管理和并购整合方面的作用。 医疗服务信息系统全方位对接医院系统 介绍了瑞康医药的移动医疗信息化服务板块,包括PBM、SPD、TPA系统。 业绩改善点之三:延伸上游产业链, 挖掘高毛利增长点 分析了瑞康医药延伸上游产业链的策略,包括布局中医药完整产业链和引进高端技术设备。 总结 本报告深入分析了瑞康医药作为医药流通领域,尤其是在器械流通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发展潜力。通过全国性网络的搭建、高毛利产品线的拓展、内部评级系统的优化、SAP系统的上线以及上游产业链的延伸,瑞康医药正朝着综合化、智慧化的方向发展。尽管面临省外并购标的业绩不及预期和器械两票制政策推进低于预期的风险,但凭借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和高效的运营管理,瑞康医药有望实现业绩的持续增长,建议维持“买入”评级。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9页
      2018-11-01
    • 业绩符合预期,管理+财务费用明显改善

      业绩符合预期,管理+财务费用明显改善

      个股研报
      # 中心思想 ## 业绩符合预期,费用控制改善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人福医药的业绩符合预期,尤其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方面有明显改善。随着公司归核化战略的逐步落地,预计费用端将持续改善,核心麻药业务的价值将进一步显现。 ## 麻药业务提速,未来业绩可期 未来三年,麻药业务预计将提速增长,公司将大幅剥离非医药主业和亏损资产,降低财务费用,核心业务价值将得到体现。预计19年起业绩将明显提速,建议中线投资者积极买入。 # 主要内容 ## 事件:公司发布三季报 公司发布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收入135.38亿元(+26.7%),净利润6.48亿元(-66.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0亿元(-14.2%),其中三季度单季营收47.0亿元(+22.9%),净利1.47亿元(-90.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45亿元(+32.6%),业绩符合预期。 ## 点评:业绩符合预期,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明显改善 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6.48亿元(-66.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55亿元(-14.2%),其中18Q3单季度净利润1.47亿元(-90.6%),扣非后净利润1.45亿元(+32.6%),预计各项业务维持中报经营趋势。费用端三季度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明显改善,归核化成果开始显现: 1. 管理费用(扣除研发费用)前三季度同比增加27.6%,Q3单季度同比下滑34.3%; 2. 财务费用前三季度同比增加17.7%,Q3单季度同比下降18.5%,环比下降15.6%,主要原因是公司通过出售非核心资产回笼资金加强管理; 3. 研发费用前三季度下滑-12.3%,Q3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 多科室推广&医保放量&新品获批在即,麻药业务开始提速 宜昌人福,预计全年收入突破30亿元,预计2020年收入接近50亿元,净利润达13亿元,未来3年收入端有望持续20%以上增长,利润端25%-30%增长。预计18年开始利润增速快于收入增速,源于研发投入和制剂出口最大的投入期已过。业绩持续高增长: 1. 销售团队不断壮大,从原来的几百人到现在3000多人销售团队,多科室推广开拓ICU、肿瘤、疼痛、妇产等科室,持续提升单个医院使用量; 2. 氢吗啡酮、纳布啡17年纳入国家医保后快速放量,瑞芬太尼17年医保目录取消手术麻醉限制,前三季度收入增速25%左右; 3. 在研重磅品种磷丙泊酚、瑞马唑仑预计18年完成临床3期申报生产,19-20年有望获批上市,阿芬太尼报生产已纳入优先审评,预计19年获批。 ## 麻药提速+归核化,19年业绩将反转 未来三年麻药提速至25%-30%增长(预计18-20年麻药权益净利润5.4/7/8.8亿元),预计18年开始大幅剥离非医药主业+亏损资产,1-2年大幅回笼超30亿元现金降低财务费用(18Q1-Q3财务费用逐季度减少),麻药核心业务价值体现!不考虑出售子公司带来的投资收益&可能的epic计提减值(减值预期已反应在股价),预计18-20年净利润6亿/8.54亿/11.46亿,对应PE26/18/14倍,19年起业绩明显提速。通过分部估值法,18-20年合理估值222亿元,277亿元,327亿元,相比目前市值,2年一倍空间,建议中线投资者积极买入。 ## 盈利预测与估值说明 宜昌人福:预计未来3年收入端超过20%增长,净利润端25%-30%增长。预计18年开始利润增速快于收入增速,源于研发投入和制剂出口最大的投入期已过。考虑大麻药高壁垒和高成长,给予18-20年35/33/30倍PE。 乐福思:预计18-20年收入分别为18亿、20.7亿、23.8亿元,中期有望香港上市,经营性净利率接近10%,但考虑到并购财务费用和无形资产摊销等,预计18-20年净利润0.44/0.74/1.10亿元,给予18-20年20倍PE。 Epic Pharma:受熊去氧胆酸胶囊大幅降价影响,预计18年为收入和利润低点,不考虑新获批ANDA影响,预计未来3年收入稳定在5.4亿元左右,净利润0.21亿元,保守给予10倍PE。 美国普克:预计美国普克和武汉普克今年盈亏平衡,预计未来3年收入增长35%、20%、20%,保守估计利润端盈亏平衡,给予10倍PE。 葛店人福:预计未来3年收入端增速20%、10%、10%,利润端增速30%、15%、15%,给予15倍PE。 新疆维药:预计未来3年收入端增速20%、15%、15%,利润端增速稳定在5%左右,给予15倍PE。 武汉人福:预计未来3年收入端增速80%、15%、15%,利润端增速50%、15%、15%,给予15倍PE。 湖北人福:预计未来3年收入端增速18%、16%、15%,利润端增速30%、23%、20%,给予15倍PE。 巴瑞医疗:预计未来3年收入端增速13%、10%、10%,利润端增速保持8%,给予15倍PE。 投资收益:不考虑股权转让确认的投资收益,预计未来3年投资收益0.53亿元,主要是天风证券贡献,给予10倍PE。 其他(母公司费用和其他子公司等):17年亏损4.55亿元,预计18年财务费用仍增加,但随着18年开始资产剥离回笼现金+剥离亏损资产,预计19年开始亏损额度有所下降。预计18-20年分别亏损5.20亿元、5.00亿元、4.80亿元,给予10倍PE。 # 总结 ## 核心业务稳健增长,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人福医药三季报显示业绩符合预期,管理和财务费用得到有效控制,归核化战略初见成效。核心麻药业务受益于多科室推广、医保放量以及新品即将获批,预计未来将保持快速增长。 ## 归核化战略助力业绩反转,投资价值凸显 公司通过剥离非医药主业和亏损资产,有望降低财务费用,提升盈利能力。预计19年起业绩将明显提速,分部估值法显示公司具备较大的增长空间,建议中线投资者积极关注。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8页
      2018-11-01
    • 业绩高速增长,一次性费用摊销影响当期业绩

