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2024年港股18A:生物科技行业洞察报告:市场表现及监管体系-18A规则推出五年,市场表现如何

2024年港股18A:生物科技行业洞察报告:市场表现及监管体系-18A规则推出五年,市场表现如何

研报

2024年港股18A:生物科技行业洞察报告:市场表现及监管体系-18A规则推出五年,市场表现如何

  2023年,受美联储多轮加息影响,港元利息创下近十年新高,高息环境令香港整个资本市场投资环境严重受挫;2024年第一季度恒生指数先涨后跌,随着利好政策的逐步退出,港股市场有望复苏   自2018年港交所推出上市规则第18A章,允许未盈利的生物科技企业在港上市后,截至2024年3月31日,共有64家生物科技公司据此完成上市,其中有12家企业的财务业绩改善至符合上市规则第8章收入测试的要求,成功摘“B”   通过对比已上市企业上市首发价格和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收盘价情况来看,仅有四家企业的股价仍处于发行价之上,分别为信达生物、康方生物、科伦博泰和荃信生物,其余60家港股18A企业仍处破发状态,平均破发程度为71.0%,其中有13家企业破发程度超90%   本报告将从港股生物科技市场、18A生物科技市场及市场监管情况等角度分析,以期对市场未来发展方向做出研判   港股生物科技市场表现   2023年,受美联储多轮加息影响,港元利息创下近十年新高,高息环境令香港整个资本市场投资环境严重受挫。2023年,恒生指数累计跌幅近14%,截至2023年12月29日收报17047.39点;恒生科技指数2023年累计跌8.83%,截至2023年12月29日收报3764.29点。两大关键指数走势全球表现垫底是由于2023年香港新股市场表现疲弱叠加港股市场活跃度下降,日均成交量下滑明显。2024年第一季度恒生指数估值先跌后涨,随着中国宏观经济增速企稳回升,在积极的政策刺激下,未来增速有望进一步提升,从而带动港股业绩走势   监管与政策支持   国内药品监管机构持续输出政策红利,生物科技和创新属性较强的公司长期受益明确。2024年以来优化跨境互联互通机制、促进两地资本市场协同发展的政策利好不断落地,进一步催化港股行情短期快速上行。   18A生物科技市场表现   通过对比已上市企业上市首发价格和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收盘价情况来看,仅有四家企业的股价仍处于发行价之上,分别为信达生物、康方生物、科伦博泰和荃信生物,其相对发行价的涨幅分别为169.7%、188.3%、155.8%和18.9;但随着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严重依赖外部资金的18A企业股价持续下跌,大面积破发。在破发的60家港股18A企业中,平均破发程度为71.0%,其中有13家企业破发程度超90%。在市场低迷的状态下,市场如今更倾向于关注那些真正能在创新药械领域那些研发实力雄厚、有望实现产品商业化的企业。
报告标签:
  • 化学原料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1277

  • 发布机构:

    头豹研究院

  • 发布日期:

    2024-10-09

  • 页数:

    21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2023年,受美联储多轮加息影响,港元利息创下近十年新高,高息环境令香港整个资本市场投资环境严重受挫;2024年第一季度恒生指数先涨后跌,随着利好政策的逐步退出,港股市场有望复苏

  自2018年港交所推出上市规则第18A章,允许未盈利的生物科技企业在港上市后,截至2024年3月31日,共有64家生物科技公司据此完成上市,其中有12家企业的财务业绩改善至符合上市规则第8章收入测试的要求,成功摘“B”

  通过对比已上市企业上市首发价格和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收盘价情况来看,仅有四家企业的股价仍处于发行价之上,分别为信达生物、康方生物、科伦博泰和荃信生物,其余60家港股18A企业仍处破发状态,平均破发程度为71.0%,其中有13家企业破发程度超90%

  本报告将从港股生物科技市场、18A生物科技市场及市场监管情况等角度分析,以期对市场未来发展方向做出研判

  港股生物科技市场表现

  2023年,受美联储多轮加息影响,港元利息创下近十年新高,高息环境令香港整个资本市场投资环境严重受挫。2023年,恒生指数累计跌幅近14%,截至2023年12月29日收报17047.39点;恒生科技指数2023年累计跌8.83%,截至2023年12月29日收报3764.29点。两大关键指数走势全球表现垫底是由于2023年香港新股市场表现疲弱叠加港股市场活跃度下降,日均成交量下滑明显。2024年第一季度恒生指数估值先跌后涨,随着中国宏观经济增速企稳回升,在积极的政策刺激下,未来增速有望进一步提升,从而带动港股业绩走势

  监管与政策支持

  国内药品监管机构持续输出政策红利,生物科技和创新属性较强的公司长期受益明确。2024年以来优化跨境互联互通机制、促进两地资本市场协同发展的政策利好不断落地,进一步催化港股行情短期快速上行。

