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8522)

    • 低谷已过,23年1季度单季收入超10亿

      低谷已过,23年1季度单季收入超10亿

      个股研报
        国际医学(000516)   业绩简评   2023年4月18日,公司公布2022年年报和2023年一季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27.11亿元,同比减少7.19%;2023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10.59亿元,同比增加247%。业绩符合预期。   经营分析   回暖趋势确定,23年单季度营收突破10亿。   2022年因停诊、传染性疾病影响,营收较2021年小幅下滑;2023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破10亿,我们认为主要是防疫政策优化、新院区投入使用后带来的业务规模快速提升所致。   分院区来看,2022年高新医院实现营收9.87亿元,同比减少14.52%;中心医院实现营收16.19亿元,同比减少1.52%;商洛医院实现营收0.89亿元,同比减少29.37%。   2022年,公司门急诊服务总量共154.67万人次,住院服务量10.88万人次,手术量6.02万台次。其中,①高新医院门急诊服务量86.74万人次,同比减少16%;住院服务量4.14万人次,同比减少17.47%;手术量2.79万台次,同比增加2.17%;②中心医院门急诊服务量59.48万人次,同比减少6.67%;住院服务量6.29万人次,同比增长0.68%;手术量3.05万台次,同比下降0.4%;③商洛医院门急诊服务量8.45万人次,同比减少40.28%;住院服务量0.45万人次,同比减少55%(公司已与商洛交投签署《股权转让合同》,将99%的股权出让给商洛交投,交割正在进行中)。   利润端,医院在运营过程中的折旧、摊销、期间费用较营业收入处于较高水平,2022年销售毛利率为-6.57%,2022年归母净亏损11.77亿元,较2021年亏损增加3.55亿元。2023年一季度公司销售毛利率转正,显著改善至8.19%。我们认为,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特色专科业务体量扩大,毛利率持续改善的趋势明显,2023年公司有望迎来盈亏平衡的拐点。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3/24/25年公司营收43.38/59.30/77.09亿元,同比增长60%/37%/30%;归母净利润0.4/2.59/5.28亿元,同比增长103%/553%/104%。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医疗政策风险;市场竞争风险;人才短缺风险;床位使用率不及预期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4-20
    • 一季度业绩超预期,海外拓展+新品开拓成为亮点

