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8588)

    • 深度报告:PEG国内龙头,产品多点开花

      深度报告:PEG国内龙头,产品多点开花

      个股研报
        键凯科技(688356)   投资要点:   医用药用聚乙二醇材料及其修饰药物市场的规模持续增长。在医疗行业中,聚乙二醇材料可用于修饰药物、修饰医疗器械等。医用药用聚乙二醇材料市场需求迅速增长,2018年全球市场规模大约为32.12亿美元,预计在2026年将增加至49.35亿美元。聚乙二醇修饰药物方面,全球市场规模保持增长,预计在2025年聚乙二醇修饰药物的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178.13亿美元。国内聚乙二醇修饰药物市场起步较晚,在国内政策引导支持下,国内聚乙二醇修饰药物市场将快速发展。   近年,键凯科技的营收和利润双双实现快速增长。公司主要从事医用药用聚乙二醇及其活性衍生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研发团队由核心高管带领,研发实力强。2017-2021年,公司营业总收入的CAGR为46.10%,归母净利润的CAGR达到69.75%。   键凯科技系国内PEG龙头企业,行业地位较高。截至2021年末,国内有7款国产聚乙二醇修饰药物成功上市,其中4款系由公司支持上市。截止2021年末,公司共有20余家客户的聚乙二醇修饰药物在国内申报临床试验,占国内全部已申报临床试验聚乙二醇修饰药物研发企业的约三分之二。海外市场方面,公司已支持多款聚乙二醇凝胶类医疗器械产品在欧美上市,应用于人体组织密封、脏器隔离等领域。   凭借三大核心技术,键凯科技的PEG产品及技术服务多点开花。公司拥有高纯度聚乙二醇原料研制技术、医用药用聚乙二醇活性衍生物研制技术、聚乙二醇医药应用创新技术这三大核心技术,致力于打造PEG平台型企业。公司产品广泛用于在蛋白/多肽类聚乙二醇修饰药物领域,下游产品包括长效干扰素、长效生长激素、长效G-CSF、长效GLP-1RA等;并向多家知名海外医疗器械提供PEG材料。此外,公司PEG产品还延伸至LNPs核酸药物递送平台、小分子类药物、ADC药物等领域。   投资建议:首次覆盖,给予公司的“推荐”评级。预计公司2022年/2023年每股收益分别为4.06元和5.36元,对应估值分别为55倍和42倍。键凯科技系国内PEG龙头企业,是全球医用药用聚乙二醇市场的主要新兴参与者。公司拥有三大核心技术作护城河,研发实力较强,客户粘性高,订单增长推动产能扩张。公司PEG产品及技术服务多点开花,在下游客户的新老产品发展推动下,公司未来业绩增长可期。   风险提示:独占许可的专利授权带来的产品销售限制风险;新冠疫情风险;技术风险;境外经营风险;创新医药产品研发失败风险;下游终端产品市场推广或生命周期管理不利的风险;下游医药行业政策变化的风险等。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3页
      2022-07-18
    • 事件点评:拟收购楚天飞云股权,加强产业链一体化布局

