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医药生物行业+公司首次覆盖:多重因素推动流感疫苗渗透率提升,存量厂商具备较强先发优势

医药生物行业+公司首次覆盖:多重因素推动流感疫苗渗透率提升,存量厂商具备较强先发优势

研报

医药生物行业+公司首次覆盖:多重因素推动流感疫苗渗透率提升,存量厂商具备较强先发优势

  投资要点   多重因素推动流感疫苗渗透率提升,市场空间广阔: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需每年接种,创新4价疫苗具备更广的保护范围。中国流感疫苗渗透率处于较低水平,2020-2021年流感季中国流感疫苗接种率仅为3.3%,美国则为48.4%。我们认为当前节点多重因素推动中国流感疫苗渗透率持续提升:①居民收入水平与支付能力持续提升,对流感疫苗接种必要性与作用的认识提高,特别是新冠疫情进一步催化群众对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视,同时2023年Q1多地散发的甲流疫情有望推动今年成为流感大年;②接种流感疫苗具有显著经济效益,减轻医疗负担,政府推动政策频出,免费接种、医保覆盖群体不断扩大;③四价流感疫苗上市,保护率更广,各家产能扩张,增加供给,为渗透率提升提供基础。综合以上因素,我们预计流感疫苗未来3-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5-230亿元。   新厂商形成有效供给尚需时日,存量厂商具备较强先发优势:除渗透率以外,市场另一个分歧点在于流感疫苗的竞争格局,截至2023年5月,中国获批上市的四价流感疫苗共7种,后续在研厂家虽多,但我们认为①流感疫苗每年均需接种,具备一定消费属性,具备较大市场空间;②根据已上市产品研发历程,由于研发与审批周期较长,当前尚未进入临床III期的企业,尚需3.5年甚至以上产品才能上市。且产品上市后产能扩张亦需较长周期,我们预计未来3-5年中国四价流感疫苗供应天花板约为2.5-3亿剂/年,仍以存量厂商为主,且存量厂商具备较强先发优势。新冠疫情后流感疫苗接种逐步正常化,存量厂商大有可为。   推荐标的:①华兰疫苗:公司为中国流感疫苗龙头企业,2020年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流感疫苗批签发数量分别占四价流感疫苗市场及流感疫苗市场比例为61%与40%。2022年批签发批次数量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随着疫情对流感疫苗接种的扰动减弱,公司业绩有望维持高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6/12.7/16.9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②金迪克:公司四价流感疫苗2019和2020年在国内全部四价流感疫苗生产企业中排名第二和第三,产能将于2024Q1扩至4000万人份,有望随流感疫苗行业迅速放量。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5.0/7.0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流感疫苗渗透率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产品研发不及预期等。
报告标签:
  • 医药商业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1099

  • 发布机构: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3-05-21

  • 页数:

    23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投资要点

  多重因素推动流感疫苗渗透率提升,市场空间广阔: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需每年接种,创新4价疫苗具备更广的保护范围。中国流感疫苗渗透率处于较低水平,2020-2021年流感季中国流感疫苗接种率仅为3.3%,美国则为48.4%。我们认为当前节点多重因素推动中国流感疫苗渗透率持续提升:①居民收入水平与支付能力持续提升,对流感疫苗接种必要性与作用的认识提高,特别是新冠疫情进一步催化群众对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视,同时2023年Q1多地散发的甲流疫情有望推动今年成为流感大年;②接种流感疫苗具有显著经济效益,减轻医疗负担,政府推动政策频出,免费接种、医保覆盖群体不断扩大;③四价流感疫苗上市,保护率更广,各家产能扩张,增加供给,为渗透率提升提供基础。综合以上因素,我们预计流感疫苗未来3-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5-230亿元。

  新厂商形成有效供给尚需时日,存量厂商具备较强先发优势:除渗透率以外,市场另一个分歧点在于流感疫苗的竞争格局,截至2023年5月,中国获批上市的四价流感疫苗共7种,后续在研厂家虽多,但我们认为①流感疫苗每年均需接种,具备一定消费属性,具备较大市场空间;②根据已上市产品研发历程,由于研发与审批周期较长,当前尚未进入临床III期的企业,尚需3.5年甚至以上产品才能上市。且产品上市后产能扩张亦需较长周期,我们预计未来3-5年中国四价流感疫苗供应天花板约为2.5-3亿剂/年,仍以存量厂商为主,且存量厂商具备较强先发优势。新冠疫情后流感疫苗接种逐步正常化,存量厂商大有可为。

