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3262)

  • 被低估的中枢神经药物领军企业

    被低估的中枢神经药物领军企业

    个股研报
      恩华药业(002262)   公司估值处于低估位置。自从仿制药带量集采开始落实,仿制药逻辑重塑,投资者普遍不看好仿制药整个板块的前景,整个仿制药板块估值中枢都在下移。受仿制药板块估值中枢下移拖累,公司估值处于历史底部位置。但是公司相关产品降价风险或被高估,公司当前估值极具投资价值。且仿制药板块走势基本处于利空出尽位置,未来任何集采或谈判降价不及预期的消息均可能导致仿制药估值修复。   公司产品相关市场成长可期。公司主要生产麻醉剂和精神类药物。中国诊疗服务量已摆脱疫情影响,麻醉剂需求恢复,且应用场景仍有很大拓展空间,公司麻醉剂业务有望持续受益于中国诊疗服务量增长以及麻药渗透率提升。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精神压力日趋增大,精神卫生意识不断提升,精神卫生药物需求市场空间广阔。    公司产品受集采影响有限。公司相当一部分业务属于精麻管制药品(麻醉剂和一类精神药物),此类精麻药品由国家定价,不参与集采,目前尚未发现医保局有下调精麻药品国家定价的意向。公司生产的二类精神药品虽然有部分品种参与集采,但公司深耕中枢神经药物多年,具有成本优势和研发优势,预计未来在集采中能有更多斩获。   公司业绩稳步增长,研发投入持续加强。受益于精神药品的广阔市场和迅猛发展,公司利润长年以来保持较快增长。2021 年前三季度,公司收入同比增长 21.79%,快于归母净利润增速 17.76%。公司持续推进一致性评价和仿制药、创新药研发。近年来公司研发投入占比不断提升,2021 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占收入比例提升至 8.13%。   行业估值的判断与评级说明:我们预测 2021-2023 年归母净利润为8.81/10.80/13.14 亿元,对应 EPS 为 0.87/1.07/1.30 元,对应 PE 为18/14/12 倍。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相关药品集采降价的风险、精麻药品国家定价下调的风险、新药研发失败的风险等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0页
    2022-01-24
  • 康龙化成(300759):2021年业绩超预期,一体化延伸初见成效

    康龙化成(300759):2021年业绩超预期,一体化延伸初见成效

  • 医疗IT长坡厚雪,前瞻布局景气拐点

    医疗IT长坡厚雪,前瞻布局景气拐点

    华泰证券
    65页
    2022-01-24
  • 创新药周报:医药行业研发风向标——JPM会议大盘点

    创新药周报:医药行业研发风向标——JPM会议大盘点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再论抗疫,海外防控态度逐步转变后海外和中国会如何演绎?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再论抗疫,海外防控态度逐步转变后海外和中国会如何演绎?

  • 医药行业周报:疫情主题,资产博弈

    医药行业周报:疫情主题,资产博弈

    浙商证券
    13页
    2022-01-24
  • 医药周报—坚信核心资产长期价值,回调后性价比越发凸显

    医药周报—坚信核心资产长期价值,回调后性价比越发凸显

  • 2021年业绩快报点评:磁刺激产品高速增长,“磁电联合”夯实盆底龙头地位

    2021年业绩快报点评:磁刺激产品高速增长,“磁电联合”夯实盆底龙头地位

    个股研报
      伟思医疗(688580)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业绩快报,]2021年收入4.3亿元(+13.7%),归母净利润1.78亿元(+23.8%),扣非归母净利润1.5亿元(+17%)。   剔除股份支付影响,2021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36.5%。2021年股份支付费用的税后影响金额为1816.5万元,剔除此影响,全年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6亿元(+36.5%)和1.68亿元(+31.1%),内生业绩延续稳健增长态势,完成股权激励的考核目标;2021Q4单季度收入1.27亿元(+2.8%),归母净利润0.7亿元(+21.1%),主要因2020Q4单季度高基数以及疫情反复的影响。   磁刺激类产品高速增长,新品有望贡献新增长动能。预计2021年磁刺激产品收入增速约70%,已成为公司第一大品类,其中盆底磁刺激仪经多年“磁电联合”培育,市场认可度大幅提升,叠加院外大幅放量,预计收入过亿;电刺激产品因销售变革预计有所承压,后续随着销售调整完成以及激励机制的理顺,有望恢复稳健增长。公司加大研发,在研重磅产品逐步进入收获期,其中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已实现上市销售,《“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也明确提及促进康复机器人发展,预计2022年公司该系列产品将逐步放量,此外下一代磁刺激仪、医美能量源设备等在研项目稳步推进,有望为公司贡献新的增长动能。   新型康复器械龙头,2022年有望提速。公司为电刺激、磁刺激、电生理等康复器械创新龙头,拥有技术、产品、渠道、品牌、服务五位一体的综合优势,有望持续受益于康复行业政策红利。随着2022年电刺激的企稳、磁刺激的高增长以及新品的放量,公司收入和业绩端有望较2021年提速。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业绩考核目标为2021-2022年收入或净利润实现30%+增长,业绩高增长的确定性强。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考虑股权激励费用摊销的影响,预计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1.8、2.3、3亿元,内生业绩复合增速超过30%,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外协风险、政策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1-23
  • 伟思医疗(688580):业绩符合预期,磁刺激注入增长新动力

    伟思医疗(688580):业绩符合预期,磁刺激注入增长新动力

  • 2021年中国MRI设备行业研究报告

    2021年中国MRI设备行业研究报告

    医疗器械
      01中国MRI设备行业综述   MRI工作原理是利用原子核自旋运动的特点,在外加磁场内,经射频脉冲激后产生信号,用探测器检测并输入计算机,经过处理转换在屏幕上显示图像区别于X线和CT,核磁共振所获得的图像具有治晰、精细、分辨率高,对比度好,信息量大等特点,对软组织层次显示贝有显著优势   02中国MRI设备行业产业链   产业链包括上游MRI设备原材料供应商,中游MRI设备制造经销商和下游的MRI诊断服务及衍生服务机构,其中磁体属于核磁共振设备产业链上游最关键该心元器件,超导磁体关键技术复杂,主要由国外厂商掌握中高端产品研发,国内自主研发企业占比较少   03中国MRI设备行业驱动因素   MRI行业驱动因素包括人均设备量不足,国产替代空间大和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驱动,中国MRI人均保有最远低于日韩,1.5T和3.0T国产化率低,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另外在利好政策,市场需求和配置需求驱动下,第三方医学彩像中心为中国核磁共振设备行业带来新一轮突破   04中国MRI设备行业相关政策   在国家政策的倾斜下,国产核磁共振设备制造企业将迎来行业发展春天。拥有自主研发能力的国产企业有望获得政府的补贴支持以不断加强技术水平与扩大生产能力,提升医疗工业基础,从而塑造国产品牌形象,提升产品渗透率   05中国MRI设备行业发展趋势   随着中国MRI市场需求持续扩大,MRI产品应用将呈两极化发展,在人工智能技术基础上,磁共振发展方向以加快检査速度,提升图像质量和提高患者舒适度为趋势。其中磁共振快速成像技术成为研究发展热点之一,生命矩阵系统成为MRI的第五大系统革新技术   06中国MRI设备行业市场现状   中国MRI设备行业景气度高,2020年中国MRI市场销量1.542台,2020年中国MRI市场价值约115亿元,华东、华南、华中MRI采购量占60%。3.0TMRI以外资品牌为主,1.5TMRI成为国产替代主要市场
    头豹研究院
    42页
    2022-01-2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