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8588)

    • 固生堂(02273)2022年中报业绩预告点评:经调利润超预期,中医诊疗龙头展现强劲业绩韧性

      固生堂(02273)2022年中报业绩预告点评:经调利润超预期,中医诊疗龙头展现强劲业绩韧性

    • 事件点评:拟设立控股子公司楚天长兴,加强供应链管理

      事件点评:拟设立控股子公司楚天长兴,加强供应链管理

      个股研报
        楚天科技(300358)   事件:2022年8月2日,楚天科技发布公告称,拟与相关方共同出资设立楚天长兴精密制造(长沙)有限公司,合资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楚天科技认缴出资2550万元,占合资公司51%股权。相关方长沙三尊、长沙领先、长沙长发系楚天长兴未来用于股权激励和人才引进的持股平台,公司实际控制人唐岳在上述合伙企业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同时,合资公司股东之一楚天投资系楚天科技控股股东,故本次交易为关联交易。   楚天长兴设立,加强公司供应链竞争力。楚天长兴以提供医疗设备、医疗器械、机械工程等相关的精密制造、模具等为主营业务。合资公司设立后与楚天科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就楚天科技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需的合作产品,在市场同等条件下优先由合资公司负责制造并按照市场价格优先供货给楚天科技。作为供应商,楚天长兴的设立能够提升楚天科技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加强上市公司核心零部件制造和加工工艺的保密性并解决零部件外协瓶颈,维护供应链自主可控,同时提升供应链的成本控制和供应效率能力,从而加强楚天科技的行业竞争力。   持续完善产业链布局,落实”一纵一横一平台”战略。楚天科技加速落实全产业链布局战略,在成立楚天思优特、楚天微球重要战略意义子公司后,收购楚天飞云少数股权丰富产品线,设立楚天长兴加强供应链管理,提升公司管理能力。   投资建议:楚天科技作为国内领先的制药装备企业,在进口替代和国际化趋势下,坚持“一纵一横一平台”战略加强制药工艺前端布局,业绩成长驱动力持续加强,我们预计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6.4、79.5、95.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3、8.51、10.61亿元,对应PE分别为13、10、8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影响生产经营,生物工程板块研发和销售不及预期。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2-08-04
    • 公司深度报告:升级打造中药全产业链平台,创新药发力卓有成效

      公司深度报告:升级打造中药全产业链平台,创新药发力卓有成效

      个股研报
        珍宝岛(603567)   政策频出,促进医药创新发展。在中药领域,近年来国家及地方出台了多个促进中医药和传统医学创新发展的政策文件,其中包括对部分中药品种使用限制的放缓、加大对中药产品的医保报销等关键政策;2021年,中医药政策迎来了落地爆发期,国家对中医药支持政策已由顶层设计逐步过渡到落地执行阶段。近年来生物技术处于蓬勃发展期,国家也在多份重要文件中强调生物医药产业的战略地位,将生物医药产业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并推进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高速、高质量发展。   中药领域:二次开发推动产品提质增价,上下游整合打造全产业链平台。近年来,公司在传统优势的中药领域动作频频,在中药制剂业务上,公司以心脑血管为核心领域,深挖现有品种潜力,加大创新力度,推进中药制剂二次开发,丰富产品管线,拓宽市场空间;同时,公司以子公司亳州交易中心、哈尔滨中药材商品交易中心为主体,升级中药供应链布局,形成“N+50”中药材产业布局,联合打造原材料至中药制剂的全产业链平台。   化药、生物药领域:增厚化药管线,参股特瑞思介入生物药领域。公司积极拓展化学及生物药领域,目前形成中药、化药、生物药、仿制药、创新药的全产品线布局。在化药领域,公司持续性地储备特色原料药及高端仿制药,同时通过引进、合作等方式增厚化学创新药产品管线,截止至2021年底,4项在研化药创新药,聚焦于抗病毒和抗肿瘤领域;在生物药领域,通过参股特瑞思药业,全面介入生物类似药、双抗、ADC等前沿领域,目前特瑞思拥有9个在研创新药和类似药产品,治疗领域涵盖多种恶性肿瘤,其中5个产品为国家1类新药产品,4个药物已获得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资金支持,3个产品获批临床。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48.81、58.01、69.28亿元,增速分别为18.2%、18.8%、19.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8、5.69、7.02亿元,增速分别为28.8%、33.1%、23.4%,当前股价对应2022E-2024EPE分别为25x、19x、15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新冠疫情风险、医药政策及药品集采风险、研发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8页
      2022-08-04
    • 半年报业绩受新冠疫情影响,中长期创新巩固龙头优势

