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2612)

  • 云顶新耀-B(01952):2024年实现商业化层面盈利,耐赋康快速渗透目标市场,上调目标价

    云顶新耀-B(01952):2024年实现商业化层面盈利,耐赋康快速渗透目标市场,上调目标价

  • 战略持续推进,精品国药昆中药和“777”品牌持续建设

    战略持续推进,精品国药昆中药和“777”品牌持续建设

    个股研报
      昆药集团(600422)   主要观点:   事件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4.01亿元,同比-0.34%;归母净利润6.48亿元,同比+19.86%;扣非归母净利润4.19亿元,同比+25.09%。➢事件点评   降本增效效果持续显现,24Q4业绩亮眼   24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43.46%,同比-1.36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为8.94%,同比+3.04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26.50%,同比-5.08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4.42%,同比+0.35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1.27%,同比+0.35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0.17%,同比+0.0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08亿元,同比增长126.97%。   公司2024Q4收入为29.44亿元,同比+40.71%;归母净利润为2.61亿元,同比+344.3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30亿元,同比+427.85%,24Q4业绩表现亮眼。   精品国药和银发健康战略持续推进,着力打造“精品国药领先者”。   公司依托品类丰富且独具竞争优势的产品群,强化“昆中药1381”、“777”三七系列产品在慢病管理尤其是老龄健康领域的品牌优势。“777”品牌是公司针对以三七为核心成分的产品群,正式推出全新品牌,构建“三七就是777”品牌认知,强化消费者对于血塞通软胶囊有效成分三七总皂苷的认知。完成收购华润圣火51%股权,2024年12月并表,提升心脑血管领域的竞争力;2024年公司血塞通软胶囊(含昆药集团络泰®血塞通软胶囊和华润圣火理洫王®血塞通软胶囊)销量同比增长11.27%。未来,公司将进一步拓宽三七产品集群,满足银发群体在慢病管理方面的多层次需求。   昆中药1381品牌焕发新光辉,聚焦参苓健脾胃颗粒、舒肝颗粒等核心大单品。昆中药“大单品+全渠道+品牌化”战略持续推进,2024年参苓健脾胃颗粒、舒肝颗粒及清肺化痰丸合计同比增长20%,清肺化痰丸营收规模破亿,参苓健脾胃颗粒、舒肝颗粒营收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稳步推进研发创新战略   2024年,公司在研发创新方面取得显著进展,研发投入1.43亿元。自主研发的氯硝西泮注射液成为同品种中首家申报并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产品,丰富了神经精神领域产品管线;全资子公司版纳药业秋水仙碱片也首家通过一致性评价,夯实了肌肉骨骼领域产品管线,且增加了儿童家族性地中海热新适应症,用法用量获国家药监局正式批准。用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1类创新药KPC000154和2.2类改良型新药KYAH02-2020-149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将进一步丰富完善慢病领域产品管线。多个3类仿制药有序推进,分别处于技术审评、申报资料提交、BE试验等不同阶段。海外部分,公司与盖茨基金会合作的新抗疟药研发顺利,即将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市场拓展方面,海外注册成果丰硕,提交131份申请获30个批文,其中双氢青蒿素磷酸哌喹片通过世界卫生组织快速准入系统已提交注册申请38份(22个国家),已获准7个国别注册批准。三七制剂血塞通已在15个国家获得准入,并为血塞通软胶囊在美国、欧洲等法规市场上市做前期准备。   投资建议   根据公司24年年报,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92.31/102.82/115.5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9%/11.4%/12.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4/9.0/10.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4.3%/21.4%/12.3%,对应估值为17X/14X/13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变化风险,药品研发创新风险,产品市场推广不及预期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3-27
  • 健友股份(603707):高端注射剂领航,生物类似物蓄势待发

