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3262)

  • 化工行业行业深度报告:“反内卷”系列研究-涤纶长丝产能趋于集中,行业自律激发周期弹性

    化工行业行业深度报告:“反内卷”系列研究-涤纶长丝产能趋于集中,行业自律激发周期弹性

    化学原料
      涤纶长丝:合成纤维重要品种之一。涤纶又称聚酯纤维,是以PTA和MEG为原料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涤纶长丝产业链上承石化、下接纺服。据卓创资讯统计,2024年涤纶长丝50%用于服装用纺织品、31%用于装饰领域纺织品、19%用于产品用纺织品。   供给:产能增速逐步放缓,龙头市占率趋于抬升。近些年,在民营龙头企业的“炼化一体化”布局以及国内消费和出口需求的支撑下,PX-PTA-聚酯各环节产能均大幅度扩张,涤纶长丝作为主要的聚酯产品,产能步入快速扩张期,且新增产能主要集中于龙头企业,据卓创资讯数据显示,2024年行业CR4为60.2%,较2019年增加18.3个百分点。2023年为涤纶长丝产能扩张高峰,2024年行业实际产能首度出现下降,行业自律之下,预计未来供应增量或更为有序。长期来看,市场效益、政策指引、行业自律等有望主导行业供应格局,一体化发展的龙头企业竞争优势有望逐步凸显。   需求:纺服增速相对稳健,把握季节性波动。中长期来看,全球纺服消费具有韧性,预期平稳增长。25H1我国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1%,我国纺织服装累计出口额同比增长0.8%,整体相对平稳。另一方面,我国涤纶长丝出口占表观消费量比例约10%,2017-2024年出口量CAGR为9.6%,25H1我国涤纶长丝同比增长10.8%,仍保持较好态势。短期来看, 8月涤纶长丝旺季有望逐步启动,目前涤纶长丝、织造、坯布环节库存均处于偏低水平,随着终端秋冬订单逐步下达,预计下游仍有备货空间,涤纶长丝需求动能有望季节性增强。   成本:原料供需预期偏弱,关注油价指引。PX、PTA均为油头路线产品,随着2018年国内民营大炼化的快速发展,我国PX、PTA行业步入产能扩张期。PX进口依存度从2018年的60.8%下降至2024年的20.0%,PTA从净进口转为净出口,行业过剩压力逐步凸显、利润被逐步压缩,PX、PTA绝对价格与油价关联性进一步增强。短期,原油价格受消费旺季叠加地缘不确定性支撑表现偏强,但25Q4全球石油累库预期暂难以证伪,限制油价上行空间,远期涤纶长丝成本端压力有望逐步减轻。   盈利:行业存自律基础,价差底部彰显韧性。我国涤纶长丝行业存较好的行业自律经验,自2024年5月以来,龙头企业先后通过“限产保价”、“协调开工率”等灵活调节市场供应,以达到降库存和修复利润的目的。从执行效果来看,涤纶长丝价差较2023年低谷已有所反弹,尤其是在25H1复杂的国际贸易形势下,主流品种涤纶长丝POY价差仍保持较强的盈利韧性。   投资建议:长期来看,涤纶长丝终端纺织服装需求增速相对稳健,行业投产高峰已过,龙头自律约束下,未来行业供应或更有序,目前涤纶长丝价差仍处于历史偏低水平运行,存向上修复空间。短期来看,目前涤纶长丝生产企业、织造企业原料备货和坯布库存均处于偏低水平,参照季节性规律,下半年需求旺季有望自8月逐步启动。此外,25Q4原油累库预期暂难以证伪,预计成本端上行空间有限。“反内卷”浪潮下涤纶长丝周期弹性值得关注。建议关注新凤鸣(603225.SH)、桐昆股份(601233.SH)、恒逸石化(000703.SZ)等。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0页
    2025-08-01
  • 市场洞察:全民健身计划开启,中国筋膜枪品牌的增长密码在哪?

