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
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医药生物: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证更新有望促进行业扩容
下载次数:
843 次
发布机构: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3-03-22
页数:
2页
行业事件:
2023年3月2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2023)的通知。制定原则基于依法依规、简政放权、安全至上、促进发展四个方面,按照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前提下,将技术成熟的设备,推动由甲类改为乙类或由乙类调出目录,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
政策调整大型医用设备范围
与2018年版相比,管理品目由10个调整为6个,甲类由4个调减为2个,乙类由6个调减为4个。正电子发射型磁共振成像系统(PET/MR)由甲类调整为乙类;64排及以上CT、1.5T及以上磁共振成像系统调出管理品目;重离子放射治疗系统和质子放射治疗系统合并为重离子质子放射治疗系统,甲类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系统HD和HDA两个型号、Edge和VersaHD等型号直线加速器和乙类直线加速器、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合并为常规放射治疗类设备;磁共振引导放射治疗系统纳入甲类高端放射治疗类设备。
限制放开有望带动需求提升
甲类由国家卫生健康委负责配置管理,包括两类,重离子质子放射治疗系统、高端放射治疗类设备,金额上要求是首次配置的单台(套)价格在500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的大型医疗器械(原值为3000万)。乙类由省级卫生健康委负责配置管理,包括PET/MR、PET/CT、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常规放射治疗类设备,金额上要求首次配置的单台(套)价格在3000—5000万元人民币的大型医疗器械(原值为1000—3000万元)。整体配置证要求有所降低,设备需求有望提升。
投资建议
CT、MR配置证限制进一步放开,分子影像类配置证需求降级,整体放开力度超预期,大型影像行业有望迎来扩容,基层医疗机构设备渗透率或将提高,预计联影医疗等国产优质影像企业将受益。持续推荐联影医疗,建议关注产业链受益标的万东医疗、奕瑞科技、东诚药业、微创机器人。
风险提示:政策法规风险;各地政策执行不及预期;产业链短期供应紧缺风险。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2023)》对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管理进行了调整,放宽了部分设备的配置限制,这将促进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并有望带动相关设备的需求提升。报告建议投资者关注受益于政策调整的国产优质影像企业,例如联影医疗,以及产业链受益标的,如万东医疗、奕瑞科技、东诚药业和微创机器人。
此次政策调整的核心在于简政放权,降低了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的门槛。通过将部分技术成熟的设备由甲类调整为乙类,甚至调出管理目录,降低了配置审批难度,从而促进医疗资源的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这将有效提升医疗设备的整体市场规模,为相关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政策调整后,甲类设备数量减少,乙类设备范围缩小,整体配置证要求降低。这将直接导致市场对大型医用设备的需求提升,尤其是在基层医疗机构的设备渗透率方面。报告看好国产优质影像企业在这一趋势下的发展前景,并建议投资者关注联影医疗等龙头企业,以及产业链上的其他受益标的。
2023年3月2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2023)》。该目录对2018年版目录进行了调整,主要体现在管理品目数量减少、甲类设备数量减少、部分设备类别调整等方面。例如,PET/MR系统由甲类调整为乙类,64排及以上CT和1.5T及以上磁共振成像系统调出管理品目。这些调整降低了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门槛,有利于促进行业扩容。
此次政策调整对不同类型的大型医用设备影响不同。部分高端设备的配置审批难度降低,这将刺激市场需求,推动行业发展。而部分设备的调出,则意味着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具体而言,重离子质子放射治疗系统合并,常规放射治疗类设备合并,磁共振引导放射治疗系统纳入甲类高端放射治疗类设备等调整,都将对相关企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基于政策调整带来的市场机遇,报告建议投资者“强于大市”,并持续推荐联影医疗。此外,报告还建议关注产业链受益标的,包括万东医疗、奕瑞科技、东诚药业和微创机器人。这些企业在各自细分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有望从政策调整中受益。
报告也指出了潜在的风险,包括政策法规风险、各地政策执行不及预期以及产业链短期供应紧缺风险。投资者需要充分考虑这些风险因素,谨慎投资。
本报告分析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2023)》对大型医用设备行业的影响。该目录的调整降低了部分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门槛,这将促进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并带动相关设备的需求提升。报告建议投资者关注受益于政策调整的国产优质影像企业和产业链受益标的,同时需注意潜在的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 报告中给出的投资建议为“强于大市”,并推荐联影医疗以及其他相关企业。 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结合报告内容进行独立判断,并承担相应的投资风险。
医药生物行业深度研究:PD-(L)1双靶点药物再掀免疫治疗热潮(一)
农药:行业风口或指向杀虫剂-关注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产业机遇
医药2024年三季报总结:业绩触底,行业有望稳健回升
基础化工行业专题研究:双碳若加速,化工看点足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