      事件点评:拟收购楚天飞云股权,加强产业链一体化布局

      个股研报
        楚天科技(300358)   事件:2022年7月10日公司发布公告,拟发行股份购买控股子公司楚天飞云制药装备(长沙)有限公司的少数股东叶大进、叶田田持有的合计49.00%的股权,交易完成后,楚天飞云将成为上市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本次交易的相关审计、评估工作尚未完成,标的资产的预估值和交易作价尚未确定。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发行价格为13.43元/股,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6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80%。   收购楚天飞云成为全资子公司,加强协同效应和产业链一体化布局。楚天飞云主要生产全自动硬胶囊充填机系列、药用高纯度制氮机系列、胶囊分选抛光机系列、自动真空上料机、吸尘机系列等,2021年营收0.43亿元,预计2022年营收0.65亿元,2023年-2026年预计营收复合增长率为9.67%。楚天飞云的产品是固体制剂制药产业领域重要一环,其市场领域是上市公司未来加强全产业链的重要布局,是上市公司逐步实施“一纵一横一平台”战略规划过程中的重要一步,进一步丰富了上市公司在固体制剂制药装备产品分类,以为公司客户群体提供更多的技术解决方案。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可在楚天飞云原有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将在楚天飞云原有基础上加强研发协同作用,提升在固体制剂制药装备技术方面的实力,并通过管理机构与销售机构的合理布局、研发队伍的优化整合、融资能力的提升及融资成本的下降,有效发挥企业的管理协同效应。   收购楚天飞云将加强上市公司产品线与盈利能力。楚天飞云的产品能够基于上市公司销售和服务的网络,进一步推广优势产品,与上市公司共同开发和维护新的客户资源,提高市场投入的效率,有效降低销售成本。上市公司计划收购剩余部分少数股东权益,将楚天飞云全面纳入上市公司体系以使得楚天飞云未来能为上市公司带来更多业绩贡献。   投资建议:楚天科技作为国内领先的制药装备企业,在进口替代和国际化趋势下,坚持“一纵一横一平台”战略加强制药工艺前端布局,业绩成长驱动力持续加强,我们预计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6.4、79.5、95.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3、8.51、10.61亿元,对应PE分别为14、11、9倍。公司具有全产业链布局意识,发展前景广阔,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影响生产经营,生物工程板块研发和销售不及预期。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2-07-18
    • 自主业务实现增长,海外渠道建设不断加强

      自主业务实现增长,海外渠道建设不断加强

      个股研报
        迈克生物(300463)   业绩简述   7 月 14 日,迈克生物公布 2022 年上半年业绩,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17.82亿元(-9%);归母净利润 4.06 亿元(-24%);扣非归母净利润 3.99 亿元(-24%) ;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8.57(-4%) ;归母净利润 2.04 亿元(-7%);扣非归母净利润 1.99 亿元(-7%)。   点评   自主业务保持增长,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国内散发疫情的影响下,公司仍能保持自主产品的正增长,其中大型仪器出库 1350 余台,血液、生免流水线出库共计 67 条;自主产品大型仪器出库、临检平台检测试剂、免疫平台检测试剂销量均实现较高增长,体现公司经营韧性。上半年自主业务在销售收入中占比提升 6pct,代理业务逐步剥离,业务结构持续优化。但受集采降价影响,自主产品中分子核酸检测产品 2022 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下降12.96%,且毛利率降低 19.02 个百分点,产品结构及其盈利水平的变化驱动自主产品整体收入与毛利率小幅下降。   市场拓展持续推进,海外渠道加速建设。公司拥有丰富的技术平台及产品系列,借此上半年新增终端客户 1600 余家、渠道 50 余家。自主产品的用户已经覆盖全国七千余家各级医院,二级和三级医院产品覆盖率分别达到 30%和54%。在海外市场拓展方面,公司不断夯实海外经销商的合作拓展,上半年海外渠道新增 56 家,累计覆盖 112 个国家和地区,打开长期增长空间。   外延收购补齐数字 PCR 领域产品。公司收购达微生物,实现分子诊断平台下的数字 PCR 产品布局,依托液滴微流控核心技术,持续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一体化数字 PCR 仪器及其配套试剂形成的系列化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进一步完善产品线,有望协同已有产品放量。   盈利调整与投资建议   我们维持前期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10.76、12.05、13.86 亿元,同比增长 13%、12%、15%。对应 PE 为 11、10、9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变化产品销售不及预期;新冠变异毒株造成疫情反弹风险;原材料供应风险;产品降价风险,海外拓展不及预期风。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7-18
    • 华东医药(000963):肾小球监测系统上市申请获受理

