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3264)

  • 传统业务稳健,CGM海外拓展顺利

    传统业务稳健,CGM海外拓展顺利

    个股研报
      三诺生物(300298)   投资要点:   事件:三诺生物发布2025年半年报。25H1公司实现收入22.6亿元,同比+6.1%;实现归母净利润1.8亿元,同比-8.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6亿元,同比-11.3%。25Q2单季度实现收入12.2亿元,同比+9.2%;实现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6.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9亿元,同比-9.4%。   血糖监测业务稳健增长,CGM海外进展良好。分业务来看,25H1血糖监测业务实现收入16.6亿元,同比+6.9%。其中CGM在海外注册范围进一步扩大,2代产品获得欧盟认证,竞争力持续提升;iPOCT监测业务实现收入0.9亿元,同比+1.3%;糖化业务实现收入1.1亿元,同比-4.9%;血脂业务实现收入0.9亿元,同比-23.3%;血压计业务实现收入0.9亿元,同比+50.7%。子公司心诺健康实现收入5.9亿元,同比+8.7%,实现净利润426万元,同比下滑80.7%,预计主要是由于Trividia受到汇兑损益、费用增加因素所致。   毛利率短期承压,费用率有所波动。25H1公司实现毛利率51.9%,同比下滑2.4pct,其中血糖监测产品实现毛利率57.2%,同比下滑3.2pct,预计主要是由于产品结构变化等因素所致。25H1公司销售、管理、研发及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7%、9.6%、6.4%、1.4%,同比+1.8pct、持平、-1.6pct、+1.1pct,销售费用率提升预计是由销售投入增加所致,财务费用率提升主要是由于子公司Trividia受汇率波动影响所致。   盈利预测与评级:鉴于2025H1的经营情况,我们下调盈利预测,现在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亿元、4.9亿元、5.9亿元(前值为4.2亿元、5.0亿元、6.2亿元),增速分别为24.4%/21.4%/19.0%,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29X、24X、20X。公司为血糖监测行业龙头,新产品CGM正在快速增长中,海外拓展顺利,天花板持续打开,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CGM国内销售进展不及预期;CGM美国注册进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华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5-08-29
  • 屈光视光引领增长,收入增速稳步回升

    屈光视光引领增长,收入增速稳步回升

    个股研报
      爱尔眼科(300015)   核心观点   2025H1公司营收增速稳步回升,利润同比基本持平。2025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5.07亿元,同比增长9.1%;归母净利润20.51亿元,同比增长0.1%。随着居民眼健康意识的逐渐提升以及对高端眼科医疗服务需求的增长,公司经营规模和品牌影响力优势持续显现。公司2025H1受益于屈光业务中全光塑、全飞秒4.0、全飞秒Pro等新术式带来的单价提升以及海内外医疗网络的进一步完善,营业收入增速稳步回升;利润端受到新建医院折旧摊销增加以及屈光设备升级等影响,同比基本持平。预计随着公司屈光新术式的放量、白内障行业价格波动趋缓以及公司海内外业务布局的不断扩张,公司营收增速提升的趋势有望延续。   25H1门诊量及手术量齐升,屈光及视光业务引领增长。2025H1实现门诊量924.83万人次,同比增长16.47%;手术量87.9万例,同比增长7.63%。分业务来看,屈光项目收入46.18亿元(+11.1%),白内障项目收入17.81亿元(+2.6%),眼前段项目收入10.31亿元(+13.1%),眼后段项目收入7.85亿元(+9.0%),视光服务项目收入27.20亿元(+14.7%)。公司“1+8+N”战略持续取得进展,分级诊疗网络逐渐建设完善,规模效应不断显现,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拥有境内医院355家,门诊部240家,以及香港亚洲医疗、美国MINGWANG眼科中心等多家海外机构。   费用率控制良好,利润率水平同比略有下降。2025H1公司销售费用率9.1%(-1.5pp);管理费用率13.6%(+0.0pp);财务费用率0.4%(-0.6pp);研发费用率1.4%(-0.1pp)。公司持续采取优化措施提高效率,费用控制水平较强。2025H1公司毛利率48.6%(-0.9pp),归母净利率19.3%(-1.7pp),利润率略有下降主要因部分新并购医院毛利率仍在提升区间、新建医院摊销以及屈光设备升级导致折旧提升。   投资建议:考虑公司白内障板块业务收入增速受到集采等因素影响,我们略下调公司营业收入预测;同时由于屈光新设备折旧及新医院的费用摊销,略下调全年归母净利润预测。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237.34/268.16/302.22亿元(原为241.70/277.66/317.71亿元),同比增速13.1%/13.0%/12.7%;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40.59/48.30/56.57亿元(2025-2026原为41.35/48.77/57.59亿元),同比增速14.1%/19.0%/17.1%。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消费复苏不达预期、医疗事故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5-08-29
  • 医药日报:Genmab在研ADC新药Rina-S获美国FDA突破性疗法认定