      业绩高速增长,一次性费用摊销影响当期业绩

      个股研报
      好的,我将根据您提供的报告内容和格式要求,生成一份专业、分析性的Markdown文档。 中心思想 业绩增长与驱动因素: 蓝帆医疗2018年三季报显示业绩高速增长,主要由心脏支架和防护手套业务双轮驱动。 一次性费用影响: 收购柏盛国际产生的一次性中介费用和存货摊销对当期业绩产生负面影响,但预计2019年将恢复正常。 战略布局与前景: 收购柏盛国际是公司打造心血管产业链生态圈的重要一步,新产品上市有望推动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主要内容 1. 业绩总结 整体业绩表现: 2018年三季报收入17.9亿(+55%),归母净利润2.6亿(+6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8亿(+73%)。 单季度业绩表现: 2018Q3单季度收入8.3亿(+119%),归母净利润1.1亿(+10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3亿(+132%)。 全年业绩预告: 预计2018年报归母净利润3.2-3.8亿,同比增长60-90%。 2. 业绩高速增长,心脏支架+防护手套双轮驱动,一次性费用摊销影响18年业绩 双轮驱动战略: 公司已实现心脏支架和防护手套业务的双轮驱动,业绩持续高增长。 心脏支架业务: 保持20%以上快速增长,预计可顺利完成 3.8 亿扣非净利润的业绩承诺。 防护手套业务: 增速在5-10%,随着20亿只产能丁腈手套投产收入有望进一步提升。 费用影响: 收购柏盛国际产生较多中介费用,以及柏盛并表带来的存货评估增值摊销,对2018年净利润影响超过1亿,但均为一次性费用。 3. 收购柏盛国际进入心脏支架市场,打造心血管产业链生态圈第一步 市场前景: 老龄化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升高推动PCI手术持续增长,全球增速约 5-10%、中国约 15%。 柏盛国际优势: 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和销售能力,心脏支架销量在全球排名第4、中国排名第3。 业绩承诺: 公司拟收购柏盛国际的93.37%股权,2018-2020年净利润承诺分别不低于3.8亿、4.5亿、5.4亿。 技术优势: 柏盛国际拥有全球领先的心脏支架研发技术,拥有全球首个可降解聚合物DES(EXCEL支架)和全球首个将DAPT治疗时间缩短至1个月的无聚合物药物洗脱支架DCS(BioFreedom支架)。 4. 重磅新产品上市,推动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EXCEL支架: 中国市场凭借单一产品EXCEL就达到20%的市占率。 EXCROSSAL支架: 新支架EXCROSSAL于2017Q4上市,安全性和有效性更高,中标价高80%左右,有望进一步提高市占率并逐步替代EXCEL。 BioFreedom支架: 是唯一一款将PCI术后DAPT治疗从 1 年缩短至 1 个月的心脏支架,预计2019年和2021年分别在美国和中国获批上市。 5. 盈利预测与评级 盈利预测调整: 受到相关费用影响,下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18-2020年EP分别为0.39元、0.75元、0.94元。 投资评级: 维持“买入”评级,考虑到BioFreedom支架有望明年在美国获批上市,大幅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6. 风险提示 柏盛国际业绩或不达预期的风险 手套销售或低于预期的风险 汇兑损益风险 其他不可预知的风险 总结 核心业务稳健增长: 蓝帆医疗通过心脏支架和防护手套双轮驱动,实现了业绩的快速增长。 战略布局 перспективен: 收购柏盛国际是公司打造心血管产业链的重要战略举措,有望提升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关注未来增长点: 新产品如BioFreedom支架的上市,将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风险因素需警惕: 投资者应关注柏盛国际业绩、手套销售以及汇兑损益等风险因素。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18-11-01
