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8588)

    • 创新驱动产品优化持续,CAR-T二线申请获受理

      创新驱动产品优化持续,CAR-T二线申请获受理

      个股研报
        复星医药(600196)   业绩简评   2022 年 10 月 30 日,公司发布三季报,2022 年 1-9 月营收、归母与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16.10/24.54/28.59 亿元,同比增长 16.87%/-31.15%/15.51%;单三季度营收、归母与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02.70/9.07/ 13.53亿元,同比增长 1.72%/-16.20% /10.19%。归母净利润的同比下降,来自公司持有的 BN TX 股价变动公允价值损失约 11 亿元。业绩符合预期。   点评   自研、合作、许可引入与深度孵化多元驱动,新品放量至营收结构优化,毛利率逐季持续提升。 (1)2022 年前三季度,新产品营收占比提高,毛利率由 1 季度 43.55%、2 季度 45.76%至 3 季度 46.51%,环比持续提升。营收结构优化持续。(2)PD-1 单抗产品,汉斯状(斯鲁利单抗注射液)自 2022年 3 月获批上市以来,已有三项适应症的上市申请获受理;公司授予向Cipla Limited 及其控股子公司许可的汉曲优(注射用曲妥珠单抗)于 2022年 7 月获批于澳大利亚上市,并已覆盖原研药在当地所有已获批的适应症。(3) mRNA 新冠疫苗复必泰,其儿童及幼儿剂型均已相继在港澳台地区获批。此外,针对奥密克戎 BA.4/BA.5 的二价疫苗于 2022 年 10 月获批中国台湾地区紧急使用、并已于港澳地区分别递交了紧急使用及特别进口申请。   研发累计高增 19%至 37.61 亿元,复星凯特的 CAR-T 细胞疗法二线上市申请获受理。 (1)公司前三季度累计研发投入 37.61 亿元,研发费用 28.49 亿元,同比增长 18%。 (2)公司的国内首个获批上市 CAR-T 细胞治疗产品奕凯达(阿基仑赛注射液)二线治疗上市申请已获国家药监局受理。(3)公司分别于 2022 年 1 月、3 月及 7 月,先后获得默沙东、辉瑞的新冠小分子药物的 MPP 许可、真实生物阿兹夫定的战略合作。 (4)公司股票激励计划推出,业绩目标值为 22/ 23/24 年营收 448.51/515.79/593.16 亿元,扣非净利润 38.67/45.63/53.84 亿元。创新疫苗总部投建,拟投不超 10 亿元建设创新疫苗总部及产业化基地,推进疫苗管线发展。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我们维持营收预测,预计公司 22/23/24 年营收 448.56/516.74/596.83 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39.84/53.73/ 66.55 亿元。公司目前股价对应22/23/24 年 PE 为 21/15/12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药研发及上市进程不达预期、集采等政策影响产品盈利能力的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11-14
    • 北交所首次覆盖报告:专注内分泌药物专精特新,打造品牌细分市场

      北交所首次覆盖报告:专注内分泌药物专精特新,打造品牌细分市场

      个股研报
        德源药业(832735)   专注内分泌药物的专精特新企业,2022Q1-Q3营收同比增长24.74%   德源药业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专注于内分泌领域药物为主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制药公司,已发展成为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代谢病综合征、慢病药物供应商,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20年江苏省专精特新企业。2022三季度实现营收4.70亿元(+24.83%)。参考2022年半年报,德源营收中糖尿病类药、高血压类药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76.47%、22.96%。从2014年以来,德源药业期间费用率持续下降,研发费用率稳定保持在10%以上,目前共有20项授权专利。我们预计2022-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004/10,938/14,192万元,对应EPS分别为1.38/1.68/2.18元/股,对应当前股价的PE分别为12.4/10.2/7.9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糖尿病与高血压药市场逐年增长,未来用药潜力大   根据IDF预测数据,2045年全球糖尿病人数预计达到7.8亿。2021年中国成年发病人数为140.9百万人,糖尿病市场规模增速突破了18%。IDF预计,2045年,中国成年发病人数会突破174万人。高血压患病人群有年轻化趋势,18-44岁年龄组的患病人数增长率最高,为25.47%;60岁以上的老人患病率逼近60%。考虑到我国人口基数,未来糖尿病与高血压用药市场较大。德源药业产品服务患者人数逐渐增加,促进了销售规模的扩大,产品销售数量1-9月同比增长26.83%,7-9月同比增长37.64%,为销售收入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品牌细分市场优势,主要产品市场占有率可观   德源药业先后打造出“瑞彤”、“复瑞彤”等多个行业知名品牌,主要产品在细分市场中均取得了一定的占有率。主要产品在细分市场中均取得了一定的占有率。根据公司的招股书数据,2019年公司盐酸吡格列酮片(瑞彤)市场占有率19.54%,排名第二;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复瑞彤)市场占有率6.79%,排名第二;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市场占有率0.87%,排名第十三;那格列奈片(唐瑞)市场占有率25.97%,排名第二;坎地氢噻片(波开清)市场占有率100%,在糖尿病等领域树立了良好企业知名度与较强的品牌优势。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风险、主要原辅材料供应风险、在售药品一致性评价风险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5页
      2022-11-14
    • 扩产叠加猪价上行,看好动保业绩释放

