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754)

  •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周报:欧盟可能考虑免除80%的进口商的碳边境税,维生素、有机硅价格上涨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周报:欧盟可能考虑免除80%的进口商的碳边境税,维生素、有机硅价格上涨

    化学制品
      上周指25年2月3日-9日(下同),本周指25年2月10日-16日(下同)。   本周重点新闻跟踪   欧盟气候政策负责人2月6日表示,欧盟委员会可能考虑免除其即将实施的碳边境税(CBAM)涵盖的80%的公司,其分析发现,CBAM涵盖的排放中,近97%是由该计划涵盖的20%的公司产生的。该措施将免除受影响的20万家企业中的最多18万家,欧洲公司在CBAM的试运行期间抱怨了复杂的和昂贵的表格填写过程,该机制旨在保护欧盟的重工业。CBAM将从2026年1月1日开始对进口水泥、钢铁、铝、化肥、电力和氢六类产品中隐含的二氧化碳排放征收费用。   本周重点产品价格跟踪点评   本周WTI油价下跌0.4%,为70.74美元/桶。   重点关注子行业:本周VA/有机硅/尿素/固体蛋氨酸/TDI/橡胶/DMF/烧碱/液体蛋氨酸/乙二醇/VE/电石法PVC价格分别上涨6.7%/5.5%/3.8%/2.4%/1.4%/1.2%/1.2%/0.8%/0.6%/0.4%/0.4%/0.1%;轻质纯碱/重质纯碱/醋酸/聚合MDI价格分别下跌23.3%/3.3%/1.8%/0.3%;乙烯法PVC/粘胶长丝/氨纶/粘胶短纤/钛白粉/纯MDI价格维持不变。   本周涨幅前五化工产品:天然气(Texas)(+20%)、丙酮(+8.7%)、乙烷(+8.3%)、炭黑(+8%)、维生素A:进口(+6.7%)。   有机硅:本周有机硅市场大幅拉涨,目前市场DMC主流报价在13400-13800元/吨;生胶主流报价为14500元/吨;107胶主流报价为13800元/吨。下游企业在买涨不买跌的情绪加持下下单情况比预想中要积极,整个有机硅市场逐渐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局面,对后市挺价有一定推动作用。   维生素:VA:上半周,受厂家恢复报价提振,经销商市场行情偏强运行,主流成交价上涨至115元/公斤附近。但价格上涨之后,市场需求跟进不佳,加之有二线厂家低价接单,叠加业内交投信心不足,促使行情由强转弱。VE:上半周,DSM瑞士工厂停产事件影响仍在发酵,推动VE市场交投活跃度提升,贸易渠道价格上涨运行,主流成交价上涨至133-138元/公斤附近。但价格上涨之后,市场需求跟进不足。   本周化工板块行情表现   基础化工板块较上周上涨1.6%,沪深300指数较上周上涨1.19%。基础化工板块跑赢沪深300指数0.41个百分点,涨幅居于所有板块第12位。据申万分类,基础化工子行业周涨幅较大的有:氯碱(+12.55%),膜材料(+4.96%),纺织化学制品(+3.35%),有机硅(+3%),涤纶(+2.95%)。   重点关注子行业观点   周期底部或已至,寻找供需边际变化行业:   (1)需求稳定寻找供给逻辑主导行业:制冷剂(建议关注:巨化股份、三美股份、东岳集团)、磷矿及磷肥(云天化、川恒股份、芭田股份)、三氯蔗糖(重点推荐:金禾实业)、氨基酸(建议关注:梅花生物)、维生素(建议关注:新和成)、钛矿及钛白粉(建议关注:龙佰集团)、钾肥(建议关注:亚钾国际、东方铁塔)。(2)供给稳定寻找需求逻辑主导行业:MDI(重点推荐:万华化学)、民爆(建议关注:广东宏大、雪峰科技、江南化工)、氨纶(建议关注:华峰化学)、农药(重点推荐:扬农化工、润丰股份;建议关注:先达股份、国光股份)、推荐公司华鲁恒升.(3)供需双重边际改善行业:有机硅(建议关注:合盛硅业、新安股份)   成长内循环重视突破堵点,外循环重视全球化:   (1)重点推荐:莱特光电、瑞联新材、万润股份(OLED材料);凯立新材(催化材料,与金属和新材料团队联合覆盖);华恒生物(合成生物学)(2)建议关注:奥来德(OLED材料);中触媒(催化材料);蓝晓科技(吸附树脂);华特气体、金宏气体、广钢气体(电子大宗气);梅花生物、星湖科技、阜丰集团(合成生物学);赛轮轮胎、玲珑轮胎、森麒麟(轮胎)。   风险提示:原油等原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产能大幅扩张风险;安全生产与环保风险;化工品需求不及预期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页
    2025-02-20
  • 传染病医院感染防控措施中的供水、卫生设施及防疫措施

