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92558)

  • 新冠小分子口服药跟踪—阿兹夫定情况跟踪:临床III期数据待公示,新冠适应症上市申请推进中

    新冠小分子口服药跟踪—阿兹夫定情况跟踪:临床III期数据待公示,新冠适应症上市申请推进中

    生物制品
      6月30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上市药品信息”公示了真实生物阿兹夫定片的申请上市技术审评报告及说明书。NMPA官网信息显示阿兹夫定对《药品生产许可证》进行了变更,其生产厂家变更为河南真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协和药厂有限公司两家,表明真实生物可委托其他药企生产阿兹夫定,而自身也已具备自行生产阿兹夫定的资质。   核心内容:   真实生物阿兹夫定HIV适应症获批,可能掀动市场对新冠适应症上市的关注。国家药监局CDE在6月底公示了阿兹夫定片以HIV为适应症的申请上市技术审评报告和说明书,可能引发市场对于阿兹夫定以新型冠状病毒为适应症的获批的进一步关注。目前真实生物已经向NMPA递交了阿兹夫定的新药上市申请(NDA),目前正处于审评审批阶段,公司表示正争取尽快推进阿兹夫定作为治疗新冠肺炎药物上市。   阿兹夫定为国内新冠小分子药物进展较快的药物之一。国内外药企争相推动新冠小分子口服药研发和商业化进程,国外仍以辉瑞Paxlovid为首要推广药物,国内来看主要以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君实生物的VV116、开拓药业的普克鲁胺进展较快。近期公布的临床结果显示阿兹夫定具备较为显著的抗新冠病毒活性,对患者展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明显缩短病人的核酸转阴时间、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目前阿兹夫定在中国、俄罗斯、巴西开展的针对中重度新冠患者的III期临床试验已完成,预计于近期公布临床数据。   阿兹夫定生产开始布局,相关企业或将获益。真实生物已经先后与新华制药、华润双鹤、奥翔药业签订了针对阿兹夫定的委托生产协议,目的是为获批上市后的商业化生产做足准备,产品研发、产品生产以及市场推广布局已经开始铺开。此外,北京协和药厂和真实生物系阿兹夫定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登记的生产厂家,真实生物拥有阿兹夫定的自主知识产权。   投资建议:   国内在研的新冠小分子药物均还未获批,阿兹夫定作为研发进展较快的新冠口服药之一,值得关注。建议关注与真实生物展开生产合作的新华制药、华润双鹤、奥翔药业、拓新药业。   评级主要面临的风险提示:   获批上市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医改政策波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上游原材料涨价风险。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2-07-08
  • 国信化工·含氟制冷剂及氟化液行业分析框架

