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4169)

    • 医药生物周报(24年第21周):人工耳蜗或将纳入国采,设备更新政策进入项目申报阶段

      医药生物周报(24年第21周):人工耳蜗或将纳入国采,设备更新政策进入项目申报阶段

      中药
        核心观点   本周医药板块表现弱于整体市场,医药商业板块领跌。本周全部A股下跌0.09%(总市值加权平均),沪深300下跌0.91%,中小板指上涨0.88%,创业板指上涨0.58%,生物医药板块整体下跌0.75%,生物医药板块表现弱于整体市场。分子板块来看,化学制药上涨0.33%,生物制品下跌0.01%,医疗服务上涨0.68%,医疗器械下跌0.65%,医药商业下跌5.78%,中药下跌2.84%。医药生物市盈率(TTM)31.78x,处于近5年历史估值的32.80%分位数。   人工耳蜗开启信息维护,有望通过国采进一步实现进口替代。2024年6月6日,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开展人工耳蜗类医用耗材产品信息集中维护工作的通知,人工耳蜗或将成为新的国采高耗品种。目前国内共有6家生产人工耳蜗产品的企业,3家进口企业科利耳、美迪医疗、领先仿生,3家国产诺尔康、力声特、弘鼎康医疗,产品挂网价格从8万到27万不等,有望通过集采实现价格的进一步下降。参考前四次高耗国采的降价情况,叠加人工耳蜗市场参与者较少,价格降幅有望趋于合理,国产企业有望通过集采推动进口替代。   设备更新政策进入项目申报阶段。当前医疗设备更新政策处于各省项目申报/审批阶段,截至6月中旬,已有安徽、广东省、广西省的项目进行公示/发布可行性研究报告,预计总投资额分别为54、34、7亿元,涉及CT、超声、磁共振、DSA、内窥镜、呼吸机等设备。参照该体量,假设10个经济较发达省份的省均投资额30-40亿元,其余省份的省均投资额10-15亿元,总需求规模有望达到大几百亿级别。项目周期方面,广西省给出的预计项目实施周期为6个月,2024年7-9月进入项目招投标阶段,9-12月完成设备安装交付验收工作。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风险;政策超预期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3页
      2024-06-21
    • 海外创新药龙头研究系列(二):诺和诺德NVO.N:从管线变动趋势看MNC未来研发策略-强化降糖减重全球领先地位,内生+外延布局新兴治疗领域

