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AI+新药研发:临床前优化赋能,算法+数据是关键要素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AI+新药研发:临床前优化赋能,算法+数据是关键要素

研报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AI+新药研发:临床前优化赋能,算法+数据是关键要素

  本周周专题。AI+新药研发:临床前优化赋能,算法+数据是关键要素。我们认为去判断AI+新药研发的价值,需从AI在新药研发环节的现状应用分析、未来的空间及关键竞争要素等方面入手。   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是AI主要优化环节。AI的蓬勃发展并未改变新药整体的研发流程。AI的主要优化环节在药物发现(5000+化合物)和临床前(约250种化合物)环节:通过AI的虚拟筛选可以替代大规模筛选的湿实验的方式。   AI在药物研发中的作用:提效和创新。药物发现环节的增效:利用NLP、知识图谱等核心技术提升靶点搜索发现效率;利用深度学习模型预测化合物性质进行筛选,从而减少成本和开发周期。临床前环节主要通过预测药物性质、制剂和晶型的设计进行修正优化。创新:AI在数据的维度和广度上能够突破人为的偏见,实现在药物靶点发现、药物重定向(巴瑞替尼新冠的EUA)和新型化学结构分子等应用场景的创新赋能。   AI+的应用情况:大多项目在临床前,国内小分子药物领跑,商业模式回归实验本质。目前AI+参与的新药环节项目普遍在临床前阶段,项目数量增长迅速,约占全球20大药企的50%。国内主要研发的项目小分子居多,大分子药物次之。商业模式分为SaaS服务商、AICRO和AIBiotech,“自研+外部合作”的AICRO方式较为主流,行业本身回归实验本质。   行业竞争要素分析:算法为短期壁垒,数据是稀缺资源。我们认为在算法上有优势、与大企业达成合作、管线推进领先的企业有:英矽智能(未上市)、晶泰科技(未上市)、深度智耀(未上市);对应的合作方有:药明康德、复星医药。   投资策略:本周(3月27日-3月31日)医药板块回升,在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上游。子板块除医疗服务和中药饮片外均上涨,其中涨幅前三为中成药、医药流通和医疗器械。近期观点:维持看好今年消费医疗复苏机会,仍然可以从边际变化角度去把握行情机会,疫后复苏和医药政策环境缓和,带来的经营层面的实际改善。我们认为可以布局:从需求判断出发,经营层面有望大幅改善,且目前估值偏低或合理的标的。(1)消费医疗服务板块:关注爱尔眼科、通策医疗、朝聚眼科、瑞尔集团;(2)类消费品:关注我武生物(脱敏治疗渗透率低,市场容量大)、长春高新(新患数据有望快速提升,估值低)和片仔癀;(3)血制品板块:关注华兰生物、派林生物、天坛生物和博雅生物;(4)上游生命科学:关注奥浦迈、药康生物和百普塞斯;(5)制药装备:关注东富龙;(6)其他:关注山东药玻(药用玻璃龙头)、正海生物(口腔耗材)。   风险提示:研发不及预期风险、技术颠覆风险、政策风险、医疗事故风险。
报告标签:
  • 化学制药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743

  • 发布机构: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 发布日期:

    2023-04-03

  • 页数:

    13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本周周专题。AI+新药研发:临床前优化赋能,算法+数据是关键要素。我们认为去判断AI+新药研发的价值,需从AI在新药研发环节的现状应用分析、未来的空间及关键竞争要素等方面入手。

  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是AI主要优化环节。AI的蓬勃发展并未改变新药整体的研发流程。AI的主要优化环节在药物发现(5000+化合物)和临床前(约250种化合物)环节:通过AI的虚拟筛选可以替代大规模筛选的湿实验的方式。

  AI在药物研发中的作用:提效和创新。药物发现环节的增效:利用NLP、知识图谱等核心技术提升靶点搜索发现效率;利用深度学习模型预测化合物性质进行筛选,从而减少成本和开发周期。临床前环节主要通过预测药物性质、制剂和晶型的设计进行修正优化。创新:AI在数据的维度和广度上能够突破人为的偏见,实现在药物靶点发现、药物重定向(巴瑞替尼新冠的EUA)和新型化学结构分子等应用场景的创新赋能。

  AI+的应用情况:大多项目在临床前,国内小分子药物领跑,商业模式回归实验本质。目前AI+参与的新药环节项目普遍在临床前阶段,项目数量增长迅速,约占全球20大药企的50%。国内主要研发的项目小分子居多,大分子药物次之。商业模式分为SaaS服务商、AICRO和AIBiotech,“自研+外部合作”的AICRO方式较为主流,行业本身回归实验本质。

  行业竞争要素分析:算法为短期壁垒,数据是稀缺资源。我们认为在算法上有优势、与大企业达成合作、管线推进领先的企业有:英矽智能(未上市)、晶泰科技(未上市)、深度智耀(未上市);对应的合作方有:药明康德、复星医药。

