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2223)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贸易战持续升级,建议关注自主可控和内需消费两条主线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贸易战持续升级,建议关注自主可控和内需消费两条主线

      生物制品
        本期内容提要:   市场表现。本周医药生物板块收益率为-5.61%,板块相对沪深300收益率为-2.73%,在31个一级子行业指数中涨跌幅排名第22。6个子板块中,生物制品板块周收益率排名第一,涨跌幅为-2.71%(相对沪深300收益率为0.17%);收益率排名第六的为医疗服务,涨跌幅为-11.88%(相对沪深300收益率为-9.00%)。   行业动态。4月7日,北京市医保局等九部门发布《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5年)》,推出32条举措进一步推动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高质量发展。新政策提出将临床试验项目启动整体用时进一步压缩至20周以内、新获批创新药械产品数量不少于15个等创新举措。4月10日,调整《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的公告》(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5号)规定的加征关税税率,由84%提高至125%。鉴于在目前关税水平下,美国输华商品已无市场接受可能性,如果美方后续对中国输美商品继续加征关税,中方将不予理会。   周观点:2025年4月2日美国宣布“对等关税”至今,市场围绕关税政策变动反复博弈,全球资本市场出现大幅涨跌波动。回顾本轮关税政策时间表:4月2日美国宣布“对等关税”,其中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34%的“对等关税”,加上之前的20%关税,累计税率达到54%;4月4日中国发起首轮反制,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4月8日美国宣布中国输美产品“对等关税”进一步提高50%至84%,累计税率达到104%;4月9日中国发起第二轮反制,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再加征50%关税提高至84%;4月11日美国白宫确认对中国关税总税率为145%;4月11日中国发起第三轮反制,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由84%提高至125%,并表明美国如果后续继续加征关税,中方将不予理会。我们认为,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对医药行业同样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中国出口到美国占比较高的细分领域,可能面临阶段性挑战,例如低值耗材、原料药、CDMO等;另一方面,中美脱钩担忧下,国产龙头企业可能存在进口替代机遇,例如高端医疗器械、生命科学上游、高端制药装备等。综合评估来看,我们建议重点关注自主可控和内需消费两条主线。   1)自主可控:①血制品,我们认为随着市场供需变化,存在量价齐升的可能,建议关注派林生物、天坛生物、华兰生物、上海莱士、博雅生物等;②高端医疗器械,我们认为国产化率较低的细分领域,存在进口替代机遇,建议关华大智造、圣湘生物、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奕瑞科技、开立医疗、澳华内镜等;③生命科学上游,我们认为有望突破“卡脖子”风险,实现供应链自主可控,建议关注纳微科技、赛分科技、奥浦迈、阿拉丁、聚光科技、莱伯泰科、海尔生物等。   2)内需消费:4月7日商务部和国家卫健委等12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要求培育和发展健康消费领域新质生产力,提升健康商品和服务供给质量。中美贸易战冲突背景下,建议阶段性控制出海风险敞口,重点关注内需消费方向。①眼科口腔产业链,建议关注爱尔眼科、普瑞眼科、华厦眼科、爱博医疗、欧普康视、通策医疗、时代天使等;②医疗美容产业链,建议关注爱美客、华熙生物、华东医药、锦波生物等;③中医药消费产业链,建议关注同仁堂、片仔癀、东阿阿胶、昆药集团、天士力、哈药股份、固生堂;④医药零售产业链,建议关注益丰药房、大参林、老百姓、一心堂、健之佳等;⑤生育健康产业链,建议关注锦欣生殖、哈药股份、健民集团、华特达因、葵花药业、济川药业、长春高新等。   风险因素:关税政策变动风险;消费政策变动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临床数据不及预期;集采降价幅度高于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8页
      2025-04-13
    • 医药行业月报(2025年第2期):美国关税袭来,关注内需避险

