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92558)

  • 促卵泡注射液获批上市,辅助生殖管线持续丰富

    促卵泡注射液获批上市,辅助生殖管线持续丰富

    个股研报
      长春高新(000661)   业绩简评   2024 年 1 月 9 日, 公司发布公告, 控股子公司长春金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药品 注册证书》, 金赛药业重组人促卵泡激素注射液 22μ g(300IU)、 33μg(450IU)、 44μ g(600IU)符合药品注册的有关要求,批准注册,发给药品注册证书。   经营分析   促卵泡水针依从性优势显著,公司辅助生殖领域管线持续丰富。根据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发布的《辅助生殖促排卵药物治疗专家共识》, 辅助生殖技术(ART)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促排卵治疗,其应用改善了临床妊娠率,促性腺激素(Gn)类药物为促排卵最常用药物之一,包括促性腺激素(hMG)、 人卵泡刺激素(FSH)、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其中人卵泡刺激素(FSH)包括尿源性人卵泡刺激素(uFSH)和重组 FSH(rFSH)。 根据专家共识, 重组促卵泡素有粉针剂和水针剂 2 种剂型,其中重组促卵泡素水针剂的不良反应轻微,可以在更短的时间有更高效的刺激排卵效能。公司重组促卵泡素金赛恒于2015年获批上市, 为首个国产化的重组促卵泡素,本次获批的重组人促卵泡素注射液为首个国产重组促卵泡素水针剂,公司辅助生殖领域管线得到进一步丰富。   以科技创新为源动力, 研发管线有望接续落地。 近年来公司大幅提升研发投入水平, 持续聚焦创新能力、打造多元化经营能力,稳步推进儿科内分泌、儿科综合、成人内分泌、女性健康、肿瘤、皮科医美等业务板块战略布局、人才引进、架构调整等工作持续完善。目前公司持续推进多领域管线布局,打造了蛋白药物长效控释等一系列研发创新技术平台,努力推进打造领先及有差异化优势的产品。 未来公司研发管线有望接续落地,为业绩长期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公司生长激素龙头地位稳固, 长期增长逻辑不变, 我们维持盈利预 期 , 预 计 公 司 2023-2025 年 分 别 实 现 归 母净 利 润 47.8(+15%)、 55.1(+15%)、 62.2 亿元(+13%), EPS 分别为 11.81、13.60、 15.38 元,对应当前 P/E 分别为 12、 10、 9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医保降价和控费风险;生长激素竞争加剧风险;疫苗销售不及预期;研发进展不达预期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1-10
  • 业绩超预期,开喉剑等多个中药产品推动公司业务持续增长