    国信化工·含氟制冷剂及氟化液行业分析框架

    化学制品
      投资建议:   氟化工是我国具有特色资源的优势产业, 近年来我国氟化工基础及通用产品产量占全球的55%以上, 年产值超过600亿元, 产业年增速在15%以上。 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持续改善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迅猛发展, 氟化工产品以其独特的性能, 在各应用领域和市场空间持续拓展应用。 其中, 三代氟制冷剂方面, 配额管理将在立法层面落地,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 行业竞争格局趋向集中, 而下游需求恢复平稳增长, 三代制冷剂有望迎来景气反转的拐点; 氟化冷却液方面, 浸没液冷技术的发展驱动数据中心产业进行“液冷时代” 革命, 氟化冷却液性能优异, 目前仍处于初步培育期, 市场蓝海前景广阔。 此外, 伴随未来几年在高性能、 高附加值氟产品等应用领域的不断深入, 我国氟化工产业快速发展的势头有望延续。 我们看好产业链完整、 基础设施配套齐全、 规模领先以及工艺技术先进的氟化工龙头企业: 巨化股份、 三美股份、 东岳集团、 永和股份、 昊华科技及上游萤石资源巨头金石资源等公司。   核心观点:   1) 含氟制冷剂: 2020年以来, 受NCP疫情、 全球经济衰退、 行业周期下行探底叠加影响, 氟制冷剂企业生产经营遭受冲击。 在此背景下, 二代氟制冷剂(R22、 R142b) 、 发泡剂(R141b) 等供给端由于受到配额管理的约束, 价格仍然保持相对坚挺; 第三代氟制冷剂产品受到由《蒙特利尔议定书》 基加利修正案引发的配额争夺预期影响, 正处于行业竞争激烈阶段, 其价格及价差则均已进入底部区间, 企业经营业绩已探底。 值得一提的是, 2021年Q4, 在能耗双控政策的影响下, 原材料阶段性供应受阻直接大幅推涨了制冷剂价格, 制冷剂价差及盈利水平明显修复。 而后续由于前期供给影响逐步解除, 行业仍然处于竞争态势, 目前制冷剂价格及价差已自2021Q4的高点持续回落。 待2022年三代制冷剂激烈的配额抢占窗口期结束后, 我们看好三代制冷剂市场供需将逐步回归平衡。 我们对我国市场中存在的第二代、 第三代制冷剂的格局进行了供需平衡表测算: 2020-2021年, 我国制冷剂市场的过剩量分别为18.0、 20.5万吨;测算出2022-2025年, 我国制冷剂过剩量分别为18.7、 11.3、 7.8、 -1.3万吨。 未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 配额管理将在立法层面落地、 行业竞争格局趋向集中, 而下游需求恢复平稳增长, 我们看好三代制冷剂有望迎来景气反转的拐点, 三代制冷剂龙头厂商将迎来经营业绩的修复及复苏。   2) 氟化冷却液: 数据中心被列入国家“新型基础设施” 的范畴, 在新基建、 “东数西算” 工程等政策东风下, 发展提速。 制冷系统对数据中心PUE权重最大, 为解决绿色低碳冷却及通风等续关键挑战、 大规模部署并使用模块化数据中心, 采用的解决方案包括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液体冷却技术以及可持续的自然冷却技术。 根据赛迪顾问测算, 到2025年,液冷数据中心( 保守) 市场规模1283.2亿元, 其中浸没市场占526.1亿元。 液冷服务器的大时代还处于培育期, 据“大话IDC” 测算, 液冷服务器迈入规模应用的时间是2026~2027年。 从性能上看, 氟化冷却液是目前较适合用于数据中心液冷系统的冷却液。 浸没式液冷数据中心的加速扩张有望同步带动冷却液(尤其是氟化液) 的需求。 目前,巨化股份公司已突破国外技术垄断, 自主开发出系列电子氟化液产品(氢氟醚D系列和全氟聚醚JHT系列) , 正在实施的冷却液项目为5000吨/年巨芯冷却液(一期1000吨/年) ,产品适用于大数据中心换热所需的冷却介质及尖端产业、 电子流体, 计划于2022Q3投运。 长期来看, 氟化液液体冷却等“绿色计算” 技术的需求增速与渗透率有望逐步提升。与市场差异之处:   市场普遍认为氟制冷剂行业盈利水平较低, 实际上目前三代制冷剂仍处于2020-2022年窗口期的配额抢占阶段, 行业产能大幅扩张造成了市场价格的疲弱。 我们认为至暗时刻已过, 目前三代制冷剂产品价格与价差均处于底部水平, 部分企业持续面临亏损风险, 价格进一步下探的空间有限。 待窗口期结束后市场格局趋于集中, 行业盈利水平恢复常态,各制冷剂巨头企业经营业绩将迎来较大幅度复苏。 伴随下游需求持续稳步增长而供给端只减不增(受国际公约及环保政策约束) , 未来行业格局有望迎来供需错配, 推动三代制冷剂产品步入高景气周期。   风险提示: 制冷需求不及预期; 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化工安全生产风险等。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7页
    2022-07-08
  • 化妆品与日化行业研究:Q2线上护肤有所回暖,优质国货品牌势起