      医药行业月报(2025年第2期):美国关税袭来,关注内需避险

      化学制药
        行情回顾:2025年3月恒生综合行业指数上涨0.8%,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涨7%,跑赢市场6.2个百分点,3月涨幅行业第三,2025年至今涨幅第一。截止3月31日医药行业市值占比4.8%。子板块中制药、CRO和生物科技上涨较多,分别为21%、15%和7%,下跌子板块有医疗服务(-21%)、医药流通(-6%),医疗服务下跌主要由于一脉阳光带动。港股南向资金净买入从去年年底开始放大,3月港股通南向净买入1603亿。A股方面,3月沪深300指数下跌0.1%,医药生物(申万)指数上涨1.2%,跑赢市场1.2个百分点。13个医药子行业(申万)中,涨幅较高的是线下药店(7.4%)、化学制剂(4.9%)和医疗研发外包(3.0%),下跌的子行业为医疗设备(-4.9%)、医院(-3.9%)和疫苗(-2.3%)。机构调研行业(申万)热度排名第二。   本月行业观点:4月3日特朗普宣布对所有国家征收10%“基准关税”和对重点国家征收“对等关税”,分别于4月5日和10日北京时间生效,对中国为34%。虽然目前大部分药品被豁免,但是医疗器械并未被豁免,根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关于美国所谓“对等关税”的声明,绝大部分医用耗材、敷料、医疗设备及其零部件、康复用品等产品均受影响。投资者短期内可谨慎对待对美出口收入占比较高的公司,关注对内需为主的公司作为阶段性的避险资产。   2024年港股医药业绩回顾:生物科技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收入和减亏均好于预期;制药行业收入增速7%,净利润增速20%,与市场预期一致;医药流通和中药板块收入平稳,与市场预期一致,但净利润下滑并低于市场预期;CRO行业收入增长7%,净利润低于市场预期11%;互联网医疗收入增速6%,净利润高速增长61%,超出市场预期6%;医疗服务收入和净利润均低于市场预期;医疗器械收入增速28%,高于市场预期15%,净利润减少9%但仍高于市场预期17%。   风险提示:市场回顾数据不代表未来市场走势;行业政策、公司基本面变动等因素可能会造成股价变动。
      民银证券有限公司
      11页
      2025-04-13
    • 医药行业周报:关税影响有限,持续看好中国创新药资产

      医药行业周报:关税影响有限,持续看好中国创新药资产

      生物制品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本周医药生物指数下跌5.61%,跑输沪深300指数2.73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23。2025年初以来至今,医药行业下跌1.10%,跑赢沪深300指数3.59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13。本周医药行业估值水平(PE-TTM)为25.83倍,相对全部A股溢价率为78.29%(-2.74pp),相对剔除银行后全部A股溢价率为35.26%(-1.79pp),相对沪深300溢价率为124.73%(-5.73pp)。本周相对表现最好的子板块是血液制品,上涨4.1%,年初以来表现最好的前三板块分别是线下药店、化学制剂、其他生物制品,涨跌幅分别为+10.1%、+4.9%、+4.4%。   板块政策持续加码,多地发布创新药政策,促进健康消费方案落地。4月7日,北京、深圳等地发布支持创新药政策,进一步加强对创新药械研、产、审、用全链条政策支持,助力中国创新药资产发展。此外,4月9日《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发布,壮大新型健康服务业态,提出强化药店健康促进功能,我们认为持续政策支持有望扩大内需,消费医疗板块后续有望持续受益。   我们维持2025年年度策略观点,本年围绕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大背景,重点看好医药创新+出海、主题投资、红利三大主线。   推荐组合:恒瑞医药(600276)、亿帆医药(002019)、华东医药(000963)、贝达药业(300558)、甘李药业(603087)、恩华药业(002262)、科伦药业(002422)。   港股组合:荣昌生物(9995)、和黄医药(0013)、信达生物(1801)、再鼎医药(9688)、科伦博泰生物-B(6990)、先声药业(2096)、康方生物(9926)、亚盛医药-B(6855)。   科创板组合:首药控股-U(688197)、赛诺医疗(688108)、泽璟制药-U(688266)、亚虹医药-U(688176)、博瑞医药(688166)、诺诚健华-U(688428)、盟科药业-U(688373)、海创药业-U(688302)。   稳健组合:上海莱士(002252)、上海医药(601607)、新产业(300832)、康龙化成(300759)、美好医疗(301363)、云南白药(000538)、长春高新(000661)、济川药业(600566)。   风险提示:医药行业政策风险超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业绩不及预期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3页
      2025-04-13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贸易战影响有限,进口取代有望加速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贸易战影响有限,进口取代有望加速

