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8522)

    • 公司点评报告:疫情及医药行业变革,诱发商誉大幅减值

      公司点评报告:疫情及医药行业变革,诱发商誉大幅减值

      个股研报
        众生药业(002317)   事件:   1 月 4 日, 公司发布 2020 年业绩预告, 2020 年公司预计亏损 4.5 亿元至 3.8 亿元(上年同期盈利 3.1 亿元),基本每股收益预计为-0.56 元/股至-0.47 元/股。   投资要点:   扣非后三季度经营稳定,全年大幅预亏主要来自于全资子公司先强药业的商誉减值。 财报显示,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13.10 亿元,同比下滑 31.72%,实现归母净利润 3.01 亿元,同比下滑 18.2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78 亿元,同比下滑 50.1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3.61 亿元,同比增长 24.92%,基本每股收益 0.38 元。第三季度各方面经营状况环比数据表现稳定。 单看 Q3 的财报数据,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环比增长 32.6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略微下滑 1.25%。第三季度毛利率水平继续攀升,达到 68.28%,较上年同期提升 1.6个百分点。全年大幅预亏主要来自于全资子公司先强药业以及部分其他子孙公司的商誉减值。   疫情及医药行业变革诱发商誉大幅减值。 公司在 2020 年报告期内拟减值的项目分别为: 1) 全资子公司广东先强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强药业”)拟计提商誉减值准备 7.4 亿元至 7.8 亿元,主要原因是; 该公司主营产品为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和头孢克肟分散片,近年来这些品种经营竞争日趋激烈, 上半年受疫情影响销售急剧下降,由于疫情防控已经形成常态化趋势,加之带量采购常态化,公司预判后期该两种产品后期销售很难达到之前预期的销售水平,出于谨慎性原则,对该公司进行大幅商誉减值。未来先强公司将作为公司的原料药生产基地, 1273 等创新药的原料药都将在先强药业生产,后期商誉继续减值的可能性不大; 2) 控股子公司广东逸舒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逸舒制药”)拟计提商誉减值准备 0.8 亿元至 1亿元; 主要原因是:受到疫情的影响,公司氯雷他定等主导产品销量下滑较快,另外鉴于技术开发难度和市场环境变化,公司于近期决定终止主要产品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产品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研究工作。 后续逸舒制药将作为中成药和化药的生产基地,继续减值的风险不大; 3) 全资孙公司广州糖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拟全额计提商誉减值准备 892 万元。 主要原因是, 公司于近期重新规划了该孙公司的发展路径,确定了将其仅作为公司零售、基层市场推广业务配套手段的战略定位。 综上,公司合计减值金额约为 8.29 至 8.89 亿元。 扣除一次性因素影响,公司四季度业绩呈现环比改善态势。   1273 项目进展。 受到疫情之后流感人数同比减少因素的影响,公司1273 三期临床项目还在入组中,近一个月乙流感染人数呈现增加态势, 1-2 月是传统的流感高发季节,后续 1273 入组有望加速。   目前,肝病、眼科、肿瘤领域项目稳步推进进展,考虑到商誉减值的因素影响,下调公司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 2020 年每股收益为-0.47元、 2021 年 0.49 元, 2022 年 0.52 元,对应 1 月 4 日收盘价 9.92元, 2021 年和 2022 年市盈率分别为 20.24 倍, 19.08 倍。考虑到公司大幅商誉减值, 2020 年出现亏损,创新药管线仍在稳步推进,下调公司评级至“增持”的投资评级,后续可持续关注创新药项目进展情况。   风险提示: 疫情再次爆发,新药研发进度低于预期
      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1-01-05
    • 本维莫德成功进入医保,未来放量可期

