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92558)

  • 医药商业行业点评报告:医保局发布政策加速推动处方外流,零售药店龙头进一步受益

    医药商业行业点评报告:医保局发布政策加速推动处方外流,零售药店龙头进一步受益

    医药商业
      医保局发布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通知,加速推进处方外流   2023年2月15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的通知》,高度重视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工作,将门诊统筹基金用于扩大医药服务供给,保障居民更好的享受统筹医保便利。近年来随着“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改革的不断深入,“药占比、零差率、医保控费、分级诊疗、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双通道”等一系列医改措施的稳步推进,以及“互联网+”政策、技术、服务的不断发展,医院处方外流逐步提速,医药分开趋势更加明朗。本次新发布《通知》在此前政策基础上推进处方进一步外流,带动药店承接处方量提升,龙头药房有望受益。   龙头药房统筹资质药房布局领先,具备申请统筹资质的核心优势   《通知》提出“申请开通门诊统筹服务的定点零售药店应当符合医保部门规定的医保药品管理、财务管理、人员管理、信息管理以及医保费用结算等方面的要求,能够开展门诊统筹联网直接结算。”从现有统筹资质门店数量来看,龙头零售在处方外流的大趋势下抢占先机,积极布局门特门慢统筹门店和“双通道”统筹资质门店,截至2022H1,“双通道”门店布局老百姓168家、一心堂204家、健之佳115家,在所在区域具备数量优势。从专业服务能力来看,龙头药房执业药师储备充足,重视员工专业药事服务能力提升,以积极对接处方外流,持续提升龙头药房申请统筹资质的竞争实力。   有望优化行业竞争格局,推动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零售药房龙头在渠道、议价能力、品种配置等方面具备优势,更能抢占处方外流资源,中小药房生存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行业集中度有望加速提升。《通知》提出“做好门诊统筹费用审核结算。原则上医保经办机构自收到定点零售药店结算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医保结算。”这一细则有望加快医保资金回流,同时也对统筹资质药房的经营周转能力等精细化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小药店经营面临更大挑战,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推荐及受益标的   短期来看,我们看好2023年客流恢复及常规品种需求恢复下,客流客单共同提升促进业绩增长;2023年零售药店板块进入老店占比提升阶段,业绩增速有望提升。中长期来看,我们仍然看好行业集中度提升、处方外流长逻辑下零售药店的成长潜力。推荐标的:益丰药房、老百姓、健之佳;受益标的:大参林、一心堂、漱玉平民。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2-16
  • 三代ALK和RET有望成为首款国产产品

