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760)

  • 医药行业周报:CDE发布《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生物类似药体重管理适应症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医药行业周报:CDE发布《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生物类似药体重管理适应症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医药商业
      报告摘要   市场表现:   2024年4月8日,医药板块涨跌幅-2.13%,跑输沪深300指数1.24pct,涨跌幅居申万31个子行业第22名。各医药子行业中,线下药店(-0.34%)、其他生物制品(-1.98%)、医疗研发外包(-2.16%)表现居前,医疗耗材(-2.93%)、医药流通(-2.77%)、医院(-2.68%)表现居后。个股方面,日涨幅榜前3位分别为诺唯赞(+8.90%)、奥泰生物(+8.76%)、泰格医药(+4.68%);跌幅榜前3位为采纳医疗(-15.14%)、阳普医疗(-13.09%)、江苏吴中(-10.00%)。   行业要闻:   近日,CDE发布《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生物类似药体重管理适应症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可进一步指导我国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生物类似药的临床研发,从而提供可参考的技术标准。(来源:CDE)   公司要闻:   奥赛康(002755):公司发布公告,子公司江苏奥赛康药业于2024年4月8日在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年会以壁报形式首次公布了新型cMET抑制剂ASKC202治疗晚期实体瘤的I期(ASKC202-001)剂量递增临床试验研究数据,数据显示该药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同时表现出肿瘤深度缓解且持续的抗肿瘤信号。   康辰药业(603590):公司发布公告,预计2024年第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为3850.31-4235.34万元,同比增加50%到65%,预计扣非后归母净利为3701.63-4042.27万元,同比增加63%到78%。   九洲药业(300110):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55.23亿元,同比增长1.44%,归母净利润为10.33亿元,同比增长12.1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0.24亿元,同比增长10.46%。   悦康药业(688658):公司发布公告,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关于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的《药品注册证书》,经审查,本品符合药品注册的有关要求,批准注册,该药是一种应用于临床的光学异构体质子泵抑制剂。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政策推进超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4-10
  • 公司深度报告:自产率持续提升,听力保健助力公司成长

    公司深度报告:自产率持续提升,听力保健助力公司成长

    个股研报
      可孚医疗(301087)   本期内容提要:   可孚医疗是家用医疗器械领域的领先企业,营业收入从2017年的8.51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29.7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8.46%。我们认为随着产品迭代升级、自产率不断提升、销售策略聚焦核心品类,叠加拓展听力保健服务业务,公司业务成长力凸显,未来可期。   1、聚焦核心品类,“自主品牌+代理”产品组合出击,五大业务线齐头并进,驱动成长   从行业层面来看,新冠疫情后,个人健康护理意识增强,灵巧方便的家用器械需求持续提升,叠加人口老龄化加剧和慢性病患病率提升,家用医疗器械市场增长趋势明显,华经产业研究院预计2025年我国家用医疗设备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500亿元。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家用医疗器械品牌商,拥有近万个型号及规格的产品,近年来,公司优化管理,将产品分为健康监测、康复辅具、呼吸支持、医疗护理、中医理疗五大产线,重点发展血压计、血糖仪、体温计、雾化器、呼吸机、轮椅、护理床等大单品,运营效率不断提升。公司采用“代理+自有品牌”结合的模式,以自有“可孚”品牌产品为核心,代理的国际/国内知名品牌为补充,组合出击,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打造公司在家用医疗器械领域的口碑。   2、“线上”+“线下”渠道双管齐下,自产率不断提升,增强盈利能力渠道方面,公司目前已构建了大型电商平台、大型连锁药房、自营门店等相融合的立体式营销渠道,线上线下相融合,实现渠道间的导流,形成多样性、多内容、多维度和多触达点的新型经营形态,线上线下近年来均保持快速增长(2018-2022年间线上年复合增速达30%,线下达22%)。为了最大程度发挥资金使用效率,公司优先选择部分核心产品进行自产,2023年公司自主生产率约为55%,随着自产率提升,毛利率存在提升空间,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提升到45%,毛利率较高的产品如血压计、体温计等截止2020年时自产率均超过了60%,我们认为随着公司长沙雨花生产基地和湘阴生产基地逐步建成投产,自产率有望持续提升,带动其毛利率进一步提升。   3、拓展听力保健服务,健耳听力扩店,打造第二成长曲线   助听器的使用人群主要为患有残疾性听力障碍的人群,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听障患者群体数量进一步扩容,但由于患者对助听器认知错位等原因,当前助听器佩戴渗透率较低,市场可挖掘潜力较大,根据中国产业调研网数据,2025年全球助听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3.3亿美元,我国有望达80.7亿元人民币。与其他标准化家用医疗器械不同,助听器的专业化验配及售后服务较为重要,国内助听器验配门店连锁化程度低,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公司2018年设立健耳助听器验配中心,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同时拥有助听器验配工具、助听器连锁验配中心、验配师培训资质的企业,通过精细化的运营管理和专业的验配服务,健耳在客户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迅速积累了一定的优质客户,销售收入获得了快速增长,健耳门店的收入从2018年的671.14万元增长到2022年1.2亿元(yoy+74.75%),未来随着门店数量逐步增多、单店逐步爬坡进入成熟期,健耳听力业务收入有望保持快速增长趋势,为公司成长增添新动力。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8.69亿元、34.02亿元、44.1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6%、18.6%、29.7%,2023-2025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74亿元、3.43亿元、4.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2%、25.2%、33.6%,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8倍、22倍、17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品类丰富导致管理风险;代理品牌产品供应商持续合作的风险;自产率提升不及预期导致的供应风险;并购整合不及预期及商誉减值的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5页
    2024-04-10
  • 公司年报点评:全年收入稳健增长,经营质量逐步提升

