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801)

    • Q2快速增长,综合能力进一步提升

      Q2快速增长,综合能力进一步提升

      个股研报
        药石科技(300725)   投资要点   事项:   公司发布2021年中报:上半年实现营收6.21亿元(+35.24%),实现归属净利润3.81亿元(+336.52%),扣非后归属净利润为1.45亿元(+77.16%)。收入增长符合预期,扣非净利润增长好于预期。   平安观点:   Q2保持稳步增长,汇兑影响表观业绩:   公司Q2实现营收3.36亿元(+16.16%),实现扣非归属净利润0.80亿元(+42.96%)。报告期内汇率同比变化较大,对表观业绩产生负面影响。我们以2020年和2021年的6月末中美汇率估算,假设公司收入70%以美元结算,其他以人民币结算,则剔除汇率影响后Q2收入增速大约在24%左右。   公司公斤级以下产品+技术服务收入主要来自南京实验室,受到实验室空间限制,上半年两项业务共实现收入1.25亿元(+12.80%)。公斤级以上产品上半年实现收入4.96亿元(+42.36%),通过外包非关键环节及提升内部效率两项措施,在无新产能落地情况下取得理想增长。   Q2单季度公司整体毛利率达到51.49%(+7.01PP),大幅提升的主要原因系晖石并表以及项目附加值增加,另一方面,汇兑的差异对毛利率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估计3-4PP)。费用率方面,Q2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均比上年同期有较明显下降,可能与规模效应及确认节奏波动有关,而财务费用则因为汇兑损失有较大增加。   浙江晖石于4月30日起并表,并表前晖石所有产品均通过药石对外销售,因此不产生额外并表收入。并表后的2个月中晖石共实现收入9101.85万元,利润983.30万元,运营状态非常理想。晖石并表额外产生162.24万元并表利润,对利润端增速影响不明显。   下半年起产能陆续释放,能力提升推动新兴业务持续发展:   2021下半年公司进入产能释放期。(1)7月下旬公司新研发中心投入使用,公司实验室的容量从400人提升至1000人,新员工正陆续到岗,以满足持续增长的研发需求;(2)晖石的501车间预计能在年底前投入使用,该车间产能163立方,自动化水平较高,单位空间理论产值高于现有车间,此外502、503车间也将于2022年上半年投入使用;(3)山东药石的制剂线已完成建设,预计2021Q4投入试运行;(4)天易生物将于2021Q3开始建设,预计于2023年后陆续达产。持续释放的各类新产能将有助于改善公司产能较为紧张的现状,打开业绩增长空间。   在扩产的同时,公司积极引进新药发现、CMC、生产、质控等领域的高端人才组建团队,推动CDMO和新药筛选两大新兴业务的发展。CDMO领域,公司上半年完成428个项目,其中API项目21个,成功实现由RSM和non-GMP中间体向API延伸;上半年新承接项目中,320余个处于临床前到临床2期,29个处在临床3期到商业化,成功实现中后期项目扩容,初步展现砌块与CDMO业务的协同。新药筛选领域,公司三大化合物库平台容量进一步增长,质量进一步提高。假以时日会有更多项目落地,贡献首付款、里程碑付款甚至销售分成。   维持“推荐”评级:公司在产能受限情况下成功实现业绩快速增长和能力持续提升。随着后续产能陆续释放,我们认为公司未来发展将进一步向好。考虑到公司上半年转增对EPS的稀释,以及后续产能释放节奏及利润改善趋势,调整2021-2023年EPS预测(不考虑晖石价值重估等一次性收益)为1.55、2.23、3.02元(原预测1.81、2.69、3.74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公司业务可预测性相对较弱,若实际业务发生节奏与公司预测差异较大,可能产生产能与需求不匹配的情况;2)若业务拓展的效果不及预期,可能影响公司发展;3)若客户因价格因素等情况不再续订产品可能影响公司业绩;4)若管理层的管理理念与方法不能随公司发展阶段及时切换,则可能影响公司发展。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1-08-02
    • 分子砌块龙头加速CDMO延伸,打造全链条平台

