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2024年港股18A:生物科技行业洞察报告:优质标的案例分析-破发浪潮下,优质标的如何逆势而上

2024年港股18A:生物科技行业洞察报告:优质标的案例分析-破发浪潮下,优质标的如何逆势而上

研报

2024年港股18A:生物科技行业洞察报告:优质标的案例分析-破发浪潮下,优质标的如何逆势而上

  四家企业的股价仍处于发行价之上   通过对比已上市企业上市首发价格和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收盘价情况来看,仅有四家企业的股价仍处于发行价之上,分别为信达生物、康方生物、科伦博泰和荃信生物,其相对发行价的涨幅分别为169.7%、188.3%、155.8%和18.9%;但随着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严重依赖外部资金的18A企业股价持续下跌,大面积破发。在破发的60家港股18A企业中,平均破发程度为71.0%,其中有13家企业破发程度超90%   四家企业实现市值上涨   截至2024年3月31日,已上市港股18A企业市值与上市首日市值相比,实现市值上涨的企业仅有4家,占比为6.3%;市值缩减50%以内的企业有10家,占15.6%;其余企业市值均缩减50%及以上,其中占比最大的为市值缩减70%-90%的,达24家,占比为37.5%。其中,市值最大的为百济神州,达1,171.5亿元,市值上涨64.0%,康方生物、科伦博泰和信达生物上市至今累计市场表现亮眼,较上市首日市值涨幅在110.0%以上   四家企业实现盈利   2023年已上市港股18A企业整体实现营收超500亿元,4家企业实现盈利,其中康方生物盈利最多,高达20.3亿元;复宏汉霖排名第二,实现盈利5.7亿元;和铂医药位列第三,实现盈利1.6亿元;先瑞达医药位居第四,实现盈利0.1亿元
报告标签:
  • 生物制品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186

  • 发布机构:

    头豹研究院

  • 发布日期:

    2024-10-14

  • 页数:

    18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四家企业的股价仍处于发行价之上

  通过对比已上市企业上市首发价格和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收盘价情况来看,仅有四家企业的股价仍处于发行价之上,分别为信达生物、康方生物、科伦博泰和荃信生物,其相对发行价的涨幅分别为169.7%、188.3%、155.8%和18.9%;但随着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严重依赖外部资金的18A企业股价持续下跌,大面积破发。在破发的60家港股18A企业中,平均破发程度为71.0%,其中有13家企业破发程度超90%

  四家企业实现市值上涨

  截至2024年3月31日,已上市港股18A企业市值与上市首日市值相比,实现市值上涨的企业仅有4家,占比为6.3%;市值缩减50%以内的企业有10家,占15.6%;其余企业市值均缩减50%及以上,其中占比最大的为市值缩减70%-90%的,达24家,占比为37.5%。其中,市值最大的为百济神州,达1,171.5亿元,市值上涨64.0%,康方生物、科伦博泰和信达生物上市至今累计市场表现亮眼,较上市首日市值涨幅在110.0%以上

  四家企业实现盈利

  2023年已上市港股18A企业整体实现营收超500亿元,4家企业实现盈利,其中康方生物盈利最多,高达20.3亿元;复宏汉霖排名第二,实现盈利5.7亿元;和铂医药位列第三,实现盈利1.6亿元;先瑞达医药位居第四,实现盈利0.1亿元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尽管2018年港交所推出18A章规则后,大量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涌入港股市场,但由于美联储加息周期等宏观经济因素影响,大部分公司股价出现破发。然而,少数优质标的凭借其强大的研发实力、创新产品和良好的市场表现,成功逆势而上,实现了股价和市值的上涨,甚至实现了盈利。报告通过对64家已上市港股18A生物科技公司的统计分析,深入剖析了这些优质标的的成功因素,并对未来市场发展趋势进行了研判。

港股18A生物科技行业整体表现:破发浪潮与优质标的的逆势崛起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共有64家生物科技公司通过港交所18A章规则上市,其中制药企业48家,医疗器械企业16家。然而,大部分公司股价出现破发,平均破发程度高达71.0%,甚至有13家企业破发程度超过90%。这反映出港股18A生物科技行业面临的严峻挑战,主要原因在于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特别是美联储加息周期导致外部资金收紧,严重依赖外部资金的18A企业受到巨大冲击。

优质标的的突出表现:盈利能力、市值增长和股价表现

尽管整体市场表现低迷,但仍有部分优质标的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实现了逆势增长。报告指出,截至2024年3月31日,仅有四家企业的股价仍高于发行价,分别是信达生物、康方生物、科伦博泰和荃信生物,涨幅分别为169.7%、188.3%、155.8%和18.9%。此外,仅有四家企业在2023年实现盈利,分别是康方生物(盈利20.3亿元)、复宏汉霖(盈利5.7亿元)、和铂医药(盈利1.6亿元)和先瑞达医疗(盈利0.1亿元)。 市值方面,截至2024年3月31日,仅有四家企业市值高于上市首日市值,分别是信达生物、科伦博泰、康方生物和百济神州,其中百济神州市值增长最为显著,达64.0%。

主要内容

本报告主要分为三个章节:

Chapter 1: 18A生物科技企业全景扫描

本章节提供了港股18A生物科技企业全景图,清晰地展现了截至2024年3月31日已上市的64家企业的数量、分布以及细分领域(包括小分子药物、抗体药物、多肽药物、核酸药物、细胞与基因疗法、人用疫苗、介入类器械、体外诊断、手术机器人、AI医学影像和糖尿病管理器械等)。通过图表形式直观地展现了行业整体的构成情况,为后续分析奠定了基础。

Chapter 2: 18A生物科技优质标的企业案例分析

本章节深入分析了部分表现优异的港股18A生物科技企业案例,例如康方生物、信达生物和科伦博泰。对于每家企业,报告都详细介绍了其公司概况、关键竞争力(包括研发平台、技术优势、产品管线等)、核心产品(包括产品特性、市场前景、竞争优势等)以及业绩亮点(包括股价表现、市值增长、盈利情况等)。通过案例分析,揭示了这些优质标的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Chapter 3 & 4: 18A生物科技企业列表及黄页

Chapter 3 提供了截至2024年3月31日所有64家已上市港股18A生物科技企业的列表,包含证券代码、证券简称和上市日期等信息,方便读者快速查询。Chapter 4 则更深入地介绍了部分企业的核心产品和业务,并对企业创新优势和潜在风险进行了简要分析,例如歌礼制药、百济神州、华领医药和信达生物。

总结

本报告基于对64家已上市港股18A生物科技公司的统计数据和案例分析,深入探讨了港股18A生物科技行业在2024年的市场表现。报告指出,尽管整体市场面临破发浪潮的冲击,但少数优质标的凭借其强大的研发实力、创新产品和良好的市场表现,成功逆势而上。这些优质标的的成功经验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也为投资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未来,港股18A生物科技行业的发展将受到宏观经济环境、政策法规以及企业自身竞争力的多重因素影响,需要持续关注市场变化,并积极应对挑战。 报告中提供的案例分析和数据统计,为投资者和行业参与者理解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18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头豹研究院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