    健友股份(603707):高端注射剂领航,生物类似物蓄势待发

  • 康耐特光学(02276):镜界逐光近卅载,智能眼镜启新篇

    康耐特光学(02276):镜界逐光近卅载,智能眼镜启新篇

  • 康龙化成(300759):4Q24环比提速,看好25全年表现

    康龙化成(300759):4Q24环比提速,看好25全年表现

  • 因子类产品快速放量,高浓度静丙有望年内上市

    因子类产品快速放量,高浓度静丙有望年内上市

    个股研报
      博雅生物(300294)   血制品收入平稳,商誉减值影响利润表现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35亿元(-34.58%),归母净利润3.97亿元(+67.18%),扣非净利润3.02亿元(+110.77%),经营现金流净额3亿元(-53.29%)。对应2024Q4营业收入4.9亿元(+6.11%),归母净利润-0.16亿元(+93.07%),扣非净利润-0.35亿元(+84.16%)。公司收入端同比下降主要系非血制品业务的剥离出表影响,利润端计提资产减值准备8383万元,其中包括南京新百的商誉减值准备7261万。   浆站拓展和外延并购实现新突破   公司目前浆站数量达到21个,其中20家在采,1家在建(内蒙古达拉特旗浆站),2024年成功实现对绿十字的外延并购和内蒙古浆站的省级批文,内生外延共成长,华润央企赋能优势逐步显现。公司2024年采浆量达630.6吨,其中博雅生物采浆量522.04吨(+11.7%),绿十字采浆量108.6吨。   公司血制品业务实现收入15.14亿元(+4.32%),毛利率65.11%(-4.63%),其中母公司博雅生物血制品收入14.74亿元(+0.86%),毛利率64.27%(-2.62pct);绿十字血制品贡献收入4030万元(为2024.11-12月收入,绿十字2024年11月开始并表)。   从血制品产品结构上看,白蛋白收入4.03亿元(-7.94%),静丙收入3.91亿元(-6.60%),纤维蛋白原收入4.08亿元(-8.28%),其他血液品收入3.12亿元(+108.20%)。受行业周期及区域集采影响,白蛋白、静丙和纤原收入小幅下滑。PCC和八因子实现快速放量,PCC、Ⅷ因子纯销超目标完成,其中PCC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第三,小因子产品营收占比快速提升,成为公司业绩重要增长点。   在研管线丰富,高浓度静丙有望年内上市   公司具备丰富的研发管线,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VIG)(10%)已完成发布资料提交,目前处于综合审批阶段,有望年内上市,成为国内第三家上市的高浓度静丙。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已完成注册申请和现场检查,有望年内上市。C1酯酶抑制剂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处于临床阶段,研发进程稳步推进。未来公司将着力围绕小核酸及基因治疗等领域进行布局,进一步拓展产品种类。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营收分别为19.79、21.42、23.1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5、5.82、6.31亿元,对应PE分别为26.36、23.36和21.53倍。维持推荐,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采浆量不及预期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新品上市不及预期风险。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5页
    2025-03-27
  • OTC及处方线库存均降至合理水平,健民大鹏业绩持续快速增长

    OTC及处方线库存均降至合理水平,健民大鹏业绩持续快速增长

    个股研报
      健民集团(600976)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05亿元(同比-17%),实现归母净利润3.62亿元(同比-31%),扣非归母净利润3.03亿元(同比-31%)。其中,2024Q2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24亿元(同比-43%),归母净利润0.41亿元(同比-62%),扣非归母净利润0.33亿元(同比-62%)。   点评:   24年营销体系改革短期影响工业业务增长,当前OTC及处方线库存已降至合理水平:①24年公司收入同比-17%,其中工业收入同比-19%(工业收入规模为17.47亿元),而商业同比-14%(商业收入规模17.37亿元)。若以销售渠道去划分工业业务,其中OTC产品线同比-31%(OTC产品收入规模约7.68亿元),而处方药产品线同比-7%(处方药产品线收入为9.79亿元)。若以适应症类型划分工业业务,其中儿科收入同比-32%(收入为7.75亿元),妇科收入同比-4%(收入为5.53亿元),特色中药收入同比+3%(收入为2.6亿元)。②24年公司全面启动营销体系改革,OTC线和处方线库存均降至合理水平。在OTC线方面,公司主导产品龙牡壮骨颗粒、便通胶囊等渠道库存降至合理水平,销售结构得到改善。其中便通胶囊、健脾生血颗粒纯销保持高速增长,市占率显著提升,为公司OTC渠道产品的发展建立了第二增长曲线。在处方线方面,公司核心产品健脾生血片、便通胶囊、拔毒生肌散等主要产品纯销实现较快增长,截至24年末处方线主要产品渠道库存降至合理水平。   24年在研新药项目达31项,健民大鹏24年净利润增速约22%:①在新产品开发方面,24年公司在研新药项目31项,中药1.1类新药牛黄小儿退热贴提交上市许可申请;通降颗粒与枳术通便颗粒二期临床试验完成,进入三期临床试验阶段;1.1类新药JM-03开展二期临床试验;4项化药制剂获得药品注册证书,2项提交上市许可申请;其它临床前项目研究持续开展中。②健民大鹏(公司持股33.54%,公司与其他股东约定实际分红比例为32.76%)聚焦于体外培育牛黄的生产机销售等,近年健民大鹏持续快速增长。24年健民大鹏净利润约达6.9亿元(同比+22%),21-24年间健民大鹏净利润CAGR约26%。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8.72亿元、41.68亿元、44.9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约为11%、8%、8%,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5亿元、5.94亿元、7.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约37%、20%、20%,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4倍、12倍、10倍。我们看好2025年公司有望实现业绩反转,我们调高公司为“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因素:中药材价格上涨超预期、产品销售不及预期、OTC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体培牛黄增长不及预期、新生儿人数下降超预期。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5-03-27
  • 有机硅行业专题报告:产能快速扩张期已近尾声,行业供需格局有望改善

