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99809)

  • 医药健康行业研究:医药政策暖风先到,然后是创新出海进展,再是业绩反转机会

    医药健康行业研究:医药政策暖风先到,然后是创新出海进展,再是业绩反转机会

    化学制药
      行业投资逻辑   本周医药板块表现处于A股各板块的中游水平,年初至今表现仍处于全行业较弱水平。我们于11月底推出2025年国金医药年度投资策略《2025轻装上阵,反转源于三大机会》,2024年医药承压持续探底,但长期需求稳定,且政策、资金、基本面都存在反转趋势,2025年医药赛道有望取得超额收益。   2025年,我们认为医药板块核心投资机会将围绕三大逻辑:1)创新出海;2)需求复苏;3)政策预期反转。在这些因素中,政策暖风先到(从本周来看,医药赛道政策持续转暖,行业整体预期有望趋于乐观);再是研发创新出海(创新药赛道持续取得进展,依然将是2025年医药板块最热门赛道,尤其建议关注一线标的的临床数据读出和上市商业化进展,以及二线创新药的预期差波动机会),再之后是2025年上半年业绩增速有望见底回升(但这种业绩增速改善的来临需要时间,从目前行业沟通和历史基数考虑,预计对2024Q4和2025Q1仍宜保持谨慎乐观预期,2025年一季报前后将会是关键节点)。   创新药:过去1周,国家支持创新各项举措春风不断,国家卫健委“医药领域科技创新”新闻发布会召开,推进创新思路举措再明确。与此同时,行业层面也硕果频出,仅在1周时间内,就有6款国产新药或新适应症获批上市或NDA(上市申请)获得NMPA(国家药监局)受理。   医疗服务及消费医疗:多重政策驱动,看好板块景气度提升。医保基金预算制度建立有望进一步规范药品和医用耗材的费用资金周转,同时可缓解医疗机构垫付压力,利好医疗机构长期可持续发展。中国医疗保险公众号发布《推动“医保+商保”一站式结算的思考》推文,商保作为政府医疗保险的有力补充,有望减少医保支付端压力。   生物制品:2024美肝会新药数据频出,AHB-137给药12周62%患者实现表面抗原清除;TCR-T细胞疗法SCG101单次输注实现快速HBsAg清除;广生堂GST-HG141针对低病毒血症2期临床表现优异;派格宾联合TDF可实现30%以上HBsAg清除,停药24周疗效维持率超90%。建议持续关注领域内药物研发进程。   医疗器械:高值耗材2024年国采发布第2号文件,外周领域存在国产替代机遇。三诺生物签订欧洲CGM经销合作协议,看好CGM产品创新迭代能力强、海外渠道布局领先的企业。   中药:羚锐制药发布公告,拟以不超过约7.82亿元的自有资金,收购银谷制药100%股权。近来,板块内部分公司积极通过并购公司、BD管线等方式,向创新方向延伸。建议关注现金流良好、具备外延发展基础的中药公司产业合作项目或创新管线推进情况。   医药上游:12月5日,财政部在官网发布了《关于政府采购领域本国产品标准及实施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该通知为征求意见稿,明确了本国产品的标准定义,同时明确了对于政府采购本国产品的支持方式,即招投标过程中对本国产品或打包项目中本国产品占比达80%的均给予额外20%的价格扣除优惠。《生物安全法案》遇阻,看好CXO龙头的全球竞争优势。   投资建议   我们仍然认为2025年医药板块最大投资机会将围绕于两条主线:创新药和仿创药的板块高景气度投资机会;以及器械、中药、药店、消费医疗服务等领域的个股见底反弹投资机会。   重点标的   科伦博泰、特宝生物、人福医药、益丰药房、可孚医疗等。   风险提示   汇兑风险、国内外政策风险、投融资周期波动风险、并购整合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8页
    2024-12-09
  • 关注生物航空煤油和长期破净央国企市值管理