    市场洞察:全民健身计划开启,中国筋膜枪品牌的增长密码在哪?

    医疗器械
      Q1:政府通过政策法规实现市场规范化并推动技术升级,对于筋膜枪企业采取哪些政策支持了行业向智能化、高端化发展筋膜枪行业通过《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政策法规实现市场规范化,要求企业严格注册审批与临床试验,同时通过《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强化监管,推动低质产能淘汰。   政策规范市场秩序,提升行业准入门槛与产品质量。中国筋膜枪行业近年来通过多项政策法规实现了市场规范化。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筋膜枪被明确归类为第二类医疗器械,要求企业完成严格的注册审批和临床试验,确保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这一政策直接提高了市场准入门槛,截至2024年底,已有超过150家品牌完成注册,而未合规企业面临退出风险司时,《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强化了市场监管,要求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定期接受抽查,不合格产品需召回或下架。例如,国家标准GB/T30115-2013《筋膜枪》对振动频率、振幅、材料阻燃性等核心参数提出明确要求,推动低质产能淘活303以上。   政府通过税收减免、研发补贴等政策支持筋膜枪企业技术升级,推动产品向智能化、高端化发展   政府通过税收减免、研发补贴等政策支持企业技术升级。例如,《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鼓励健身器材研发,动筋膜枪向智能化、高端化发展。政策引导下,企业加大智能技术投入,如搭载A肌肉识别、压力传感功能的高端产品。部分头部品牌通过智能算法实现“痛点识别-力度调节闭环服务,提升产品复购率。环保政策要求采用可降解包装材料,倒逼企业优化供应链,生物基材料应用比例提升至30%。技术标准升级也推动产业链整合,2024-2025年发生9起跨界并购案例,家电企业通过收购切入市场,电机控制系统专利成为核心资产,头部企业平均持有23.6项相关专利。例如,永磁同步电机(PMSM)的普及率从2024年的65%提升至2025年的78%,碳纤维材料应用比例从10增至30%,显著降低产品重量并提升耐用注。
    头豹研究院
    0页
    2025-08-01
  • 基础化工行业点评报告:多国政策支持生物燃料行业发展,行业景气度向上

    基础化工行业点评报告:多国政策支持生物燃料行业发展,行业景气度向上

    化学制品
      SAF:欧盟、英国、中国等持续支持SAF行业发展,SAF需求有望稳步增长据隆众资讯数据,截至7月30日,欧盟、中国SAF FOB价格分别为2,023、1,850美元/吨,分别较2025年年初增长10%、3%。欧盟方面,7月28日,欧盟委员会批准以3600万欧元鼓励在丹麦境内运营的航空公司在国内航线上使用SAF,这是欧盟委员会首次批准旨在推广使用SAF的国家援助计划。英国方面,英国政府已在其先进燃料基金(AFF)的第三轮中指定了17个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和电子燃料项目,给予了6300万英镑的赠款资金。中国方面,3月19日起,北京大兴、成都双流、郑州新郑、宁波栎社机场起飞的所有国内航班将常态化加注掺混1%的SAF,期待三季度第三阶段试点全国省会机场大范围试点。未来随着各个国家对支持SAF发展的政策持续落地,SAF需求有望稳步增长。   UCO:UCO需求增长且碳税价格增长,UCO价格或进一步上涨   据隆众资讯数据,截至7月30日,潲水油不含税价格7,050元/吨,位于2024年以来最高值。UCO下游需求除了受SAF需求增长拉动外,HVO需求增长也将带动UCO需求增长。随着供应商放弃传统生物柴油以满足欧盟目标,欧盟西北部更严格的生物燃料要求可能会在2026年将HVO消费量推至历史新高。根据Argus Consulting的数据,2026年仅在德国的HVO需求就可能增长150万吨,几乎是2025年水平的四倍。此外,加州低碳燃料标准信贷价格、欧盟碳许可证价格从7月以来保持上涨,UCO附加值进一步增加。UCO下游需求持续增长,但UCO供给量有限,未来UCO供给或持续偏紧,价格有进一步上涨可能。   生物柴油:欧盟无法确认中国生物柴油存在欺诈,生物船燃带动其需求增加据隆众资讯数据,截至7月30日,一代、二代生物柴油的中国FOB价格分别为1,155、1,675美元/吨,分别较2025年年初上涨10%、9%。7月18日,欧盟委员会发布正式通报,现有资料无法确认从中国进口生物柴油欺诈确实存在。7月24日,裕民航运64K级散装轮“裕展轮”在新加坡港成功完成B24生质燃料首次加注。由于小型船舶空间受限,不利于LNG储罐加装,因此“裕展轮”加注B24生质燃料表明小型船已开启低碳化应用的新篇章。据MPA数据,2024年新加坡传统船燃销售5,358万吨,未来若推行B100生物燃料政策,新加坡对于生物燃料的需求增量可期。   受益标的   山高环能:对大股东定增7.2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借款,计划将垃圾处理量从5490吨/天提高到8000-10000吨/天,带动UCO产量翻倍增长。嘉澳环保:中国航油拟以2.6亿元取得连云港嘉澳新增注册资本(持股10%),助力公司获得国内SAF市场份额,同时公司有建设二期SAF产能的规划。卓越新能:在泰国规划30万吨一代生物柴油、10万吨HVO/SAF产能;新加坡规划20万吨一代生物柴油产能;沙特合作项目在推进当中。其他:海新能科、鹏鹞环保等。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技术进步不及预期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0页
    2025-08-01
  • 2025年半年报点评:业绩稳健增长,全球化与创新驱动双轮发力

