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康复产业建设潮将至,公司积淀已深正蓄势待发

康复产业建设潮将至,公司积淀已深正蓄势待发

研报

康复产业建设潮将至,公司积淀已深正蓄势待发

  翔宇医疗(688626)   投资要点   公司是国内康复器械行业领军企业。公司深耕康复医疗器械领域约 20 年,始终致力于疼痛康复、神经康复、骨科康复、产后康复、医养结合等领域智能康复设备的自主研发、生产与销售。1)产品线齐全,业务模式已经成功实现多次跨越。公司是国内少数具有全系列康复医疗器械研发生产能力的企业之一, 已经形成覆盖康复评定、康复训练、康复理疗三大门类、共 400 多种产品的丰富产品结构;同时,公司业务模式成功实现了从单个设备的研发生产到区域康养一体化服务的跨越式发展。2)重视自主研发,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储备。公司是行业标准的制定者之一,同时,公司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150 中心医院-全军军事训练医学研究所、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等著名的医疗康复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研发关系;2017 年至2020 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占收入比重依次为 6.02%、 8.03%、 9.71%和 10.6%,研发投入力度呈稳步增长;截至最新,公司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比例为 25.55%。   公司业绩持续较快增长,产品结构优化驱动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以 2017 年至 2021年来看,1)公司业绩始终保持较快增长态势;2018-2020 年,收入增速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 24.1%、19.1%和 16.0%,净利润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 24.6%、60.6%和 52.2%;2021 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和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16.6%和 11.8%。2)而伴随着公司高价值器械销售占比的逐渐增长、及拳头产品销售聚焦等带来的产品结构持续优化,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从公司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变化来看, 2017-2020年期间,毛利率依次 59.6%、 63.6%、 66.4%和 67.8%,净利率依次为 22.3%、 22.4%、30.2%和 39.6%,呈稳步增长态势。   政策春风已至,国内康复医疗产业大蓝海正在打开。1)当前供给严重不足的产业现状亟待改善。首先,2019 年,我国共有康复专科医院共 706 所,仅占我国综合医院数量 3.5%,平均仅有四分之一的县级行政区有配置 1 所康复医院,康复专科医院设置存在巨大的供给缺口;其次,2019 年我国康复专业技术人员占基本人群的比例为 1.4:10 万,比较来看,七年之前,美国的康复治疗师占基本人群比例是1:1693、澳大利亚为 1:1011、瑞典为 1:768、挪威则是 1:485,我国康复医疗专业人才培养严重不足;第三,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时代,仅计入需要持续康复照护的失能老人及多重残疾人的床位数比例就达到 1: 244,居民康复需求被现实所抑制。2)政策春风已至,康复医疗产业建设有望全面推进。2021 年,未来或被称为康复产业“崛起元年”,今年 6 月,国务院首次就康复医疗产业近端未来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予以明确的量化锚定,同时要求 10 月底之前更为细化的地方康复产业发展目标及计划落地,康复产业迎来政策强力拉动。3)受益于国内康复医疗建设补缺提质,器械千亿大市场可期。假设从康复医疗产业供给缺口来测算康复医疗器械可能的增量空间;首先,从建设投入来看,根据公司招股书测算,仅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的新增康复医疗器械需求量将达到 500 亿-1,000 亿元;其次,从规模增幅来看,以 2025 年我国康复治疗师要达到每 10 万人 12 人的目标来计算,人均康复治疗师的增幅为 180%;以北京标准中设定的 2030 年人均康复床位目标每千人0.5 张来计算,人均康复床位的增幅也为 180%;由于康复器械与康复医院床位及康复治疗师人员配置是按一定比例相互适配的,因此,以 Frost&Sullivan 预测的2020 年我国康复医疗器械产业约 500 亿市场规模为数据基础,我们或可以简单推测未来十年内康复器械市场规模新增空间可能将逐渐达到年 900 亿。   公司平台化构建能力极为契合当前康复产业建设需要。1)具备品类和规模优势,能满足各级康复机构一站式采购需求。通过梳理各级康复医疗机构的器械配置标准,简单统计来看,单个康复医疗场所,至少需要四种不同用途的康复评定设备、至少需要超过二十种运动治疗设备、至少需要配备六大类不同属性的理疗设备、至少需要满足三种基础的作业治疗等;对比来看,公司是国内少有能够覆盖其中要求配置大部分品种的器械供应商。2)具备构建整体解决方案能力,能应对不同康复机构的一体化建设需求。公司可针对不同级别标准、不同场地条件的康复医疗机构建设需求,以及不同疾病、不同科室的相应需求推出适宜技术的解决方案;目前,公司已经形成了 30 多项专科专病的解决方案,覆盖疼痛康复、产后康复、老年康复、小儿康复、神经康复、重疾康复等多个主要的细分康复领域。3)前瞻布局康复工业互联网,打造更高层次的平台化构建能力。公司 2019 年即开始布局工业互联网,根据公司规划,依托工业互联网云平台项目,公司可以达到康复医疗设备的互联互通及康复医疗服务的一体化, 使得公司在现有以系列产品销售为核心的整体解决方案基础上,还可以为政府和各级医疗机构提供包括辅助决策支持、大数据微服务接口和提炼标准化诊疗路径等更深层次的增值服务。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翔宇医疗 2021-2023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6.2 亿元、8.0 亿元和11.3 亿元,收入增速分别为 24.1%、30.2%和 41.1%;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1 亿元、2.7 亿元和 3.7 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6.1%、30.8%和36.9%。2021-2023 年预测 EPS 分别为 1.30、1.70 和 2.33 元,以 9 月 24 日收盘价计算,对应 PE 依次为 40.8X、31.2X 和 22.8X。考虑到公司在我国康复医疗器械产业的领军地位、及业已形成的产品线及一体化服务能力优势,将充分受益于政策春风下我国康复医疗产业全面建设浪潮,未来几年加速成长可期,对公司进行首次覆盖,并给予买入-B 评级   风险提示:核心技术人员离职带来的风险、招投标政策变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
报告标签:
  • 个股研报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1662