      海外创新药龙头研究系列(二):诺和诺德NVO.N:从管线变动趋势看MNC未来研发策略-强化降糖减重全球领先地位,内生+外延布局新兴治疗领域

      化学制药
        核心观点   从管线变动趋势看诺和诺德未来研发策略。诺和诺德的业务定位相对集中,其产品主要涉及糖尿病、肥胖、罕见病(包括血液病和生长障碍)以及其他慢性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心衰、非酒精性脂肪肝和阿尔兹海默症)四大治疗领域。根据2024Q1季报,诺和诺德在研管线聚焦于GLP-1产品,研发方向主要集中在新型药剂开发和适应症扩展。截至2024Q1,诺和诺德的管线项目有70项,其中糖尿病领域26项(占比37%),罕见病领域16项(占比23%),心血管和新兴治疗领域16项(占比23%),肥胖症领域12项(占比17%) 。与2022年报所披露管线相比,2024Q1公司新增在研管线16项,主要聚焦肥胖症与慢性病领域。新管线布局主要包括ANGPTL3、MR、MARC1、LXR-α、PKR等靶点。2023-2024Q1诺和诺德共获批新药6种,现有慢性病管线中疑似消失2项(NN6020、NN6021),现有糖尿病管线疑似消失2项(NN9389、NN9917)。   罕见病领域:三项适应症获批,新增管线主要布局PKR靶点。诺和诺德2023-2024Q1罕见病领域获批上市管线三项,分别为Nedosiran(NN7022,用于治疗高草酸尿症)、Concizumab(NN7415,用于治疗B型血友病),Somapacitan(NN8640,用于因内源性生长激素分泌不足而导致生长障碍的2.5岁及以上儿童患者),覆盖TFPI、GH、LDHA药物靶点,进一步丰富了罕见病的治疗手段;2024Q1暂无上市药品。2023年诺和诺德罕见病领域新增在研管线1项(NN7536),主要基于PKR靶点治疗镰状细胞贫血症,目前处于II/III期临床阶段;2024年新增在研药物1项(NN7537),主要基于PKR靶点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目前处于II/III期临床阶段。   内分泌领域:持续深化多项产品组合,强化降糖减重领域领导地位。诺和诺德不断深化降糖减重领域全球领导地位,进一步提高糖尿病治疗的创新标准,并着力开发领先的减重治疗解决方案组合。2023年以来诺和诺德降糖减重领域新上市适应症1项(NN9932),主要围绕GLP-1R靶点用于治疗II型糖尿病;新增降糖减重在研管线8项,主要围绕GLP-1R单靶点和包括GLP-1R在内的双靶点作用机制,其中两项在研管线项目(NN9389、NN9917)疑似从管线中消失。1)降糖领域:诺和诺德产品组合覆盖口服抗糖药物、注射型GLP-1、胰岛素等所有治疗方式,并将糖尿病创新疗法拓展至心脏代谢和肾脏领域。在研管线持续推进,通过进一步提升创新标准以解决糖尿病护理中尚未满足的需求。2)减重领域:诺和诺德Wegovy?在美国的推出打开了肥胖症市场,公司着力打造差异化的产品组合,关注重点从单纯的减重扩展到改善超重/肥胖患者的健康状况。   慢病领域:内生+外延并举,积极向新兴治疗领域扩张。诺和诺德2023年至今新增慢病领域管线6项,覆盖MR、ANGPTL3、VAP-1、NLRP3等靶点,主要治疗心血管疾病、MASH、帕金森病等适应症,用于治疗冠心病的NN9003靶点暂无披露;其中两项在研管线项目(NN6020、NN6021)疑似从管线消失。全球GLP-1类似物研发适应症从2型糖尿病及肥胖,逐步拓展至非酒精性脂肪肝、儿童及成人II型糖尿病、帕金森病及改善糖尿病并发症等诸多领域。诺和诺德财报演示材料显示,除糖尿病、肥胖适应症外,司美格鲁肽在心血管疾病、MASH、CKD、阿尔兹海默症、心衰等领域均有适应症布局,且涉及多种作用机制和开发平台,均为潜在空间巨大的临床领域。   风险提示:创新药研发的不确定性、研发进展不及预期、商业化进展不及预期、药品降价风险,医药行业政策风险等。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9页
      2024-06-21
    • 医药行业周报:强生Nipocalimab达到2期临床主要终点,用于治疗SjD

      医药行业周报:强生Nipocalimab达到2期临床主要终点,用于治疗SjD

      化学制药
        报告摘要   市场表现:   2024年6月18日,医药板块涨跌幅-0.51%,跑输沪深300指数0.78pct,涨跌幅居申万31个子行业第30名。各医药子行业中,医药流通(+0.64%)、线下药店(+0.30%)、医院(-0.12%)表现居前,医疗研发外包(-2.55%)、疫苗(-1.56%)、血液制品(-1.12%)表现居后。个股方面,日涨幅榜前3位分别为太安堂(+8.70%)、翰宇药业(+6.64%)、浙江医药(+4.92%);跌幅榜前3位为葵花药业(-5.13%)、ST长康(-4.92%)、圣诺生物(-4.53%)。   行业要闻:   近日,强生宣布,公司靶向新生儿Fc受体(FcRn)的在研抗体疗法Nipocalimab在一项针对成人干燥综合征(SjD)患者的2期临床试验DAHLIAS中达到试验主要终点。数据显示,接受Nipocalimab治疗的患者在第24周与基线相比,其ClinESSDAIa评分显示出统计学显著(P=0.002)和具有临床意义的改善。Nipocalimab是一款潜在BIC靶向FcRn的抗体疗法,此前已获得FDA授予的突破性疗法认定。   (来源:强生)   公司要闻:   葫芦娃(605199):公司发布公告,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关于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的《药品注册证书》,经审查,本品符合药品注册的有关要求,批准注册,该药适用于2岁至14岁儿童哮喘的预防和长期治疗。   白云山(600332):公司发布公告,子公司广州白云山明兴制药有限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药品补充申请批准通知书》,盐酸多巴胺注射液(规格:5ml:100mg)已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   海正药业(600267):公司发布公告,子公司瀚晖制药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克拉屈滨注射液《药品补充申请批准通知书》,瀚辉制药药品克拉屈滨注射液已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   东北制药(000597):公司发布公告,近日收到欧洲药品质量管理局签发的原料药欧洲药典适用性证书,公司维生素C原料药正式通过欧盟高端注册,允许在欧盟高端医药市场进行销售。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政策推进超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6-20
    • 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医用消化道内窥镜市占率分析报告:进口品牌优势依旧,国产品牌基层突围