    2025年半年报点评:业绩稳健增长,全球化与创新驱动双轮发力

    个股研报
      国邦医药(605507)   投资要点   业绩总结:公司发布2025年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0.26亿元,同比增长4.63%;归母净利润4.56亿元,同比增长12.60%;扣非归母净利润4.36亿元,同比增长10.33%。   点评:医药与动保双轮驱动,市场需求稳定增长。业绩稳健增长,盈利能力提升。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与利润均实现稳步增长,利润增速显著高于收入增速,体现了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成本同比增长4.26%,增速低于营收增速,带动毛利率同比有所提升;净利率同比提升1.07pp至15.07%。   双轮驱动,医药与动保业务协同发展。医药原料药业务作为公司优势板块,经营地位持续稳固。动保业务规模优势凸显,核心产品市占率提升,上半年氟苯尼考出货量突破2,000吨,市占率持续提升。盐酸多西环素获批欧盟CEP证书,销售范围拓展至50个国家,客户超200家,产销两旺。   全球化布局与高附加值产品战略推动市场竞争力提升。公司全球化市场渠道平台优势持续强化,产品销往全球117个国家和地区,与全球5,000余家客户和供应商建立了合作关系。国际认证构筑高壁垒,公司在欧洲药品质量管理局(EDQM)注册获批18个产品CEP证书,通过美国FDA认证产品7个,产品质量获得国际市场高度认可。公司横向多品种复制和纵向产业链延伸战略成效显著,目前拥有13个销售收入过亿的产品,并积极布局植保、食药同源等新领域。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技术创新驱动未来发展。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0.97亿元,同比增长4.80%。公司拥有500余名研发技术人员,并依托研究院、院士工作站等多个科研平台,持续进行前沿科技领域布局。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获得授权专利216项,其中发明专利207项,研发培育中的产品超过60个,为未来发展储备了充足动能。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1.88元、2.23元、2.52元,对应动态PE分别为13/11/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建设或不及预期;产品销售情况或不及预期;养殖业突发疫情的风险等。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5-07-31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5Q2业绩超预期,动保板块迎来大幅增长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5Q2业绩超预期,动保板块迎来大幅增长