      扩产叠加猪价上行,看好动保业绩释放

      个股研报
        国邦医药(605507)   核心观点   致力全链扩张的医药及兽药提供商。 国邦医药主营业务分为医药和动保两大板块, 两板块目前均已覆盖从上游中间体到中游原料药再到下游制剂的全链业务。 公司目前收入主要集中在上游中间体和原料药, 依靠扎实的技术基础和渠道网络在部分细分品种上确立了领先地位, 目前已是国内硼氢化钠、 硼氢化钾、 环丙胺等中间体产能最大的企业之一, 全球规模最大的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原料药供应商之一, 国内动保原料药领域品种布局最为齐全、 广泛的企业之一, 未来将依靠扩产研发并进, 致力实现向下游制剂领域的延伸。   猪价向好推动兽药需求向好, 政策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加速。 对于周期, 近期猪价上涨达到 25 元/公斤以上, 国庆节期间呈现出淡季不淡的走势, 我们继续看好行业景气上行, 动保行业经营有望在猪价带动下边际向好。 对于行业本身, 中短期, 新版 GMP 最终期限已至, 兽药落后产能短期迎来明显出清,叠加饲料端禁抗带来的养殖端需求升级, 研发、 产品优势明显的头部兽药企业有望充分受益, 抢占更多份额; 长期, 养殖行业规模化进程正在加速, 头部兽药企业有望依靠其在研发、 产品和渠道等方面优势, 更好地契合规模养殖企业需求, 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向头部集中。   扩产叠加猪价上行, 看好动保业绩释放。 成长方面, 公司目前正致力于推进核心单品全链运作, 兽药原料端长期规划氟苯尼考原料药产能近4000吨/年、强力霉素原料药年产能近 2500 吨/年。 随原料药及制剂项目陆续投产落地,规模扩张和成本优化效果有望稳步兑现, 公司动保板块或将在本轮周期实现高质量扩张。 周期方面, 受猪价上涨提振, 氟苯尼考、 强力霉素等主要猪用兽用原料药价格国庆节后跟随走高, 后续公司动保板块有望追随猪价保持高景气。 综合上述分析, 我们看好公司本轮周期的量利增长。   盈利预测与估值: 公司作为国内重要兽用原料药提供商, 正致力于推进核心单品全链运作, 随上游原料及下游制剂产能陆续落地, 规模扩张和成本优化有望稳步兑现, 叠加下游养殖高景气带来的动保需求向好预期, 我们看好公司动保板块未来量利表现, 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5/12.0/15.3 亿 元 ( 同 比 +34.4%/26.6%/26.9% ) , EPS 分 别 为1.70/2.15/2.73 元。 通过多角度估值, 预计公司合理估值 40.4-43.5 元, 相对目前股价溢价空间为 30%-35%, 首次覆盖, 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料及能源价格再度大幅上涨的风险; 非洲猪瘟导致猪用兽药产品销量大幅下滑的风险; 下游养殖规模化进程不及预期的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3页
      2022-11-14
    • 华润医药(03320):旗下上市子公司业绩表现各异,公司估值吸引