      华东医药(000963):肾小球监测系统上市申请获受理

    • 康龙化成(300759):收入增长良好,放眼长期发展

      康龙化成(300759):收入增长良好,放眼长期发展

    • 康龙化成(300759):收入高速增长,服务边界持续拓宽

      康龙化成(300759):收入高速增长,服务边界持续拓宽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疫情导致增长暂缓,积累订单有望将旺季提前至Q3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疫情导致增长暂缓,积累订单有望将旺季提前至Q3

      个股研报
        美年健康(002044)   疫情导致Q2业绩暂缓,积累订单有望将旺季提前至Q3,维持“买入”评级   7月14日,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报预告:2022H1预计实现营收28.5-30.0亿元(同比下降11.36-15.79%),归母净利润亏损6.3-6.8亿元(2021H1为亏损4.3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6.5-7.0亿元(2021H1为亏损3.76亿元);基本EPS亏损0.16-0.17元/股。同时,公司发布公告称2022年1月拟收购吉林昌邑美年43.2403%的股权已于上半年完成收购,取得对吉林昌邑美年的控制。在提升医质及服务、精细化管理能力加强、数字化全方位助力、创新引领等因素下,公司已经进入量、价、质三重提升的拐点期,我们维持之前的盈利预测不变,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0、4.87、6.07亿元,EPS分别为0.10/0.12/0.15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8.7/40.0/32.1倍,维持“买入”评级。   疫情导致Q2业绩暂缓,积累订单有望将旺季提前至Q3   2022Q2预计收入14.98-16.48亿元(下降19.50-26.83%),归母净利润亏损1.99-2.49亿元(2021Q2为亏损0.01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2.04-2.54亿元(2021Q2为盈利0.14亿元)。收入端,疫情影响部分门店停业、限流,导致Q2收入同比下降。利润端,虽然整体收入下滑,但公司的房租、折旧、摊销、人员工资等固定成本相对固定或者仅小幅下降,同时确认了4200多万元员工持股计划费用,导致Q2利润亏损加大。展望下半年,由于上半年体检订单比较稳定,因为疫情干扰延迟到检,预计业务旺季将提前到三季度,且6月中旬以来,随着上海及全国各地的疫情管控形势向好,公司的主营业务有望快速恢复。   精细化管理成效持续显现,数字化转型快速推进   公司积极推动精细化管理,提升医质,带动客单价提升,1-2月到检人数同比增长5%,客单价同比增长12%,3月起,华东、东北、华北等多个大中城市持续封控限流,导致2022H1到检人数同比下降约17%,但整体客单价提升4%,表明公司“医疗导向,品质驱动”的战略方针仍较有成效。   风险提示:精细化管理能力提升不及预期;体检中心扩张过程中的管理风险。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7-17
    • FB2001降低肺、脑病毒载量,展现新冠防治潜力

