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203)

    • 医药行业2024年三季报综述:原料药业绩亮眼,部分板块或临近拐点

      医药行业2024年三季报综述:原料药业绩亮眼,部分板块或临近拐点

      化学制药
        医药行业整体亮点不多,局部仍有亮点。按照SW行业分类,剔除不可比公司后,2024年Q1-3医药板块实现营收17263亿元,同比下降0.43%,实现归母净利润1422亿元,同比下降9.47%。2024Q1-3板块业绩平淡的主要原因是医保控费和集采政策的持续扰动,拖累中药、生物制品(胰岛素等)、药店等板块,而医疗合规收紧以及设备更新节奏推迟导致医疗器械等板块业绩放量延后。   2024年分季度来看,医药板块整体呈现收入稳定、利润下滑的态势。从2024年分季度来看,Q1-Q3分别实现收入5906亿元、5749亿元、560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0.13%、-1.65%、0.54%,Q1-Q3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502亿元、506亿元、413亿元,同比增长-9.17%、-7.22%、-12.41%,整体呈现收入稳定、利润下滑的态势,其中疫苗、其他生物制品、CXO、药店板块的利润表现显著弱于收入表现。   板块内部结构分化持续,原料药业绩亮眼,化学制剂、CXO、医疗设备或已临近拐点。细分赛道中,原料药板块在维生素涨价推动下,Q3表现出利润弹性。其他取得正增长的板块有化学制剂、血制品、医疗耗材,而CXO板块则出现降幅逐季收窄的趋势,医疗设备板块迎来招标恢复以及2023Q4低基数因素也有望迎来拐点。   投资建议:建议围绕“复苏”、“出海”、“创新”三条主线进行布局。“复苏”主线:重点围绕景气度边际转暖的赛道的优质公司进行布局,建议关注司太立、昆药集团、华润三九、迈瑞医疗、开立医疗、微电生理、澳华内镜、爱康医疗、惠泰医疗、固生堂等。“出海”主线:掘金海外市场大有可为,建议关注新产业、科兴制药、奥浦迈、药康生物、百奥赛图、健友股份、苑东生物等。“创新”主线:围绕创新,布局“空间大”“格局好”的品类,如阿尔兹海默、核医学、自身免疫病、高端透皮贴剂等细分领域投资机会,建议关注东诚药业、九典制药、一品红、康辰药业、中国生物制药、和黄医药、云顶新耀、千红制药、凯因科技、昭衍新药、泰格医药等。   风险提示:1)政策风险:医保控费、药品降价等政策对行业负面影响较大;2)研发风险:医药研发投入大、难度高,存在研发失败或进度慢的可能;3)公司风险:公司经营情况不达预期。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8页
      2024-11-06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24年第45周):2018年以来历年国家医保谈判情况梳理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24年第45周):2018年以来历年国家医保谈判情况梳理