      华润医药(03320):旗下上市子公司业绩表现各异,公司估值吸引

    • 三季报业绩超预期,盈利水平快速提升

      三季报业绩超预期,盈利水平快速提升

      个股研报
        百诚医药(301096)   业绩简评   10 月 25 日,公司发布 2022 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21亿元,同比增长 89.26%;归母净利润 1.45 亿元,同比增长 125.08%;扣非归母净利润 1.33 亿元,同比增长 110.33%。业绩超预期。   经营分析   公司持续强化“技术转化+受托开发+权益分成”经营模式,盈利水平快速提升。公司 Q3 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75 亿元,同比增长 116.03%;归母净利润 0.60 亿元,同比增长 155.42%;扣非归母净利润 0.59 亿元,同比增长153.75%。利润增速增速高于收入增速,主要系三季度公司高毛利率、净利率的自主研发-权益分成业务保持快速增长。截至 2022H1,公司拥有销售权益分成的研发项目达到 51 项,已经获批的项目为 5 项,其中帕金森病用药多巴丝肼片为国产首家申报。   研发持续高投入,增强核心竞争力。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 1.14 亿元,同比增长 167.37%。截至 2022H1,公司新增订单 4.01 亿元(+57.70%) ,我们预计三季度将维持 40%左右的增速。药品研发方面,2022H1 公司项目注册申报 58 项,获得批件 13 项。公司持续加大对创新药、仿制药研发投入,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   子公司赛默制药加快布局,稳步推进一体化建设。10 月 16 日,公司公告子公司赛默制药计划投资 5 亿用于建设创新药物、高端复杂制剂、医美(健康)产品 CMO、CDMO 及研发中心项目,建设期预计 24 个月,全面达产后年实现销售收入预计 5.84 亿元。从项目内容看,计划建设年产 20 亿片/粒固体制剂、1 亿瓶液体制剂、10 亿片/瓶护肤产品、1 亿支医美注射针剂的CMO、CDMO 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   盈利预测   我们预计 2022- 2024 年归母净利润为 2.02/3.05/4.53 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36/24/16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解禁风险,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业务增速放缓或减少的风险,新冠病毒疫情风险,药物研发失败的风险,行业监管政策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11-14
    • 康希诺生物(06185):受益于吸入用新冠疫苗在国内与海外推广

      康希诺生物(06185):受益于吸入用新冠疫苗在国内与海外推广

    • Q3业绩恢复,医美、眼科产品线积极布局

      Q3业绩恢复,医美、眼科产品线积极布局

      个股研报
        昊海生科(688366)   事件:   2022 年 10 月 28 日,公司发布 2022 年三季度报。公司 2022 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5.83 亿元,同比增长 24.14%,实现归母净利润 1.62 亿元,同比下降 47.91% ,实现扣非 归母净利润 1.40 亿元,同比下降52.02%。   点评:   营收持续增长,医美、眼科产品线收入贡献明显   2022 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24.14%,主要系:(1)受 2022 年 3-5 月疫情影响,部分订单顺延至 Q3 完成;(2)骨科、医美及外科产品收入增加,特别是医美产品线第三代海魅玻尿酸及外用人表皮生长因子产品收入增长较多;(3)眼科产品线积极布局近视防控及屈光矫正领域,特别随着南鹏光学被合并,角膜塑形镜及其配套产品收入同比大幅增加;(4)欧华美科于 2021 年 9 月纳入公司合并范围,2022 年 Q3 合并其收入。   期间费用率控制良好,利润率略有波动   2022 年 Q3 销售费用率 29.97% ,同比下降 8.69pcts ,管理费用率17.71%,同比提升 0.28pcts,财务费用率-2.42%,同比提升 2.96pcts,期间费用率控制良好,同比下降 7.72pcts。2022 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47.91%,销售毛利率为 70.06%,销售净利率为 10.51%,利润率有所下降,主要系: (1)公司及子公司的停工损失约 4,000 万元; (2)子公司Aaren 与原国内独家经销商的经销协议终止,阶段性停产缩减开支计划产生经营性亏损 1,157 万元,其部分资产组计提减值损失 2,500 万元; (3)公司及子公司欧华美科确认股份支付费用约 2,205 万元; (4)2021 年前三季度集团收到投资产品分红约 4,118 万元,而 2022 年同期未收到。   持续推广亨泰二代 OK 镜,医美产品线积极布局   2022 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 1.21 亿元,同比增长 6.57%。公司持续探索亨泰二代 OK 镜“myOK 迈儿康”产品的学术推广及品牌运作模式,快速推进产品在重点机构和地区的覆盖,继续渗透市场。2022 年 10 月,昊海生科与国药控股长沙有限公司在上海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在昊海生科医美创面修复产品"康合素”(rhEGF)的全国冷链分销环节、医美部分产品线在湖南地区的业务推广等多个项目上达成合作。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73/4.01/5.82亿元人民币(前值为 5.49/6.47/7.53 亿元,调整原因为 2022 年 Q2 受疫情影响,收入下降)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及商业化不及预期;疫情反复的风险;产品降价风险;医美监管趋严等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2-11-13
    • 联影医疗(688271):Q3收入稳健增长,高端化布局有望加速进口替代