    关注生物航空煤油和长期破净央国企市值管理

  • 医药生物行业报告:生物安全法案未被列入2025 NDAA,CXO板块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医药生物行业报告:生物安全法案未被列入2025 NDAA,CXO板块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中药
      一周观点:生物安全法案未被列入2025NDAA,CXO板块压制因素短期解除   美国2025财年NDAA发布,生物安全法案未被列入。美国当地时间2024年12月7日,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军事委员会公布了2025财年国防授权法案(NDAA)最终协议文本,该版本兼顾了众议院以及参议院两方的提案。NDAA最新版本显示,生物安全法案未被列入其中按照流程,该版本要获得美国总统签字之后才能生效。   板块压制因素短期解除,CXO行业有望迎来估值修复。生物安全法案最早在2023年12月和2024年1月分别由参议院和众议院提出草案,其中要求政府严格制裁中国医药生物领军企业,药明康德、药明生命、华大基因等企业被点名,受此影响CXO板块持续下跌。2025年NDAA最终未纳入生物安全法案,靴子正式落地,板块压制因素短期内得以消除。从基本面上看,随着海外降息周期的陆续开启,海外投融资已实现复苏;国内投融资市场也有望在国内创新药全链条支持等配套措施逐步落地背景下实现逐步回暖,行业需求端逐步恢复良好增长,龙头企业在手订单/新签订单增速逐步回升,叠加大订单带来的高基数影响的消退,板块基本面已走出低谷,边际改善趋势较为明确。板块当前估值在29.21倍,从历史估值水平上看,板块估值在2021年中达到最高,之后呈现持续回落趋势。从板块业绩上看,合计利润2023年开始下降,2024年延续下降趋势(有部分是大订单的基本影响)。展望2025年,板块业绩有望恢复稳健增长,板块估值也有望迎来修复。国内CXO企业的工程师红利和制药业优势将持续巩固,市占率有逐步提升。   一周观点:政府采购活动中,对本国产品的报价给予20%的价格扣除   财政部发布《关于政府采购领域本国产品标准及实施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2024年12月5日,财政部网站发布通知就《关于政府采购领域本国产品标准及实施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拟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对于既有本国产品又有非本国产品参与竞争的,对本国产品的报价给予20%的价格扣除,用扣除后的价格参与评审;而国产产品认定标准就在未来3-5年讨论制定出台(标准未出台前,中国境内生产即为本国生产)。   本国产品在政府采购中具备价格优势。该文件可能是参考了美国政府的政府采购的相关法规(《买美国法案》、《联邦采购政策法》等)的做法,标准一旦出台(3-5年后),可能对进口企业将会有很大挑战,诸如需要把核心零部件生产以及关键工序等都放在中国进行,否则就不能认定为中国制造产品,在投标中相比国产产品会有20%的价格劣势。   本周细分板块表现   本周医疗研发外包板块涨幅最大,上涨6.21%;疫苗板块上涨2%医院板块上涨1.89%,医药流通板块上涨1.89%,医疗设备板块上涨2.09%;血液制品板块跌幅最大,下跌0.03%,中药板块上涨1%,其他生物制品板块上涨0.02%,化学制剂板块上涨0.53%,原料药板块上涨1.05%。   推荐及受益标的:   推荐标的:康缘药业、佐力药业、益丰药房、九州通、上海医药太极集团、国际医学、新里程、美年健康、微电生理、迈普医学、迈瑞医疗、怡和嘉业、昌红科技、拱东医疗。   受益标的:心脉医疗、先健科技、归创通桥-B、康方生物、迪哲医药、云顶新耀、恒瑞医药、海思科、信达生物、亚盛医药、百济神州、天士力、以岭药业、方盛制药、老百姓、一心堂、大参林、健之佳、漱玉平民。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政策执行不及预期风险、行业黑天鹅事件。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5页
    2024-12-09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医药“跨年行情”建议关注CXO、医疗消费、创新药械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医药“跨年行情”建议关注CXO、医疗消费、创新药械

