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2024年中国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治疗药物行业概览:创新肺纤维化靶向药物进入医保,患者端受益显著

2024年中国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治疗药物行业概览:创新肺纤维化靶向药物进入医保,患者端受益显著

研报

2024年中国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治疗药物行业概览:创新肺纤维化靶向药物进入医保,患者端受益显著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原因不明,以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最终导致肺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IPF好发于中老年男性人群,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伴限制性通气障碍和气体交换障碍,导致低氧血症、甚至呼吸衰竭,预后差,其肺组织学和胸部高分别率CT(HRCT)表现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   IPF患者基本无法治愈,治疗目的主要为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普遍采用抗纤维化的药物来治疗IPF。中国已上市2种抗纤维化药物吡非尼酮(Pirfenidone)和尼达尼布(Nintedanib)。这两款药物对轻、中度纤维化有效,可以延缓肺功能下降,而不能完全控制或者逆转已受损的肺功能。治疗需求亟需完善,用药市场仍待新药获批上市。   本文通过对IPF治疗药物行业的定义、应用领域、产业链、各细分领域市场状况进行分析,以期对未来市场方向提出研判。   IPF治疗药物行业发展情况   随着对IPF发病机制的深入了解,新药研发转向针对特定靶点,如抗纤维化药物和抗炎药;2008年后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的上市,改变IPF治疗药物用药格局,推动行业快速发展。2018年5月1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五部门联合制定了《第一批罕见病目录》,特发性肺纤维化被收录其中;随着IPF被列入罕见病目录及医保目录对罕见病治疗药物的纳入,为患者治疗带来便利,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IPF已上市治疗药物仅2种   IPF尚无显著肯定有效的治疗药物,抗纤维化药物为主要治疗方法,美国及中国目前仅有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获批上市,未来随着对纤维化机制的认识,针对不同靶点的药物研发加快,未来将呈现多元化趋势。   美国FDA和中国国家药监局已获批用于IPF治疗的药物仅有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两种,这2款药物对轻、中度纤维化有效,可以延缓肺功能下降,但不能完全控制或逆转已受损的肺功能;且这2种药物耐受性较差,其副作用可能导致治疗中断。   IPF在研药物管线丰富   国家药品审评中心(简称”CDE”)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共有73款适应症的IPF治疗药品被纳入临床试验默示许可,其中百时美施贵宝申报的1类新药BMS-986278-01片进度领先,其上市申请于2023年7月获CDE受理。另外,还有10余款药物处于Ⅱ期临床,包括泽璟生物的jaktinib dihydrochloride monohydrate、天方药业的YPS-345、元熙医药的BS-1801、恒瑞医药的SHR-1906、云轩医药的GT-1708、众生药业的ZSP-1603、东阳光药业的HEC-00000585等药物。
报告标签:
  • 生物制品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655

  • 发布机构:

    头豹研究院

  • 发布日期:

    2025-02-19

  • 页数:

    37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原因不明,以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最终导致肺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IPF好发于中老年男性人群,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伴限制性通气障碍和气体交换障碍,导致低氧血症、甚至呼吸衰竭,预后差,其肺组织学和胸部高分别率CT(HRCT)表现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

  IPF患者基本无法治愈,治疗目的主要为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普遍采用抗纤维化的药物来治疗IPF。中国已上市2种抗纤维化药物吡非尼酮(Pirfenidone)和尼达尼布(Nintedanib)。这两款药物对轻、中度纤维化有效,可以延缓肺功能下降,而不能完全控制或者逆转已受损的肺功能。治疗需求亟需完善,用药市场仍待新药获批上市。

  本文通过对IPF治疗药物行业的定义、应用领域、产业链、各细分领域市场状况进行分析,以期对未来市场方向提出研判。

  IPF治疗药物行业发展情况

  随着对IPF发病机制的深入了解,新药研发转向针对特定靶点,如抗纤维化药物和抗炎药;2008年后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的上市,改变IPF治疗药物用药格局,推动行业快速发展。2018年5月1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五部门联合制定了《第一批罕见病目录》,特发性肺纤维化被收录其中;随着IPF被列入罕见病目录及医保目录对罕见病治疗药物的纳入,为患者治疗带来便利,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IPF已上市治疗药物仅2种

  IPF尚无显著肯定有效的治疗药物,抗纤维化药物为主要治疗方法,美国及中国目前仅有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获批上市,未来随着对纤维化机制的认识,针对不同靶点的药物研发加快,未来将呈现多元化趋势。

  美国FDA和中国国家药监局已获批用于IPF治疗的药物仅有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两种,这2款药物对轻、中度纤维化有效,可以延缓肺功能下降,但不能完全控制或逆转已受损的肺功能;且这2种药物耐受性较差,其副作用可能导致治疗中断。

