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759)

  • 新药周观点:国内GLP-1减重药蓬勃发展,GLP-1肾病领域获益得到验证

    新药周观点:国内GLP-1减重药蓬勃发展,GLP-1肾病领域获益得到验证

    化学制药
      本周新药行情回顾:2023年10月9日-2023年10月13日,新药板块涨幅前5企业:益方生物(15.6%)、开拓药业(15.6%)、康宁杰瑞(14.9%)、迈博药业(14.6%)、科济药业(14.5%)。跌幅前5企业:天演药业(-15.3%)、康乃德(-11.9%)、亘喜生物(-10.3%)、天境生物(-8.2%)、艾力斯(-5.6%)。   本周新药行业重点分析:   10月10日,诺和诺德宣布司美格鲁肽治疗合并肾功能不全二型糖尿病患者和慢性肾病的三期临床实验FLOW由于疗效优异提前终止,这是司美格鲁肽自糖尿病、减重、心血管疾病等领域外获益外另一得到临床验证的疾病类型。目前司美格鲁肽尚在NASH、阿尔茨海默症、外周血管疾病、心衰等领域开展多项临床研究,未来向相关领域进一步扩展的前景值得期待。   目前国内已有多家企业布局GLP-1药物,其当前核心布局市场为减重市场,已经有二十余家企业的GLP-1药物进入减重适应症临床开发阶段,此外还有多款药物处在临床前阶段。其中,华东医药的利拉鲁肽仿制药、仁会生物的贝那鲁肽的减重适应症已获批上市;礼来的替尔泊肽、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的减重适应症已经进入NDA阶段,考虑到这两款药物的疗效均已得到充分肯定,将有望进一步打开国内减重市场。此外,信达生物的IBI362、先为达生物的XW003注射液、礼来的Orforglipron胶囊、诺和诺德的CagriSema已经进入3期临床。   本周新药获批&受理情况:   本周国内6个新药或新适应症获批上市,25个新药获批IND,76个新药IND获受理,6个新药NDA获受理。   本周国内新药行业TOP3重点关注:   (1)10月12日贝达药业宣布NMPA已批准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甲磺酸贝福替尼胶囊的第二项适应症,用于具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外显子19缺失或外显子21置换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NSCLC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   (2)10月13日亚盛医药宣布其重点品种Bcl-2选择性抑制剂APG-2575获CDE临床试验许可,将开展其联合BTK抑制剂阿可替尼的全球关键注册性3期临床研究。   (3)10月11日信达生物宣布其研发的抗PCSK9单克隆抗体信必乐在中国非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受试者中的3期临床研究结果已在《柳叶刀》子刊在线发表。   本周海外新药行业TOP3重点关注:   (1)10月13日礼来宣布在3期试验VIVID-1中,其在研单抗mirikizumab达到共同主要终点和所有主要次要终点,接受治疗的中度至重度活动性克罗恩病成人患者获得显著临床缓解。   (2)10月13日辉瑞宣布,FDA批准其药品Braftovi与Mektovi组合疗法的补充新药申请,用以治疗经FDA核准测试带有BRAF V600E突变的NSCLC患者。   (3)10月12日诺和诺德宣布基于独立数据监查委员会的建议,将提前终止司美格鲁肽用于在2型糖尿病和慢性肾病患者中延缓肾损伤的临床试验FLOW。   风险提示:临床试验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临床试验结果不及预期的风险,医药政策变动的风险,创新药专利纠纷的风险。
    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4页
    2023-10-15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MDI、醋酸价格走弱,供应不稳致原油价格上行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MDI、醋酸价格走弱,供应不稳致原油价格上行