  • 发布机构: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1-09-29

  • 页数:

    27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翔宇医疗(688626)

  投资要点

  公司是国内康复器械行业领军企业。公司深耕康复医疗器械领域约 20 年,始终致力于疼痛康复、神经康复、骨科康复、产后康复、医养结合等领域智能康复设备的自主研发、生产与销售。1)产品线齐全,业务模式已经成功实现多次跨越。公司是国内少数具有全系列康复医疗器械研发生产能力的企业之一, 已经形成覆盖康复评定、康复训练、康复理疗三大门类、共 400 多种产品的丰富产品结构;同时,公司业务模式成功实现了从单个设备的研发生产到区域康养一体化服务的跨越式发展。2)重视自主研发,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储备。公司是行业标准的制定者之一,同时,公司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150 中心医院-全军军事训练医学研究所、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等著名的医疗康复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研发关系;2017 年至2020 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占收入比重依次为 6.02%、 8.03%、 9.71%和 10.6%,研发投入力度呈稳步增长;截至最新,公司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比例为 25.55%。

  公司业绩持续较快增长,产品结构优化驱动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以 2017 年至 2021年来看,1)公司业绩始终保持较快增长态势;2018-2020 年,收入增速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 24.1%、19.1%和 16.0%,净利润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 24.6%、60.6%和 52.2%;2021 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和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16.6%和 11.8%。2)而伴随着公司高价值器械销售占比的逐渐增长、及拳头产品销售聚焦等带来的产品结构持续优化,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从公司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变化来看, 2017-2020年期间,毛利率依次 59.6%、 63.6%、 66.4%和 67.8%,净利率依次为 22.3%、 22.4%、30.2%和 39.6%,呈稳步增长态势。