    化妆品与日化行业研究:Q2线上护肤有所回暖,优质国货品牌势起

    化学制品
      投资建议   从电商跟踪数据来看,“618” 大促催化下 Q2 线上护肤大盘有所回暖,优质国货龙头品牌增长靓丽,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品牌商建议关注运营/产品力/营销等综合能力突出的头部优质美妆公司, 如贝泰妮/珀莱雅/鲁商发展等; 原料商继续推荐提价顺利&产能持续释放&Q2 业绩望快速增长的防晒剂龙头科思股份; 生产商建议关注 Q3 疫后修复望出现业绩拐点的嘉亨家化。6 月及 Q2 电商数据跟踪   大盘: Q2 抖音+淘系护肤低个位数增长、增速环比 Q1 略有提升, 彩妆受疫情影响较大、双位数下降。 2Q22 抖音+淘系护肤大盘销售额 665 亿元、同增 4.3%( Q1 增速为 3.9%),其中 4 月同增 1.6%/5-6 月同增 5.1%;彩妆销售额 206 亿元、同降 14%,其中 4 月同降 23.8%/5-6月同降 10%。   淘系: 1)护肤: Q2 护肤降幅环比 Q1 略有收窄、 品牌表现分化,集中度提升趋势明显。 2Q22 淘系(天猫+淘宝)护肤销售额 525 亿元、同降 11%( Q1 同降 12%); Q2 国货品牌占据前二十榜单 4 席,珀莱雅/薇诺娜分别位列第 5、第 6。 市占率来看, 22Q2 淘系护肤 CR5/CR10/CR20 分别为14.4% 、 22.3% 、 31.3% , 同 比 提 升 1.9/3.5/3.8PCT , 环 比 Q1 提 升2.9/3.5/3.6PCT。 2)彩妆: 2Q22 淘系彩妆销售额 165 亿元、同降 26%、降幅环比 Q1 扩大,其中 4 月同降 35%/5-6 月同降 22.9%; Q2 国货品牌占据前二十榜单 5 席,花西子/珂拉琪/完美日记分别位列第 2、第 8、第 12。增速来看, TOP20 品牌 Q2 销售额增速整体承压、量降价升,主要受疫情影响、出门场景减少导致彩妆需求疲软。   抖音: 低基数下实现快速增长,渠道红利仍在、地位愈发重要。 2Q22 护肤TOP300 品牌销售额 140 亿元、同增 181%、占淘系的 26.7%(同比提升18.5PCT、较 Q1 提升 1.5PCT),彩妆 TOP300 品牌销售额 41 亿元、同增180%、占淘系的 24.6%(同比提升 17.9PCT、较 Q1 提升 6.2PCT),加速分流。 国际品牌“后来居上”, Q2 护肤 TOP10 榜单占据 7 席,国货新锐品牌/抖品牌仍占据彩妆榜单主导地位。    重点公司跟踪: 1)贝泰妮: 薇诺娜 Q2 淘系+抖音 GMV 同增 42%,其中淘系同增 28%(增速较 Q1 放缓)、抖音同增 283%(增速较 Q1 提升)。 2)珀莱雅: 主品牌&彩棠 Q2 淘系+抖音 GMV 同增 83%、增速较 Q1 的 58%提升,其中淘系同增 75%、抖音同增 112%。珀莱雅 Q2 淘系+抖音 GMV 同增74%、增速较 Q1 提升,其中淘系同增 73.4%(增速较 Q1 提升)、抖音同增75%(高基数下依然实现快速增长 );彩棠 Q2 淘系+抖音 GMV 同增181%,其中淘系同增 93%、抖音同增 882%。 3)华熙生物: 润百颜&肌活&米蓓尔&夸迪 Q2 淘系+抖音合计 GMV 同增 66%、增速较 Q1 略有提升,其中淘系同增 18%、抖音同增 471%,抖音保持快速增长。分品牌看,润百颜/肌活/米蓓尔/夸迪 Q2 淘系+抖音 GMV 分别同增 4%/208%/77%/96%。   4)鲁商发展: 瑷尔博士 Q2 淘系+抖音 GMV 同增 62%,其中淘系同增39%、抖音同增 273%,淘系增速较 Q1 提升、抖音保持快速增长。颐莲 Q2淘系+抖音 GMV 同增 38%、整体增速较 Q1 放缓,其中淘系同增 9%、抖音同增 184%。   风险提示   营销/渠道/新品发展不及预期, 生产/代运营商大客户流失,数据跟踪误差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9页
    2022-07-08
  • 医药生物行业:瓣膜器械百花齐放,国产领跑下市场可期