    • 业绩稳健增长,产品线进一步丰富

      业绩稳健增长,产品线进一步丰富

      个股研报
      好的,我将根据您提供的报告内容,按照您指定的格式、语言、语气和角色,生成报告摘要。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如下: 业绩稳健增长与产品线丰富: 景峰医药2018年三季报显示,公司业绩保持稳健增长,同时产品线日益丰富,为未来业绩增长奠定基础。 维持“推荐”评级: 尽管招标降价和行业限制对部分产品销售造成影响,但公司主营业务增长良好,营销改革推动未来业绩稳健增长,氟比洛芬酯有望上市带来新的增长点,因此维持“推荐”评级。 主要内容 公司业绩 整体业绩表现: 2018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实现收入14.92亿元(+7.06%),净利润1.17亿元(+13.34%),扣非归母净利润0.97亿元(+11.54%),EPS为0.1327元,业绩符合预期。第三季度实现收入5.10亿元(+4.91%),归母净利润0.50亿元(+12.49%)。 盈利能力分析 毛利率与费用率: 公司毛利率为73.53%(-1.52pp),主要由于产品结构变化,化药及中药固体制剂增长较高,而这部分产品的毛利低于参芎等中药注射剂的毛利率;三费率合计为61.40%(+0.89pp),变动不大。销售费用率为39.54%(-2.80pp),主要由于公司进行营销改革,调整了销售团队的人员以及营销模式;管理费用率为17.74%(+4.50pp),主要由于加大研发投入所致;财务费用率为4.12%(-0.81pp)。 产品线与研发 产品线扩展: 公司第三季度共有6个产品获批,包括2个注册批件(盐酸替罗非班注射用浓溶液、注射用兰索拉唑),3个临床批件(前列地尔注射液、注射用重组人促卵泡激素、注射用重组人B型利钠肽),以及1个补充申请批件(镇痛活络酊)。 基药目录纳入: 子公司海南锦瑞的4个品种被新纳入基药目录,分别是注射用更昔洛韦、注射用异环磷酰胺、注射用吉西他滨、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有望促进这些品种在基层的销售。 投资评级与盈利预测 评级维持与调整: 维持“推荐”评级。由于招标降价及行业对部分药品的限制使用,影响了公司部分产品销售,因此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18-2020年EPS分别为0.22/0.26/0.32元(原预测为2018-2020年EPS分别为0.23/0.29/0.37元)。 风险提示 政策风险: 医药行业政策频出,药品降价、两票制、零加成等政策均在短期内对公司业务造成影响。 产品不能中标的风险: 公司产品基本为处方药,需要进院销售,若重要品种在某些省份缺标,则可能对销售收入造成影响。 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药物研发在整个流程中均有失败的可能,公司多个在研项目,其中有重要品种进入临床阶段,若失败则可能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总结 本报告分析了景峰医药2018年三季报,指出公司业绩稳健增长,产品线不断丰富。尽管面临政策和市场风险,但公司通过营销改革和加大研发投入,有望维持稳健增长。维持“推荐”评级,但下调了盈利预测,并提示了相关风险。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18-11-01
    • 中小盘首次覆盖报告:全球心脏支架新贵,中信产业基金助力腾飞

