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760)

  • 百令胶囊同名同方获证,开启第二增长曲线

    百令胶囊同名同方获证,开启第二增长曲线

    个股研报
      佐力药业(300181)   投资要点   事件: 1 月 7 日公司发布公告称,近日公司百令胶囊收到药品注册证,成为国内第一个按中药 4 类同名同方上市的中药品种。   百令胶囊上市后将形成第二增长曲线,有望成为 5-10 亿大品种: 公司百令系产能充沛,质量高;子公司珠峰药业生产基地在海拔 2300 米的西宁,低温深层发酵工艺确保了“冬虫夏草菌丝体”的品质,与天然冬虫夏草 ITS1 序列的相似性为 97.8%。且珠峰为自主专利,对生产和销售拥有自主权。目前百令胶囊市场规模 27 亿元,行业增长 15%左右,市场容量大;预计百令胶囊上市后将和百令片形成强协同,有望成为 5-10 亿大品种,形成第二增长曲线。   短期反腐承压,中长期看好品种潜力: 公司乌灵系列前三季度收入 9.30亿元( +8.73%);其中,乌灵胶囊的销售量和销售额同比增长分别为21.7%和 13.6%;灵泽片的销售量和销售额同比增长分别为 28.5%和28.4%。 Q3 受到反腐影响,院内销售相对放缓;我们认为反腐仅为短期影响,中长期看好公司乌灵胶囊和灵泽片的放量空间; 2024 年乌灵胶囊有望恢复 20-30%的高增速区间,灵泽片恢复 40%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维持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为 3.7/5.0/6.5亿元, 2023-2025 年 P/E 估值分别为 21/16/12X;基于公司 1)乌灵胶囊持续放量; 2)灵泽片进入放量期; 3) 百令胶囊上市后放量;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集采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研发不及预期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1-09
  • 生物医药Ⅱ行业周报:小核酸药物关注度提升,创新药出海潮持续

    生物医药Ⅱ行业周报:小核酸药物关注度提升,创新药出海潮持续

    化学制药
      报告摘要   本周观点   本周我们梳理了高血压流行病学和诊断范式,探究低控制率的原因,分析并比较现有三款RNA疗法降压药物。   全球10亿未控制高血压患者市场,超长效AGTsiRNA降压药开疆拓土。全球高血压患者约13亿,其中中国约2.57亿,美国约1.2亿。仅20%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处于控制状态。低控制率或许与用药依从性、用药复杂性、RAAS失调、遗传(AGT基因)等多种因素有关。RAAS为治疗高血压的有效通路,通过RNA疗法沉默肝源性AGT是靶向RAAS通路,安全性更好,减少RAS逃逸实现更好疗效,依从性更佳。现有研究表明,在降低AGT水平、降低SBP幅度、用药依从性方面,siRNA药物效果好于ASO。Zilebesiran是Alnylam研发的AGTsiRNA药物,一次皮下给药后显示产出24小时内持续、持久的血压降低,可持续6个月。Alnylam与罗氏共同开发Zilebesiran,计划3项Ph2临床和1项Ph3临床,预计2030年上市。   投资建议   本周医药板块表现较差,下跌3.14%,跑输沪深300指数0.17pct。从交易量来看,交投活跃度维持。板块内部来看,子板块中,药店、医药商业和中药表现相对较好,医药外包、创新药和医院及体检则跌幅靠前。