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801)

    • 业绩实现增长,13价肺炎疫苗即将上市

      业绩实现增长,13价肺炎疫苗即将上市

      个股研报
        康泰生物(300601)   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半年度报告, 2021H1 实现营业收入 10.52 亿元,同比增长20.95%;实现归母净利润 3.37 亿元,同比增长 29.54%, 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2.96 亿元,同比增长 16.52%。   事件点评   业绩实现增长, 乙肝疫苗恢复放量。 2021Q2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75亿元,同比增长 11.90%;实现归母净利润 3.11 亿元,同比增长 20.98%。分产品来看:( 1)一类疫苗实现收入 1.80 亿元,同比增长 949.76%,主要是乙肝疫苗于 2020 年底重新获批签发, 上半年实现恢复性增长;( 2)二类疫苗实现收入 8.72 亿元,同比增长 2.28%, 增速放缓主要原因是2021Q2 全国新冠疫苗大规模集中接种,各地疾控资源较为紧张,预计随着新冠疫苗接种压力的释放, 下半年常规疫苗的接种将逐步恢复; 公司新冠灭活疫苗于 5 月获批紧急使用,预计下半年将贡献较多利润。2021H1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 8.44 个百分点, 主要是疾控储运费和代储代运费增加所致; 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 6.80 个百分点, 控制良好。   积极推进产品研发, 13 价肺炎疫苗即将上市。 公司积极推进产品研发,目前在研项目 30 多个,其中: 13 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已申请药品注册批件并完成注册现场检查,即将上市; 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 已提交上市申请; 水痘疫苗已完成 III 期临床试验现场工作; 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 Vero 细胞) Ⅲ期临床试验进行中; EV71 疫苗已完成 I 期、 II 期临床试验; 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和 b 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联合疫苗以及五价重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已获得临床试验批件, 重点研发产品均进展顺利。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1-2023 年 EPS 分别为 1.44\2.64\3.49(暂不考虑新冠疫苗业绩贡献),对应公司 8 月 30 日收盘价 123.50 元, 2021-2023 年 PE 分别为85.5\46.8\35.4 倍, 维持“ 增持” 评级。   存在风险   药品安全风险;行业政策风险;研发与销售不达预期的风险。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1-09-01
    • 业绩符合预期,重磅品种获批在即

      业绩符合预期,重磅品种获批在即

      个股研报
        康泰生物(300601)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10.52亿元(+20.95%),归母净利润3.37亿元(+29.54%),扣非归母净利润2.96亿元(+16.52%)。其中Q2单季度营业收入7.73亿元(+11.54%),归母净利润3.12亿元(+20.93%)。   点评:   业绩符合预期,Q2单季度恢复增长。2021H1实现营业收入10.52亿元(+20.95%),Q2单季度营业收入7.73亿元(+11.54%),归母净利润3.12亿元(+20.93%)。毛利率为84%(同比下降9pct),主要是疾控储运费和代储代运费增加所致。销售费用率32.9%(同比下降6.8pct),预计是新冠疫苗基本没有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率9.7%(同比增加0.5pct)研发费用率11.9%(同比增加3pct),主要是13价肺炎疫苗、人二倍体狂犬疫苗研发投入增加以及新冠疫苗研发投入所致。   四联苗预计受新冠疫苗接种影响收入下降,乙肝疫苗销量恢复增长。分产品来看,主要品种:1)四联苗预计受新冠疫苗接种影响,批签发及销量均有所下降,预计下半年将逐步恢复增长;2)乙肝疫苗恢复生产,在2020H1低基数情况下,预计实现销量高速增长,叠加产品中标价格的提升(60μg预填充规格涨至330元、20μg预填充规格涨至120元左右),量价齐升,收入和利润端有较好的增长;3)23价肺炎疫苗预计同比下降,主要是疫情影响的减弱以及2020年的高基数;4)公司新冠灭活疫苗于5月被纳入紧急使用,目前已实现规模化销售。   根据中检院批签发信息及历史数据预测,我们预计上半年公司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批签发约63.2万支(-62.3%),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约143.5万支(+16.8%),四联苗约184.0万支(-41.1%),乙肝疫苗批签发约1500万支,恢复生产放量。   在研管线稳步推进。重磅品种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完成注册现场检查,预计2021年内有望获批;冻干人用狂犬疫苗(人二倍体细胞)已申请药品注册批件,有望2022年上半年获批;水痘减毒活疫苗、四价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及甲型肝炎疫苗均已完成III期临床;组分百白破临床1期,新四联和五联苗获批临床。   投资建议:公司乙肝疫苗销量逐步增长;随着新冠疫苗接种影响的减弱,主要品种四联苗疫苗批签和接种有望得到恢复,重磅品种13价肺炎球菌疫苗获批在即。暂不考虑新冠疫苗对公司业绩的贡献,我们预计21-23年对应EPS为1.36、2.93、3.72元,现价对应21-23年PE为92倍、43倍、34倍,继续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竞争加剧,研发不及预期,业绩不及预期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1-09-01
    • 非新冠相关业务快速发展,CRO服务表现靓丽