    个股研报
      国邦医药(605507)   2025Q2业绩超预期,动保板块迎来大幅增长   2025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30.26亿元(同比+4.63%,下文都是同比口径),归母净利润4.56亿元(+12.6%),扣非归母净利润4.36亿元(+10.33%),毛利率26.85%(+0.25pct),净利率15.00%(+1.02pct)。2025Q2公司实现收入15.86亿元(+2.1%),归母净利润2.41亿元(+16.87%),扣非归母净利润2.32亿元(+14.83%),毛利率27.23%(+1.36pct),净利率15.11%(+1.86pct)。考虑公司动保原料药拐点向上,维持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9.95/12.35/13.91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3.3/10.7/9.5倍,估值性价比高,维持“买入”评级。   动保板块大幅增长,氟苯尼考出货量突破2000吨   2025上半年公司医药板块收入17.35亿元(-9.87%)。2025上半年公司动保板块收入12.59亿元(+70.37%);动保业务规模优势带来的边际成本下降明显体现,2025上半年氟苯尼考出货量突破2000吨,市占率持续提升;盐酸多西环素获批CEP证书,销售国家突破50个,客户超200家。2025上半年公司境外收入12.91亿元(+0.23%)。   研发投入持续增长,拓展新药研发领域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拥有研发人员500余人,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0.97亿元(+4.80%),研发费用率3.22%(+0.01pct)。2025Q2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35%、3.66%、3.7%、0.27%,同比+0.38pct、-1.16pct、+0.14pct、+1.05pct。公司与兰州大学天然产物全国重点实验室合作成立健康活性物质研发与应用中心,对标国际水平开展小分子新药物研发;与浙江大学创新创业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并成立股权投资基金,重点投资前沿生物医药、新兴科技产业等领域。   风险提示:产品质量控制风险、行业政策变化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7-31
  • Q2业绩符合市场预期,动保产品市占率持续提升

    Q2业绩符合市场预期,动保产品市占率持续提升

    个股研报
      国邦医药(605507)   事件   2025年7月29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2025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26亿元(YoY+4.63%),归母净利润4.56亿元(YoY+12.60%),扣非净利润4.36亿元(YoY+10.33%)。   观点   Q2收入创历史新高,利润增长提速。公司2025年半年度营收突破30亿元,盈利能力持续回升,毛利率为26.85%(YoY+0.25pct),净利率为15.00%(YoY+1.02pct),单季度来看,2025Q2实现营收15.86亿元(YoY+2.10%),归母净利润2.41亿元(YoY+16.87%),增速相较Q1提升8.70pct,扣非净利润2.32亿元(YoY+14.83%),增速相较Q1提升9.23pct,毛利率为27.23%(YoY+1.36pct),净利率为15.11%(YoY+1.86pct)。我们认为Q2利润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①规模效应和边际成本优势渐显,上半年氟苯尼考出货量突破2,000吨,毛利率提升;②公司计提资产减值损失983.97万元,相较上年同期减少2,586.82万元;③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1.16pct。   动保原料药产品市占率持续提升,产业链延伸项目稳步推进。分业务来看,医药原料药作为优势经营业务地位继续稳固,2025H1医药板块实现销售收入17.35亿元,占比57%;动保原料药氟苯尼考出货量突破2,000吨,市占率持续提升,盐酸多西环素获批CEP证书,销售国家突破50个,客户超200家,2025H1动保板块实现销售收入12.59亿元,占比42%,相较2024H1占比提升超过10pct;围绕产业链延伸的植保项目成功试产,项目稳步推进;七方杯饮品用食药同源诠释健康生活,七得乐系列健康饮品投向市场。   积极回购股份,彰显发展信心。2025年3月10日,公司发布回购计划,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回购金额在1亿元到2亿元之间,回购股份数量约占总股本0.72%-1.43%,拟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股份537.53万股,已回购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96%,成交的最高价为19.88元/股,最低价为18.61元/股,已支付的总金额为1.03亿元(不含交易费用)。   投资建议   公司主要产品市占率较高,产业链完备,未来有望实现30个规模化产品全球领先、80个产品常规化生产、具备120个产品生产能力,预测公司2025/26/27年营收为67.15/75.83/82.9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9.54/11.42/13.14亿元,对应当前PE为13/11/9X,持续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产品价格下滑风险;外汇汇率波动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5-07-31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神经类业务快速增长,创新管线逐步兑现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神经类业务快速增长,创新管线逐步兑现