    医药生物行业:瓣膜器械百花齐放,国产领跑下市场可期

    医药商业
      报告摘要   主动脉瓣疾病:主动脉瓣疾病主要包括主动脉瓣狭窄(AS)及主动脉瓣返流(AR)。2018年主动脉瓣疾病全球患者4530万,预期于2025年升至5190万。目前主要治疗方式为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外科主动脉瓣置换(SAVR)、球囊扩张术及药物治疗。   肺动脉瓣疾病:肺动脉瓣疾病主要包括肺动脉瓣返流及肺动脉瓣狭窄。ToF是一种综合性心脏缺陷,包括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主动脉骑跨及右心室肥大。目前其治疗方式中,TAP治疗方式占所有ToF手术治疗的80%。   二尖瓣疾病:二尖瓣疾病主要包括二尖瓣返流(MR)、二尖瓣狭窄及二尖瓣脱垂。全球MR的患病人数预期将进一步增加,到2030年全球将有122.0百万患者。MR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外科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介入治疗较药物治疗更有效,较传统外科手术更安全。   三尖瓣疾病:三尖瓣疾病主要包括三尖瓣返流(TR)及三尖瓣狭窄。2018年全球中度至重度MR患者人数达48.6百万人,预期2025年达55.9百万人。TR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传统外科三尖瓣介入及经导管三尖瓣介入(TTVR)。   瓣膜性心脏病介入市场:主要包括TAV、TPV、TMV、TTV四大市场。其中,2020年全球TAV市场规模约52亿美元,预计2030年达160亿美元;2018年全球TPV市场规模约2亿美元,预计2025年达到5.6亿美元;2020年全球TMV市场规模约7亿美元,预计2030年达到71亿美元;2020年全球TTV市场规模约2.1百万美元,预计2030年达到114亿美元。   爱德华生命科学:爱德华的产品线分为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经导管二尖瓣和三尖瓣治疗、外科心脏瓣膜治疗和重症监护四个领域。2021财年爱德华销售额为52.33亿美元,同比增长19.3%,TAVR贡献主要营收。2022年第一季度,爱德华销售额为13.41亿美元,同比增长10.2%。   启明医疗:国内心脏瓣膜介入先行者。公司2021年营收4.16亿元,收入主要来源于VenusA-Valve/VenusA-Plus的销售,占比97.4%,预期未来持续放量;TriGUARD3产品营收提升至2.3%,主要系公司加大海外市场开拓。   心通医疗:旗下的产品主要包括三款自主研发的商业化产品VitaFlow、VitaFlowLiberty及AlwidePlus。2021年营业收入2.01亿元,同比增长93.2%,主要系VitaFlow的市场认可度提高及VitaFlowLiberty商业化所致。   捍宇医疗: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国内TMVR市场,核心产品ValveClamp有望成为国内首款即将商业化国产TMVR器械,目前暂时没有产品上市。
    莫尼塔投资
    21页
    2022-07-08
  • 化工:拥抱景气复苏品种,把握国产替代机遇