      非新冠相关业务快速发展,CRO服务表现靓丽

      个股研报
        义翘神州(301047)   事件:公司发布 2021 年中报,上半年实现营收 6.35 亿元(+28.18%)、归母净利润 4.43 亿元(+32.2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21 亿元(+26.37%)。二季度实现营收 1.78 亿元(-53.63%)、归母净利润 1.10 亿元(-59.18%)。整体业绩符合预期。   非新冠相关业务快速发展,CRO 服务表现靓丽。21H1 公司非疫情病毒相关业务实现收入 1.77 亿元(+45.05%)、疫情病毒相关业务(大部分为重组蛋白和抗体试剂)实现收入 4.58 亿元(+22.67%)。上半年重组蛋白试剂收入为 1.69 亿元(-48.33%)、Q2 为 0.83 亿元(-64.40%);抗体试剂收入 4.09 亿元(+210.53%)、Q2 为 0.64 亿元(-45.35%),二季度两大核心试剂产品收入波动,主要是疫情相对去年同期有所控制,如国内控制总体较好,其疫情病毒相关业务需求也会随之下降(21H1 国内业务收入 0.97 亿元,同比下滑 54.41%),大体拆分来看(新冠相关基因产品收入规模极小,暂忽略),21H1 非新冠重组蛋白+抗体试剂收入约为 1.2 亿元,同比增长约 40%。   上半年 CRO 服务收入 0.38 亿元(+78.98%)、Q2 为 0.21 亿元(+28.53%),多年开发经验为公司积累强大研发实力,预计未来定制化试剂等 CRO 服务业务能可实现快速发展;培养基上半年实现收入0.13 亿元(+86.96%)、Q2 为 0.07 亿元(+43.88%);基因产品收入0.06 亿元(-27.34%)、Q2 为 0.03 亿元(-37.76%),培养基和基因产品 20Q4-21Q2 季度间维持相对平稳。   毛利率维持高位,盈利能力将逐渐恢复常态。上半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 95.63%,同比大体持平,其中 Q2 毛利率为 92.56%,同比下滑4.75%,预计主要是新冠相关高毛利率产品占比有所下降,拆分来看重组蛋白+抗体试剂毛利率仍维持 94%以上, Q2 略有回调; CRO 服务得益于规模的扩大以及高毛利定制化重组蛋白和抗体试剂项目收入的提升,上半年毛利率提升 3.41pct 至 79.11% ,其中 Q2 为 82.57%(+1.66pct);基因和培养基业务毛利率则同比有所下滑。   费用率方面, 21H1 期间费用率合计为 14.09% (-0.24pct),其中销售/ 管理/ 研发/ 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6.57% (-1.65pct )、3.88%(-0.31pct)、2.88%(+0.71pct)和 0.77%(+1.01pct),其中销售和管理费用率得益于收入规模的快速扩张而下降,研发费用率则由于对蛋白、抗体等产品的研发投入持续增加而有所提升,财务费用增长则主要是汇兑损益影响。 Q2 由于收入规模波动,整体期间费用率也提升至 26.49%。上半年公司净利率为 69.74%(+2.15pct),其中 Q2 为62.01%(-8.42%)。   维持“增持”评级。公司是国产蛋白类科研试剂领军企业,依托于全面的技术平台构建丰富重组蛋白和抗体产品库,受益于下游工业企业和科研单位研发需求以及质优价廉趋势下的国产替代潮流,未来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提升。预计 21-23 年归母净利润为 7.72/5.69/5.23亿元,对应当前 PE 为 47/64/70 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客户拓展不及预期,订单量不及预期,新产品开发不及预期,价格降幅超预期。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1-09-01
    • 业绩符合预期,新患入组增速平稳提升

