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98196)

  • 磷矿石行业深度报告:供需偏紧,拥磷为王

    磷矿石行业深度报告:供需偏紧,拥磷为王

    化学原料
      投资要点:   我国磷矿石储量全球第二,但磷矿平均品位低。我国目前磷矿石的基础储量是32.4亿吨,全球排名第二,但整体品位不高,富矿少,90%以上均为中、低品位。下游产品方面,磷复肥是磷矿石的主要下游需求领域,占比约七成。其他产品如草甘膦、磷酸盐等占比相对较小。近年来受环保等政策影响,我国磷矿石产量呈下降趋势。未来新增产能方面,根据部分上市公司披露的公告,国内规划的磷矿石远期新增产能较多,但考虑到磷矿石产能建设周期长,以及行业环保政策等的约束,磷矿石短期供给增长速度或较低。   磷矿石存量需求方面,磷肥作为磷矿石下游最大的应用领域,需求具有刚性特点。全球大豆、玉米、小麦的合计库存量近年来连续下行,且各国对粮食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减,或对全球粮食价格形成支撑,从而使得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得以维持,利好全球化肥需求保持平稳。国内来看,目前化肥法检政策使得磷肥出口受限,国内供应充足,磷肥国内外价差较大。我们认为,当前磷酸一铵、磷酸二铵行业库存量较低,后续春耕备肥的启动有望提振国内化肥需求,利好磷酸一铵、磷酸二铵价格上涨。   磷矿石增量需求方面,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对磷矿石的需求有望保持快速增长。预计2025年国内电动车和储能电池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合计对磷矿石产生需求约1028万吨,占2021年国内磷矿石产量的10%。若从2023年磷酸铁规划产能的角度,则对今年磷矿石需求拉动作用更为明显。百川盈孚预计2023年磷酸铁新增产能或超过200万吨,考虑产能爬坡等情况,假设2023年新增120万吨磷酸铁产量,对应新增约480万吨磷矿石需求,全年磷矿石供需或维持紧平衡状态,有望支撑磷矿石价格维持在高位。   投资策略:由于磷酸铁新增产能有望加快释放,对上游磷矿石需求将明显增长,在磷矿石供需偏紧的背景下,产业链利润将向上游转移,个股方面建议关注磷矿石自给率高、一体化程度高、具有技术和成本优势的磷化工企业,如兴发集团(600141)、云天化(600096)、川恒股份(002895)和川发龙蟒(002312)。   风险提示:俄乌局势变化对能源、国际粮食、化肥等大宗商品价格造成的波动风险;美联储加息超预期导致经济衰退风险;磷肥出口不及预期风险;新能源车、储能需求增长不及预期风险;磷矿石产能若过快释放将导致供过于求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天灾人祸等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3页
    2023-01-31
  • 小分子业务强劲,新兴业务全面开花

    小分子业务强劲,新兴业务全面开花

    个股研报
      凯莱英(002821)   业绩简评   2023 年 1 月 30 日公司披露业绩公告,预计 2022 年将实现营业收入 101.13-103.45 亿元,同比增长 118.01%-123.01%; 净利润32.90-33.50 亿元,同比增长 207.69%-213.30%; 归母净利润32.93-33.47 亿元,同比增长 207.97%-213.02%; 扣非归母净利润31.89-32.36 亿元,同比增长 241.00%-246.02%。 业绩超预期。   经营分析   四季度稳健增长: 公司 Q4 预计实现营业收入 23.01-25.33 亿元,同比增长 34.10%-47.62%,与前三季度相比增速有所降低主要系四季度大订单交付有所减少;净利润 5.69-6.29 亿元,同比增长 51.97%-67.99%;归母净利润 5.72-6.26 亿元 ,同比增长52.77%-67.19%;扣非归母净利润 5.06-5.53 亿元,同比增长49.20%-63.06%。   小分子业务强劲增长,规模效益有效释放: 公司持续保持小分子 CDMO 全球领先地位, 预计 2022 年小分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过 115%。 大订单驱动公司业务保持高速增长,常规小分子业务稳步推进。 2022 年公司全面实施精益管理,运营效率提升叠加规模效益有效释放,大订单持续高质量交付助推全年业绩高速增长。利润端来看, 2022 年整体利润增速大幅快于收入增速,我们预计主要系业务高速发展带来的产能利用率提升和规模效应等因素。   战略新兴业务全面开花,国内市场进入收获期: 公司“双轮驱动”战略有效实施,加速推进化学大分子、临床 CRO、制剂 CDMO、生物大分子及 CGT CDMO 等新兴业务板块高速发展,各新兴业务板块的服务客户及项目数量持续增长,预计 2022 年新兴业务板块收入同比增长超过 145%;国内市场进入收获期,各项业务客户池进一步扩充,临床后期和商业化项目持续兑现,预计国内市场收入同比增长超过 140%。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新兴业务及规模效应带来的利润增厚超预期,我们小幅上调了 2022 年的盈利预测(+10.13%), 预计公司 2022/2023/2024 实现归母净利润 33/28/32 亿,对应 PE 分别为 19/22/19 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冠疫情反复风险;新业务研发拓展不及预期;管理层减持风险;环保、质量风险;上游原材料涨价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1-31
  • 医疗服务专题研究报告:院内诊疗复苏正当时,看好医疗服务疫后修复