      中药
        核心观点   过去一周医药板块表现弱于整体市场,医疗服务板块领跌。过去一周全部A股下跌1.10%(总市值加权平均),沪深300下跌1.68%,中小板指下跌0.63%,创业板指下跌5.14%,生物医药板块整体下跌2.90%,生物医药板块表现弱于整体市场。分子板块来看,化学制药下跌2.24%,生物制品下跌4.44%,医疗服务下跌4.76%,医疗器械下跌4.04%,医药商业上涨1.37%,中药下跌0.79%。医药生物市盈率(TTM)31.58x,处于近五年历史估值的52.60%分位数。   我们梳理了2018年以来6次医保谈判情况,近年来国谈呈现以下特点:1)谈判品种呈现增加趋势,每年参与谈判的品种数从2018年的18种扩大到100种以上;2)所涉企业方面,不区分内外资、企业规模及所有制   属性,所有符合条件的药品都可以自主进行申报;3)谈判成功率自2019   年起呈现提升趋势,从65%上升至85%左右,创新药谈判成功率更高,以2023年的谈判药物名单来说,25个创新药参加谈判,其中23个谈判成功,成功率高达92%;4)平均降幅基本维持在55%-65%区间内;5)从无到有,中药品种参与度加深。   投资建议:以临床价值为导向、专注于满足患者未被充分满足的临床需求,并且具备有效性、安全性和创新性的药物,已成为医保谈判的核心,这也意味着这类产品在后续谈判中需要有合理的价格,以实现“以价换量”的目标,推荐关注恒瑞医药、康方生物、海思科等;中药品种在国谈中的参与度逐步加深,中药新药产品的获批反映了企业的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研发投入高、循证医学能力强的企业有望持续推进产品上市并通过医保谈判等方式加快进入医保目录,助推产品放量,推荐关注:以岭药业、康缘药业等。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风险;政策超预期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8页
      2024-11-06
    • 中国狂犬疫苗行业市场规模测算逻辑模型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中国狂犬疫苗行业市场规模测算逻辑模型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医疗服务
      医药商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基于头豹研究院的数据,对中国狂犬疫苗行业市场规模进行了测算和分析。报告的核心观点如下: 中国狂犬疫苗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 报告预测,2023年至2027年,中国狂犬疫苗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从623亿元增长至85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5%。这种增长主要源于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和(人二倍体细胞)规模的持续扩大。 不同类型狂犬疫苗市场规模占比及变化 报告对三种主要类型狂犬疫苗(仓鼠肾细胞、Vero细胞、人二倍体细胞)的市场规模进行了细致分析,并预测了未来几年其市场份额的变化趋势。其中,Vero细胞疫苗占据主导地位,但人二倍体细胞疫苗的市场份额增长速度最快。 主要内容 本报告详细分析了中国狂犬疫苗市场,并根据不同细胞类型的疫苗进行了细分,分别从批签发数量、平均单价和市场规模三个维度进行数据呈现和分析。 中国狂犬疫苗市场规模整体分析 (P3, P4) 报告首先给出了2017年至2027年中国狂犬疫苗市场规模的预测数据,并计算了各年的增长率。数据显示,市场规模在波动后呈现持续增长趋势。 该部分数据来源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各省药械集中采购服务平台以及艾美疫苗招股说明书等公开渠道。 人用狂犬病疫苗(仓鼠肾细胞)市场分析 (P5, P6, P7) 该部分分析了仓鼠肾细胞疫苗的市场情况。通过批签发数量(A)和平均单价(D)的数据,计算出其市场规模(G=A*D)。数据显示,该类型疫苗的市场规模在近几年呈下降趋势,这可能与其他类型疫苗的兴起和市场竞争有关。 数据来源包括艾美疫苗招股书以及各省药械集中采购服务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指出远大生物是该类型疫苗的唯一生产商,其价格相对稳定。 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市场分析 (P8, P9, P10) 本部分分析了Vero细胞疫苗的市场规模(H=B*E),其中B代表批签发数量,E代表平均单价。数据显示,Vero细胞疫苗的市场规模占据主导地位,且呈现持续增长趋势。平均单价在近几年有所上涨,这可能与生产成本和市场需求有关。数据主要来源于艾美疫苗招股书和各省药械集中采购服务平台。 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市场分析 (P11, P12, P13) 该部分分析了人二倍体细胞疫苗的市场规模(I=C*F),其中C代表批签发数量,F代表平均单价。数据显示,该类型疫苗的市场规模增长迅速,平均单价也相对较高。成都康华生物是该类型疫苗的唯一生产商。数据来源与前述类似,同样来自艾美疫苗招股书和各省药械集中采购服务平台。 数据溯源 (P14, P15) 报告提供了所有数据的溯源信息,包括具体的链接和来源,例如福建省政府采购网、河南省药械集中采购服务平台、上海市药械集中采购服务平台以及艾美疫苗招股说明书等。 这增强了报告数据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总结 本报告利用公开数据,对中国狂犬疫苗市场规模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对不同细胞类型疫苗的市场规模、增长趋势和市场份额进行了预测。报告结果显示,中国狂犬疫苗市场整体呈现增长态势,其中Vero细胞疫苗占据主导地位,而人二倍体细胞疫苗增长迅速。 报告的详细数据和溯源信息为行业参与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有助于企业制定更有效的市场策略和投资决策。 然而,报告也指出,其分析结果基于公开数据,其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无法完全保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头豹研究院
      20页
      2024-11-06
    • 地产链化工品追踪系列报告(2024-10):10月份商品房成交实现“双增长”,水泥、聚合MDI等月均价环比回暖