      业绩符合预期,新患入组增速平稳提升

      个股研报
        我武生物(300357)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中报,上半年实现营收3.48亿元(+33.99%)、归母净利润1.47亿元(+37.6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33亿元(+26.85%)。二季度实现营收1.83亿元(+22.66%)、归母净利润7686.24万元(+17.01%)。整体业绩符合预期。疫情影响渐弱,新患入组增速平稳提升。公司上半年粉尘螨滴剂收入3.44亿元(+33.68%),毛利率为95.92%(+0.90pct),核心产品比19年Q2增速好于Q1,恢复进度理想。新患方面,根据Wind样本医院数据,21Q2粉尘螨滴剂1、2、3号平均销量同比增长约48.60%,对应19Q2的复合增速为6.39%,相比于Q1复合增速-7.12%的情况,呈逐季平稳提升状态,有望为Q3传统旺季奠定良好增长基调。   期间费用率有所提升,净利率相对稳定。上半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95.66%(+1.12pct),其中Q2毛利率95.56%(+1.80pct)。期间费用率方面,上半年期间费用率合计为50.63%(+3.55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6.40%(-0.58pct)、6.34%(+0.82pct)、11.15%(+1.55pct)和-3.25%(+1.76pct),管理费用率提升主要是职工薪酬和无形资产摊销增加;研发投入中干细胞研发投入0.22亿元、天然药物研发投入0.05亿元。Q2期间费用率合计为48.25%(+5.54pct)。上半年公司净利率为40.88%(+0.77pct),主要得益于相关政府补助增多;Q2净利率为40.65%(-2.15pct)。黄花蒿粉滴剂准入进展顺利,新品研发进度符合预期。黄花蒿粉滴剂医院端挂网进展顺利,今年有望完成北方14省份挂网。随着北方市场销售队伍的完善,预计黄花蒿粉滴剂22年将形成可观销售规模。新品方面,黄花蒿粉滴剂儿童适应症处于III期出组,进行数据整理工作,有望于年底或明年初申报NDA。九项点刺试剂盒花粉组III期即将出组;猫毛狗毛组全国性III期试验启动。九项点刺试剂盒后续获批将显著提升医院处方脱敏制剂的意愿。   维持“买入”评级。公司作为国内脱敏制剂行业领导者,持续助力各地重磅临床数据发表,推进粉尘螨滴剂进入多个临床指南,有望形成以学术研究带动销售、销售促进学术研究的良好循环。我们看好脱敏疗法领域以及公司的长期发展趋势。预计21-23年归母净利润为3.88/5.37/7.12亿元,对应当前PE为73/53/4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粉尘螨滴剂销售不及预期;黄花蒿花粉滴剂上市进度不及预期;黄花蒿花粉滴剂上市后销售不及预期。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1-09-01
    • 水稻种子保持较快增长,甩掉包袱轻装上阵

