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655)

  • 石油化工行业周报:原油价格大幅反弹,长丝需求有望回暖

    石油化工行业周报:原油价格大幅反弹,长丝需求有望回暖

    化工行业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4页
    2020-09-21
  • 2019年中国丁二烯行业概览

    2019年中国丁二烯行业概览

    化工行业
    中国丁二烯行业概览 中心思想 核心观点: 本报告深入分析了中国丁二烯行业的发展现状、市场规模、影响因素、政策环境、发展趋势以及竞争格局,并对南京诚志永清能源有限公司、盛虹石化集团有限公司和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等行业内重点企业进行了分析。 分点叙述: 中国丁二烯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预计未来五年仍将保持增长态势,主要驱动因素包括新增炼化一体化产能投产、新型煤化工拓宽原材料来源以及民营及海外资本的积极参与。 乙烯副产物是丁二烯的主要原材料,但乙烯原料轻质化趋势限制了副产丁二烯的增长,煤制烯烃有望成为未来新的原料来源。 行业竞争格局呈现国有企业主导和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的二元结构,民营企业在产业链延伸和市场拓展方面具有优势。 主要内容 2 中国丁二烯行业市场综述 2.4 中国丁二烯行业市场规模 市场规模增长: 2014年至2018年,中国丁二烯行业市场规模(按产量计)从244.1万吨增长到275.8万吨,年复合增长率3.1%。 未来预测: 预计到2023年,中国丁二烯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371.9万吨,增长动力主要来自新增炼化一体化产能、新型煤化工发展以及多元化资本的注入。 3 中国丁二烯市场影响因素分析 3.1 产业链现状 3.1.1 上游原材料 乙烯副产物: 乙烯副产物是丁二烯的主要原材料,约占市场90%。丁二烯产能受乙烯装置规模影响较大,大型炼化装置副产丁二烯具有经济效益。 价格影响: 丁二烯价格受原油价格影响较大,原油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丁二烯的生产成本。 丁烯及丁烷: 氧化脱氢工艺路线的经济效益较低,且丁烯和丁烷原材料较为稀缺,限制了该工艺的应用。 3.1.2 下游应用需求 合成橡胶: 丁二烯是合成橡胶的重要原料,但受天然橡胶价格下降和替代效应减弱的影响,合成橡胶消费占比有所下降。 合成纤维: 丁二烯是合成纤维(如锦纶)的重要原料,锦纶产量增长迅速,市场价格的降低推动了锦纶需求的增长。 地域分布: 中国合成橡胶产能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而轮胎出口受阻可能影响国内丁二烯的需求增长。 3.2 进出口情况 进口依赖: 中国丁二烯进口依赖度保持在10%左右,主要从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等邻近国家和地区进口。 进口趋势: 近5年来,中国丁二烯进口数量快速增长,但2018年有所回落。 4 中国丁二烯行业政策分析 政策支持: 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产业布局、环境保护、项目投资和生产经营等方面的政策,以推动丁二烯行业的发展。 5 中国丁二烯行业发展趋势 5.1 产业园区一体化:民营资本引领产能增长,产业链协同效应显著 发展方针: 炼化一体化、装置大型化、生产清洁化、产品高端化和产业园区化是丁二烯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产业基地: 国家重点建设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和协同发展。 资本注入: 民营和海外资本的进入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大型化产能布局。 5.2 原材料多元化:乙烯原料轻质化限制副产丁二烯发展,煤制烯烃有望成为未来原料新贵 乙烯轻质化: 乙烯原料轻质化限制了副产丁二烯的增长,丁二烯行业需寻求新的发展路径。 煤制烯烃: 煤制烯烃技术的发展为丁二烯提供了新的原材料来源,降低了生产成本。 6 中国丁二烯行业竞争格局 6.1 中国丁二烯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市场现状: 中国丁二烯市场长期供不应求,存在一定的对外依存度。 竞争结构: 行业竞争呈现国有企业主导和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的二元格局。 6.2 中国丁二烯行业投资企业推荐 南京诚志永清能源有限公司: 具备股东优势、业内合作优势和高效环保优势。 盛虹石化集团有限公司: 具备背景优势、技术优势和环保优势。 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具备技术理念优势和投资方背景优势。 总结 本报告深入分析了中国丁二烯行业的发展现状、市场规模、影响因素、政策环境、发展趋势和竞争格局。 报告指出,中国丁二烯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乙烯副产物是主要原材料,但乙烯原料轻质化趋势促使行业寻求新的发展路径,煤制烯烃有望成为新的原料来源。 行业竞争格局呈现国有企业主导和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的二元结构。 报告还对南京诚志永清能源有限公司、盛虹石化集团有限公司和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进行了分析,为投资者提供了参考。
    头豹研究院
    34页
    2020-09-21
  • 化工行业周观点:环氧丙烷市场高位运行,DMC价格持续拉涨