      地产链化工品追踪系列报告(2024-10):10月份商品房成交实现“双增长”,水泥、聚合MDI等月均价环比回暖

      化学制品
        本期内容提要:   房地产行业作为化工重要的终端下游,承载着较大的消费体量,本报告旨在追踪地产链上游化工产品月度变化情况,寻找产业链投资机会。   下游地产行业方面:   9月国房景气指数环比回暖,10月化工产品价格指数环比回升。   2024年9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为92.41点,同比下降0.96点,环比增长0.07点;2024年10月,中国化工产品价格指数(CCPI)均值为4413.29,同比下降7.38%,环比增长0.55%。   10月份商品房成交实现“双增长”。受一系列政策影响,10月份全国商品房成交同比、环比实现“双增长”,成交量增长从一线城市向更多城市扩大。住房城乡建设部“全国房地产市场监测系统”网签数据显示,从同比数据看,10月份全国新建商品房网签成交量同比增长0.9%,自去年6月份连续15个月下降后首次实现增长;二手房网签成交量同比增长8.9%,连续7个月同比增长。从环比数据看,10月份全国新建商品房网签成交量环比增长6.7%,二手房网签成交量环比增长4.5%。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商品房成交量的增长从一线城市向更多城市扩大。分城市看,广州、深圳、南京、宁波等城市新房成交量同比增幅超过30%,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二手房成交量同比增长超过50%。分地区看,11个省份新建商品房网签成交量同比增长,20个省份二手房网签成交量同比增长。住房城乡建设部表示,从10月份数据看,在存量增量政策叠加的“组合拳”作用下,全国房地产市场呈现出止跌回稳的积极势头。(来自央视新闻公众号、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上游化工产品方面:   (1)玻璃产业链:   【玻璃】2024年10月,平板玻璃5mm月均价为1330.00元/吨,环比下降0.13%,同比下降35.69%;平板玻璃月均毛利为-1.65元/吨,环比下降108.67%,同比下降100.34%。   【纯碱】2024年10月,重质纯碱月均价为1560.00元/吨,环比下降3.50%,同比下降47.24%;轻质纯碱月均价为1462.11元/吨,环比下降2.97%,同比下降44.71%;纯碱毛利月均值为-63.25元/吨,环比下降439.40%,同比下降106.70%。   (2)水泥产业链:   【水泥】2024年10月,水泥月均价为355.58元/吨,环比增长3.21%,同比增长0.49%;水泥月均毛利为42.11元/吨,环比增长13.31%,同比下降0.28%。   【减水剂】2024年10月,萘系减水剂月均价为3850.00元/吨,环比下降0.52%,同比下降1.94%。2024年10月,聚羧酸减水剂单体TPEG月均价为7708.26元/吨,环比下降0.02%,同比增长4.07%;聚羧酸减水剂单体月均毛利为-148.22元/吨,环比增长23.33%,同比下降245.87%。   (3)涂料产业链:   【钛白粉】2024年10月,钛白粉月均价为14964.95元/吨,环比下降2.33%,同比下降10.75%;钛白粉月均毛利为-485.72元/吨,环比下降10.30%,同比下降218.75%。   (4)保温材料产业链:   【MDI】2024年10月,纯MDI月均价为18278.95元/吨,环比下降0.43%,同比下降10.49%。2024年10月,聚合MDI月均价为18378.95元/吨,环比增长2.02%,同比增长18.09%。   (5)家居产业链:   【TDI】2024年10月,TDI月均价为13021.05元/吨,环比下降2.14%,同比下降28.33%;TDI月均毛利为788.07元/吨,环比下降40.05%,同比下降88.58%。   (6)型材管材产业链:   【聚乙烯】2024年10月,聚乙烯月均价为8433.11元/吨,环比增长3.85%,同比增长4.66%。   【聚丙烯】2024年10月,聚丙烯粒料月均价为7621.11元/吨,环比增长1.07%,同比下降2.90%;聚丙烯粒料月均毛利为-400.76元/吨,环比下降40.44%,同比下降28.80%。   【PVC】2024年10月,PVC电石法月均价为5192.63元/吨,环比增长1.89%,同比下降9.44%;PVC月均毛利为-330.39元/吨,环比增长4.90%,同比下降60.83%。   (7)胶粘剂产业链:   【DMC】2024年10月,DMC月均价为13678.95元/吨,环比下降1.35%,同比下降6.24%;DMC月均毛利为-456.25元/吨,环比增长1.35%,同比增长68.69%。   【PVA】2024年10月,PVA月均价为11453.23元/吨,环比下降6.22%,同比下降8.38%。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不景气导致需求下降的风险;行业周期下原材料成本增长或产品价格下降的风险;经济扩张政策不及预期的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6页
      2024-11-05
    • 医药行业周报:Supernus在研小分子疗法SPN-820临床数据积极