我们建议重视医药板块内部主题投资的机会,尤其是阶段性布局中小市值的投资策略:   创新药——近期不断迎来创新药出海落地,建议关注预期差较大、核心品种国谈价格较好、短期催化剂较多的标的。前期君实生物特瑞普利单抗前期获FDA批准上市,成为在美上市的第二款国产抗体药,加之公司销售及临床效率不断提升,我们认为创新药板块的市场情绪有望进一步回暖。推荐重点关注预期差和弹性较大的标的如亚虹医药-U(688176)。   原料药——2023年海运价格及上游原材料成本持续下降,已回落至疫情前水平。在上游原材料成本及海运价格逐步回归合理水平的背景下,随着2023Q4-2024Q1海外去库存逐渐接近尾声,以及重磅产品专利陆续到期,2024年原料药板块需求端有望率先回暖,迎来β行情。建议关注2024年业绩确定性较强或具备主题投资属性的个股,如:同和药业(300636)、奥锐特(605116)等。   CXO——行业内公司基本面表现有所分化,1)创新药CXO整体处于行业周期底部,从三季报来看业绩增速有所放缓或者下滑,未来从药企需求的恢复到订单的落地以及业绩的改善仍需一定时间;2)仿制药CXO以及SMO企业业绩持续高增长,新签订单保持高增速,未来发展势头良好。未来逐步进入业绩真空期,我们建议近期关注以下几点行业或公司的变化:1)港版FDA设立及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所的建设进度;2)美联储加息预期以及投融资的边际变化;3)减肥药、ADC、AI等领域的进展。   仿制药——随着集采进入后半程风险出清及医药反腐逐步纠偏,仿制药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明显,同时未来需求和业绩的确定性较高,我们看好仿创结合的制药龙头企业,较高的利润给公司的估值提供了安全边际,同时创新属性尚未在估值中充分体现,随着新药的放量,将不断贡献业绩增量,如京新药业(002020)、福元医药(601089)。同时建议关注板块内主题投资机会,例如减肥药、眼科用药等领域。   风险提示   全球供给侧约束缓解不及预期;美联储降息不及预期;一级市场投融资不及预期;医药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医药反腐超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创新药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安全性生产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3页
    2024-01-09
  • 中国降脂原料药行业市场规模测算逻辑模型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中国降脂原料药行业市场规模测算逻辑模型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化学制药
      根据医药经济报数据得知, 2018-2022年阿托伐他汀样本医院销售金额由24.1亿元下降至8.1亿元, 阿托伐他汀钙片列入第一批国家集采, 第一批国家集采于2019年3月开始落地实施。 由此,2019年样本医院阿托伐他汀销售数量上升18.0%而销售金额下降18.3%;2020年全部执行中标价后,销售数量上升14.5%, 销售金额大幅下降58.1%;2021年, 销售数量继续上升18.0%, 销售金额下降5.5%;2022年则销售金额和销售数量均有所增长。 因此, 结合2020年-2022年, 全部执行中标价后的总体变化趋势, 预计未来按照2020-2022年的年复合增速-1.8%计算
    头豹研究院
    15页
    2024-01-09
  • 化工新材料行业周报:红海冲突溢价消退,VR有望催生光学材料市场快速增长