    传染病医院感染防控措施中的供水、卫生设施及防疫措施

    医药商业
      当疑似或确诊为感染性腹泻时,为患者提供专用卫生间,并在提供护理时采取接触隔离措施。   在任何与患者互动之前,医护人员应评估自己和他人接触到传染性病原体的可能性,并据此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这包括根据WHO的五个关键时刻进行手卫生、患者安置以及个人防护装备(PPE)的选择和使用。   清洗和消毒   每天至少两次清洁和消毒患者环境,包括照顾疑似或确诊感染性腹泻患者的区域。使用肥皂和水先清洁所有表面。   消毒应在清洁之后进行,并应使用适当的消毒剂溶液并在适当的作用时间内保持未使用状态。   洗衣和床单管理   常规收集并发送由感染性腹泻患者使用过的床单和窗帘进行洗涤服务。处置严重污损的床单作为感染性医疗废物   使用热水(至少60°C)和洗涤剂机洗床单,或者如果手工清洗,则在0.05%的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30分钟后再进行晾干。
    世界卫生组织
    1页
    2025-02-20
  • 医药生物行业2025年2月投资策略:关注AI+医疗、高质量创新和业绩稳健的价值标的

    医药生物行业2025年2月投资策略:关注AI+医疗、高质量创新和业绩稳健的价值标的

    中药
      AI技术快速发展,关注医疗健康领域AI应用。医疗健康产业正处于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的变革期,ARKInvest近期所发布的《BigIdeas2025》提到利用人工智能来“操作”数据将颠覆诊断、药物发现和治疗。医疗健康是AI技术最重要的应用领域,具备广阔前景及想象空间,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正迎来自身的“DeepSeek时刻”。建议关注:1)AI+多组学:诺禾致源、金域医学;2)AI+精准诊断:九强生物、圣湘生物、艾德生物;3)AI+医疗设备: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开立医疗、祥生医疗;4)AI+慢病管理:鱼跃医疗、三诺生物、九安医疗;5)AI+制药:药明康德、成都先导、药石科技、皓元医药、晶泰控股;6)AI+医疗服务:固生堂、爱尔眼科、普瑞眼科。   24年板块业绩表现分化,关注高质量创新和招标、集采周期利好的板块。行业政策、财政压力、集采和招标周期等对医药板块公司的24年业绩形成了一定影响,不同板块的公司表现分化。制药板块受创新药拉动,整体实现较为快速的增长。中药板块业绩平稳增长,但仍需关注集采推进节奏。器械板块中,设备业务为主的公司预计受到反腐及招标延后的影响,增长承压;耗材类公司增速较高,特别是骨科类公司预计迎来板块性业绩拐点;去年受到海外去库存影响的低耗、器械上游类公司业绩预计将实现同比及环比的进一步恢复。海外业务占比大的CXO公司在手订单及新签订单增速预计呈现逐季度恢复趋势;生命科学上游类公司利润端虽仍承压,但同比降幅收窄,需求端逐季度好转。医疗服务公司受到消费需求疲软影响,呈现内生个位数增长。   投资策略:关注创新药械和业绩稳健的价值标的,以及AI+医疗热点。高质量的研发创新是医药行业的核心驱动力,创新药械在国内的商业化放量已经得到了较好的验证,对外BD的收益以及潜在的海外商业化收益会是板块持续的增长动力,我们持续看好具备差异化创新能力和出海潜力的公司,建议关注:康方生物、科伦博泰生物、和黄医药、泽璟制药、迪哲医药等。耗材板块的集采仍在推进过程中,骨科等部分细分领域已进入集采后周期,建议关注低估值的龙头公司:爱康医疗。医药产业正处于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的变革期,AI将改变药物研发、医学影像、多组学诊断、医疗服务等多个领域。   2025年2月投资组合:A股:迈瑞医疗、药明康德、新产业、开立医疗、美好医疗、澳华内镜、艾德生物、振德医疗、药康生物、金域医学;H股:康方生物、科伦博泰生物-B、和黄医药、康诺亚-B、三生制药、爱康医疗。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风险;政策超预期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5页
    2025-02-20
  • 医药行业周报:渤健以超5亿美元囊获Stoke在研ASO疗法Zorevunerse

