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8588)

    • 时代天使(06699):业绩表现亮眼,案例数与合作医生数持续增长

      时代天使(06699):业绩表现亮眼,案例数与合作医生数持续增长

    • 雍禾医疗(02279):植发稳健增长,医疗养固崛起,龙头优势尽显

      雍禾医疗(02279):植发稳健增长,医疗养固崛起,龙头优势尽显

    • 康龙化成(300759):全年业绩高增长,股权激励强信心

      康龙化成(300759):全年业绩高增长,股权激励强信心

    • 瑞普生物(300119):深耕客户,产品+服务强化动保优势

      瑞普生物(300119):深耕客户,产品+服务强化动保优势

    • 携手高瓴和海河凯莱英基金,战略打造生物药及CGTCDMO业务

      携手高瓴和海河凯莱英基金,战略打造生物药及CGTCDMO业务

    • 药明生物(02269):FY21A收入及利润均超预期,商业化项目发力

      药明生物(02269):FY21A收入及利润均超预期,商业化项目发力

    • 雍禾医疗(02279)2021年报点评:植发养固协同发展,打开第二增长极

      雍禾医疗(02279)2021年报点评:植发养固协同发展,打开第二增长极

    • 2021年年报点评:核心业务高增长,研发支撑长期发展

      2021年年报点评:核心业务高增长,研发支撑长期发展

      个股研报
        恩华药业(002262)   2021年年报: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3,566.42万元,同比增长17.09%;利润总额91,577.56万元,同比增长7.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9,777.73万元,同比增长9.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7,843.20万元,同比增长9.59%;基本每股收益0.79元,同比增长9.72%。   核心业务完全恢复。报告期内,公司工业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44,102.12万元,同比增长17.69%;毛利率84.95%,较去年同期上涨了1.30个百分点。商业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1,790.28万元,同比增长13.66%;毛利率16.49%,较去年同期上涨了1.29个百分点。其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021.10万元,同比增长13.82%;毛利率56.89%,较去年同期上涨了8.51个百分点。从产品端来看,公司麻醉类核心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95,894.41万元,同比增长48.41%,较2019年同比增长37.66%。公司核心产品销量完全恢复,驱动公司业绩稳中有增。   研发费用创新高,提供发展动力。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40,241.64万元,同比增长50.89%;研发费用达到35,172.58万元,同比增长43.06%,创下公司历史新高。公司现阶段拥有创新药研发项目16个,仿制药项目38个,其中创新药奥赛利定富马酸盐(TRV-130)注射液已经申报生产。一致性评价方面,公司报告期内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阿立哌唑片等5款产品获批,目前三款产品处于在审阶段,12款产品处于在研阶段。   好欣晴顺利融资,加速上市。报告期内,公司联营子公司好欣晴引入融资3亿元,增资后好欣晴股权结构得到优化的同时,资金需求得到了有效的补充,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好欣晴上市进程。作为公司重点培育孵化的创新性企业,未来如好欣晴IPO成功,有望提升公司投资收益。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摊薄后(暂不考虑转增的影响)的EPS分别为0.99元、1.22元和1.51元,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12.49倍、10.13倍和8.19倍。恩华药业是我国麻醉药品领先企业之一,核心产品在疫情形势稳定后恢复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药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政策风险、新冠肺炎疫情风险
      中航证券有限公司
      3页
      2022-03-28
    • 新冠疫苗助力业绩放量,MCV产品矩阵带来新增长点