      分子砌块龙头加速CDMO延伸,打造全链条平台

      个股研报
        药石科技(300725)   事件:公司公布2021年半年报,公司2021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21亿元,同比增长35.24%;归母净利润3.81亿元,同比增长336.5%;扣非净利润1.45亿元,同比增长77.16%;经营性现金流1.90亿元,同比增长59.33%。公司业绩符合预期。   CDMO业绩继续保持高增速,费用率控制优秀。公司CDMO业务上半年收入增长44.43%,完成428个项目,已接近去年全年完成项目数量。API项目加速落地,上半年API服务项目21个,其中海外项目9个。从费用端看,公司期间费用控制良好,除因为美元汇率波动导致的财务费用率提升,其他费用率均保持下降;期间费用率合计下降1.2pct。   产业链延伸可期,公司项目逐渐商业化。公司依托绝对领先的分子砌块技术研发能力,将向产业链前后端延伸。公司大客户中,LOXO和Agios的项目已进入商业化阶段。此外,公司2021上半年承接项目中有320余个临床II期项目、29个临床III期至商业化项目和350余个公斤级以上项目。从客户数来看,报告期内形成订单的客户数722家,同比增长5%;公斤级以上客户数105家,同比增长25%;销售额500万以上客户数27家,同比增长42%;大客户数量明显增加。公司此外还做了大量的早期项目累计,未来几年预计将有更多项目进入临床II、III期和商业化阶段,充分享受CDMO高增长红利,维持公司未来收入高增速。   完成浙江晖石控股,加快产能投建,加速打破CDMO产能瓶颈。2021年4月公司完成对晖石的收购后正式控股,大大增加药石订单生产量,打破目前CDMO的产能瓶颈。晖石加快扩产,目前已完成501新车间主体设备的建设,预计年底前完成调试并投入生产。501车间为商业化多功能GMP生产车间,总体产能163立方米,可实现临床阶段至商业化阶段的生产。此外,502、503等车间预计下半年开工。新产能的扩张帮助公司满足客户从临床到商业化,从原料到GMP中间体、API一体化的商业需求。公司将通过晖石和山东药石,完成对关键中间体、原料药和制剂的中试和规模生产的拓展,实现从药物发现到规模生产的CDMO一站式服务平台。   定增项目逐渐落地,实现全产业链延伸。除GMP生产车间外,公司另一定增项目,南京新研发中心将在2021年三季度开始分批启用,项目建筑面积达6.3万平米,设有合成化学/工艺化学/药物化学实验室、质量控制中心、工程技术中心、酶化学和流式化学以及智能制造实验室等。将完善碎片分子片段的药物发现(FBDD)技术、DNA编码化合物库(DEL)技术、超大容量特色虚拟化合物库筛选技术等多个关键性前沿技术平台,实现向创新药研发服务领域的延伸,促进分子砌块的销售和研发。牢握砌块领先位置,持续加强研发能力。   创新的分子砌块在小分子药物发现和早期研发阶段有突出作用。公司对近700个临床前、临床I至III期及部分上市的化合物进行研究分析,2021上半年新增500余个热门分子砌块,基本上覆盖目前热门靶点化合物。公司持续强化新颖独特分子砌块的设计,上半年共设计6000多个分子,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分子砌块上的竞争力。公司及子公司共申请专利8项,PCT专利申请5项,并获得12项专利授权。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21年至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2、4.38和6.01亿元,同比增长161.5%、-9.1%和37.3%(2021年晖石公允价值重估收入2.22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2.41、2.19.和3.01元,对应2021至2023年PE分别为61X、67X和49X。基于1)分子砌块下游需求强烈、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募资向药物研发扩张;3)CDMO产能扩张良好;4)分子砌块行业标的的稀缺性,龙头优势明显;维持公司“增持-A”评级。   风险提示:美元汇率波动风险;CDMO产能扩张不及预期;核心人员流失风险。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1-08-02
    • 常规业务快速恢复,自产业务比例大幅提升