      化学制药
        报告要点:   医药板块本周小幅跑输沪深300指数   2025年4月7日至4月11日,申万医药生物指数下跌5.61%,跑输沪深300指数2.74pct,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排名第22。2025年初至今,申万医药生物指数下跌1.10%,跑赢沪深300指数3.59pct,涨跌幅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排名第13。截至2025年4月11日,医药板块估值为25.91倍(TTM整体法,剔除负值),相对于沪深300估值溢价率为141.73%。   本周奕瑞科技、一品红和永安药业等表现较好   涨幅排名前十的个股分别为:奕瑞科技(+20.54%)、一品红(+17.03%)、永安药业(+13.93%)、派林生物(+12.69%)、海思科(+11.07%)、科兴制药(+10.46%)、ST三圣(+8.85%)、天坛生物(+8.60%)、卫光生物(+8.54%)、辰光医疗(+8.03%)。   跌幅排名前十的个股分别为:润都股份(-27.81%)、多瑞医药(-27.21%)、博腾股份(-22.19%)、金城医药(-21.11%)、药康生物(-21.00%)、乐心医疗(-19.10%)、昭衍新药(-19.04%)、赛托生物(-18.65%)、药明康德(-17.98%)、冠昊生物(-17.87%)。   2025年4月7日,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2部门关于印发《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健康消费的决策部署,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有关工作要求,培育和发展健康消费领域新质生产力,提升健康商品和服务供给质量,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2部门研究制定《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投资建议   2025年特朗普执政以来,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2025年2月1日,美国政府宣布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此次加征关税的商品范围较广,药品并未被明确排除在外。随后在美国政府2025年4月2日公布的“对等关税”政策中,药品被明确排除在对等关税之外,整体来看,药品不受本次“对等关税”的影响,主要受到影响的品类是“医用耗材、敷料、医疗设备及其零部件、康复用品等产品”,部分低值耗材企业在2024年已经被加关税,所以本次影响也不大。   从我国对美国加关税的角度来看,整体有利于国产替代。首先,在血制品领域,美国是全世界最大的采浆国,而我国的人血白蛋白大量依赖进口,对从美国进口的人血白蛋白提升关税有利于我国企业人血白蛋白的进口取代。第二,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我国市场也以进口产品为主,对来自美国的进口产品提升关税也有利于国产高端医疗器械的进口取代。第三,在创新药领域,目前我国创新药研发逐步加速,部分领域已经达到世界前沿水平,对来自美国的进口药品增加关税,同样有助于国内同类创新药产品的进口取代。   风险提示   医药行业政策风险,产品降价风险,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5-04-13
    • 医药日报:Accutar在研新药AC699在华获批临床

