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中国地炼行业正经历一个剧烈的转型时期,面临着周期下行、融资困难、税收从严和销售不畅等多重困境。然而,行业内部也存在显著的差异化,部分优势地炼企业通过转型升级、布局终端市场、优化物流以及寻求资本市场对接等策略,增强自身竞争力,并有望在行业整合中脱颖而出。 疫情加速了行业洗牌,为具备竞争力的民营炼化企业提供了长期利好,同时也带来了化工产品供需失衡的结构性投资机会。
地炼行业困境与优势企业差异化分析
疫情加速行业洗牌,利好优势企业
主要内容
1. 引言
报告引言部分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导致汽、柴、航煤需求骤降,炼厂库存压力加大,地炼企业开工率大幅下降。但不同地炼企业经营状况差异显著,部分企业在疫情前已停产,而部分企业则维持较高开工率。报告将分析导致地炼困境的因素,以及优势地炼企业的竞争优势。
2. 地炼困境:周期下行、融资困难、税收从严、销售不畅
该部分详细阐述了地炼企业面临的四大困境:
2.1. 景气下行,低竞争力企业现金流或将进一步吃紧: 炼化行业步入景气下行周期,新产能投放和需求下降导致竞争加剧,低竞争力企业盈利承压,现金流恶化。以上海石化为例,单季度盈利已大幅下降。
2.2. 发债融资渠道受阻: 银行信贷收紧,地炼企业发债融资渠道受阻,融资成本上升,部分企业甚至面临债务违约和破产风险。2019年发债规模较前几年大幅缩水。
2.3. 消费税从严征收,税收缴纳逐步正规化: 2018年1号文件加强了对成品油消费税的监管,堵塞了偷漏税的漏洞,地炼企业税收缴纳逐步正规化,原有利益模式面临挑战。2019年国内消费税收入大幅增长,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一趋势。
2.4. 央企外采规模萎缩,地炼销售面临压力: 央企炼厂自身产能充足,且面临库存压力,外采规模萎缩,地炼企业销售压力加大,尤其缺乏加油站渠道的地炼企业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3. 优势地炼企业竞争力在哪里?如何应对破局
该部分分析了优势地炼企业增强竞争力的策略:
3.1. 地炼企业向化工领域延伸: 部分地炼企业积极转型升级,投资建设化工产线,以摆脱对成品油市场的过度依赖,提升盈利能力。例如,科力达、神驰、利华益等企业在化工领域进行了积极布局。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也大力支持地炼企业向化工领域转型。
3.2. 积极布局加油站终端: 拥有自建加油站网络的地炼企业能够更好地控制销售渠道,降低对央企外采的依赖。京博石化、东明石化等企业在加油站布局方面投入较大。海科石化的小海豚加油站通过提升服务质量,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3.3. 以管道运输降低物流成本: 建设自有原油输油管道,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竞争力。部分地炼企业已建成或正在建设连接港口和炼厂的管道,大幅降低运输成本。
3.4. 少数地炼企业谋求实现与资本市场对接: 通过上市融资,获得资金支持,增强发展实力。部分地炼企业正在积极寻求上市,或通过旗下子公司上市。
3.5. 接受整合也是一种选择: 山东省政府推动地炼行业整合,淘汰落后产能,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裕龙岛石油炼化一体化项目是这一趋势的体现。
4. 投资机会分析
该部分分析了地炼行业整合带来的投资机会:
4.1. 部分地炼出清行业格局有望改善,长期利好民营炼化: 行业整合将淘汰低竞争力企业,利好大型民营炼化企业,如荣盛石化、恒力石化、恒逸石化等。报告重点推荐恒逸石化,其文莱炼化项目不受国内疫情影响,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
4.2. 化工型炼厂挤占燃料型炼厂市场,关注结构性机会: 大型一体化炼化项目的投产将导致化工产品供需失衡,带来结构性投资机会。报告建议关注丙烯和石油焦等产品,并推荐卫星石化和华锦股份。
5. 风险提示
报告最后列出了主要的投资风险: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超预期,以及原油、丙烷等资源价格大幅波动。
总结
本报告对中国地炼行业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行业面临的困境以及优势企业的应对策略。疫情加速了行业洗牌,低竞争力企业将被淘汰,而优势企业将通过多元化发展和资本运作,增强竞争力。报告认为,行业整合将为大型民营炼化企业带来长期利好,同时,化工产品供需失衡也带来了结构性投资机会。投资者需关注相关风险,谨慎投资。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7页
2020-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