      常规业务快速恢复,自产业务比例大幅提升

      个股研报
        迈克生物(300463)   业绩   7 月 30 日,迈克生物公布 2021 年上半年业绩,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19.60亿元(+35%);归母净利润 5.32 亿元(+71%);扣非归母净利润 5.25 亿元(+72%) ;经营性活动现金流 4.48 亿元(+174%)。利润增长迅速,业绩符合预期。分季度看,公司 2021Q2 实现营业收入 8.91 亿元(-5%);归母净利润 2.18 亿元(-7%);扣非归母净利润 2.14 亿元(-6%)。二季度增速由于同期业绩高基数致增速放缓。   点评   自产业务占比提升 13pp,业务结构优化盈利能力增强。分业务来看,公司自产产品销售收入 1 1.57 亿元(+74%),占总收入比例 59%,同比增长13pp;自主产品贡献 80%以上净利润,毛利率 77%;代理产品收入 7.84 亿元(+3%),毛利率 30 %,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使总体利润增速达到收入增速的两倍多。   常规业务快速恢复,体现良好经营韧性。自产业务中,常规业务整体收入7.06 亿元,生化、免疫、临检三大平台产品恢复放量,驱动常规业务 60%增长;新冠核酸检测产品实现销售收入 4.51 亿元(+133%) ,亦贡献较大收入;公司上半年常规业务经营快速恢复,展现公司良好经营韧性。   国内多款新产品上市,海外不断拓展,有望维持增长趋势。公司上半年新发布 LABASF 9000 全自动血液分析流水线及 LABASF 9000X 全自动血液分析工作站,获批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 P 100/P 100S,未来增长动力强劲;新冠海外销售带动海外市场拓展加速,新增覆盖 11 个国家和地区的130 余家经销商,累计合作全球 330 家经销商,未来计划在亚洲、美洲和欧洲的重点区域建设营销和售后网络,有望维持快速增长趋势。   盈利调整与投资建议   我们看好公司未来自主产品放量,维持前期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1-23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9.98 亿元、12.55 亿元、15.67 亿元,同比增长 26%、26%、25%。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变化产品销售不及预期;新冠变异毒株造成疫情反弹风险;原材料供应风险;产品降价风险,海外拓展不及预期风。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1-08-02
    • 注射药辅龙头,疫苗用辅料开始贡献业绩

      注射药辅龙头,疫苗用辅料开始贡献业绩

      个股研报
        威尔药业(603351)   事件:公司公布2021年半年报,公司2021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85亿元,同比增长45.9%;归母净利润5649.8万元,同比下降1.66%;扣非净利润5566.02万元,同比增长5.75%;EPS0.43元。公司投入研发费用2027.4万元,占营业收入的4.18%。   疫苗用相关辅料开始贡献业绩。上半年药用辅料产品销售额12580.67万元,销售量同比增长2.31%,销售额同比增长20.16%。其中注射用药辅上半年销量196吨,同比增长25%,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9%,销售额6077.61万元,预计毛利率维持在94%左右。非注射用药辅上半年销量3093吨,同比略增1%,价格保持稳定,销售额6503万元。公司主导产品吐温80、吐温20在市场占有主导地位,两者以及公司生产的部分脂质材料可以用于疫苗的生产。今年上半年,公司加大开发并扩大抗击疫情所需的药用辅料供应,为公司带来了较好的收益。预计未来这部分业务仍会持续贡献收益。   原材料涨价影响合成润滑油毛利率约5个百分点。公司合成润滑油基础油较去年同期销售量增长29.53%,达到18927吨。销售额34031.54万元,增长62.28%,润滑油平均提价25%。同期原材料价格上涨明显,其中环氧乙烷涨9.77%,环氧丙烷涨95.48%,丙二醇涨45.08%,三羟甲基丙烷涨91.03%,油酸涨51.89%,由于原材料占润滑油成本的60%以上,预计产品顺加价幅度不能完全覆盖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我们测算毛利率可能下滑5个百分点左右。值得关注的是,国内钢铁行业产能调整对合成液压油的需求增加,公司在此产品领域深耕20年,系主要基础油供应商,今年的增量明显。同时在空调制冷领域,公司与下游客户合作开发的新能效压缩机所适配的润滑基础油产品,获得了评价通过,新品销售取得了显著增长并为未来的增长打下了良好基础。   募投项目建设接近完成进入试生产阶段,早于规划。公司募集资金5.56亿元,上半年余额为102万元,募集资金基本使用完毕,募投项目药用辅料建设接近尾声,即将进入试生产阶段。试生产后验证顺利的话,最早今年年底募投项目生产线即可贡献收入,早于预期规划。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21年至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8、1.25和1.43亿元,同比增长7.85%、15.85%和13.74%,每股收益分别为0.83、0.96和1.10元,对应2021至2023年PE分别为22X、19X和17X。公司在注射用药用辅料领域已经建立了强大的标准壁垒,具有明显的优势。近年来国内生物制剂、抗体类药物的研发和上市进度较快,公司有望占据绝大部分增量市场。公司开发并扩大抗疫用药辅产品,上半年已经贡献较大的利润,同时公司募投项目有望在明年初开始贡献业绩。首次给予公司“增持-B”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影响到公司生产、销售、流通等环节;环保及安全生产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新生产线产品稳定性验证不合格,可能导致生产线需要更久的时间调试,从而使利润贡献延迟等。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1-08-02
    •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行稳致远中成药贴膏剂龙头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行稳致远中成药贴膏剂龙头