      水稻种子保持较快增长,甩掉包袱轻装上阵

      个股研报
        隆平高科(000998)   事件: 公司发布 2021 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 11.2 亿元,同比减少 1.06%; 归母净亏损 5711.05 万元,同比亏损收窄 22.39%。   1、报告期内, 公司水稻种子收入达 6.19 亿,同比增长 16.52%,毛利率达37.61%(提升 1.08pct)。公司水稻种子优势领先优势明显,根据《 2020 年中国农作物种业发展报告》,杂交水稻推广面积排名中,晶两优 534、晶两优华占、隆两优华占分别位居 1、 2、 3 名。公司通过加强研发和内部结构梳理加强水稻种子力量:①报告期内, 公司成立亚华水稻事业部,将原亚华种业、百分农业、四川隆平等五大产业主体整合,有利于加强统一管理,促进制种和销售更为科学有序,厘清各大主体的销售品种和区域,避免内耗;②公司水稻商业化育种信息管理平台已完成上线验收且实施顺利, 2021年上半年获得植物新品种权 84 件,其中水稻 59 件。   2、报告期内,公司玉米种子收入达 1.60 亿,同比下降 37.62%,毛利率达31.87%(下降 7.8pct)。公司于 2018 年收购的北京联创种业有限公司在 2020年完成业绩承诺(承诺 2018、 2019、 2020 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38、1.54、 1.64 亿元,累计 4.56 亿元),实际完成 4.85 亿元。叠加去年玉米价格上涨明显,玉米种子需求旺盛, 玉米种子销售提前,年前发货量增加,同时去年制种面积缩减,出现部分产品供不应求,导致今年上半年玉米种子销量下滑。我们认为,国内玉米价格有望维持高位,玉米种子需求较为旺盛, Q3 开始的销售季公司玉米销量有望恢复增长,实现量价齐升。   3、 库存降低、巴西减亏,公司有望甩掉包袱轻装上阵。截至 6 月末,公司存货降至 22.3 亿元(连续两年降低),其中水稻种子存货约 10.12 亿元,玉米种子约 6.16 亿元,较去年同期水平均有降低(去年同期水稻 14 亿+,玉米 7 亿+)。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加强巴西基地管理等方式,提升巴西公司的经营业绩,巴西隆平按权益法确认投资收益-4,345.15 万元,确认其他综合收益 6,712.47 万元,较去年同期有较大改善(去年同期按收益法确认投资收益-5,267.92 万元,确认其他综合收益-5,102.08 万元)。我们认为,原先拖累公司业绩的库存因素和海外巴西经营因素已经出现明显好转,下半年公司业绩有望加速改善。   4、报告期内,参股公司杭州瑞丰转基因玉米产品瑞丰 125 获得扩区(黄淮海夏玉米区、西北玉米区)生产应用的安全证书;我们预计,公司参股公司隆平生物的转基因玉米抗虫、抗除草剂性状有望在 2022 年拿到安全证书。 公司转基因布局领先,有望获益于转基因玉米在国内放开的趋势。   我们预计 2021-2023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6.34/39.49/42.63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 2.04/4.34/5.97 亿元,同比增长 76.41%/112.13%/37.68%,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风险;自然灾害风险;产品推广不达预期;汇率变动风险;疫情影响销售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1-09-01
    • 亏损收窄,行业景气叠加政策关注下有望充分受益