      一季度业绩超预期,海外拓展+新品开拓成为亮点

      个股研报
        毕得医药(688073)   事件概述   2023年4月19日,毕得医药披露2022年年报和2023年一季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34亿元,同比增长37.55%;归母净利润1.46亿元,同比增长49.60%;扣非归母净利润1.37亿元,同比增长52.41%。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2亿元,同比增长42.58%;归母净利润0.37亿元,同比增长45.22%;扣非归母净利润0.39亿元,同比增长54.64%。   事件点评   业绩强劲,疫情下收入高增速依旧,毛利率略有下滑   2022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34亿元,同比增长37.55%,归母净利润1.46亿元,同比增长49.60%,扣非归母净利润1.37亿元,同比增长52.41%。毛利率44.38%(同比-5.08pp),净利率17.51%(同比+1.41pp)。从费用端来看,公司2022年销售费用率11.12%(同比-1.81pp);管理费用率8.63%(同比-1.93pp);研发费用率为5.53%(同比-0.23pp);财务费用率-2.14%,成本控制能力加强。   单季度来看,2022Q4单季度实现收入2.45亿元,同比增长36.58%,归母净利润0.48亿元,同比增长55.32%。2023年Q1单季度营收2.52亿元,同比增长42.58%;归母净利润为0.37亿元,同比增长45.22%。   分版块来看:   (1)药物分子砌块:2022年实现营收7.35亿元,同比增长37.92%,公司在分子砌块市场份额持续扩大,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毛利率44.38%(同比-5.43pp)。其中,杂环化合物收入3.79亿元,同比增长37.52%;苯环化合物收入2.19亿元,同比增长33.31%;脂肪族类化合物收入1.37亿元,同比增长47.23%。   (2)科学试剂:2022年实现营收0.99亿元,同比增长35.12%,公司催化剂和配体产品种类大幅增长,毛利率36.02%(同比-2.92pp)。其中,催化剂及配体收入0.77亿元,同比增长34.53%;活性小分子化合物实现收入0.22亿元,同比增长37.25%。   持续深化全球布局,海外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   2022年,公司境外销售收入为4.06亿元,同比增长45.12%,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48.64%。公司在2022年分别扩建了印度和德国区域中心布局,预计2023年实施完成,届时公司印度和德国区域中心的服务能力将进一步扩大。看好公司后续海外市场的持续拓展。   不断扩充SKU,含硼含氟产品增长可观,切入生物试剂领域   2022年,公司向客户提供药物分子砌块产品数增至40万种,其中常备药物分子砌块现货库超过8.6万种。分子砌块库种类数量系药物分子砌块横向发展竞争力的核心指标,公司常备库存、可向客户提供的产品种类数处于领先水平。   2022年新产品线含硼自研品种月销售额快速增长,2023年开始公司新设实验室,并配备相应的研发人员,专注含氟产品系列的研发。此外,2023年公司开始切入生物领域,将以高品质的血清为突破口,辅以其他配套产品,致力于打造国产细胞培养类产品领先的一站式供应商。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收分别为11.37/15.12/19.83亿元;同比增速为36.4%/32.9%31.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3/2.66/3.46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速39.2%/31.1%/30.0%;对应2023~2025年EPS为3.13/4.10/5.33元/股;对应估值为44/34/26倍。考虑公司作为国内分子砌块龙头,产品种类丰富、逐步积累品牌优势,我们看好公司在海外市场的开拓布局以及新产品新领域的增长潜力,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技术人才流失风险;药物分子砌块设计风险;业务规模扩大带来的管理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4-20
    • 2023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维持高增长,研发投入持续加大

      2023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维持高增长,研发投入持续加大

      个股研报
        毕得医药(688073)   事件   2023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2亿元,同比增长42.58%,环比增长2.91%,实现归母净利润3693万元,同比增长45.22%,环比下降22.9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897万元,同比增长54.64%,环比下降5.35%,利润同比增速高于营收同比增速,公司经营水平持续提升。2023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毛利率43.58%,同比下降4.28pct,净利率14.63%,同比上升0.27pct,2023年Q1公司业绩继续保持较高增速增长,符合我们预期。   点评   研发投入强度加大,产品品类持续丰富。公司重视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2023年Q1研发支出1616万元,同比增长66.05%,研发费用率6.40%,同比上升0.90pct,截至2022年底,研发团队人员达到168人,相较21年底增加77人。一方面公司持续丰富分子砌块和科学试剂产品库,截至2022年底,公司具备提供40万种分子砌块能力,其中现货库存产品9.5万种,包括8.6万种分子砌块和0.9万种科学试剂,分子砌块产品库规模位于国产厂商前列;另一方面,公司积极开展新业务,拓宽盈利方向,23年Q1首次进入生物试剂领域,以高品质血清为突破口,打造国产细胞培养类产品一站式解决方案。   海外业务快速增长,重点产品线进展顺利。2022年公司海外业务实现营收4.06亿元,同比增长45.12%,增速高于国内营收,营收占比从2021年46.10%提升至48.64%,2023年随着海外区域中心建成投入使用,海外业务有望继续保持较高增长。公司含硼和含氟分子砌块产品线进展顺利,2022年含硼分子砌块月销售额快速增长,市场知名度持续提升,2023年开始公司新设实验室专注于含氟系列产品的开发,含氟分子砌块也有望逐步贡献营收增量。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公司将实现营业收入11.25/14.77/19.29亿元,同比增长34.86%/31.39%/30.54%(2023-2024年预测前值为11.30/14.73亿元),归母净利润2.12/2.82/3.71亿元,同比增长45.06%/33.08%/31.52%(2023-2024年预测前值为1.94/2.62亿元),对应EPS为3.26/4.34/5.71元/股,基于2023年4月19日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47/36/27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研发失败风险,市场开拓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
      东亚前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4页
      2023-04-20
    • 2023年一季报点评:一季报业绩保持稳定增长