    化工行业周观点:环氧丙烷市场高位运行,DMC价格持续拉涨

    化工行业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页
    2020-09-21
  •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本轮化工品涨价将会是冰火两重天,看好部分化工品涨价超预期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本轮化工品涨价将会是冰火两重天,看好部分化工品涨价超预期

  • 化工行业2020年9月第3周周报:聚醚、环丙价格大涨,继续推荐化工成长股

    化工行业2020年9月第3周周报:聚醚、环丙价格大涨,继续推荐化工成长股

  • 每周炼化:PTA净利润跌入负值?

    每周炼化:PTA净利润跌入负值?

    化工行业
    炼化行业周报:PTA 净利润跌入负值? 中心思想 PTA 市场盈利能力恶化: 本周 PTA 行业单吨净利润跌入负值,主要受供应端检修推迟和新产能投放预期影响,而原油市场涨幅有限,导致 PTA 价格上涨乏力。 PX 价格先跌后涨: 国际原油价格震荡下跌,但亚洲市场供应下降,导致 PX 价格小幅上涨。 其他产品表现: MEG 港口库存下降,价格高位震荡;涤纶长丝市场持续低迷,现金流恶化;聚酯瓶片市场偏弱运行。 主要内容 PX 市场分析 PX 价格波动及影响因素 价格走势: PX 价格先跌后涨,CFR 中国主港价格为 562 美元/吨(+11 美元/吨)。 成本端: 原油价格震荡下跌,对 PX 价格形成一定压力。 供应端: 国内外部分 PX 装置减产,亚洲市场供应下降。 需求端: 下游 PTA 开工变动有限,短期供需两旺。 价差: PX 与原油价差为 246 美元/吨(-12 美元/吨),PX 与石脑油价差为 138 美元/吨(-3 美元/吨)。 PTA 市场分析 PTA 盈利能力及供需情况 盈利能力: 行业单吨净利润为 -21 元/吨(-24 元/吨),跌入负值。 供应端: 中泰石化重启,华彬石化检修,PTA 开工调整有限,生产负荷为 78.90%(+2.30pct)。 需求端: 下游聚酯开工负荷小幅回落,传统旺季气氛平淡,PTA 库存压力难以释放。 库存: PTA 社会流通库存为 338.3 万吨(+23.2 万吨)。 价格: PTA 现货价格为 3450 元/吨(+25 元/吨)。 MEG 市场分析 MEG 供需及库存变化 供应端: 石脑油价格偏弱,乙烯价格上涨,华东港口库存大幅下降,海外进口减少,国内供应增加。 需求端: 下游聚酯端运行负荷高位稳定,终端需求稳定。 库存: 华东罐区库存为 130 万吨(-7 万吨)。 价格: MEG 现货价格为 3815 元/吨(-15 元/吨)。 开工率: 63.00%(+1.00pct)。 涤纶长丝市场分析 涤纶长丝供需及盈利状况 供应端: 双原料价格震荡,MEG 价格下跌,拖累涤丝市场交投。 需求端: 终端市场表现一般,整体需求疲软。 盈利: POY、FDY 和 DTY 行业单吨盈利分别为 -242 元/吨(-11 元/吨)、-308 元/吨(-94 元/吨)和 -208 元/吨(-61 元/吨)。 库存: 涤纶长丝企业库存天数分别为 POY 30.5 天(+0.5 天)、FDY 29.5 天(+1.0 天)和 DTY 40.0 天(+0 天)。 开工率: 80.60%(-1.00pct)。 其他产品市场分析 织布、聚酯瓶片市场表现 织布: 织造厂家生产积极性提高,但需求仅局部回暖,坯布去库存缓慢。盛泽地区织机开机率 70.00%(+0pct),坯布库存天数为 44 天(+0 天)。 聚酯瓶片: 市场偏弱运行,下游需求淡季,基本面相对偏弱。PET 瓶片现货价格为 5075 元/吨(-50 元/吨),行业单吨净利润为 73.6 元/吨(-44.1 元/吨)。 信达大炼化指数 指数表现 自 2017 年 9 月 4 日至 2020 年 9 月 18 日,信达大炼化指数涨幅为 112.55%,石油加工行业指数涨幅为 -33.56%,沪深 300 指数涨幅为 23.18%。 风险因素 行业风险提示 大炼化装置投产不及预期。 宏观经济增速下滑导致聚酯需求不振。 地缘政治和厄尔尼诺现象对油价的干扰。 PX-PTA-PET 产业链的产能变动。 总结 本报告分析了 2020 年 9 月 20 日当周炼化行业的市场表现。PTA 行业盈利能力恶化,PX 价格小幅上涨,MEG 港口库存下降,涤纶长丝市场持续低迷,聚酯瓶片市场偏弱运行。信达大炼化指数表现优于石油加工行业指数和沪深 300 指数。报告提示了大炼化装置投产、宏观经济、地缘政治和产业链产能变动等风险因素。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0页
    2020-09-21
  • 化工行业周报:疫情及汛情扰动消退,经济向好助力化工景气复苏