      本维莫德成功进入医保,未来放量可期

      个股研报
        冠昊生物(300238)   事件:公司控股子公司广东中昊药业有限公司产品本维莫德乳膏(商品名“欣比克”)通过了医保谈判,首次被纳入《医保目录》。医保类别为乙类,医保支付标准为138元(10g:0.1g/支)。   以价换量,银屑病患者用药可及性增加,未来增长空间可期。本维莫德成功通过谈判降价进入医保,价格为138元(10g:0.1g/支),限轻中度稳定性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二线治疗。降价前的价格为496元/支,买四赠二,实际到手价格为331元/支,因此本次谈判后实际降幅为58%。本轮降价后性价比优势凸显,如果按照每年用药8-12周,平均用药8-12支计算,本维莫德降价后单疗程金额为1104-1656元,医保报销70%计算,则患者负担费用为331-497元,绝大部分患者均可承担这笔费用。用药负担的减轻有望大幅增加本维莫德的渗透率,我国银屑病患者约650万人,按照90%人群用药率、80%轻中度患者计算,假设本维莫德最终用药渗透率达到40%,年用药金额为1104元,则最终销售规模有望达到20.7亿元。   本维莫德相对于卡泊三醇具有明显的疗效优势。在Ⅲ期临床试验中,686例患者按2:1:1比例随机分配至1%本维莫德乳膏、安慰剂或卡泊三醇组接受治疗。结果显示,治疗12周,本维莫德组的PASI75应答率优于卡泊三醇组,显著优于安慰剂组(50%vs37%vs14%),研究者总体评价PGA显著优于安慰剂组(66%vs34%)。对治疗结束时银屑病皮损面积与严重性评分下降90%(PASI90)和治疗结束时银屑病皮损面积与严重性评分下降50%患者比例(PASI50)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本维莫德组与安慰剂和卡泊三醇组相比,具有统计意义差别。一年期观察实验显示,本维莫德组从治愈至复发时间缓解期中位数约为36周(9个月)。   维持“买入”评级。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1.3/2.3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29/0.48/0.85元。新药本维莫德的上市打开公司增长空间,预计随着该药的放量,将有望带动公司业绩迎来高速增长阶段。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本维莫德放量不及预期、耗材带量采购未中标或降价超预期风险、研发失败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1-01-04
    • 三友医疗公司动态点评:对外投资英途康医疗科技,拓展外科手术器械领域综合布局

      三友医疗公司动态点评:对外投资英途康医疗科技,拓展外科手术器械领域综合布局

      个股研报
        三友医疗(688085)   事件:12月30日晚,公司发布关于对外投资暨关联交易的公告,拟使用自有资金1147.50万元购买关联方飞依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持有的苏州英途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2.4838%的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持有英途康4.3470%的股权。   点评:   投资标的具有较强的综合产品实力。英途康专注于外科手术器械研发及生产,自主研发产品E-Stapling智能电动系列吻合器于2020年9月取得国内首张三类电动管型吻合器产品的注册证,同时英途康在研产品包括一次性电动腔镜吻合器等。目前英途康已获得国内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47项,外观设计专利6项,包括医用外科器械主机外观设计专利以及多项吻合器产品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   本次对外投资或是公司在医疗器械领域综合布局的开端。英途康为三友医疗参股公司,此次对外投资前三友医疗持股比例为1.8632%,英途康整体估值为4.62亿元,加大对外科手术器械的股权投资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公司整体综合实力,另一方面或有助于加强未来骨科植入物产品相关领域的整体布局探索。   产品及疗法创新构筑核心竞争力,头部医院加速开拓。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创新型骨科植入物研发生产企业,我们认为凭借:①脊柱耗材行业渗透率低,且国产化率不到50%;②创始团队在行业的深厚积淀带来的品牌力和快速提升的产品销售能力,③在创新医疗器械领域综合布局持续丰富产品梯队,未来3-5年公司收入增速有望进一步领先于行业,并成长为国内脊柱植入领域的领先企业之一。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产品进院销售加速,同时看好公司长期盈利能力,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0.58元、0.86元、1.27元,维持对公司的“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产品销售推广不及预期、核心产品在带量采购中未中标。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1-01-04
    • 产能爬坡和新产品获批推动API高增长,制剂一体化+CDMO兑现加速