    三代ALK和RET有望成为首款国产产品

    个股研报
      首药控股(688197)   推荐逻辑:(1)“2+3”ALK管线深耕贯序治疗,三代ALK二期临床快速推进,二线/三线适应症有望获附条件上市资格,销售峰值有望超14亿元,二代ALK一线/二线适应症2023年上半年有望提交NDA;(2)SY-5007已获附条件上市资格,有望成为首个国产RET抑制剂,销售峰值预期近14亿元;(3)具备优异自主研发能力,三代ALK、RET等多款新药跻身国产第一梯队。   SY-3505有望成为首款国产三代ALK抑制剂,SY-707(二代ALK)NDA在即。三代ALK抑制剂SY-3505处于二期临床阶段,正在申请附条件获批上市资格,对各类ALK突变肿瘤细胞均显示较好的抑瘤效果,且有较好的透血脑屏障性质,为后续拓展脑部肿瘤适应症提供了可能性,有望成为首款国产三代ALK抑制剂,测算其国内二线销售峰值约9.4亿元,一线销售峰值约5.1亿元,DCF估值为29.6亿元。二代ALK抑制剂SY-707即将提交NDA,已有临床数据显示出不输同类竞品的临床结果,同时表现出优于同类竞品的安全性,测算其国内一、二线销售峰值约为4亿元,DCF估值为10.7亿元。   SY-5007已获附条件获批上市资格,有望成为首个国产选择性RET抑制剂。SY-5007针对不同RET蛋白状态肿瘤细胞均显示出良好的药理活性,但对RET阴性细胞不起抑制作用,兼顾活性和选择性。毒理实验又显示出优秀的安全性和毒性/有效性窗口。SY-5007在非小细胞肺癌适应症上已获CDE批准的附条件上市资格,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二期关键临床试验已经启动,有望成为首个国产选择性RET抑制剂,甲状腺癌适应症也已进入二期临床,测算其肺癌和甲状腺癌适应症国内销售峰值分别为3.6、10.4亿元,DCF估值为28.5亿元。   丰富在研管线彰显优异自主研发能力,多款新药跻身国产第一梯队。公司已获国家1类创新药临床批件17个,其中1个新药申报上市、1个新药完成临床Ⅲ期、5个新药进入临床Ⅱ期、10个新药进入临床I期。不仅包含热门成熟靶点,如ALK抑制剂、BTK抑制剂,也包含新星靶点,如“不限癌种”靶点RET抑制剂SY-5007,泛肿瘤靶点WEE1抑制剂SY-4835等。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0.02、0.96、1.5亿元。考虑公司早期开发实力强劲,临床能力不断提升,首款新药SY-707提交上市申请在即,SY-3505和SY-5007蓄势待发,给予公司2023年85倍PS,对应目标价约55.15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医药行业政策风险等。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0页
    2023-02-16
  • 医疗行业研究:加速推进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龙头药房有望获取更大增量市场

    医疗行业研究:加速推进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龙头药房有望获取更大增量市场

    医疗服务
      事件及简评   2月15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的通知》。我们认为,一方面,《通知》鼓励主动申请定点零售药房开通门诊统筹服务,并对申请条件做出明确限制,利好头部药房发展;另一方面,完善定点零售药店门诊统筹支付及配套政策,药店在终端药品销售的重要性及地位进一步提高,并加快推动处方药流转。   点评:   缓解对个人账户担忧情绪。2021年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在药店支出2061亿元,同比微降0.7%。2021年4月1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个账改革后在职职工个人账户由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计入,计入标准原则上控制在本人参保缴费基数的2%,而单位缴纳部分全部计入统筹基金,较此前相比个人账户资金来源有所减少,但截至2021年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累计结存11754亿元,留存数额仍较大;同时此次《通知》公布后,未来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数量预计将显著提升,进一步为药店带来增量收入。   要求明确利好龙头药房,行业集中度有望加速提升。《通知》鼓励符合条件的定点零售药店自愿申请开通门诊统筹服务,但对申请开通门诊统筹服务的定点零售药店运营管理等方面提出系列要求,并要求能够开展门诊统筹联网直接结算,高质量经营药店将具备更强优势,我们看好龙头企业进一步获利。截至3Q22益丰药房特慢病统筹医保定点门店1194家(占直营门店总数15%),2021年底双通道门店130家,DTP237家;大参林2021年慢病服务网点1250家,DTP133家;老百姓2021年双通道149家,DTP145家;一心堂2021年慢病医保门店831家。   支付配套政策落地,处方药外流速度或加快。1)定点零售药店门诊统筹相关标准可与本统筹地区定点基层医疗机构相同的医保待遇政策。2)明确结算周期,原则上医保经办机构自收到定点零售药店结算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医保结算,并及时拨付结算费用,较此前结算时间显著降低。3)加强药品价格协同。倡导参考省级医药采购平台价格销售医保药品。4)加强处方流转管理。加快医保电子处方中心落地应用;定点医药机构可为符合条件的患者开具长期处方,最长可开具12周。   投资建议   随着《通知》的出台,药店门诊统筹服务将加速推进,从而加速处方药外流,带动药品销售与客流向院外市场流转;同时,高要求与严标准之下,头部药房竞争力更强(头部企业自21年起陆续完成医保系统切换),有利于获取更多行业增量市场。核心推荐:益丰药房、大参林、健之佳、一心堂、老百姓等。   风险提示   政策调整不及预期、处方药外流不及预期、互联网医疗对线下药店冲击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2-16
  • 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事件点评:行业迎来重磅利好,利好药店承接处方外流