      FB2001降低肺、脑病毒载量,展现新冠防治潜力

      个股研报
        前沿生物(688221)   事件:前沿生物公布在研抗新冠病毒新药FB2001雾化吸入给药研究最新进展,并与凯莱英在FB2001原料药的研发、生产、注册等方面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FB2001雾化吸入给药和滴鼻给药对Omicron株感染小鼠均显示了极强的抗病毒作用,可以显著降低小鼠肺部的病毒载量,公司正在积极推进后续临床研究。临床前数据显示,相对于对照组,经雾化吸入FB2001可以降低肺部病毒载量4.6 log10 copies/ml,相当于99.998%的病毒被抑制,经鼻腔滴入FB2001可以降低肺部病毒载量3.6 log10 copies/ml,相当于99.97%的病毒被抑制,数据表明FB2001雾化吸入给药具有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潜力。公司正积极推进FB2001雾化吸入制剂拟用于暴露后预防的临床研究,同时瑞金医院研究者发起了评价FB2001雾化吸入对新冠病毒暴露后预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FB2001静脉注射制剂正在开展国际多中心II/III期临床试验,拟治疗全球新冠肺炎住院患者。临床前研究显示,FB2001可显著降低感染小鼠肺部和脑部的病毒载量和病毒滴度,对新冠病毒SARS-CoV-2的抑制活性为0.053±0.005μM,体外抗病毒活性为0.42±0.08μM,具有高效靶向冠状病毒主蛋白酶的活性。中美临床Ⅰ期结果显示,其安全性、耐受性好,单药在人体药物浓度已达到预测的有效剂量,无需联合药代动力学增强剂(如利托那韦),可降低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风险,有望满足新冠肺炎住院患者对副作用低、药物相互作用小的抗新冠药物的需求。   公司与凯莱英在FB2001原料药的研发、生产、注册等方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将有助于FB2001临床试验和上市后商业化的推进。凯莱英将推动FB2001原料药的生产及注册获批,为FB2001关键性临床提供产能支持,有助于FB2001临床试验的顺利推进;若FB2001临床试验成功并获批上市,该合作将有利于支持FB2001的商业化推进,满足潜在的市场需求、控制产品的生产成本。   疫情波动常态化,新冠治疗及预防药物成刚需品种,国内仍有市场空间。中国2021年1月1日-2021年12月12日,共新增确诊新冠患者1.3万人,这一部分人是新冠治疗药物的直接使用者,且国家可能对于新冠药物还有战略储备。Omicron及其变异株更倾向于感染人的上呼吸道,雾化吸入给药是非常好的切入点,未来在医院、家庭和社会面密切接触者中都具有比较好的预防应用场景。   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亿元、-1.7亿元、-0.8亿元。考虑艾可宁纳入医保渗透率持续提升,新冠药物等在研管线市场潜力大,建议投资者积极关注。   风险提示:艾可宁市场推广不及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7-17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Q2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0%,利润同比减亏,看好下半年旺季经营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Q2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0%,利润同比减亏,看好下半年旺季经营

      个股研报
        国际医学(000516)   Q2收入快速恢复,利润同比减亏,维持“买入”评级   7月14日,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报预告:2022H1预计实现营收10.67-10.72亿元(同比下降17.94%-18.32%),归母净利润亏损5.8-6亿元(2021H1为亏损3.6亿元);基本EPS亏损0.25-0.26元/股。公司复诊后Q2收入实现约13%同比增长,Q2归母净利润端同比减亏,整体业绩超过我们之前的预期。考虑到疫情影响以及未来几年折旧压力较大等因素,我们下调2022-2024年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归母分别为-4.50(原为-3.82)、2.10(原为2.53)、3.90(原为4.79)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54.7/117.1/63.1倍,公司凭借医院平台延伸产业链,打开成长天花板,旗下医院病床使用率提升空间较大,维持“买入”评级。   复诊后Q2收入快速恢复,利润实现同比减亏   拆分季度来看,2022Q1收入3.05亿元(-52%),归母净利润-4.28亿元(-134%);2022Q2预计收入7.62-7.67亿元(增长13.06-13.80%),归母净利润亏损1.52-1.72亿元(2021Q2为亏损1.77亿元),实现同比减亏。考虑到2022H1股权激励费用影响净利润约0.824亿元,2022H1扣除股权激励费用影响的调整净利润预计同比下滑51.4%-57.5%,假设2022Q1、Q2股权激励费用影响净利润分别为0.5、0.3亿元,预计2022Q2经营性净利润也实现同比减亏。   医院经营“护城河”稳固,看好下半年旺季经营业绩   高新医院、中心医院自2022年4月复诊以来,截至2022年6月30日,高新医院、中心医院日最高住院分别达到1349、2270床,已恢复至高位水平,我们认为床位快速爬坡的主要原因是两家医院在当地已经建立较好口碑,公司自身优势不变。此外,康复医院拟于2022年底前后开诊,内设妇儿、康复、骨科(最高床位数达3600张),有望进一步扩大床位规模,提升综合诊疗实力。   风险提示:医保控费趋严,住院量爬坡速度不如预期。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7-17
    • 迈克生物(300463):1H22内生常规业务稳健发展

      迈克生物(300463):1H22内生常规业务稳健发展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