    医药日报:Genmab在研ADC新药Rina-S获美国FDA突破性疗法认定

    化学制药
      报告摘要   市场表现:   2025年8月28日,医药板块涨跌幅-0.20%,跑输沪深300指数1.97pct,涨跌幅居申万31个子行业第27名。各医药子行业中,医疗耗材(+0.75%)、线下药店(+0.52%)、其他生物制品(+0.41%)表现居前,体外诊断(-1.15%)、血液制品(-0.55%)、医药流通(-0.48%)表现居后。个股方面,日涨幅榜前3位分别为福瑞股份(+15.35%)、济民健康(+9.96%)、西藏药业(+9.00%);跌幅榜前3位为南新制药(-9.25%)、美诺华(-8.18%)、博瑞医药(-6.63%)。   行业要闻:   近日,Genmab宣布,美国FDA已授予其在研抗体偶联药物(ADC)Rinatabart Sesutecan(Rina-S)突破性疗法认定,用于治疗在含铂方案及PD-(L)1治疗后仍出现复发或进展的子宫内膜癌(EC)成年患者,该决定主要基于1/2期RAINFOL-01研究的数据。Rina-S(PRO1184)是一种潜在BIC的叶酸受体α(FRα)靶向ADC。目前该药仍在RAINFOL-01试验中作为单药用于晚期EC患者的研究,公司计划在后续开展的3期临床试验中进一步评估其疗效与安全性。   (来源:Genmab,太平洋证券研究院)   公司要闻:   同和药业(300636):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7亿元,同比增长11.88%,归母净利润为0.58亿元,同比下降15.9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0.54亿元,同比下降20.50%。   普蕊斯(301257):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0亿元,同比下降1.08%,归母净利润为0.54亿元,同比下降1.4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0.39亿元,同比下降20.35%。   阳光诺和(688621):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0亿元,同比增长4.87%,归母净利润为1.30亿元,同比下降12.6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20亿元,同比下降16.29%。   华海药业(600521):公司发布公告,子公司普霖斯通向美国FDA申报的盐酸双环胺片的新药简略申请(ANDA)已获得批准,此次获批标志着公司具备了在美国市场销售该药的资格,有利于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5-08-29
  • 北交所信息更新:氨基酸原料药新锐技术升级,全球化布局焕发新动能升

    北交所信息更新:氨基酸原料药新锐技术升级,全球化布局焕发新动能升

    个股研报
      无锡晶海(836547)   2025H1营收2.03亿元(+18.67%),归母净利润3,730.14万元(+34.77%)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2025H1公司实现营收2.03亿元,同比增长18.67%;归母净利润3,730.14万元,同比增长34.77%;扣非归母净利润3,667.51万元,同比增长62.70%。2025上半年公司业绩回升,下游市场回暖,我们看好公司技术升级、产品在医药应用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维持2025年盈利预测,上调2026-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0.73/0.87/1.03(原0.73/0.82/0.98)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94/1.11/1.32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为29.0/24.4/20.6倍,维持“增持”评级。   下游采购需求回升,公司积极扩大海外市场份额   2025H1,公司内销收入同比增长34.01%,2024年国内市场受市场流通领域去库存的影响,销量大幅下滑,2025年制药厂销售提升、原材药的采购相应增加。同时公司依托在氨基酸产品细分市场拥有的市场地位和竞争优势,积极开拓国内外新兴市场,继续扩大市场份额,巩固市场地位;推进产品的欧盟CEP认证、日本MF注册认证工作,提升氨基酸原料药国际市场份额。公司在新加坡设立全资子公司,后期拟在荷兰、美国设立全资公司,进一步完善公司全球市场布局。   技术升级加速,布局合成生物学领域,拓展氨基酸应用空间   2025年公司继续开展了基于组氨酸工程菌发酵生产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研究和组氨酸原料药的质量研究,启动了高纯度精氨酸生产技术研究和产业化研究和高纯度L-谷氨酰胺发酵生产技术研发及产业上化研究,规划了新品类氨基酸的生物制造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的研发项目。近年来,合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为氨基酸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合成生物学通过设计和构建新的生物系统,能够更高效地生产氨基酸,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2025上半年公司获得了无锡市氨基酸绿色生物制造重点实验室的称号,实验室基本完成合成生物学-生物制造研发平台建设,拥有从微生物育种、维养、发酵、检测的完整检验体系。   风险提示: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风险、境外销售风险、行业监管政策变化风险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8-29
  • 艾力斯:营收保持高增长,可持续发展动能强劲