    有机硅行业专题报告:产能快速扩张期已近尾声,行业供需格局有望改善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有机硅凭借其卓越的耐温性、耐候性、电气绝缘性、生理惰性,以及较低的表面张力与表面能等特性,在电子电气、建筑、运输、化工、纺织、食品、轻工、医疗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产品占比方面,根据ACMI、SAGSI、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我国有机硅深加工产品中,RTV、HTV、硅油、LSR、硅树脂产品的市场占比分别是37.0%、29.4%、28.3%、3.6%和1.8%。下游终端应用方面,有机硅产品2022年在电子电器、电力/新能源、建筑、纺织、医疗及个人护理、工业助剂、交通市场中分别占比21.2%、17.3%、16.3%、9.5%、8.7%、5.8%和1.9%。   供给端,根据百川盈孚的数据,目前我国有机硅中间体产能共有344万吨,产能规模领先的企业有合盛硅业、江西蓝星星火、东岳硅材、兴发集团、新安股份和鲁西化工,行业产能CR3达到45.93%,CR6约69.19%,行业集中度较高。受前两年行业产能大规模扩张、行业供需格局恶化的影响,2023-2024年行业整体陷入亏损。在行业整体弱盈利的背景下,后续有机硅新增产能预计有限,从各企业目前的规划来看,2025年新增产能仅有兴发集团的10万吨,行业快速扩产阶段暂告结束。   需求端,预计下游建筑等传统应用领域对有机硅的需求或维持稳定增长,而新能源汽车、光伏、电子电器(5G、半导体)等新兴领域在产品产销快增、对性能要求更高等因素的影响下,对于有机硅材料的需求有望保持10%以上的快速增长。此外,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有机硅生产国,我国有机硅在全球具备成本优势,在海外新兴经济体需求旺盛的背景下,我国有机硅出口有望维持较高景气。   综合来看,目前行业快速扩产阶段暂告结束,预计新增供给增速将放缓。而需求端在新能源汽车、光伏、电子电器(5G、半导体)等新兴领域的拉动下有望保持较快增长。行业供需格局有望逐步改善,推动有机硅DMC价格、盈利修复。2025年以来,有机硅行业减产挺价氛围浓厚,我国有机硅DMC价格呈上行趋势,从年初的1.3万元/吨上行至3月中旬的1.4万元/吨,上涨幅度为7.69%。个股方面,建议关注合盛硅业(603260)、兴发集团(600141)、东岳硅材(300821)和新安股份(600596)。   风险提示:国内外宏观经济波动导致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贸易摩擦风险;行业供给大幅增加导致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能源价格波动风险等。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1页
    2025-03-27
  •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海外IPDI产能遭遇不可抗力,或将短期扰动供需格局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海外IPDI产能遭遇不可抗力,或将短期扰动供需格局