      个股研报
        羚锐制药(600285)   公司发展迈入新阶段,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羚锐制药是国内贴膏剂龙头企业,在2011年完成改制后公司业绩稳健增长,经营质量不断提升。公司于近期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和员工持股计划,彰显出对于未来业绩增长的信心。我们预计2021-2023年收入分别为27.01/30.97/35.39亿元,同比增长15.8%/14.7%/14.3%,归母净利润为3.77/4.53/5.54亿元,同比增长15.9%/20.0%/22.4%,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5.0/12.5/10.2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老龄化和消费升级将驱动贴膏剂市场持续增长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3.50%。随着60后“婴儿潮”一代进入60岁以上年龄段,我国老龄化趋势仍将延续。骨关节炎、关节疼痛、骨质增生等疾病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要高于年轻人群,预计外用贴膏剂需求将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在中成药贴膏剂市场中存在大量单价低但销量大的长尾产品,我们认为随着人均医疗保健支出的增加,中成药贴膏剂市场也将迎来消费升级,为品牌OTC药品在院外自费市场的拓展和产品升级换代带来的客单价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公司核心产品通络祛痛膏未来有望凭借品牌和疗效优势进一步提高市占率,中长期看将持续稳健增长。   产品梯队完善,多个品种均具有增长潜力   除通络祛痛膏外,公司多个二线品种也具有增长潜力。壮骨麝香止痛膏近年来销量在7亿贴/年左右,市场基础好,受众广泛,公司对原产品进行了升级,升级后毛利率和单帖毛利额也有所提升,预计其收入和毛利增速将超过销量增速。软膏剂产品在营销体系改革之后充分发挥公司在OTC渠道的销售优势,2020年软收入实现快速增长。芬太尼透皮贴目前销售规模较小,但随着我国癌症患者疼痛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规范化疼痛治疗的推广,中长期来看芬太尼透皮贴仍有较大潜力。   风险提示:产品销售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8页
      2021-07-30
    • 业绩符合预期,制剂与CDMO业务占比提升

      业绩符合预期,制剂与CDMO业务占比提升

      个股研报
        美诺华(603538)   业绩总结: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收6.9亿元,同比+6.2%;实现归母净利润1.16亿元,同比约+10%;扣非后9798万元,同比+1.4%;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1亿元,同比约-11%。2021Q2单季度实现营收3.53亿元,同比-3.42%;实现归母净利润约6600万元,同比约+6%;扣非后约5300万元,同比约-8%。   制剂与CDMO业务占比提升,盈利质量有望迎来稳定提升。2021年上半年公司表观收入与净利润增速较为稳健,上半年毛利率37.1%,同比下降1.3pp。分业务来看,收入增速较弱和毛利率略有降低主要是原料药板块中的沙坦类市场价格大幅下滑所致,原料药子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约42%;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在2021年上半年实现了较好的制剂和CDMO业务增长,制剂子公司天康、CDMO子公司宣城美诺华收入分别同比增加47%、110%,净利润分别大幅增长556%、7937%,推算上半年公司制剂与CDMO净利润贡献占比约为20%。   CDMO战略合作落地,开启公司发展新篇章。宣城美诺华(宣美)是公司主要的CDMO生产基地,上半年实现收入超过1亿元,几乎达到2020年全年水平,上半年净利率约为4%,同比约提升4pp,公司积极开拓客户,不断补充CDMO在手订单,宣美基地产能有望持续提升,净利率有较大提升空间。上半年公司与默沙东签约十年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决定在宠物药、兽药、动物保健领域共同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标志着默沙东对公司在原料药领域研发技术、生产和质量等方面的充分认可。默沙东动物健康业务2020年收入约为47亿美元,2015~2020年复合增速约为7%(包含汇率影响)。随着双方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逐渐深入,公司CDMO业务板块收入占比有望在3~5年内提升至30~50%,开启发展新篇章。   新品研发加速推进,奠基长期发展。2021H1公司研发费用为2600万元,同比+18%。公司目前累计8个战略联合开发制剂产品正在进行中国CDE审评,另有17个在研制剂品种,下半年3-4个项目完成BE试验、3-4个品种将提交国内注册审评,阿哌沙班片、异烟肼片有望在2022年前获批一致性评价。公司不断加强研发能力,奠定长期发展基础。   盈利预测与评级:预计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亿元、3.1亿元和4.2亿元,对应当前估值分别为24倍、17倍和12倍,维持“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1)原料药价格波动风险;2)战略合作项目落地速度不及预期的风险;3)固体制剂建设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1-07-30
    • 业绩企稳回升,创新步伐加速

