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2611)

  • 参股美国Occulo,布局生物制药新领域

    参股美国Occulo,布局生物制药新领域

    个股研报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17-05-24
  • 新股询价定价报告:卫光生物

    新股询价定价报告:卫光生物

    个股研报
    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页
    2017-05-22
  • 医疗技术—新兴市场企业的下一个风口

    医疗技术—新兴市场企业的下一个风口

    医疗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新兴市场医疗技术企业正经历快速发展,并逐渐对全球医疗技术市场产生重大影响。尽管目前市场份额相对较小,但得益于低成本、本地化产品、创新营销策略以及政府支持等优势,这些企业正快速崛起,并具备挑战甚至超越跨国巨头的潜力。跨国企业若忽视这一趋势,将面临市场份额流失的风险。 新兴市场医疗技术企业崛起势不可挡 新兴市场医疗技术企业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正在迅速发展壮大,其增长速度远超欧美同行。报告以中国医疗技术企业为例,通过图表数据直观地展现了其收入的快速增长。这预示着新兴市场医疗技术行业正处于“S”曲线上的陡坡位置,未来增长潜力巨大。 跨国企业面临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 虽然跨国企业目前仍占据主导地位,但其优势正在快速变化。新兴市场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为本土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报告指出,跨国企业若不积极应对,将面临市场份额被蚕食的风险,甚至可能被限制在高端市场。 主要内容 新兴市场医疗技术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需求增长驱动市场扩张 家庭收入增长、政府医疗支出增加以及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共同推动了新兴市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快速增长,为医疗技术行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本土企业优势凸显 新兴市场医疗技术企业对当地市场需求和消费者习惯有着深入的了解,能够根据本地情况调整产品和商业模式,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全球扩张战略初见成效 新兴市场医疗技术企业正加大研发投入,并积极通过并购等方式扩大市场规模,加速国际化进程。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在国际市场取得成功,例如迈瑞、柏盛国际等。 新兴市场医疗技术企业的竞争优势 成本优势显著 新兴市场医疗技术企业在生产成本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这主要体现在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以及研发成本等方面。即使跨国企业在当地设厂,其成本优势仍然难以与本土企业匹敌。 本地化产品策略精准 本土企业更擅长根据本地需求和限制提供定制化产品,例如迈瑞在印度市场的成功案例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他们深入了解当地市场,并根据当地需求对产品进行调整,提供更贴合实际的解决方案。 创新营销策略有效 新兴市场医疗技术企业采用创新营销策略,例如Transasia在印度市场的渠道细分策略,有效地提高了市场覆盖率和销售额。 政府政策大力支持 许多新兴市场政府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来支持本土医疗技术企业的发展,例如提供研发资金、税收优惠、加速审批等,这为本土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跨国企业的应对策略 调整产品组合,满足本地需求 跨国企业需要根据新兴市场的具体需求调整产品线,避免产品过于昂贵、复杂或功能冗余。学习GE医疗的成功经验,在当地进行研发,并快速迭代产品,以满足本地市场需求。 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 跨国企业应在新兴市场扩大生产和研发规模,以降低成本。同时,简化产品功能,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以适应价格敏感型市场。 本地化市场营销策略 跨国企业需要制定本地化的市场营销策略,深入了解当地市场,并与关键客户、政策制定者和学术带头人建立良好关系。 收购新兴市场竞争者 并购是跨国企业快速进入新兴市场、获得本地资源和技术的有效策略,但需要谨慎进行尽职调查,并做好并购后的整合工作。 案例分析:三诺生物的成功经验 三诺生物通过创新营销策略、积极的并购扩张以及对零售和电商渠道的专注,成功地在全球血糖仪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其发展经验值得借鉴。 总结 新兴市场医疗技术企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其低成本、本地化、创新和政府支持等优势使其具备了挑战甚至超越跨国巨头的潜力。跨国企业需要积极应对这一挑战,调整战略,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 报告中提供的案例分析和建议,为跨国企业制定应对策略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未来,新兴市场医疗技术行业将持续增长,并对全球医疗技术市场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波士顿咨询
    16页
    2017-05-22
  • 修改《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打开临床闸口利好CRO企业