    化工:拥抱景气复苏品种,把握国产替代机遇

    化学原料
      投资要点   行业核心观点   2022年上半年,俄乌冲突和疫情反复对化工行业的影响在2022年一季度业绩中已经体现。从一季报来看,化工行业利润向产业链上游移动,中下游业绩下跌的核心因素是原材料的持续高位和下游需求的疲软。自2020年7月以来,化工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化工行业相对来说是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在环保,能耗双控等政策的影响下,化工行业准入门槛越来越高;供给端,预计产能扩张将受到严格控制,头部企业或具备扩充产能的能力和条件;需求端:化工行业应用领域广泛,与国民经济(衣食住行)密切相关,需求端预计与GDP增速同步。因此,我们认为整体化工板块在2022年下半年仍有望维持高景气,给予“增持”评级。   我们建议从以下三个维度寻找投资方向:价格(景气底部反转或高景气延续)、量(产能扩张)、差异化竞争优势(高壁垒新材料)。   景气底部反转叠加产能扩张方向建议关注轮胎   行业   轮胎行业基本面拐点已现。1、海运费持续下行,之前轮胎出口受制于海运费高企,一柜难求的情况得到缓解,出口边际向好。2、原材料价格拐点已现。轮胎原材料占轮胎成本的70%左右,其中天然橡胶,合成橡胶和炭黑占原材料总成本60%以上,截止当前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炭黑月环比下降,毛利率预计得到修复。3、国内汽车消费预期逐步回升。全国各地纷纷出台支持汽车消费的相关政策,随着汽车促消费政策的落地及疫情的逐步缓解,国内轮胎行业配套需求有望得到快速回升。推荐关注:玲珑轮胎,赛轮轮胎   高景气延续方向建议关注农化,纯碱   农化:粮食安全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的关注,叠加2022年俄乌两大农产品出口大国爆发冲突,加剧了全球粮食短缺危机,进而助推农作物价格再度走高。农作物价格走高也预示了农化行业有望在2022年下半年维持较高景气度。因此我们将继续看好具有规模优势和成本优势的化肥头部企业业绩表现。推荐关注:盐湖股份   纯碱:目前供应端,在产企业基本维持高位运行,后市提产空间有限,且企业库存持续下降,供应面对价格形成支撑。需求端,平板玻璃行情有望随着出货量提振转好,刚需稳定,且后续冷修计划较少,整体采购刚需较稳;另外光伏玻璃产线点火等计划实施,或将增加重碱需求。综合来看,预计纯碱行业仍将维持高景气。推荐关注:远兴能源   高壁垒新材料方向建议关注芳纶,PVA   芳纶:芳纶具有独特的高强度、高模量、热稳定性、低密度、耐磨性好等特征,由于其具有的独特性质以及特殊化学成分使得它与普通商业化的人造纤维有很大区别,技术壁垒极高。目前芳纶的定价权掌握在杜邦,帝人等行业巨头手里,近年来国内泰和新材不断攻克技术难关,实现了芳纶的量产。我们看好芳纶国产替代的进程。推荐关注:泰和新材   PVA:在能耗双控的大背景下,PVA供需格局维持紧平衡,未来基本无新增产能投放,PVA价格有望维持高位,我们看好PVA行业景气度上行。推荐关注:皖维高新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料价格或大幅波动,环保政策大幅变动,推荐关注标的业绩不及预期等风险。
    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8页
    2022-07-08
  • 股权激励方案落地,彰显公司发展决心

    股权激励方案落地,彰显公司发展决心

    个股研报
      华康医疗(301235)   事件   2022年6月7日,公司发布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本次激励计划拟向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总量合计600万股,约占本次激励计划公告时公司总股本10560万股的5.68%。   点评   股权激励方案首次出台,业绩信心彰显   激励计划拟授予的激励对象合计222人,包括公司任职的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员工,授予价格为21.69元/股。本次激励计划的考核年度为2023-2024年两个会计年度,以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为基数,2023年及2024年考核指标复合增长率目标增速均为45%,考核指标触发复合增长率均为40%。股权激励方案首次出台,彰显公司业绩信心,为公司注入发展经营活力。   疫情下院感防控需求提升,多政策助力医疗新基建   全国疫情多点频发大背景下,医疗机构对院感防控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建设标准也在不断趋高趋严。同时,为进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准备,国家及各部委加大力度推动医疗基础建设和医疗资源配置,公共卫生补短板市场需求增加。期间,《“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千县工程》等相关政策相继出台,新建医院、应急改造项目、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医院传染病大楼等医疗基础建设改造项目不断落地,公司有望持续受益于后疫情时代的医疗净化系统刚需市场。   中标项目质量提升,区域拓展投入加强   截至2022Q1公司在手订单金额为13.39亿元,2022Q2公司陆续承接了深圳市新华医院项目净化与医疗工艺等设备采购及安装工程、泰和县人民医院新院建设等EPC医疗专项项目,中标金额分别高达10060.84万元和9797.60万元。公司的医疗专项EPC的业务模式已在多地得以验证,经营模式或将成为公司业务的主要增长点。2022年公司在全国范围内陆续建立“区域联合营运中心”即营销与运维服务中心,提升全国各地市场营销、售后运维的区域中心地位,市场开拓增量可期。   盈利预测与评级   医疗新基建政策红利释放,各地新建医院和存量医院改造市场订单需求不断。同时,公司订单获取能力加强,区域拓展投入力度加大。我们预计公司22-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57/23.73/33.98亿,对应增速分别为69.26%/62.89%/43.20%,净利润分别为1.43/2.37/3.59亿,对应增速分别75.16%/66.38%/51.46%,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①市场竞争加剧风险;②新客户开拓波动风险;③经营活动现金流风险;④疫情反复导致施工进度延期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2-07-08
  • 医药生物2022年中期投资策略:疫后需求加速释放,重点关注特效药产业链及消费医疗