    艾力斯:营收保持高增长,可持续发展动能强劲

    个股研报
      艾力斯(688578)   事件:2025年8月26日,艾力斯披露2025年中报业绩: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23.74亿元,收入同比增长50.57%。上半年净利润10.51亿元,同比增长60.22%,扣非后净利润9.05亿元,同比增长39.92%,盈利能力实现稳步增长。公司的财务状况稳健,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持续完善营销网络和产能建设   持续完善营销网络布局,拥有超1,400人的营销团队,覆盖31个省市及超5,000家医院。营销团队成员具有肿瘤靶向药和创新药领域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产品营销经验及药企从业经历。   强化生产能力建设,保障市场供应需求。2025年7月,艾力斯成功获得了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具的《药品GMP符合性检查告知书》,新增年产1.5亿片甲磺酸伏美替尼固体制剂生产项目已通过药品GMP符合性检查。这意味着新增生产线已满足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许可生产条件,获准正式投入生产,为伏美替尼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进一步提供有力支撑。   针对枸橼酸戈来雷塞片,艾力斯委托第三方公司负责产品的制剂生产。戈来雷塞首批商业化制剂顺利启程,标志着戈来雷塞产品的全国商业化供货正式启动。   此外,RET抑制剂普吉华(普拉替尼胶囊)由境外转移至境内生产的药品上市申请已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预计于2026年起,该产品在中国大陆市场的供应将由进口产品逐渐过渡为国内地产化产品。普吉华从原料药(API)到制剂(DP)的完全本地化生产,这不仅将大幅度提高产品供应链的灵活度与韧性,确保产品稳定供应,更能提高产品可及性,惠及更多RET阳性患者,持续强化普吉华的市场影响力。   国内在研临床项目顺利推进   2025年1月,伏美替尼对比安慰剂辅助治疗携带EGFR非经典突变且接受根治性切除术后伴或不伴辅助化疗的IB-IIIB期NSCLC患者的III期临床试验获得批准。   2025年7月,伏美替尼拟用于“既往经含铂化疗治疗时或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或不耐受含铂化疗,并且经检测确认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20外显子插入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成人患者的治疗”的药品上市许可申请被CDE受理并纳入拟优先审评。   此外,2025年5月,戈来雷塞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用于至少接受过一种系统性治疗的KRAS G12C突变型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的治疗。与此同时,戈来雷塞用于治疗胰腺癌及其他实体瘤的多瘤种研究、与SHP2抑制剂AST24082联合用于KRAS G12C突变的一线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试验正在顺利推进。   艾力斯与ArriVent合作,共同推进2个罕见突变的海外临床   公司与ArriVent合作开发的伏美替尼适用于20外显子插入突变NSCLC一线治疗的全球、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已于2025年一季度完成患者入组工作。   得益于伏美替尼针对PACC突变NSCLC良好的治疗潜力,ArriVent计划开启针对PACC突变NSCLC一线治疗的国际多中心III期注册临床研究,并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完成该临床研究的首例患者入组。这标志着伏美替尼海外第二个III期注册临床研究的开启,为后续伏美替尼造福更多全球患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盈利预测和估值建议: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0.44/60.62/74.54亿元,同比增速为42%/20%/2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45/23.28/28.96亿元,同比增速为36%/20%/24%;EPS分别为4.32/5.17/6.44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为26/22/17倍。考虑到伏美替尼处于快速放量的阶段,我们看好公司产生现金流的能力,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候选药物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相关技术迭代的风险;第三方合作的风险;核心人才流失的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5-08-29
  •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主营业务稳健,股权投资创新药打造新增长曲线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主营业务稳健,股权投资创新药打造新增长曲线

