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8588)

    • 稳健医疗(300888)公司点评:业绩增长符合预期,全渠道建设蓄力未来

      稳健医疗(300888)公司点评:业绩增长符合预期,全渠道建设蓄力未来

    • 迪瑞医疗(300396):体外诊断多业务持续突破,市场前景广阔

      迪瑞医疗(300396):体外诊断多业务持续突破,市场前景广阔

    • 创业慧康(300451):收入延后确认,看好明年需求拐点

      创业慧康(300451):收入延后确认,看好明年需求拐点

    • 鱼跃医疗(002223):业绩稳中向好,创新产品有望提振增速

      鱼跃医疗(002223):业绩稳中向好,创新产品有望提振增速

    • 艾德生物(300685):国内业务受疫情影响,海外业务持续快速增长

      艾德生物(300685):国内业务受疫情影响,海外业务持续快速增长

    • 三季度业绩亮眼,医药工业与健民大鹏稳中向好

      三季度业绩亮眼,医药工业与健民大鹏稳中向好

      个股研报
        健民集团(600976)   主要观点:   事件   公司 2022 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27.95 亿元,同比+7.25%;归母净利润 3.26 亿元,同比+26.84%;扣非归母净利润 2.89 亿元,同比+20.04%。   事件点评   第三季度收入利润增速恢复明显   单季度来看,公司 2022Q3 收入为 9.68 亿元,同比+18.98%;归母净利润为 1.28 亿元,同比+41.9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1.20 亿元,同比+45.51%。 收入利润增长主要原因系医药工业收入增长;以及政府补助、理财收益及来自联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增加。   分季度来看,公司 2022Q1-Q33 个季度数据来看,单季度收入分别为9.18、 9.09、 9.68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9.10、 -4.41、 +18.9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9、 1.10、 1.28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5.95、 +13.43、+41.96%;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80、 0.90、 1.20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0.39、 -2.80、 +45.51%。 收入利润增速恢复明显。   毛利率回升,财务数据稳健   财务上, 2022 前三季度公司整体毛利率为 42.70%,同比+0.37 个百分点,相较于第二季度的毛利率( 37.85%)有显著回升。   期间费用率 13.78%,同比+2.15 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 29.80%,同比-0.76 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 5.13%,同比+0.66 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 0.01%,同比-0.06 个百分点。   大品种与新品种双线布局带动工业端增长   在大产品培育方面, 2022 年上半年围绕龙牡、便通双品牌塑造。   主导产品龙牡壮骨颗粒销售总体保持稳定,其中 60 袋规格保持稳定增长, 30 袋规格公司从渠道管控、销售政策调整、减少发货等方面进行价值链的维护,通过调整,终端价格有所恢复,渠道库存趋于良性;   主导产品健脾生血颗粒(片)开展大规格替换、多科室推广、薄弱省区销售模式调整等,提升医疗机构的覆盖率, 同比增长 20%。   健民大鹏稳健增长,体外培育牛黄   2022 年三季报公司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为 1.15 亿元,同比增长 22%,其中单三季度为 3799 万元,同比增长 10%。 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主要为健民大鹏贡献,而健民大鹏作为唯一的体外培育牛黄提供商,具备极强的资源属性和不可替代性,并且天然牛黄价格一直维持在高位,体外培育牛黄市场空间广阔。   投资建议   我们根据最新报告期修改预测, 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收入分别39.2/45.7/53.4 亿元(此前为 40.0/46.9/55.4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9.4%/16.6%/17.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0/5.1/6.3 亿元(此前为4.2/5.3/6.6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24.5%/25.7%/23.7%,对应估值为19X/15X/12X。 考虑到公司主业稳定增长、研发产品有梯队,参股公司健民大鹏体外培育牛黄极具稀缺性,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公司业绩不及预期;健民大鹏药业增速不及预期;品牌推广不及预期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10-24
    • 体外诊断多业务持续突破,市场前景广阔