    公司年报点评:全年收入稳健增长,经营质量逐步提升

    个股研报
      国药股份(600511)   投资要点:   2023年收入增长9.23%,归母净利润增长9.26%。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为496.96亿元,同比增加9.23%;归母净利润为21.46亿元,同比增加9.26%,扣非净利润20.93亿元,同比增长9.52%。2023年单Q4公司实现收入131.66亿元,同比增长20.17%,归母净利润6.84亿元,同比增长28.41%,扣非净利润6.62亿元,同比增长35.46%。   北京地区直销业务稳健增长,市场地位持续领先。2023年,公司直销模式收入325.29亿元,同比增长10.93%。2023年,公司多角度推进区域直销业务发展,保持北京市场领先地位。公司持续跟进带量采购品种、国谈品种、新上市品种的落地执行,加快推进由单纯药品销售向提供医药解决方案转型,不断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发展速度和质量。公司已经实现北京地区等级医院的100%覆盖,并覆盖超过4700家的基层医疗机构。其中,公司在二、三级医院的销售居于区域首位,具有强大的北京地区医疗终端覆盖及服务能力。   全国分销业务保持增长,工业板块经营质量提升。2023年,公司分销模式收入185.34亿元,同比增长9.15%;工业模式收入10.77亿元,同比减少20.60%。公司持续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满足供应商多种业务需求,提供优质服务,在上游渠道扁平化政策不利影响下,尽力稳定渠道,同时进行营销转型,赋能分销。公司工业板块持续加强新药研发及投入力度,推进新产品上市和营销推广,同时借势集团内资源提效市场销售,通过向管理要效益,加强精细管控,降低生产成本,毛利率同比增加9.93pct,净利润高速增长。   麻精药分销龙头地位稳固,联营企业利润贡献稳健。公司持续提升对麻药客户的专业化学术服务水平,提升麻药供应链管理能力,拓展市场发展空间,巩固在麻精特药领域的渠道优势和龙头地位。公司麻精药品业务已覆盖31个省政级区域,辐射50000余家全国麻精医疗客户。同时,2023年公司麻精药相关参股公司中,宜昌人福实现净利润24.29亿元,同比增长16.88%,青海制药实现净利润922.41万元,合计贡献联营企业投资收益4.79亿元。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考虑公司为北京地区分销及全国麻精药配送龙头企业,我们预计公司24-26年EPS分别为3.17、3.54、3.95元(24-25年原预测为3.48、3.97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94、26.67、29.83亿元(24-25年原预测为26.24、29.95亿元),考虑到院端医药反腐导致常规诊疗活动收到影响,药品流通业务增速放缓,同时反腐导致院端手术量下降,子公司宜昌人福麻精药品销售承压,参考可比公司估值,我们调整公司2024年15倍PE,对应目标价47.60元(原54.70元,2023年18倍PE,-13%),维持“优于大市”评级。风险提示:麻精药品集采等政策风险;市场竞争风险;药品分销收入不及预期风险等。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11页
    2024-04-10
  • 化工行业周报:原油价格持续高位,带动化工产品涨价明显