      中小盘首次覆盖报告:全球心脏支架新贵,中信产业基金助力腾飞

      个股研报
      好的,请提供您要总结的报告内容。我将按照您指定的格式、语言、语气和角色,使用统计数据和数据分析来生成 Markdown 格式的报告摘要。我会特别注意生成有意义的小标题,并遵循您提供的 Markdown 指南。
      新时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9页
      2018-11-01
    • 业绩稳定增长,继续看好公司变化

      业绩稳定增长,继续看好公司变化

      个股研报
      好的,我将根据您提供的报告内容和格式要求,生成一份专业、分析性的总结报告。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如下: 业绩稳定增长与潜力激发: 中新药业2018年前三季度业绩保持稳定增长,管理层换届和产品提价有望进一步激发企业潜力,实现业绩超预期增长。 大品种战略与二线品种发力: 公司持续推进大品种战略,核心产品提价效果逐渐显现,二线品种集体发力,共同拉动业绩增长。 投资评级维持“买入”: 考虑到公司业绩超预期、产品提价等催化剂以及当前较低的估值,维持对中新药业“买入”评级。 主要内容 公司业绩表现 营收与利润双增长: 2018年前三季度,中新药业营业收入和扣非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9.2%和28.8%。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7%,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9%。 毛利率提升: 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约5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速效救心丸等产品提价以及生产效率提升带来的成本下降。 费用控制: 期间费用率同比提升约4个百分点,但与上半年相比控制较好。销售费用增长较快,但管理及财务费用基本持平。 增长动力分析 商业收入回升与工业板块增长: 营业收入增长主要受益于商业收入增速回升,工业板块重点品种如速效救心丸、通脉养心丸、癃清片等仍保持较快增长。 销售模式创新: 公司探索创新多种销售模式,激发销售队伍积极性,速效救心丸医院端提价效果逐渐显现,预计全年净利润增长或超过30%。 企业潜力激发 管理层换届与运营效率提升: 新管理层对研发部门实行投入产出考核,对生产部门实行成本控制,整合管理团队并积极推进薪酬改革,预期将提升公司整体运营效率。 营销团队整合与渠道拓展: 公司整合各分公司营销团队,搭建共享平台,与国大连锁、老百姓连锁、一心堂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积极主动拓展销售渠道。 产品提价效应 速效救心丸提价: 速效救心丸提价幅度或超过50%,2018年提价效果逐渐显现,预计单品种收入增速全年或超过20%。 二线品种增长: 藿香正气软胶囊、舒脑欣滴丸、清肺消炎丸等二线产品整体增速或超过15%,公司将继续推进大品种战略,二线品种收入增速或超预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2018-2020年EPS分别为0.81元、1.03元、1.29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17倍、13倍、10倍。 投资建议: 维持“买入”评级,理由是公司具有业绩超预期、产品提价等催化剂,且当前估值较低。 风险提示 销售风险: 产品销售或不达预期。 市场风险: 市场拓展或不达预期。 总结 本报告对中新药业2018年三季报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公司业绩稳定增长,管理层换届和产品提价有望激发企业潜力。公司通过创新销售模式、拓展销售渠道、推进大品种战略等方式,有望实现业绩超预期增长。考虑到公司良好的发展前景和较低的估值,维持“买入”评级,但同时也提示了产品销售和市场拓展方面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18-11-01
    • 前三季度业绩承压,加强上游原材料掌控