    医药行业周报:渤健以超5亿美元囊获Stoke在研ASO疗法Zorevunerse

    化学制药
      报告摘要   市场表现:   2025年2月19日,医药板块涨跌幅+0.74%,跑赢沪深300指数0.04pct,涨跌幅居申万31个子行业第22名。各医药子行业中,医院(+2.16%)、体外诊断(+1.83%)、医疗研发外包(+1.43%)表现居前,血液制品(-0.33%)、线下药店(+0.43%)、医药流通(+0.51%)表现居后。个股方面,日涨幅榜前3位分别为华大基因(+12.51%)、安必平(+11.20%)、科美诊断(+10.82%);跌幅榜前3位为赛力医疗(-3.07%)、美好医疗(-2.92%)、百利天恒(-2.45%)。   行业要闻:   近日,Stoke宣布,渤健与公司就在研反义寡核苷酸(ASO)疗法Zorevunersen的开发和商业化达成合作。根据协议,Stoke将获得1.65亿美元的预付款,共同承担开发费用,并有资格获得最高3.8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等款项。Zorevunersen是一款设计用以治疗Dravet综合征的潜在FIC反义寡核苷酸疗法,靶向SCN1A基因。   (来源:Stoke,太平洋证券研究院)   公司要闻:   昊海生科(688366):公司发布2024年业绩快报,预计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6.98亿元,同比增长1.64%,归母净利润为4.20亿元,同比增长0.9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3.81亿元,同比下降0.57%。   同和药业(300636):公司发布公告,近日收到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MFDS)颁发的恩格列净药品注册证书,标志着公司恩格列净原料药获得了韩国市场的准入资格,对公司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业务起到积极作用。   普洛药业(000739):公司发布公告,公司拟以自有资金回购公司股份,此次回购金额为0.75-1.5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22元/股,预计回购数量为340-68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29%-0.58%,回购用途为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新诺威(300765):公司发布公告,子公司巨石生物与Radiance达成协议,Radiance将获得巨石生物自主研发的重组抗人类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受体1(ROR1)抗体偶联药物SYS6005项目在美国、欧盟等区域范围内的开发和商业化等权利,首付款为1500万美元,开发里程碑款项累计不超过15000万美元,销售里程碑付款累计不超过107500万美元。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5-02-20
  • 京东健康(06618):公司深度报告:互联网医疗龙头企业,持续强化全渠道布局