      体外诊断多业务持续突破,市场前景广阔

      个股研报
        迪瑞医疗(300396)   深耕医疗检验二十余年,加速向平台化企业转型   迪瑞医疗成立于1992年,于2014年上市,是国内领先的医疗检验仪器及配套试纸试剂制造商,公司产品涵盖尿液分析、生化分析、血细胞分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妇科分泌物分析、凝血分析、标准化实验室七大系列。2020年公司融入华润体系,借助“实业+资本”的优势,加速向平台型企业转型。2022H1公司业绩增长趋势良好,实现营收5.15亿元,同比增长23.27%;实现归母净利润1.33亿元,同比增长20.65%。同时公司加强对投后企业的管理,其中,致善生物创业板IPO获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委审核通过,正在积极推进上市相关工作。   政策长期向好加速国产替代,海外业务贡献新增量   医疗器械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行业,掌握行业自主性是国家医疗新基建的重要之题,作为医疗器械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IVD行业正处于快速成长期,医疗新基建、医疗设备贴息贷款政策的落地,都将促进各级医疗机构设备采购需求提升,公司作为IVD行业龙头企业,有望受益于医疗设备的国产替代趋势。同时公司持续加快海外业务布局,高通量的封闭式设备增速较快,借助优势产线加快对发光、凝血、妇科等新产品市场导入,进一步提升试剂销售占比,提高国际市场利润贡献水平。截止2022年6月底,公司国际收入同比增长25.04%,其中自产产品增速同比增长超40%。   巩固自主研发优势,产品管线持续获添新动力   公司以尿液分析和生化分析为基石,持续巩固自主研发,重点布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产品,完成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CM-640及CM-640i注册工作,完善及增加了公司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的种类;受益于化学发光行业国产替代加速,公司有望把握趋势,实现产品结构转型升级。同时公司的集约化实验室稳步推进,该实验室搭建了先进的整体化智能信息平台,涵盖标本追踪管理、可视化监控等功能,实现标本路径的智能规划,可智能分配标本至待机或标本较少的仪器进行检测,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降低错误率,改善TAT时间,有望在智能化实验室领域与国际巨头同台竞技,为长期业绩贡献新增量。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33/14.61/19.97亿元;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5/3.35/4.49亿元。选取新产业、安图生物、普门科技作为可比公司,参考可比公司给予2022年37倍PE,对应目标价为35.56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经销商模式的风险,核心技术人才流失的风险,政策调整风险,公司近期股价波动较大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7页
      2022-10-24
    • 核心产品持续放量,国际化逐步迎来收获期