      业绩企稳回升,创新步伐加速

      个股研报
        珍宝岛(603567)   事件: 公司今年六月发布两则重要公告: 一、 2021 半年度业绩预告, 公司预计 2021H1 实现归母净利润 2.40-2.78 亿元,同比增速在 30.13%-50.54%; 二、 公司拟与持股 5%以上股东龙鹏投资及其他非关联方共同投资特瑞思,其中公司投资 4 亿元, 占股比例为 16.67%。 公司基本面呈积极变化趋势,各项主营业务企稳向上,同时快速向创新药领域拓展,值得重点关注。   中药板块发展势头良好。 中药制剂是公司营收占比最大的板块, 2020 年销售额达 19.80 亿元。 注射用血塞通和血栓通胶囊为公司基于三七的药用价值开发的中成药, 舒血宁注射液为公司基于银杏叶的药用价值开发的中成药,三个产品主要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注射用血塞通经过二、三级医院的积极推广和眼科市场的开拓,销量有望维持稳定增长; 血栓通胶囊为公司独家产品,目前处于快速放量阶段;舒血宁销量也逐步企稳。同时, 公司也在积极培育新的业绩增长点,复方芩兰口服液作为公司独家产品,有望持续高增长。 总体来看, 中药板块整体有望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公司中药材贸易业务主要集中在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 该交易中心以大卖场为主体, 对接中药材主产区一手货源,具有品类丰富、价格优惠、货源充足等诸多优势。同时,公司通过互联网构建了完整的中药材现代市场流通体系。 目前,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运营情况良好,未来有望拉动中药材贸易规模的逐步扩大。   积极布局生物创新药。 特瑞思是吴幼龄博士创办的一家生物创新药公司。目前共有 11 项在研药物, 其中 3 项产品已获批临床。 TRS003——贝伐珠生物类似药是全球第一个被美国FDA 获批做可互换Ⅲ期临床的单克隆抗体生物类似药, 目前正在进行国际多中心临床Ⅲ期, 预计明年进行中美双报; ADC药物选定 CD20 作为靶点,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目前正在进行 I 期临床,预计今年下半年扩展 II 期临床,计划 II 期完成后申报附条件上市,有望成为国内第一个上市的CD20-ADC 药物。 另外, 特瑞思在工艺技术和规模生产上具备很大优势, 拥有中国首个符合国际 cGMP 标准的商业化生物药生产基地( 4x5000L=20000L), 能够在保证生物药质量的同时降低成本。在优秀的科学家团队的带领下, 特瑞思有望成为一家面向全球的生物创新药企业。 珍宝岛通过对特瑞思的股权投资,能够快速切入生物创新药领域,并且未来有望依托特瑞斯的平台开展更多创新药的研发布局。   盈利预测: 我们预测公司 2021-2023 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 5.81 亿元、 7.61 亿元、 9.72 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68 元、 0.90 元、 1.14 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24.6/18.8/14.7 倍, 我们看好公司的发展态势,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风险; 应收账款管理风险; 药品研发失败风险。
      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2页
      2021-07-30
    • 原料药成本和汇兑拖累短期业绩,核医学高景气趋势未改