    医疗服务专题研究报告:院内诊疗复苏正当时,看好医疗服务疫后修复

    医疗服务
      医疗服务需求刚性、市场稳健增长,疫情导致诊疗需求滞后。2009-2019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门诊、入院人次复合增速分别为5%、7%,居民医疗支出意愿提升及消费升级、人口老龄化、医保年筹资的稳步提高一直是医疗服务行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2020年国内新冠疫情爆发导致当年门诊、入院人次分别下降11%、13%;2021年诊疗量环比有所恢复,但尚未达到2019年同期水平,2021全年门诊、入院人次分别为2019年的97%、93%。   纵向视角:住院诊疗恢复更快,2020下半年民营医院凸显经营韧性。回顾2020年,从疫情冲击后1-2个月内的恢复趋势来看,住院医疗整体恢复更为陡峭,预计是住院医疗需求更为刚性所致。2021年作为疫情三年内院内诊疗受影响相对最小的年份,门诊和住院月度平均人次分别达到2019年同期的112%、99%,门诊需求的恢复弹性相对更大。在经历了2020年上半年的阶段性停诊后,下半年起民营医院门诊量逐月环比加速,恢复速度显著快于公立医院。板块内相关公司同样迎来客流的强劲反弹,带动下半年业绩强势复苏。   横向视角:刚需率先恢复、消费弹性更大,疫后诊疗需求的递延爆发有望持续2-3个季度。参考中国香港、英国、以及美国的院内诊疗复苏进程,刚需医疗整体恢复速度更快。消费类科室中,眼科、耳鼻喉、皮肤科恢复程度最佳,2022年月度平均诊疗人次分别达到20年4月(最低水平)的4.7倍、4.6倍、4.2倍;除此之外牙科和消化内科也有较强的需求反弹。复盘美国四家医院连锁集团2019-2022年的季度业务量(门诊量、住院量)及业绩来看,四家公司都是2021年Q2-Q3两个季度客流、营收反弹力度最大,2021年Q4至2022年Q3期间就诊量持续稳定回升,疫后诊疗需求的爆发并不会短期结束。   投资建议:随着国内主要城市新冠流行相继过峰,院内常规诊疗正在复苏进程中,结合个股的经营现状、以及2022年业绩基数效应,我们建议重点关注以下几类个股:1)住院收入为主的民营综合性医院如海吉亚医疗、国际医学;2)复苏弹性较大且具备板块效应的眼科医疗服务如爱尔眼科、华厦眼科、普瑞眼科;3)政策或经营层面底部反转类公司如通策医疗、锦欣生殖、美年健康。   风险提示:政策扰动风险、疫情反复风险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0页
    2023-01-31
  • 2022年中国I类新药靶点白皮书

    2022年中国I类新药靶点白皮书

    Ⅰ类新药
    热门靶点
    中国新靶点
    本报告基于摩熵医药数据库截至2022年11月30日的统计数据,对2017-2022年中国I类新药(不含中药和原料药)的受理和批准上市情况进行了分析。报告分为四个主要部分:首先,对2017-2022年CDEⅠ类新药申请受理数量和靶点数量进行了统计;其次,进行了分类统计,包括Ⅰ类新药品种分类统计、靶点对应新药数量统计、治疗领域对应新药靶点分类统计,以及热门靶点随时间的变迁分析;第三部分列出了部分2022年热门靶点的新药研发阶段;最后,报告探索了2023年潜在的“中国新”靶点,为未来的药物研发提供了方向。
    摩熵医药(原药融云)
    25页
    2023-01-31
  • 2022年11月全球在研新药与靶点月报