      亏损收窄,行业景气叠加政策关注下有望充分受益

      个股研报
        隆平高科(000998)   事件: 公司披露 2021 年半年报。 公司 2021 年上半年共实现营业收入 11.20亿元, 同比减少 1.06%, 实现归母净利-0.57 亿元, 亏损收窄 22.39%。玉米种子业务下滑,财务费用大幅下降带动同比减亏。 上半年公司制种产量 1809.81 万公斤, yoy+20.82%。 分板块来看, 上半年公司水稻种子实现营收 6.19 亿元, yoy+16.52%;玉米种子实现营收 1.60 亿元, yoy-37.62%;蔬菜瓜果种子实现营收 1.01 亿元, yoy+21.43%。 玉米种子方面, 受疫情及国家粮食安全政策影响, 公司销售有所提前, 年前发货量增加;叠加公司减轻库存压力,控制制种面积, 上半年部分品种销售供不应求,玉米种子销售出现明显下滑。 盈利方面, 上半年玉米种子毛利率下滑 7.8pct 至31.87%,带动公司整体毛利率下滑 2.66pct 至 40.87%。但受美元贷款利率下降及人民币升值影响,公司美元贷款利息支出大幅减少, 汇兑收益增加,财务费用大幅下降-77.53%至 0.42 亿元,同时巴西隆平业绩也同比扭亏,公司亏损有所收窄。   大力推进产业协同, 管理持续优化。 公司大力推进各板块子公司间的内部协同, 水稻种子方面, 公司持续深入推进水稻产业一体化,将原亚华种业等五大产业主体整合成立了亚华水稻事业部,以更强的内部协同应对行业竞争; 玉米种子方面, 公司建成了华东、中原等多个事业部,逐步向扁平化销售模式转变,同时进一步明确了联创种业等子公司发展方向,逐步探索各玉米主体间的营销协同。此外,公司在管理上持续优化,推行数字化管理,并于去年 9 月上线了 ERP 系统,未来将实现管理体系全面覆盖;上半年公司制定了《经营管理健康指标体系》,形成了营销、生产、 库存、财务、研发五方面二十项健康指标体系,为公司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引。 我们认为,公司大力推进内部协同与资源整合,管理体系持续优化,有望促进公司各板块健康发展,形成对外合力,进一步提升公司的行业竞争力。   持续保持研发投入, 研发能力领先行业。 公司持续保持研发投入,研发人员占比 16.59%,上半年受国际疫情影响, 公司海外研发活动减少,研发投入约 1 亿元,占营收比重 8.97%,仍据行业前列。上半年公司共申请植物新品种权 172 件, 共获得植物新品种权 84 件,其中水稻 59 件,玉米 21 件。截至 6 月末,公司累计获得授权植物新品种权 556 件,通过审定的农作物品种数量全国领先。公司建立了全球性研发创新体系,在中国、巴西、美国、巴基斯坦等 7 个国家建有多个育种站, 试验基地总面积近 10000 亩,研发能力持续领先行业。 我们认为,公司领先的研发创新能力有望在种子品种培育上筑牢核心优势,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生物育种稳步推进,转基因储备行业领先。 公司持续推进生物育种研发,在转基因玉米、基因编辑水稻、各作物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形成了成熟稳定的研发布局。 转基因技术方面, 公司已经形成了杭州瑞丰、隆平生物双头发展格局, 开发出新型抗虫、抗除草剂、产量、多基因叠加等多个性状基因载体。上半年杭州瑞丰转基因玉米产品瑞丰 125 在北方春玉米区基础上又获得了黄淮海夏玉米区和西北玉米区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 隆平生物转基因玉米抗虫、抗除草剂性状研发工作也取得阶段性突破,正按照农业农村部要求稳步推进法规试验及安全评价工作。 基因编辑方面, 公司通过安全评价法规试验,在育性、镉低吸收、抗病等性状已完成 16 个性状23 个基因共计 83 份种质资源材料创新。 我们认为, 公司在生物育种方面持续发力,转基因技术和产品储备行业领先,未来转基因政策放开后公司有望充分享受市场红利。   行业景气上行叠加种业政策关注下公司有望充分受益。 我们认为, 随着国内玉米去库存取得明显成效,加之生猪产能恢复带动饲用玉米需求上涨,玉米价格处于明显景气区间,带动其他粮食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上涨,种植收益提升推动种子需求上涨,行业处于景气上行区间。同时,自去年以来,种业发展也持续受到政策关注, 8 月 17 日,《 种子法( 修正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扩大了植物新品种权的保护范围及保护环节, 并正式提出全面建立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 EDV), 进一步强化了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我们认为, 当前种业已进入行业景气向上与政策红利释放共振期,公司作为国内种业龙头,有望充分受益于行业提质扩容机遇,成为我国种业创新发展的执牛耳者。   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 我们认为, 公司作为我国种业龙头企业,凭借强大的研发和产品优势,有望充分受益于行业景气上行与政策红利释放,实现跨越式发展。 预计公司 2021-2023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11、 3.76 和6.02 亿元, EPS 为 0.16、 0.29 和 0.46 元, PE 值为 128.99、 72.45 和 45.27倍。 维持“强烈推荐” 评级。   风险提示: 转基因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公司产品研发不及预期等。
      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1-09-01
    • 新冠疫情影响+费用增加,拖累2021Q2业绩表现