    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事件点评:行业迎来重磅利好,利好药店承接处方外流

    化学制药
      事件:   2023年2月15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的通知》。   点评:   鼓励符合条件的定点药店申请开通门诊统筹服务。《通知》指出,为更好推进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改革,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医疗保障水平,将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有利于提升参保人员就医购药的便利性、可及性。鼓励符合条件的定点零售药店自愿申请开通门诊统筹服务,为参保人员提供门诊统筹用药保障。申请开通门诊统筹服务的定点零售药店应当符合医保部门规定的医保药品管理、财务管理、人员管理、信息管理以及医保费用结算等方面的要求,能够开展门诊统筹联网直接结算。省级医保部门要因地制宜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公开办理流程,并加强对统筹地区相关政策的协调。统筹地区医保部门要优化申请条件、完善服务流程,及时为符合条件的定点零售药店开通门诊统筹服务。   门诊统筹支付政策得到完善,进一步明确了纳入门诊统筹的配套政策。《通知》提出要明确门诊统筹基金支付范围,完善门诊统筹总额预算管理,加强门诊统筹医保服务协议管理和做好门诊统筹费用审核结算。《通知》提出要进一步明确和完善纳入门诊统筹的配套政策,其中包括加强药品价格协同和基金监管,以及依托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加快医保电子处方中心落地应用,实现定点医疗机构电子处方顺畅流转到定点零售药店,加强处方流转管理。   投资策略:本次《通知》是双通道政策后,国家医保局再次发文支持将药店纳入门诊统筹。《通知》提到要加快医保电子处方中心落地应用,实现定点医疗机构电子处方顺畅流转到定点零售药店,长期处方最长可达12周,对于进一步加快处方外流有重要意义。政策催化下,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发展。建议关注益丰药房(603939)、大参林(603233)、老百姓(603883)、一心堂(002727)等。   风险提示:政策落实不及预期、疫情反复风险等。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页
    2023-02-16
  • 2022年中国PD-(L)1抑制剂赛道概览

    2022年中国PD-(L)1抑制剂赛道概览

    化学制药
      01中国药企前赴后继的进入PD-(L)1赛道   2018年既是中国第一款进口PD-1药物引进的年份,也是国产PD-1药物火爆发展的开始,从2018年至今,中国市场已经有9款PD-1单抗(7款国产,2款进口),4款PD-L1单抗(2款国产,2款进口)以及1款国产PD-1/CTLA-4双抗获批上市,目前仍有2,000多项临床试验进行中。   02在有多种同类型药物的情况下,药企的市场推广与销售能力至关重要   PD-1药物进入医保后,各企业的商业化能力的差距也逐渐显露。市场推广既要有数据又要有特点,两者的结合就很考验市场团队讲故事的能力;商业化团队需要成熟的、已经经过验证的经验的积累,这也正是新成立的商业化团队缺乏的,而拥有成熟商业化团队的企业在方面具有优势。   03PD-(L)1药物出海受阻带来的影响   在没有可以参考的经验的情况下,国产PD-1药物如果可以出海成功那皆大欢喜,出海受阻也是可以被大众接受的事情,并且也由此试探出FDA评审会明确划定的红线,对信达生物还有国内其他想要产品出海的企业来说都有借鉴意义。
    头豹研究院
    35页
    2023-02-16
  • 化工行业运行指标跟踪-2022年12月数据