      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医用消化道内窥镜市占率分析报告:进口品牌优势依旧,国产品牌基层突围

      医疗器械
        消化道内窥镜是由物镜系统、像阵面光电传感器、A/D转换集成模块等组成的医用成像器械,其将所要观察的腔内物体通过微小的物镜系统成像到像阵面光电传感器上,然后将接收到的图像信号送到图像处理系统上,最后在监视器上输出处理后的图像。消化道内窥镜用于消化道疾病诊疗过程中提供通道、照明,并可以对体腔、中空器官和身体管道进行观察或操作,消化道内窥镜通过自然腔道或微创手术的小切口进入人体,常见的消化道内窥镜有胃镜、小肠镜、结肠镜、十二指肠镜等。   本报告以公立医疗机构招标采购市场出发,从品牌、型号、区域市场和医疗机构四个维度深入展开分析2024年一季度我国消化道内窥镜市场份额及变化。   一、奥林巴斯占据半壁江山,国产市场份额增长明显   2024年第一季度,我国消化道内窥镜市场份额前五名分别为奥林巴斯、富士、开立、澳华和豪雅,合计市场份额接近97%,其中开立和澳华两个国产品牌市场份额约占21%。
      广州众成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11页
      2024-06-20
    • 医药行业周报:艾伯维IL-23抑制剂再获FDA批准,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医药行业周报:艾伯维IL-23抑制剂再获FDA批准,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化学制药
        报告摘要   市场表现:   2024年6月19日,医药板块涨跌幅-1.19%,跑输沪深300指数0.71pct,涨跌幅居申万31个子行业第22名。各医药子行业中,医疗设备(-0.11%)、血液制品(-0.22%)、医药流通(-0.49%)表现居前,医院(-2.36%)、线下药店(-2.22%)、疫苗(-1.81%)表现居后。个股方面,日涨幅榜前3位分别为乐心医疗(+20.00%)、ST龙津(+5.18%)、ST大药(+5.03%);跌幅榜前3位为百奥泰(-9.41%)、海翔药业(-5.82%)、ST长康(-5.17%)。   行业要闻:   近日,艾伯维宣布,美国FDA已批准Skyrizi(Risankizumab)扩展适应症,用于治疗中度至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成人患者。Skyrizi成为首个被批准用于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和中重度克罗恩病的IL-23特异性抑制剂,该药目前已被批准用于治疗四种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   (来源:艾伯维)   公司要闻:   诺泰生物(688076):公司发布公告,预计2024年半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80-2.50亿元,同比增长330.08%到497.34%,预计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80-2.50亿元,同比增长318.59%到481.38%,主要原因是公司自主选择产品的持续放量及收入占比提升。   济川药业(600566):公司发布公告,子公司济川有限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盐酸非索非那定干混悬剂《药品注册证书》,该药是一种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能选择性地阻断H1受体,是特非那定的主要活性代谢物,具有抗组胺活性。   迪哲医药(688192):公司发布公告,自主研发的I类新药戈利昔替尼胶囊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单药适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线系统性治疗的复发或难治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r/r PTCL)成人患者。   新华制药(000756):公司发布公告,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普瑞巴林胶囊(150mg,75mg)《药品注册证书》,该药主要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纤维肌痛。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政策推进超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6-20
    • 中国智慧医院现状及趋势研究报告