    业绩超预期,开喉剑等多个中药产品推动公司业务持续增长

    个股研报
      贵州三力(603439)   主要观点:   事件:   贵州三力发布2023年年度业绩预告:2023年年度营业收入预计为15.87亿元-16.86亿元(同比增长32.11%-40.35%);归母净利润预计为2.87亿元-3.08亿元(同比增长42.58%-52.77%);扣非归母净利润预计为2.34亿元-2.54亿元(同比增长20.17%-30.71%)。   分析点评   Q4业绩亮眼,收入和利润超预期   根据预告的数据测算,2023Q4营业收入预计为6.17亿元-7.16亿元(同比增长25.72%-45.87%,环比Q3增长约82.24%-111.45%);归母净利润预计为1.29亿元-1.50亿元(同比增长32.15%-53.14%,环比Q3增长约126.30%-162.25%);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81-1.01亿元(同比-18.76%-+1.87%,环比Q3增长约43.00%-79.30%)。单季度收入和利润体量在增速上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都显著增长,业绩超预期。   核心产品开喉剑发力,对外投资实现盈利,双轮驱动实现公司23年盈利能力高速提升   23Q1和Q4,国内咽喉类疾病及流感等发病量出现大幅增加,用药需求大幅增长,公司核心产品开喉剑喷雾剂及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市场需求旺盛,公司销售增加。同时23Q3,公司OTC渠道的建设开始逐步上量,使得公司营收保持着稳定的增长。   对外投资方面:公司于2022年控股的德昌祥,2023年间接控股的云南无敌,和在23Q4纳入公司合并范围的贵州汉方药业有限公司均实现盈利,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汉方制药并表增厚未来收入利润,公司产品矩阵进一步丰富   汉方药业拥有8种剂型,80个批准文号,其中独家品种20个,专利品种9个,独家苗药8个;医保品种38个,其中国家医保品种12个,独家国家医保品种2个,非独家国家医保品种10个,区域和省医保26个。目前主要销售产品是芪胶升白胶囊、黄芪颗粒、日舒安洗液(湿巾)、儿童回春颗粒、妇科再造胶囊。   贵州三力自2020年12月参股汉方药业以来,协助汉方药业梳理管理架构、销售体系。2年多以来,汉方药业在管理和销售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提升。在公司完成增资扩股引入贵州三力成为新股东后,公司改善了资金问题,进行了部门整合,销售渠道也得到进一步提升,加之中医药行业市场得到扩展,在诸多利好情况下,公司集中优势力量发展大品种,公司2021年及2022年的收入增长率分别7.14%和10.49%,2023年预计增长率为14.81%。   根据公司评估,预计2024-2028年,汉方药业营业收入为6.0、6.8、7.4、8.0、8.4亿元,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2.90%、12.00%、10.00%、7.00%、5.00%;净利润为5,926.36、7,073.13、8,527.29、9,344.40、9,695.19万元,25-28年分别同比增长19%、21%、10%、4%。收购汉方药业股权将有助于扩大上市公司总体营业收入,有利于增厚上市公司利润;同时,公司可以委派管理人员全面接管汉方药业,将更利于汉方药业的规范管理及高质量发展。   投资建议   我们调整了公司盈利预测,公司2023~2025年收入分别16.7/25.6/30.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9.3%/52.8%/19.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3.8/4.5亿元(前值为2.7/3.7/4.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3.9%/30.2%/20.3%,对应估值为27X/20X/17X。我们看好公司核心产品开喉剑后续空间+并购品种后续放量,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营销拓展不及预期;大品种依赖风险;收购战略推行不及预期风险;新公司亏损超出预期等。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1-10
  • 大动脉覆膜支架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大动脉覆膜支架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化学制药
      大动脉覆膜支架,又叫主动脉覆膜支架,主要用于主动脉腔内介入治疗手术中,用来治疗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胸主动脉瘤等疾病。主动脉腔内介入治疗近年来迅速发展,以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少等优势获得医生和患者的广泛认可。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主动脉疾病发病人数呈增长态势,随着国家政策扶持,国产主动脉覆膜支架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前景广阔,行业水平有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头豹研究院
    17页
    2024-01-10
  • 氨基酸行业龙头,核心管理层拟增持不低于8000万元