    化学原料
      本周板块表现   本周市场综合指数整体下行,上证综指报收3088.10,本周下跌0.72%,深证成指本周下跌0.41%,创业板指下跌0.36%,化工板块下跌了0.67%。本周化工各细分板块涨跌不一,半导体材料板块涨幅最大,板块指数上涨1.81%,膜材料和盐湖提锂板块分别上涨1.63%和1.47%,能源和石油化工板块跌幅明显,板块指数分别下跌了2.47%和2.11%。   本周化工个股表现   本周涨幅居前的个股有锦鸡股份、ST榕泰、天龙股份、安利股份、中欣氟材、东方材料、鼎龙股份、宝利国际、金力泰、隆华新材。本周锦鸡股份大涨27.86%,公司主营先进算力服务业务的子公司已经设立;受益于萤石价格上行,氟精细化工龙头中欣氟材上涨14.29%;本周安利股份上涨16,84%,公司是华为供应商并积极参与华为新产品开发,此外公司与国内外品牌客户牵手合作,态势良好;本周算力概念股走强,国内算力行业龙头东方材料上涨12.27%。   本周重点化工品价格   原油:本周布伦特原油期货上涨7.5%,至90.89美元/桶,中东局势引发原油供应担忧,叠加美国拟加强俄油出口制裁执行力度,国际油价宽幅上行。   化工品:截止至10月13日,中国化工产品价格指数(CCPI)收于4755点,周涨跌幅为-2.4%。本周我们监测的化工品涨幅居前的为二甲醚(+4.8%)、辛醇(+2.7%)、裂解C5(+1.5%)、DOP(+1.2%)、液体烧碱(+1.0%)。本周二甲醚下游部分市场延续补货致二甲醚价格上涨;本周增塑剂厂家库存偏低,带动DOP和原料辛醇价格走高;本周国际原油价格反弹,叠加下游石油树脂市场走强,裂解C5价格上行;本周部分地区氯碱装置开工率下降致液体烧碱价格上涨。   投资建议   俄乌冲突下我国工业相对优势提升,叠加化工产业链不断完善升级,我们持续看好化工行业前景,给予“强于大市”评级。   持续推荐氨基酸行业龙头梅花生物、民用尼龙标的台华新材、尼龙成套工程技术服务龙头三联虹普、固废处理科技龙头惠城环保、卫材热熔胶龙头聚胶股份、光伏胶膜领先企业天洋新材、芳香烃化学品龙头新瀚新材;推荐半导体材料领先企业上海新阳、成长性油气标的中曼石油。   风险提示:经济紧缩风险;油价大幅波动;国际贸易摩擦风险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2页
    2023-10-15
  • 化工新材料行业周报:本周生物柴油、聚醚胺、环氧树脂价格下行

    化工新材料行业周报:本周生物柴油、聚醚胺、环氧树脂价格下行

  • 精草铵膦行业专题:减量增效、绿色环保的新一代除草剂

    精草铵膦行业专题:减量增效、绿色环保的新一代除草剂

    化学制品
      核心观点   防效、 性价比优势凸显, 精草铵膦有望逐步替代普通草铵膦。 精草铵膦是草铵膦中的有效成分, 可实现药效翻倍、 用量减半效果, 市场价格约为普通草铵膦的 1.5-1.6 倍, 目前终端制剂的性价比已优于普通草铵膦, 未来有望逐步替代普通草铵膦, 契合国家农药减量增效的政策。   草铵膦市场竞争激烈, 开发精草铵膦是行业发展趋势。 受前两年草铵膦价格走高、 行业利润丰厚影响, 国内草铵膦产能规模快速增长, 市场竞争激烈,价格大幅下调, 目前国内草铵膦市场价格约 6 万元/吨, 已接近成本线, 行业利润长期微薄, 而当前精草铵膦价格则在 10.3-10.5 万元/吨, 单吨毛利润约 2-3 万元, 因此开发精草铵膦也是草铵膦行业的发展趋势。   部分替代其他除草剂、 复配、 转基因作物推广等多领域打开精草铵膦需求增长空间。 过去限制草铵膦推广的原因是产品价格过高, 而随着价格不断下行,目前草铵膦在终端已具有性价比优势, 再加上受让部分百草枯退出市场、 复配及转基因领域需求不断增长, 全球草铵膦需求量有望进一步提升, 中长期全球草铵膦年需求量有望达到 10 万吨(精草铵膦折半计) 。   技术领先的普通草铵膦企业将保持长期竞争力, L-高丝氨酸工艺有望成为未来主流。 当前精草铵膦的生产工艺可分为以草铵膦为原料的生物酶催化法和以 L-高丝氨酸为原料的 L-高丝氨酸法, 生物酶催化法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草铵膦生产装置, 因此是目前的主流工艺, 之前具有成本优势的草铵膦企业将继续保持竞争优势。 而 L-高丝氨酸法可以大大简化生产工艺, 工艺成熟后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 有望成为未来的主流工艺。   行业布局热度高企, 终端品牌建设将成为企业布局关键环节。 目前国内精草铵膦行业产能突破 2 万吨/年, 而远期规划产能达 50 万吨/年以上, 若全部投产则行业将面临严重供过于求, 此时终端市场品牌建设领先的企业将占据市场主动权, 反哺上游精草铵膦原药生产端。 从未来精草铵膦市场价格的演绎看, 我们认为未来精草铵膦的定价机制将综合行业供需、 性价比、 成本等多方面影响, 其中供需是主导因素。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 原材料价格变动的风险; 环保及安全生产风险等。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具有技术优势的普通草铵膦企业以及布局 L-高丝氨酸法精草铵膦的企业。 1) 利尔化学: 现有精草铵膦产能 2.3 万吨/年, 另有 13万吨/年拟在建产能, 产能规模全球最大, 建设进度领先行业, 且同时掌握生物酶催化法和 L-高丝氨酸法, 终端市场布局较早。 2) 利民股份: 气相连续法生产普通草铵膦具有技术优势, 1 万吨/年精草铵膦一期项目预计年内投产。 3) 兴发集团: 子公司规划了 5 万吨/年 L-高丝氨酸法精草铵膦产能。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7页
    2023-10-13
  •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醋酸产业链专题:行业格局相对较好,产能投放且行且看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醋酸产业链专题:行业格局相对较好,产能投放且行且看