      核心产品持续放量,国际化逐步迎来收获期

      个股研报
        苑东生物(688513)   事项:   公司发布2022年三季度业绩报告: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98亿元,同比增长16.05%;实现归母净利润1.95亿元,同比增长5.0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44亿元,同比增长24.37%,基本符合预期,其中归母净利润主要受到政府补贴下降影响。从单季度情况来看,公司Q3实现营收3.22亿元,同比增长17.27%;实现归母净利润0.61亿元,同比下降11.4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39亿元,同比增长21.54%。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84.34%,同比下降2.85pp,净利率为21.78%,同比下降2.28pp,销售费用率为40.76%,同比下降5.00pp,主要是受到产品集采影响所致。   平安观点:   公司核心产品集采风险已释放,安全边际较高。公司共有4个产品中标第七批全国集采,分别为伊班膦酸钠注射液、枸橼酸咖啡因、盐酸美金刚胶囊和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其中,伊班膦酸钠和枸橼酸咖啡因是公司的主要产品,2021年合计实现销售收入3.23亿元,占公司营收比例达到31.66%,至此,占公司营收比例较大的存量品种基本均已完成集采,风险释放。而盐酸美金刚胶囊和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属于刚上市的光脚品种,有望通过集采实现放量。由于伊班膦酸钠品种属于高毛利品种,因此我们认为此次集采主要将压缩渠道利润,对公司毛利润影响较为有限。   公司首款ANDA产品即将迎来收获期,解决美国阿片滥用难题。国际化方面,公司开发的盐酸纳美芬注射液(EP-0084I)已于2022年5月向美国FDA递交了ANDA申请,并获得FDA授予的CGT资格,获得180天独占期,预计FDA将于年底完成现场核查,并于2023年年中完成上市。纳美芬相比第一代阿片解毒剂纳洛酮具备显著的长效性优势,对于芬太尼这类长效阿片药物具有更好的效果,在美国具有较大临床需求。美国纳洛酮解毒市场目前终端销售约为4亿美元,纳美芬上市后有望部分替代纳洛酮,具备较大市场潜力。此外,公司围绕美国阿片滥用问题,逐步建立阿片解毒剂技术平台,未来将进一步开发高壁垒的注射液及鼻喷剂系列产品。   公司以开发难仿或首仿药为主要目标,并逐步迎来创新收获期。2022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支出为1.6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18.37%,处于同行业公司中的相对较高水平。相比只做创新药开发的企业,仿制药业务带来的稳定收入使得公司能够有更多的研发经费投入创新,仿创结合的模式风险相对更低。仿制药开发方面,公司主要以难仿或首仿药为研发目标的立项原则,利用先发优势获得更多市场份额,预计明年将有11款新产品上市。而创新药方面,公司目前已有3款1类新药进入临床试验,其中进度较快的为口服长效DPP4抑制剂优格列汀片,正在开展临床III期,有望迎来收获期。未来伴随毛利率较高的创新药的逐步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维持公司推荐评级:1)公司核心存量品种已全部完成集采,风险释放,制剂原料药一体化的成本优势使得公司的集采中标概率提升,推动“光脚”品种放量;2)公司沿着首仿难仿药的思路持续完善管线布局,我们预计2023年公司将有1款新产品上市,并有望借助公司的渠道及品牌效果实现迅速放量;3)公司的国际化布局以及创新药研发正在逐步迎来收获期,为公司业绩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考虑到今年政府补贴对于公司归母净利润的影响,我们下调此前利润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3/2024年的净利润将达到2.62亿元(前值为2.79亿元)、3.44亿元(前值为3.64亿元)、4.36亿元(前值为4.64亿元),2022/2023/2024年EPS分别为2.18(前值为2.33元)、2.87元(前值为3.03元)、3.63元(前值为3.87元),对应目前股价PE分别为30.8/22.8/18.0倍,维持公司的“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研发失败风险:公司多款产品处于研发阶段,存在进度不及预期甚至失败的可能;2)产品未中标药品集中采购风险:公司药品向公立医院销售需通过各省(区、市)采购平台招标采购,未来可能出现公司产品无法中标的风险;3)产品被调出医保目录的风险:未来存在主要产品在医保目录调整过程中被调出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的风险;4)政策风险:公司在研产品涉及精麻药物,属于强监管行业,监管政策存在发生变动的风险。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10-24
    • 疫苗注射器需求减弱,单三季度有所承压