    京东健康(06618):公司深度报告:互联网医疗龙头企业,持续强化全渠道布局

  • 医药行业周报:Agios口服PK激活剂Mitapivat三期临床成功

    医药行业周报:Agios口服PK激活剂Mitapivat三期临床成功

    化学制药
      报告摘要   市场表现:   2025年2月18日,医药板块涨跌幅-2.01%,跑输沪深300指数1.13pct,涨跌幅居申万31个子行业第18名。各医药子行业中,其他生物制品(-1.44%)、血液制品(-1.70%)、医疗设备(-2.32%)表现居前,医院(-3.93%)、医药流通(-2.94%)、体外诊断品(-2.74%)表现居后。个股方面,日涨幅榜前3位分别为安必平(+11.95%)、常山药业(+11.07%)、能特科技(+9.89%);跌幅榜前3位为超研股份(-12.72%)、迪安诊断(-11.71%)、祥生医疗(-11.40%)。   行业要闻:   近日,Agios宣布,公司在研口服丙酮酸激酶(PK)激活剂Mitapivat,在3期临床试验ACTIVATE-Kids中达到主要终点。Mitapivat作为一种丙酮酸激酶激活剂,能改善血红细胞的能量供应,提高红细胞的健康水平。这项研究评估了Mitapivat治疗1至18岁PK缺乏症儿童的效果,这些患者不经常接受输血。试验数据显示,Mitapivat达到了以血红蛋白应答为指标的主要终点,试验组中有31.6%(6/19)的患者获得了血红蛋白应答,而安慰剂组为0%(0/11)。   (来源:Agios,太平洋证券研究院)   公司要闻:   奥精医疗(688613):公司发布公告,公司于2024年12月向印度尼西亚卫生部(MOH)递交了公司人工骨修复材料产品的注册申报资料,近日收到MOH通知,公司人工骨修复材料产品获得MOH的批准。   九典制药(300705):公司发布公告,公司拟以自有资金或股票回购专项贷款资金回购公司股份,此次回购金额为1.0-1.5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24.98元/股,预计回购数量为400.32-600.4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81%-1.21%,回购用途为用于股权激励。   凯莱英(002821):公司发布公告,公司已累计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公司股份12,300,701股,占公司A股总股本的3.6161%,价格区间为71.65-102.00元/股,总金额为999,644,601.56元(不含交易费用)。本次回购股份方案已实施完成。   宣泰医药(688247):公司发布公告,公司已累计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公司股份4,336,109股,占公司A股总股本的0.96%,价格区间为7.40-8.98元/股,总金额为36,126,025.26元(不含交易费用)。本次股份回购实施期限届满,公司已完成本次回购。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5-02-19
  • 事件点评:投资标的摩漾生物CaHA面部填充剂获批,公司“双美”战略布局更进一步

    事件点评:投资标的摩漾生物CaHA面部填充剂获批,公司“双美”战略布局更进一步

    个股研报
      丸美生物(603983)   事件:2月17日,公司投资标的上海摩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注射用羟基磷酸钙微球面部填充剂”Aphranel®优法兰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产品注册编号为国械注准20253130390,适用范围为鼻唇沟部位皮下层注射,用于纠正中重度鼻唇沟皱纹。产品结构组成包括羟基磷酸钙、羧甲基纤维素钠、甘油和注射用水,且采用预灌封注射器进行罐装。   摩漾生物Aphranel®为目前国内唯一一款合规的CaHA面部填充剂产品,丸美生物前瞻性进行投资彰显公司在医美领域的战略眼光。上海摩漾生物成立于2018年,专注于改性羟基磷灰石材料的研发与应用,2024年12月其旗下“Aphranel®羟基磷酸钙微球面部填充剂”在墨西哥获批上市,并计划准入欧美日澳等国际主流医美市场;2025年2月,Aphranel®拿下我国医美面部软组织注射填充领域的合规首证,标志着羟基磷灰石(HAP)材料正式从骨科、牙科跨界进入医美领域,填补了国内CaHA微球应用于鼻唇沟适应症产品的空白。丸美生物2023年投资摩漾生物,布局羟基磷灰石赛道,彰显公司在医美领域的战略眼光,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公司在再生医学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持续深化“双美”战略,打开公司成长空间。1)在生活美容领域,公司构建起以抗衰品牌丸美为核心,新锐彩妆品牌恋火和大众化功能性护肤品牌春纪为补充的多元化品牌矩阵。婵妈妈数据显示,2024年/2025年1月丸美主品牌在抖音渠道分别实现销售额13.87/1.61亿元,同比增长87.53%/104.40%,品牌势能强劲。2)在医美领域,主要通过组件全球顶尖科研团队自研重组胶原蛋白等新材料、新技术,并应用于护肤品,提升品牌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以及通过投资再生医学和医美领域的相关企业,如专注科技再生材料注射填充类医美产品的摩漾生物、光电医美器械领域头部企业美央、致力于再生医学生物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工作的圣至润合等,抢占医美市场先机。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眼部护理及抗衰领域龙头企业,主品牌丸美积极调整渠道与产品结构恢复稳健增长,新锐彩妆品牌恋火差异化深耕底妆赛道打造第二成长曲线,看好公司未来品牌力、产品力提升驱动收入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3、4.70、5.75亿元,现价(2025/2/18)对应PE分别为33X、25X、21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新品开发不及预期;线上渠道转型不及预期。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5-02-19
  • 硅材料行业运营情况跟踪及2025年展望