  政策春风已至,国内康复医疗产业大蓝海正在打开。1)当前供给严重不足的产业现状亟待改善。首先,2019 年,我国共有康复专科医院共 706 所,仅占我国综合医院数量 3.5%,平均仅有四分之一的县级行政区有配置 1 所康复医院,康复专科医院设置存在巨大的供给缺口;其次,2019 年我国康复专业技术人员占基本人群的比例为 1.4:10 万,比较来看,七年之前,美国的康复治疗师占基本人群比例是1:1693、澳大利亚为 1:1011、瑞典为 1:768、挪威则是 1:485,我国康复医疗专业人才培养严重不足;第三,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时代,仅计入需要持续康复照护的失能老人及多重残疾人的床位数比例就达到 1: 244,居民康复需求被现实所抑制。2)政策春风已至,康复医疗产业建设有望全面推进。2021 年,未来或被称为康复产业“崛起元年”,今年 6 月,国务院首次就康复医疗产业近端未来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予以明确的量化锚定,同时要求 10 月底之前更为细化的地方康复产业发展目标及计划落地,康复产业迎来政策强力拉动。3)受益于国内康复医疗建设补缺提质,器械千亿大市场可期。假设从康复医疗产业供给缺口来测算康复医疗器械可能的增量空间;首先,从建设投入来看,根据公司招股书测算,仅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的新增康复医疗器械需求量将达到 500 亿-1,000 亿元;其次,从规模增幅来看,以 2025 年我国康复治疗师要达到每 10 万人 12 人的目标来计算,人均康复治疗师的增幅为 180%;以北京标准中设定的 2030 年人均康复床位目标每千人0.5 张来计算,人均康复床位的增幅也为 180%;由于康复器械与康复医院床位及康复治疗师人员配置是按一定比例相互适配的,因此,以 Frost&Sullivan 预测的2020 年我国康复医疗器械产业约 500 亿市场规模为数据基础,我们或可以简单推测未来十年内康复器械市场规模新增空间可能将逐渐达到年 900 亿。

  公司平台化构建能力极为契合当前康复产业建设需要。1)具备品类和规模优势,能满足各级康复机构一站式采购需求。通过梳理各级康复医疗机构的器械配置标准,简单统计来看,单个康复医疗场所,至少需要四种不同用途的康复评定设备、至少需要超过二十种运动治疗设备、至少需要配备六大类不同属性的理疗设备、至少需要满足三种基础的作业治疗等;对比来看,公司是国内少有能够覆盖其中要求配置大部分品种的器械供应商。2)具备构建整体解决方案能力,能应对不同康复机构的一体化建设需求。公司可针对不同级别标准、不同场地条件的康复医疗机构建设需求,以及不同疾病、不同科室的相应需求推出适宜技术的解决方案;目前,公司已经形成了 30 多项专科专病的解决方案,覆盖疼痛康复、产后康复、老年康复、小儿康复、神经康复、重疾康复等多个主要的细分康复领域。3)前瞻布局康复工业互联网,打造更高层次的平台化构建能力。公司 2019 年即开始布局工业互联网,根据公司规划,依托工业互联网云平台项目,公司可以达到康复医疗设备的互联互通及康复医疗服务的一体化, 使得公司在现有以系列产品销售为核心的整体解决方案基础上,还可以为政府和各级医疗机构提供包括辅助决策支持、大数据微服务接口和提炼标准化诊疗路径等更深层次的增值服务。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翔宇医疗 2021-2023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6.2 亿元、8.0 亿元和11.3 亿元,收入增速分别为 24.1%、30.2%和 41.1%;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1 亿元、2.7 亿元和 3.7 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6.1%、30.8%和36.9%。2021-2023 年预测 EPS 分别为 1.30、1.70 和 2.33 元,以 9 月 24 日收盘价计算,对应 PE 依次为 40.8X、31.2X 和 22.8X。考虑到公司在我国康复医疗器械产业的领军地位、及业已形成的产品线及一体化服务能力优势,将充分受益于政策春风下我国康复医疗产业全面建设浪潮,未来几年加速成长可期,对公司进行首次覆盖,并给予买入-B 评级

  风险提示:核心技术人员离职带来的风险、招投标政策变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

好的,我已阅读您的要求,以下是根据您提供的报告内容生成的摘要: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如下:

  • 康复器械行业领军企业:翔宇医疗深耕康复医疗器械领域多年,是国内少数具有全系列康复医疗器械研发生产能力的企业之一,产品线齐全,业务模式成功实现多次跨越。
  • 业绩增长与盈利提升:公司业绩持续较快增长,产品结构优化驱动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 政策驱动市场扩容:国内康复医疗产业大蓝海正在打开,政策春风已至,国内康复医疗建设有望全面推进,器械千亿大市场可期。
  • 平台化构建优势:翔宇医疗平台化构建能力极为契合当前康复产业建设需要,具备品类和规模优势,能满足各级康复机构一站式采购需求。