      疫苗注射器需求减弱,单三季度有所承压

      个股研报
        三鑫医疗(300453)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三季报,前三季度收入9.8亿元(+19.1%),归母净利润1.4亿元(+24.5%),扣非归母净利润1.3亿元(+26.7%),经营现金流1.3亿元(-36%)。   疫苗注射器需求减弱,单三季度有所承压。分季度看,2022年Q1/Q2/Q3单季度收入增速分别为+30.6%/+28.9%/+2.2%,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9.4%/+54.3%/-12.8%,单三季度收入和净利润增速承压主要因为2021年同期新冠疫苗注射器的基数较大,而进入22年Q3疫苗注射器的需求大幅减弱。从盈利能力看,前三季度毛利率为34.5%(+0.3pp),基本持平,四费率16.7%(+0.2pp),基本持平,其中销售费用率下降1.8pp,管理费用率增加2.1pp,归母净利润率14.5%(+0.6pp),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血液净化业务稳健增长。分业务来看,预计前三季度血液净化类产品收入约6亿元,同比增长15~20%,增速相比上半年有所放缓,主要因疫情反复的影响和部分产品价格略有下降所致,随着公司透气器、透析液、透析管等核心产品产能释放,预计后续增速会有所回升。预计前三季度注射类产品收入约1.7亿元,同比增长15~20%,三季度疫苗注射器的需求放缓,预计后续该部分产能将逐渐向常规注射器过度。预计前三季度输血输液类产品增长超过25%,主要得益公司销售渠道发力和市场拓展,预计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血液净化业务空间大,未来几年业绩增长可期。公司不断提高全资子公司的生产效率,同时控股血液净化设备专业制造厂商成都威力生,打造完整的血液净化生态产业链。我国ESRD患者超过300万人,2020年在透析人群69.3万,治疗率不足1/4,未来随着渗透率提升,透析耗材市场潜在空间有望超过300亿元,产能扩张、市场开拓以及透析设备放量,有望支撑公司该业务实现30%以上的复合成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2.2、2.8亿元,对应PE20、17、13倍,考虑到公司在血透领域全产品线布局,长期增长逻辑确定,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冠疫苗注射器订单下滑风险,产品价格或大幅下降,血液净化产能释放不及预期。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10-24
    • 业绩持续高增长,“仿创一体、临床前+临床联动”驱动长期发展

      业绩持续高增长,“仿创一体、临床前+临床联动”驱动长期发展

      个股研报
        阳光诺和(688621)   事件:阳光诺和发布2022年三季度报告。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4.95亿元(同比+45.19%),归母净利润1.29亿元(同比+51.42%),扣非归母净利润1.20亿元(同比+44.41%),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03万元(同比-82.38%)。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实现收入1.71亿元(同比+46.12%),归母净利润0.42亿元(同比+58.68%),扣非归母净利润0.39亿元(同比+48.33%)。   点评:   盈利能力小幅上升,研发投入及团队扩张拉升费用率。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达56.91%(同比+0.49pp),归母净利率26.03%(同比+1.07pp),扣非归母净利率24.33%(同比-0.13pp),综合看公司盈利能力小幅上升。从费用率角度看,报告期内公司期间费用率为28.05%(+1.85pp),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90%(-0.46pp)/13.18%(+1.17pp)/11.45%(+0.99pp)/0.52%(+0.16pp),公司持续加大对自主立项创新药、改良型新药、特色仿制药的研发投入及相应人员投入,拉升管理及研发费用率。   产品矩阵丰富,能力建设全面,看好长期发展。公司近年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药学研究业务上,持续推进创新药、改良型新药、仿制药的研发管线布局,产品矩阵丰富,截止至2022H1,共有40项药品申报注册受理(包括创新药3项、仿制药37项),创新药STC007注射液于9月14日获得临床试验批准,管线进度持续推进;截止至2022H1,公司拥有3.60万m2的研发实验室,其中2.59万m2已投入使用。在临床试验和生物分析服务上,公司打造“临床前+临床”综合服务模式,加强板块内部协同效应,截止至2022H1,共有13项创新药临床项目、3项IV期临床项目、4项器械临床项目。公司持续完善仿制药+创新药研发及临床研究综合平台,业务全面、产品丰富、实力强劲,在手订单(2022H1为17.89亿元)支撑业绩增长,创新药拓展带来长期增长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6.77/9.22/12.51亿元,同比增长37.2%/36.1%/35.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3/2.19/3.00亿元,同比增长44.7%/43.0%/37.1%,对应2022-2024年PE分别为52/36/27倍。   风险因素:行业竞争加剧、国内国际政策、研发进度不及预期、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等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2-10-24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