      2023年一季报点评:一季报业绩保持稳定增长

      个股研报
        智飞生物(300122)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一季度报告。2023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1.73亿元,同比增长26.3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32元,同比增长5.6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0.31亿元,同比增长7.13%。   点评:   公司2023年一季报业绩保持稳定增长。2023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37%,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68%,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13%。公司一季度营收保持稳定增长,整体业绩符合预期。   公司和默沙东续签代理协议为后续业绩增长提供保障。公司在2023年一季度和默沙东续签了《供应、经销与共同推广协议》,主要在此前协议的基础上就默沙东在中国大陆已取得上市许可的五种疫苗产品的基础采购金额进行统一续展,协议期限将至2026年年底,新协议期内疫苗采购金额超1000亿元。公司代理的四价HPV疫苗2022年批签发量同比增长59.37%;代理九价HPV疫苗批签发量同比增长51.65%,公司代理HPV疫苗批签发量近些年保持高速增长,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续签代理协议将为公司业绩后续持续增长提供保障。   公司不断完善产品布局,加强自主产品研发。公司坚持“自主研发为主、合作研发为辅、投资孵化为补”的创新策略,打造公司研发技术壁垒,已建立起了北京、安徽、重庆三大研产基地,搭建起了九大研发技术平台,八大产品矩阵,并已完整具备产品从研发到产业化全流程实施落地的能力,涵盖了早期研发、转产研究、工艺放大、质量控制、临床监查、药品注册等环节。公司立足智飞绿竹、智飞龙科马,深耕疾病预防事业,稳步推动各在研产品的研发进度;依托智睿生物医药产业园,深化大生物领域布局,孵化培育预防、治疗性生物技术和产品,促进公司研发能力的持续提升。公司不断完善产品布局,加强自主产品研发。截至2022年末,公司自主研发项目共计28项,其中处于临床试验及申请注册阶段的项目16项,结构清晰,储备丰富,进一步提升了公司核心竞争力。   维持买入评级。预计公司2023-2024年EPS分别为5.96元和7.32元,对应PE分别为14倍和11倍。公司国内疫苗龙头企业,代理HPV疫苗业务维持高速增长,自研产品储备丰富,未来业绩有望维持稳定增长。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产品研发风险、产品推广及销售不及预期风险等。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4-20
    • 一季度业绩稳定增长,自主产品建设稳步推进

      一季度业绩稳定增长,自主产品建设稳步推进

      个股研报
        智飞生物(300122)   业绩简评   2023年4月19日,公司发布2023年一季度报告,2023年Q1实现收入111.73亿元,同比增长26.37%;实现归母净利润20.32亿元,同比增长5.6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0.31亿元,同比增长7.13%。   经营分析   9价HPV疫苗优势显著,代理协议续签奠定增长基础。根据公司投资者关系文件,近年来我国HPV病毒的流行趋势和流行型别发生了一定变化,HPV52/16/58型已成为中国子宫颈细胞学正常女性中感染率最高的三种HPV型别,而目前只有9价HPV疫苗覆盖了52/58型,公司产品具有显著优势。公司23年初续签默沙东代理协议至2026年,新协议期内疫苗采购金额超1000亿元,较上轮采购金额有较大提升,奠定未来业绩增长基础。   持续深耕二类苗市场,加速自主产品矩阵建设。2022年公司常规自主产品营业收入为17.60亿元(+36%),目前已建成八大产品矩阵。公司结核诊断产品宜卡被世卫组织结核指南纳入推荐,成为国内唯一入选评估的结核特异性抗原结核感染筛查试剂,并于今年1月纳入国家医保。截至2023年3月,宜卡和微卡两款产品已在我国大陆地区超过90%的省级单位中标挂网,未来预计微卡将和宜卡发挥协同效应,为公司自主产品业绩贡献新增量。   产品管线储备丰富,研发工作稳步推进。公司在研管线现有28个项目,其中16个处于临床试验及申请注册阶段。公司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申请生产注册已获得受理,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MRC-5细胞)、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已经完成临床试验并将陆续进行上市申报,未来有望持续丰富公司产品线,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考虑公司毛利水平变化、财务费用及研发费用变化情况、自产及代理业务结构情况,我们分别下调公司24-25年净利润预测13%、8%,预计公司2023-2025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94.5(+25%)、114.9(+22%)、130.2亿元(+13%)。2023-2025年公司对应EPS分别为5.91、7.18、8.14元,对应当前PE分别为14、11、1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研发进度不及预期;产品推广及销售不及预期;政府政策调整风险;坏账增加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4-20
    • 心血管代谢专科龙头,创新转型进入加速期