      前三季度业绩承压,加强上游原材料掌控

      个股研报
      好的,我将按照您提供的要求和格式,对东阿阿胶(000423)的季报点评报告进行总结和分析。 中心思想 本报告对东阿阿胶2018年前三季度的业绩进行了分析,核心观点如下: 短期业绩承压,长期战略稳健: 公司前三季度业绩略有下滑,但公司正积极通过渠道改革、掌控上游原材料等方式,为未来的可持续增长奠定基础。 品牌价值回归,行业领导地位稳固: 公司坚持品牌价值回归之路,通过“阿胶+”战略和三大工程,进一步确立其在行业的领导地位和品牌定位。 主要内容 前三季度业绩分析 营收与利润小幅下滑: 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16%,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7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下降6.09%。经营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幅下降166.47%。 应收票据大幅增长: 前三季度应收票据同比增长223%,应收账款同比降低8.6%。 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 “阿胶+”战略: 公司以“阿胶+”战略,优化价值回归工程,推动纯销增长、份额提升,深耕重点区域市场。 产品线拓展: 复方阿胶浆定位气血双补,阿胶糕拓展都市白领女性市场,并在线上销售方面进行拓展。 上游掌控与成本控制 掌控上游原材料: 公司加强上游原材料掌控,建立两个百万头毛驴基地,控制国内主要毛驴交易市场,控制上游产业关键环节。 渠道改革影响营收: 上半年阿胶系列产品营收同比下滑5.21%,但毛利率同比增加1.79pp,预计营收下滑与公司营销渠道改革有关。 费用控制与研发投入 费用保持平稳: 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保持平稳。 加大研发投入: 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支出同比增长6.65%,主因公司增加对新产品进行研发投入。 估值与评级 下调盈利预测: 由于前三季度业绩略有下滑,下调2018-2020年EPS。 维持“买入”评级: 考虑到公司品牌价值和行业地位,维持“买入”评级,但下调目标价至45元。 风险提示 市场推广不及预期 上游原材料成本上涨超预期 负面新闻导致消费者认知度降低,销量低于预期 总结 本报告认为,东阿阿胶短期业绩承压,主要受渠道改革等因素影响。但公司通过加强上游掌控、优化产品结构、加大研发投入等方式,积极应对挑战,长期发展战略稳健。维持“买入”评级,但需关注市场推广、成本控制和舆情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18-11-01
    • 业绩符合预期,三大业务板块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业绩符合预期,三大业务板块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个股研报
      中心思想 业绩增长与发展态势良好: 柳药股份2018年前三季度业绩符合预期,三大业务板块(医院纯销、零售、医药工业)均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支撑公司业绩快速增长。 投资价值分析: 公司深耕广西市场,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具有吸引力。结合公司业绩增速与行业估值水平,维持“推荐”评级,并给出了合理的股价区间。 主要内容 事件概述 三季报业绩亮眼: 公司发布2018年三季报,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和EPS均实现显著同比增长。 医院纯销业务 核心业务稳健增长: 医院纯销业务保持快速增长,药品销售和器械耗材销售均实现较高增长。 政策影响与渠道下沉: 受“两票制”等医改政策影响,药品配送集中度提高,公司提升各区域子公司配送服务能力,推进销售渠道下沉。 业务结构优化: 商业调拨业务收入萎缩,高毛利率的医院纯销业务收入占比提升。 零售业务 高速增长与门店扩张: 零售药店业务维持高速增长态势,门店数量持续扩张,并通过自建和并购方式拓展市场。 DTP药房业务驱动: 加快区域DTP药店布局,提高医保资质覆盖,实现DTP药店与院边店协同发展,DTP药房业务增长强劲,拉动零售板块业绩。 医药工业业务 新的利润增长点: 医药工业业务实现翻番增长,成为公司又一利润增长点。 收购增厚利润: 完成对万通制药的收购后,将进一步增厚公司医药工业板块的利润。 盈利能力分析 毛利率提升: 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 费用率上升: 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均同比提升,主要原因是业务扩张和银行贷款增加。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业绩预测: 预计公司2018-2020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持续增长,EPS也将相应提高。 投资评级: 维持“推荐”评级,并给出了合理的股价区间。 风险提示 现金流风险: 医院账期延长可能导致现金流恶化。 业务拓展风险: 零售业务拓展可能不及预期。 工业板块风险: 工业板块增长可能不及预期。 总结 本报告对柳药股份2018年三季报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公司业绩符合预期,三大业务板块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医院纯销业务稳健增长,零售业务高速扩张,医药工业业务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毛利率提升,但费用率也有所上升。报告维持“推荐”评级,并提示了相关风险。总体而言,柳药股份深耕广西市场,估值水平具有吸引力,值得投资者关注。
      财富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页
      2018-11-01
    • 业绩符合预期,销售改革成效突出