    个股研报
      西藏药业(600211)   事件   西藏药业股份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6.51亿元,同比增长2.23%;实现归母净利润5.67亿元,同比减少8.96%;扣非归母净利润5.43亿元,同比增长3.69%;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6.00亿元,同比增长0.93%。   投资要点   主营业务稳健,新产能扩建顺利完成   2025年公司实现营收16.51亿元,同比下降2.23%,其中主营产品新活素销售417万支,销售收入14.56亿元,占比88.36%,同比增长0.41%;其余产品本期销售收入1.92亿元,占比11.64%,同比增长18.83%。为满足市场需求,公司开展新活素生产线的扩建工作。2025年上半年,新活素冻干生产线(冻干车间B线)获得《药品补充申请批准通知书》,可以正式投入生产,新活素年产能将达到1500万支。   重视投资者回报,持续开展高比例现金分红   公司积极实施持续稳定的现金分红措施,2024年半年度、第三季度及年度分别进行了现金分红,合计分红约6.31亿元,占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60%。2025年半年度,公司拟以实施利润分配方案之股权登记日可参与分配的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8.81元(含税),占本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的比例为50.05%。   股权投资创新药公司打造新增长曲线   2025年8月27日,公司发布公告,拟通过全资子公司对Accuredit Therapeutics Limited进行股权投资6000万美元,持有其40.82%的股权;公司大股东康哲药业下属公司投资1500万美元,持有其10.20%的股权。AccureditTherapeutics Limited核心资产为锐正基因(苏州)。锐正基因是中国第一个基于LNP的体内基因编辑产品进入IIT研究、并基于LNP的体内基因编辑在美国获得FDA临床许可的公司。其在研产品包括针对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ATTR)的产品ART001、针对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ART002(PCSK9靶点)等。其中进展最快的药物ART001已于2024年先后在中美获得临床许可,目前在中国开展I/IIa期临床。2025年3月和5月,ART001分别获得美国FDA孤儿药认定和再生医学先进疗法认定。   盈利预测   我们预测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29.23、31.57、34.6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93、9.67、10.66亿元,EPS分别为2.77、3.00、3.31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7.6、16.3、14.8倍。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销售推广不及预期;产品竞争加剧;研发进展不及预期;行业政策、集采等不确定性风险。
    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5页
    2025-08-29
  • 1H25业绩承压,3Q25收入有望如期恢复增长

    1H25业绩承压,3Q25收入有望如期恢复增长

    个股研报
      迈瑞医疗(300760)   公司1H25业绩虽明显承压,但我们认为市场对公司2Q25业绩表现疲软以及3Q25起复苏已有较清晰的预期。公司初步测算3Q25收入将实现同比正增长,随着国内设备更新项目招标复苏后逐渐转化为收入,4Q25收入增速或可进一步提高。考虑到2025年的设备招标项目有相当一部分将在2026年发货并确认收入,叠加今年低基数影响,预计公司2026年收入及净利增长提速将更为明显。维持“买入”评级及目标价人民币300元。   1H25业绩承压,国内业务表现疲软:1H25收入人民币167亿元(同比-18%),扣非归母净利润49亿元(同比-33%)。   (i)分地区看:1)国内收入同比-33%,主因2024年设备招标疲软一直持续到11月,虽然自去年12月以来招标情况持续改善,但由于竞争激烈使得公开招标至发货时间延长(约为6个月),导致设备招投标未能反映在1H25收入中;2)国际收入同比+5%(占公司收入比例提升至50%),延续了1Q25相对平缓的增长(一定程度上受到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其中发展中国家增长约6+%,欧美市场增长约4+%。   (ii)分产线看:1)IVD收入同比-16%,主要受到试剂集采降价以及DRG/DIP政策推进导致部分检测项目检测量降低影响,国内IVD行业出现量价齐跌的趋势(国内终端价降幅约20%),国际业务则相对稳健,同比增长12%;2)因医疗设备更新招标复苏仍未反映在1H25收入中,医学影像/生命信息与支持收入同比-23%(其中国际+6%)/同比-32%(其中国际+13%)。   国内业务复苏叠加海外业务提速,3Q25有望迎来业绩拐点。3Q25虽仍未结束,但公司经初步测算,3Q25收入将实现同比正增长。国内业务方面,我们预计随着国内设备更新招标复苏逐渐转化为收入,4Q25的增速或可进一步提高。考虑到2025年的设备招标项目有相当一部分将在2026年发货并确认收入,叠加今年低基数影响,公司2026年收入及净利增长有望明显提速。国际业务方面,预计海外收入全年仍可实现双位数增长,其中2H25IVD收入增长有望进一步提速(1H25IVD海外收入:+12%YoY)。   维持“买入”评级及目标价人民币300元。公司业绩虽自2H25起有望实现复苏且去年同期基数较低,但我们预期2025年全年归母净利仍将同比下滑,2026年收入及净利增长有望则在今年低基数下明显提速。维持“买入”评级及目标价人民币300元,对应25x2026EPE,与过去3年PE均值持平。   投资风险:设备更新利好小于预期,集采政策风险、行业整顿影响持续、医疗新基建放缓、地缘政治影响。
    浦银国际证券有限公司
    7页
    2025-08-29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5H1营收净利双增长,HIV治疗+预防全面布局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5H1营收净利双增长,HIV治疗+预防全面布局