    化工行业运行指标跟踪-2022年12月数据

    化学制品
      目录   1、行业估值指标、景气度指标:企业/订货/投资/用工景气指数;CCPMI(22Q1起未有新数据);工业增加值   2、价格指标:PPI\PPIRM\CCPI、价格价差(化工品价格走势及最新历史分位)   3、供给端指标:产能利用率、能耗、固定资产投资、存货、在建工程情况   4、进出口指标:进出口价值贡献度拆分(橡胶、塑料行业22Q3起未有新数据)   5、下游行业运行指标:PMI、地产、家电、汽车、纺服   6、行业经济效益指标:三大行业经济效益指标   7、全球宏观和终端市场指标:采购经理指数、GDP同比、民用建筑开工、消费者信心指数、汽车销售   8、全球化工产品价格及价差:化学原料价格及价差、中间产品价格及价差、树脂/纤维子行业价格及价差   9、全球行业经济效益指标:销售额变动、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每股指标   10、欧美地区化工产品价格及生产指标:产能利用率、产量指数、PPI、生产指数(22年12月EU27化工品产量指数及德国化工品进出口数据尚未更新)   行业观点   我们主要推荐国际产业布局深刻变革周期下的投资机会。(1)引领发展:从需求持续增长、需求复苏、产业未来发展潜力等角度,我们推荐代糖行业(金禾实业)、合成生物学(华恒生物)、催化剂行业(凯立新材、中触媒),同时建议关注新能源相关材料及纯碱行业。(2)保障安全:从粮食安全和制造业转移本土化等角度,我们推荐农药行业(扬农化工、润丰股份)、显示材料(万润股份),同时建议关注磷肥和轮胎行业。(3)聚焦产业发展核心力量:精细化工行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龙头企业高质量产能持续扩张,我们推荐万华化学、华鲁恒升。   风险提示   原油价格大幅波动风险;地缘政治冲突风险;新冠疫情导致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安全环保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9页
    2023-02-16
  • 医药行业2022年度血制品批签发:静丙、因子类产品签发批次增长较快

    医药行业2022年度血制品批签发:静丙、因子类产品签发批次增长较快

    医药商业
      分品种来看,人血白蛋白:2022年批签发总量为4216批(-1%),其中国产人血白蛋白批签发总量为1544批(+4%),占比为37%;进口人血白蛋白批签发总量为2672批(-3%),占比为63%;2022Q4批签发1179批(+0%),其中国产人白获批385批(+7%),占比为33%,进口人白获批794批(-2%),占比为67%。免疫球蛋白:2022年静丙批签发总量为1066批(+11%),其他品种如狂免、破免、肌丙分别签发120批(-25%)、176批(+21%)、17批(-43%);2022Q4静丙批签发317批(+22%);其他品种如狂免15批(-59%)、破免47批(+27%)、免疫球蛋白7批(-30%)。凝血因子类:2022年凝血因子VIII获批395批(+12%)、PCC获批258批(+15%)、纤原获批299批(+29%);2022Q4凝血因子VIII获批76批(-12%)、PCC获批35批(-31%)、纤原64批(-7%)。   分公司来看,双林生物:2022年度共5个品种获批。人白获批66批(+2%),静丙获批40批(-17%),狂免获批6批(-54%),破免获批13批(+8%),凝血因子VIII获批32批(+357%)。派斯菲科:2022年度共5个品种获批。人白获批47批(-8%),静丙获批36批(-29%),狂免获批1批(+0%),纤原获批72批(+300%),破免获批7批(+133%)。华兰生物:2022年度共9个品种获批。人白获批183批(+8%),静丙获批128批(+2%),狂免获批32批(+23%),破免获批52批(+11%),凝血因子VIII获批87批(+10%),PCC获批84批(-13%),纤原获批52批(+37%)。天坛生物:2022年度共8个品种获批。人白获批395批(+21%),静丙获批287批(+9%),破免获批28批(+100%),凝血因子VIII获批17批(+21%),PCC获批29批(+107%),狂免获批5批(-29%)。卫光生物:2022年度共7个品种获批。人白获批38批(-43%),静丙获批34批(-24%),狂免获批7批(+40%),纤原获批8批(+167%)。博雅生物:2022年度共6个品种获批。人白获批117批(-4%),静丙获批64批(+10%),狂免获批9批(+200%),免疫球蛋白获批5批(-17%),纤原获批67批(+0%),PCC获批72批(+71%)。   投资建议: 建议重点关注派林生物(000403.SZ)、华兰生物(002007.SZ)、天坛生物(600161.SH)、卫光生物(002880.SZ),其他相关标的:博雅生物(300294.SZ)   风险提示:政策变化风险;企业产品质量风险;新品种研发不及预期。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8页
    2023-02-16
  • 氟化工系列报告之一:第三代制冷剂配额锁定基期结束,行业拐点临近