    个股研报
      恩华药业(002262)   神经类业务快速增长,业绩驱动因素明确,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2025H1公司实现收入30.1亿元(+8.93%,以下均为同比口径,环比+2.59%);归母净利润7亿元(+11.38%,环比+36.11%);扣非归母净利润6.99亿元(+10.33%,环比+37.27%)。2025H1公司毛利率75.24%(+2.74pct);净利率23.26%(+0.59pct)。2025H1公司销售费用率32.25%(+2.22pct);管理费用率4.97%(+0.81pct);研发费用率11.15%(+0.24pct)。单二季度看,2025Q2公司实现收入14.99亿元(+6.64%,环比-0.77%);归母净利润4.00亿元(+9.94%,环比+32.95%);扣非归母净利润4.00亿元(+8.99%,环比+33.29%)。   分业务来看,公司2025H1麻醉类16.34亿元(+7.32%);精神类6.21亿元(+4.29%);神经类1.66亿元(+107.33%);原料药0.90亿元(-6.17%);商业医药3.94亿元(+9.80%)。我们看好公司在麻醉领域的发展,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2.94、14.95、17.46亿元,EPS为1.27、1.47、1.72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为17.5、15.2、13.0倍,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业绩增长点多样,创新管线逐步兑现   公司深化挖掘产品差异化优势,实现成熟产品力月西、福尔利、瑞芬太尼等稳定成长,加快创新产品TRV130、羟考酮注射液、舒芬太尼、阿芬太尼及BD合作新产品安泰坦®的市场开拓。   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目前共有17项在研创新药项目,其中完成Ⅲ期临床研究项目1项(NH600001乳状注射液);完成Ⅱ期临床研究项目2项(NHL35700片、YH1910-Z02注射液);开展Ⅱ期临床研究项目2项(NH102片、YH1910-Z01鼻喷剂);开展I期临床研究项目6项(NH130片、NH104片、Protollin鼻喷剂、NH160030片、NH140068片、NH280105胶囊);获得临床试验通知书项目1项(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新增适应症));其余项目均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市场潜力较大。公司业绩驱动因素明确,创新研发稳步推进。   风险提示:集采降价的风险;药品研发失败的风险;产品竞争加剧的风险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7-31
  • 启动HSK21542注射液用于骨科手术后镇痛的III期临床试验

    启动HSK21542注射液用于骨科手术后镇痛的III期临床试验

    个股研报
      海思科(002653)   投资要点   事件:2025年7月21日,中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显示海思科登记了一项HSK21542注射液(安瑞克芬)用于骨科手术后镇痛的III期临床试验。   HSK21542注射液“骨科镇痛”适应症开启III期临床试验。HSK21542(商品名:安瑞克芬)是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高选择性外周kappa阿片受体激动剂,通过激活外周神经的κ受体阻断疼痛信号传导,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从而规避了传统阿片类药物(如吗啡)的呼吸抑制、成瘾性、便秘等中枢副作用。作为国内首个无需纳入麻精药品管理的“白处方”阿片类镇痛药,使用限制大幅降低,便于基层推广和术后快速应用。此项为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和安慰剂对照III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价HSK21542注射液用于骨科手术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该试验拟在国内入组405人,研究的主要终点是给药后不同时间范围内的静息疼痛情况。   中国骨科镇痛市场需求刚性。骨科手术(如关节置换、骨折固定)创伤大、疼痛程度高,关节退行性疾病手术需求将持续攀升。现有方案依赖μ受体激动剂(如芬太尼)或非甾体抗炎药,前者有呼吸抑制和成瘾风险,后者存在胃肠道损伤和心血管隐患。HSK21542的外周选择性机制尤其适合骨科术后炎症性疼痛。   该药已启动4项III期临床。2021年1月,用于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腹部腔镜手术受试者术后镇痛。2021年11月,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慢性肾脏疾病相关性瘙痒。2022年5月,用于治疗术后疼痛。2025年7月,用于骨科手术术后镇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创新药进入收获期,有望贡献较大业绩弹性,同时公司创新品种储备丰富,业绩长期增长动力充足。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5.2亿元、6.8亿元和8.9亿元,对应PE分别为104倍、79倍和6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风险、药品价格下行风险、新药研发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5-07-31
  • 氟化工行业:2025年7月月度观察:主流制冷剂价格持续上涨,8月空调排产预期上调

