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
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研究:流水线引领体外诊断新格局
下载次数:
1696 次
发布机构: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3-04-17
页数:
20页
流水线改善院内效率
体外诊断流水线起源于日本,发扬于欧美,将工业自动化概念引入实验室检验,用轨道联接检验系统和处理模块,提高自动化、标准化,降低检测整体时间。根据全球头部流水线上游提供商Inpeco数据显示,使用流水线的医疗机构用户,测试量提升10%的情况下,实验室人员投入、测试时间、样本收集时间分别下降15%、34%和46%。流水线涉及大批量样本的处理,能带动试剂耗材销售,流水线份额的增加意味着试剂收入,对体外诊断的格局也会有所影响。
国内市场空间方兴未艾
BCC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实验室自动化流水线市场为119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市场达到187亿美元,2022-2027年CAGR为7.9%,高于全球体外诊断行业整体5.5%的增速。国内流水线需求场景包括医院端和第三方医学实验室ICL,我们按乐观、中性、保守口径测算整体需求分别为7353、6481和5609条。其中医院端各类口径分别为6765、5893、5021条,ICL端为588条。预计目前存量流水线设备超过3000条,相对于乐观测算口径仍有翻倍的空间。
自主化线体助力国产替代
国内目前检验流水线仍集中在头部医疗机构,产品渗透程度较欧美日等医疗发达区域仍有较大差距;国产化率低,流水线产品2001年进入国内市场,直到2017年首条国产品牌线体装机才打破进口垄断,在设备细分参数上,与进口品牌仍有差距。国产自主研发线体的相继上市,以性价比优势带动非头部医疗机构用户装机,顺应“千县工程”等背景下市场下沉趋势,促进市场整体扩容,随着国产流水线设备的成熟,有望加速国产替代。
投资建议
结合国内披露招投标信息,我们认为目前流水线需求较强,并呈现三级医院往二级和ICL渗透的趋势,整体市场扩容,新增用户给予国产品牌包容度较大;随着国产流水线产品的上市和成熟,除检测设备本身外,前处理模块、冰箱等价格相对更低,在更加注重性价比的增量市场或将扮演重要角色;已经在发光、生化领域耕耘多年的国产企业,产品力稳健,品牌被用户所认可,有望引领进口替代。重点推荐迈瑞医疗、新产业、安图生物、亚辉龙、迈克生物,建议关注迪瑞医疗、透景生命。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政策落地不及预期、产品应用不及预期。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体外诊断流水线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流水线技术提升了实验室效率,降低了成本,并推动了国产替代进程。未来市场空间巨大,国产厂商凭借性价比优势和技术进步,有望在市场竞争中占据重要地位。
全球实验室自动化流水线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预计2027年将达到18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9%,高于全球体外诊断行业整体增速。中国市场作为全球体外诊断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展现出巨大的增长潜力。报告基于对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以及第三方医学实验室(ICL)样本量的测算,乐观估计中国市场对流水线的需求量可达7353条,即使在保守估计下也有5609条的需求。目前市场存量已超过3000条,未来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虽然目前国内检验流水线市场主要集中在头部医疗机构,国产化率较低,但随着国产自主研发线体的相继上市,以及“千县工程”等政策的推动,市场下沉趋势明显,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国产流水线凭借性价比优势,逐渐渗透到非头部医疗机构,市场整体扩容。然而,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国产厂商需要持续提升产品性能和技术水平,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报告首先分析了体外诊断流水线的系统演变,从最初的独立式前处理模块发展到如今集样本前处理、分析和后处理于一体的全实验室自动化系统(TLA)。流水线通过轨道联接检验系统和处理模块,提高自动化和标准化程度,显著缩短检验周转时间(TAT)。报告详细介绍了流水线不同模块的功能和作用,以及不同类型流水线(如生化免疫流水线、血球流水线等)的特点。
报告指出,流水线已成为发达国家医疗机构的标配,并分析了中国市场方兴未艾的原因,包括人口基数大、医疗需求提升以及政策支持等。报告通过对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以及ICL样本量的测算,对中国市场流水线需求进行了量化分析,并预测了未来市场空间。
报告深入分析了国内外头部企业在流水线领域的竞争格局,包括罗氏、雅培、贝克曼、西门子等国际巨头以及迈瑞医疗、新产业、安图生物、亚辉龙、迈克生物等国产厂商。报告比较了不同厂商流水线产品的性能参数和技术特点,并分析了国产流水线在性价比方面的优势,以及国产替代的趋势。
本报告对体外诊断流水线市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涵盖了市场规模、增长潜力、技术发展、竞争格局以及国产替代等多个方面。报告指出,中国体外诊断流水线市场潜力巨大,国产厂商凭借性价比优势和技术进步,有望在市场竞争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市场竞争激烈,国产厂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持续提升产品性能和技术水平,才能抓住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 报告最后还列出了投资建议,重点推荐了迈瑞医疗、新产业、安图生物、亚辉龙、迈克生物等公司,并提示了市场竞争加剧、政策落地不及预期以及产品应用不及预期等风险。
医药生物行业深度研究:PD-(L)1双靶点药物再掀免疫治疗热潮(一)
农药:行业风口或指向杀虫剂-关注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产业机遇
医药2024年三季报总结:业绩触底,行业有望稳健回升
基础化工行业专题研究:双碳若加速,化工看点足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