    氟化工系列报告之一:第三代制冷剂配额锁定基期结束,行业拐点临近

    化学制品
      根据《基加利修正案》 的要求,第三代氢氟烃HFCs制冷剂生产配额以2020-2022年做为基准期确定。为争夺配额,行业降价促销的情况频现,竞争激烈。 相关产品价格2019年起便开始剧烈下挫,尽管2021年下半年由于原材料价格上升导致第三代制冷剂价格出现短暂修复,但行业整体仍处于争抢份额的局面。随着基准期结束,行业有望迎来价格和盈利拐点。   第三代制冷剂实施配额生产之后的行业集中度有望持续提升。 随着配额制度落地,盈利能力较差、规模较小的产能将逐步退出市场或被大企业整合,行业集中度会进一步向龙头公司集中,第二代制冷剂到2030年将削减2013年初始总配额的97.5%,仅留部分维修用,第三代制冷剂有望对其实现加速替代。   第三代HFCs制冷剂价格有望迎来拐点,企业利润逐步修复,行业龙头公司将明显受益。核心推荐:巨化股份、三美股份等目前第三代HFCs制冷剂规模领先的头部公司;永和股份布局第三代制冷剂差异化品种,并在含氟聚合物领域卡位优势明显,未来成长性优异。   风险提示:房地产等下游市场长期低迷风险;第四代HFOs或HCs制冷剂技术突破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2页
    2023-02-15
  • CXO行业2022业绩复盘与展望:核心业务延续强势,关注行业结构性变化

    CXO行业2022业绩复盘与展望:核心业务延续强势,关注行业结构性变化

    化学制药
      2022年业绩整体符合预期、2023年主业有望延续强势:我们覆盖的龙头CXO公司近期公布了2022全年的业绩快报:1)药明康德全年收入增长71.8%至393.5亿元(我们预计剔除新冠相关大订单后+30%YoY),接近公司此前指引区间70-72%的上限,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增长83.2%至94.0亿元,超越此前公司指引的>75%;2)康龙化成全年收入和经调整non-IFRS净利润分别增长36-39%/21-29%,均与我们此前的预期一致。进入2023年,我们预计随着国内疫情趋于稳定,CDMO、临床CRO等板块有望迎来订单和业绩反弹,核心收入有望保持30%以上的增速。   核心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龙头CXO公司的2022年订单情况稳中向好:1)药明生物2022年内新增136个综合项目,超越此前指引的120个,2023年公司预期将继续获得120个新增项目;2)康龙化成新增订单数量增长约20-30%。我们认为,尽管医药外包市场在竞争和融资压力下不确定性增加,国内龙头仍将通过领先行业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提升客户黏性和市场份额,新增订单量至少维持稳定的确定性较高。新冠订单方面,随着全球新冠疫情趋于稳定,辉瑞也预计Paxlovid2023年全球销售额可能下降58%。我们预计药明生物和药明康德2022年新冠订单收入贡献分别在20%和25%左右,这一比例将在2023年大幅降低。   投融资环境和政策预期企稳催化估值反弹,但仍需观察行业结构性风险:根据动脉橙数据,2023年1月,全球医疗行业融资总额环比大增29%,其中生物医药领域融资总额环比增长12%至27.7亿美元,国内和国外分别反弹16%/10%。我们对于后续融资环境变化持谨慎乐观态度,并维持在2023年度行业展望报告中提及的国内融资环境将先于海外复苏的观点,这主要是考虑到国内疫情稳定后基本面和情绪反弹、美联储偏鹰派态度下海外利率和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政策方面,创新药医保谈判规则和地缘政治风险在短期内均有企稳向好的态势;正如我们此前预测,港股CXO板块平均估值近期已反弹至25x2023EPE/1.2x2023EPEG,但仍低于历史平均1个标准差。同时,我们认为应持续警惕地缘政治和行业竞争格局变化对CXO公司的长期影响,曾经板块整体高估值的情况恐怕难以重现。   后市展望与投资建议:我们上调所覆盖的各家CXO公司的目标估值至1.0-1.5xPEG,与各自历史平均相当,同时上调目标价。其中,我们相对更看好药明生物在业绩高增长和市场份额提升上的确定性,并继续给予药明康德-H、药明康德-A和康龙化成-H“买入”评级。对于康龙化成-A,我们认为近期的反弹已基本反映短期业绩增长预期,潜在股价升幅有限,下调评级至“持有”。
    浦银国际证券有限公司
    18页
    2023-02-15
  • 种业龙头整装待发,转基因商业化欲启乘风而上!