      新冠疫苗助力业绩放量,MCV产品矩阵带来新增长点

      个股研报
        康希诺(688185)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度报告,2021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43亿元,同比上升17175%;实现归母净利润 19.1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8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20.5 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新冠疫苗助力公司实现业绩快速放量,打开国际化大门。1)分季度看,公司Q1/Q2/Q3/Q4 单 季 度 收 入 分 别 为 4.7/16/10/12.1 亿 元(+11483%/-/+62200%/+6217%),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9.5/4/5.8亿元(+39%/+1303%/+468%/+278%)。公司业绩除 Q3季度因上游供应链厂商问题导致公司新冠疫苗产能有所影响以外,均处于持续增长之中。2022 年 2月公司新冠疫苗获批用于国内市场的序贯接种,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公开数据估计,目前国内加强针市场约有 5亿剂,预计公司 2022年在国内市场有望抢占加强针市场份额,同时,公司疫苗目前已在海外多国获批出口使用,有望持续贡献业绩增量。2)从盈利能力来看,2021年公司毛利率为 70%(+27.5pp),销售费用率为 2.46%,管理费用率为 5.2%,研发费用率为 20.4%,财务费用率为-0.6%,销售净利率为 44.4%,由于营业收入显著增加,公司各项费用率水平有较大程度的下降。   公司脑膜炎疫苗管线正式形成,有望成为业绩新增长点。公司 MCV2 疫苗已于2021M9 获批签发,MCV4 疫苗于 2021 年 12 月 29 日获批。公司 MCV2 疫苗对比其他厂商安全性、免疫原性俱佳。MCV4 疫苗作为国内首个获批四价产品预计未来几年不会有同类产品上市,公司先发优势明显。公司 MCV4 疫苗凭借辉瑞销售团队+自主销售的模式,2022 年作为第一个完整销售年,有望实现快速放量。同时,公司凭借新冠疫苗获得的大量现金流对研发投入持续加码,公司在研管线重点布局重磅品种,如 13价肺炎疫苗处于临床Ⅲ期阶段,PBPV 疫苗处于Ⅰa 期等均进展顺利,未来有望丰富公司产品品类。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国内疫苗领域创新型研发企业,通过新冠疫苗逐渐打开国内外市场,未来有望凭借丰富产品矩阵持续贡献业绩增量。我们结合股权激励指引,预计 2022-2024 年 EPS 分别为 11.75 元、19.64 元、23.29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上市销售有低于预期风险;研发低于预期或研发失败风险;新冠疫苗未来大幅降价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3-28
    • 深度报告: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国内龙头大有可为

      深度报告: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国内龙头大有可为

      个股研报
        洁特生物(688026)   公司是国产生物实验室一次性塑料耗材龙头。公司成立于2001年,主要产品包括生物培养和液体处理两大类生物实验室一次性塑料耗材,并配有少量试剂、小型实验仪器等,涉及逾千种产品及配套。公司收入主要来自液体处理类和生物培养类产品。   公司销售以ODM为主、经销为辅。公司销售模式主要包括ODM、经销和直销。其中ODM模式收入占比在60%以上,经销模式收入占比接近30%,直销模式收入占比在个位数水平。公司通过ODM进入国际知名生物实验室用品综合服务商的全球供应链体系,主要的国际客户包括VWR、Thermo Fisher、GE Healthcare、CelltreatScientific、GeneseeScientific、Argos等。国内客户主要包括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检验检疫机构、医院、药企等。   公司核心技术具有先进性。公司的核心技术主要特点是针对生物实验室不同耗材的应用需求,根据聚合物表面超疏水、超亲水及温敏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构效关系,进行分子结构设计,在系统研究改性方法、改性制品表面结构与性能基础上,开发出的专用于生物实验室一次性塑料耗材细分领域的专有集成技术。公司主要核心技术除“高速高精度挤出成型技术”、“移液管自动化生产工艺与技术”来源于合作研发,其余应用的核心技术亦均来源于自主研发。在高分子材料改性技术方面,公司的超亲水细胞培养表面制备关键技术、高分子材料温敏改性技术、超疏水表面制备关键技术等核心技术,已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在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方面,公司的细胞灌流培养控制技术、高精密注塑技术等核心技术,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公司产品质量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基于公司掌握的先进的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并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通过先进的检验手段以及完善的产品检验体系,保证公司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产品主要技术参数无菌保证水平、无酶保证水平、细菌内毒素含量、金属元素浓度等,与国内外同行业公司相比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比如公司细胞培养瓶无菌保证水平为10-6SAL,高于Corning相关产品。   全球及国内生物实验室一次性塑料耗材市场规模保持较快增长。根据沙利文数据,2018年全球生物实验室一次性塑料耗材市场规模由2014年的89.4亿美元增长至110.1亿美元,2014-2018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3%;预计到2023年将增长至137.5亿美元,2018-2023年年均复合增速约为4.5%。2018年中国生物实验室一次性塑料耗材市场规模由2014年的42.8亿元增长至75.7亿元,2014-2018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3%。预计到2023年将增长至150.8亿元,2018-2023年年均复合增速约为14.8%。未来在研究经费保持较快投入、生物药市场保持快增以及国家政策持续推动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背景下,国内生物实验室一次性塑料耗材市场有望保持快增,国产替代率有望持续提升。   投资建议:维持推荐评级。公司持续开拓国内外客户和保持产能扩张。未来国际市场收入有望保持快增。国内市场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公司有望受益。预计公司2021-2022年EPS分别为1.73元和2.29元,目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6倍和27倍,维持对公司的“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汇率波动、海外及国内市场拓展、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募投项目进展低于预期等风险。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9页
      2022-03-28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