    化工行业周报:原油价格持续高位,带动化工产品涨价明显

    化学原料
      摘要:   原油:本周WTI原油期货价格为86.91美元/桶,周环比+3.82%;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为91.17美元/桶,周环比+4.29%,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日趋复杂、地缘政治动荡加剧,中东地区紧张局势升级,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明显上涨。   聚氨酯:本周国内聚合MDI市场小幅提振,随着价格跌入相对低点,叠加清明节前成交增量提振,价格重心上移;供应端:4月初国内万华化学装置复产,海外欧洲宝思德及德国陶氏装置检修,带动出口增量利好。需求端:管道、喷涂行业表现一般,市场仍处于消化整理阶段。   聚酯化纤:本周PA66价格周环比持平,成本端,己二酸供应稳定充裕,短期市场或低位震荡,己二胺4月执行价格上调1500元/吨至26500元/吨,成本价格支撑较强,但终端市场需求一般,下游多按需采购,预计短期PA66市场将窄幅整理运行。   氟化工:本周萤石湿粉价格周环比+1.45%,同比+12.90%,因矿山整改政策限制,萤石供应仍偏紧,制冷剂价格仍然维持高位,下游终端市场当前进入旺季,空调厂家合约价有所上涨。   橡胶:本周橡胶价格震荡走弱,天然橡胶周环比-1.08%,国内产区逐步进入开割季,供应边际宽松预期增强了看空氛围,下游维持补货采购,轮胎市场开工处于高位,对橡胶价格支撑明显。   碳酸锂:本周碳酸锂价格小幅上涨,但市场交投情绪有所减弱,观望氛围浓厚,终端库存压力下,碳酸锂价格缺乏有力支撑,短期现货价格上涨空间有限。   重点数据:截至2024年4月7日,本周跟踪的122种化工产品价格中,上涨45种,持平44种,下跌33种。周涨幅前十的化工品为:高温煤焦油(7.42%)、合成氨(5.81%)、聚合MDI(4.29%)、布伦特原油(4.29%)、WTI原油(3.82%)、氯化钾(3.26%)、三氯乙烯(3.19%)、丙烯酸(3.13%)、二甲苯(2.86%)、苯酐(2.68%)。   受益于国内经济活动持续恢复以及海外市场需求提升,维持化工行业“推荐”评级。   投资建议:面对国际油价持续走高的影响,煤制烯烃龙头成本效益凸显,建议关注:宝丰能源(600989.SH);在业绩稳增长预期下,石油石化等低估值、高分红企业,有望维持较好表现,建议关注:中国石化(600028.SH)、中国石油(601857.SH)、中国海油(600938.SH);制冷剂在执行配额后供给端收缩,下游旺季采购订单集中,价格高位支撑,建议关注:金石资源(603505.SH)、巨化股份(600160.SH)、三美股份(603379.SH)、昊华科技(600378.SH)等;轮胎公司积极海外市场扩张,业绩表现较好,建议关注:赛轮轮胎(601058.SH)。   风险提示:原油价格大幅波动;汇率波动;贸易摩擦持续恶化;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升级;业绩不及预期;所引用数据资料的误差风险。
    华龙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2页
    2024-04-10
  • 从全球器械巨头发展看迈瑞海外进击之路