      半年报业绩受新冠疫情影响,中长期创新巩固龙头优势

      个股研报
        艾德生物(300685)   事件:2022年7月29日公司发布半年报业绩: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3亿元,同比减少1.62%;归母净利润为89.29百万元,同比减少19.79%;扣非归母净利润为76.67百万元,同比减少23.93%。   2022年上半年业绩受新冠疫情影响,看好疫情后刚性需求的恢复   2022年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93亿元,同比减少1.62%,归母净利润为89.29百万元,同比减少19.79%,利润下滑比例相比收入较大主要是由于进一步扩张海外市场销售费用增加,上半年销售费用为1.30亿元,同比增长14.43%。公司业绩整体下滑主要是受到疫情影响,2022年单二季度收入1.86亿元,同比减少17.21%,归母净利润为35.67百万元,同比减少47.46%。分业务板块看,2022年上半年公司检测试剂收入2.95亿元,同比减少3.19%;检测服务收入7369.57万元,同比增长3.46%;药物临床研究服务收入1836.79万元,同比减少1.73%。新冠疫情影响医疗机构肿瘤患者就诊,肿瘤患者检测为刚性需求,看好下半年肿瘤检测需求增加,公司业绩有望恢复较快增长。   注重研发创新,新产品稳步推进   公司重视研发团队的打造和研发创新的投入,2022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7783.76万元,同比增长14.19%,占收入的19.83%。目前公司设厦门、上海双研发中心,深耕PCR、NGS、IHC、FISH技术平台,拥有55项专利授权,核心发明专利同时获得中国、美国、欧盟和日本的授权。2022年3月基于IHC技术平台的肿瘤免疫药物伴随诊断产品PD-L1获批上市,下半年有望贡献新的收入增量。未来公司逐步在肿瘤早测、MRD、OncoPro等复发(疗效)监测产品推进研发。   持续深耕海外市场,PCR-11基因在日本进入商业化放量时期   公司海外业务正在加速推进,目前国际业务和BD团队超过50人,在新加坡、加拿大、香港建立全资子公司,在荷兰设欧洲物流中心,目前已经在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医院和科研院所销售,超过100家国际经销商。2022年上半年公司海外业绩快速增长,收入5716.99万元,同比增长27.34%,主要是PCR-11基因于2022年1月纳入日本医保,产品或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公司产品已经在东亚和欧盟市场站稳脚跟,未来将进一步向东南亚、北美等市场拓展。   盈利预测:公司为伴随诊断的龙头企业,2022年上半年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业绩有所下滑,考虑疫情的影响,将2022-2024年收入从11.46、14.90和19.44亿元下调为10.86、14.57和19.20亿元,预计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3.01、3.96和5.28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不确定风险、新产品获批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海外推广不及预期。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2-08-04
    • 麻醉业务放量,公司业绩平稳增长