      原料药成本和汇兑拖累短期业绩,核医学高景气趋势未改

      个股研报
        东诚药业(002675)   事项:   公司发布 2021 年半年度报告,实现收入 18.26 亿元,同比增长 10.93%;实现归母净利润 1.55 亿元,同比下降 29.32%;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48 亿元,同比下降 31.13%。公司业绩略低于此前预期。   平安观点:   成本上升叠加汇兑损失导致净利润同比下降: 2021H1 公司实现收入 18.26亿元(+10.93%),归母净利润 1.55 亿元(-29.32%),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肝素钠原料药成本上升,同时叠加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导致毛利率下降。 2021H1 肝素钠业务收入 10.53 亿元(+11.64%),毛利率为 14.07%,较上年同期下降 11.63 pp。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 2021 年 6 月我国累计生猪出栏 3.37 亿头(+34.40%),供给增加有望带动肝素粗品价格回落,从而改善公司毛利率。2021H1 公司整体毛利率 40.49%(-8.14 pp),净利率 11.24%(-4.71 pp)。   核药板块保持快速增长,已成为公司主要业绩驱动力:2021H1 核药板块收入 5.28 亿元(+31.95%),增速持续恢复,其中重点品种 18F-FDG 收入 1.90 亿元(+43%),云克注射液收入 1.71 亿元(+32%)。我们认为伴随 PET -CT 装机量的提升,FDG 放量速度有望进一步提升。从 2021H1核药板块各子公司利润贡献来看,南京安迪科单体 6234 万元,云克药业(持股 52%)8403 万元,上海欣科(持股 51%)2264 万元,合计 1.18亿元,加上其他子公司则更多,核药板块已经成为公司业绩主要增长来源。   核药管线持续丰富,2021 下半年或迎多项重要进展:目前公司各项创新研发项目进展顺利,18F-NaF 注射液临床入组数已接近一半;188Re 依替膦酸盐注射液 2b 期临床入组接近尾声; 99mTc 标记替曲膦即将向 CDE提交注册申报资料;18F-FP-CIT 即将提交 IND 申请;99mTc 标记美罗华和 18FAI-PSMA 处在药学研究或补充研究阶段。2021 年上半年公司参股新旭生技,预计持股比例达到 16%,成为其第一大股东。新旭专注于 AD、PD 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核药研发,其中 Tau 蛋白显像剂 18F-APN-1607处于国内三期临床 FDA“孤儿药”认证,处于美国和中国台湾二期临床。该产品获批后将有效补充公司核药管线,市场空间广阔。我们认为 2021 年下半年开始公司核药创新管线有望逐步迎来重要进展。   投资建议:目前公司已构建起完整核药生态圈,先发优势明显。核医学由于其高壁垒、负面政策免疫和创新药属性,未来发展空间广阔。考虑到短期内受肝素原料药成本和汇兑拖累,我们将公司 2021- 2023 年 EPS 预测调整为 0.55 元、 0.72 元和 1.00元(原预测为 0.63 元、0.80 元和 1.01 元),当前股价对应 2021 年 PE 仅为 35 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原料药价格波动风险:肝素原料药价格目前仍处于上升趋势,但随着生猪出栏增加,价格有下降趋势,若价格下降幅度过大,或影响公司收入表现;2)核医学市场放量低于预期:受政策、资金等因素影响,PET -CT 装机量和 FDG 放量存在一定不确定性;3)研发风险:核药产品具有创新药属性,研发难度较大,存在不及预期或失败可能。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1-07-29
    • 内生业绩延续高增长,康复机器人和医美产品逐步兑现