    氟化工行业:2025年7月月度观察:主流制冷剂价格持续上涨,8月空调排产预期上调

    化学原料
      核心观点   7月氟化工行情回顾:截至7月末,上证综指报3615.72点,较6月末上涨4.97%;沪深300指数报4151.24点,较6月末上涨5.47%;申万化工指数报3806.19,较6月末上涨8.05%;氟化工指数报1471.59点,较6月末上涨6.29%。7月氟化工行业指数跑输申万化工指数1.76pct,跑赢沪深300指数1.32pct,跑赢上证综指0.82pct。据我们编制的国信化工价格指数,截至2025年7月30日,国信化工氟化工价格指数、国信化工制冷剂价格指数分别报1129.02、1883.85点,分别较6月底-2.76%、+2.24%。   主流制冷剂R32零售报价持续上涨,R227ea受消防领域打假补库需求增加报价快速上涨。卓创资讯预计主流制冷剂产品价格稳定增长:8-10月R32均价分别在5.6/5.7/5.8万元;R134a分别在5.0/5.1/5.2万元。R227ea在消防打假补库,开工不足的影响下,报价上涨至7.3万元/吨。8月份为空调厂生产淡季,对应制冷剂需求有减少,但随着金九银十的到来,同时伴随着新冷年的开启,对应冷媒需求多有增量预期,且年度有限供应情况下,挺价心态明显,未来三个月制冷剂R32价格或延续高位偏强运行。随着R134a年度配额的持续消化,挺价心态持续增强,高价报盘陆续落实,同时随着9-10月份出口需求的逐步增量,市场或有进一步冲高预期。   出口价格方面,截至2025年6月出口均价,R22、R32、R134a等产品外贸价格受海关出关、船运周期等因素影响,与内贸月度价格仍然倒挂,但企业端内外贸报价已协同一致。具体来看,2025年6月R32出口均价为4.4万元/吨,R22出口均价为2.6万元/吨,R134a出口均价为4.4万元/吨,R125/R143系列出口均价为2.9万元/吨。   2025年8月空调总排产受夏季高温影响,较上一轮预期滚动上调。2025年上半年空调内销排产数据持续上涨,其中1-2月让步出口被动减量,3月逐步起量,除季节性备货因素影响,两新政策推动也有较大促进,5-6月随着618大促节点临近叠加需求旺季,排产表现强势增长。进入夏季东北、山东、河南等多地高温天气带动空调终端市场销量提升,行业库存进一步消化,伴随新冷年逐渐临近,第三批690亿以旧换新资金下达,给予厂商稳定剂。出口方面,海关数据显示,1-6月我国空调累计出口4108万台,同比+6.9%,出口市场自5月起开始出现下滑,6月除大洋洲因小基数保持增长外,其他区域均不同程度下滑。此外随着对等关税落地,海外补货告一段落,海外部分地区库存压力较大。东南亚市场受地缘政治风险和物流瓶颈限制,供应链稳定性受到冲击,市场有所回落。   排产方面,据产业在线家用空调排产报告,2025年8月内销排产673.5万台,同比-11.9%;9月、10月内销排产同比降幅递减。出口排产方面,2025年8月排产470.8万台,同比-14.7%;9月、10月出口排产延续下滑,出口排产承压。   本月氟化工要闻:东阳光含氟高分子及配套项目竣工验收公示;瓮福集团氟化氢产能持续扩张;巨化股份、三美股份、东岳集团、永和股份、昊华科技等发布中报预增公告,企业均实现不同程度利润增长。   投资建议:2025年二代制冷剂履约加速削减,三代制冷剂配额制度延续,R22、R32等品种行业集中度高;需求端受国补政策刺激、东南亚等新兴区域需求增长等因素影响,海内外空调生产、排产大幅提升。二代制冷剂R22等品种在供给快速收缩、空调维修市场的支撑下,预计2025年将出现供需缺口;三代制冷剂R32供给虽同比小幅提升,但2024年库存消耗殆尽,需求端也呈现快速增长,预计2025年将保持供需紧平衡。我们认为,制冷剂配额约束收紧为长期趋势方向,在此背景下,我们看好R22、R32等二代、三代制冷剂景气度将延续,价格长期仍有较大上行空间;对应二代、三代制冷剂配额龙头企业有望保持长期高盈利水平。建议关注产业链完整、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制冷剂配额领先以及工艺技术先进的氟化工龙头企业及上游资源龙头。相关标的:巨化股份、东岳集团、三美股份等公司。   风险提示:氟化工产品需求不及预期;政策风险(氟制冷剂环保政策趋严、升级换代进程加快、配额发放政策变更等);全球贸易摩擦及出口受阻;地产周期景气度低迷;各公司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化工安全生产风险等。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0页
    2025-07-31
  • 集采反内卷来临,看好估值修复