    化学制品
      行业观点   醋酸行业长期新增产能较多,需要时间消化,但不必过于悲观:①醋酸行业现有产能约为1100万吨,规划新建的产能超过800万吨,一般都会对行业新增供给产生较大担忧,但从投产节奏来看,超过一半的新增产能能够真正放量需要到2026年及以后,且规划产能到最终落地仍有较多不确定因素,行业供给确有增加,但时间周期相对较长;②醋酸所在产业链相对较长,并非所有企业实现了产业链源头布局,行业内生产成本仍有一定的差距;③新增醋酸产能的生产企业多数做了下游产品配套规划,下游产品的消化或将影响产业链整体开工,部分新增产能未必会形成满负荷供给;④醋酸生产企业的成本管控依然有较大差距,行业存在外资企业布局,成本差异将为低成本企业构筑盈利缓冲垫。   醋酸行业格局相对较好,行业底部利润空间有所支撑。相比于其他大宗产品行业,醋酸在全球及国内的市场集中度都相对较好,CR5占比达到61.7%,头部企业形成了较好的规模优势,整体参与布局的企业约为17家左右,经过多年的发展,行业相对成熟,区域分布较为均匀,因而行业较少出现低价市场竞争的状态,一般在需求支撑正常的情况下,行业能够有效进行成本传导,且在成本之上维持较好的盈利空间;而在需求支撑不足的情况下,行业内也会通过调整检修等方式阶段性的调整供给,维护市场秩序;同时也受益于海外集中度较高,若装置发生不可抗力,虽然醋酸的出口占比约为1-2成,但联动影响也将为醋酸提供较好的弹性空间。   炼化企业成为行业新玩家,产业链自给,2026年后流通市场的压力或稍有增加。醋酸自供给侧改革后,行业内仅有恒力一家新进入者,行业多以现有企业扩充产能为主,格局相对较为稳定。但几家炼化生产企业开始进入布局,形成自身原料自供以及下游EVA产业链配套,将给行业带来新的变化,炼化PTA需要的溶剂外购减少,可能会在2026年后给流通市场带来产能消化的压力。   醋酸乙烯下游配套明显增多,产能消化需要时间,后期产能投产节奏还需要持续跟进。部分新进入的醋酸生产企业以产业链一体化配套布局为主,多数延伸至下游EVA领域,根据目前的情况看,醋酸乙烯及其下游EVA布局企业明显增多,行业内部企业进行产能扩充,同时还有较多的新进入者参与布局,预计醋酸及下游醋酸乙烯产业链的产能消化需要时间,长期规划新增产能的企业投产节奏还需观察。   投资建议   醋酸行业的边际成本支撑下,醋酸的盈利空间有一定的支撑,成本管控是关键。正如前文所述,醋酸在国内外的产业链布局有所差异,国内多数以煤——甲醇/CO——醋酸为主要产业链,费用控制,原料消耗,运行稳定等系列因素都会对成本产生影响。在未来产能消化需要时间的阶段,能够在生产环节形成有效成本管控的生产企业将有望相对收益,建议关注华鲁恒升。公司现在有醋酸设计产能50万吨,100万吨产能即将投产,凭借低成本优势,将获得相对稳定的基础利润空间,若供给出现阶段性不可抗力或者需求强支撑,将有望大幅提升盈利弹性。   风险提示   政策变动风险,新增产能大幅放量风险,需求不达预期风险,产品出口波动风险,原材料波动风险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3页
    2023-10-13
  • 医药生物:医药板块集体上涨,医药外包涨幅居前