    化工新材料行业周报:红海冲突溢价消退,VR有望催生光学材料市场快速增长

    化学原料
      核心观点   基础化工:红海冲突溢价消退,原油价格回落。但需求端逐渐回暖,美国炼厂开工率恢复近年内高位,中国24年原油进口配额逐渐下发,预计抵抗式高位震荡格局或贯穿24年,关注上游石油资源品种。12月26日达飞表示将增加通过苏伊士运河和红海的船舶数量,马士基也于12月27日宣布恢复部分货轮红海航运。受红海局势影响,油价自12月13日反弹,但随着红海局势紧张缓解,溢价逐渐消退,资金撤离了原油这类与经济基本面高度相关的品种,投向避险资产。布油期货从12月27日至29日累计下跌4.66%,报77.08美元/桶。库存和供给端,12月22日当周库欣库存持续创8月以来新高,美国原油产量1330万桶/日,维持历史高位。需求端,美国炼油厂开工率逐步恢复接近年内高位。此外中国商务部24年原油进口配额预计逐渐下发,需求或将回暖。   整体来看,我们认为美国增产以及市场对于需求疲软预期,在24年上半年或对油价形成一定压制。参考历史情形,减产正式启动后,供应实质下降或许将带来估值向上修复。此外美联储24年或进入降息周期,需求逐步改善,供需有望逐步转向平衡对油价形成支撑。我们预计油价抵抗式高位震荡格局或贯穿2024年全年,一定程度在化工品价格端形成支撑,关注石油上游资源品种业绩表现。精细化工及新材料:围绕国产替代、行业边际改善、技术创新和升级迭代等方向进行布局:   (1)半导体行业复苏和新器件技术推动半导体材料市场增长,布局高壁垒+国产化率低的电子气体。根据SIA和TECHCET最新预测,23年全球半导体市场预计同比下滑9.4%,24年有望实现正增长(YoY+13.1%),半导材料市场预计同比增长7%达到740亿美元。此外,技术迭代导致工艺步骤的上升、堆叠层数的倍增和新的材料需求,例如用于EPI硅/硅锗的特种气体。23年半导体用电子气体国产化率约40%,但高端气体与国外技术相差1-2代,很多品种依赖进口,我们认为高端电子气体产品仍有较大国产替代空间。   (2)苹果Vision Pro或将于24年年初上市,VR有望催生光学材料需求。根据Wellsenn XR,23年全球VR产品出货量约710万台,同比下滑28%,原因之一或为部分VR潜在客户在23年持观望态度,等待24年苹果Vision Pro新品上市,25年VR市场有望快速增长,27年出货量有望达4200万台。VR主流光学方案为菲涅尔透镜(22年渗透率94%),透镜材质主要为PMMA和PC,短期内相关生产企业或受益于VR量增带来的业绩弹性。中长期看,苹果、Meta等头部厂商布局Pancake方案,在轻量化、成像质量上更有优势,渗透率有望提升,不过其对光学材料性能要求更高,PMMA和PC可能无法满足。COC/COP光学性能与PMMA和PC持平,且低双折、耐热性好、低吸湿性(尺寸稳定性更好)、密度更低,有望成为下一代主流VR光学材料。目前国内仅阿科力、拓烯科技、万华化学、华为等少数企业推动产业化,COC/COP国产化进度靠前的企业有望率先受益。我们假设27年Pancake/菲涅尔占比为20%/78.9%,测算出VR整机(双目)光学成本(包括COC、PMMA、PC等)约97.8元,对应VR光学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1.1亿元,21-27年CAGR28.8%,VR有望催生光学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行情回顾   行情数据:本周申万基础化工指数涨跌幅2.77%,排名11/31。年初至今累计涨跌幅为-14.69%,排名23/31。石油化工指数周涨跌幅为3.12%,近一年涨跌幅为-10.23%。精细化工及新材料指数周涨跌幅为2.59%,近一年涨跌幅为10.29%。板块估值:本周新材料板块PE-TTM回到5年历史中位数附近,位于20%/80%分位区间内,我们认为目前板块估值安全边际尚可。   投资建议   本周我们继续看好以下主线:(1)基础化工:我们认为原油价格高位震荡或在化工品价格端形成支撑,建议关注顺周期行业头部企业,万华化学、宝丰能源、华鲁恒升、桐昆股份。(2)新材料:a)国产替代主线:半导体产业东进,建议关注国产化率较低的电子气体,相关标的:雅克科技、华特气体。b)行业边际需求改善线:消费电子市场复苏和新兴科技领域崛起,催生上游材料需求,建议关注:斯瑞新材、圣泉集团、长阳科技、激智科技、阿科力。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增速低于预期,国际油价大跌,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下跌等。
    甬兴证券有限公司
    19页
    2024-01-09
  • 医药行业周报:寻找高景气,可关注仿制药CRO板块