      产能爬坡和新产品获批推动API高增长,制剂一体化+CDMO兑现加速

      个股研报
        美诺华(603538)   投资要点   心血管特色原料药优势企业,公司拥有稳定的基本盘: 美诺华是国内优秀的心血管(降压、降血脂、抗凝) 特色原料药及制剂生产企业。主营业务中沙坦类降压原料药 19 年收入占比约 47.4%,由于公司主要销售对象是 KRKA 等欧洲客户,受非法规市场价格波动影响较小,预计未来价格企稳;而其他原料药(他汀类、中枢神经类等) 19 年收入占比35.2%,贸易和药品经销占比 17.2%,此二项业务稳步增长。总体来看,公司立足心血管和中枢神经领域原料药,基本盘较为稳定。   超 2000 吨产能扩张 21 年起密集落地, 新品种获批及产能爬坡推动 API较快增长: 截止到 2020 年底,公司现有原料药产能 1720 吨, 19 个商业化的 API2019 年销量占全球市场的 16%。在建产能合计达到 2050 吨,将在 2021 年开始逐步释放。 与新增产能配套的是, 公司将要商业化的4 个品种维格列汀、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伏诺拉生是市场大、增长快、竞争者企业少的产品, 此外还有 28 个品种处于技术储备中。新建工厂经过 2-3 年的磨合期,产能利用率提升将为公司原料药扩张提供充足保障。 公司重要新品种的获批及丰富的储备,叠加翻倍以上的产能逐步爬坡,预计公司 API 未来三年将实现近 30%的收入增长。   原料药制剂一体化成果初显, CMO/CDMO 业务有望提供爆发点: 公司原料药制剂一体化战略围绕“技术转移+自主申报+国内 MAH 合作” 模式进行, 2020 年底培哚普利叔丁胺片和普瑞巴林胶囊的上市充分证明公司能力。截止 2020 年 12 月,公司待审批的 8 个品种 19 年合计市场规模约为 160 亿元,我们认为公司有望依靠高确定性的 KRKA 欧洲销售产品国内转报及自主研发管线的落地迅速打开巨大的国内仿制药制剂市场空间,预计制剂业务未来三年复合增速超 50%。 CDMO 业务一方面内生增长拓展客户,另一方面依托服贸基金( 2020 年受让大股东5%股权)开展外延式扩张,预计 21-22 年复合增速超 80%。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预计公司 20-22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3.67、 18.23、24.73 亿元,增速分别达 15.9%、 33.3%、 35.7%;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69、2.40、 3.46 亿元,增速分别达 11.7%、 42.4%、 44.2%,当前股价对应估值分别为 30、 21、 15 倍。考虑到公司产能释放,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及CDMO 发展空间较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制剂研发与申报进度不及预期、扩产工程进度不及预期、原料药价格波动风险、汇兑损益风险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9页
      2020-12-31
    • 全年业绩高增长,长期ICL特检和STD系列均有望加速发展

      全年业绩高增长,长期ICL特检和STD系列均有望加速发展

      个股研报
        凯普生物(300639)   事件:12月28日晚,公司发布2020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20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20-3.93亿元,同比增长117.26%-166.82%;扣非净利润3.09-3.82亿元,同比增长127.94%-181.88%。   按照区间中值计算,2020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57亿元,同比增长142.04%;扣非净利润3.45亿元,同比增长154.91%。   今年高速增长源于新冠检测,未来ICL特检为新亮点   公司旗下多家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参与疫情防控,承接核酸检测任务。基于新冠疫情的反复性以及公司医检所在全国范围内完善的网络布局,我们预计全年实验室有望累计完成新冠检测达500万人次。   除了新冠检测业务之外,原有的第三方检测业务也受益于疫情期间客户基础的拓展而实现高速增长。未来有望增强“产品+服务”一体化的发展逻辑,促进自有产品下沉渠道的同时切入检验外包大空间。   疫情影响逐步减小,核酸检测试剂收入恢复增长   随着疫情影响逐步减小,医院门诊量逐渐恢复,我们预计三、四季度HPV、地贫、耳聋等常规核酸检测试剂均已实现同比增长。   此外,由于公司参与医院PCR实验室的建设、配套销售核酸检测仪器和试剂,以及出口核酸检测的耗材,因此我们预计除了检测业务之外的其他业务也有望实现较高增长。   中期关注点为STD,长期受益于PCR实验室建设   70多家三甲医院在做STD的多中心课题,有望成为STD重点放量的单位;产品进院和放量的节奏为后续主要关注点。   从长期角度来看,国家卫健委提出医院抓紧改造、形成核酸检测能力,其中PCR实验室的建设更是为凯普生物等核酸检测试剂的生产企业的长期发展铺路。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公司核心业务板块分析,我们预计2020-2022营业收入分别为12.30亿/13.55亿/17.64亿,同比增速分别为69%/10%/3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0亿/4.05亿/5.29亿,分别增长144%/13%/31%;EPS分别为1.69/1.91/2.49,按照2020年12月28日收盘价对应2020年21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品研发和上市风险,原有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风险,政策变化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0-12-29
    •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打造国药IVD平台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打造国药IVD平台