    氨基酸行业龙头,核心管理层拟增持不低于8000万元

    个股研报
      梅花生物(600873)   氨基酸行业龙头,合成生物学值得关注。公司为全球氨基酸龙头企业,以玉米为主要原料,下游布局广泛;目前,公司已经形成了动物营养氨基酸、鲜味剂产品及人类医用氨基酸、胶体多糖等多个优势产品为核心的业务结构,具体产品包括赖氨酸、苏氨酸、味精、黄原胶、医药氨基酸等,其中赖氨酸、味精产能分别达到百万吨级。在合成生物学领域,公司经过多年积累,搭建了菌种改造、工艺优化、应用开发团队,擅长于计算机辅助菌种设计与氨基酸生产底盘细胞基因组编辑,并与公司发酵工艺与分离提取实验室无缝衔接,以择优迭代放大替代生产菌,产品、技术的快速迭代是公司合成生物学发展的鲜明特色。   公司核心管理层拟增持股票不低于8000万元。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核心管理层合计35名成员计划自2024年1月8日起六个月内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允许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集中竞价、大宗交易等)增持公司股份合计不低于人民币8000万元(含交易费用),不设价格上限。本次增持是基于公司在合成生物学领域已建立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对行业广阔发展前景的预期,公司管理层对公司内在价值及未来发展潜力充满信心,有能力不断为投资者创造价值,为此计划增持公司股票。   “分红+回购”双模式。公司通过“分红+回购注销”回报股东,在现金分红上,根据WIND,2020-2022年公司现金分红总额分别为9.26亿元、12.17亿元、11.77亿元。在回购注销上,公司2020-2022年实际注销股本分别为3006.96万股、2608.49万股、9903.93万股,2020-2022年使用自有资金总额分别为20048.05万元(回购总计3422.20万股)、20020.15万元、99950万元。2023年4月8日,公司董事会通过最新一轮股份回购议案,拟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8亿元,不高于10亿元。截至2023年12月底,公司已回购股份约6359.06万股,总金额约57664.52万元(不含交易费用)。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22、38.41、42.8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20元、1.30元、1.45元。参考同行业公司,我们给予公司2024年PE10倍,对应目标价13元(上期目标价12元,基于23年10倍PE,+8.33%),维持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下跌,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在建产能进度不及预期。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13页
    2024-01-09
  • 聚四氟乙烯(PTFE)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聚四氟乙烯(PTFE)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化学原料
      聚四氟乙烯(PTFE)是由四氟乙烯经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因其耐高温、耐腐蚀、耐老化、耐水、不粘附、自润滑等优良特性被誉为“塑料王”,并被广泛用于各行各业。从行业应用场景来看,2022年PTFE在石油化工、机械、电子电器、轻工、纺织、建筑、航空航天等领域分别占比33%、24%、12%、10%、9%、6%、4%。中国目前PTFE行业多生产中低端产品,高端产品主要依赖进口,随着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进步,中国PTFE正逐步向高端转型。同时PTFE凭借低介电常数与低损耗成为5G建设中必不可少的材料,发展前量广活
    头豹研究院
    19页
    2024-01-09
  • 冠脉支架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冠脉支架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化学制药
      生活习惯改变和人口老龄化超势加深导致中国冠心病患者逐年增多。在国内产品替代进口背景下,中国冠脉支架市场集中度变高。国家集采一度导致市场规模大幅缩水,但政策利好有望使支架价格回升,随着第四代生物可降解支架技术发展,冠脉支架行业迎来加速放量机遇,未来,需求扩大和产品选代将使得中国冠脉支架行业稳定发展。(该词条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专业卢菲凡于2023年9月撰写完成)
    头豹研究院
    19页
    2024-01-09
  • 医药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寻找确定性和拐点型机会

    医药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寻找确定性和拐点型机会

    化学制药
      核心观点   医药行业的估值在过去3年经历了一个较长的下行周期,我们认为主要是由于多个细分赛道各自的外部政策/经营环境、行业景气度、公司经营周期等出现一定程度波动所致。我们认为,由于集采规则更加科学化,在集采逐步覆盖仿制药/高值耗材存量大品种后,业绩出清,创新产品陆续上市后形成新的业绩增长点,院内药品/器械相关公司业绩企稳后将迎来新的增长周期;疫情后院内诊疗复苏后带动相关设备/耗材需求增长;海外一级市场投融资率先企稳、多肽、ADC药物等新需求拓展带动CDMO业务进入新增长通道;宏观经济企稳后带动消费医疗需求复苏,医药行业各细分赛道的风险已经得到充分释放,后续医药行业估值有望迎来企稳回升。   我们对医药行业龙头公司业绩进行了复盘与展望,与2019年至2021年相比,未来3年行业龙头公司利润增速有所下降(体现为高增速公司数量下降),但利润增长的稳健性有所提升(体现为中等业绩增速公司数量提升),行业估值的下行已经提前反映了业绩增速放缓的预期。通过分析医保收支和结余率状况,我们认为医保的支出具有较强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并有望长期保持平稳增长,成为支撑医药行业特别是严肃医疗场景下药品/器械/设备增长的核心动力。通过复盘历年日本国民医疗费用增长情况和GDP增速,我们认为在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GDP增速中枢虽然有所下滑,但医药行业由于需求的确定性,预计行业增速仍将显著高于GDP增速,与其他长期需求见顶的行业相比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   对医药行业各细分赛道景气度进行了分析后,我们认为,在医药行业整体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业绩成长具有确定性和持续性的行业/公司更为稀缺,也有望带来持续稳健收益(整体估值处于低位,业绩稳定增长可以确保后期估值不会继续出现大幅度收缩,同时依靠业绩增长可以驱;另一方面景气度出现边际改善或者有拐点预期的行业/公司在估值/业绩方面均具有向上弹性。从确定性角度,我们建议关注步入商业化兑现阶段的创新药、血制品、内窥镜/康复设备行业和医疗服务行业拐点型标的;从景气度出现边际改善或者有拐点预期的角度,我们建议关注龙头CXO、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的生命科学上游试剂/耗材公司和一次性手套等多个拐点型细分行业/公司。   风险提示:   创新药研发流程长,各临床阶段均存在一定失败风险。医保谈判存在不确定性,目录内药品有可能出现续约失败或医保支付价格降幅超预期的情况,目录外药品有可能出现谈判失败,未能纳入医保目录或医保支付价格降幅超预期的情况,导致上市公司业绩不及预期。由于仿制药竞争仍然较为激烈,且政策规则演变方向仍有不确定性。产品在国家集采或地方集采中有可能降价幅度过大,导致上市公司业绩不及预期。
    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1页
    2024-01-09
  • 止痛药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止痛药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化学制药
      中国止痛药市场中常见治疗药物为非笛体抗炎类药物和阿片类药物,非苗体抗炎药物可以通过抑制环氧合酶(COX)的活性来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达到减轻疼痛症状,阿片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为通过与外周及中板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结合,降低感觉神经元的去极化幅度,从而抑制痛觉传导。中国止痛药行业目前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随着国家《癌症疼痛诊疗规范》的颁布和分婉镇痛试点工作的开展,居民对疼痛用药接受程度将逐渐提升。2017年至2022年间,中国止痛药行业市场规模由26.86亿元增至36.01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6.04%,至2027年市场规模将以每年5.59%的增速持续扩大。本报告将聚焦于中国止痛药行业进行深度研究,分析其发展历程、产业链布局、行业现状、市场竞争格局等
    头豹研究院
    21页
    2024-01-09
  • 医药与健康护理行业周报:跨国药企连续买入中国创新药资产,关注国内大药企潜在机会