      新冠疫情影响+费用增加,拖累2021Q2业绩表现

      个股研报
        大参林(603233)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报。2021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0.55亿元,同比增长16.05%;实现归母净利润6.46亿元,同比增长8.5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90亿元,同比增长1.65%。   新冠疫情影响+费用增加,拖累2021Q2业绩表现。单看2021Q2,公司实现营收39.96亿元,同比增长11.67%,环比下降1.56%;实现归母净利润3.05亿元,同比下降2.98%,环比下降10.4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51亿元,同比下降18.90%,环比下降25.78%。公司2021Q2业绩表现不佳的原因主要为:(1)2021年5-7月,广东地区出现新冠疫情,部分门店经营受影响;(2)受可转债发行手续费摊销、股权激励费用增加、研发投入增加以及租赁准则影响,公司期间费用率同比提升3.16个百分点。分行业看,零售实现营收73.93亿元(+12.18%),批发实现营收4.21亿元(+101.11%)。分产品看,中西成药、中参药材、非药品分别实现营收54.25、11.55、12.34亿元,同比变动+27.92%、+25.97%、-24.85%,非药品收入同比大幅减少主要因为新冠疫情防疫物资销售减少。分地区看,华南、华中、华东、东北华北及西北地区分别实现营收62.95、8.09、4.08、3.02亿元,同比变动+9.59%、+59.93%、+17.45%、+49.37%,华南地区营收增速放缓主要是新冠疫情影响。后续伴随着新冠疫情影响逐渐消退,公司业绩有望重回稳定增长轨道。   门店扩张速度加快,2021H1净增门店958家。报告期内,公司净增门店958家(+110.09%),其中新开门店589家(+34.17%),收购门店189家(+9250%),加盟店237家(+355.77%),关闭门店57家(+54.05%)。截止报告期末,公司拥有门店6978家,较年初增长15.91%。分区域看,华南、华中、华东、东北华北及西北地区分别新增745、93、106、71家,新增门店主要集中在华南地区。   新冠疫情影响+新开门店增多,直营门店坪效同比下降。公司直营门店整体月均坪效为2365元/平方米,同比减少302元/平方米。其中,华南、华中、华东、东北华北及西北地区的月均坪效分别为2512、2000、1658、2093元/平方米,同比变动-371、-124、-90、+298元/平方米。报告期内,公司直营门店坪效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为:(1)受新冠疫情影响,疫情地区门店经营活动受限,非疫情地区门店疫情防护物资销售同比减少;(2)新开门店增多,其坪效相对较低。   毛利率略有提升,期间费用率同比提高。受产品结构优化影响,公司毛利率为39.10%(+1.03pct),其中中西成药、中参药材、非药品的毛利率分别为33.45%、40.05%、51.16%,同比变动+1.97pct、1.46pct、1.67pct;期间费用率为29.36%(+3.16pct),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3.69%、4.77%、0.90%,同比变动+1.56pct、+0.68pct、+0.92pct。销售费用率同比提升主要因为新开门店增多以及新冠疫情影响;管理费用率同比提升主要因为股权激励费用增加;财务费用率同比提升主要因为可转债利息费用及租赁准则费用类别调整增加。综合影响下,公司净利率为8.15%(-0.58pct)。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集中度提升、处方外流是零售药店的长期增长逻辑,公司作为国内零售药店龙头,异地扩张、品牌、管理、规模优势明显,有望在前述趋势中充分受益。2021-2023年,预计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3.34/16.55/19.97亿元,同比增长29.95%、24.05%、20.69%,EPS分别为1.69/2.09/2.53元,对应的PE分别为26.43/21.30/17.65倍,结合公司业绩增长情况、可比公司估值以及历史估值情况,给予公司2021年40-45倍PE,对应的目标价格为67.60-76.05元,首次覆盖,给予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门店扩张速度不及预期;药品价格下降风险;医药电商冲击风险;行业政策风险等。
      财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4页
      2021-09-01
    • 大参林2021年中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门店扩张进程加快