    化工行业周报:疫情及汛情扰动消退,经济向好助力化工景气复苏

    化工行业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8页
    2020-09-20
  • 经营拐点隐现,平台价值凸显

    经营拐点隐现,平台价值凸显

    个股研报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7页
    2020-09-20
  • 新材料行业周报:关注氘代化合物在光电、医药领域的应用

    新材料行业周报:关注氘代化合物在光电、医药领域的应用

    化工行业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页
    2020-09-20
  • 2020年中国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行业概览

    2020年中国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行业概览

    医疗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2020年中国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行业市场规模急速扩张,并呈现高速增长态势。这一增长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驱动: 市场接受度提升和销售额持续增长 全球范围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药物销售额持续增长,并占据全球药物销售额前列,表明市场对其疗效和安全性的认可度不断提高。 单克隆抗体药物的多样化发展和双特异性抗体药物的研发加速 单克隆抗体药物仍是中国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市场的主流,但其研发起步较晚,技术积累尚不成熟。未来,中国单抗药物治疗领域将进一步向癌症治疗领域集中,在研治疗领域覆盖更多疾病,在研靶点分布也更趋多样化。同时,双特异性抗体药物的研发加速,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政策支持和市场扩容 国家政策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行业发展给予大力支持,加速药物审批,并推动更多药物纳入医保目录,进一步扩大了市场规模。 主要内容 本报告从多个角度分析了中国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行业,主要内容包括: 行业市场综述 报告首先阐述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疗法原理、定义及代表产品,并列举了已获批上市的产品,涵盖PD-1抑制剂、PD-L1抑制剂和CTLA-4抑制剂等。 行业产业链分析 报告对产业链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和CRO技术服务提供商)、中游(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生产商,包括外资和本土企业)和下游(各级医疗机构和潜在的DTP药房)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分析了各环节的成本构成和市场份额。 行业市场规模 报告预测了2015-2024年中国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行业市场规模,指出2018年市场规模达到190.3亿元人民币,并预计2024年将达到1651.3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6%。 行业政策分析 报告分析了中国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例如国家医保目录调整、药品集中采购等,这些政策对行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行业驱动因素分析 报告指出,多种产品长期销售表现优异和疗效显著是推动市场扩容的重要因素。 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报告指出了COVID-19疫情对行业融资可能造成的潜在影响。 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分析了单克隆抗体治疗领域的多样化发展和双特异性抗体药物研发加速的趋势。 行业投资企业推荐 报告推荐了君实生物、和铂医药和苏州康乃德三家企业,并对它们的企业概况、研发管线、融资历史和市场竞争力进行了分析。 总结 本报告基于头豹研究院的数据和分析,对中国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行业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报告指出,该行业市场规模高速增长,并呈现出单克隆抗体药物多样化发展和双特异性抗体药物研发加速的趋势。国家政策的支持和药物疗效的显著提升也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然而,COVID-19疫情也带来了一定的投资风险。报告最后推荐了三家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需要注意的是,报告中所有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头豹研究院,其版权归头豹研究院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传播。
    头豹研究院
    31页
    2020-09-18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