    修改《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打开临床闸口利好CRO企业

    医疗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国务院修改《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将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实行备案管理,这一政策变化将利好CRO行业。具体而言,该政策将打开临床试验闸口,促进国产医疗器械的替代进程,并为国内CRO企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同时,报告也分析了该政策对大型医疗设备配置和使用监管的影响。 政策变化对CRO行业的影响 修改后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将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由许可制改为备案制,降低了临床试验准入门槛。这将促使更多机构参与临床试验,为国内医疗器械企业提供更多选择,加快临床试验进程。由于许多国内企业缺乏临床经验,CRO企业将成为其重要的合作伙伴,从而受益于政策变化带来的市场机遇。 大型医疗设备配置与使用监管的影响 新条例加强了对医疗器械使用单位配置大型医用设备的监管,要求符合国家规划并取得许可证,同时对使用状况进行监督和评估。此举旨在规范医疗资源配置,控制医疗成本,抑制过度医疗行为。这将对大型医疗设备(如MR、CT)的市场需求产生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主要内容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修改内容及解读 报告首先介绍了2017年5月19日国务院公布的《国务院关于修改〈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决定》。该决定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实行备案管理;二是加强对医疗器械使用单位配置大型医用设备的监管。报告对这两方面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分析了其对医疗器械行业和相关企业的影响。 备案制对国产医疗器械及CRO行业的影响分析 报告重点分析了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备案制对国产医疗器械和CRO行业的影响。备案制的实施将降低临床试验准入门槛,促进更多国内企业参与竞争,加快国产医疗器械的替代进程。同时,由于国内企业临床能力普遍不足,CRO企业将扮演重要角色,协助企业完成临床试验,从而获得显著的市场机遇。报告特别指出,泰格医药(300347.SZ)、博济医药(300404.SZ)、合全药业(832159.OC)以及永铭医学(430306.OC)等优秀的CRO企业将从中受益。 大型医疗设备监管对市场需求的影响预测 报告分析了加强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和使用监管对市场需求的影响。报告认为,新规旨在规范医疗资源配置,控制医疗成本,这将对MR、CT等大型医疗设备的市场需求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广证恒生新三板研究团队介绍 报告最后介绍了广证恒生新三板研究团队的成员构成、研究方向和专业背景,展示了团队的专业实力和研究能力。 总结 本报告分析了国务院修改《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对医疗器械行业的影响,特别是对CRO行业的影响。报告认为,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备案制的实施将打开临床试验闸口,利好CRO企业,促进国产医疗器械的替代进程。同时,加强大型医疗设备配置和使用监管将对相关市场需求产生一定影响。报告建议持续关注优秀的CRO企业的发展前景。 报告还提供了广证恒生新三板研究团队的介绍,增强了报告的可信度和专业性。 总而言之,本报告以数据和分析为基础,对政策变化进行了深入解读,并对未来市场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为投资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广州广证恒生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
    3页
    2017-05-22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震荡行情继续关注白马与龙头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震荡行情继续关注白马与龙头

    医疗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在市场风险偏好持续降低,资金避险需求增高的背景下,医药板块整体估值具备配置价值,但行业整体性趋势行情概率较小。因此,投资策略应侧重于关注子行业龙头和优质白马股,而非盲目追逐行业整体上涨。报告建议关注处方药、中药、医药商业和医疗器械等子板块中的优质公司,并对未来几年医改政策对医药行业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 医药板块投资策略:聚焦龙头和白马股 当前市场环境下,医药板块整体估值水平已呈现配置价值,但医保控费、二次议价等政策因素限制了行业整体性趋势行情的形成。因此,本报告建议投资者关注子行业龙头和优质白马股,而非押注整个行业。 主要内容 本周市场表现及行业动态 报告首先总结了上周市场表现:上证综指上涨0.23%,SW医药生物指数上涨2.21%,跑赢沪深300。子行业全线上涨,医药商业、化学制剂、生物制药跑赢板块,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化学原料、中药跑输板块。 随后,报告详细介绍了本周的行业动态,包括CFDA对44个注册申请进行核查、科技部发布《“十三五”生物技术创新专项规划》、以及多起重要的行业并购事件(如赛默飞收购Patheon)和公司合作(如礼来中国授权三生制药)。最后,报告还列举了多家上市公司的重要公告,涵盖增发融资、重组、经营投资、增减持等方面。 中长期行业展望及投资建议 报告对医药行业的中长期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指出医保控费和药占比下降是未来政策的重点,这将影响传统药企的收入增速。报告认为,长期投资逻辑应聚焦于业绩稳定增长个股以及细分领域高成长性个股。 报告从医改政策(医保控费、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分级诊疗、精准医疗)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未来几年医改对医药行业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投资建议,例如关注拥有渠道优势的医药商业龙头、受益于一致性评价的CRO企业、以及受益于分级诊疗和精准医疗的细分领域公司。 行业估值与溢价率分析 报告对医药行业及子板块的估值水平进行了分析。截至2017年5月19日,申万一级医药生物行业市盈率为38.75倍,略低于历史平均水平,相对于沪深300的溢价率为210%,持续回落。子板块方面,生物制品、医疗器械、医疗服务板块估值较高,而中药、医药商业估值相对较低。 总结 本报告基于市场数据和政策分析,建议投资者在当前震荡行情下关注医药板块中的龙头和白马股。报告详细分析了上周市场表现、行业动态、以及未来医改政策对行业的影响,并针对不同子板块提出了具体的投资建议。 报告强调,在医保控费的大环境下,选择具有优秀研发能力、业绩稳定增长或在细分领域具有高成长性的公司是关键。 投资者应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谨慎决策。
    华安证券
    11页
    2017-05-22
  • 减亏成效显著,金融加持再度出发

    减亏成效显著,金融加持再度出发

    个股研报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5页
    2017-05-18
  • 小品类单寡头优势尽显,战略看好

    小品类单寡头优势尽显,战略看好

    个股研报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9页
    2017-05-16
  • 业绩符合预期,重启高速增长

    业绩符合预期,重启高速增长

    个股研报
    中国中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4页
    2017-05-15
  • 重组完成后区域龙头起航,创新业务预计也将突破发展

    重组完成后区域龙头起航,创新业务预计也将突破发展

    个股研报
    国开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2页
    2017-05-15
  • 小品类单寡头优势尽显,进入全面战略买入区间

    小品类单寡头优势尽显,进入全面战略买入区间

    个股研报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9页
    2017-05-12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