    医药与健康护理行业周报:跨国药企连续买入中国创新药资产,关注国内大药企潜在机会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上周(0101-0105)上证综指下降1.5%,SW医药生物下降3.1%,涨跌幅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2。生物医药板块表现前三的分别是医药商业(+1.2%)、中药(-0.3%)、化学原料药(-0.5%)。个股涨幅前三为ST天圣(+15.8%)、九安医疗(+15.3%)、启迪药业(+14.2%);个股跌幅前三为赛诺医疗(-11.7%)、华东医药(-11.5%)、纳微科技(-11.5%)。   跨国药企连续买入中国创新药资产,关注国内大药企潜在机会。1月5日,诺华今日宣布就收购信瑞诺医药达成协议,以加强其在肾脏疾病领域的布局。信瑞诺医药是一家专注于肾脏疾病及相关治疗领域的临床阶段中国生物技术公司,成立于2021年,是Chinook与数家生命科学投资者共同设立的一家合资公司,核心资产包括两款处于临床开发阶段的药物,即atrasentan及zigakibart(BION-1301),均用于治疗IgA肾病。诺华于2023年8月收购了Chinook,因而持有该合资公司的部分股权。根据此项协议,诺华将收购信瑞诺医药的其余股份。交易完成后,信瑞诺医药将整体整合入诺华中国。1月3日,勃林格殷格翰、苏州瑞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及瑞博国际研发中心宣布将共同开发治疗非酒精性或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NASH/MASH)的小核酸创新疗法。根据双方合作条款,瑞博除了将收到一笔预付款外,在此次多靶点合作项目中,瑞博将有权获得基于开展临床研究、药物注册和商业成功等里程碑付款以及上市产品的阶梯式销售提成,总交易金额超过20亿美元。2023年,12月26日,亘喜生物宣布与阿斯利康达成收购协议,若首付款以及潜在的或有价值付款达成,合计交易价值约为12亿美元,较亘喜生物在2023年12月22日的收盘价溢价86%,比60天的VWAP溢价192%。我们认为,当前国内biotech资产相较海外已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国内大药企买入优质创新药分子或技术平台的机遇也将增加,关注大药企的BD机会。   医药ETF规模继续增长,华宝中证医疗ETF市场认可度较高。截至1月5日,医药相关主题ETF总规模达90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0%。从单只基金的规模来看,华宝中证医疗ETF、易方达沪深300医药卫生ETF、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规模显著大于其他ETF基金,其中华宝中证医疗ETF规模已达270亿元,排名第一,市场认可度较高。   海通医药2024年1月组合表现。恒瑞医药、爱尔眼科、新产业、康华生物、天坛生物、泰格医药、老百姓、迈瑞医疗、智飞生物、药明康德(排名不分先后)。1月组合至今平均下跌4.8%,同期全指医药下跌3.7%,组合跑输医药指数1.1pct,其中月度组合涨跌幅排名前三的依次是老百姓(6.2%)、迈瑞医疗(-2.4%)、天坛生物(-2.9%)。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达预期,医保控费加剧风险,估值波动风险,疫情继续发展带来全球经济震荡风险。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12页
    2024-01-09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关注低估值高股息和2023Q4业绩有望超预期标的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关注低估值高股息和2023Q4业绩有望超预期标的