  18A生物科技市场表现

  通过对比已上市企业上市首发价格和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收盘价情况来看,仅有四家企业的股价仍处于发行价之上,分别为信达生物、康方生物、科伦博泰和荃信生物,其相对发行价的涨幅分别为169.7%、188.3%、155.8%和18.9;但随着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严重依赖外部资金的18A企业股价持续下跌,大面积破发。在破发的60家港股18A企业中,平均破发程度为71.0%,其中有13家企业破发程度超90%。在市场低迷的状态下,市场如今更倾向于关注那些真正能在创新药械领域那些研发实力雄厚、有望实现产品商业化的企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基于头豹研究院数据,对2024年港股18A生物科技行业进行市场表现及监管体系分析,核心观点如下:

18A规则实施五年后的市场表现及挑战

2018年港交所推出18A规则后,大量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但市场表现分化严重。截至2024年3月31日,64家18A上市公司中,仅4家股价高于发行价,平均破发率达71%,其中13家破发超过90%。这反映出市场对18A公司盈利能力和商业化前景的担忧,以及宏观经济环境(如美联储加息)的影响。

监管政策与市场发展趋势

尽管市场表现低迷,但国内药品监管机构持续出台利好政策,并优化跨境互联互通机制,为港股生物科技行业长期发展提供支持。未来,市场将更关注研发实力雄厚、产品商业化前景良好的企业。

主要内容

本报告从港股生物科技市场整体表现和18A生物科技市场两个层面展开分析,并探讨了监管政策对市场的影响。

港股生物科技市场表现

指数表现

2023年,受美联储加息影响,港元利率创十年新高,导致香港资本市场投资环境恶化。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分别下跌近14%和8.83%。2024年第一季度,恒生指数先涨后跌,但估值仍处于较低水平,随着中国宏观经济企稳回升和政策刺激,未来有望复苏。报告中提供了2023年1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期间全球主要股指的涨跌幅数据,显示港股市场表现相对疲弱。

市值及细分行业

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涵盖大小盘公司,市值分布相对均衡。细分行业方面,生物技术和药品企业占比最高,医疗设备及用品和药品分销企业占比相对较低。报告分析了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成分股的市值分布和细分行业分布,并指出中国老龄化加剧和医疗保健支付提升将长期利好生物医药行业。

优势企业

报告列出了港股通市值前20大的生物科技企业,并指出港股通机制为港股生物科技企业提供了更多融资机会,支持其高研发投入和持续发展。

18A生物科技市场表现

行情表现

截至2024年3月31日,64家通过18A规则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中,仅信达生物、康方生物、科伦博泰和荃信生物4家股价高于发行价。报告详细列出了这些公司的上市日期、发行价、收盘价及涨跌幅,并分析了导致大部分公司破发的原因,包括创新药研发高投入、现金流紧张以及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

IPO数量

2020-2021年是18A企业上市的景气期,2022年后市场热度骤降。报告提供了2018年至今港股18A企业提交上市申请和成功上市数量的数据,显示市场已进入冷静期。

市值表现

港股18A上市企业整体市值较小,截至2024年3月31日,仅少数企业市值高于上市首日市值。报告分析了已上市18A企业市值情况,并特别关注了已“摘B”企业的市值表现。

营收情况

2023年,已上市18A企业整体营收突破500亿元,但仍有大部分企业处于亏损状态。报告列出了2022-2023年港股18A企业营收TOP10,并分析了其营收和盈利情况,指出港股18A板块正迎来新的转折点。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杜邦分析:

报告中未提供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及杜邦分析的相关数据和分析。

监管与政策

18A核心要点

报告总结了港交所18A规则的核心要点,包括上市条件、适格要素等,并指出该规则降低了生物科技公司上市门槛,为初创企业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

监管与合规

报告分析了生物科技公司面临的日益严格的合规要求,包括人类遗传资源监管、实验室自建项目(LDT)监管以及数据安全合规监管等方面。

政策支持

报告总结了2024年以来中国证监会发布的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包括放宽沪深港通下股票ETF合资格产品范围、将REITs纳入沪深港通、支持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优化基金互认安排和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等,并指出这些政策利好将进一步催化港股行情。

总结

本报告通过对2024年港股18A生物科技行业市场表现和监管体系的深入分析,揭示了该行业在18A规则实施五年后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尽管市场表现分化严重,大部分18A公司股价破发,但国内持续的政策支持和优化后的跨境互联互通机制为行业长期发展提供了动力。未来,市场将更关注具备核心竞争力、盈利能力强、商业化前景良好的企业。 报告数据显示,虽然短期内市场波动较大,但长期来看,港股18A生物科技行业仍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21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头豹研究院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