      心血管代谢专科龙头,创新转型进入加速期

      个股研报
        信立泰(002294)   深耕心血管代谢等慢病领域,仿创结合多细分蔓延布局   心血管慢病领域患者基数大,用药时间长,随着老龄化及生活方式的影响市场空间和前景巨大。信立泰专注以心脑血管为主的慢病领域,围绕高端化学药、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三条创新主线,以心脑血管领域为核心,向肾科、代谢、骨科、自身免疫等领域拓展延伸,建立起了系列产品梯队,既有上市多年的仿制药产品,也布局多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在研管线,行业专科地位巩固。   原有业务企稳逐渐回升,药械双驱巩固行业地位   心血管领域已上市产品丰富,包括治疗高血压(信立坦®、信达仪®、信达悦®等)和抗血栓药物(如泰嘉®、泰仪®、泰加宁®等),深耕市场多年,经历行业医保及集采等事件,公司已充分具备丰富的市场渠道、准入经验,随着政策端集采挤压预期放缓,仿制产品应采尽采,公司仿制业务自2020年后逐渐企稳回升,2021、2022年维持双位数增长。公司器械业务,冠脉支架及椎动脉支架放量势头良好,2022年同比增长70.56%,业务板块达到1亿元销售收入。公司药械双驱布局心血管疾病,巩固心血管专科行业地位。   创新业务转型进入加速期,三年连续新产品上市   公司阿利沙坦复方制剂SAL0107、肾性贫血同类第二款药物SAL0951、DPP-4i降糖药物SAL067已申报上市申请,SAL0108、S086(高血压)、长效特立帕肽等多个产品处于Ⅲ期临床,涉及高血压、慢性心衰、骨质疏松、糖尿病等多种病症,公司创新转型成果初显。   高血压领域围绕信立坦(阿利沙坦酯),布局ARNI类药物S086、首个国产ARB/CCB类2类复方制剂SAL0107、ARB/利尿剂类2类复方制剂SAL0108,未来将有针对性地覆盖不同细分市场领域,满足更多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抗心衰领域S086(ARNI)和SAL007(中美双报)双重布局,目前国内心衰领域创新药较少,竞争格局较好。肾病领域恩那度司他预计2022年上市,有望成为继罗沙司他后第2个国内上市的HIF-PHI。   骨科领域重组特立帕肽(欣复泰Pro®)水针已经上市,长效剂型有望进一步满足潜在临床需求,骨质疏松蓝海市场抢占新发优势。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2023-2025年信立泰营业收入分别为40.32亿元、50.71亿元、60.88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5.8%、25.8%、20.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35亿元、9.25亿元、11.48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5.4%、25.9%、24.1%。对应PE分别为57X、46X、37X。未来公司创新产品持续发力,我们看好公司走出低谷之后创新药不断兑现带来的持续增长,看好公司多板块陆续放量的良好势头。我们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药研发失败风险、审批准入不及预期风险、行业政策风险、成本上升风险、销售浮动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页
      2023-04-20
    • 常规疫苗继续实现快速增长,等待微卡逐步起量

