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DRG/DIP 2.0版分组方案出炉,特例单议机制支持新药、新技术合理应用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DRG/DIP 2.0版分组方案出炉,特例单议机制支持新药、新技术合理应用

研报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DRG/DIP 2.0版分组方案出炉,特例单议机制支持新药、新技术合理应用

  主要观点   7月23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印发按病组和病种分值付费2.0版分组方案并深入推进相关工作的通知》,并召开新闻发布会。我们认为新版分组方案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2.0版分组更贴近临床实际,细化了资源消耗较高的分组。调整后的2.0版DRG分组,包括核心分组409组(较之前增加33组)、细分组634组(较之前增加6组),重点对临床意见集中的重症医学、血液、免疫等13个学科,以及联合手术、复合手术问题进行了优化完善;2.0版DIP分组,包括核心病种9520种,能够覆盖95%以上的出院病例。医保局组织专家对169个城市2020年以来的医疗机构数据(约1亿条)进行统计分析,并开展多方论证形成了2.0版分组方案;数据来自临床,地域分布和数据体量具有较强代表性。   量化特例单议数量比例,支持新药新技术合理应用。对因住院时间长、医疗费用高、新药品新耗材新技术使用、复杂危重症或多学科联合诊疗等不适合按DRG/DIP标准支付的病例,医疗机构可自主向医保经办机构进行申报,经办机构组织专家对这些特殊病例进行单独审核评议后,符合条件的可实行项目付费或调整该病例的DRG/DIP支付标准,给予合理补偿。特例单议数量原则上不超过DRG出院总病例的5%或DIP出院总病例的5‰,通过将比例量化,使得特例单议更具操作性。   提升医保基金结算清算效率,预付金制度缓解医疗机构资金压力。各地要加快推进年度基金清算工作,确保次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清算,要按协议落实“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机制。各统筹地区要认真组织开展月结算工作,原则上费用结算时间自申报截止次日起不超过30个工作日。各地医保部门可根据基金结余情况,商同级财政部门合理确定预付金的基础规模向定点医疗机构预付1个月左右的预付金,定点医疗机构自愿向统筹地区申请预付金。   2025年2.0版分组落地。2024年新开展DRG/DIP付费的统筹地区直接使用2.0版分组,已经开展DRG/DIP付费的统筹地区应在2024年12月31日前完成2.0版分组的切换准备工作,确保2025年起各统筹地区统一使用分组版本。   医疗机构不得将DRG/DIP病组(病种)支付标准作为限额对医务人员进行考核或与绩效分配指标挂钩。   2019年起,国家医保局启动以DRG/DIP为主的支付方式改革试点;截至2023年底,全国九成以上统筹地区开展了DRG/DIP付费,26个省份已实现省域内所有统筹地区全覆盖。相比1.0版本,2.0版本的改变在于规则优化,解决现行分组不够精确、不够贴近临床的问题,补充了医疗机构常见的缺失病种。特例单议机制对保障复杂危重病例充分治疗、支持新药新技术合理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特例单议数量原则上不超过DRG出院总病例的5%或DIP出院总病例的5‰,规定的比例应该能够满足医疗机构的实际需求,医保中心副主任王国栋表示,实际很多地方1%都用不到。在清算结算方面,近年来,内蒙古、江西、广西等地医保部门积极采取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的方式,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动力。总体而言,我们认为新版分组呈现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迭代趋势;特例单议机制为新药新技术的合理应用留有余地,利好国产创新药械企业;强调医保基金结算效率则有助于盘活全产业链资金流转。此外,我们认为DRG/DIP2.0版本的推行也有望增加对医疗信息化服务公司的需求。   投资建议   创新药板块建议关注:艾力斯、康方生物、科伦博泰、迈威生物、和黄医药、康诺亚、智翔金泰、信达生物、百济神州、恒瑞医药等。   风险提示   药品/耗材降价风险;行业政策变动风险等;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
报告标签:
  • 中药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2555

  • 发布机构: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 发布日期:

    2024-07-29

  • 页数:

    3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主要观点

  7月23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印发按病组和病种分值付费2.0版分组方案并深入推进相关工作的通知》,并召开新闻发布会。我们认为新版分组方案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2.0版分组更贴近临床实际,细化了资源消耗较高的分组。调整后的2.0版DRG分组,包括核心分组409组(较之前增加33组)、细分组634组(较之前增加6组),重点对临床意见集中的重症医学、血液、免疫等13个学科,以及联合手术、复合手术问题进行了优化完善;2.0版DIP分组,包括核心病种9520种,能够覆盖95%以上的出院病例。医保局组织专家对169个城市2020年以来的医疗机构数据(约1亿条)进行统计分析,并开展多方论证形成了2.0版分组方案;数据来自临床,地域分布和数据体量具有较强代表性。

  量化特例单议数量比例,支持新药新技术合理应用。对因住院时间长、医疗费用高、新药品新耗材新技术使用、复杂危重症或多学科联合诊疗等不适合按DRG/DIP标准支付的病例,医疗机构可自主向医保经办机构进行申报,经办机构组织专家对这些特殊病例进行单独审核评议后,符合条件的可实行项目付费或调整该病例的DRG/DIP支付标准,给予合理补偿。特例单议数量原则上不超过DRG出院总病例的5%或DIP出院总病例的5‰,通过将比例量化,使得特例单议更具操作性。

  提升医保基金结算清算效率,预付金制度缓解医疗机构资金压力。各地要加快推进年度基金清算工作,确保次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清算,要按协议落实“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机制。各统筹地区要认真组织开展月结算工作,原则上费用结算时间自申报截止次日起不超过30个工作日。各地医保部门可根据基金结余情况,商同级财政部门合理确定预付金的基础规模向定点医疗机构预付1个月左右的预付金,定点医疗机构自愿向统筹地区申请预付金。