      大参林2021年中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门店扩张进程加快

      个股研报
        大参林(603233)   事件:   2021年8月29日,公司公告2021年半年报: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0.55亿元,同比增长16.05%,实现归母净利润6.46亿元,同比增长8.5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90亿元,同比增长1.65%。   国元观点:   21H1业绩符合预期,21Q2短期承压   公司2021H1业绩基本符合预期,实现营收增速16.05%,归母净利润增速8.56%。Q2单季度实现营收39.96亿元(+11.67%),实现归母净利润3.05亿元(-2.98%),扣非归母净利润2.51亿元(-18.90%),业绩增速下滑预计系Q2广东散发疫情所致。2021H1公司毛利率及净利率分别为39.10%(+1.03pct)与8.15%(-0.58pct),疫情物资销售减少后毛利率显著回升。公司期间销售费用率为23.69%(+1.56pct),管理费用率为4.69%(+0.61pct),财务费用率为0.90%(+0.92pct),费用提升预计系疫情后销售活动恢复与政府补贴减少所致。分产品看,21H1公司中西成药实现营收54.25亿元(+27.92%),毛利率为33.45%(+1.97pct);中参药材实现营收11.55亿元(+25.97%),毛利率为40.05%(+1.46pct);非药品实现营收12.34亿元(-24.85%),毛利率为51.16%(+1.67pct),其中毛利较高的非药品板块营收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预计受疫情物资需求降低影响。   “拓展+并购+直营式加盟”三足协力策略,加速市场扩张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在全国10个省级市场共开设门店6978家(含加盟店552家),净增门店958家,其中新开门店589家,并购189家,加盟店237家,关店57家。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获各类医保资质的门店数为5608家,占直营药店总数的87.27%。门店月均平效为2365.45元/平方米,平效稍有下滑,主要系门店增速过快所致。公司坚持深耕华南地区,报告期内华南地区门店总数为5416家,预计公司未来将进一步在两广等优势区域进行市场下沉同时加速全国布局,进一步拓宽品牌渗透率。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公司深耕两广并有序推进全国布局,门店在疫情中加速扩张,业绩增长显著。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营收为176.65/215.55/265.18亿元,同比增长21.1%/22.0%/23.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17/16.31/20.25亿元,同比增长23.9%/23.9%/24.1%,对应EPS为1.67/2.06/2.56元/股,对应PE为27/22/17,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开拓新市场影响公司短期盈利能力的风险;行业政策迭代风险;并购门店经营不达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1-09-01
    • 2021年半年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新冠相关订单贡献显著