      中国智慧医院现状及趋势研究报告

      医疗服务
        发展概述   建设思路:智慧医院由政府总体统筹,医院端与企业端合作共建,与各行业数字化转型思路基本一致,按照信息化智慧管理、在线化智慧服务与智能化智慧医疗三个维度进行开展,以此实现医院的智慧化作业。   价值探索:智慧医院建设能够革新医院基本功能模块,促进医院管理模式的变革;实现医疗过程的自动化、规范化和智能化;利用新技术新工具实现在线诊疗、远程诊疗,促进医疗服务的线上化,极大的提高患者就医体验。   细分场景   细分场景:智慧医院建设分为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医疗三大细分场景。   智慧管理:基于扭转重资源获取轻成本控制、重临床服务轻运营管理需求,引入智能化系统,实现医院运营管理的自动化、规范化和高效化,提高医院运营效率;   智慧服务:诊疗需求的增加要求不断提升医院的服务效率与服务能力,业务端应实现诊前、诊中、诊后整体业务流程在线化,服务端应从互联网就医服务、互联网诊疗服务逐步向大健康生态合作过渡,切实解决民众刚性需求;   智慧医疗:我国整体医疗水平依然较为薄弱,医疗资源供给仍不均衡,这种情况下,医院应加强EMRS、HIS等的搭建,提升诊疗能力,区域间应注重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实现医疗资源下沉、基层能力提升等各个层面的深层次要求。   趋势洞察   技术侧:技术新基建驱动智慧医院各细分场景的长远建设。   服务侧:诊疗价值链延伸与全链数字化构造“没有围墙的医院”。   厂商侧:智慧医院综合厂商与垂直厂商竞相发展,携手并进。   放眼未来:各医院持续发力,强者先行,探索更高层次的智慧医院生态。
      艾瑞股份
      49页
      2024-06-20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原油、丁二烯等涨幅居前,建议继续关注涤纶长丝、上游开采板块等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原油、丁二烯等涨幅居前,建议继续关注涤纶长丝、上游开采板块等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原油丁二烯等涨幅居前,焦炭碳酸锂等跌幅较大   周环比涨幅较大的产品:丁苯橡胶(华东1502,10.49%),丁二烯(上海石化,8.80%),原油(WTI,4.1%),苯酚(华东地区,3.22%),合成氨(江苏新沂,3.17%),纯苯(华东地区,3.14%),天然橡胶(上海市场,3.09%),纯苯(FOB韩国,1.26%),PVC(CFR东南亚,1.23%),液化气(长岭炼化,1.16%),涤纶FDY(华东68D/24F,0.61%)。   周环比跌幅较大的产品:焦炭(山西市场价格,-2.75%),硫磺(高桥石化,-2.83%),二氯甲烷(华东地区,-3.25%),工业级碳酸锂(青海99.0%min,-3.59%),百草枯(42%母液实物价,-3.73%),尿素(华鲁恒升(小颗粒),-3.88%),甲醛(华东,-4.00%),轻质纯碱(华东地区,-4.66%),尿素(河南心连心(小颗粒),-5.05%),煤焦油(山西市场,-5.62%)。   本周观点:原油价格高位,建议关注低估值高股息中国海油   本周受欧洲央行降息,以及美国降息预期增强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全面上涨。截至6月14日收盘,WTI原油价格为78.45美元/桶,周环比上涨4.1%;布伦特原油价格为82.62美元/桶,周环比上涨3.6%。短期内油价仍受地缘政治影响较大,下周油价或将受地缘政治事件而波动运行。鉴于目前油价仍维持在较高位置,继续建议关注低估值高分红的中国石油和中国海油。   化工产品价格方面,随着下游需求逐步好转,本周多数产品有所反弹,其中本周上涨较多的有:丁二烯上涨8.8%,WTI原油上涨4.1%,苯酚上涨3.22%,涤纶长丝FDY上涨0.6%等,但仍有不少产品价格下跌,其中二氯甲烷下跌3.25%,工业级碳酸锂下跌3.59%,百草枯下跌3.73%,尿素下跌3.88%。近期涤纶长丝主流生产厂家受设备更新影响开始停产,上周停产影响已传导至库存端出现大幅下降,涤纶长丝厂家已开始上调价格,价差呈扩大趋势,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建议继续关注涤纶长丝行业相关公司机会,制冷剂行业进入六七月份需求旺季,价格具备进一步上涨动力,建议继续关注制冷剂行业机会。2024年供需错配下,底部特征已经显现,部分细分子行业龙头具备着三重底(周期底、盈利底和估值底)历史性投资机会,我们继续建议关注竞争格局清晰稳定且具备产业链完善和规模扩张带来超强成本优势的细分子行业龙头投资机会,具体方向分别为聚氨酯行业龙头公司万华化学、高油价下具备成本优势的煤化工行业龙头公司华鲁恒升和宝丰能源、钛白粉行业龙头股公司龙佰集团、农药行业龙头公司扬农化工和广信股份、制冷剂行业龙头公司巨化股份和东岳集团、氨纶行业龙头公司华峰化学、复合肥行业龙头公司新洋丰、以及受益于出口的涤纶长丝行业和轮胎行业龙头公司桐昆股份、新凤鸣、赛轮轮胎、森麒麟等。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料价格或大幅波动;环保政策大幅变动;推荐关注标的业绩不及预期。
      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0页
      2024-06-19
    • 亚盛医药第三代BCR-ABL抑制剂奥雷巴替尼授权武田制药,同时获得股权投资