    种业龙头整装待发,转基因商业化欲启乘风而上!

    个股研报
      隆平高科(000998)   隆平高科是国内种子龙头,水稻和玉米等品类实力强劲   公司靠杂交水稻业务起家,2021年公司杂交水稻种子规模超13亿元,杂交水稻种子业务全球领先。近些年,公司在股东中信集团支持下加快国内外并购,玉米、蔬菜瓜果、杂谷等种子产品也发展迅速,2021年杂交玉米种子规模超10亿元,成为国内杂交玉米种子龙头,此外辣椒、黄瓜、谷子、食葵等业务国内领先。公司对于研发的注重为种业龙头地位奠定扎实基础,公司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居于同类公司之首(2021年)。基础扎实,走出困境,业绩拐点可期!   ①近几年公司积极调整库存,特别是对小品种集中清理去库存,降低库存压力,2022年公司计提商誉、存货等资产减值准备合计约3.69亿元。②针对此前参股公司巴西隆平生产成本较高导致的业务亏损问题,公司开始强化管理,实现2020-2021年收入连增,并成功扭亏为盈。③公司推进水稻准事业部运作,统一生产、严控库销比,强化统一市场管控,清理网络渠道、优化经销商队伍,有效减少内部无序竞争和重复投入,管理优化卓有成效,近些年公司人均创收持续增长,2021年达近130万元。   种业行业变革正当时,转基因商业化预计加速推广   我国部分农产品如玉米、大豆产需缺口存在扩大趋势,“粮稳天下安”具备特殊意义。根据农业农村部,我国转基因玉米、大豆保产增收效果得到验证,抗虫耐除草剂转基因玉米抗虫效果达95%以上,对照玉米产量可提高7%-17%,减少农药用量60%;我国转基因技术培育的耐除草剂大豆可降低除草成本30元/亩以上,较主栽品种增产10%以上。我国转基因政策持续推进,商业化有望加速落地。我们预计转基因玉米种子终端市场空间有望达600亿、出厂口径空间360亿,利润空间有望达108亿。   隆平高科转基因布局领先,有望受益于种业变革机遇!   公司转基因技术储备丰富:参股杭州瑞丰,其双抗12-5、瑞丰8、nCX-1获得安全证书;参股隆平生物,其LP007转基因材料有望在2023年获得转基因安全证书;参股国丰生科,该公司负责抗虫耐除草剂玉米BFL4-2的产业化运营。我们预计公司参股主体未来有望获取30%以上市场份额。公司玉米品种实力强劲:公司联创808和隆平206位列2020年玉米推广面积前十(2020年)。2023年2月,公司与垦丰种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强强联合,有望拓展公司在东北地区的种子业务。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22、23、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42、45.69、55.81亿,同增6.81%、22.09%、22.16%;实现归母净利润-7.76、3.37、6.17亿。公司传统种业基础扎实,转基因有望在未来加速放量,采用分部估值,公司2024年目标市值378亿元,对应目标价29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变动风险、自然灾害和病虫害风险、新品种研发和推广风险、市场风险、跨市场选取可比公司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页
    2023-02-15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