      麻醉业务放量,公司业绩平稳增长

      个股研报
        恩华药业(002262)   2022年中报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0,109.90万元,同比增长7.30%;利润总额51,134.72万元,同比增长6.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750.39万元,同比增长8.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4,966.66万元,同比增长8.02%;基本每股收益0.44元,同   三项主业稳中有增,麻醉产品快速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工业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72,039.53万元,同比增长6.76%;毛利率84.13%,较去年同期下降了0.04个百分点。商业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2,792.42万元,同比增长5.81%;毛利率17.26%,较去年同期上涨了2.80个百分点。其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742.80万元,同比增长32.65%;毛利率53.74%,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5.27个百分点。从产品端来看,报告期内公司麻醉类产品实现营业收入97,797.72万元,同比增长12.88%。公司麻醉类产品瑞芬太尼、舒芬太尼、阿芬太尼等快速放量,麻醉类产品较去年同期业绩完全恢复后再次创下新高,为公司业绩提供了有力支撑。   研发进展顺利,投入持续加大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达到20,885.83万元,同比增长33.40%。目前公司拥有在研项目70余个,包括创新药项目20余个,一致性评价项目16个和一致性在评项目3个。创新研发项目中,CY150112片、NH102盐酸盐片、NH600001乳状注射液和Protollin鼻喷剂已经步入临床I期阶段;IND申报项目1个,IND审评项目4个,其余项目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公司整体研发进展顺利,未来随着研发项目的持续推进,公司管线有望进一步丰富,增厚公司业绩。   好欣晴业务快速扩张,即将步入D轮融资   截至2022年6月,公司联营公司江苏好欣晴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接近80%。目前好欣晴业务处于快速扩张时期,平台拥有超5万名注册医生,月服务患者人次超过10万人次。IP0方面,江苏好欣晴正与相关投资者开展D轮融资的洽谈,IP0正在加速进行中。江苏好欣晴是公司重点培育孵化的创新性企业,未来如好欣晴IP0成功,有望提升公司投资收益。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摊薄后(暂不考虑转增的影响)的EPS分别为0.99元、1.23元和1.51元,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12.97倍、10.52倍和8.52倍。恩华药业是我国麻醉药品领先企业之一,核心产品在疫情形势稳定后实现快速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药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政策风险、新冠肺炎疫情风险
      中航证券有限公司
      4页
      2022-08-04
    • 激励计划发布,BD引进指标提升发展潜能

      激励计划发布,BD引进指标提升发展潜能

      个股研报
        济川药业(600566)   事件:8月1日,济川药业发布公告,公司董事会及监事会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及其摘要的议案》、《关于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实施考核管理办法的议案》和《关于核实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激励对象名单的议案》。股权激励需三年业绩达标,基础考核与BD引进产品挂钩,促进公司长远发展。   点评:   股权激励计划目标发布,业绩增长积极性增加。本次激励计划在公司和个人两个层面设置考核指标,其中公司层面设置扣非净利润与BD引进产品为指标,要求2022-2024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0亿、22亿和25亿,每年BD引进产品不少于4个,解除限售期考核年度为2022-2024年三个会计年度。   股权激励充分绑定核心人员,BD引进产品提升业绩潜能。本次股权激励计划对象包括副董事长、董秘、副总经理、人力资源总监、财务总监以及公司管理和技术(业务)骨干人员,其中8名高管人员,将获授此次激励计划的24.06%股份,公司管理和技术(业务)骨干人员(110人)获授占此次激励计划60.06%的股份,有利于提高工作积极性。另外公司层面指标要求每年BD引进项目不少于4个,未来商业拓展有利于提升业绩增长潜能。   与天境生物达成战略合作,打造新的业绩增长点。2021年,公司达成了4项产品引进或合作协议,以丰富产品线。公司全资子公司济川有限、济源医药与天境生物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天境生物许可公司在中国大陆地区进行长效重组人生长激素“伊坦生长激素”的开发、生产及商业化。公司将充分发挥儿科治疗领域的优势培育新的业绩增长点,从而提升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和儿科治疗领域的行业地位。   盈利预测:公司品牌和品种资源深厚,国药入主创造契机,公司多方面推进经营整改措施,股权激励充分绑定核心人员,BD引进产品指标有利于提升业绩潜能。公司实施主品战略,推进供应链建设与终端开拓,有望实现中长期高质量发展。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6.64/97.03/109.9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48/23.16/26.43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政策监管风险、市场风险、成本风险、研发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2-08-03
    • 心脏电生理龙头企业,布局血管介入加速成长