      医药日报:Accutar在研新药AC699在华获批临床

      化学制药
        报告摘要   市场表现:   2025年4月11日,医药板块涨跌幅+0.37%,跑输沪深300指数0.04pct,涨跌幅居申万31个子行业第11名。各医药子行业中,其他生物制品(+2.86%)、医疗耗材(+2.56%)、医疗设备(+2.50%)表现居前,血液制品(-0.86%)、疫苗(-0.71%)、医院(-0.29%)表现居后。个股方面,日涨幅榜前3位分别为一品红(+19.99%)、常山药业(+10.98%)、科兴制药(+10.95%);跌幅榜前3位为哈三联(-10.01%)、昭衍新药(-9.89%)、卫光生物(-4.35%)。   行业要闻:   近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公示,Accutar申报的1类新药AC699片获批临床,拟用于治疗ESR1突变的雌激素受体阳性(E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ER2-)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AC699是一种口服生物可利用的ERα嵌合降解剂,通过将ER配体有效地连接到E3连接酶招募配体上,使ERα靠近E3连接酶,导致ERα的泛素化和随后的降解。该药目前正在美国处于1期临床研究阶段,此次获批是该药首次在中国获批IND。   (来源:CDE,太平洋证券研究院)   公司要闻:   海思科(002653):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21亿元,同比增长10.92%,归母净利润为3.95亿元,同比增长34.0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32亿元,同比下降45.40%。   开立医疗(300633):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14亿元,同比下降5.02%,归母净利润为1.42亿元,同比下降68.6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10亿元,同比下降75.07%。   北陆药业(300016):公司发布公告,近日收到荷兰药监局颁发的碘海醇注射液《药品上市许可证书》,此次获批表明该制剂已符合欧盟成员国相关药品审评技术标准,有利于公司进一步推进海外市场的拓展。   康恩贝(600572):公司发布公告,公司董事会收到公司董事长姜毅先生提交的《关于公司2024年度分红事宜提议的函》,姜毅董事长提议:以公司2024年度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扣减回购专用账户中的股份后的股本为分配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0元(含税)。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5-04-12
    • 基础化工行业双周报:关注具有国产替代逻辑、供需格局良好的细分领域

      基础化工行业双周报:关注具有国产替代逻辑、供需格局良好的细分领域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截至2025年4月10日,中信基础化工行业近两周下跌9.62%,跑输沪深300指数4.6个百分点,在中信30个行业中排名第26;中信基础化工行业月初以来下跌6.5%,跑输沪深300指数2.59个百分点,在中信30个行业中排名第21;中信基础化工行业年初至今下跌3.12%,跑赢沪深300指数1.95个百分点,在中信30个行业中排名第16。   具体到中信基础化工行业的三级子行业,从最近两周表现来看,涨跌幅排名前五的板块依次是食品及饲料添加剂(-2.1%)、日用化学品(-2.2%)、钾肥(-2.23%)、民爆用品(-3.9%)、复合肥(-5.16%),涨跌幅排名后五位的板块依次是涤纶(-16.74%)、碳纤维(-15.67%)、其他化学原料(-14.75%)、橡胶助剂(-14.26%)、锂电化学品(-13.54%)。   化工产品涨跌幅:重点监控的化工产品中,最近一周价格涨幅前五的产品是溴素(+13.82%)、PVDF粉料(+10.53%)、二氯丙烷-白料(+6.94%)、硫酸铵(+5.63%)、双季戊四醇(+2.44%),价格跌幅前五的产品是液氯(-16.33%)、丁二烯(-14.73%)、PX(-13.54%)、粗苯(-12.45%)、丁苯橡胶(-11.93%)。   基础化工行业周观点:近期逆全球化趋势加剧,基础化工行业下游需求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建议关注国产替代逻辑品种、供需格局良好的涨价品种等细分领域。   制冷剂板块:二季度空调企业的制冷剂长协价格继续上涨,制冷剂R32承兑价格是46600元/吨,相比一季度上涨14.77%;R410a承兑价格是47600元/吨,相比一季度上涨14.42%。制冷剂配额制下供给受限,行业高景气有望维持,建议关注三美股份(603379)和巨化股份(600160)。   三氯蔗糖领域:需求方面,三氯蔗糖下游应用主要集中在属于必选消费的食品饮料,同时其在下游成本中占比较低,下游对其涨价敏感度不高。供给方面,三氯蔗糖快速扩产周期结束,行业集中度高,竞争格局良好。虽然三氯蔗糖出口占比高,但其在美国本次“对等关税”的豁免清单中,预计受关税影响较小,建议关注行业龙头企业金禾实业(002597)。   润滑油添加剂领域:全球市场基本由四家头部企业占据,行业集中度高;国内市场中高端添加剂产品依赖进口,我国反制美国有望加速本土企业国产替代进程,建议关注瑞丰新材(300910)和利安隆(300596)。   风险提示:能源价格剧烈波动导致化工产品价差收窄、宏观经济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部分化工产品新增产能过快释放导致供需格局恶化、行业竞争加剧、贸易摩擦影响产品出口、海运费波动影响出口等风险;天灾人祸等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页
      2025-04-11
    • 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关注进口替代细分板块