    集采反内卷来临,看好估值修复

    个股研报
      人福医药(600079)   投资要点   事件:7月24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施子海在回应记者提问时表示,近期第十一批集采工作已经启动,国家医保局研究优化具体规则,在中选规则方面,优化价差的计算“锚点”,不再简单的以最低报价作为参考,同时,对于报价最低的中选企业,要公开说明报价的合理性,并承诺不低于成本报价。   央企入主,管理层完成换届。2024年9月,原控股股东当代科技因无力偿债被申请重整,其持有的公司股份被司法轮候冻结。2025年1月,招商局集团全资控股的招商创科以118亿元获得人福医药23.7%股权,多位高管人员相继重组完成换届,招商局集团入主有望为公司发展带来新动力。   25Q1利润端回暖,看好集采反内卷带来的价值重估。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54亿元(+3.7%),归母净利润13.3亿元(-37.7%),利润端承压主要因公司营销体系建设、物业资产转固、汇率变动等导致费用增加,以及进行大额计提信用减值损失。25Q1实现营收61亿元(-3.6%),归母净利润5.4亿元(+11%),25Q1利润端显著回暖。2025年7月24日,医保局提出集采反内卷策略,优化集采中选规则。公司商业化产品如维库溴铵、吡拉西坦等均在第十一批国采公示的55种药品目录中,有望受益于药品反内卷。   研发管线进展顺利。2024年子公司获批约20个新产品,包括神经系统药物新产品如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增加适应症)、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新增规格)、氨酚羟考酮片、盐酸氢吗啡酮缓释片等。治疗用生物制品1类新药重组质粒-肝细胞生长因子注射液、化学药品3类首仿药枸橼酸芬太尼口腔贴片进入申报注册上市审评阶段,中药1类新药复方薏薢颗粒进入II期临床试验;中药1类玉蚕颗粒和化药1类注射用RFUS-250、HW071021片、HW211026软膏等研发项目获批临床。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21.5亿元、24.1亿元、26.7亿元。公司为麻醉药龙头,药品集采反内卷叠加新药放量趋势,建议继续关注。   风险提示:在研管线研发进展或不及预期;海外上市进度或不及预期;集采政策不及预期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5-07-3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