  IPF在研药物管线丰富

  国家药品审评中心(简称”CDE”)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共有73款适应症的IPF治疗药品被纳入临床试验默示许可,其中百时美施贵宝申报的1类新药BMS-986278-01片进度领先,其上市申请于2023年7月获CDE受理。另外,还有10余款药物处于Ⅱ期临床,包括泽璟生物的jaktinib dihydrochloride monohydrate、天方药业的YPS-345、元熙医药的BS-1801、恒瑞医药的SHR-1906、云轩医药的GT-1708、众生药业的ZSP-1603、东阳光药业的HEC-00000585等药物。

中心思想

本报告基于头豹研究院对中国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治疗药物行业的分析,核心观点如下:

IPF治疗药物市场潜力巨大,但仍面临挑战

中国IPF患者人数持续增长,市场规模迅速扩大,预计到2028年将达到90.3亿元。然而,目前市场上仅有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两种获批药物,且疗效有限,耐受性较差,存在巨大的未满足临床需求。 这为创新药物研发提供了广阔空间,但也对新药的疗效、安全性及患者可及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创新药研发势头强劲,但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目前,多家国内外药企积极布局IPF治疗药物研发,多个新药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其中百时美施贵宝的BMS-986278-01片进度领先。 然而,随着新药的陆续上市,市场竞争将日益激烈,企业需要具备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才能脱颖而出。

主要内容

本报告从行业概览、产业链分析、政策分析、市场竞争力分析以及企业图谱五个方面,对中国IPF治疗药物行业进行了深入分析。

中国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治疗药物行业概览

本节概述了IPF疾病的定义、分类、治疗方案、流行病学以及市场规模。

IPF疾病特征及治疗现状

IPF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疾病,目前尚无治愈方法,治疗目标主要为延缓疾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 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抗纤维化药物,但现有药物(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疗效有限,副作用明显。

IPF患者人数及市场规模预测

报告数据显示,中国IPF患者人数持续增长,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29.7万人。 相应的,市场规模也快速扩张,预计到2028年将达到90.3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较高。 医保政策的落地实施,显著降低了患者用药负担,进一步推动了市场增长。

IPF药物研发进展

报告指出,目前已有73款IPF治疗药物进入临床试验,其中百时美施贵宝的BMS-986278-01片进度领先,此外还有十余款药物处于II期临床阶段。 这些在研药物涵盖多个靶点,未来有望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中国IPF治疗药物产业链分析

本节分析了IPF治疗药物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包括上游原料药供应、中游研发和生产以及下游市场应用。

上游原料药供应

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的原料药价格相对稳定,但吡非尼酮的原材料成本占比高达50%。 原料药生产厂商存在批文壁垒,产能受限。 CMO/CDMO公司在IPF新药研发和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游研发和生产

目前中国市场仅有两种获批的IPF治疗药物,市场格局相对集中。 在研药物数量众多,未来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仿制药的涌入也加剧了市场竞争。

下游市场应用

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已被纳入医保目录,显著降低了患者的用药负担,推动了院内市场快速增长。 但仍存在大量的未满足临床需求。

中国IPF治疗药物行业政策分析

本节分析了中国政府近年来出台的与IPF治疗药物相关的政策,包括罕见病政策、创新药政策以及医保政策等。 这些政策为IPF药物研发和市场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中国IPF治疗药物行业市场竞争力分析

本节分析了中国IPF治疗药物行业的竞争格局、融资情况以及AI制药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

竞争格局

目前,康蒂尼药业在吡非尼酮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勃林格殷格翰的尼达尼布也占据一定市场份额。 随着新药的获批上市,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融资情况

近年来,虽然IPF被列入罕见病目录,但由于研发成本高、周期长,资本市场对该领域的投资有所回落。

AI制药

AI制药技术有望提高新药研发效率和降低成本,英矽智能等公司已将AI技术应用于IPF药物研发。

中国IPF治疗药物行业企业图谱

本节分别介绍了爱科百发、英矽智能和众生药业三家在IPF治疗药物研发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分析了它们的研发管线、财务状况以及市场竞争力。 这三家企业分别代表了不同类型的企业,爱科百发专注于创新药研发,英矽智能利用AI技术进行药物研发,众生药业则兼顾创新药和仿制药研发。

总结

中国IPF治疗药物市场潜力巨大,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一方面,患者人数持续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现有药物疗效有限,未满足临床需求巨大。 创新药研发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但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 政府政策的支持以及AI制药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该行业的发展。 未来,疗效更好、安全性更高、价格更低的创新药物有望改变IPF的治疗格局,为患者带来更多希望。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37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头豹研究院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