      业绩符合预期,销售改革成效突出

      个股研报
      # 中心思想 ## 业绩增长与销售改革 亚宝药业2018年三季报显示,公司业绩符合预期,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实现显著增长,主要受益于渠道改革。 ## 行业拐点与公司潜力 品牌OTC行业正经历“量价齐升”和“集中度提升”的阶段,公司销售模式转型、研发投入以及新品种获批,未来三年有望维持高增长态势。 # 主要内容 ## 事件 公司发布2018年三季报,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2.35亿元,同比增长21.5%;归母净利润2.13亿元,同比增长44.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04亿元,同比增长41.5%,业绩符合预期。 ## 销售改革成效显著,业绩增长受益渠道改革 公司前三季度业绩高增长主要受益于渠道改革。分治疗领域看: * 儿科类:预计收入5亿元左右,同比增长5-7%,其中丁桂儿脐贴预计全年销售额约5亿元,薏芽健脾凝胶未来5年有望做到5亿元以上。 * 心血管系统类:预计收入约4亿元,同比增长30%左右,硝苯地平缓释片全年有望过亿元,珍菊降压片全年销售额约8000万。 * 止痛类:收入超3亿元,同比增长超10%,消肿止痛贴销量增速约70%,预计全年销售收入约4.2亿元。 * 精神神经类:收入约2.4亿元,同比增长约130%,主要是核心品种硫辛酸提价影响。 ## 品牌OTC行业拐点已现,集中度提升 * **过去:成长股中的周期股** * 品牌OTC成长性:从单一产品来看,处于量价齐升阶段,量的增长来自消费者需求增加和品牌替代,价的增长来自CPI和品牌力。 * 品牌OTC周期性:过去业绩波动主要源于渠道库存变化。 * **未来:周期弱化,成长起始** * 行业政策变革,渠道净化:16/17年流通行业政策巨变,净化了OTC渠道库存,促使OTC营销模式改革,OTC企业周期属性弱化,成长属性增强。 * 小型OTC企业退出,供给侧改革:小型OTC企业成本上升,逐步退出,品牌OTC集中度逐步提升。 * 深度绑定连锁药店:提价一部分利润留存给药店,药店推广动力增强;综合服务深度绑定连锁药店,满足药店对高毛利、品牌化的追求。 * 消费者品牌偏好提升。 ## 公司拐点已至,未来3年有望维持高增长态势 * 销售模式转变:从“渠道驱动型”转变为“终端驱动型”,业绩成长周期性减弱,持续成长性增强。 * 研发投入:公司研发投入在品牌OTC企业中居前列,预计19年研发费用减少5000-6000万。 * 新品种&一致性评价品种陆续获批,有望贡献业绩弹性:公司已开展10个一致性评价项目,多个品种预计18/19年获批上市。 ##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公司未来三年有望维持高增长,预计18-20年净利润2.80/3.64/4.49亿元,对应EPS 0.36/0.46/0.57元,对应PE分别为18/14/11倍。“行业&公司”双重拐点,市值低点,19年合理市值90亿元(19PE25X),维持“买入”评级。 ## 风险提示 产品放量不及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等。 # 总结 ## 核心观点总结 亚宝药业三季报业绩符合预期,销售改革成效显著,受益于渠道改革。品牌OTC行业正经历变革,公司具备持续增长潜力,维持“买入”评级。 ## 投资建议 基于行业和公司双重拐点,以及公司未来三年高增长的预期,建议关注亚宝药业的投资机会。但需注意产品放量和研发进展等风险因素。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18-11-0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