    医药生物:医药板块集体上涨,医药外包涨幅居前

    化学制药
      市场表现:   2023年10月11日,医药板块涨幅+2.16%,跑赢沪深300指数1.88pct,涨跌幅居申万31个子行业第1名。医药生物行业二级子行业中,医药外包(+5.56%)、生命科学(+4.34%)、医院及体检(+3.95%)表现居前,药店(-0.01%)、疫苗(0.08%)、血制品(0.45%)表现居后。个股方面,日涨幅榜前3位分别为优宁维(+12.15%)、百花医药(+10.07%)、神奇制药(+10.05%);跌幅榜前3位为华兰疫苗(-3.48%)、太安堂(-2.87%)、太极集团(-2.82%)。   行业要闻:   诺和诺德决定基于数据检查委员会(IDMC)建议,停止司美格鲁肽治疗合并肾功能不全二型糖尿病患者和慢性肾病(CKD)的三期FLOW研究。因为IDMC得出结论,中期分析的结果达到了预先规定的标准。   (数据来源:诺和诺德官网)   公司要闻:   葵花药业(002737.SZ):公司全资子公司哈尔滨葵花药业有限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关于布洛芬混悬滴剂申请注册上市许可的《受理通知书》,拟定适应症为婴幼儿的退热,缓解由于感冒、流感等引起的轻度头痛、咽痛及牙痛等。   以岭药业(002603.SZ):公司化药创新药“G201-Na胶囊”临床试验申请获得批准,申请适应症为子宫肌瘤。提交的临床试验方案:评价G201-Na胶囊在绝经前健康成年女性受试者中单多次给药剂量递增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特征的单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期临床研究。   亚虹医药(688176.SH):公司发布首次公开发行部分限售股上市流通公告,涉及的限售股股东数量为16名,锁定期为自公司发行上市之日起12个月与相关股东取得的公司上市前股份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之日起36个月孰长期限,该部分限售股股东对应的股份数量为88,583,766股,占公司股本总数的15.54%,现锁定期即将届满,将于2023年10月19日起上市流通。   (数据来源:iFinD)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政策推进超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10-13
  • 化工新材料行业周报:消费电子和汽车生态融合,催生特种树脂需求