    化学制品
      事件:   根据国化新材料研究院3月26日发布的有关信息,赢创发布通知称其VESTANAT®IPDI的供应遭遇了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其生产过程中碰到了无法预见且不可避免的技术难题。这一突发状况直接打乱了正常的供应节奏,导致在接下来的几周内,赢创无法按照客户订购或请求的数量提供IPDI。IPDI作为一种在行业内应用广泛的重要原材料,其供应的稳定性对于众多企业的生产经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赢创在通知中表达了对这一情况的重视和歉意,但由于问题的复杂性,尚无法确定供应受影响的持续时间。   点评:   IPDI下游应用相对集中,对TDI具备一定的替代性。根据慧聪化工网相关信息和数据,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是一种脂环族的二异氰酸酯,在塑料、胶粘剂、医药和香料等行业中应用广泛。与TDI相比,IPDI作为固化剂的黏结剂体系,能够使药浆保持更长适用期,同时以IPDI为固化剂制得的弹性体的断裂伸长率也更高。另外,IPDI不含苯环结构,其毒性远低于TDI,目前IPDI正在逐步取代TDI用来制造涂料。从IPDI下游应用领域来看,我国IPDI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皮革、涂料、胶粘剂及油墨领域,其中在涂料领域主要是汽车涂料和木器涂料的应用。   海外企业长期占据较大市场份额,此次不可抗力或将短期扰动供需格局。根据慧聪化工网数据和相关信息,由于技术壁垒较高,目前全球仅有赢创、科思创、巴斯夫等少数企业具备IPDI生产能力,其中海外厂家赢创、科思创、巴斯夫和康睿分别拥有产能5、3.5、0.5和2万吨,合计产能约为11万吨,目前万华化学已经占据中国IPDI市场接近七成的份额,并且还在不断提升。2016年万华化学自主研发的IPDI生产线正式投产并产出合格产品,成为全球少数拥有“IPIPN-IPDA-IPDI”全产业链核心技术的企业之一。目前万华化学IPDI产能3万吨/年,并拟对现有装置改造扩能到5万吨/年,此外,新和成位于山东潍坊的2.1万吨IPDI产线原计划在2024年第三季度量产。考虑到赢创IPDI全球市占率较高,此次不可抗力或将短期内对全球IPDI供需格局产生影响,进而可能导致IPDI价格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同时从长期维度来看,随着以万华化学为代表的国内企业持续实现技术突破以及产能扩张,未来有望持续提升竞争力与市场份额。   投资建议:   考虑到赢创IPDI产能规模较大,因此在不可抗因素影响下短期供需格局或将受到扰动,建议关注国内具备IPDI产能的相关标的。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赢创产能恢复超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5-03-27
  • 抗生素API及制剂短期波动,看好CDMO业务高成长性

    抗生素API及制剂短期波动,看好CDMO业务高成长性

    个股研报
      普洛药业(000739)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20.22亿元,同比增长4.8%;归母净利润为10.31亿元,同比下滑2.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9.84亿元,同比下滑4.1%。   24年业绩短期波动,全年经营性现金流表现亮眼。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20.22亿元(+4.8%);归母净利润10.31亿元(-2.3%),单看Q4,公司营业收入27.3亿元,同比下滑8.2%;归母净利润为1.61亿元,同比下滑20.9%,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53亿元,同比下滑22.8%,业绩短期波动。分业务看,24年原料药收入86.5亿(+8.3%),毛利率15.0%(-2.6pct);制剂收入12.6亿(+0.5%),毛利率60.8%(+7.7pct);CDMO收入18.8亿(-6.1%),扣除新冠大订单后保持增长,毛利率41.1%(-1.2pct)。2024年公司经   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12.1亿元(+17.2%),显示较好经营质量。   CDMO在手项目数持续高增长,看好25-27年业绩兑现   公司CDMO收入18.8亿(-6.0%),扣除新冠大订单后实现增长,凸显较强经营韧性。当前CDMO项目结构已形成良好的“漏斗”模型,为CDMO业务实现快速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24年公司报价项目1601个,同比增长77%;进行中项目996个,同比增长35%,其中,商业化阶段项目355个,同比增长25%,包括人用药项目262个,兽药项目48个,其他项目45个;研发阶段项目641个,同比增长42%。我们认为,公司CDMO在手订单数快速增长在未来有望逐步兑现到业绩,看好CDMO业务后续表现。   抗生素API及制剂短期承压,原料药及制剂业务25年有望前低后高受市场环境影响,公司抗生素原料药及制剂销售短期承压。原料药方面,预计抗生素原料药在25Q1-2或仍面临压力,25Q3之后行业格局有望进一步明朗,公司原料药业务25年收入及利润兑现或呈现前低后高趋势。制剂方面,尽管24年收入端受抗生素制剂销售影响增速放缓,但24全年毛利率达到60.8%(+7.7pct),同比提升明显,未来随着公司制剂产品矩阵不断丰富,我们看好新品驱动下制剂业务表现。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考虑到公司原料药及制剂业务波动,我们调整公司2025-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5/13.3/15.6亿元,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2%/15%/17%(前次预测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4/16.3亿元)。考虑到公司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优势及CDMO业务的高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料药价格下跌风险,安全生产事故风险,原料药及制剂销售不及预期,新品研发与推广不及预期,CDMO订单获取不及预期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页
    2025-03-27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