    硅材料行业运营情况跟踪及2025年展望

    化学制品
      预计 2025 年硅材料政策环境将保持稳定,继续聚焦于节能降碳。伴随行业政策趋严,硅产业链面临落后产能市场化出清。从供应端来看,2023 年以来中国工业硅产量保持增长,社会库存有待消化;价格方面,2023 年以来,工业硅期货价格整体呈下降态势,预计 2025 年,工业硅整体价格仍保持低位,长期来看,产能置换引发的供需错配现象将推动社会库存去化,硅材料价格或迎来向上转折。需求端方面,各下游行业需求表现不一,多晶硅需求受光伏行业影响波动较大,有机硅整体需求增长缓慢,铝合金需求相对稳定。
    大公国际
    6页
    2025-02-19
  • 2024年中国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治疗药物行业概览:创新肺纤维化靶向药物进入医保,患者端受益显著

    2024年中国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治疗药物行业概览:创新肺纤维化靶向药物进入医保,患者端受益显著

    生物制品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原因不明,以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最终导致肺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IPF好发于中老年男性人群,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伴限制性通气障碍和气体交换障碍,导致低氧血症、甚至呼吸衰竭,预后差,其肺组织学和胸部高分别率CT(HRCT)表现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   IPF患者基本无法治愈,治疗目的主要为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普遍采用抗纤维化的药物来治疗IPF。中国已上市2种抗纤维化药物吡非尼酮(Pirfenidone)和尼达尼布(Nintedanib)。这两款药物对轻、中度纤维化有效,可以延缓肺功能下降,而不能完全控制或者逆转已受损的肺功能。治疗需求亟需完善,用药市场仍待新药获批上市。   本文通过对IPF治疗药物行业的定义、应用领域、产业链、各细分领域市场状况进行分析,以期对未来市场方向提出研判。   IPF治疗药物行业发展情况   随着对IPF发病机制的深入了解,新药研发转向针对特定靶点,如抗纤维化药物和抗炎药;2008年后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的上市,改变IPF治疗药物用药格局,推动行业快速发展。2018年5月1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五部门联合制定了《第一批罕见病目录》,特发性肺纤维化被收录其中;随着IPF被列入罕见病目录及医保目录对罕见病治疗药物的纳入,为患者治疗带来便利,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IPF已上市治疗药物仅2种   IPF尚无显著肯定有效的治疗药物,抗纤维化药物为主要治疗方法,美国及中国目前仅有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获批上市,未来随着对纤维化机制的认识,针对不同靶点的药物研发加快,未来将呈现多元化趋势。   美国FDA和中国国家药监局已获批用于IPF治疗的药物仅有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两种,这2款药物对轻、中度纤维化有效,可以延缓肺功能下降,但不能完全控制或逆转已受损的肺功能;且这2种药物耐受性较差,其副作用可能导致治疗中断。   IPF在研药物管线丰富   国家药品审评中心(简称”CDE”)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共有73款适应症的IPF治疗药品被纳入临床试验默示许可,其中百时美施贵宝申报的1类新药BMS-986278-01片进度领先,其上市申请于2023年7月获CDE受理。另外,还有10余款药物处于Ⅱ期临床,包括泽璟生物的jaktinib dihydrochloride monohydrate、天方药业的YPS-345、元熙医药的BS-1801、恒瑞医药的SHR-1906、云轩医药的GT-1708、众生药业的ZSP-1603、东阳光药业的HEC-00000585等药物。
    头豹研究院
    37页
    2025-02-19
  • DeepSeek冲击波(化工篇):AI赋能下的化工行业机遇与变革