    生物制品
      本期内容提要:   市场表现:本周医药生物板块收益率为+1.62%,板块相对沪深300收益率为+0.17%,在31个一级子行业指数中涨跌幅排名第23。6个子板块中,医疗服务板块周涨幅最大,涨幅4.64%(相对沪深300收益率为+3.20%);涨幅最小的为化学制药,涨幅为0.61%(相对沪深300收益率为-0.84%)。   周观点:当前市场预期12月中旬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扩内需”、“新质生产力”、“国企改革”等仍为核心关键词。此外,周末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军事委员会公布了2025财年国防授权法案(NDAA),该版本显示生物安全法案未被列入其中。我们认为,在美国生物安全法案未被列入NDAA的事件催化下,CXO板块有望迎来新一轮估值修复。此外,我们认为2025年医药板块整体有望迎来业绩修复,一方面系医保支付端存在边际改善趋势(诸如商业医保或有增量贡献),另一方面系2024年医药板块的低基数效应。结合当下的市场氛围,我们认为可以围绕“扩内需”+“新质生产力”+“国企改革”进行选股。   1)“扩内需”关注医疗消费资产:①消费医疗健康相关资产如长春高新、智飞生物、普瑞眼科、通策医疗、国际医学、美年健康;②院外医疗器械如爱博医疗、鱼跃医疗、可孚医疗、美好医疗、怡和嘉业;③院外OTC药品标的2025年有望补库存,如太极集团、天士力、葵花药业、健民集团。④2025年业绩有望复苏,如海泰新光、康泰生物、康希诺等。   2)“新质生产力”关注CXO、创新药械、科研产业链上游:①CXO方面,诸如药明康德、药明合联、泰格医药、凯莱英、康龙化成等。②创新药,如信达生物、金斯瑞生物科技、百济神州、康方生物、泽璟制药、复星医药等。③创新医疗器械,迈瑞医疗、联影医疗、惠泰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内镜;④科研产业链相关企业,如海尔生物、泰格医药、维亚生物、纳微科技、诺禾致源、华大智造、阿拉丁、泰坦科技等。   3)“国企改革”方面:①国药系,如国药控股、国药股份、国药一致、太极集团、国药现代等。②华润系,如华润三九、昆药集团、华润双鹤等。③地方国企,诸如哈药股份、同仁堂、康恩贝等。   4)“防御策略”关注医药流通:诸如国药股份、国药控股、上海医药、九州通等。   风险因素:改革进度不及预期;销售不及预期;临床数据不及预期;集采降价幅度高于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7页
    2024-12-09
  •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海外钛产业链跟踪:钛矿企业供给分化,钛白粉企业经营改善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海外钛产业链跟踪:钛矿企业供给分化,钛白粉企业经营改善