    医药行业周报:寻找高景气,可关注仿制药CRO板块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 2024 年 1 月 2 日-1 月 5 日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下跌 3.1%,跑输沪深 300 指数 0.2%,医药板块在申万行业分类中排名第 22 位。 本周涨幅前五的个股为 ST 天圣(15.79%)、九安医疗(15.29%)、启迪药业(14.17%)、成都先导(14.08%)、江苏吴中(11.92%)。   仿制药 CRO 专题: 行业高景气,或将估值重塑: 国内仿制药市场预计超 9000 亿规模,需求旺盛, 2022 年仿制药注册申报受理量 2315 件(+29%),在当前老龄化大背景下与多项医药政策推动下,仿制药市场有望持续高涨,持续到期的专利药也将带来更多机遇。仿制药 CXO 国内预计超 200 亿市场规模(包含 CRO 和 CDMO) ,我们预计将持续高景气度: 1) MAH、一致性评价等政策的高质量要求,难仿药与首仿药的追求,仿制药 CRO 同样存在不低的壁垒,仿制药 CRO 公司毛利率水平均处行业前列; 2)仿制药 CRO 均为国内业务,基本免疫海外宏观环境及医药投融资的影响; 3)仿制药 CRO 模式持续升级,从受托研发到自主研发转让,从一次性收入到长期权益分成,为其长期成长性提供有效保障; 4)仿制药 CRO 未来同样有望切入创新药赛道。仿制药 CRO 公司业绩表现亮眼,但估值相对较低,我们认为行业存在较大预期差,有望迎来估值重塑。建议关注:百诚医药、阳光诺和、万邦医药。   投资策略及配置思路: 节后四个交易日, 医药随 A 股受挫, 北上资金并未大量流出,主要系内资向避险资产调整, 聚集在银行、电力和煤炭等高股息板块。 医药各细分板块也出现调整,低估值的医药流通、 有国改激励催化且高股息较多的中药板块以及高景气低估值的仿制药 CRO相对表现不错。 主题投资方面主要为小核酸方向。 虽然短期有筹码调整的因素, 我们认为医药本轮调整不会太长,很快会调整结束,可以对医药乐观起来了, 正如我们年度策略分析, 24 年的核心方向为创新+出海+中药,不同阶段可以考虑药店、原料药和 CRO 等板块。站在 24 年起始,我们预计春节后市场会表现亮眼, 对于创新、出海和中药等标的亦会贯穿全年,当前建议如下配置:   中短期重点关注:   1) 仿制药 CRO: 行业性高景气,低估值: 百诚医药、阳光诺和、万邦医药。   2)中药: 中药新药+国企改革+基药目录;重点关注:太极集团、昆药集团、 盘龙制药、方盛药业、贵州三力,一品红、天士力、康缘药业和悦康药业等;   3)底部核心资产: 恒瑞医药、 爱尔眼科、智飞生物、长春高新、 同仁堂、华东医药、药明康德、康龙化成、 金域医学、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和华大智造等;   中长期策略重点关注板块及个股:   1)大品种:海外映射+国内产业周期重点关注   药: 带疱(智飞生物)、通风/尿酸(一品红、海创药业)、阿托品(兴齐眼药)、金葡菌(欧林生物)、失眠药(京新药业)、白癜风(泰恩康、康哲药业)、心衰(信立泰、西藏药业)、老年痴呆(东诚药业)、基因细胞治疗(诺思兰德、金斯瑞)、脑卒中(悦康药业、先声制药)等;   械: CGM(三诺生物)、美瞳(迈得医疗)、 NASH 检测(福瑞股份)、脑血管(赛诺医疗)、瓣膜(佰仁医疗)、人工心脏(百洋医药)、测序(华大智造)、影像(联影医疗)、 RDN(百心安)等;   2)创新药及 Pharma: 恒瑞医药、百济神州、康方生物、百奥泰、迈威生物、康诺亚、再鼎医药、翰森制药,康哲药业、京新药业、科伦药业、信立泰、丽珠集团、健康元、人福医药、恩华药业和一品红等;   3)中药: 太极集团、昆药集团、一品红、盘龙药业、方盛制药、天士力和康缘药业等;   4)上游及 CRO: 百诚医药、阳光诺和,万邦医药, 药明康德、药明生物、凯莱英、康龙化成、毕得医药等;   5)生物制品: 派林生物,天坛生物、智飞生物、康泰生物、百克生物、欧林生物、长春高新、安科生物和西藏药业等;   6)医疗器械: 联影医疗、迈瑞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内镜、迪瑞医疗、普门科技、麦澜德、三诺生物、新华医疗、九强生物,关注华大智造、微电生理、惠泰医疗、南微医学、赛诺医疗、福瑞股份;   本周投资组合: 太极集团、 智飞生物、 千红制药、 海正药业、万邦医药、成都先导;   一月投资组合: 太极集团、 华大智造、人福医药、东诚药业、 方盛制药、百诚医药;   风险提示: 行业需求不及预期;上市公司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页
    2024-01-09
  • 氟磷矿石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氟磷矿石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化学原料
      氟磷矿石行业是以含磷的矿石为对象,进行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的活动,中国氟磷矿石行业自上世纪90年代起步,逐步实现自主生产和产业链的延伸,提高行业自主竞争力。2022年中国氟磷矿石市场规模达到359.94亿元,按照年复合增长率25.54%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27年达到1.824.34亿元。当前中国一批磷矿石企业以云天化、兴发集团和多氟多为代表,不断形成核心竞争优势,正在往新能源等其他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完善。
    头豹研究院
    19页
    2024-01-09
  • 事件点评:合成生物学全链条企业,高管增持彰显长期信心