  推荐标的:①华兰疫苗:公司为中国流感疫苗龙头企业,2020年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流感疫苗批签发数量分别占四价流感疫苗市场及流感疫苗市场比例为61%与40%。2022年批签发批次数量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随着疫情对流感疫苗接种的扰动减弱,公司业绩有望维持高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6/12.7/16.9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②金迪克:公司四价流感疫苗2019和2020年在国内全部四价流感疫苗生产企业中排名第二和第三,产能将于2024Q1扩至4000万人份,有望随流感疫苗行业迅速放量。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5.0/7.0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流感疫苗渗透率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产品研发不及预期等。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多重因素推动中国流感疫苗渗透率提升,市场空间广阔,预计未来3-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5-230亿元。然而,新厂商形成有效供给尚需时日,存量厂商如华兰疫苗和金迪克具备较强的先发优势。

中国流感疫苗市场现状及发展潜力

中国流感疫苗渗透率远低于发达国家,但多种因素正推动其快速增长。这些因素包括:居民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的提升,对流感疫苗接种必要性认识的提高(尤其在新冠疫情后),接种流感疫苗的显著经济效益,政府积极的政策推动(免费接种、医保覆盖扩大),以及四价疫苗上市和产能扩张。

存量厂商先发优势及竞争格局分析

尽管未来会有更多厂商进入流感疫苗市场,但由于研发和审批周期较长,新厂商形成有效供给仍需时日。因此,现有厂商,特别是华兰疫苗和金迪克,在未来3-5年内将保持较强的先发优势。

主要内容

接种疫苗为预防流感有效手段,四价疫苗保护范围更广

报告首先阐述了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手段,并介绍了流感病毒的结构和亚型。重点强调了四价疫苗相较于传统三价疫苗具有更广的保护范围,以及流感疫苗每年都需要接种的原因。报告还分析了流感疫苗的生产周期和销售特点,以及不同技术路线(灭活、减毒、重组)疫苗的优缺点。

多重因素推动流感疫苗渗透率提升,市场空间广阔

本节详细分析了推动中国流感疫苗渗透率提升的多重因素,并与美国市场进行了对比。

中国流感疫苗渗透率极低,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报告指出,中国流感疫苗渗透率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并分析了造成这一差距的原因,包括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疫苗上市时间和代际差距以及行业内不良事件的影响。

多重因素推动流感疫苗渗透率持续提升

本小节从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推动渗透率提升的因素:

  • 收入水平提升,对流感疫苗接种必要性与作用的认识提高: 报告结合中美两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疫苗支出数据,论证了收入水平提升对流感疫苗接种意愿的影响,并指出新冠疫情提高了公众对呼吸道疾病和疫苗接种的认知。
  • 接种流感疫苗具有显著经济效益,政府推动政策频出: 报告分析了接种流感疫苗的经济效益,包括降低医疗负担,并列举了各地政府出台的免费接种和医保覆盖政策,说明政府的积极推动作用。
  • 四价疫苗上市,产能供给提升: 报告指出四价疫苗保护范围更广,上市后逐步替代三价疫苗成为主流趋势,并分析了各厂商产能扩张对市场供给的影响。

我们预计流感疫苗未来 3-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105-230亿元

本小节基于对人口结构、不同年龄段接种率、四价疫苗占比等因素的假设,对未来3-5年流感疫苗市场规模进行了测算,并给出了保守、中性、乐观三种情景下的预测结果。

新厂商形成有效供给尚需时日,存量厂商具备较强先发优势

本节分析了中国流感疫苗市场竞争格局。

流感疫苗产品梳理

报告梳理了中国已上市的流感疫苗产品,包括不同技术路线和剂型,并对四价疫苗的市场占比进行了分析。

新厂商形成供给尚需时日,未来预计仍以存量厂商为主

报告指出,虽然未来会有更多厂商进入市场,但由于研发和审批周期较长,新厂商在短期内难以形成有效供给,未来3-5年市场仍将主要由存量厂商主导。报告还预测了未来3-5年中国四价流感疫苗的供应天花板。

相关标的

报告重点推荐了华兰疫苗和金迪克两家公司,并分别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包括公司概况、核心产品、研发管线、财务预测和投资评级。

华兰疫苗:流感疫苗龙头,疫后有望维持高增长

报告分析了华兰疫苗在流感疫苗领域的龙头地位,其先发优势和产品管线布局,并预测了其未来业绩增长。

金迪克:乘流感疫苗东风,四价疫苗放量在即

报告分析了金迪克四价流感疫苗的市场表现和产能扩张计划,以及其在研产品管线,并预测了其未来业绩增长。

风险提示

报告最后列出了投资流感疫苗行业的潜在风险,包括流感疫苗渗透率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以及产品研发不及预期等。

总结

本报告基于对中国流感疫苗市场现状、发展趋势和竞争格局的深入分析,认为多重因素将推动中国流感疫苗渗透率持续提升,市场空间广阔。虽然未来新厂商将陆续进入市场,但存量厂商在短期内仍将占据主导地位,并具备较强的先发优势。报告推荐了华兰疫苗和金迪克两家公司作为投资标的,并提示了投资风险。 报告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疾控中心、美国CDC、国家统计局、世界银行、医药魔方、Wind等公开信息和机构研究报告。 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谨慎决策。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23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