      个股研报
        九强生物(300406)   引入国药投资, 蜕变升级, 打造国药 IVD 平台   九强生物 1996 年步入体外诊断行业,以进口产品代理起步, 2001 年开启自主研发替代之路, 2013 年起与雅培、罗氏、日立、迈瑞等国内外知名企业陆续建立起生化战略合作关系。 九强生物在同质化程度较高、可替代性较强的生化行业,在坚持每年推陈出新的同时, 做好成本控制,目前在生化领域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如今通过收购迈新生物,九强生物已成为在诊断试剂领域产品最齐全的公司之一,业务覆盖包括生化、血凝、血型卡和肿瘤细胞筛查及术后肿瘤组织切片的临床诊断领域。 2020 年 4 月,引入国药投资作为战略投资者,国药投资成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国药集团在医药流通、制药、疫苗、血液等领域是国家队,但在医疗器械特别是体外诊断方面欠缺系统化布局,未来将致力于把九强生物打造成 IVD 国家队, 充分发挥双方在产品和渠道上的优势。   我们预计公司 2020/2021/2022 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9.18/16.17/19.72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 1.76/5.20/6.35 亿元, EPS0.30/0.88/1.08 元/股, 截至 2020 年 12 月 28日收盘, 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82.3/27.8/22.8。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收购免疫组化龙头迈新生物,受益于病理诊断市场扩容   2020 年 9 月,九强生物与国药投资共同采用支付现金方式购买迈新生物 95.55%股权,交易总价 26.28 亿元。迈新生物的主营业务是免疫组织化学( IHC)行业试剂与设备研发、生产与销售的国产领军企业。 IHC 是近代病理学发展的一项重要技术,常用于鉴别诊断和指导治疗。 2020 年病理诊断市场规模 35~40 亿(出厂端),其中免疫组化占比超 50%。 随着老龄化持续演进、 癌症发病率不断增长、对疾病认识增加及对病理临床要求提高、靶向治疗药物及精准医疗的发展及自动化设备的不断普及,免疫组织化学领域增长潜力大。 并且, 近年病理科在县级医院、第三方检验所的确已进入快速发展通道, 意味着公司的免疫组化(病理诊断)业务将切实可行地得到长足发展。   风险提示: 生化试剂集采降价风险;产品质量风险;病理诊断市场发展不及预期;疫情不可控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3页
      2020-12-29
    •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快速成长的核医药龙头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快速成长的核医药龙头

      个股研报
        东诚药业(002675)   成功实现从生化原料药到核药龙头的转型,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东诚药业通过收购云克药业、GMS和安迪科等核医药企业,实现了对单光子和正电子诊断药物、治疗药物的全覆盖,实现从生化原料药到核医药的华丽转型,成为了国内核药行业龙头之一。我们预计2020-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4.28/5.39/6.68亿元,EPS为0.53/0.67/0.83元,同比增长176.4%/26.0%/23.9%,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8.4/30.5/24.6,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核医药行业:竞争格局好、进入壁垒高、潜在市场空间大的黄金赛道   我们认为中国核医药行业在检查量、设备保有量、上市药品数量、销售额等多个方面与发达国家核医药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随着PET-CT、SPECT配置管理政策松绑,新型核药在国内上市速度加快,中国核医药市场具有较大增长潜力。从资金投入、运营和监管等多个角度来看,核医药行业具有较高的进入壁垒,东诚药业作为拥有全国性核药房覆盖网络的企业具有明显的先发优势。   多个核药品种潜力较大,中长期看肝素原料药仍可稳定贡献利润   安迪科已建成/在建核药房覆盖了PET-CT新增规划配置数量多、累积规划配置总量多、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未来将持续受益于相应区域检查量提升,支撑业绩高速增长,中长期来看安迪科有望成为核医药平台型公司。云克药业短期业绩受疫情影响有所下滑,但核心品种云克注射液仍有一定增长潜力。东诚欣科品种丰富,[99mTc]标记显像药物、尿素[14C]胶囊等均有较大市场空间,预计未来能够保持稳定增长。近期肝素原料药价格和销量出现波动,但由于猪瘟疫情对生猪生产造成较大影响,产能在短期内难以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受成本支撑预计肝素原料药价格仍会保持在相对高位。中长期来看由于核医药业务持续增长,原料药业务利润贡献率将不断下降,仍可稳定贡献利润,为公司转型升级提供资金支持。   风险提示:PET-CT新增装机速度、公司核药房扩张速度不及预期;那屈肝素纳入集采;肝素原料药价格大幅下滑;商誉减值。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9页
      2020-12-25
    • 外延合作拓展边界,战略协同共促增长