    化学制品
      核心观点   钛矿:主流企业三季度供给出现分化,新增产能建设按计划推进。   Rio Tinto:维持全年90-110万吨钛渣产量指引,RTIT熔炉改造仍在进行。根据公司公告,2024年前三季度钛渣产量为75.5万吨,同比下降10%,前三季度单季度产量分别为25.4/23.8/26.3万吨,同比分别-11%/-22%/+7%。   Kenmare:三季度钛铁矿产量环比下滑,WCP A升级项目有序推进。根据公司公告,2024年前三季度钛铁矿产量为70.15万吨,同比下降2%,前三季度产量分别为20.55/23.86/25.74万吨,同比分别+1%/+8%/-12%,环比分别-24%/+16%/+8%。   Iluka:SR1窑炉继续停产,人造金红石产量同比大幅下行。根据公司公告,2024年前三季度钛铁矿产量为71.68万吨,同比下降2%,前三季度产量分别为20.55/23.86/25.74万吨,同比分别+1%/+8%/-12%,环比分别-24%/+16%/+8%。   Sheffield Resources:Thunderbird项目三季度钛铁矿产量环比基本持平。根据公司公告,Thunderbird项目前三季度钛铁矿产量合计约为31.23万吨,前三季度单季度产量分别为7.38/11.97/11.88万吨,预计到2025财年将继续维持年产1000-1200万吨矿石的采矿速率。   Eramet:三季度钛铁矿产量同比高增,FOB价格同比下行。根据公司公告,Eramet在今年前三季度钛铁矿累计产量为39.8万吨,同比增长29.2%,前三季度单季度产量为11.6/13.8/14.4万吨,同比分别+50.6%/+7.0%/+41.2%。   Image Resources:Atlas项目建设有序推进,预计25年Q1实现首批HMC生产。Image Resources目前处于建设阶段的项目为Atlas,Atlas项目将在25年一季度投产并产出首批HMC产品,首批HMC的出货在25年3-4月。   钛白粉:需求相较去年复苏,主要企业经营情况有所改善。   Chemours:3Q24钛白科技业务营收同比微降,盈利能力同环比均有提升。24年前三季度Chemours钛白科技业务累计净销售额为19.40亿美元,同比下降4.4%,其中Q3单季度净销售额6.79亿美元,同比下降1.6%,环比增长0.9%;累计调整后EBITDA为2.35亿美元,同比增长4.0%,其中Q3单季度调整后EBITDA为0.85亿美元,同比增长23.2%,环比增长6.3%,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13%,为23年一季度以来单季度最高水平。   Kronos:前三季度开工率同比大幅提升,成本下降推动盈利修复。Kronos今年前三季度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7%、99%、92%,单季度产量分别为12.1/13.7/14.1万吨,同比分别+15%/+54%/+38%,单季度毛利率分别为15%/20%/21%,相较于去年同期分别提升8%、10%、12%,盈利能力同比显著提升。   Tronox:三季度钛白粉销量维持同比增长,预计四季度将有所下滑。今年前三季度Tronox单季度钛白粉销量分别同比+18%/+16%/+12%,但根据公司公告,基于目前的下游客户情绪,北美等主要业务区域将经历较大的季节性需求下滑,四季度钛白粉销量预计环比下滑10-15%,但同比依旧能够维持中等个位数的增长。   投资建议   整体来看,短期内全球钛矿新增供应有限,我国作为全球钛白粉主要生产国对于钛矿的进口需求长期存在,钛矿作为钛白粉重要上游原材料的稀缺性也有望逐步凸显。与此同时,在国内钛白粉价格持续承压的背景下,具有上游资源布局以及规模、成本优势的龙头企业将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建议关注国内具备钛产业链一体化布局的龙头企业。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新增产能超预期的风险;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风险;海外钛白粉反倾销力度超预期风险;新技术的潜在冲击。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7页
    2024-12-09
  • 深耕IVD检测市场,战略性布局创新药产业