      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关注进口替代细分板块

      医药商业
        投资要点:   SW医药生物行业跑输同期沪深300指数。2025年3月28日-2025年4月10日,SW医药生物行业下跌5.20%,跑输同期沪深300指数约0.18个百分点。SW医药生物行业三级细分板块中,多数细分板块均录得负收益,其中血液制品和线下药店板块涨幅居前,分别上涨7.36%和1.41%;医疗研发外包和体外诊断板块跌幅居前,分别下跌21.38%和10.62%。   行业新闻。4月9日起,全国中成药采购联盟集中采购供应清单中选药品集中申报和信息维护工作正式启动。全国中成药联盟集采共涉及20个产品组、95个产品,共有174个药品中选。   维持对行业的超配评级。受外围以及大盘影响,近期多数医药细分板块录得负收益,其中受影响较大的CXO板块跌幅居前,血液制品存在进口替代逻辑,在细分板块中涨幅居前。新形势下,后续建议有进口替代的医疗设备板块和创新药板块投资机会。关注板块包括医疗设备:迈瑞医疗(300760)、联影医疗(688271)、澳华内镜(688212)、海泰新光(688677)开立医疗(300633)、键凯科技(688356)、欧普康视(300595);医药商业:益丰药房(603939)、大参林(603233)、一心堂(002727)、老百姓(603883)等;医美:爱美客(300896)、华东医药(000963)等;科学服务:诺唯赞(688105)、百普赛斯(301080)、优宁维(301166);医院及诊断服务:爱尔眼科(300015)、通策医疗(600763)、金域医学(603882)等;中药:华润三九(000999)、同仁堂(600085)、以岭药业(002603);创新药:恒瑞医药(600276)、贝达药业(300558)华东医药(000963)等;生物制品:智飞生物(300122)、沃森生物(300142)、华兰疫苗(301207)等;CXO:药明康德(603259)、凯莱英(002821)、泰格医药(300347)、昭衍新药(603127)等。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产品降价,产品安全质量风险,政策风险,研发进度低于预期等。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8页
      2025-04-11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美国“对等关税”落地,原油价格下跌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美国“对等关税”落地,原油价格下跌