      心脏电生理龙头企业,布局血管介入加速成长

      个股研报
        惠泰医疗(688617)   电生理:行业规模近200亿元,国产占有率低,进口替代空间大   受老龄化加剧,心率失常患者人群扩大,预计电生理手术量预计从2019年的18万例,增长到2024年的38万例,带动对电生理器械行业的需求快速增长,2024年我国电生理器械行业规模有望达到187.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32%。相对外资品牌而言,国产品牌进步晚,市场占有率低(小于10%),且国产品牌主要在中低端的标测导管和二维手术消融导管领域,在高端的可用于房颤手术的高精密度标测和消融类导管,国产产品还正在临床中,预计23-24年会陆续推出并商业化,具有性价比优势的国产品牌将充分受益。   血管介入:冠脉通路类稳定增长,外周和神经介入成为新的增长点   2019年,我国冠脉介入器械市场规模达到61.8亿元,随着企业市场推广和医生教育的加强,PCI手术渗透率的提升,整体冠脉介入市场仍保持稳健增长,预计到2024年,中国冠脉介入器械市场规模将翻倍,达到103.6亿元(2019-2024年CAGR10.9%)。外周和神经介入均属于相对较初期的行业,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期,是血管介入行业新的增长点。我们认为随着我国对血管类疾病的筛查技术不断发展、临床相关经验的持续积累以及人民健康意识的明显提升,预计到2024年外周介入器械市场规模达到48.1亿元(2019-2024年CAGR14.1%),2024年神经介入器械市场规模达到125亿(2019-2024年CAGR20.6%)。   惠泰医疗是电生理和冠脉通路产品双龙头国产品牌   惠泰医疗在电生理和冠脉通路领域深耕近20年,2019年公司在电生理医疗器械国产品牌中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在冠脉通路医疗器械国产品牌中市场份额排名第三。在电生理领域,公司2021年新推出三维电生理标测导航系统,在三维电生理设备和耗材领域,有望加速替代进口品牌,预计公司电生理产品收入端能够保持高速增长,2022-2024年公司电生理业务增速区间在40-50%;在冠脉通路领域,公司产品品类丰富,成本优势大,借集采中标,实现其他通路产品快速入院,预计随着PCI手术的基层下沉,在冠心病人群中的渗透率提升,2022-2024年公司冠脉通路类业务增速区间在25-30%。   公司拓展外周和神经介入领域,延伸产品边界   公司已经实现冠脉通路产品的产业化,建立了成熟完备的血管介入器械产业化平台,并于2019年正式推出外周血管介入产品,同时布局神经介入类产品。外周介入和神经介入,行业快速扩容,预计这两个细分领域将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2019-2021年公司介入产品收入分别为0.33亿元、0.66亿元和1.19亿元,2020-2021年CAGR约90%,预计未来介入类增速仍维持在较高水平,我们预计2022-2024年增速区间维持在40-60%。而且,公司在研产品中,胸主动脉支架(TAA)正在临床试验阶段,预计2024年获批,公司未来也将借此产品从通路类拓展到治疗类产品。   投资建议   公司是国产电生理和血管介入的头部企业,并积极拓展外周和神经介入领域。公司凭借丰富的产品线,优秀的产品性能和显著价格优势,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收入端分别实现11.45亿元、15.86亿元和21.7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38.2%、38.5%和36.9%;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端预计分别实现2.71亿元、3.74亿元和5.2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30.4%、38.0%和40.0%,保持高速增长。2022-2024年的EPS分别约为4.07、5.61和7.85元,对应的PE估值分别约48x、35x和25x。基于公司在心脏电生理和血管介入领域不断推出新产品,国产替代产业背景下,优质赛道的龙头公司,建议重点关注,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在研产品临床、商业化推进不及预期。   产品进入医保局集采,价格超预期下降风险。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4页
      2022-08-03
    • 注射剂出口再蓄力,2022年新获FDA批件8个

      注射剂出口再蓄力,2022年新获FDA批件8个

      个股研报
        健友股份(603707)   事件   2022年8月2日,公司公告,公司的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500mg/瓶、1g/瓶)获得美国食药监局(FDA)批准,该药适用于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及其它细菌所致的严重感染。此前该药的另2个规格(5g/瓶、10g/瓶)刚获FDA批准;公司子公司健进制药的注射用硼替佐米(3.5mg/瓶)也在近期获得FDA最终批准,适应症为多发性骨髓瘤、套细胞淋巴瘤。   点评   万古霉素获批,未来国产化潜在空间大。(1)盐酸万古霉素是全球首个糖肽类抗生素,也是人类首个“超抗”(抗超级耐药菌的药物),是由链霉菌菌株产生的糖肽类,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发挥速效杀菌作用。该产品由礼来原研,商品名Vancocin,1958年获得美国FDA批准,1996年在中国上市。美国境内已有9家产品上市,2021年美国市场销售额约2.08亿美元。(2)2021年,中国样本医院的销售额约为5.68亿元,其中美国礼来公司占据市场主要份额约80%,未来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3)2022年初至8月2日,公司已新获FDA的注射剂批件8个,累计批件50个。   中美双报再添新品,抗肿瘤硼替佐米美国获批。(1)硼替佐米,是一种双肽基硼酸盐类似物,全球第一种人工合成的用于临床的新型蛋白酶体竞争性抑制剂,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一线特效靶向药物。公司该产品于2020年3月获得FDA(专利未到期)暂时批准,2022年7月获得FDA最终批准,并已提前备货美国,7月27日起已在美国上市销售。(2)该品种原研产品为日本武田制药持有,商品名为Velcade,于2003年5月获得FDA批准上市,2004年4月在欧盟授权上市,2021财年销售额约1100亿日元(约8.1亿美元)。(3)美国已有BAXTER、FRESENIUSKABI、HOSPIRA等18家仿制药企业获FDA批准,2021年注射用硼替佐米美国市场销售额约为10.43亿美元;2021年在中国样本医院的销售额约为3.63亿元。(4)该产品作为公司的又一个中美双报产品,将进一步强化公司在肿瘤等大病种领域的制剂布局。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考虑到2022年2季度,国内部分地区疫情封控对公司生产运输等影响,可能带来短期成本上升,我们维持公司2022/23/24的营收47.9/62.0/78.7亿元,净利润由14.12/19.14/25.20亿元,分别下调7%/10%/10%至13.06/17.23/22.78亿元。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高货值库存与较长的库存周转时间、制剂出口不达预期、原料涨价等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8-03
    • 金斯瑞生物科技(1548.HK)多板块协同加速成长,四位一体战略未来可期