    医药生物2022年中期投资策略:疫后需求加速释放,重点关注特效药产业链及消费医疗

    医药商业
      行业估值已经触底,受疫情及基数影响领域业绩有望加速修复。目前,医药生物板块PE为25.8倍,分位数达到10年的3.5%;二级子板块估值均处于历史中低位,绝大部分已接近底部。2022年Ql,行业上市公司整体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4.6%、27.7%。子行业结构性分化,疫情防治相关领域业绩领涨,营收增速前三的为医疗器械(+56.0%)、医疗服务(+44.8%)、生物制品(+25.9%);非相关领域受疫情及同期高基数影响增速表现较差。据2020年经验来看,下半年诊疗人次有望快速恢复,非疫情相关企业业绩或快速修复。   我国疫情防控措施持续优化,国产新冠药或年内上市补齐防控重要一环。病毒不断变异,疫情反复:海外疫情又有抬升之势:得益于我国防疫策略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国内本轮疫情整体呈下降态势。我国防控措施持续完善:清零一动态清零一科学精准+动态清零;6月底,密接、入境人员隔离管控时间调为“7+3”,行程卡取消“星号”标记。新冠药是疫情防控不可或缺的一环,多款国产新冠特效药已进入临床中后期阶段,有望年内获批。   医改全方位推动供给侧改革,今年以来政策密集助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医改政策频频落地,持续推动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我国重要政策频发,持续助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涉及医药工业、医疗机构、康养、中医药、青少年近视防治等方面。医保控费方面:医保局腾笼换鸟打出“集采+谈判”组合拳,药价平均降幅趋于稳定。国产药械企业有望受益于集采持续提升市场份额,并转向以品质和价格优势为导向。   CXO:高景气依旧,估值处于历史地位   CXO:全球研发创新支撑长期增长,新冠订单贡献短期业绩高增。CXO业务覆盖药物研发生产全流程,有效提高药物研发效率并降低成本。物美价廉+一体化等多重优势的中国CXO全球竞争力持续提升,承接大量海外转移订单。与此同时,国内迎来创新药黄金时代,CXO助力本土药企转型升级。2021年及2022年Q1,CXO企业业绩普遍高增,存货金额、人员扩张、固定资产及建设的同比增速均保持较快增长,验证行业高景气度依旧。其中,药明康德、凯莱英、博腾三家头部CDMO公司获得辉瑞Paxlovid供应链重磅订单,业绩增速进一步得到提升,行业领先地位进一步凸显及稳固。目前,CXO企业估值处于历史低位,进入适配区间,现在布局意义重大。   消费医疗:黄金时代已至,短期关注防控优化、需求释放   专科医院:在消费升级叠加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医疗服务需求仍在持续扩大。现有公立医疗体系难以满足我国日益增长、升级的多元化医疗服务需求,差异互补的民营医疗服务机构正在密集鼓励社会办医的系列政策中崛起。专科医疗服务具备多重优势,有望量价齐升空间广阔。   医美:多因素驱动医美合规市场快速增长,轻医美凭借风险低、恢复周期快等优势具备天然复购率,贡献医美市场主要增速。相较于韩、美、日等相对成熟的医美市场,我国医美渗透率仍有数倍提升空间,成长空间广阔。   投资建议:医药作为兼具刚需性、消费型与成长性的行业,基于当前板块估值处于历史较低位,伴随政策密集助力及国产新冠药研发上市推进,行业恢复可期。重点方向如下:1)新冠特效药将补齐疫情防控重要一环,相关产业链:辉瑞新冠药供应链企业如药明康德、凯莱英;国产新冠小分子口服药及其产业链同和药业;2)消费医疗需求复苏:本轮疫情解封后,前期受压制的医疗服务需求将实现快速复苏,下半年主线明确,建议关注眼科龙头爱尔眼科,医美企业华熙生物、爱美客、昊海生科。   风险提示:新冠病毒变异带来疫情反复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集采降价超预期风险。
    万和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8页
    2022-07-08
  • 实控人增持彰显信心,重磅产品后劲可期