      外延合作拓展边界,战略协同共促增长

      个股研报
        卫光生物(002880)   事件: 12 月21 日公司分别与武汉禾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禾元生物) 和成都海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鹭生物) 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协议双方在技术合作、成果转化、投资合资等方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公司与禾元生物达成技术、产业化和资金优势互补协议: 第一、禾元生物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向公司提供技术支持;第二、公司充分发挥产业化和卫光生命科学园区优势,在不违背商业规则的前提下,结合深圳政策优势,向公司提供产业经验及卫光生命科学园区资源; 第三、依托公司股权投资平台,向禾元生物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禾元生物两大技术平台与公司业务有战略协同作用。 禾元生物是一家专门从事植物源重组蛋白表达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成立了两大国际领先技术平台:水稻胚乳细胞蛋白表达平台和蛋白质纯化平台。 其中水稻胚乳细胞蛋白表达平台是利用水稻种子作为生物反应器,在种子中特异性表达各种重组蛋白质和小分子多肽。禾元生物基于该平台已成功研发了以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注射液为代表的系列植物源医药产品、生命科学原辅料以及美妆原料。 我们预计禾元生物诸多产品线可充分利用卫光生命科学园区实现产业化,实现规模化量产。此外, 蛋白质纯化平台可适用于生物制药(比如疫苗、靶向蛋白/抗体药、非靶向治疗蛋白药物)、工业生物酶及生命科学研究工具酶。我们预计该平台将与公司即将上市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提供核心技术支持。   与海鹭生物达成研发上战略合作,提升公司研发实力。 第一、双方建立研发合作关系,未来将探索可行项目联合申报;第二、在市场同等情况下,公司应优先将海鹭生物作为合作对象,相应的海鹭生物应尽可能给与公司优惠价格,公司也优先享有海鹭生物的仪器设备、资源安排等技术服务支持的权利;第三、双方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和专业能力,在生物医药技术服务和新药开发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引入技术合作, 创新药快速发展可期。 目前公司的人凝血酶原复合物已完成Ⅲ期临床研究,正进行上市许可注册技术审评。 人凝血因子Ⅷ项目已启动Ⅲ期临床,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正准备 IND 申报。禾元生物目前已有多款产品进入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其中 HY1001 针对血液循环功能障碍疾病已进入二期临床,HY1002 针对小儿腹泻进入一期临床。公司创新药管线进一步壮大,随着新产品研发进展不断推进, 有望带动公司加速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 2020-2022 年 EPS 分别为 1.29 元、 1.57 元和 1.87元, 对应估值分别为 38 倍、 32 倍和 27 倍。 考虑到公司外延技术合作对主营业务协同作用凸显, 公司在研产品不断推进上市,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合作不及预期风险; 血制品放量不及预期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0-12-22
    • 发布股权激励草案,业绩高增长具有持续性