主要内容

一、翔宇是国内康复医疗器械行业领军企业

  • 业务模式的跨越式发展:公司深耕康复医疗器械领域约20年,是国内少数具有全系列康复医疗器械研发生产能力的企业之一,业务模式成功实现了从单个设备的研发生产到区域康养一体化服务的跨越式发展。
  • 技术积累与研发投入:公司重视自主研发,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储备,是行业标准的制定者之一,研发投入力度呈稳步增长。

二、国内康复医疗产业大蓝海正在打开

  • 康复医疗供给不足:当前供给严重不足的产业现状亟待改善,康复专科医院设置存在巨大的供给缺口,康复医疗专业人才培养严重不足,居民康复需求被现实所抑制。
  • 政策推动产业发展:政策春风已至,康复医疗产业建设有望全面推进,2021年或被称为康复产业“崛起元年”,国务院首次就康复医疗产业近端未来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予以明确的量化锚定。
  • 器械市场潜力巨大:受益于国内康复医疗建设补缺提质,器械千亿大市场可期。

1、产业现状:行业供给不足问题正亟待改善

  • 医疗体系轻康复:医疗体系轻康复,供给不足且不均衡,我国康复专科医院数量占比较低,康复专业技术人员占基本人群的比例严重不足。
  • 老龄化加剧需求缺口:居民康复需求被抑制,老龄化时代康复医疗供给缺位尤为凸显,失能老人及多重残疾人的床位数比例较低,康复医疗资源紧缺。

2、政策加码,国内康复医疗建设全面推进

  •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政策加码,国内康复医疗建设全面推进,国家层面量化产业发展目标落定及更为细化的地方发展计划及目标即将陆续推出。

3、受益于国内康复医疗建设补缺提质,器械千亿大市场可期

  • 市场规模预测:受益于国内康复医疗建设补缺提质,器械千亿大市场可期,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的新增康复医疗器械需求量巨大,康复治疗师和康复床位的增幅也将带动器械市场规模增长。

三、翔宇平台化构建能力契合当前康复产业建设需要

  • 一站式采购优势:具备品类和规模优势,能满足各级康复机构一站式采购需求,产品覆盖康复评定、康复训练、康复理疗等多个领域。
  • 整体解决方案能力:具备构建整体解决方案能力,能应对不同康复机构的一体化建设需求,针对不同级别标准、不同场地条件的康复医疗机构建设需求,以及不同疾病、不同科室的相应需求推出适宜技术的解决方案。
  • 工业互联网布局:前瞻布局康复工业互联网,打造更高层次的平台化构建能力,依托工业互联网云平台项目,可以达到康复医疗设备的互联互通及康复医疗服务的一体化。

1、具备品类和规模优势,能满足各级康复机构一站式采购需求

  • 产品多样性:通过梳理各级康复医疗机构的器械配置标准,公司产品能够覆盖大部分品种,满足多样性需求。

2、具备构建整体解决方案能力,能应对不同康复机构的一体化建设需求

  • 解决方案多样化:公司可针对不同级别标准、不同场地条件的康复医疗机构建设需求,以及不同疾病、不同科室的相应需求推出适宜技术的解决方案。

3、前瞻布局工业互联网,打造更高层次的平台化构建能力

  • 信息化建设:公司前瞻布局康复医疗设备工业互联网云平台建设项目,开启康复医疗信息化探索之路。

四、盈利预测及估值

  • 财务预测:预计翔宇医疗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2亿元、8.0亿元和11.3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1亿元、2.7亿元和3.7亿元。
  • 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在我国康复医疗器械产业的领军地位、及业已形成的产品线及一体化服务能力优势,将充分受益于政策春风下我国康复医疗产业全面建设浪潮,未来几年加速成长可期,对公司进行首次覆盖,并给予买入-B评级。

五、风险提示

  • 风险因素:核心技术人员离职、招投标政策变动、市场竞争加剧、业务规模扩张带来的管理风险等。

总结

本报告对翔宇医疗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认为公司作为国内康复器械行业的领军企业,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在政策的推动下,康复医疗市场将迎来快速发展,翔宇医疗有望充分受益于行业的发展机遇。同时,报告也提示了公司面临的风险,建议投资者关注。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27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