      亚盛医药第三代BCR-ABL抑制剂奥雷巴替尼授权武田制药,同时获得股权投资

    • 医药行业周报:益普生FIC小分子获FDA批准,用于治疗PBC

      医药行业周报:益普生FIC小分子获FDA批准,用于治疗PBC

      化学制药
        报告摘要   市场表现:   2024年6月11日,医药板块涨跌幅+1.01%,跑赢沪深300指数1.88pct,涨跌幅居申万31个子行业第4名。各医药子行业中,其他生物制品(+1.98%)、疫苗(+1.58%)、血液制品(+1.52%)表现居前,医药流通(-0.41%)、线下药店(+0.05%)、医疗研发外包(+0.62%)表现居后。个股方面,日涨幅榜前3位分别为迪哲医药(+10.37%)、汉商集团(+9.95%)、海泰新光(+8.81%);跌幅榜前3位为ST中珠(-5.07%)、ST长康(-5.06%)、ST景峰(-5.04%)。   行业要闻:   6月11日,益普生宣布,美国FDA已加速批准Iqirvo(Elafibranor)80毫克片剂与熊去氧胆酸(UDCA)联合用于治疗对UDCA应答不足的成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或作为单药疗法治疗对UDCA不耐受的患者。Iqirvo是近十年来首个获批用于治疗罕见肝病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新药。益普生已向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和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MHRA)提交监管申请,预计将于2024年下半年作出最终监管决定。   (来源:益普生)   公司要闻:   维力医疗(603309):公司发布公告,全资子公司海南维力医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于近日收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通知,公司产品Wellead?Latex Foley Catheter(维力乳胶导尿管)获得了美国FDA批准注册,用于常规排尿或术后常规引流及膀胱冲洗。   东方生物(688298):公司发布公告,全资子公司美国衡健近日取得由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Healgen COVID-19/Flu A&B Ag ComboRapid Test Cassette(Swab)的紧急使用授权(EUA),用于鉴别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或甲/乙型流感病毒感染。   中国医药(600056):公司发布公告,全资子公司天方药业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两份盐酸倍他司汀片《药品补充申请批准通知书》,该药品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主要用于治疗梅尼埃病相关的眩晕、耳鸣、听力下降。   君实生物(688180):公司发布公告,特瑞普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多中心、随机、开放、阳性药对照的III期临床研究的主要研究终点PFS和OS均已达到方案预设的优效边界,近期将向监管部门递交该新适应症的上市申请。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政策推进超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6-19
    • 化工2024中期策略报告:看好天然碱投资机遇