    从全球器械巨头发展看迈瑞海外进击之路

    个股研报
      迈瑞医疗(300760)   国内医疗器械绝对龙头,全方位构建强劲竞争实力。迈瑞医疗三大支柱产线品类逐步完善,持续助力核心业务获突破成果:①生命信息与支持:形成完备综合解决方案,覆盖院内多种临床场景,率先提出全院解决方案,助力智慧医院建设;②体外诊断:诊断设备及试剂认可度与日俱增,关键上游并购实现原料自主可控,高性能全自动流水线进一步提升ivd全线产品竞争力;③医学影像: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填补国产高端彩超领域空白,海外市场加速渗透。目前我国医疗设备行业整体国产化率仍处于低位,受益于医疗新基建、集采、行业整顿等政策推进,以迈瑞为代表的头部国产厂商有望凭其优越产品性能,实现市场份额的快速提升。同时,迈瑞围绕微创外科、动物医疗、AED等种子业务多元化布局,持续构筑战略纵深,未来成长势能充沛。此外,近期公司收购并获惠泰医疗控股权,高调切入心血管领域,其中心脏电生理业务具较大提升空间,有望通过协同互补开辟新增长领域。   器械主要领域技术发展进入平台期,迈瑞全球化布局有望直道超车。迈瑞布局的器械领域如监护、超声、血球、化学发光免疫等,市场容量大但技术路径经30-40年发展已日趋成熟,迈瑞凭借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实现从追赶、到并跑直至领跑,高端产品逐渐接近或超过现有同类外资产品。在全球化营销网络方面,历经多年海外市场深耕,迈瑞已成为业务遍布全球多数地区的医疗设备及解决方案供应商,目前公司在40个国家/地区设有超50家子公司,产品已远销全球190多个国家/地区,并建立起基于全球资源配置的研发创新平台,形成庞大的全球化研发、营销及服务网络。2024年起迈瑞国际业务有望增长提速,进一步向全球器械行业领先地位迈进。   对标全球器械巨头,迈瑞仍有极大成长空间。通过复盘美敦力、雅培等国际龙头医械公司成长经历,可以发现其成长经历离不开技术创新与战略并购,同时积极扩大全球销售和渠道网络、因地制宜的市场策略、制定清晰合理经营目标、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打造并强化品牌影响力、本地化生产及服务等也都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对比迈瑞成长历程及战略思路,其与全球行业龙头既往发展经验存一定共性,且近年市场排名稳步提升,与全球医疗器械行业龙头差距逐渐缩小,据公司公告,2022年迈瑞在全球医疗器械企业中排名27位,较2021年上升4位,较2020年的第36位上升9位。此外,公司在公告中表示,其有能力、有信心在2025年跻身全球前二十医疗器械榜单,并向全球前十、甚至更高的行业地位发起冲击。   投资建议:迈瑞是国内产品最全、销售实力最强的医疗器械龙头企业,高端化、多元化、全球化的发展战略有助于公司成长为全球医疗器械龙头,未来十年内海外业务将成为公司增长的主要动力。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7/143/175亿元,同比增长21.49%、22.58%、22.17%,EPS分别为9.63/11.80/14.42元,当前股价对应2023-2025年PE为29/23/19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国内体外诊断试剂集采大幅降价的风险、国内医疗设备订单放量不达预期的风险、海外销售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新产品研发进度不达预期的风险。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3页
    2024-04-10
  • 迈威生物(688062):NECTIN-4ADC海外授权值得期待,长效升白药有望于2025年获批上市

    迈威生物(688062):NECTIN-4ADC海外授权值得期待,长效升白药有望于2025年获批上市

  • 中国生物制药(01177):肿瘤管线重磅BD落地,实体瘤差异化靶点、适应症布局持续完善

    中国生物制药(01177):肿瘤管线重磅BD落地,实体瘤差异化靶点、适应症布局持续完善

  • 华润医药(03320):业绩稳健增长,高质量外延拓展新增长点

    华润医药(03320):业绩稳健增长,高质量外延拓展新增长点

  • 2023年基金年报分析:医药行业配置显著上升,恒瑞医药被大幅加仓

    2023年基金年报分析:医药行业配置显著上升,恒瑞医药被大幅加仓

  • 上海医药(601607):23年收入稳健增长,创新管线步入收获期

    上海医药(601607):23年收入稳健增长,创新管线步入收获期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