      常规疫苗继续实现快速增长,等待微卡逐步起量

      个股研报
        智飞生物(300122)   事项:   公司公布2023年一季报,实现营收111.73亿元(+26.37%),实现归母净利润20.32亿元(+5.6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20.31亿元(+7.13%)。   平安观点:   新冠基数+疫情影响,Q1实现小幅增长   上年同期国内新冠疫苗新增接种4.32亿支,智飞也在此期间实现了数千万支新冠疫苗的销售。若剔除新冠疫苗基数的影响,我们估计公司2023Q1常规疫苗净利润增长能达到25%以上。由于产品结构变化,自产疫苗销售占比降低,公司2023Q1毛利率稍有下降(30.30%,-3.37pct)。   另一方面,2023年初疫情尚未消退,对1、2月常规疫苗的接种和销售造成一定阻碍。据我们了解,疾控系统大多已在2月中下旬回到正常工作状态,后续常规疫苗接种恢复可期。   公司1月完成与MSD的续约,重磅代理产品长期供应有保障。Q1估计HPV疫苗实现销售800-900万支,全年有望达到4000万支。RV疫苗则估计与上年持平。   微卡推广正式展开,有望于Q2开始兑现收入   公司结核病系列核心产品微卡的预防用适应症已于2021年6月获批,此前受制于疫情影响,微卡及配套宜卡试剂的推广并未真正展开。随着疫情影响消退,公司已于3月启动微卡的商业推广,预期能在Q2开始兑现收入并实现持续放量。23年全年微卡有望实现150万支的销售。   维持“推荐”评级。维持公司2023-2025年EPS为5.82、6.98、8.47元的预测,期待微卡逐季放量。维持“推荐”评级。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4-20
    • 2023Q1业绩符合预期,代理产品及常规自主产品维持快速增长

      2023Q1业绩符合预期,代理产品及常规自主产品维持快速增长

      个股研报
        智飞生物(300122)   事件: 近日,公司发布2022 年年报及 2023 年一季报, 2022 年公司实现营收 382.64 亿元,同比增长 24.83%,归母净利润 75.39 亿元,同比增长-26.15%,扣非归母净利润 75.1 亿元,同比增长-26.26%。 2023Q1 公司实现营收 111.73 亿元,同比增长 26.37%,归母净利润 20.32 亿元,同比增长5.68%,扣非归母净利润 20.31 亿元,同比增长 7.13%。   点评:   2023Q1 公司业绩符合预期。 2023Q1 公司在 22Q1 高基数的基础上维持快速增长, 2022Q1 公司新冠疫苗贡献一定业绩。 2023Q1 公司 4 价HPV 疫苗实现批签发 20 批次,同比增长 122%, 9 价 HPV 疫苗实现27 批次,同比增长 28.57%。   2022 年代理产品及常规自主产品实现快速增长,微卡完成 90%省份的招标挂网。 2022 年公司自主产品实现营收 32.85 亿元,同比增长-66.12%,毛利率为 86.48%,同比变动-4.04pct, 常规自主产品实现 17.6亿元,同比增长 35.82%。 2022 年公司代理产品实现营收 349.75 亿元,同比增长 67.09%, 毛利率为 28.66%,同比变动-4.4pct。 2022 年公司子公司安徽龙科马实现营收 16.62 亿元。 公司自主研发产品微卡和宜卡的市场准入与市场推广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目前两款产品已在我国大陆地区超过 90%的省级单位中标挂网。 2023 年 1 月,宜卡成功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有助于进一步扩大宜卡的受益人群,助力重点人群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筛查。   销售队伍快速扩大, 盈利能力有所波动。 2022 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33.63%, 同比变动-15.44pct,净利率为 19.7%,同比变动-13.6pct,2023Q1 毛利率为 30.3%,净利率为 18.19%。 2022 年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5.84%、 3.21%、 0.04%,同比变动-0.15pct、 0.43pct、 -0.03pct。截止 2022 年年底, 公司销售人员达3359 人, 同比增长 19.24%。   研发投入强度加大,疫苗国际化顺利进行。 2022 年公司研发投入 11.13亿元,同比增长 36.78%,占自主产品收入比例为 33.89%,研发人数达到 807 人, 同比增长 42.58%。 研发进展来看, 23 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申请生产注册获得受理, 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MRC-5 细胞)、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获得了Ⅲ期临床试验总结报告。 2022 年 10 月智飞龙科马完成新冠疫苗 WHO-EUL 认证现场检查,并获得 WHO 主检查员的高度评价,相关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实现收入 497.4、599.3、 698.6 亿元,同比增长 30%、 20.5%、 16.6%,归母净利润 96.42、116.18、 136.76 亿元,同比增长 27.9%、 20.5%、 17.7%,对应 PE 分别为 13.49、 13.01、 11.06 倍,考虑 HPV 疫苗需求持续增长、微卡处于市场推广阶段,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 产品研发不达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产品销售不达预期的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3-04-20
    • 核心产品持续放量,加码研发丰富产品矩阵