      化工2024中期策略报告:看好天然碱投资机遇

      化学制品
        本期内容提要:   纯碱:应用广泛的基础化工原料。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生产的主要原料包括原盐、合成氨、石灰石等。纯碱下游应用领域包括平板玻璃、日用玻璃、光伏玻璃、小苏打、硅酸盐、碳酸锂等行业。纯碱工业产品主要包含轻质纯碱和重质纯碱两种,这两种产品的化学性质无区别,只是物理性质有所不同。轻质纯碱主要用于冶金、造纸和印染等工业,重质纯碱主要应用于平板玻璃、玻璃制品、洗涤剂和陶瓷釉等的生产。   天然碱改变我国纯碱供需格局:供给增速大于需求增速,行业供需格局趋于宽松。(1)需求:平板玻璃对纯碱需求有望保持稳健,光伏玻璃、碳酸锂等对纯碱需求有望继续增长。纯碱最大的下游领域是平板玻璃,尽管平板玻璃的下游地产在2022年上半年开始呈现下滑趋势,但由于玻璃行业高温连续生产、不轻易停工的特殊性以及国家多个相关政策的刺激,平板玻璃所对应的纯碱需求自2022年以来仍保持相对平稳。光伏玻璃、碳酸锂等行业在未来有明显产能扩张,有望拉动纯碱需求。在国家地产相关政策对地产玻璃有一定托底的情况下,我们预计2024-2026年我国纯碱需求有望分别达到3063、3193、3251万吨,继续向上增长。(2)供给:天然碱产能产量增长明显,深刻改变我国纯碱供需格局。我国近年主要纯碱增量来自远兴能源旗下银根矿业的天然碱项目,此项目共规划天然碱产能780万吨,其中一期500万吨,已于2023年下半年开始陆续投产,二期280万吨计划于2025年12月建成。此外,河南金大地、连云港碱业等公司近年也有新增纯碱产能。若规划新增产能全部投产落地,我国纯碱产能将达到4775万吨,比2023年产能增长610万吨。我们预计2024-2026年我国纯碱产量有望分别达到3226、3508、3667万吨。(3)供需格局趋于宽松,行业有产能出清压力。我们预计2024-2026年我国纯碱供给过剩的量有望分别达到171、224、325万吨。我们进一步测算了不同企业的成本,未来行业内价差低于200元/吨的4家企业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这4家企业产能合计360万吨,按照价差从小到大分别为:广东氨碱法(60万吨产能)、江苏氨碱法(130万吨产能)、山东氨碱法(150万吨产能)、云南联碱法(20万吨产能)。   天然碱优势明显,高成本路线形成价格支撑。纯碱的主要生产方法包含两大类:化学合成法和天然碱法。化学合成法又包含氨碱法、联碱法两种工艺。2023年联碱法和氨碱法纯碱产能占总产能的比例分别为49%和38%,天然碱占比仅13%。天然碱法相对氨碱法和联碱法,能耗低、环保,成本优势明显。根据百川盈孚三种纯碱工艺的成本数据,2021年1月-2024年5月,天然碱平均单位生产成本为955元/吨,联碱法为1618元/吨,氨碱法为1745元/吨。我们综合2024年1-5月各地区原材料价格等,以我国40家纯碱企业为对象,测算出了不同地区不同工艺之下纯碱的单位成本。从测算结果来看,天然碱的成本在817元/吨左右,多数化学合成法的成本在1433元/吨左右,成本最高达到2087元/吨。我们认为若原材料价格等相对稳定,1400元/吨的这一价格可能是纯碱价格的下限。我们认为由于天然碱的成本优势,新增化学合成法纯碱可能不再会出现,最终天然碱法可能会掌握市场的定价权。   投资建议:我们建议投资者关注国内天然碱龙头远兴能源,公司拥有低成本和扩产能双重优势。   风险因素:下游需求大幅下降的风险;煤炭、原盐等价格大幅上涨的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6页
      2024-06-19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