    深耕IVD检测市场,战略性布局创新药产业

    个股研报
      热景生物(688068)   公司实现从特色诊断到创新制药的全产业链发展   热景生物创立于2005年,是一家聚焦生物医药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秉承“发展生物科技造福人类健康”的使命,致力于打造从特色诊断到创新制药的全产业链发展战略。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收入分别为5.43/6.55/7.9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9/5917/9858万元,对应EPS分别为0.04/0.64/1.07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759.7/97.8/58.7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IVD:肝病诊断实现全病程覆盖,糖捕获技术前景广阔   公司深耕体外诊断19年,特色项目突出,在肝炎肝癌诊断领域癌症早诊早筛、阿尔茨海默病(AD)及神经退行性疾病领域具有国内国际领先的系列相关特色诊断产品及在研项目。优势平台方面,公司单人份化学发光产品解决基层检测痛点,业务保持高速增长。上转发光技术平台助力公共安全,应用范围广泛。在疾病诊断新领域积极研发拓展基于国际领先糖捕获技术的“国人肝健康工程”、“国人脑健康工程”和“国人癌症早诊早筛工程”为核心技术的三大“国人健康工程”做大做强体外诊断主业。   创新药:SGC001在中美IND双报双批,临床应用可期   公司不断探索自主创新诊疗技术平台,现已布局核酸药物、抗体药物及消费品等前沿领域。参股公司舜景医药FIC产品SGC001注射液(杜吉普单抗)于中美获批临床。杜吉普单抗是全球首款(First inClass)治疗心梗的全人源单抗,成药特性良好,工艺稳定,质量可靠。杜吉普单抗有望为AMI的急救治疗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参股公司智源生物在AD疾病生物创新药研发进展较快。此外,公司成立“X-GenAI新药发现与设计研究中心”,加速新药研制。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创新药进度不及预期风险;政策超预期风险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5页
    2024-12-09
  • 医药生物行业2025年投资策略:创新引领,产业升级

    医药生物行业2025年投资策略:创新引领,产业升级

    化学制药
      需求端:医药行业需求增长稳定,且呈现需求升级的趋势。2019-2023年,我国卫生总费用从65196亿元增长至90578亿元,CAGR为8.6%,高于名义GDP复合增速;2019-2023年国内医疗机构诊疗量复合增速为5.4%,从价格的角度来看,虽然面临控费的整体压力以及集采、技术进步等因素导致存量产品的价格体系坍塌,但由于诊疗结构的变化和创新产品相对价格更高,疫情后医疗保健领域的价格水平整体保持稳定,价格小幅增长,展现出国内医疗需求持续升级的大趋势。   供给端:行业正经历较为剧烈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望于25年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2019年以后行业亏损比例逐年提升,今年已经稳定在30%以上,医疗行业持续受到宏观经济、地缘政治、医保控费政策、疫情后遗症、行业规范化整顿等外部因素的影响,龙头公司在这一轮行业出清周期中体现出较强的韧性,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在行业见底回升后,将展现更强的竞争力。   支付端:多元化支付体系有望推动卫生总费用在GDP中占比持续提升。医保支出在卫生总费用的占比有望维持25-30%的水平,在经济复苏及政策鼓励的背景之下,商业健康险、财政支出、个人支出占比有望在未来几年提升,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医疗设备、优质医疗服务有望受益于多元化支付体系带来的购买力提升。   政策端:药品及器械集采接近尾声,服务端改革将是最后一环。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将是25年医保改革重点,也是DRG/DIP2.0政策大框架之下的医保改革最后一环;医疗行业规范化整顿肃清行业环境,有利于行业健康、规范发展;设备更新政策在24年落地慢于预期,有望在财政政策的支持下加速落地;创新药、创新器械在医保腾笼换鸟+商保增量支持的推动下,将是国内医药产业升级的主体脉络。   投资建议:国内医疗需求持续升级,宏观经济有望逐步回暖,在地缘政治扰动之下,国家有望加大对于自主可控的支持力度,建议优先配置创新药、创新器械、医疗设备等细分行业,同时建议关注AI医疗、并购重组等带来的主题投资机会。   推荐标的:A股:迈瑞医疗、药明康德、爱尔眼科、联影医疗、新产业、华润三九、特宝生物、智翔金泰-U、美好医疗、开立医疗、爱博医疗、艾德生物、澳华内镜、药康生物;H股:科伦博泰生物-B、康方生物、和黄医药、康诺亚-B、爱康医疗。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风险、政策超预期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4页
    2024-12-09
  • 医药生物行业跟踪周报:TCE成为创新药新趋势,关注信达生物、泽璟制药、智翔金泰等