      2021年半年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新冠相关订单贡献显著

      个股研报
        楚天科技(300358)   事件:公司公布 ] 2021 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23.91 亿元,同比增长72.75%;实现归母净利润 2.36亿元,同比增长 1321.22%;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2.35 亿元,同比增长 7027.63%。符合我们此前的预期。   新冠疫苗生产设备需求旺盛。公司产品质量过硬,成功进入疫苗制造企业供应链。上半年新冠相关业务收入约 9 亿元。分产品来看,无菌制剂和检测包装设备分别实现收入 6.2亿元和 8.3亿元,同比增长 51.64%和 135.42%,其中新冠疫苗及其他生物药对上述业务收入合计贡献超过 7 亿元;公司大力拓展单抗等生物药制造前段业务,生物工程解决方案及单机实现收入 1.56 亿元(+255.41%)。财务数据方面,上半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 38.64%,同比提升5.08pp,预计系疫苗生产设备订单所带动;销售费用率 12.18%(-1.43pp),预计主要系订单需求集中爆发,客户拓展难度降低;管理费用率 15.14%(-3.74pp),研发费用率 8.22%(-2.93pp),主要系收入增速较快摊薄费用率。公司于上半年实现了对西班牙子公司 Tecpharm 的并表,该公司在固体制剂领域技术领先,预计 2021 年上半年其业绩增长保持平稳。   订单增长迅猛,看好公司全年业绩增长。截止二季度末,公司在手订单 56亿元,期间新增订单 44亿元,对比 2020年全年新增订单 55亿元,上半年订单增速显著提升。其中新冠订单新增 12亿元,占总新增订单额的 27%,对比 2020年新冠总订单额约 10亿元,公司今年上半年新冠业务订单加速增长。由于公司在手订单充足,新增订单增长迅猛,我们看好公司全年增长表现。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021-2023 年 EPS 分别为 0.81元、1.00元、1.23 元,对应估值分别为 33倍、27倍、22倍。考虑到公司是国内制药装备龙头企业,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冠疫苗产能建设不达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公司新产品研发不达预期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1-09-01
    • 2021年半年报业绩点评:业绩符合预期,生物制药一体化进程加速

      2021年半年报业绩点评:业绩符合预期,生物制药一体化进程加速

      个股研报
        楚天科技(300358)   事件点评:公司发布2021半年度报,报告期内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3.91、2.36、2.3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到72.75%、1321.22%、7027.63%。   新冠疫情带动短期业绩增长,生物制药打开长期成长空间。受益于新冠疫苗需求的增长,公司上半年业务增长突出。其中,无菌制剂和检测包装设备分别实现收入6.2亿元和8.3亿元,同比增长51.64%和135.42%;公司生物前端装备布局效果初显,生物工程解决方案及单机上半年实现收入1.56亿元、同比增长255.41%。截至6月30,公司在手订单约56亿、新增订单超过40亿元,其中新冠相关订单约占25%,订单增长明显。2021H1公司合同负债为19.24亿元、存货为22.04亿元;环比增长45.76%和34.23%,表明在手订单状态良好。我们认为在全年新冠疫苗产能建设需求的持续,以及生物药订单逐步的承接下,全年订单有望继续保持增长。   重点布局生物工程业务,打造生物工程一体化服务。公司重点发展生物制药技术产品业务,尤其是生物制药前端生物反应器及其一次性技术(SUT)。公司设立控股子公司楚天思优特专注于生物制药一次性技术产品的研发和销售,包括生物反应器一次性袋、配液袋、储液袋、呼吸袋及其膜材,相关产品预计年内可陆续推出。未来有望凭借“装备+耗材”的方式,结合公司中后段优势业务提供整套生物制药解决方案,全面切入生物药生产的供应链,迎来广阔成长空间。   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4.46、5.55和6.23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79、0.98和1.10元。当前股价对应2021-2023年PE值分别为34.18、27.51和24.50倍。楚天科技是国产制药装备领先企业,加强自身优势的中后段设备的同时向生物药装备及耗材延申,有望形成生物制药生产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迎来广阔增长空间。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导致业绩波动风险;行业政策出现重大变化;海外业务经营风险;生物药生产设备国产替代进程不及预期。
      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1-09-0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