  投资策略:本周(3月27日-3月31日)医药板块回升,在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上游。子板块除医疗服务和中药饮片外均上涨,其中涨幅前三为中成药、医药流通和医疗器械。近期观点:维持看好今年消费医疗复苏机会,仍然可以从边际变化角度去把握行情机会,疫后复苏和医药政策环境缓和,带来的经营层面的实际改善。我们认为可以布局:从需求判断出发,经营层面有望大幅改善,且目前估值偏低或合理的标的。(1)消费医疗服务板块:关注爱尔眼科、通策医疗、朝聚眼科、瑞尔集团;(2)类消费品:关注我武生物(脱敏治疗渗透率低,市场容量大)、长春高新(新患数据有望快速提升,估值低)和片仔癀;(3)血制品板块:关注华兰生物、派林生物、天坛生物和博雅生物;(4)上游生命科学:关注奥浦迈、药康生物和百普塞斯;(5)制药装备:关注东富龙;(6)其他:关注山东药玻(药用玻璃龙头)、正海生物(口腔耗材)。

  风险提示:研发不及预期风险、技术颠覆风险、政策风险、医疗事故风险。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AI正加速新药研发进程,尤其在药物发现和临床前研究阶段,通过提高效率和促进创新发挥重要作用。然而,AI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仍处于早期阶段,主要集中在临床前,商业模式也趋于回归实验的本质。未来发展空间巨大,但算法和数据是关键竞争要素,拥有先进算法、与大型药企合作以及领先管线布局的企业将占据竞争优势。此外,报告还分析了本周医药板块行情,并对部分细分领域和个股提出了投资建议。

AI赋能新药研发:效率提升与创新突破

AI技术正在深刻改变新药研发模式,其主要作用体现在提高效率和促进创新两个方面。在药物发现阶段,AI通过NLP、知识图谱等技术提升靶点搜索效率,并利用深度学习模型预测化合物性质,从而减少湿实验次数,降低成本和缩短研发周期。在临床前研究阶段,AI主要用于预测药物性质、优化制剂和晶型设计,虽然效率提升不如药物发现阶段显著(约10%),但仍能有效改进研发流程。更重要的是,AI能够突破人为偏见,在药物靶点发现、药物重定向以及新型化学结构分子设计等方面实现创新突破,例如巴瑞替尼在新冠治疗中的应用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AI新药研发市场现状及未来展望

目前,AI参与的新药研发项目主要集中在临床前阶段,数量增长迅速,约占全球20大药企项目的50%。国内AI制药企业主要专注于小分子药物研发,大分子药物研发次之。商业模式主要包括SaaS服务商、AI CRO和AI Biotech三种,其中“自研+外部合作”的AI CRO模式较为主流。行业发展趋势是回归实验的本质,AI技术作为辅助工具,最终仍需依赖实验验证。根据预测,2025年AI新药研发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8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040亿元,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主要内容

行业观点及投资建议

本周(3月27日-3月31日)医药板块整体回升,在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上游,除医疗服务和中药饮片外,其他子板块均上涨,其中中成药、医药流通和医疗器械涨幅居前。报告维持看好今年消费医疗复苏机会,建议关注经营层面有望大幅改善且估值偏低或合理的标的。具体投资建议包括:消费医疗服务板块(爱尔眼科、通策医疗、朝聚眼科、瑞尔集团)、类消费品(我武生物、长春高新、片仔癀)、血制品板块(派林生物、天坛生物、博雅生物)、上游生命科学(奥浦迈、药康生物、百普塞斯)、制药装备(东富龙)以及其他(山东药玻、正海生物)。

行业重点事件及公司动态

报告总结了本周医药行业重点事件,例如第八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拟中选结果公示,平均降价56%,预计每年可节省167亿元。此外,报告还详细列出了本周重要公司公告、业绩披露情况以及拟上市公司动态,涵盖了多家医药企业的融资、并购、产品注册、业绩发布等信息,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板块行情分析

报告对医药板块整体估值和北向资金持仓变化进行了分析。截至3月31日,医药板块整体估值(历史TTM)为25.84,环比上升,相对沪深300的估值溢价率为128.55%,环比上升。北向资金方面,A股医药股陆港通投资总额环比增加,持股占比上升,医疗器械、医药商业、中药和化学制药占比上升,生物制品和医疗服务占比下降。南下资金方面,报告也列出了H股医药股持股市值前五名以及净增持和净减持金额前三名的公司。

总结

本报告深入分析了AI技术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现状、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市场竞争格局,并结合本周医药板块行情,对部分细分领域和个股提出了投资建议。报告数据翔实,分析透彻,为投资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然而,投资者需注意报告中提到的风险提示,并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独立判断和决策。 AI技术无疑将深刻影响新药研发行业,但其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投资者需谨慎评估风险,理性投资。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13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