    实控人增持彰显信心,重磅产品后劲可期

    个股研报
      神州细胞(688520)   事件   2022年7月6日,公司发布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总经理谢良志博士及控股股东拉萨爱力克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计划自2022年6月21日起12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合计增持金额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且不超过人民币1亿元。截至公告日,已经以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增持股份564,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13%,合计增持金额为人民币2999.56万元。   点评   实控人增持彰显发展信心。公司实控人谢良志博士主动增持,展现其对公司价值的认可和未来持续发展的信心。截至公告日,谢良志博士与其一致行动人已合计持有公司总股本的70.08%。   重组八因子放量、CD20即将获批、14价HPV和新冠疫苗临床持续推进。   国产独家重组八因子销售放量可期。(1)作为国产首个重组人凝血因子VIII产品安佳因,2021年销售1.3亿元,2022年Q1销售1.558亿元。(2)安佳因的核心优势是:质量及其稳定性、产能和成本。(3)公司已建立高效稳产工程细胞株、无血清无蛋白成分的悬浮流加工艺等高效率和高特异性下游纯化工艺以及4,000升细胞培养规模的生产线。   SCT400(CD20抗体)即将获批。国家药监局已受理该产品的上市申请,并于去年完成现场核查。同类原研产品罗氏美罗华2021年全球销售25.67亿瑞士法郎(约177亿人民币);国内已有信达和复星的2款美罗华的生物类似物上市,复星医药的汉利康2021年销售16.9亿元。   公司自主研发的重组新冠病毒Alpha+Beta变异株S三聚体蛋白疫苗(SCTV01C),在阿联酋已接种灭活苗人群加强免疫临床I/II期研究期中分析取得积极结果,在临床安全性、免疫原性、广谱性方面均取得优异表现;公司在其基础进而开发出4价重组蛋白疫苗SCTV01E,其抗原成分增加了最新流行的德尔塔和奥密克戎变异株的重组S三聚体蛋白抗原。14价HPV疫苗在国内临床推进,将获提速;覆盖WHO公布的全部12个高危致癌HPV病毒型和2个最主要导致尖锐湿疣的HPV病毒型,上市后有望为我国适龄女性提供覆盖率最高的HPV疫苗。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3/24年营收7.68/15.23/28.32亿元,归母净利润-6.10/-0.67/5.00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   研发进展以及商业化进程不达预期、定增发行失败以及限售股解禁等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7-07
  • 2022年中国锂盐行业概览