      医药行业周报:Supernus在研小分子疗法SPN-820临床数据积极

      化学制药
        报告摘要   市场表现:   2024年11月4日,医药板块涨跌幅+1.37%,跑输沪深300指数0.04pct,涨跌幅居申万31个子行业第11名。各医药子行业中,线下药店(+3.12%)、医疗研发外包(+2.45%)、医院(+2.39%)表现居前,体外诊断(+0.99%)、医药流通(+1.02%)、医疗耗材(+1.03%)表现居后。个股方面,日涨幅榜前3位分别为浩欧博(+20.00%)、天益医疗(+20.00%)、富祥药业(+12.39%);跌幅榜前3位为双成药业(-9.99%)、复旦复华(-9.94%)、赛托生物(-5.17%)。   行业要闻:   近日,Supernus公布其潜在“first-in-class”在研小分子疗法SPN-820用以治疗抑郁症(MDD)成人患者的探索性开放标签2a期临床研究的积极数据。数据显示,接受该疗法治疗的MDD患者的自杀意念减少了80%。SPN-820是一款潜在FIC的在研口服小分子疗法,可调节大脑中雷帕霉素复合物1(mTORC1)靶点,通过细胞内机制增强突触功能。   (来源:Supernus,太平洋证券研究院)   公司要闻:   新华制药(000756):公司发布公告,子公司新达制药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头孢呋辛酯分散片《药品补充申请批准通知书》,本品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   上海医药(601607):公司发布公告,子公司常州制药厂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己酮可可碱注射液《药品补充申请批准通知书》,本品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   润都股份(002923):公司发布公告,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硫酸羟氯喹《化学原料药上市申请批准通知书》,经审查,本品符合药品注册的有关要求,批准注册。   康拓医疗(688314):公司发布公告,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个性化聚醚醚酮颅骨缺损修复假体《医疗器械注册证》,本品被批准用于用于颅骨缺损修复重建的外科治疗。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政策推进超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11-05
    • 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2024年第22期总第120期: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总结,关注化学制药板块

      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2024年第22期总第120期: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总结,关注化学制药板块