      核心产品持续放量,加码研发丰富产品矩阵

      个股研报
        爱博医疗(688050)   业绩简评   2023年4月18日,公司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2022年公司实现收入5.79亿元,同比+33.81%;实现归母净利润2.33亿元,同比+35.8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08亿元,同比+38.84%。   分季度来看,2022年Q4公司实现收入1.38亿元,同比+27.74%;归母净利润0.34亿元,同比+8.60%;扣非归母净利润0.26亿元,同比+0.62%。   公司同时发布2023年一季报。2023Q1公司实现收入1.90亿元,同比+44.55%;实现归母净利润0.78亿元,同比+33.5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75亿元,同比+43.88%。   经营分析   人工晶状体增长稳健,视光产品表现亮眼。2022年公司“普诺明”等系列人工晶状体实现收入3.53亿元(+15.77%),销量同比增长14.90%,规模效应下,毛利率提升至89.54%(+2.53pcts)。视光产品中,“普诺瞳”角膜塑形镜实现收入1.74亿元(+62.09%),销量同比增长51.46%,在中国角膜塑形镜市场增速居于首位,随着试戴片占比减少,毛利率提升至86.24%(+2.29pcts);其他视光产品实现收入0.34亿元(+500.36%)。2023Q1,公司“普诺明”系列人工晶状体和“普诺瞳”角膜塑形镜恢复快速增长,销量持续提升。同时其他视光产品(包括离焦镜、彩瞳、接触镜护理产品等)同比大幅增长,对营业收入贡献超过11%。   持续加码研发,不断丰富产品矩阵。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为0.82亿元(+23.73%),非球面衍射型多焦人工晶状体、多功能硬性接触镜护理液、硬性接触镜酶清洁剂取证并获批上市销售,其中,非球面衍射型多焦人工晶状体为目前唯一国产的多焦人工晶状体,填补国内该领域技术空白。角膜塑形镜增扩度数适用范围注册申请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可为更多近视患者提供产品服务。2023Q1,公司研发投入0.25亿元(+68.89%),研发项目加快推进。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公司核心产品持续放量,研发加大叠加产能扩增稳步推进,看好其他视光产品为公司业绩增长增添新动力。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3、4.40、5.87亿元,同比增长38.60%、36.48%、33.43%,EPS分别为3.07、4.19、5.58元,现价对应PE为65、48、36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人工晶状体带量采购风险;市场推广不及预期风险;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4-19
    • 和黄医药(00013):管线步入兑现期,国际化进程顺利

      和黄医药(00013):管线步入兑现期,国际化进程顺利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