      内生业绩延续高增长,康复机器人和医美产品逐步兑现

      个股研报
        伟思医疗(688580)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中报,上半年收入1.9亿元(+21.9%),归母净利润6918万元(+29%),扣非归母净利润5765万元(+17.7%),经营现金流净额4196万元(+329.9%)。   内生业绩延续高增长。股份支付费用的影响税后净利润823万元,剔除此影响,2021H1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741万元(+44.3%)和6588万元(+34.5%),内生业绩延续稳健增长态势;Q2单季度收入1.1亿元(+11.2%),同比增速放缓主要因2020Q2单季度由于疫情滞后的装机需求释放形成高基数。从盈利能力看,2021H1毛利率73.5%(-0.4pp),基本持平,预计剔除新会计准则将运费计入成本的影响,受益产品结构变化,预计公司内生毛利率在持续提升,四费率41%(+2pp),主要因研发费用率大幅提升5pp至14.7%,同时部分被财务费用率下降3.9pp至-4.3%所抵消(募集资金贡献利息收入),总体上看,公司归母净利率36%(+2pp),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磁刺激类产品贡献主要增长点,康复机器人和医美产品逐步兑现。分业务看,上半年磁刺激产品收入6619万元(+102.8%),其中盆底磁刺激仪经多年“磁电联合”培育市场认可度大幅提升,上半年同比增速超过100%;电刺激产品收入6519万元(-10.7%),耗材和配件收入2968万元(+15.3%),主要因电刺激康复治疗量的增长;电生理类收入2439万元(+25.7%),主要因传统产品低基数下实现高增长。在研重磅产品逐步进入收获期,其中康复机器人产品Xwalk200/300系列于6月30日获批上市,目前正在做正式上市准备,此外以射频、激光等能量平台为基础的医美产品研发正在有序推进,未来新的增长点在逐步形成。   新型康复器械龙头,股权激励有望为高成长护航。公司为电刺激、磁刺激、电生理等康复器械创新龙头,拥有技术、产品、渠道、品牌、服务五位一体的综合优势,有望持续受益于行业红利和份额提升,业绩有望高速成长。此外公司积极布局研发,主要布局康复机器人、电刺激新产品、下一代磁刺激仪、医美产品的开发,新的业绩增长点逐步形成。1月26日公司发布股权激励计划,业绩考核目标为2021-2022年收入或净利润实现30%+增长,将进一步加强核心人员与股东利益的绑定,后续有望为高成长护航。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考虑股权激励费用摊销的影响,预计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1.9、2.5、3.3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外协风险、政策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1-07-28
    • 2021年中报点评:业绩符合我们预期,磁刺激产品高速增长

      2021年中报点评:业绩符合我们预期,磁刺激产品高速增长

      个股研报
        伟思医疗(688580)   事件: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亿元,同比增长21.9%;实现归母净利润6918万元,同比增长29%,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765万元,同比增长17.7%,业绩符合我们预期。   股权支付费用影响业绩,经营性现金流大幅增长:2021H1公司股权支付费用为823万元,若不考虑股权费用影响,公司2021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7741万元,同比增长44.3%。分季度看,Q2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亿元(同比+11.2%,下同);实现归母净利润3790万元(+3.4%)。2021H1公司销售费用为4033万元(+24.6%),销售费用率为21.07%(+0.46pp);管理费用为1774万元(+29.6%),管理费用率为9.27%(+0.55pp);财务费用为-771万元,较上年同期74万元大幅减少,财务费用率为-4.03%(-3.93pp),研发费用为2812万元(+84.2%),研发费用率为14.69%(+9.72pp)。2021H1公司共实现经营性现金流4196万元,同比增长330%。   电刺激类产品竞争力显著增强,磁刺激类产品推广取得卓越成效:分业务看,2021H1公司电刺激类产品实现收入6519万元,同比减少10.7%,公司已于2021年6月与TT公司签署了《技术转让协议》,以3197万元的价格取得了对方拥有的MyOnyx技术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所有权利,未来有望有效降低公司电刺激产品的原材料采购成本,帮助公司降低供应商依赖,提高公司产品竞争力。2021H1公司磁刺激类产品实现收入6619万元,同比增长102.9%,公司持续开展盆底磁刺激的规范化培训、临床医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磁电联合”在盆底及产后康复市场获得广泛认可,公司盆底磁刺激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00%。此外,2021H1电生理类产品实现收入2439万元,同比增长25.7%。   康复机器人商业化在即,布局医疗美容领域前景广阔:公司外骨骼机器人已经开始产品转化,Xwalk200/300下肢步行外骨骼辅助训练装置顺利取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进入上市准备;Xwalk100康复减重步行训练车、X-Locom系列上下肢主被动康复训练系统正在注册过程中。此外,公司新增了能量源类技术平台的研发项目,扩大公司产品线及目标市场,目前已完成射频、激光等新增技术平台核心功能的预研工作,且设计完成了射频概念样机并实现了基本功能,对医疗美容领域进行业务规划和布局,有望打开公司中长期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股份支付费用的影响,我们将2021-2023年EPS从2.84/4.01/5.31元下调至2.69/3.71/5.01元,当前市值对应2021-2023年PE分别为48倍、35倍、2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产品研发注册不及预期的风险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1-07-28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