      化学制品
        市场行情走势   过去一周(3.28-4.3),基础化工指数涨跌幅为-1.19%,沪深300指数涨跌幅为-1.37%,基础化工板块跑赢沪深300指数0.18个百分点,涨跌幅居于所有板块第21位。基础化工子行业涨跌幅靠前的有:聚氨酯(3.84%)、食品及饲料添加剂(1.81%)、涂料油墨(1.02%)、胶黏剂及胶带(0.87%)、无机盐(0.69%)。   化工品价格走势   周涨幅排名前五的产品分别为:氯化铵(18.18%)、液氨(9.57%)、液氯(9.23%)、丙烯酸(8.11%)、合成氨(4.74%)。周跌幅前五的产品分别为:顺酐(-5.54%)、POM(共聚)(-5.29%)、通用级聚苯乙烯GPPS(-4.48%)、烧碱(99%片碱)(-4.23%)、SBS(-4.00%)。   行业重要动态   全球贸易摩擦升级,原油价格承压下行。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其中,美国对华实施的“对等关税”税率为34%。4月4日,中国宣布反制,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美国大范围加征关税导致市场担忧全球经济衰退与商品需求下降,宏观压力深化波及油市需求前景。此外,4月3日,OPEC+8个产油国宣布将5月的原油日产量提高41.1万桶,供应增加预期进一步施压,原油价格下跌。截至4月4日,WTI原油价格为62.36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价格为66.06美元/桶。   美国对中国、欧盟、东南亚等国家加征高额关税,将扰动中国化工品直接出口、转口贸易和产能出海的选择,化工品出口或承压。我们认为,中国化工产业有望依托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市场规模优势,并通过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提振内需、加速技术升级与国产替代、提升供应链韧性等方式,在挑战中重塑全球竞争力。   投资建议   当前时点建议关注如下主线:1、制冷剂板块。随着三年基数期结束,三代制冷剂行业供需格局将迎来再平衡,价格中枢有望持续上行,建议关注金石资源、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永和股份。2、化纤板块。建议关注华峰化学、新凤鸣、泰和新材。3、建议关注万华化学、华鲁恒升、鲁西化工、宝丰能源等优质标的。4、轮胎板块。建议关注赛轮轮胎、森麒麟、玲珑轮胎。5、农化板块。建议关注亚钾国际、盐湖股份、兴发集团、云天化、扬农化工。6、优质成长标的。建议关注蓝晓科技、圣泉集团、山东赫达。   维持基础化工行业“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原油价格波动,需求不达预期,宏观经济下行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0页
      2025-04-11
    • 医药生物:关税对医药行业影响的几个看法

      医药生物:关税对医药行业影响的几个看法

      生物制品
        整体而言,我们认为关税对于企业业务的影响可从价格传导(成本转移)、供需格局、成本构成等角度做分析。   (一)美国对中国及其他国家加关税(看竞争格局和价格传导)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政府宣布征收“对等关税”,药品被列为豁免品类,主要受到影响的品类是“医用耗材、敷料、医疗设备及其零部件、康复用品等产品”,考虑到部分低值耗材产品前期(2024年)已被大幅加增关税,从产业应对的情况来看,中国企业已提前布局东南亚生产基地或减少对美依赖转移非美市场,本次其他国家也同时被加征关税,我们认为对于国内产业而言是一个积极的影响(竞争对手的价格优势被相对削弱了)。   当地时间4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讲话中声称美国将对药品征收关税,如后续美国加征药品关税落地,对于主要品类的可能影响如下:   1)创新药:影响很小。关税影响的是采购成本,创新药如果只考虑生产成本,平均毛利率85%以上,成本端的变化影响对于最终利润的影响很小,①商业化品种:如果产品是自营,如部分企业品种制剂工厂设在美国,或影响较小;如果产品是代理,结合药品相   当高毛利率,实际出厂价格或影响较小。②BD业务:BD业务属于技术出海,不受到关   税变化的影响,特别提醒从中国BD合作范围来看,非美国企业(如欧洲、日本等)占比也相当高,不受影响。此外从BD的价值(首付+里程碑+分成),分成是以终端收入的一定比例来计算,受到关税影响较小。③美国创新药终端价格调整相对容易,因此成本如上涨亦可传导到终端价格。   2)原料药:影响可控。考虑到部分原料药品种存在全球产能过剩,关税加征或将进一步削减中国企业产品的竞争优势,但经历2018年关税冲突后,中国原料药对美直接出口比重下降,(以HS编码29章估算)从2018年的15.3%降至2019年的13.0%,2024年直接向美出口原料药金额占比进一步降至9.8%。   3)CDMO:影响可控。对于R(研究)和D(开发)部分,现有业务模式的核心逻辑是,中国具备更高的开发效率,且该部分占整体新药研发投入占比较低,对于M(生产)部分,实际影响会更复杂,一方面相当部分M业务最后出口的不一定是美国,另外一方面,在高效合规范围内找到合适的替代产能也是应对之一,最后国内CDMO企业也在做全球产能的布局。   (二)中国对美国产品加关税(看国产替代)   1)创新药:整体利好。部分进口产品影响较大,利好国产创新药替代,医药产品终端价格弹性较低,因此成本的增加将对直接进口自美国的产品产生直接的影响,但相当部分外企也已做了产业链的提前安排,在中国建厂本土化生产或非美国家生产等。   2)血液制品:整体利好。美国是全球的采浆大国,中国是白蛋白消费大市场,尽管作为一个全球产品,相关企业可以通过产能的规划调整规避关税的影响,但是我们预计短期仍将导致直接美国进口的血液制品竞争力相对变弱,使得国产产品受益。   3)医疗器械:整体利好。部分直接进口美国的器械产品会受到关税影响,同创新药类似,近年来海外头部器械企业如GPS已加强中国本土化布局,就供应链做规划调整。此外商务部对进口医用CT球管开展调查,对于进口替代亦有帮助。   (三)内需消费的相对确定性在提升   我们认为市场对医药产业的远期竞争优势充满信心,对于过程的曲折程度亦有相当的准备,具备全球竞争优势的创新药及相关产业链,仍是大家看好的方向,且内需消费的相对确定性在提升。   投资建议   坚守中国创新药(好东西不愁卖),短期可关注国产替代受益品种(血液制品等)和内需产品(医疗服务等)。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风险,市场震荡风险,宏观经济环境风险,关税变化超预期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页
      2025-04-10
    • 医药日报:IVIEW在研疗法IVIEW-1201获FDA授予孤儿药资格