      发布股权激励草案,业绩高增长具有持续性

      个股研报
        万孚生物(300482)   事件   12月20日,公司发布了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拟以35.58元/股(现价78元)向公司董事、中高级管理人员、核心骨干等授予425万股限制性股票,约占目前公司股本总额3.43亿股的1.24%。其中,第一类限制性股票95万股(占比22.35%);第二类限制性股票330万股,分两次授予,首次授予288.2万股(占比89.7%),预留41.8万股。   点评   本次股权激励计划授予人数多,覆盖面广。本激励计划拟首次授予的激励对象合计341人,约占公司总员工数2476(截至2019年末)的13.8%,包括公司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董秘以及中层管理人员和核心骨干等。充分全面的股权激励机制将核心员工的利益与公司的长远发展绑定,可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为公司稳健发展提供强大保障。   本次限制性股票业绩条件较严格,彰显管理层对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本次股权激励业绩考核指标为:以2020年归母净利润为基数,对应2021年、2022年、2023年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不低于25%、55%、100%。2020年因海外新冠肺炎疫情使公司新冠检测试剂市场需求大幅增长,拉动业绩高涨。2020Q1-Q3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5.66亿元,同比增长95%。在2020年净利润高基数背景下,公司股权激励较严格的业绩考核条件凸显了管理层对未来业绩维持高增长的坚定信心。   若假设授予日在2021年1月中旬,首次授予的383.20万股限制性股票总摊销金额约1.63亿元。预计2021-2024年公司股权激励费用分别摊销7733万元、5306万元、2633万元和584万元。   盈利调整与投资建议   综合考虑公司经营及股权激励费用摊销对利润的影响,我们分别下调2020年、2021年净利润6.9%、8.3%,预计2020-2022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6.59、7.50、9.8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0.1%、13.9%、31.4%。若剔除股权激励摊销费用影响(不考虑税收),则预计2020-2022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6.59、8.28、10.39亿元,同比增长70.1%、25.6%、25.5%。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海外市场趋于激烈,新冠试剂销售不及预期;常规诊疗恢复不达预期;新产品市场推广不达预期;医保降价控费风险;渠道调整冲击超出预期风险;限售股解禁风险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0-12-21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公司拟收购康泰股份,进军润滑油添加剂千亿市场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公司拟收购康泰股份,进军润滑油添加剂千亿市场

      个股研报
        利安隆(300596)   公司拟收购康泰股份100%股权,布局润滑油添加剂领域,维持“买入”评级   12月17日,公司公告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韩谦、禹培根、韩光剑、禹虎背、曹建影等45名自然人合计持有的康泰股份92.2109%股权,暂定交易作价59,584.43万元,本次购买资产的发股价格为28.26元/股;同时拟以现金方式收购其他股东所持康泰股份合计不超过7.7891%股权,交易价格预计不超过8,000万元。考虑新冠疫情对抗老化剂下游需求的影响以及本次并购尚存在不确定性,我们下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3.22、4.14、5.34(原为3.50、4.50、6.19)亿元,对应EPS为1.57、2.02、2.60(原为1.71、2.20、3.02)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为26.3、20.5、16.0倍,我们看好公司布局润滑油添加剂领域,迈出打造精细化工平台型公司的第一步,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拟收购康泰股份,切入千亿空间的润滑油添加剂市场   此次拟收购的标的康泰股份主营业务为润滑油添加剂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并为客户提供便捷的一站式应用解决方案。2018-2020H1康泰股份营业收入分别为5.65、5.61、2.0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9、0.53、0.21亿元。同时,康泰股份业绩补偿义务人承诺,2021-2023年的承诺平均净利润数为5650万元。润滑油添加剂行业市场空间大,据Kline&Co及上海市润滑油品行业协会预测,全球润滑油添加剂市场规模将从2018年的143亿美元稳步增长到2023年的185亿美元,国际四大润滑油添加剂公司路博润、雪佛龙奥伦耐、润英联、雅富顿长期占据全球85%以上的市场份额。公司收购本土第一梯队的康泰股份,布局千亿空间的润滑油添加剂市场,向打精细化工平台型公司的目标迈出坚实的一步。   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购买完成,成交均价37.88元/股   11月15日,公司公告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完成购买,累计买入506.7万股,成交均价37.88元/股。公司核心高管及425名员工参与了本次员工持股计划的认购,锁定期为2020年11月13日至2021年11月12日,彰显公司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风险提示:产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0-12-2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