    个股研报
      艾迪药业(688488)   2025H1营收净利双增长,HIV治疗+预防全面布局,维持“买入”评级   2025H1公司收入3.62亿元(同比+100.19%,以下均为同比口径);归母净利润0.09亿元(+120.23%),同比实现扭亏为盈;扣非归母净利润-0.05亿元(+90.41%)。2025H1公司毛利率65.58%(+16.83pct);净利率7.31%(+32.40pct)。2025H1公司销售费用率34.32%(+2.47pct);管理费用率12.19%(-12.97pct);研发费用率11.48%(-14.20pct)。分业务来看,2025H1公司人源蛋白粗品收入1.49亿元;凭借艾诺韦林片和艾诺米替片两款1类创新药纳入医保的优势,HIV新药收入1.29亿元(+58.49%);普药收入0.34亿元;南大药业实现收入1.71亿元,净利润0.38亿元。我们看好公司HIV新药快速放量,维持2025-2027年营收预测为7.37、10.37、12.37亿元,归母净利润预测为-0.02、0.44、0.88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S为10.2、7.2、6.1倍,维持“买入”评级。   管线布局全面提速,携手南大药业共筑研发高地   多元管线布局全面提速:公司构建完整HIV研发管线,治疗领域,整合酶抑制剂ACC017片已完成Ⅰb/Ⅱa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初治HIV感染的参研者经ACC017片(40mg)单药治疗10天,病毒载量较基线平均下降2.34Log10拷贝/mL;联合核苷骨干药物(FTC/TAF,200/25mg)继续治疗18天,超过90%的参研者实现病毒学完全抑制(HIV-RNA<50拷贝/mL);所有剂量组在经ACC017片单药治疗10天后继续联合核苷骨干药物治疗18天,100%的参研者HIV-RNA均<200拷贝/mL,以其为核心的的三联复方制剂已提交IND申请并获受理。在HIV预防领域,公司已于2024年11月和2025年1月分别完成两个长效暴露前预防药物新分子的专利优先权申请,并均获受理。携手南大药业共筑研发高地:2025年3月公司与南大药业合作的AD108注射液获IND批准;2025年7月,共同推进的高分子量尿激酶原料药及制剂(ADB116)项目也获得IND受理。我们看好公司HIV新药持续放量,“HIV治疗+预防”全布局有望抬升公司估值。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化、HIV新药销售不达预期及竞争格局变动的风险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8-29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耐热玻璃盈利扩张,关注中硼硅模制瓶放量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耐热玻璃盈利扩张,关注中硼硅模制瓶放量