    医药生物行业跟踪周报:TCE成为创新药新趋势,关注信达生物、泽璟制药、智翔金泰等

    中药
      投资要点   本周、年初至今医药指数涨幅分别为2.93%、-7.82%,相对沪深300的超额收益分别为0.33%、-23.62%;本周医疗服务(+6.78%)、医疗器械(+3.31%)、化学制药(+2.07%)、生物制品(+2.02%)、医药商业(+1.97%)、原料药(+1.92%)、中药(+1.76%)等股价均涨幅较大;本周涨幅居前灵康药业(+36%)、新赣江(+29%)、益方生物(+27%),跌幅居前*ST吉药(-20%)、浩欧博(-19%)、富祥药业(-14%)。涨跌表现特点:本周医药板块大小市值均出现普涨,但小市值个股涨幅更加明显。   近日创新药股价表现较为活跃,如益方生物、热景生物、盟科药业等小市值创新药股价涨幅较大,主要原因很可能与今年创新国谈效果较好有关。国产创新药标的如何选股?一方面是依靠国内商业化实现扭亏;另外一方面依靠出海能力打开高成长天花板。国家医保从缩短进医保数据、药店双通道实现快速放量、医保对医疗机构及时结算等全面支持创新药。近日创新药领域的T细胞衔接器(T cell engager,TCE)关注度比较高,2009年FDA批准第一款TCE药物catumaxomab(EPCAM/CD3),但2017由于销售不佳撤市,22年开始爆发:22年Immunocore的Gp100/CD3、罗氏和强生的两款CD3/CD20、强生的CD3/BCMA获批,随后23年4款TCE药物获批,靶点覆盖CD3/CD20、CD3/GPRC5D、CD3/BCMA。血液瘤领域的重磅炸弹确定性叠加实体瘤和自免领域潜力逐步释放,未来更多企业将瞄准这一蓝海赛道。TCE有潜力成为免疫疗法领域的下一条投资主线,建议关注信达生物(CD3/CLDN18.2Ph2;CD3/GPRC5D/BCMA Ph1/2;CD3/DLL3Ph1)、泽璟制药(CD3/DLL3/DLL3Ph1/2)、智翔金泰(CD3/BCMA Ph2)等。   罗氏宣布FDA FDA已接受格罗菲妥单抗(glofitamab)的补充生物制品许可申请;Merus宣布美国FDA加速批准Bizengri用于补充NRG1+癌症患者的重要需求;NMPA官网显示复宏汉霖的斯鲁利单抗获批新适应症;国家药监局网站显示,和黄医药的呋喹替尼胶囊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得批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显示,盛世泰科的1类新药磷酸森格列汀片(曾用名:盛格列汀)的上市申请已获得批准。   具体思路:1)创新药领域:信达生物、恒瑞医药、三生国建、奥赛康、百济神州、海思科、和黄医药、亚盛医药、迪哲医药、迈威生物、泽景制药-U等;2)中药领域:佐力药业、方盛制药、华润三九、济川药业、马应龙等;3)CXO及科研服务领域:药明康德、药明合联、康龙化成、凯莱英等;4)高端制剂领域:人福医药、恩华药业、苑东生物等;5)医疗服务领域:爱尔眼科、普瑞眼科、固生堂等;6)消费医疗领域:欧普康视、爱博医疗等;7)临床及仿制药CRO:诺思格、泰格医药等;8)GLP1产业链领域:圣诺生物、诺泰生物、博瑞医药等;9)CGM领域:鱼跃医疗、三诺生物等;10)原料药领域:奥瑞特、千红制药、华海药业、普洛药业等;11IVD领域:亚辉龙、新产业、安图生物等;11)医疗耗材领域:惠泰医疗、大博医疗、三友医疗等;12)仿创药领域:人福医药、恩华药业、仙琚制药、苑东生物、信立泰等;13)科研服务领域:药康生物、奥浦迈、百普赛斯等。14)血制品领域:上海莱士、天坛生物、博雅生物等。   风险提示:药品或耗材降价超预期;医保政策风险等;产品销售及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3页
    2024-12-09
  • 欧洲经销商协议落地,CGM出海兑现加速