    事件点评:合成生物学全链条企业,高管增持彰显长期信心

    个股研报
      梅花生物(600873)   事件:2024年1月9日,公司发布公告称,基于梅花生物在合成生物学领域已建立的核心竞争力,以后对行业广阔发展前景的预期,公司管理层对公司内在价值及未来发展潜力充满信心,为此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核心管理层合计35名成员计划自2024年1月8日起六个月内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允许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集中竞价、大宗交易等)增持公司股份,拟增持合计不低于人民币8000万元(含交易费用)的公司A股股票,本次增持计划不设价格上限,且参与本次增持计划的公司管理层均已书面承诺按照增持计划在增持期间内完成增持,在增持计划实施期间、增持完成后5年内不减持增持公司股份。   全链条合成生物学公司,缬氨酸实现重大突破。公司自十年前就开始自主采用合成生物学技术,重设计系列氨基酸菌种。为建成以氨基酸为主、多门类产品并重的微生物细胞工厂生产体系,公司研发长期以来致力于合成生物学技术平台的开发和建设,基于该平台,公司实现了以大肠杆菌、谷氨酸棒杆菌、芽孢杆菌等多种工业生产菌株为底盘细胞的微生物细胞工厂理性重构,实现了公司全系产品生产菌种的优化升级,大大提高了生产菌种的迭代开发效率。2022年,公司缬氨酸研发取得重大进展,技术指标实现突破,生产成本获得进一步降低。伴随着公司在合成生物学技术的持续投入,对氨基酸等多品类生产细胞工厂的设计优化,对所使用的基因编辑工具升级等,未来将进一步覆盖到其他医药中间体、功能食品、功能糖等合成生物学应用的新领域。   产品价格短期调整,高管增持彰显长期信心。据ifind及百川盈孚数据,由于整体饲料行业需求疲软,2023年公司主要产品赖氨酸(98.5%)、苏氨酸、味精价格分别实现9455元/吨、10936元/吨、8793元/吨,较2022年均价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分别降低13.28%、0.45%及15.39%,后续随着豆粕减量替代的加速及整体供给端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公司整体产品价格有望实现回升,业绩亦有望回暖。此次高管增持计划,是高管基于公司内在价值及未来发展潜力做出的判断,彰显了对公司长期发展的信心和认可,同时5年的锁定期为平抑股价短期波动、提振投资者长期信心带来支撑,利好公司长期战略布局的实现。   投资建议:公司是全球氨基酸龙头企业,规模及成本优势突出。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13、38.95、46.35亿元,EPS分别为1.09、1.32、1.57元,现价(2024/1/8)对应PE分别为9X、7X、6X。我们看好公司未来成长空间,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主要产品波动及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环保风险、增持计划无法完成的风险等。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1-09
  • 发布增持计划公告,彰显公司发展信心

    发布增持计划公告,彰显公司发展信心

    个股研报
      梅花生物(600873)   事件:1月8日公司发布增持公告,核心管理层计划在未来6个月以不低于人民币8000万元(含交易费用)增持公司A股股票,且不设价格上限。   核心管理层大额增持且承诺不减持本次增持股份,彰显对公司发展信心。本次增持计划覆盖公司核心管理层,包括董事长王爱军(1200万元)、总经理何军(1200万元)、副总经理梁宇博(800万元)、监事会主席常利斌(600万元)、副总经理王有(400万元)、财务总监王丽红(55万元)、董事会秘书刘现芳(30万元)以及其他核心管理、研发、技术骨干28人(3715万元)。除此之外,本次增持计划的公司管理层均已书面承诺按照增持计划在增持期限内完成增持,在增持计划实施期间、增持完成后5年内不减持增持的公司股份,彰显对公司未来发展信心。   资本开支转固,看好公司成长。根据公司三季报,公司在建工程为1.56亿元,相较于中报减少18.9亿元,固定资产达到116.30亿元,伴随着产能陆续释放,业绩中枢有望上移。公司基于生物发酵技术,不断巩固优势产品龙头地位,且持续扩张产品矩阵,成长空间有望不断打开。   预计公司23/24/25年归母净利润为30.12/39.35/49.36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项目建设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4页
    2024-01-09
  • 基础化工2024年度策略报告:分歧加剧,潮落见珠

    基础化工2024年度策略报告:分歧加剧,潮落见珠

    化学制品
      供需分歧主线:关注供需结构优异的润滑油添加剂、萤石、卫材热熔胶等细分领域。2019-2021年制造业PMI长期维持在扩张区间,为化工原料市场带来持续需求增长,同时化工新增产能集中上马;2023年以来,全球经济放缓,国内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多数化工品出现产能过剩。随着国内经济刺激政策的带动及出口弱修复,优选与政策相关度较大的龙头白马以及供需格局优异的细分行业,包括润滑油添加剂、萤石、卫材热熔胶等。   环境共识主线:关注能源结构转型重要角色(核电)与低碳领域(制冷剂)。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巴黎协定》目标,各国纷纷确定各自的碳中和目标,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已成共识。俄乌冲突带来的能源安全与能源价格飙升问题唤起了各国对核能的重视,多个国家重新将核能建设列入计划;天然铀勘探资本开支多年处于低位,供需缺口预计长期存在。二代制冷剂由于GWP较高,正逐渐被三代制冷剂替代,2024年配额政策落地之后,供需格局优化,盈利能力有望修复。   生产力共识主线:关注科技创新带来的材料体系变革。科技创新及其所引发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能够带来生产力的巨大进步,以高端芯片制造、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人工智能等为突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发挥先导作用,带动众多产业变革和创新。未来几十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同人类发展形成交汇,科技创新带来的材料体系变革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引擎。重点关注的方向包括微电子行业关键材料之一的电子级氢氟酸、转基因商业化种植对草甘膦、草铵膦等需求增长、虚拟现实应用场景的关键材料COC/COP等。   重点公司关注:中广核矿业、瑞丰新材、聚胶股份、卫星化学、华鲁恒升等。   风险提示:原油价格大幅波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贸易摩擦持续恶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等。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1页
    2024-01-08
  •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制冷剂涨价,磷化工新政出台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制冷剂涨价,磷化工新政出台