    DeepSeek冲击波(化工篇):AI赋能下的化工行业机遇与变革

    化学原料
      摘要:   AI浪潮加速来袭,化工迎机遇与变革。近期,DeepSeek破解了全球AI产业长期以来“堆算力”的路径依赖,且“低成本+开源路线”的组合极大地降低了AI的应用门槛,有望激发全社会AI创新浪潮,加速AI在各行各业的普及和应用。我们认为,DeepSeek引发的AI冲击波对化工行业的影响预计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AI产业的加速发展将催生高端化工新材料需求动能,加速相关材料国产替代步伐。二是,AI将赋能化工全产业链,提升各环节运行效率,尤其是在研发端和运营端。   AI加速高端化工新材料国产替代。尽管化工行业并非AI技术初始研发主体,但高端化工新材料公司可为AI产业链中算力端、应用端等环节设备提供关键原材料支撑。AI算力端:1)冷却液:AI技术驱动算力升级并引发数据中心建设潮,氟化液是较为理想的浸没式液冷系统冷却液,可有效降低数据中心制冷系统能耗,“双碳”背景下应用前景广阔。2)PPO:AI算力增长叠加PCIe5.0升级,驱动高频PCB需求增加,进而提升对高性能树脂的需求,PPO作为目前高频高速覆铜板主流树脂之一,有望充分受益。AI应用端:1)PEEK:PEEK比强度、介电常数、耐化学性优异,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轻量化关键解决方案。GGI预计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销量为60.57万台,对应2024-2030年CAGR为92.51%,人形机器人产销量的提升有望打开PEEK需求增量空间。2)COC/COP:COC/COP具有低双折、优良的耐热性和超低的吸水性等显著优势,作为AR/VR光学镜片,能有效实现AR/VR设备的轻薄化并提供有益的光学性能。随着AR/VR的快速发展,叠加国内COC/COP产业化突破,COC/COP国产替代空间有望逐步打开。3)PI:AI技术有望加速消费电子等终端产品升级换代,并引领PI薄膜高端化、多元化发展。本土企业加速自主研发,打破高性能PI薄膜海外垄断,国产替代正当时。   AI赋能化工行业跨越式发展。近年来,为突破瓶颈实现高质量发展,化工企业积极抢抓AI技术发展的新窗口、新机遇,将AI技术融入创新研发、生产运营等各个环节。创新研发方面,AI技术的融入引发了化工基础研究范式由传统的“实验-理论-实践”向“数据-模型-实践”模式的变革,有助于大幅缩短产品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加速推进新材料的产业化。生产运营方面,AI技术在智能控制、智能生产以及智能运营等多维度对化工厂进行智能化改造升级,可有效助力化工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运行能力。AI技术已逐步改变化工研发、生产方式和产业形态,为化工行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安全绿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长远来看,AI技术在化工行业应用前景广阔,各细分领域龙头企业有望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并在产业变革中进一步夯实自身影响力和竞争力。   投资建议:DeepSeek冲击波下,AI产业链有望加速发展,高端化工新材料生产企业有望享受终端需求增长和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双重利好,此外,率先与AI深度融合的化工企业也将受益。建议关注巨化股份(600160.SH)、新宙邦(300037.SZ)、永和股份(605020.SH)、圣泉集团(605589.SH)、中研股份(688716.SH)、阿科力(603722.SH)、金发科技(600143.SH)、瑞华泰(688323.SH)等。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4页
    2025-02-19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