      联影医疗(688271):Q3收入稳健增长,高端化布局有望加速进口替代

    • 乘行业之东风,技术创新促进多维扩张

      乘行业之东风,技术创新促进多维扩张

      个股研报
        华恒生物(688639)   公司作为丙氨酸产品行业龙头,生产技术持续领先。公司在2011年突破厌氧发酵工艺生产丙氨酸技术,依托厌氧发酵在成本、碳排放、发酵周期和转化率等多个方面具有的显著优势,根据中国发酵产业协会预测数据,在2019年,公司丙氨酸系列产品已占据全球市场份额接近50%,已成为丙氨酸产品全球龙头。此外,公司基于自身在技术上的优势,不断实现生产工艺的迭代和优化,在2013年至2020上半年之间,公司发酵法丙氨酸的单吨生产成本降幅达34%,技术优势显著。   公司顺利打通“糖酵解-三羧酸循环”代谢通路,未来拓展能力强。公司及张学礼教授在“糖酵解-三羧酸循环”代谢通路上具有丰富的专利积累,“糖酵解-三羧酸循环”从葡萄糖出发,后续涉及到的合成生物学可以生产的产品涵盖氨基酸类、高级醇类、萜类等在内的数十种产品。这为公司后续丰富产品品类、开发新增长引擎打下了深厚的专利与技术基础,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L-缬氨酸需求高涨,公司厌氧发酵技术得以互通迁移。近年来,由于饲料原料豆粕蛋白价格高企等因素,氨基酸精确配方饲料迎来了很大发展,伴随公司在巴彦淖尔基地逐步大规模量产发酵法L-缬氨酸产品,其L-缬氨酸市场占有率将逐步提升,发展势头良好,我们预计22-24年缬氨酸业务收入增速分别为32%/30%/22%。   公司重视新兴业务拓展,多元化布局打开成长天花板。公司在扩张丙氨酸、缬氨酸产量的同时,也在积极布局多样化的产品生产线。公司当前拟使用合成生物法生产D-泛酸钙、1,3丙二醇和丁二酸等产品,有望为公司打造新的业务增长点,我们预计2024年收入占比分别为11%/9%/15%。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公司是丙氨酸行业的全球龙头,厌氧发酵技术的领先者,依托优势产品的扩产以及新型产品的投放,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6/4.00/5.4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0%/40%/35%,对应EPS分别为2.64/3.69/4.99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12个月内48倍PE,对应目标价格174元/股,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菌种泄露风险、菌种研发落后风险、主要客户流失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股东和董监高减持风险、汇率波动风险、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6页
      2022-11-11
    • 业绩符合预期,常规业务保持稳健增长

      业绩符合预期,常规业务保持稳健增长

      个股研报
        诺唯赞(688105)   事件   2022年10月28日,公司发布2022年三季报,第三季度实现收入6.85亿元,同比增长47.99%;归母净利润1.36亿元,同比减少14.25%;扣非归母净利润1.22亿元,同比减少19.73%。   点评   国内业务保持稳健增长,收入增量带动利润增长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常规业务保持稳健增长,实现销售收入7.25亿元,同比增长48.19%;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于国内获批上市实现销售,带来新的收入增量,新冠相关业务(包括诊断原料及终端检测试剂)实现销售收入15.80亿元,同比增长97.66%。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0亿元,同比增长36.26%,主要系公司销售收入规模增长,带来的经营利润增长所致。2022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1.28亿元,同减少57.28%,主要系公司为保障生产,原材料采购等经营性支出大幅增加所致。   积极布局海外市场,海外业务收入逐步提高   海外业务方面,公司积极开展国际注册与申报,通过优势品类、重点产品打开战略区域市场。POCT诊断试剂中已有8种产品同时取得CE认证,多种新冠检测相关产品及仪器取得CE认证及其他国际医疗器械准入证书。截至2022H1,公司产品在海外已完成近200项准入,覆盖40余个国家。2022年上半年,公司海外业务收入1.95亿元,同比增长144.26%,总体收入占比12%,目前公司海外业务仍以新冠相关产品为主,公司海外业务从2022年开始由新冠业务为主转为重点推进常规业务开展。   销售人均创收仍有较高提升空间,未来整体费用率水平将进一步优化   2022年Q3,公司销售费用为1.42亿元,同比增长45.01%,主要系公司持续建设销售团队、加强市场拓展带来的薪酬和市场拓展费用增加所致;管理费用为0.69亿元,同比增长45.79%,主要系公司加强职能团队建设,带来相应薪酬和咨询服务费用增加所致;研发费用为1.13亿元,同比增长78.36%,主要系公司持续加强研发人员团队建设、加大研发投入所致。2023年起,公司将新阶段工作重心调整至“调结构、提人效”,目前公司销售人均创收水平仍有较高提升空间,随着新招聘销售人员度过导入、成长期,以及研发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公司未来整体费用率水平将进一步得到优化。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24.95/26.67/28.8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13/10.74/12.20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不确定性、新冠抗体检测试剂盒销量下降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新品研发和推广不及预期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2-11-1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