    化学制品
      本周化工市场综述   本周基础化工行业变化较多,首先是制冷剂涨价,在三代制冷剂配额时代正式开启后,我们认为制冷剂价格有望进入上行通道,价格上限除了需关注供给,还需关注库存和需求;其次是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推动磷资源高效高值利用实施方案》,本次方案从方向上看将着重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产业链一体化以及全行业绿色高效生产进行发展,建议关注磷化工龙头企业;最后是利安隆公告并购韩国IPI公司,这是基础化工行业逐步向精细化工新材料转型的表象之一,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形式的出海,比如:技术合作、合资建厂,建议持续关注化工出海投资机会。   芯片方面,三星、美光计划一季度上调DRAM价格,幅度在15-20%,行业景气度有持续向上。AI方面,行业巨头在持续发力,比如:科技巨头微软宣布将为Windows11PC推出Copilot、三星电子公司宣布将在1月17日推出下一代旗舰设备GalaxyS24、英特尔宣布成立AI新公司为企业客户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软件、OpenAI下周将推出机器人商店、OpenAI正在和数十家出版商谈合作,我们观察到AI产业链的多个环节量变在逐步集聚。机器人方面,斯坦福炒虾机器人火爆全网,工信部前瞻布局人形机器人。MR方面,苹果VisionPro预计将于2024年1月27日在美国上市,高通推出升级版混合显示头显用芯片,三星和谷歌将采用,建议持续关注行业的边际变化。   市场方面,本周市场有所承压,其中申万化工指数下跌1.21%,跑输沪深300指数1.29%。标的方面,氟化工、磷化工以及高股息标的表现较强,成长标的有所承压,尤其是锂电材料以及半导体材料标的。估值方面,本周基础化工板块PB历史分位数是15%,PE历史分位数是44%,板块估值位于历史低位。   本周大事件   大事件一:财联社1月3日讯,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推进磷资源高效高值利用实施方案》。其中提到,坚持分类施策,推进产品结构调整。严格控制磷铵、黄磷等行业新增产能。   大事件二:华尔街见闻从供应链独家获悉,备受全球科技用户和行业瞩目的苹果VisionPro,预计将于新年1月27日在美国上市。供应链信息显示,目前索尼是初代VisionPro硅基OLED一供,二供来自中国公司,将成为VisionPro能否扩大产能的关键。   大事件三:高通推出升级版混合现实头显用芯片,三星和谷歌将采用。高通适用于混合现实(MR)头显的升级版芯片,给苹果VisionPro的对手带来助力。   大事件四:当地时间1月4日,科技巨头微软宣布将为Windows11PC推出Copilot键。按下此键即可调用AI助手Copilot,能够回答用户的提问,都助用户画图、写邮件和总结文本等。微软希望此举能让AI无缝参与用户的日常生活。微软将在于1月9日开始举办的消费电子展(CES)上揭露更多关于相关信息。   大事件五:财联社1月3日讯,各大品牌现阶段都在密集筹备自己的首款AI手机。作为常年盘踞销量全球前三的品牌之一,三星电子公司宣布,将在1月17日推出其下一代旗舰设备GalaxyS24。在其造势宣传片中,该公司承诺将进入GalaxyAI时代。   大事件六:三星、美光据报道计划一季度上调DRAM价格,幅度15%-20%。存储芯片行业熬过了凛冽寒冬,正迎来周期性需求改善。   投资组合推荐   东材科技、宝丰能源、赛轮轮胎、通用股份、新宙邦   风险提示   国内外需求下滑,原油价格剧烈波动,国际政策变动影响产业布局。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5页
    2024-01-08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