      金斯瑞生物科技(1548.HK)多板块协同加速成长,四位一体战略未来可期

    • 海外产能布局推进,进一步强化客户导流

      海外产能布局推进,进一步强化客户导流

      个股研报
        博腾股份(300363)   事项:   公司公告拟在斯洛文尼亚建设研发生产基地。   平安观点:   启动欧洲产能布局,强化客户导流   继收购美国 J-STAR 后,博腾此次海外产能布局延伸到了欧洲地区。该项目租用诺华旗下 Lek 公司的场地。博腾计划投资 5000 万欧元(约折 3.5亿元人民币)对场地上的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实现包括工艺开发实验室、公斤级实验室、工艺安全实验室、分析研究实验室及中试车间的 CMC 全流程配置。   我们认为,相比产值本身,该布局更大的意义在于强化客户导流效果。斯洛文尼亚是申根国家,在该国建设的产能能够顺畅辐射德国、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为欧洲药企提供中、欧双场地验证生产,满足客户的不同需要。博腾此次选择业务体量相对小而引流作用明显的 CMC 业务作为起点,无疑是希望藉此介入欧洲药企的早、中期研发管线,与潜力项目尽早绑定。同时该租用场地也预留了后续发展空间,可满足商业化生产能力建设需要,为未来合作项目推进至临床后期乃至上市阶段做好准备。   海外产能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对 API 产品供应链安全及质量控制的需要,而前端的 RSM 和中间体生产环节则有望转移至国内基地,该业务模式下,相关项目整体上仍能享受到国内效率高、成本低的优势。   综合能力持续提升,中长期发展有保障   公司在力保全年大量订单交付的同时也在强化自身能力建设。常规业务端追加 BD 增加业务开拓能力,引入高等人才加速技术发展,梳理业务流程提高运转效率,并着手深入探索 CDMO 的自动化、数字化控制,从源头上实现产业革新。自 2019 年以来公司综合能力持续提升, 2022 年更有望借助大订单带来的契机更上一层楼,拉开公司与跟随者的差距。同时,公司 CGT 及制剂的 CDMO 业务也在迅速扩容,抢占行业先机。部分投资者担心融资环境变化影响医药创新推进节奏,同时抑制医药外包产业发展,但实际上大型药企及头部 biotech 受此冲击有限。而作为处于外包产业链中下游的 CDMO 企业原本受波及程度就低,其中博腾等头部 CDMO 服务的客户较为优质,对应项目的可持续性和研发推进节奏拥有较好确定性。   维持“推荐”评级。考虑公司上半年大订单及常规业务均实现好于预期的增长,上调 2022- 2024 年 EPS 预测为 2.94、3.09、3.83 元(原 2.62、2.97、3.73 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若全球创新药物的投入和外包比例不及预期,会影响 CMO 行业的发展;2)药品研发失败项目提前终止,或药品上市后销售不及预期,可能导致对应订单无法实现放量;3)生产事故、监管机构警告信等情况,可能会导致订单乃至客户的丢失;4)汇率波动可能造成汇兑损失。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8-03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