      医药日报:IVIEW在研疗法IVIEW-1201获FDA授予孤儿药资格

      化学制药
        报告摘要   市场表现:   2025年4月9日,医药板块涨跌幅+0.37%,跑输沪深300指数0.62pct,涨跌幅居申万31个子行业第28名。各医药子行业中,线下药店(+2.72%)、医院(+1.97%)、医疗设备(+1.27%)表现居前,医疗研发外包(-0.98%)、血液制品(-0.96%)、医疗耗材(+0.19%)表现居后。个股方面,日涨幅榜前3位分别为哈三联(+10.02%)、能特科技(+9.96%)、山外山(+8.93%);跌幅榜前3位为润都股份(-10.00%)、圣诺生物(-6.68%)、翰宇药业(-6.62%)。   行业要闻:   近日,IVIEW宣布,美国FDA已授予其研发的IVIEW-1201(1.0%聚维酮碘眼用凝胶无菌溶液)孤儿药资格,用于治疗真菌性角膜炎(FungalKeratitis,FK)。该药通过独特的杀菌机制和创新的给药途径,展现出可快速杀灭包括真菌、细菌和病毒在内的多种病原体而不易产生耐药性的优势,具有长效缓释和安全性高的特点。   (来源:IVIEW,太平洋证券研究院)   公司要闻:   澳华内镜(688212):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0亿元,同比增长10.54%,归母净利润为2101.22万元,同比下降63.6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628.62万元,同比转盈为亏。   万孚生物(600222):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65亿元,同比增长10.85%,归母净利润为5.62亿元,同比增长15.1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4.97亿元,同比增长19.90%。   福元医药(601089):公司发布公告,子公司福元药业近日收到了国家药监局颁发的达格列净片《药品注册证书》,此次获批将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线,有助于提升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海翔药业(002099):公司发布公告,公司拟使用自有或自筹资金以集中竞价的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回购总金额为1.5-3.0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7.46元/股,预计回购数量为4021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2.48%,回购用途为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5-04-10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