    2022年11月全球在研新药与靶点月报

    投融资
    创新药/改良型新药
    特殊审批
    中心思想 本报告基于摩熵医药数据库的数据,对2022年11月全球在研新药与靶点市场进行了分析,核心观点如下: 市场热点领域集中 市场热点集中在斑秃、CD3靶点等领域,创新药研发呈现积极态势,多个项目进入后期临床阶段或获批上市。 国内外企业在斑秃治疗药物研发方面竞争激烈,JAK抑制剂和生物制剂成为研发重点。CD3靶点相关项目数量众多,双特异性抗体和TCR-T疗法成为研发主流。 国内外创新药研发及投融资情况 国内新药注册申报数量持续增长,创新药国际化进程加快,多家中国企业的新药获得美国FDA或欧盟委员会批准,并获得大量融资。 投融资事件集中在创新药、医疗器械耗材和医疗/医药技术领域,生物药品和肿瘤治疗成为资本关注的热点。 主要内容 本报告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内容,以下将对主要章节进行数据分析和解读: 热门疾病领域扫描:斑秃治疗药物研发竞争激烈 报告首先关注了斑秃这一热门疾病领域。数据显示,我国斑秃患病率为0.27%,每年近400万人受其困扰。目前,传统治疗方式作用有限且副作用大,新型免疫治疗药物(如JAK抑制剂和生物制剂)有望改善治疗现状。 11月重要进展:辉瑞口服斑秃疗法利特昔替尼胶囊在中国获优先审评,Concert创新疗法deuruxolitinib的3期临床结果亮眼,显示出显著的疗效。 国内方面,恒瑞医药和瑞石生物共同研发的SHR0302以及泽璟生物研发的杰克替尼均处于III期临床阶段,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热门/潜力靶点扫描:CD3靶点成为双特异性抗体研发热点 报告接下来分析了CD3靶点。数据显示,全球共有333个CD3相关项目正在推进,其中双特异性抗体项目占比高达73%。CD3靶点已上市药物共计8个,主要应用于血液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 11月重要进展:Provention Bio的抗CD3单抗teplizumab获批上市,用于延缓1型糖尿病发作;艾伯维和Genmab的CD20/CD3双特异性抗体epcoritamab获优先审评资格,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 国内企业在CD3双特异性抗体研发方面参与度高,但实体瘤治疗方面仍面临挑战。 全球在研创新药积极/失败临床结果最新动态速递 本部分详细介绍了多个在研创新药的临床试验结果,涵盖血液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等多个领域。 许多药物展现出积极的临床疗效,例如:靶向性放射疗法Iomab-B在难治性血液癌症治疗中取得积极结果;安进的抗衰老机制药物UBX1325在临床2期试验中达成关键安全与疗效终点;辉瑞的RSV疫苗在初生儿中达到3期临床终点,保护力超过八成;多个创新疗法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症、乙肝等疾病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部分药物也显示出一定的局限性,例如CD3靶点药物在实体瘤治疗中的挑战。 本月国内新药注册申报分析 本部分对11月国内新药注册申报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数据显示,共有103款新药获批临床,其中化药51款,生物制品52款;4款新药获批上市,分别为盐酸安舒法辛缓释片、林普利塞片、对甲苯磺酰胺注射液和羧基麦芽糖铁注射液。 这表明国内新药研发和审批进程持续推进。 国产创新药国际化动态 本部分总结了11月国产创新药国际化动态,多家中国企业的新药获得美国FDA或欧盟委员会批准,例如:和誉医药新一代FGFR抑制剂ABSK121在美国获批临床;拓创生物多特异性抗体TAVO412在美国获批临床;华津医药溶瘤细菌产品SGN1获美国FDA孤儿药资格认定;君实生物在欧洲提交PD-1抑制剂上市申请等。 这反映了中国创新药研发实力的提升和国际竞争力的增强。 跨国企业创新药在华动态 本部分介绍了11月跨国企业创新药在华动态,例如:诺华KRAS抑制剂在中国启动3期临床;百时美施贵宝LAG-3抗体三联疗法在中国启动临床试验;诺华长效降脂siRNA疗法在中国申报上市;默沙东新型凝血因子XI抑制剂国内获批临床等。 这表明跨国药企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持续提升。 国内创新药投融资事件盘点 本部分对11月国内创新药投融资事件进行了总结。数据显示,国内医药大健康行业共发生投融资事件81起,创新药融资事件20起,融资热度高,多家企业获得亿元以上融资。 这表明资本市场对中国创新药产业的信心持续增强。 总结 2022年11月全球在研新药与靶点市场呈现出积极的态势,创新药研发取得显著进展,多个项目进入后期临床阶段或获批上市。 国内新药研发和审批进程持续推进,国产创新药国际化进程加快,资本市场对中国创新药产业的信心持续增强。 然而,一些领域仍面临挑战,例如CD3靶点药物在实体瘤治疗中的安全性问题,以及部分疾病领域(如斑秃)的治疗药物仍较为匮乏。 未来,需要持续关注创新药研发动态,加强国际合作,推动产业发展,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医疗需求。
    摩熵医药(原药融云)
    49页
    2023-01-31
  • 2022年12月全球在研新药与靶点月报