      中药
        行业回顾   本报告期医药生物行业指数涨幅为0.12%,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位居第23,跑赢沪深300指数(-0.90%)。从子行业来看,线下药店、体外诊断涨幅居前,涨幅分别为12.47%、2.96%;疫苗、医疗耗材跌幅居前,跌幅分别为4.31%、1.42%。   估值方面,截至2024年11月1日,医药生物行业PE(TTM整体法,剔除负值)为27.02x(上期末为26.66x),估值上行,低于均值。医药生物申万三级行业PE(TTM整体法,剔除负值)前三的行业分别为诊断服务(93.02x)、医院(41.25x)、医疗耗材(34.09x),中位数为28.16x,医药流通(16.01x)估值最低。   本报告期,两市医药生物行业共有22家上市公司的股东净减持7.15亿元。其中,8家增持0.89亿元,14家减持8.03亿元。   截至2024年11月4日,我们跟踪的455家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已有453家披露了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情况。其中,归母净利润增速超过或等于100%的有41家,增速超过或等于30%但小于100%的有62家;2024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速超过或等于30%且2023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正的公司有72家。   从申万二级子行业看,化学制药、医疗器械和中药表现较为亮眼,实现归母净利润正增长的公司分别为85/48/24家,这三个子行业中归母净利润增速大于100%的公司分别为18/12/4家。从申万三级子行业看,化学制剂、医疗耗材板块表现突出,实现归母净利润增速大于等于30%的公司最多,分别为36家、15家。   重要行业资讯:   NMPA/国家中医药局:支持珍稀濒危中药材替代品研制   NMPA:《生物制品分段生产试点工作方案》   BMS:全球首创心肌肌球蛋白抑制剂“迈凡妥?(玛伐凯泰胶囊)”获NMPA批准上市   礼来:非共价BTK抑制剂“匹妥布替尼”获NMPA批准上市,为国内首款   202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现场谈判工作顺利结束   投资建议:   今年前三季度,医药生物行业中化学制药、医疗器械和中药三个子版块业绩表现较为亮眼,实现归母净利润正增长的公司分别为85/48/24家,这三个子行业中归母净利润增速大于100%的公司分别为18/12/4家。从申万三级子行业看,化学制剂、医疗耗材板块表现突出,实现归母净利润增速大于等于30%的公司最多,分别为36家、15家。我们建议关注当前业绩表现较好的子版块及相关公司。   风险提示:   政策不及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市场风险加剧。
      长城国瑞证券有限公司
      26页
      2024-11-05
    • 医药行业:2024年三季报总结:行业进一步筑底,制药表现稳中向好