    个股研报
      力诺药包(301188)   耐热玻璃盈利扩张,关注中硼硅模制瓶放量。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发布2025年中报,2025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9亿元,同比-11.1%,归母净利润4096.7万元,同比-20.1%,扣非归母净利润2894.1万元,同比-37.31%。2025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亿元,环比-19.3%,归母净利润44.4万元,环比-98.9%,扣非归母净利润-813.4万元,环比-121.9%。考虑公司经营业务发展情况,我们适当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09/1.70/2.22亿元(2025-2027前值为1.43/2.10/2.69亿元),同比+65.6%/+55.7%/+30.5%;EPS分别为0.46/0.71/0.93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41.7/26.8/20.6倍。随着公司中硼硅模制瓶项目产能逐步释放,公司药用玻璃有望加速放量,业绩增量可期。维持“买入”评级。   耐热玻璃盈利扩张对冲药用玻璃量下滑影响   分产品看,公司2025H1耐热玻璃产品/药用玻璃(含电光源玻璃)产品分别实现收入2.84/2.03亿元,同比分别-0.3%/-20.5%,收入占比分别为57.0%/40.7%,同比分别+6.2pct/-4.8pct。毛利分别为6351.5/4053.6万元,同比分别+29.8%/-34.2%,毛利率分别为22.3%/20.0%,同比分别+5.2pct/-4.2pct。公司综合毛利率21.5%,同比+1.2pct;公司2025H1净利率8.2%,同比-0.9pct。   中硼硅模制品产能提速,海内外市场布局提振成长动能   产能提升:2025年2月27日公司“轻量药用模制玻璃瓶(Ⅰ类)产业化项目”的首台窑炉正式点火,中硼硅模制瓶产能立即落地,中硼硅模制瓶与管制瓶产能同步提升,以满足下游对高品质药用包装材料的需求增长,进一步扩大公司在药用包装领域的市场份额。海内外市场布局:2025年3月公司与巴西知名药企SANTISA签署合作投资协议,海外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同时,公司在国内已与华润双鹤、齐鲁制药等大型药企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凭借完善的客户渠道资源使得公司具备了一定竞争优势。成本控制:公司持续推进生产线智能化、自动化,通过加强技术研发投入,以技术创新来降低生产成本。根据可研报告的测算投产的全电智能药用玻璃生产线项目使得自产低硼硅玻璃管每吨可节约费用146.98元,年可节约费用117.90万元,为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风险提示:新点火产能效益不及预期,原材料成本上涨超预期,海外需求复苏不及预期。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8-29
  • 业绩短期承压,出口与新兴品类展现韧性

    业绩短期承压,出口与新兴品类展现韧性

    个股研报
      山东药玻(600529)   投资要点   事件:2025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3.7亿元(-8.2%);归母净利润3.7亿元(-21.9%);扣非归母净利润3.6亿元(-22%)。   下游需求阶段性承压,出口业务与新兴品类展现韧性。2025年上半年公司业绩出现波动,主要系国内医药行业下游需求不足,传统制药企业受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政策影响,用药量减少,导致对上游药包材的需求下降。核心产品中硼硅模制瓶销量下滑较为明显。尽管国内市场面临压力,但公司出口业务保持增长,主要得益于模制瓶(注射类)、日化食品瓶等在国际市场的份额提升。   产品结构变化影响毛利率,成本管控成效显现。2025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31.63%,同比略有下降。费用方面,管理费用因计提激励基金及新项目转固折旧增加而有所上升,同比增长21.02%。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3.22%。市场需求疲软,公司窑炉连续生产导致库存增加,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增加,资产减值损失达4884万元。公司持续推进智能化升级,如日化瓶自动装盒、装箱及码垛项目,减少人力依赖并提升效率。在技术研发方面,已获得4项国家专利授权(其中3项为发明专利),累计拥有40项发明专利,并参与2025版中国药典12种通则的起草工作,进一步强化行业标准话语权。   在建项目稳步推进,自动化升级与新产能为长远发展蓄力。公司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一级耐水药用玻璃瓶项目产能已在2025年上半年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有效满足了市场需求。年产5.6亿只预灌封注射器扩产改造项目中,除一条进口清洗硅化包装线外,其余设备均已到位并陆续进入调试验收阶段,预计年底可达5-6亿支的产能规模。此外,公司投资建设的拥有3.3万个库位的高档轻量玻璃瓶自动化立体库已投用,并通过连廊与车间无缝对接,实现了与公司ERP系统的数据互通和仓储物流的智能化升级,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7.3亿元、8.4亿元、8.9亿元,对应PE分别为20、18、17倍,建议保持关注。   风险提示:费用管控不及预期、核心品种销售不及预期、海外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等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5-08-29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