    2022年12月全球在研新药与靶点月报

    投融资
    创新药/改良型新药
    特殊审批
    中心思想 本报告总结了2022年12月全球在研新药与靶点市场动态,核心观点如下: 市场需求旺盛,创新疗法持续涌现 全球范围内,对肥胖、癌症、神经系统疾病等重大疾病的治疗需求持续增长,驱动着创新药物研发领域的蓬勃发展。本月多个创新疗法在临床试验中取得积极结果,展现出显著的疗效和安全性,例如靶向CXCR4的抗体、GLP-1受体激动剂、IDH抑制剂、以及多种抗体偶联药物(ADC)和CAR-T细胞疗法等。这些进展预示着未来市场将涌现更多有效的治疗方案。 国内新药研发加速,国际化进程提速 国内新药研发取得显著进展,本月有大量化药和生物制品获批临床或上市,其中包括多个创新型药物。同时,国产创新药国际化进程加快,多个产品获得美国FDA或欧盟EMA的孤儿药资格认定或临床试验许可,标志着中国创新药研发实力的提升和国际竞争力的增强。 投融资活跃,资本持续关注生物医药领域 全球医药大健康行业投融资活动活跃,创新药领域持续受到资本青睐,多家企业获得大额融资,为创新药研发提供资金支持。 主要内容 本报告按照目录结构,对2022年12月全球在研新药与靶点市场进行了数据分析,主要内容包括: 热门疾病领域扫描:肥胖症市场分析 本节重点关注肥胖症领域,分析了肥胖症的流行病学现状、现有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局限性,并对本月在肥胖症治疗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进行了总结。数据显示,全球肥胖人数持续增长,对安全有效的减肥药物需求巨大。目前市场上已有多种减肥药物获批上市,但疗效和安全性仍有待提高。本月安进、辉瑞、德睿智药等公司在GLP-1受体激动剂等领域取得进展,为肥胖症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热门/潜力靶点扫描:IDH抑制剂市场前景 本节分析了IDH抑制剂的研发现状及市场前景。IDH突变在多种恶性肿瘤中普遍存在,IDH抑制剂通过抑制突变型IDH酶的活性,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本月Rigel Pharmaceuticals公司的olutasidenib获批上市,以及葆元生物的AB-218胶囊获批临床,进一步推动了IDH抑制剂领域的研发进程。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已有三个IDH抑制剂上市,但仍有大量在研产品处于研发早期阶段,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全球在研创新药积极/失败临床结果最新动态速递 本节详细介绍了本月全球范围内多个在研创新药的临床试验结果,包括成功和失败案例。成功案例涵盖多个治疗领域,例如肿瘤、神经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展现了创新疗法的显著疗效和安全性。失败案例也为药物研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本节数据量较大,涵盖了众多药物的临床试验结果,体现了全球创新药研发领域的活跃程度。 本月国内新药注册申报分析 本节对本月国内新药注册申报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数据显示,本月有大量化药和生物制品获批临床或上市,涵盖多个治疗领域。这反映了中国新药研发实力的不断增强。 国产创新药国际化动态 本节总结了本月国产创新药国际化进展,多个产品获得美国FDA或欧盟EMA的孤儿药资格认定或临床试验许可,标志着中国创新药研发实力的提升和国际竞争力的增强。 跨国企业创新药在华动态 本节介绍了本月跨国企业创新药在华的动态,包括新药申报临床、临床试验启动等信息,反映了跨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国内创新药投融资事件盘点 本节对本月国内创新药投融资事件进行了总结,数据显示,创新药领域持续受到资本青睐,多家企业获得大额融资,为创新药研发提供资金支持。 总结 2022年12月全球在研新药与靶点市场动态显示,创新疗法持续涌现,市场需求旺盛。国内新药研发加速,国际化进程提速,投融资活跃,资本持续关注生物医药领域。这些积极的市场信号预示着未来生物医药行业将保持强劲发展势头,为患者带来更多有效的治疗方案。 本报告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为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未来,持续关注创新药物研发进展,加强国际合作,将有助于推动全球生物医药产业的进步。
    摩熵医药(原药融云)
    60页
    2023-01-31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2.11.21-2022.11.27)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2.11.21-2022.11.27)

    仿制药
    投融资
    创新药/改良型新药
    摩熵医药(原药融云)
    22页
    2023-01-31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2.11.28-2022.12.04)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2.11.28-2022.12.04)

    仿制药
    投融资
    创新药/改良型新药
    摩熵医药(原药融云)
    24页
    2023-01-31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2.12.05-2022.12.11)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2.12.05-2022.12.11)

    仿制药
    投融资
    创新药/改良型新药
    摩熵医药(原药融云)
    27页
    2023-01-31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2.12.19-2022.12.25)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2.12.19-2022.12.25)

    仿制药
    投融资
    创新药/改良型新药
    摩熵医药(原药融云)
    30页
    2023-01-3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