      医药行业:2024年三季报总结:行业进一步筑底,制药表现稳中向好

      生物制品
        行业总结:2024Q1-3医药业绩承压、分化显著,消费类疲弱,创新+麻药+原料药+血制品表现较好   行业整体:2024Q1-Q3,458家医药公司实现营收1.84万亿元,同比下滑0.8%;共实现归母净利润1495.5亿元,同比下降3.3%。2024Q2实现营收6199.8亿元,同比-1.1%,实现归母净利润502.0亿元,同比-4.5%;2024Q3实现营收5981.1亿元,同比下降0.2%,相较24Q2降幅收窄;实现归母净利润421.6亿元,同比下降12.7%。   创新药:2024Q1-Q3创新药公司共实现营收154.9亿元(未包括百济神州与诺诚健华),同比增长113.5%,势头强劲。国内创新药企业已大面积走过研发周期,核心品种正处在商业化高速放量阶段。A股中有产品商业化的Biotech创新药收入显著加速增长,同时费用相对平缓渐增,因此利润端表现更好,盈利信号清晰积极。此外,出海授权已成为Biotech业绩第二增长曲线,高额首付款的确认提供可持续研发的资金动力支持。   化药:2024Q1-Q3化药公司共实现营收3034.5亿元,同比增长2.07%;共实现归母净利润310.9亿元,同比增长12.39%。24Q3实现收入975.3亿元,同比增长3.67%;归母净利润为89.9亿元,同比增长12.19%。细分领域表现不同,传统仿转创药企表现较好,如恒瑞医药、海思科、信立泰等。化药板块或进一步加速分化,有持续创新能力的药企有望中长期受益、脱颖而出。   医疗器械:2024Q1-Q3营收1701亿元,同比+1.40%,归母净利润298亿元,同比-7.42%。单三季度实现收入545.8亿元,同比增长2.73%,归母净利润80.1亿元,同比下降12.99%,较上半年下滑进一步扩大。三季度,医疗器械公司业绩承压,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等头部企业利润端均下滑,部分景气度较高的赛道,如电生理、呼吸道检测、海外出口品种,表现相对亮眼。   生物制品:2024Q1-Q3实现营收898.3亿元,同比下滑19.2%;共实现归母净利润152.4亿元,同比下滑33.2%,其中:1)血制品:实现营收178.7亿元,同比下滑1.7%;共实现归母净利润49.5亿元,同比增长5.7%,分季度看,24Q3实现营收65.7亿元,同比下降10.0%;实现归母净利润17.9亿元,同比增长0.6%,24Q2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4.0%和15.9%,在23Q3高基数背景下,血制品板块24Q3收入增速放缓,但行业依然维持稳健增长;2)疫苗公司:实现营收342.3亿元,同比下滑38.6%;共实现归母净利润40.0亿元,同比下滑61.6%,分季度看,24Q3实现营收91.6亿元,同比下降55.7%;实现归母净利润7.7亿元,同比下滑77.7%,24Q2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41.3%和-52.1%,行业受宏观环境影响承压较为明显。   中药:2024Q1-Q3实现营收2696.5亿元,同比下降3.2%;实现归母净利润301.0亿元,同比下降9.0%,2024Q3实现营收814.2亿元,同比下滑3.3%,实现归母净利润77.2亿元,同比下滑10.4%。细分领域结构性分化,其中华润三九、东阿阿胶等品牌中药龙头实现业绩快速增长,佐力药业和方盛制药等公司在核心产品放量驱动下业绩亮眼。   原料药:2024Q1-Q3实现营收930.7亿元,同比增长9.0%;实现归母净利润118.1亿元,同比增长30.0%。2024Q3实现营收307.0亿元,同比增长14.2%,实现归母净利润42.0亿元,同比增长72.2%,板块业绩趋势向好,盈利能力改善明显。其中大宗原料药(抗生素、维生素等)如花园生物业绩表现较好,专利原料药如诺泰生物等业绩表现亮眼2。   医药商业:2024Q1-Q3医药商业公司共实现营收7734.8亿元,同比增长1.5%;共实现归母净利润154.3亿元,同比下滑8.8%。其中,24Q3线下药店实现营收275.1亿元(同比+5.4%),24Q2同比增速为+4.7%,增速相比Q2有所提升;实现归母净利润7.0亿元(同比-37.1%),24Q2同比增速为-31.3%,同比增速继续下滑。24Q3医药流通实现营收2279.8亿元(同比+4.6%),24Q2同比增速为-2.1%,相比Q2增速有所提升;实现归母净利润35.0亿元(同比-2.9%),相比24Q2同比下降幅度收窄。24Q3医药流通表现依旧相对稳健,且业绩增速相较Q2改善。药店利润继续承压,头部药房中益丰药房表现仍然较为突出,今年每个季度营收利润仍呈现正增长。   医疗服务:2024Q1-Q316家医疗服务公司共实现营收585.7亿元,同比下滑1.4%;共实现归母净利润46亿元,同比下滑23.1%。单季度看,2024Q3实现收入203.3亿元,同比下滑3%;归母净利润为19.6亿元,同比下滑24.7%,其中5家眼科公司单24Q3实现收入81亿元,同比下滑2.4%,实现归母净利润15亿元,同比下滑15.7%,营收利润均下滑。受制于需求疲弱,24Q3医疗服务延续Q2趋势,整体表现一般。其中眼科板块营收利润均实现负增长,剔除爱尔眼科之后,业绩降幅增大。   CXO&科研服务产业链:2024Q1-Q3实现营收624.7亿元,同比下滑8.6%;实现归母净利润104.6亿元,同比下滑35.3%。科研服务产业链实现营收73.2亿元,同比增长4.0%;实现归母净利润6.0亿元,同比下滑31.8%。分季度看:1)CXO板块:CXO板块24Q2和24Q3收入增速分别为-10.8%和-2.1%,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3.9%和-30.3%;2)科研上游板块:科研上游板块24Q2和24Q3收入增速分别为9.9%和4.0%,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6.4%和-47.3%。
      华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91页
      2024-11-05
    • 天境生物IgAN新药2期数据公布,关注创新药入保情况

      天境生物IgAN新药2期数据公布,关注创新药入保情况

    • 2024Q3医药生物行业业绩综述:行业慢恢复,公司快分化

      2024Q3医药生物行业业绩综述:行业慢恢复,公司快分化

    • 新材料周报:六部门发布《可再生能源指导意见》,多政策出台支持合成生物发展

      新材料周报:六部门发布《可再生能源指导意见》,多政策出台支持合成生物发展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