    2022年中国锂盐行业概览

    化学原料
      01   根据USGS数据,全球范围内锂资源总量约为8900万吨,中国是锂资源大国,2020年锂资源储量达到了510万吨,排名世界第六   中国锂资源在空间上具有较强的区域性分布特性,青海、西藏、四川、湖北四省的锂矿资源储量占全国锂矿资源总储量超过90%.上述四省中又以青海、西藏地区盐湖卤水储量为主。其中,青海地区锂资源储量4,022.8万吨,占比达44.3%,西藏地区锂资源储量2,853.9万吨,占比31.4%。中国约80%以上锂资源赋存于盐湖中   02   目前已有大量公司布局国内盐湖资源,积极研发因湖而异的提锂路径,盐湖提锂上游技术、设备供应商拥有巨大市场空间   中国企业基于中国盐湖的特性积极研发,实现了“0-1”的突破,发展出了包括吸附法、膜法、萃取法在内的多种盐湖提锂方式,并逐渐成熟投入使用。由于盐湖提锂产能释放周期较慢,随着产能利用率的不断提升,盐湖提锂将成为中国锂盐行业最主要的增长点。   03   2021年以来,受下游需求增加影响,中国锂盐缺口不断扩大,预计供给缺口将在2023年达到峰值,预计2027年锂盐将实现供需平衡   上游基础锂材料供给跟不上中下游的需求,2022年中国碳酸锂缺口达到了14万吨2023年预计中国锂盐需求将接近60万吨,在现有产能利用率下锂盐缺口将达到值。2023至2025年间,国内锂盐企业规划项目的逐渐投产和已投产项目的产能利用率提高,预计至2025年中国锂盐总产量将超过60万吨碳酸锂当量,锂盐缺口逐步缩小。2025年后,废旧动力电池提锂技术的成熟将提供大景的碳酸锂产品,预计至2027年供需关系达到相对平衡状态
    头豹研究院
    48页
    2022-07-07
  • 横向拓展纵向延伸,高速成长未来可期

    横向拓展纵向延伸,高速成长未来可期

    个股研报
      皓元医药(688131)   公司通过前端分子砌块和工具化合物业务建立全球化业务平台与客户渠道,坚持创新驱动不断扩充产品品类,依托全球客户渠道优势将业务逐步延伸至生物试剂领域;加速推进后端产业化平台建设,建成仿制药与创新药 CDMO 平台,叠加收购药源药物补充制剂能力,完善原料药+制剂一体化服务平台。 我们认为公司拥有前端全球化品牌与后端商业化能力, 叠加全球生命科学研发与医药外包旺盛需求,公司业绩有望维持高速增长。   投资要点   分子砌块和工具化合物:研发驱动+全球品牌,高效赋能新药研发   公司分子砌块和工具化合物业务主要为药物发现阶段提供毫克到千克级的产品和技术服务,坚持自主研发和客户定制合成相结合,完成大量化合物合成和工艺优化,已累计储备分子砌块超 4.2 万种、工具化合物超 1.6 万种。公司已建立全球化自主品牌,“乐研”和“MCE” 试剂平台分别承担国内、国外客户渠道运营,助力公司全球业务快速开拓。我们认为公司凭借强大研发能力与全球化品牌, 板块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扩大。   原料药和中间体:搭建一站式 CDMO 服务平台,加速推进产能建设   公司原料药和中间体业务提供创新药和仿制药的工艺研发/优化及商业化生产 CDMO 业务, 通过收购药源药物搭建原料药+制剂一体化服务平台。仿制药板块,公司已与国际知名药企签订艾日布林、曲贝替定等高难仿药合作协议, 通过技术授权获得转让收入以及上市后销售分成权益。 创新药板块,公司 2021 年承接创新药 CDMO 项目 173 个, 其中上市申报/获批项目 8 个, 马鞍山产业化基地已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预计 2022 年三季度起陆续投产运营。 随着项目管线延伸与产能逐步释放, 板块业绩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新型业务布局:横向拓展纵向延伸,打开增长新空间   公司凭借强大的化学合成研发能力,较早开展 ADC 药物小分子研发项目,开发一系列高活性毒素、连接子与有效载荷,成功助力荣昌生物纬迪西妥单抗上市;通过推进安徽皓元 ADC 高活产线建设与参股臻皓生物,完善一站式 ADC CDMO 平台建设。与此同时,公司通过增资欧创基因、成立皓元生物研发中心和子公司皓元生化布局生物试剂业务,未来有望依托已有品牌优势快速开拓全球市场,为公司创造新业绩增长点。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4.08/19.88/27.87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70/3.78/5.30 亿元; EPS 分别为 2.59、 3.63 和 5.09 元。我们看好公司主营业务长期发展和新业务板块布局,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 2022 年 65 倍 PE,目标价 175.47 元。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海外经营风险,毛利率下降风险,新业务拓展风险,股价波动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2页
    2022-07-07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