  2025年2.0版分组落地。2024年新开展DRG/DIP付费的统筹地区直接使用2.0版分组,已经开展DRG/DIP付费的统筹地区应在2024年12月31日前完成2.0版分组的切换准备工作,确保2025年起各统筹地区统一使用分组版本。

  医疗机构不得将DRG/DIP病组(病种)支付标准作为限额对医务人员进行考核或与绩效分配指标挂钩。

  2019年起,国家医保局启动以DRG/DIP为主的支付方式改革试点;截至2023年底,全国九成以上统筹地区开展了DRG/DIP付费,26个省份已实现省域内所有统筹地区全覆盖。相比1.0版本,2.0版本的改变在于规则优化,解决现行分组不够精确、不够贴近临床的问题,补充了医疗机构常见的缺失病种。特例单议机制对保障复杂危重病例充分治疗、支持新药新技术合理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特例单议数量原则上不超过DRG出院总病例的5%或DIP出院总病例的5‰,规定的比例应该能够满足医疗机构的实际需求,医保中心副主任王国栋表示,实际很多地方1%都用不到。在清算结算方面,近年来,内蒙古、江西、广西等地医保部门积极采取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的方式,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动力。总体而言,我们认为新版分组呈现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迭代趋势;特例单议机制为新药新技术的合理应用留有余地,利好国产创新药械企业;强调医保基金结算效率则有助于盘活全产业链资金流转。此外,我们认为DRG/DIP2.0版本的推行也有望增加对医疗信息化服务公司的需求。

  投资建议

  创新药板块建议关注:艾力斯、康方生物、科伦博泰、迈威生物、和黄医药、康诺亚、智翔金泰、信达生物、百济神州、恒瑞医药等。

  风险提示

  药品/耗材降价风险;行业政策变动风险等;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国家医保局发布的DRG/DIP 2.0版分组方案,在细化分组、量化特例单议、提升结算效率等方面进行了改进,旨在更贴近临床实际,支持新药新技术应用,并优化医保基金管理。这将对医疗机构、医药企业和医保体系产生深远影响,并可能增加对医疗信息化服务公司的需求。

DRG/DIP 2.0版方案的改进与意义

DRG/DIP 2.0版方案的核心改进在于更精细化的分组和量化特例单议机制。2.0版核心分组增加至409组,细分组增加至634组,并对重症医学、血液、免疫等13个学科进行了优化,更贴合临床实际。同时,量化特例单议比例,原则上不超过DRG出院总病例的5%或DIP出院总病例的5‰,为新药新技术应用留出空间,并提高了操作性。 这将有助于解决现有分组不够精确的问题,更好地反映医疗资源消耗,并支持创新医疗技术的应用。

对医疗行业的影响及投资建议

DRG/DIP 2.0版的实施将对医疗行业产生多方面影响。一方面,它将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缓解医疗机构资金压力,并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特例单议机制的完善将鼓励新药新技术的应用,利好创新药械企业。此外,对医疗信息化服务的需求也将增加。 报告中建议关注艾力斯、康方生物、科伦博泰、迈威生物、和黄医药、康诺亚、智翔金泰、信达生物、百济神州、恒瑞医药等创新药板块企业。

主要内容

DRG/DIP 2.0版分组方案的具体内容

本报告详细介绍了DRG/DIP 2.0版分组方案的具体内容,包括核心分组数量的增加(409组,较1.0版增加33组)、细分组数量的增加(634组,较1.0版增加6组),以及对13个临床意见集中的学科的优化。 方案基于1亿条医疗机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多方论证,数据来源广泛,具有较强的代表性。2.0版DIP分组包含9520种核心病种,覆盖率达95%以上。

特例单议机制的改进与应用

报告重点阐述了2.0版方案中量化特例单议数量比例的机制。该机制旨在解决因住院时间长、医疗费用高、新药新技术应用等因素导致的病例不适合按DRG/DIP标准支付的问题。医疗机构可自主申报,经专家审核后,可实行项目付费或调整支付标准。 特例单议数量比例的量化,使其更具操作性,并原则上不超过DRG出院总病例的5%或DIP出院总病例的5‰。

医保基金结算清算效率的提升

报告指出,2.0版方案强调提升医保基金结算清算效率,要求各地加快推进年度基金清算工作,并按协议落实“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机制。 月结算时间原则上不超过30个工作日,并可根据基金结余情况预付医疗机构1个月左右的预付金。 这些措施旨在优化医保基金管理,缓解医疗机构资金压力。

2.0版分组方案的实施时间表

报告明确了2025年2.0版分组方案正式落地的目标。2024年新开展DRG/DIP付费的地区直接使用2.0版分组,已开展的地区则需在2024年12月31日前完成切换准备工作。 这确保了2025年全国统一使用2.0版分组。

医疗机构考核与绩效分配的规定

报告特别强调,医疗机构不得将DRG/DIP病组(病种)支付标准作为限额对医务人员进行考核或与绩效分配指标挂钩。 这一规定旨在避免因DRG/DIP支付方式改革而影响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总结

国家医保局发布的DRG/DIP 2.0版分组方案,通过细化分组、量化特例单议、提升结算效率等措施,实现了对现有支付方式的优化升级。 该方案更贴近临床实际,支持新药新技术的合理应用,并有效提升医保基金管理效率。 其落地实施将对医疗机构、医药企业和医保体系产生深远影响,并可能增加对医疗信息化服务公司的需求。 报告中提出的投资建议,需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策略进行综合考量。 需要注意的是,药品/耗材降价风险、行业政策变动风险以及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因素,也需要投资者密切关注。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3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