    化工新材料行业周报:消费电子和汽车生态融合,催生特种树脂需求

    化学制品
      核心观点   基础化工:库欣库存降至年内低点,油价刷新年内新高,关注顺周期品种。根据本周EIA数据,EIA原油库存两周连降,库欣库存创年内最低水平,进入库存底部区间。截至9月28日,ICE布油期货价盘中达到95.35USD/b,刷新年内高点,基差创6月以来新高,凸显实物原油紧张。此外,9月PMI较上月回升0.5pct至50.2%,连续4月回升,时隔5个月再次回到荣枯线以上。我们预计Q4原油供给继续偏紧,油价或延续强势,在化工品价格端形成支撑。叠加下游制造业景气度有望温和上行,我们看好Q4整体化工的业绩表现。   精细化工及新材料:围绕国产替代、行业边际改善、技术创新和升级迭代三大主线进行布局:   (1)国产替代主线:产业东移趋势既定,布局高壁垒+国产化率的特气。美国商务部近期发布芯片法案“护栏”最终规则,严格限制获得补贴企业在中、俄等国投资扩大半导体生产。我们认为随半导体产能东移明确,供应链本土化将成为长期趋势,“护栏规则”将进一步加速供应链国产替代。电子特气作为半导体制造的重要耗材之一,拥有技术+资金+认证+资质等多重壁,根据TECHCET预测2027年电子特气市场空间将达到92亿美元,5年CAGR6.3%。2020年,我国电子特气国产化率仅14%。仍有较大国产替代空间。   (2)行业边际改善主线:消费电子和汽车生态融合,汽车智能化催生高频高速树脂需求。近期蔚来发布旗舰手机NIOPhone,可实现与蔚来汽车的多种互联功能。华为Mate60新机热度一定程度上带火了问界新M7,新车搭载的鸿蒙智能座舱3.0实现与Mate60、MatePad无缝流转,互联体验升级。我们认为消费电子和汽车的生态融合已经初见雏形。此外,新M7也升级了智能驾驶系统软、硬件,高阶智能驾驶体验超预期。中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电子成本占比较传统乘用车高19-50%,并随高端配置下沉持续提升。信息娱乐系统、ADAS等均需要高速传输,普通覆铜板损耗较大,难以满足需求,因此将推动PCB板升级,采用损耗更低的高频高速树脂。预计到23年高频高速覆铜板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10亿元,催生对PTFE、PPO、LCP等特种树脂需求。   (3)技术创新和升级迭代主线:多家厂商宣布获得订单,23年或成为量产元年。复合集流体兼具能量密度、安全性和低成本综合优势,被认为是提升新一代电池安全性的关键材料。5月以来,宝明科技、英联股份等多家公司已送样,电池材料整个验证周期为3-6个月,我们预计Q4验证结果将陆续出炉。同时多家材料和设备厂商陆续发布公告宣布拿下订单和投资计划,下游广汽埃安弹匣电池2.0、宁德麒麟电池均已采用复合集流体。我们预计23年或将成为产业量产元年。   行情回顾   行情数据:本周申万基础化工指数涨跌幅-1.02%,排名24/31。年初至今累计涨跌幅为-11.16%,排名23/31。石油化工指数周涨跌幅为-1.08%,近一年涨跌幅为-7.24%。精细化工及新材料指数周涨跌幅为-0.27%,近一年涨跌幅为-13.11%,但近三月累计涨跌幅为-2.82%,相较万得全A获得超额收益0.61%。板块估值:本周新材料板块PE-TTM处于5年历史中位数附近,我们认为目前板块估值安全边际尚可。   投资建议   本周我们继续看好以下主线:(1)基础化工:我们认为原油供需缺口或在化工品价格端形成支撑,伴随下游制造业景气度或温和上升,有望推动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回升。建议关注顺周期行业头部企业,万华化学、宝丰能源、华鲁恒升、桐昆股份。(2)新材料:围绕国产替代、行业边际改善、技术创新和升级迭代三大主线进行布局:a)国产替代主线:随半导体产业东进,核心材料加速本土化配套,建议关注国产化率较低的方向,相关标的:雅克科技、华特气体。b)行业边际需求改善线:消费电子市场复苏和新兴科技领域崛起,有望拉动上游材料需求,建议关注:斯瑞新材、瑞华泰、圣泉集团、长阳科技。c)技术创新和升级迭代线:下游以锂电为代表的产业不断技术创新,也将催生新材料的迭代升级。建议关注兼具能量密度、安全性和低成本综合优势的复合集流体,相关标的:宝明科技。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增速低于预期,国际油价大跌,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下跌等。
    甬兴证券有限公司
    18页
    2023-10-13
  • 日本医药比较研究系列:中日对比下药店投资机会展望

    日本医药比较研究系列:中日对比下药店投资机会展望

  • 华创医药周观点第47期:医药行业2023Q3业绩前瞻

    华创医药周观点第47期:医药行业2023Q3业绩前瞻

  • 三星医疗(601567)三季报预告点评:前三季度业绩预告超预期,配用电和医疗双主业高增

    三星医疗(601567)三季报预告点评:前三季度业绩预告超预期,配用电和医疗双主业高增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