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
                                    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医疗器械行业周度点评:多因素共振,血管介入器械行业快速发展
下载次数:
1622 次
发布机构:
财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3-09-21
页数:
13页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上周医药生物(申万)板块涨跌幅为4.66%,在申万32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位,医疗器械(申万)板块涨跌幅为3.73%,在6个申万医药二级子行业中排名第4位,跑输医药生物(申万)0.93百分点,跑赢沪深300指数4.56百分点。截止2023年9月15日,医疗器械板块PE均值为26.51倍,在医药生物6个二级行业中排名第3位,医疗器械板块相对申万医药生物行业的平均估值溢价2.43%,相较于沪深300、全部A股溢价156.92%、99.76%。
多因素共振驱动行业发展,建议关注国产血管介入厂商。人口老龄化加剧、居民膳食结构改变背景下,国内血管病群体日益庞大,诊疗需求持续增长。同时人们的健康意识增强,血管疾病的检出率逐渐增加,叠加人均医疗保健支出持续增加,患者临床治疗意愿增强,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手术渗透率不断提升,多重因素共同促进了血管疾病治疗需求释放,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及市场扩容。未来随着医疗器械国产化替代的推进以及本土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不断提高,国产血管介入器械的市场占有率将逐步提高,建议关注心脉医疗、乐普医疗等国产心血管器械厂家。
投资建议:9月以来医疗年会举办节奏逐步恢复,受到卫健委会议影响,上周板块情绪面有所好转,我们认为反腐本质上有利于行业激浊扬清、去芜存菁,近年来集采等政策下行业供给侧出清,医保基金腾笼换鸟,政策鼓励创新、鼓励国产替代,具备临床价值的创新产品有望快速放量,且国内医疗需求长期增长趋势不改,目前医疗器械行业估值已处于历史低位,我们看好具备自主创新能力与出海能力的医疗器械研发平台化厂家,如迈瑞医疗、惠泰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内镜、海泰新光等;同时在全民健康意识增强、人均收入持续增多背景下,我们关注疫情后期消费产品的需求复苏,建议关注受益于集采和国产替代的眼科器械创新型企业爱博医疗、家用器械企业鱼跃医疗、三诺生物等。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集采政策变化,政策力度不及预期等。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多重因素共同推动血管介入器械行业快速发展,国产替代空间巨大,建议关注具备自主创新能力和出海能力的医疗器械企业。
人口老龄化加剧、居民健康意识增强、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增加以及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手术渗透率提升,共同促进了血管疾病治疗需求的释放,推动了血管介入器械行业快速发展和市场扩容。
随着医疗器械国产化替代的推进和本土企业研发能力的提升,国产血管介入器械的市场占有率将逐步提高。报告建议关注心脉医疗、乐普医疗等国产心血管器械厂商,以及迈瑞医疗、惠泰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内镜、海泰新光等具备自主创新能力和出海能力的医疗器械研发平台化企业。此外,还应关注受益于集采和国产替代的眼科器械创新型企业爱博医疗、家用器械企业鱼跃医疗、三诺生物等。
本报告以2023年9月11日至17日的数据为基础,对医疗器械行业进行了周度点评。报告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
上周医药生物(申万)板块涨幅4.66%,医疗器械(申万)板块涨幅3.73%,跑赢沪深300指数4.56百分点。截至9月15日,医疗器械板块PE均值为26.51倍,相对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溢价2.43%,相较于沪深300和全部A股溢价分别为156.92%和99.76%。报告还分析了陆股通持股比例变化及市值前十公司的情况。
报告详细分析了血管介入器械行业的市场规模、细分领域(冠脉介入、主动脉介入、外周血管介入、神经介入)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数据显示,中国心血管介入器械市场规模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401.79亿元人民币,主动脉介入器械市场规模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68.22亿元人民币,外周血管介入器械市场规模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62.72亿元人民币,神经介入器械市场规模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442.26亿元人民币。报告指出,冠脉支架产品技术已较为成熟,国产化率较高,但冠脉通路器械仍有国产替代空间;主动脉介入器械市场目前仍由进口厂商主导,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外周血管介入器械市场空间广阔,患者基数大;神经介入器械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但未来增长潜力巨大。
报告总结了近期医疗器械行业的一些重要事件,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执行肝功生化类检测试剂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凯普生物获得猴痘病毒假病毒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河南省发布通用介入类和神经外科类医用耗材省际联盟采购公告;国家组织人工晶体类及运动医学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键嘉医疗ARTHROBOT髋膝多应用手术机器人获批上市。
本报告基于近期市场数据和行业动态,对医疗器械行业,特别是血管介入器械行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分析。报告认为,多重因素共振驱动血管介入器械行业快速发展,国产替代空间巨大。报告建议投资者关注具备自主创新能力和出海能力的医疗器械企业,并提示了行业竞争加剧、集采政策变化等潜在风险。 报告中提供的市场规模预测和公司评级,均基于公开信息和分析师的专业判断,投资者应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独立判断,谨慎决策。
                                        利润增长超预期,产品管线进展积极
                                        医疗器械行业月度点评:国家药监局发布征求意见稿,全力支持高端医疗器械重大创新
                                        医药生物行业深度:应用场景丰富,提质增效显著,资源共享可期
                                        成本红利延续下盈利弹性可期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