    欧洲经销商协议落地,CGM出海兑现加速

    个股研报
      三诺生物(300298)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2024年11月29日与A.MENARINIDIAGNOSTICSS.r.l.签署了《经销协议》,双方主要就在欧洲超过20个国家和地区以联合品牌的方式独家经销公司的第一代、第二代CGM定制型号等事项进行约定,协议期限7年。   合作周期长达7年,经销商实力雄厚。经销商A.MenariniDiagnostics已有超过45年的历史,主要业务领域包括医疗诊断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涵盖糖尿病、血液学、临床化学、尿液分析和免疫学等多个医疗领域。该公司隶属于Menarini集团旗下,该集团成立于1886年,业务遍及全球140个国家和地区,员工超过17,000人,2023年营业收入为43.75亿欧元。   欧洲市场为CGM第二大市场,期待后续商业化放量空间。据动脉网援引灼识咨询数据,2020年美国和欧洲CGM市场规模分别为27亿和12亿美元,预计2030年分别达到154亿美元和78亿美元,对应欧洲市场CAGR为20.6%。欧洲为CGM的第二大市场,本次协议落地后,公司CGM产品有望借力经销商渠道做大渗透欧洲市场,为公司增添新的成长动能。   美国、二代新品注册持续推进,未来催化密集。1)产品力持续改进,新一代产品目前处于评审阶段,通过设计、工艺改进在便捷性舒适度上提升用户体验。叠加渠道协同+价格成本优势,有望持续提高市占率;2)美国FDA拿证有序推进中,进军美国大市场。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出海进展持续兑现,我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收分别为43/50/59亿元,同比增长6%、15%、1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5.1、6.4亿元,同比增长16%、55%、24%,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CGM美国注册进展不及预期的影响,海外市场销售不及预期的影响,集采降价的影响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页
    2024-12-09
  • 医疗科技:欧盟AI法案如何在EMEA重塑医疗技术

    医疗科技:欧盟AI法案如何在EMEA重塑医疗技术

    医疗器械
      自COVID-19疫情席卷全球以来,全球医疗市场不得不大幅重新定位以应对一系列不可预测和波动的事件。2020年,原本稳固的供应链效率因全球封锁而停滞不前。疫情爆发后新出现的地缘政治冲突(如俄罗斯-乌克兰战争、以色列-巴勒斯坦冲突等)为在战争中提供挽救生命医疗服务带来了挑战。同样,慢性疾病治疗的需求急剧上升。总而言之,在医疗保健领域创新变得至关重要,因为传统的或现有的医疗干预措施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启用人工智能(AI)和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的迅速推广。在短短几个月内,这项技术重新定义了药物发现、研发、大规模数据分析、疫苗开发等领域的工作方式,使其更加高效和有效。研究人员和医疗科技开发者对genAI的热情依然高涨,他们利用这项技术来完成原本繁琐且耗时的过程。然而,这种热情也引发了一些关于该技术可能给整个行业带来麻烦的猜测。   为了围绕医疗保健中人工智能的使用设定参数并消除人们对潜在偏见性偏差或隐私风险的担忧,欧盟最近推出了《人工智能法》(AIAct),“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全面的人工智能法律”。该法案已于今年五月由欧盟理事会通过,正在促使医疗技术领导者不仅质疑这些规定如何影响现有的工具,还考虑如何在新法规下开发和应用新的AI技术。   医疗保健系统内的循环,但这对人工智能是行业根源的未来意味着什么。   使用AlphaSense平台,我们揭示AI法案将如何在未来几个月和几年内重塑医疗科技开发。发现这些见解,使您能够掌握前沿的医疗科技行业情报,并灵活应对新兴技术与新法规的挑战。
    Alpha Sense Investments Limited
    21页
    2024-12-09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