    化学制药
      本周市场表现:本周医药生物板块收益率为-3.14%,板块相对沪深300收益率为-0.16%,在31个一级子行业指数中涨跌幅排名第22。6个子板块中,医药商业板块周涨幅最大,涨幅为1.23%(相对沪深300:+4.20%);跌幅最大的为医疗服务,跌幅6.27%(相对沪深300:-3.30%)。   本周核心观点:过去一个月医药板块跌幅5.44%,跑输沪深300指数3.52个百分点,9月初至11月底医药板块的涨幅在近一个月被抹平一部分,当前市场情绪依然悲观,我们预计春节前市场整体震荡为主,短期重点关注低估值、高股息和2023Q4业绩有望超预期标的,静候春节后市场情绪回暖;中长期医药产业的成长增量在创新和出海。具体逻辑线为:   低估值、高股息、账上现金多的资产:①2020-2022年因新冠受益的核酸检测相关公司,账上现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占市值比重高,且因新冠核酸试剂及抗原检测产品的资本性支出投入较少,新冠检测需求褪去后固定资产大幅减值压力较小;而其非新冠主业有一定基础,经过2023年市值回调,当期估值较低或分红率较高,建议关注安旭生物、明德生物、九安医疗、奥泰生物、圣湘生物、东方生物、之江生物、博拓生物、硕世生物。②2020-2021年期间全球手套需求旺盛带动国内医用手套企业积累大额现金,熬过2022-2023年全行业亏损及或部分企业亏损的低谷期,中国手套生产成本优势逐步淘汰马来西亚厂家,2024年手套行业有望迎接右侧机会,且中长期有望实现稳健现金流,建议关注英科医疗、中红医疗。③部分医药商业企业估值低、股息率高,估值性价比突出,建议关注上海医药、柳药集团、九州通、重药控股;④传统老牌制药企业,经过多年稳健经营积累了较多现金,且中长期现金流稳定、股息率高,建议关注东北制药、健康元、华邦健康、白云山、国药现代。   2023Q4业绩有望超预期:①康复医疗设备板块受益于医疗机构DRGs改革,需求景气,23Q4业绩有望略超市场预期,关注翔宇医疗、诚益通、伟思医疗、普门积极。②连锁药店板块受益于门诊统筹医保结算服务,23Q4预计相关个股有望实现收入持平(22Q4存在高基数效应),此外24Q1门诊统筹对接的增量有望加速业绩增长,建议关注益丰药房、老百姓、大参林、健之佳;③血制品(静丙涨价)、流感(23Q4流感高发)&带疱疫苗(带疱疫苗销售开始上量)条线也有望略超市场预期,建议关注天坛生物、华兰生物、华兰疫苗、百克生物。   中长期拥抱创新和出海:①高端医疗器械设备企业创新成果频出,海外出口加速,建议关注迈瑞医疗、华大智造、海泰新光;②体外诊断企业借力疫情拓展海外市场,集采背景下龙头企业或将受益于行业集中度提升和进口替代,建议关注新产业、万孚生物、迪瑞医疗。③医疗耗材中微创介入手术受益于国内人口老龄化和出海加速,建议关注南微医学;④国内生物类似药效率及成本优势明显,契合海外医保控费需求,生物类似药迎出海机遇,建议关注百奥泰、复宏汉霖、健友股份、科兴制药。⑤创新药企业渐入收获期,布局重磅产品实现商业化上量的企业,建议关注信达生物、先声药业。   风险因素:改革进度不及预期;销售不及预期;临床数据不及预期;集采降价幅度高于预期;门店拓展不及预期;处方外流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7页
    2024-01-09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